CN114423584A - 具有磁性双稳态装置的模制单元 - Google Patents

具有磁性双稳态装置的模制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3584A
CN114423584A CN202080065644.2A CN202080065644A CN114423584A CN 114423584 A CN114423584 A CN 114423584A CN 202080065644 A CN202080065644 A CN 202080065644A CN 114423584 A CN114423584 A CN 114423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dipole
movable
fixed
movable member
s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656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D·埃卢安
S·费弗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del Participations SAS
Original Assignee
Sidel Participations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del Participations SAS filed Critical Sidel Participations SAS
Publication of CN114423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5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28Blow-mould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3/00Moulds or cores; Detail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9C33/20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 B29C33/2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by pivotal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8Blow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B29C2049/563Clamping means
    • B29C2049/5632Magne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B29C2049/566Lock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B29C2049/566Locking means
    • B29C2049/5665Magne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8Blowing means
    • B29C2049/5862Drive means therefore
    • B29C2049/5879Magnetic means, e.g. permanent 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8Blowing means
    • B29C2049/5862Drive means therefore
    • B29C2049/5879Magnetic means, e.g. permanent magnets
    • B29C2049/5882Electromagnetic means, e.g. electromagn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15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the preform having one end cl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B29C49/5601Mechanically operated, i.e. closing or opening of the mould parts is done by mechanic means
    • B29C49/5602Mechanically operated, i.e. closing or opening of the mould parts is done by mechanic means using ca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B29C49/5601Mechanically operated, i.e. closing or opening of the mould parts is done by mechanic means
    • B29C49/5603Mechanically operated, i.e. closing or opening of the mould parts is done by mechanic means using toggle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容器模制单元(18),具有:两个模座(22,24);使模座(22,24)锁紧在闭合位置的锁紧装置(42);双稳态装置(62),具有固定构件(64)和可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活动的构件(66);其特征在于,活动构件(66)具有活动磁偶极子(68),固定构件(64)具有固定磁偶极子(70),固定磁偶极子(70)对活动磁偶极子(68)远程施加磁力(Fm)以强制活动构件(66)移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涉及:吹制装置(21),相对支架(20)在如下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平移活动:吹制装置与模具上表面接触以吹制预型件的吹制位置;允许引入预型件或者取出容器的收起位置;双稳态装置(62),具有:相对支架(20)固定的第一构件(64);第二活动构件(66),在位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两侧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连接于吹制装置(21),与吹制装置(21)移动连接,活动构件(66)与固定构件(64)相互作用,以强制吹制装置(21)移向与每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相应的吹制位置或收起位置。

Description

具有磁性双稳态装置的模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尤其是通过吹制热塑性材料预型件模制容器的模制单元的领域,模制单元具有两个模座,各模座用于支承模具的一部分,安装成在打开位置与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活动,在闭合位置,两个模座可由锁紧装置锁紧。模制单元尤其配有双稳态装置,双稳态装置可强制锁紧装置移向与双稳态装置的每个稳定极限位置相应的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制单元,用于装备大批量成型热塑性材料容器的成型站。在这种站中,热的预型件在模具中通过吹制成型成成品容器。已知地,每个模具制成至少两个模具部分,这些模具部分可接合在一起以重新构成待制容器的完整型腔。
每个模具安装在一相关的模制单元中。为了能生产不同型式的容器,每个模具部分可拆卸地固定在模制单元的相关的一模座中。模座可在两个模具部分分开的打开位置和两个模具部分接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活动。当希望改变容器型式时,只需从模座拆下当前模具以用新模具代替即可。
为了能大批量制造容器,多个模制单元被支承在连续旋转的转盘的周边。预型件在确定的输入点被接纳到模具中,而容器在确定的输出点从模具取出。为了可插入新的预型件和取出成品容器,将模座控制在其打开位置。因此,在其从输出点延伸直到输入点的角扇形区上的行程期间,模具被保持在打开位置。
预型件在从输入点到输出点的输送期间,在模制单元中通过吹制或者拉吹被成型成容器。在其从输入点到输出点的整个行程期间,模座必须处于两个模具部分接合的闭合位置。
实际上,为避免在模具闭合时损坏模具,两个模具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模具部分以在其模座上具有有限间隙的方式进行浮装。在吹制期间,与吹制流体具有相同压力例如40巴压力的压缩流体,被注入到模座与浮装模具部分之间的补偿室中,以使浮装模具部分贴靠在另一模具部分上。这样可获得接合面几乎不可见的容器。
不过,如果在压力流体注入到补偿室中时模座没有被保持在其闭合位置,浮装模具部分则通过压力以足够力被推动,以使其固定在模座上用的固定件脱落。因此,模具部分可被弹出。这种模具部分可能重达数十千克。因此,模具部分的弹出会对成型站造成严重损坏及危及位于附近的操作人员身体健全的风险。
为确保两个模具部分良好接合在一起而不会致使模座打开,这些模座由受控的锁紧装置锁紧在闭合位置。锁紧装置具有锁紧件,锁紧件在模座之一上安装成能在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在锁紧位置,锁紧件与另一模座的锁定表面配合以防止这些模座打开,在解锁位置,锁紧件相对于锁定表面收起以允许这些模座打开。
锁紧件在其锁紧位置和解锁这两个位置之间的移动,一般由凸轮式控制件进行控制。凸轮固定地布置在固定的基座上,其中转盘旋转地安装在该基座上,而配有锁紧件的模座具有凸轮随动件,凸轮随动件连接于锁紧件,通过与凸轮配合来控制锁紧件的移动。
为了确保模制单元的良好工作,重要的是确保锁紧件被正确控制在其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锁紧件不会保持卡在不允许锁紧件正确打开或闭合的中间位置。
为此,已知为这种模制单元配备双稳态装置,双稳态装置具有与锁紧件的锁紧位置和解锁位置相应的两个稳定位置。因此,当锁紧件处于中间位置时,双稳态装置强制锁紧件移向其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锁紧件被推向的稳定位置取决于锁紧件相对于双稳态装置的非稳定平衡位置的位置。
已知的双稳态装置是以活动安装在模座上且与锁紧件移动连接的活动构件与固定构件机械接触来工作。活动构件配有凸轮。模座承载固定构件,固定构件由凸轮随动件形成,所述凸轮随动件具有滚轮,滚轮被弹性地压向活动构件的凸轮。凸轮的型廓设计成使得凸轮随动件对凸轮施加的力,将活动构件推向其稳定位置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
这种双稳态装置必须施加足够的保持力,以使活动构件保持在其每个稳定位置,以便防止锁紧件尤其是在重力或离心力的作用下的任何意外移动。相反,锁紧件的凸轮式控制件设计成克服保持力,从而向另一稳定位置控制锁紧件。
这种机械接触式装置所起的作用相当令人满意。但是,其需要进行定期维护操作,尤其是用于润滑凸轮随动件的活动构件和滚轮,或者是用于更换经受磨损的彼此接触构件。
这种维护操作必须常常进行,例如每星期约进行一次。维护操作对于每个模制单元需用时约15分钟。然而,一个吹制站一般具有多个模制单元。因此,这种维护操作需要使设备停用几个小时和/或要求几个操作人员来进行。
因此,存在缩短用于维护保养每个模制单元的双稳态装置的时间和/或减少所需人手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出一种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成型站具有:
-容器模制单元,尤其是通过吹制预型件来模制容器的单元;
-支架;
-吹制装置,能相对于支架在为以下位置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平移活动:吹制装置与模具上表面接触以吹制预型件的吹制位置;允许引入预型件或者取出容器的收起位置;
-双稳态装置,具有:
--相对于支架固定的第一固定构件,
--第二活动构件,能在位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两侧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活动,连接于吹制装置,第二活动构件与吹制装置移动连接,第二活动构件与第一固定构件相互作用,以强制吹制装置移向与每个稳定极限位置相应的吹制位置或收起位置。
成型站的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构件具有称为活动磁偶极子的第一磁偶极子,第一固定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称为固定磁偶极子的第二磁偶极子,固定磁偶极子对活动磁偶极子远程施加磁力,以强制第二活动构件移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而无论第二活动构件处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的什么位置。
根据第二种实施方式,本发明提出一种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成型站具有:
-容器模制单元,尤其是通过吹制预型件来模制容器的单元;
-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各用于支承模具的一部分,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安装成能在相互分开的打开位置与进行接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活动;
-将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锁紧在闭合位置的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锁紧件,锁紧件在第二模座上安装成能在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在锁紧位置,锁紧件与第一模座的至少一个锁定表面配合以防止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打开,在解锁位置,锁紧件相对于锁定表面收起以允许第一模座和第二模座打开,
-双稳态装置,具有:
--相对于第二模座固定的第一固定构件,
--第二活动构件,在第二模座上安装成能在位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两侧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活动,第二活动构件与锁紧件移动连接,第二活动构件与第一固定构件相互作用,以强制锁紧装置移向与每个稳定极限位置相应的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
成型站的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构件具有称为活动磁偶极子的第一磁偶极子,第一固定构件具有至少一个称为固定磁偶极子的第二磁偶极子,固定磁偶极子对活动磁偶极子远程施加磁力,以强制第二活动构件移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而无论第二活动构件处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的什么位置。
有利地,第二种实施方式可具有关于成型站的单独采用或者组合采用的一个或者多个以下特征:
-第二活动构件的移动由相关的机械止挡件止动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每个固定磁偶极子对每个活动磁偶极子施加的斥力足以使锁紧件保持在与第二活动构件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相应的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
-第二活动构件在第二模座上安装成能沿直线形的路径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滑动;
-第二活动构件在第二模座上安装成能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围绕枢转轴线枢转,活动磁偶极子相对于枢转轴线偏心地固定在第二活动构件上;
有利地,第一种和/或第二种实施方式可具有关于磁偶极子的一个或多个以下特征:
-固定磁偶极子通过对活动磁偶极子施加斥力而由磁排斥作用于活动磁偶极子,以将第二活动构件推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
-磁偶极子始终发射磁场,例如是永久磁铁;
-斥力随第二活动构件位置的变化具有连接两个相反符号的极值的斜率,至少一个固定磁偶极子设计成使得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中的每个位置,对至少一个活动磁偶极子施加的力的范数(norme)为30牛顿至100牛顿之间,例如等于约60牛顿;
-活动磁偶极子和固定磁偶极子设计成使得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中的每个位置,对至少一个活动磁偶极子施加的力的范数等于局部极值;
-每个固定磁偶极子具有正交于第一固定构件的路径定向的极轴,每个固定磁偶极子的一称为有源磁极的磁极布置成面对活动磁偶极子的路径;
-第一固定构件具有多个固定磁偶极子,所有固定磁偶极子具有极性相同的有源磁极;
-每个活动磁偶极子具有沿其路径方向定向的极轴,每个活动磁偶极子具有一称为“排斥磁极”的磁极,排斥磁极的极性与固定磁偶极子的有源磁极的极性相同,当第二活动构件处于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排斥磁极则面对有源磁极;
-每个固定磁偶极子具有平行于第二活动构件的路径定向的极轴;
-每个活动磁偶极子具有正交于其路径定向的极轴,以便当第二活动构件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移动时,每个活动磁偶极子的至少排斥磁极布置成与固定磁偶极子的具有相同极性的有源磁极相对;
-每个活动磁偶极子具有平行于其路径定向的极轴,活动磁偶极子的极性相对于固定磁偶极子的极性颠倒;
-至少所述活动磁偶极子和固定磁偶极子中的一个磁偶极子呈主轴线与极轴重合的管状,以便当第二活动构件处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时,所述一个磁偶极子同心地接纳所述活动磁偶极子和固定磁偶极子中的另一个。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将参照附图来进行理解的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其他的特征和优点将体现出来,附图中:
图1是俯视图,示意地示出根据本发明教导实施的装载于模制单元的成型站;
图2、2A、2B是沿图1中的剖面2-2的剖面图,示出成型站的模制单元、以及吹制装置的吹制位置和收起位置;
图3是俯视图,示出成型站的模制单元,其中模座处于闭合位置;
图4类似于图3,其中模座处于打开位置;
图5是侧视图,示出图4所示的模座处于打开位置,模制单元的锁紧装置处于解锁位置,模制单元配有双稳态装置,双稳态装置通过至少一个活动偶极子和至少一个固定偶极子之间的磁性相互作用,强制锁紧装置移到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
图6类似于图5,其中模座处于闭合位置,锁紧装置处于锁紧位置;
图7是曲线图,示出双稳态装置的固定偶极子对活动偶极子施加的斥力随活动偶极子相对于固定偶极子的位置而变化;
图8是放大比例的轴向剖面图,示出图5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双稳态装置处于与锁紧装置的锁紧位置相应的第一稳定极限位置;
图9类似于图8,示出双稳态装置处于与锁紧装置的解锁位置相应的第二稳定极限位置;
图10是沿图11中剖面10-10的横剖面图;
图11类似于图8,示出双稳态装置处于与锁紧装置的中间位置相应的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
图12类似于图8,示出处于非稳定平衡位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双稳态装置;
图13是沿图12中剖面13-13的横剖面图;
图14类似于图12,示出双稳态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变型;
图15是沿图14中剖面15-15的横剖面图;
图16类似于图8,示出双稳态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双稳态装置处于与锁紧装置的锁紧位置相应的第一稳定极限位置;
图17类似于图16,其中,双稳态装置处于与锁紧装置的解锁位置相应的第二稳定极限位置;
图18是沿图17中剖面18-18的横剖面图;
图19是正视图,示出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实施的双稳态装置的模制单元,双稳态装置处于与锁紧装置的锁紧位置相应的第一稳定极限位置;
图20类似于图19,其中,双稳态装置处于与锁紧装置的解锁位置相应的第二稳定极限位置;
图21是沿19中剖面21-21的剖面图,示出在第一稳定极限位置所述活动偶极子相对于固定偶极子的位置;
图22是沿图20中剖面22-22的剖面图,示出在第二稳定极限位置所述活动偶极子相对于固定偶极子的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具有相同结构或类似功能的构件将用相同的标号标示。
在下文中,将非限制性地采用以下方向作为针对每个模制单元的局部几何坐标:
-纵向L,与处于接合位置的模具接合面正交地由后往前取向;
-竖直方向V,平行于模座铰链轴自下而上取向;
-横向T,平行于处于接合位置的模具接合面自左向右取向。
图1中示意地示出通过吹制热预型件来成型热塑性材料容器尤其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容器的成型站10。该成型站10旨在成为大批量容器制造设备的组成部分。这种设备例如除成型站10之外,还具有冷预型件加热站。
成型站10具有转盘12,转盘围绕竖直轴线A旋转地安装在相对于地面固定的基座14上。这里,转盘12由电动机(未示出)驱动而沿如箭头F1所示的逆时针方向连续旋转。电动机以非常高的速度旋转,以便成型站可每小时生产至少约2500个容器。
多个模制单元18由该转盘12支承。这些模制单元18均匀地分布在转盘12的周边。每个模制单元18配有单独的容器模制件。
这里,每个模制单元18由固定于转盘12的支架20支承,如图2所示。
支架20载有吹制装置21。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将针对一个吹制站予以说明,而本发明可应用于所有吹制装置。
如图2所示,每个支架20具有也称为吹管的吹制装置21。该吹制装置21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相对于支架20尤其能平移活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是:吹制位置(如图2B所示),在吹制位置,吹制装置抵靠模具上表面以向预型件供给空气;收起位置(如图2A所示),允许引入预型件或者取出容器。吹制装置21尤其由线形导轨连接于支架20。支架与吹制装置之间的运动由滚轮23和凸轮25机构加以确保。
为确保吹制装置21沿竖直方向精确定位,双稳态装置62具有:
--相对于支架20固定的第一构件64,
--第二活动构件66,能在位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两侧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活动,连接于吹制装置21,第二活动构件与吹制装置21移动连接,活动构件66与固定构件64相互作用,以强制吹制装置21移向与每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相应的吹制位置或收起位置。
活动构件66具有称为活动磁偶极子68的第一磁偶极子,固定构件64具有至少一个称为固定磁偶极子70的第二磁偶极子,固定磁偶极子70对活动磁偶极子68远程施加磁力Fm,以强制活动构件66移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而无论活动构件处在其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的什么位置。
每个模制单元18具有两个模座22、24,它们能活动地安装在转盘12上。这里,两个模座22、24尤其安装在相关的支架20上。模制单元18全都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将针对一个吹制站予以说明,本发明可应用于所有模制单元。
每个模座22、24用于接纳一模具部分26、28,如图3和4所示。实际上,一个模具具有至少两个半圆柱形部分26、28,每个半圆柱形部分具有圆柱形竖直外表面30和平坦竖直内表面32,所述圆柱形竖直外表面30用于朝向相关的模座22、24,所述平坦竖直内表面32具有待成型容器的半型腔。当两个模具部分26、28由它们的内表面32接合时,两个模具部分因而限定形成待成型容器型腔的模腔。该模腔由用于容器或预型件的颈部的通道34竖直向上开通。
模座22、24在转盘12上安装成能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活动,如图4所示,在打开位置,两个模具部分26、28相互分开,如图3所示,在闭合位置,两个模具部分26、28由其内表面32接合。
为确保两个模具部分26、28的内表面32在模制操作时正确接合,已知在至少一个模具部分26的外表面及其模座22之间间置补偿室35。该模具部分26安装成能以小游间行程在向模座22收起的位置与朝另一模具部分28的方向延伸的延伸位置之间滑动。在吹制操作时,该补偿室35被供以压缩压力流体,以将模具部分26推向其延伸位置。
这里,模座22、24安装成能围绕具有竖直轴线B的铰链36相对于彼此枢转。因此,每个模座22、24具有与铰链36相反的竖直自由边38、40。如图4所示,两个自由边38、40在模座22、24的打开位置分开,如图3所示,它们在模座22、24的闭合位置接合。
铰链36布置在转盘12的旋转轴线A侧上,而自由边38、40向转盘12外横向布置。
模座22、24由机械控制件,例如由凸轮自动控制在其闭合位置与极限打开位置之间。控制件是公知的,不是本发明目标。因此,后面将不再对其予以详述。
为确保模座22、24在吹制操作期间保持其闭合位置,模座配有使模座22、24锁紧在闭合位置的锁紧装置42。
使模座22、24锁紧在闭合位置的锁紧装置42具有至少一个锁紧件52,锁紧件能活动地安装在第一模座、这里是图3至6右侧所示的右模座24上。锁紧件52安装成能在下述位置之间活动:
-锁紧位置,在锁紧位置,锁紧件与第二模座这里是图3至6左侧所示的左模座22的至少一锁定表面45配合,以防止模座22、24在它们处于闭合位置时打开;-以及解锁位置,在解锁位置,锁紧件52相对于锁定表面45收起以允许模座22、24打开。
在图5和6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锁紧件52安装成能相对于支承它的右模座24滑动。
这里,锁紧装置42具有凸耳44,凸耳布置成在模座之一的自由边上、这里是在左模座22的自由边38上,向外凸起。这些凸耳44在水平平面上延伸,沿自由边38在竖向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的上方。每个凸耳都由插口
Figure BDA0003552788750000111
46沿竖向贯穿,插口的内表面形成左模座22的锁定表面45。这里,这些插口46竖向上同轴。这里,凸耳44数量为三个。
右模座24配有U形卡箍48。每个卡箍48具有两个翼部,翼部在水平平面上平行延伸。卡箍的翼部由导孔50沿竖向贯穿。导孔50竖向上同轴。卡箍48沿右模座24的自由边40竖向上一个布置在另一个的上方。右模座24具有与左模座22具有的凸耳44同样多数量的卡箍48。
如图6所示,当模座22、24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每个凸耳44被接纳在相应的卡箍48的两个翼部之间。每个插口46与卡箍48的导孔50叠合。
锁紧装置42还具有锁紧件52,锁紧件由具有竖直轴线的指杆形成,指杆由右模座24支承。锁紧件52被引导而竖直滑动于卡箍48的导孔50中。右模座24具有与卡箍48同样多数量的锁紧件52。
每个锁紧件52在右模座24上安装成能在下极限解锁位置与上极限锁紧位置之间竖直滑动,在下极限解锁位置,锁紧件52的上自由端基本上布置在与相关的卡箍48的下翼部相同高度处,如图5所示,而在上极限锁紧位置,锁紧件52穿过相关的卡箍48的下翼部和上翼部的导孔50,如图6所示。
如图6所示,当模座22、24处于其闭合位置时,每个锁紧件52因而穿过被接纳在相关的卡箍48中的凸耳44的插口46。因此,每个锁紧件52与插口46的内表面45配合,以防止模座22、24打开。
在下文中,只有当导孔50与插口46足够叠合以允许锁紧件52穿过相关的插口46向其锁紧位置滑动时,才视为模座22、24处于闭合位置,如图3和6所示。在除了如此限定的闭合位置之外的任何其他位置,模座22、24视为处于打开位置。
锁紧装置42适于在其解锁状态及锁紧状态之间例如由凸轮自动地控制。为此,所有锁紧件52固定于一公共的竖直的操控杆54,操控杆竖能直滑动地安装在右模座24上。这里,杆54在纵向上相对于锁紧件52偏置。锁紧件52由水平的固定杆55固定于操控杆54。
操控杆54被引导而在每个卡箍48的底座中滑动。因此,所有锁紧件52与操控杆54一道滑动。锁紧件52的滑动由凸轮随动件这里是滚轮56进行控制,所述滚轮56布置在操控杆54的下端,在向上的锁紧凸轮道58上滚动,锁紧凸轮道相对于转盘12的基座14是固定的。因此,当滚轮56到达锁紧凸轮道58的上行部段上时,操控杆54向上滑动,如图6中的箭头F2所示,以将锁紧件52控制在其锁紧位置。
锁紧件52例如由第二解锁凸轮向锁紧件的解锁位置控制。因此,滚轮56可通过与向下定向的解锁凸轮道60的下行部段的配合,重新向其解锁位置控制锁紧件52,如图6中虚线所示的。
在未示出的变型中,锁紧件可由任何其他已知部件例如由电动机控制在其锁紧状态及其解锁状态之间。
为避免锁紧件52处于其锁紧与解锁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模制单元18配有双稳态装置62,双稳态装置具有:
-相对于右模座24固定的第一构件64,其载有锁紧件52;以及
-第二活动构件66,在右模座24上安装成能沿确定行程活动,与锁紧件52移动连接。
活动构件66具有至少一个称为活动磁偶极子68的第一磁偶极子,固定构件64具有至少一个称为固定磁偶极子70的第二磁偶极子。
活动磁偶极子68和固定磁偶极子70一起相互作用,以强制活动构件66移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和P2,两个稳定极限位置在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的两侧位于其行程两端。因此,活动构件66可强制锁紧装置42移向与活动构件66的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相应的锁紧位置,或者移向与活动构件66的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相应的解锁位置。
为此,至少一个磁偶极子68、70对另一磁偶极子70、68远程施加磁力Fm,以强制活动构件66移向其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而无论活动构件沿其行程的位置如何。
特别是,当活动构件66位于其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及其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之间时,活动构件被强制移向所述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而当活动构件66位于其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及其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之间时,活动构件被强制移向所述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当活动构件66处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时,活动构件被立即强制随机移向其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
两个磁偶极子68、70中的每一个都发射磁场。特别是,每个磁偶极子68、70至少在模制单元18处于容器生产过程的期间,始终发射磁场。这里,每个磁偶极子68、70由永久磁铁形成或者由永久磁铁堆叠体形成。实际上,已知叠置的且彼此通过磁吸力彼此接合的多个永久磁铁一起如单一个磁偶极子作用。
每个永久磁铁用与模制单元18的可高达约100℃的使用温度相容的材料制成。每个永久磁铁例如基于钕(Nd)制成,例如涉及用钕铁硼合金(NdFeB)制成的磁铁。在变型中,每个永久磁铁例如基于钐(Sm)制成,例如涉及用钐钴合金(SmCo)制成的磁铁。
在未示出的本发明变型中,至少一个磁偶极子由电磁铁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当模制单元18工作以生产容器时,电磁铁被供电以产生永久固定磁场,而不管活动构件66处于什么位置。
在附图所示的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这里,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通过对每个活动磁偶极子施加斥力Fm,来由磁排斥作用于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以将活动构件66推向其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
所有固定磁偶极子70对所有活动磁偶极子68施加的斥力,足以使锁紧件52保持在其与活动构件66的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相应的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尤其是当控制滚轮56没有接触锁紧或解锁凸轮道58、60中的一个或另一个时。
为了避免与磁偶极子68、70发射的磁场发生干扰,活动构件66和固定构件64的组成件用非磁性材料制成,即这类非磁性材料的磁化率可忽略,例如铝、铜或者塑料。
如图7所示,斥力Fm随活动构件66在其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和P2之间的位置而变化。这里,力Fm以其代数值示出,当该力向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推动活动构件66时,该力为正,而当该力向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推动活动构件66时,该力为负。当活动构件66处于非稳定平衡位置P0时,斥力Fm为零。
磁偶极子68、70布置成使得斥力Fm随活动构件66位置的变化具有连接两个相反符号的极值Max1和Max2的斜率。这里,磁偶极子68、70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和P2中的每个位置,对所有活动磁偶极子68施加的力Fm的绝对值为30牛顿至100牛顿之间,例如约等于60牛顿。
在图7示例中,磁偶极子68、70设计和布置成使得在其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相应地在其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对所有活动磁偶极子68施加的力Fm的绝对值等于其局部极值Max1、相应地Max2。
在图5、6和8至11所示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活动构件66安装成能相对于固定构件64竖直滑动。特别是,活动构件66与锁紧件52一体移动连接。这里,活动构件66由具有竖直轴线C的杆形成,例如由横杆55固定于操控杆54。固定构件64具有引导活动构件66滑动的导向轴承72。
如图5和6所示,锁紧件52的移动由第一机械止挡件74限制在其锁紧位置,由第二机械止挡件76限制在其解锁位置。非限制性地,机械止挡件74、76由固定在右模座24上的销形成。活动构件66与锁紧件52一体移动连接,因此,活动构件的移动也由第一机械止挡件74限制在与锁紧位置相应的其上部的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如图8所示,以及由第二机械止挡件76限制在与解锁位置相应的其下部的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如图9所示。
这里,固定构件64具有单一个磁偶极子70。图8至11所示的固定磁偶极子70具有极轴M1,极轴M1平行于活动构件66的路径定向。因此,极轴M1竖直定向。特别是,固定磁偶极子70由至少一个轴向磁化环形磁铁78形成。因此,环形磁铁78的极轴M1与其主轴线重合。
因此,每个环形磁铁78在横剖面上具有圆形型面的中央孔80,极轴M1通过中央孔的中间,如图10所示。每个环形磁铁78的上环形表面82形成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磁极,例如北极N,如图8至11所示,而每个环形磁铁78的下环形表面84形成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二磁极,例如南极S。在示例中,固定磁偶极子70尤其由多个环形磁铁78的堆叠体形成,这里由四个相同的环形磁铁78的堆叠体形成。特别是,固定磁偶极子70布置成其极轴M1与活动构件66的轴线C同轴。
这里,活动构件66具有单一个磁偶极子68。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极轴M2,极轴M2平行于其路径、这里竖直定向。特别是,活动磁偶极子68由至少一个轴向磁化环形磁铁86形成。其极轴M2与其主轴线重合,如图10所示。因此,每个环形磁铁86在横剖面上具有圆形型面的中央孔88,极轴M2通过该中央孔的中间。每个环形磁铁86的上环形表面90形成具有第一极性的第一磁极,例如南极S,如图7至10所示,而每个环形磁铁86的下环形表面92形成具有相反极性的第二磁极,例如北极N。在示例中,活动磁偶极子68尤其由多个环形磁铁86、这里由四个相同的环形磁铁86的堆叠体形成。
活动磁偶极子68的极轴M2布置成与固定磁偶极子70的极轴M1同轴,以便可由固定磁偶极子70施加于活动磁偶极子68上的相对于活动构件66轴线C的径向力基本上消除。
这里,活动构件66由实施成两个部段的杆形成,这里,活动磁偶极子68的环形磁铁86围绕第一部段的终端部套装,第一部段然后例如通过旋拧固定于第二部段,以通过这两个部段之间的竖直紧固将环形磁铁86竖直固定在活动构件66上。形成活动磁偶极子68的环形磁铁86能滑动地接纳在固定磁偶极子70的环形磁铁78的中央孔80中,如图8至11所示。在图11所示的活动构件66的非稳定平衡位置P0,活动磁偶极子68同心地接纳在固定磁偶极子70的中央孔80中,环形气隙g径向保留在活动磁偶极子68的外圆柱形表面与固定磁偶极子70的内圆柱形表面之间。
由环形磁铁86形成的活动磁偶极子68的极性相对于由环形磁铁78形成的固定磁偶极子70的极性颠倒。
在模制单元18工作时,从图6所示的锁紧位置出发,活动构件66处于图8所示的其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在该位置,固定磁偶极子70施加向上取向的磁力Fm,这里,该磁力等于其局部极值Max1。更准确的说,活动磁偶极子68的下磁极,这里是北极N,由固定磁偶极子70的具有相同极性的上磁极向上推开。因此,活动构件66以足以使锁紧件52保持在其锁紧位置的力被推靠到第一机械止挡件74上。当滚轮56在解锁凸轮道60的下行坡面上滚动时,滚轮对活动构件66施加竖直向下取向的控制力,该控制力超过双稳态装置62的磁力Fm。因此,活动构件66抵抗磁力Fm的作用而竖直向下滑动,直至到达图11所示的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这样,磁力Fm的强度均匀减小,如图7所示。
当活动构件66超过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并接近其第二平衡位置P2时,力Fm增大并向下取向以将活动构件66推向其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活动构件由第二机械止挡件76止动在该第二稳定极限位置,如图5和9所示。
当活动构件66到达其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时,活动构件被磁力Fm以足以使锁紧件52保持在其解锁位置的强度,推靠到第二机械止挡件76上。
为了重新控制锁紧件52移向其锁紧位置,滚轮56在锁紧凸轮道58的上行坡面上滚动,对活动构件66施加竖直向上取向的、超过双稳态装置62的磁力Fm的控制力。因此,活动构件66抵抗磁力Fm的作用而竖直向上滑动,直至到达图11所示的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这样,磁力Fm的强度均匀减小,如图7所示。
当活动构件66超过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并接近其第一平衡位置P1时,力Fm增大并向上取向以将活动构件66推向与锁紧件52的锁紧位置相应的其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活动构件由第一机械止挡件74止动在该第一稳定极限位置,如图6和8所示。
图12和13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双稳态装置62类似于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双稳态装置。下面将仅详述与前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其他结构件相同或者具有类似的运行。
这里,固定构件64具有至少一个磁偶极子70,其极轴M1正交于活动构件66的路径定向。这里,固定磁偶极子70由永久磁铁78形成。
在图12和13的示例中,固定构件64具有两个固定磁偶极子70A、70B,它们相对于活动构件66的滑动轴线C对称分布。因此,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A、70B的极轴M1彼此间同轴布置,且相对于滑动轴线C径向布置。活动磁偶极子68用于在固定磁偶极子70之间通过。
因此,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A、70B具有称为有源磁极的磁极,有源磁极布置成面对活动磁偶极子68的路径。
在示例中,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A、70B由一永久磁铁78形成。如图左侧所示,固定磁偶极子之一70A的有源磁极由北极N形成,而固定磁偶极子中的另一个70B的有源磁极由南极S形成。
这里,活动构件66具有单一个活动磁偶极子68。活动磁偶极子68由永久磁铁86形成。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极轴M2,极轴M2正交于其路径定向,这里相对于滑动轴线C径向地定向。因此,在图12和13的示例中,极轴M2平行于固定磁偶极子70的极轴M1定向。
因此,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两个磁极即排斥磁极,当活动构件66处于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时,每个排斥磁极都布置成面对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A、70B的具有相同极性的有源磁极。排斥磁极相对于滑动轴线C对称布置。在非稳定平衡位置P0,固定磁偶极子70A、70B和活动磁偶极子68的极轴M1、M2这里对齐。
气隙g径向保留在活动磁偶极子68的每个排斥磁极与相关的固定磁偶极子70A、70B的有源磁极之间,以便允许活动磁偶极子68在固定磁偶极子70A、70B之间无接触地通过。磁力Fm的强度可作用于气隙g来进行调节。
为能使双稳态装置62良好工作,活动磁偶极子68必须相对于固定磁偶极子70A、70B保持固定的角位置,以使极轴M1和M2保持彼此间平行。
根据该第二种实施方式实施的双稳态装置62的工作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工作相同。因此下面将不再对其予以赘述。
在图14和15所示的该第二种实施方式的变型中,固定构件64具有多于两个的、这里是四个的磁偶极子70A、70B、70C、70D,它们围绕活动构件66的滑动轴线C均匀分布以形成一个环。因此,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的极轴M1相对于活动构件66的滑动轴线C径向布置。
因此,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具有磁极即有源磁极,有源磁极布置成面对相关的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的路径。
同样,这里,活动构件66具有多个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它们围绕滑动轴线C均匀布置。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用于在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之间通过。这里,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每个都由永久磁铁86形成。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具有极轴M2,极轴M2正交于其路径定向,这里相对于滑动轴线C呈径向定向。因此,在图14和15的示例中,极轴M2平行于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的极轴M1定向。
有利地,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的所有有源磁极这里具有相同极性。例如涉及北极N。在这种情况下,活动构件66具有的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与固定构件64具有的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数量相同。因此,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具有磁极即排斥磁极,当活动构件66处于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时,所述排斥磁极布置成面对相关的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的具有相同极性的有源磁极。
在该非稳定平衡位置P0,相关的两个固定和活动磁偶极子68、70的极轴M1、M2对齐。气隙g保留在有源磁极与相关排斥磁极之间。
在第一稳定平衡极限位置P1,活动磁偶极子68布置在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上方,而在第二稳定平衡极限位置P2,活动磁偶极子68布置在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下方。
采用这种配置,更容易围绕滑动轴线C正确定向活动构件66,以使活动磁偶极子68A、68B、68C、68D的每个排斥磁极面对固定磁偶极子70A、70B、70C、70D的相关有源磁极。
图16至18中示出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其应用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模制单元18。下面将仅说明与该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这里,固定构件64具有多个磁偶极子,这里是十六个磁偶极子70,它们围绕活动构件66的滑动轴线C均匀分布成环。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的极轴M1相对于活动构件66的滑动轴线C径向布置。这样,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具有朝向滑动轴线C的有源磁极。有源磁极均具有相同的极性。
这里,活动构件66具有单一个磁偶极子68。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极轴M2,该极轴平行于其路径、这里竖直定向。这里,活动磁偶极子68以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已经述及的方式相同的方式实施。
活动磁偶极子68用于在固定磁偶极子70的有源磁极之间通过。活动磁偶极子68的磁极之一,下面称为“排斥磁极”,与固定磁偶极子70的有源磁极具有相同的极性。这里有源磁极和排斥磁极是南极S。当活动构件66处于其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和P2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活动磁偶极子68的排斥磁极则面对固定磁偶极子70的有源磁极。非限制性地,这里,排斥磁极布置在活动磁偶极子68下部。
如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那样,气隙g径向保留在活动磁偶极子68与固定磁偶极子70的每个有源磁极之间。
在模制单元18工作时,从图6所示的锁紧位置出发,活动构件66处于图16所示的其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在该位置,固定磁偶极子70施加向上的磁力Fm,这里,该磁力等于其局部极值Max1。更准确的说,活动磁偶极子68的下排斥磁极,这里是北极S,由固定磁偶极子70的具有相同极性的有源磁极向上推开。因此,活动构件66以足以使锁紧件52保持在其锁紧位置的力被推靠到第一机械止挡件74上。在该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活动磁偶极子68明显布置在固定磁偶极子70上方。
当滚轮56在解锁凸轮道60的下行坡面上滚动时,滚轮对活动构件66施加竖直向下取向的控制力,控制力超过双稳态装置62的磁力Fm。因此,活动构件66抵抗磁力Fm的作用而竖直向下滑动,直至到达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这样,磁力Fm的强度均匀减小。
当活动构件66超过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并接近其第二平衡位置P2时,力Fm增大并向下取向以将活动构件66推向其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活动构件由第二机械止挡件76止动在该第二稳定极限位置。
当活动构件66到达其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时,活动构件被磁力Fm以足以使锁紧件52保持在其解锁位置的强度,推靠到第二机械止挡件76上。这里,磁力Fm由固定磁偶极子70的有源磁极对活动磁偶极子68的排斥磁极施加的斥力加上固定磁偶极子70的有源磁极对活动磁偶极子68的具有相反极性的磁极这里是北极N施加的吸引力构成。在该第二稳定极限位置P2,活动磁偶极子68的与排斥磁极相反的磁极,基本上布置在与固定磁偶极子70相同的高度处。
为了重新控制锁紧件52移向其锁紧位置,滚轮56在锁紧凸轮道58的上行坡面上滚动,对活动构件66施加竖直向上取向的控制力,该控制力超过双稳态装置62的磁力Fm。因此,活动构件66抵抗磁力Fm的作用而竖直向上滑动,直至到达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如图9所示。这样,磁力Fm的强度均匀减小。
当活动构件66超过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并接近其第一平衡位置P1时,磁力Fm增大并向上取向以将活动构件66推向与锁紧件52的锁紧位置相应的其第一稳定极限位置P1,其由第一机械止挡件74止动在该位置。
根据图19至22所示的本发明的第四种实施方式,活动构件66在右模座24上安装成能在其两个稳定位置之间围绕枢转轴线X枢转。
在附图示例中,锁紧件52也在右模座24上安装成能在其锁紧位置及其解锁位置之间枢转。锁紧件52和活动构件66由连杆94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连杆94与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操控杆54起相同作用。
这里,活动磁偶极子68相对于枢转轴线X偏心地固定在活动构件66上,而固定磁偶极子70固定在右模座24上。
固定磁偶极子70具有极轴M1,极轴M1平行于活动构件66的枢转轴线X定向。这里为北极N的有源磁极朝向活动磁偶极子68的路径。
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极轴M2,极轴M2也平行于活动构件66的枢转轴线X定向。当活动构件66处于其非稳定平衡位置P0时,与固定磁偶极子70的有源磁极具有相同极性的排斥磁极布置成面对有源磁极。
因此,如图21和22所示,固定磁偶极子70对活动磁偶极子68施加排斥磁力Fm,以将活动构件66推向分别示于图21和22的其每个稳定极限位置P1或P2。
根据该第四种实施方式实施的双稳态装置62的工作类似于根据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实施的双稳态装置62的工作。
根据本发明教导实施的双稳态装置62可使活动构件66与固定构件64无接触地相互作用。这可避免装置活动部件磨损,减少双稳态装置62的维护保养操作。
另外,如此设计的双稳态装置62设计、制造和维护保养成本不高。
可理解的是,根据前三种实施方式中任一种实施的双稳态装置62可以适于如第四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和图19和20所示的模制单元18。

Claims (16)

1.一种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具有:
-容器模制单元(18),尤其是通过吹制预型件来模制容器的单元;
-支架(20);
-吹制装置(21),能相对于支架(20)在为以下位置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之间平移活动:吹制装置与模具上表面接触以吹制预型件的吹制位置;允许引入预型件或者取出容器的收起位置;
-双稳态装置(62),具有:
--相对于支架(20)固定的第一固定构件(64),
--第二活动构件(66),能在位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两侧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活动,连接于吹制装置(21),第二活动构件与吹制装置(21)移动连接,第二活动构件(66)与第一固定构件(64)相互作用,以强制吹制装置(21)移向与每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相应的吹制位置或收起位置;
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构件(66)具有称为活动磁偶极子(68)的第一磁偶极子,第一固定构件(64)具有至少一个称为固定磁偶极子(70)的第二磁偶极子,固定磁偶极子(70)对活动磁偶极子(68)远程施加磁力(Fm),以强制第二活动构件(66)移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而无论第二活动构件处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的什么位置。
2.一种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具有:
-容器模制单元(18),尤其是通过吹制预型件来模制容器的单元;
-第一模座(22)和第二模座(24),各用于支承模具的一部分,第一模座(22)和第二模座(24)安装成能在相互分开的打开位置与进行接合的闭合位置之间相对于彼此活动;
-将第一模座(22)和第二模座(24)锁紧在闭合位置的锁紧装置(42),锁紧装置具有至少一个锁紧件(52),锁紧件在第二模座(24)上安装成能在锁紧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活动,在锁紧位置,锁紧件与第一模座(22)的至少一个锁定表面(45)配合以防止第一模座(22)和第二模座(24)打开,在解锁位置,锁紧件(52)相对于锁定表面(45)收起以允许第一模座(22)和第二模座(24)打开;
-双稳态装置(62),具有:
--相对于第二模座(24)固定的第一固定构件(64),
--第二活动构件(66),在第二模座(24)上安装成能在位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P0)两侧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活动,第二活动构件与锁紧件(52)移动连接,第二活动构件(66)与第一固定构件(64)相互作用,以强制锁紧装置(42)移向与每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相应的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
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构件(66)具有称为活动磁偶极子(68)的第一磁偶极子,第一固定构件(64)具有至少一个称为固定磁偶极子(70)的第二磁偶极子,固定磁偶极子(70)对活动磁偶极子(68)远程施加磁力(Fm),以强制第二活动构件(66)移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而无论第二活动构件处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的什么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构件(66)的移动由相关的机械止挡件(74,76)止动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对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施加的斥力(Fm)足以使锁紧件(52)保持在与第二活动构件(66)的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相应的锁紧位置或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构件(66)在第二模座(24)上安装成能沿直线形的路径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构件(66)在第二模座(24)上安装成能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围绕枢转轴线(X)枢转,活动磁偶极子(68)相对于枢转轴线(X)偏心地固定在第二活动构件(66)上。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固定磁偶极子(70)通过对活动磁偶极子施加斥力(Fm)而由磁排斥作用于活动磁偶极子(68),以将第二活动构件(66)推向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一位置或另一位置。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活动磁偶极子(68)和固定磁偶极子(70)中的每一个例如是永久磁铁,始终发射磁场。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斥力(Fm)随第二活动构件(66)位置的变化具有连接两个相反符号的极值(Max1,Max2)的斜率,至少一个固定磁偶极子(70)设计成使得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每个位置,对至少一个活动磁偶极子(68)施加的斥力(Fm)的范数为30牛顿至100牛顿之间,例如等于约60牛顿。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活动磁偶极子(68)和固定磁偶极子(70)设计成使得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中的每个位置,对至少一个活动磁偶极子(68)施加的力(Fm)的范数等于局部极值(Max1,Max2)。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具有正交于第一固定构件(64)的路径定向的极轴(M1),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的一称为有源磁极的磁极布置成面对活动磁偶极子(68)的路径。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构件(64)具有多个固定磁偶极子(70),所有固定磁偶极子(70)具有极性相同的有源磁极。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沿路径方向定向的极轴(M2),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一称为“排斥磁极”的磁极,排斥磁极的极性与固定磁偶极子(70)的有源磁极的极性相同,当第二活动构件(66)处于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的中间位置时,排斥磁极则面对有源磁极。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每个固定磁偶极子(70)具有平行于第二活动构件(66)的路径定向的极轴(M1)。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正交于路径定向的极轴(M2),以便当第二活动构件(66)在两个稳定极限位置(P1,P2)之间移动时,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的至少排斥磁极布置成与固定磁偶极子(70)的具有相同极性的有源磁极相对。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每个活动磁偶极子(68)具有平行于路径定向的极轴(M2),活动磁偶极子(68)的极性相对于固定磁偶极子(70)的极性颠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热塑性材料容器成型站(10),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活动磁偶极子(68)和固定磁偶极子(70)中的一个磁偶极子呈主轴线与极轴(M1,M2)重合的管状,以便当第二活动构件(66)处于非稳定平衡中间位置时,所述一个磁偶极子同心地接纳所述活动磁偶极子(68)和固定磁偶极子(70)中的另一个。
CN202080065644.2A 2019-09-19 2020-09-18 具有磁性双稳态装置的模制单元 Pending CN1144235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910316A FR3101007B1 (fr) 2019-09-19 2019-09-19 Unité de moulage à dispositif bistable magnétique
FR1910316 2019-09-19
PCT/EP2020/076102 WO2021053140A1 (fr) 2019-09-19 2020-09-18 Unite de moulage a dispositif bistable magnetiqu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3584A true CN114423584A (zh) 2022-04-29

Family

ID=6850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65644.2A Pending CN114423584A (zh) 2019-09-19 2020-09-18 具有磁性双稳态装置的模制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2034A1 (zh)
EP (2) EP4031349B1 (zh)
CN (1) CN114423584A (zh)
FR (1) FR3101007B1 (zh)
WO (1) WO2021053140A1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3091A (en) * 1965-08-19 1966-09-13 Metrodynamics Corp Hermetically-sealed manually-actuated magnetic snap switch
US3423874A (en) * 1966-09-09 1969-01-28 Luxe Topper Corp De Magnetically controllable doll's eye mechanism
US3815066A (en) * 1972-06-19 1974-06-04 Ibm Magnetic key mechanism or the like
US4737750A (en) * 1986-12-22 1988-04-12 Hamilton Standard Controls, Inc. Bistable electrical contactor arrangement
CN1119799A (zh) * 1994-09-28 1996-04-03 桂云栋 两磁场间磁弹性力的原理及磁力弹簧装置
US20030231837A1 (en) * 2002-06-12 2003-12-18 Fibertec Ag Electromagnetic linear optical positioner
RU2002104113A (ru) * 2002-02-20 2004-03-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МГП Этако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делий раздувом
FR2863930A1 (fr) * 2003-12-19 2005-06-24 Sidel Sa Dispositif de moulag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WO2011110296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Converteam Technology Ltd Rotary switches
US20140151940A1 (en) * 2012-12-05 2014-06-05 Krones Ag Blow moulding machine
DE102013111948A1 (de) * 2013-10-30 2015-04-30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zu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 elektrisch oder magnetisch angesteuertem Blasluftventil
WO2015136368A2 (en) * 2014-03-10 2015-09-17 Discma Ag Method of forming and setting headspace within a container
US20160042897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Apple Inc. Mechanisms having a magnetic latch and tactile feedback
US20180151317A1 (en) * 2016-11-29 2018-05-31 Montres Breguet S.A. Timepiece comprising a device for switching a timepiece mechanism
FR3062334A1 (fr) * 2017-07-21 2018-08-03 Sidel Participations Station de formage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detection automatique de l'ouverture de supports de moule
KR101893407B1 (ko) * 2018-01-18 2018-08-30 배남수 반도체 공정 시스템의 배기 라인용 파우더 제거장치
US10224835B1 (en) * 2015-04-09 2019-03-05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Broad spectrum and wide amplitude range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 bistable piezoelectric transduction, synchronized extraction, self-actuated adaptation
US20190117048A1 (en) * 2017-10-25 2019-04-25 Scholly Fiberoptic Gmbh Magnetic coupling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3091A (en) * 1965-08-19 1966-09-13 Metrodynamics Corp Hermetically-sealed manually-actuated magnetic snap switch
US3423874A (en) * 1966-09-09 1969-01-28 Luxe Topper Corp De Magnetically controllable doll's eye mechanism
US3815066A (en) * 1972-06-19 1974-06-04 Ibm Magnetic key mechanism or the like
US4737750A (en) * 1986-12-22 1988-04-12 Hamilton Standard Controls, Inc. Bistable electrical contactor arrangement
CN1119799A (zh) * 1994-09-28 1996-04-03 桂云栋 两磁场间磁弹性力的原理及磁力弹簧装置
RU2002104113A (ru) * 2002-02-20 2004-03-27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МГП Этакор"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изделий раздувом
US20030231837A1 (en) * 2002-06-12 2003-12-18 Fibertec Ag Electromagnetic linear optical positioner
FR2863930A1 (fr) * 2003-12-19 2005-06-24 Sidel Sa Dispositif de moulage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CN1906005A (zh) * 2003-12-19 2007-01-31 西德尔公司 用于制造热塑性容器的模制装置
WO2011110296A1 (en) * 2010-03-10 2011-09-15 Converteam Technology Ltd Rotary switches
US20140151940A1 (en) * 2012-12-05 2014-06-05 Krones Ag Blow moulding machine
DE102013111948A1 (de) * 2013-10-30 2015-04-30 Krone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Umfo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zu Kunststoffbehältnissen mit elektrisch oder magnetisch angesteuertem Blasluftventil
WO2015136368A2 (en) * 2014-03-10 2015-09-17 Discma Ag Method of forming and setting headspace within a container
US20160042897A1 (en) * 2014-08-11 2016-02-11 Apple Inc. Mechanisms having a magnetic latch and tactile feedback
US10224835B1 (en) * 2015-04-09 2019-03-05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Broad spectrum and wide amplitude range vibration energy harvester: bistable piezoelectric transduction, synchronized extraction, self-actuated adaptation
US20180151317A1 (en) * 2016-11-29 2018-05-31 Montres Breguet S.A. Timepiece comprising a device for switching a timepiece mechanism
FR3062334A1 (fr) * 2017-07-21 2018-08-03 Sidel Participations Station de formage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detection automatique de l'ouverture de supports de moule
CN109278273A (zh) * 2017-07-21 2019-01-29 西德尔合作公司 具有模架开启自动检测装置的成型站
US20190117048A1 (en) * 2017-10-25 2019-04-25 Scholly Fiberoptic Gmbh Magnetic coupling
KR101893407B1 (ko) * 2018-01-18 2018-08-30 배남수 반도체 공정 시스템의 배기 라인용 파우더 제거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7849A1 (fr) 2023-03-15
US20220332034A1 (en) 2022-10-20
FR3101007A1 (fr) 2021-03-26
EP4147849B1 (fr) 2024-02-21
FR3101007B1 (fr) 2021-09-03
WO2021053140A1 (fr) 2021-03-25
EP4031349A1 (fr) 2022-07-27
EP4031349B1 (fr)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0860B2 (en) Device for gripping a blow-moulding container preform
AU775749B2 (en) Rotary stretch blow moulding machine comprising a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stretch rod
CN101453840B (zh) 滑动装置
CN102481720B (zh) 模具更换方法
US8714957B2 (en) Rapid-assembly base mould with an engageable holding force assist
US20070026098A1 (en) Moulding devi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ntainers in thermoplastic material
US8636489B2 (en) Apparatus for the shaping of plastics-material containers with a blow mould
US7998396B2 (en) Blow moulding or stretch-blow moul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ntainers using clamping means suitable for supporting a blank by its neck
CN109863110B (zh) 用于在容器或瓶子上施放盖子的封盖头
CN114423584A (zh) 具有磁性双稳态装置的模制单元
CN106451948B (zh) 一种永磁电机转子钐钴磁钢装配装置及方法
CN111742382A (zh) 可转换力闩锁系统
EP2266778A2 (en) A continuous molding machine
US2012002466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workpieces
CN101920555B (zh) 用于由加热的预型件制造空心体的吹塑机
US9630357B2 (en)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 hollow body comprising a magnetically actuated gripping means
EP1107856B1 (en) Mold core positioning device
CN109178941A (zh) 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
US9370893B2 (en) Blow mold unit and blow molding device
US20140370142A1 (en) Multi shot injection molding apparatus
CN209127646U (zh) 线性传输系统的气源接入装置
CN105365201B (zh) 用于将塑料材料预制件成型为塑料材料容器的设备
CN114051450A (zh) 注吹成型机器中支撑容器的至少一个颈部模具的支撑装置
CN105386653A (zh) 电磁门锁、门锁组件及电器
CN220841163U (zh)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塑化注射成型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