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23488A - 为确定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电极引线插入状态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使用 - Google Patents

为确定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电极引线插入状态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使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23488A
CN114423488A CN202080049846.8A CN202080049846A CN114423488A CN 114423488 A CN114423488 A CN 114423488A CN 202080049846 A CN202080049846 A CN 202080049846A CN 114423488 A CN114423488 A CN 114423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oked response
response signals
phase
electrode lead
amplitu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98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M·利特瓦克
K·科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Bionics AG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Bionic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Bionics AG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Bionics AG
Publication of CN114423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2348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middle or inner ear
    • A61N1/36038Cochlear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of the outer, middle or inner ear
    • A61N1/36038Cochlear stimulation
    • A61N1/36039Cochlear stimulation fitting proced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61B5/377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using evoked responses
    • A61B5/38Acoustic or auditory stimuli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36Diagnosis combined with treatment in closed-loop systems or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13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a specific body part
    • A61B5/6814Hea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25Digital circuitry features of electrotherapy devices, e.g. memory, clocks, proces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4Electrodes
    • A61N1/05Electrodes for implantation or insertion into the body, e.g. heart electrode
    • A61N1/0526Head electrodes
    • A61N1/0541Cochlear electro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02Details
    • A61N1/08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monitoring, protecting, controlling or indic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128Control systems
    • A61N1/36146Control systems specified by the stimulation parameters
    • A61N1/36167Timing, e.g. stimulation onset
    • A61N1/36171Frequenc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72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implantation of stimulators
    • A61N1/37211Mean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stimulators
    • A61N1/37235Aspects of the external programmer
    • A61N1/37241Aspects of the external programmer providing test stimul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4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sensors of the same type
    • A61B2562/043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sensors of the same type in a linear arra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示例性的诊断系统配置为: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引导耳蜗植入物来在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引线上设置的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对应于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以及基于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耳蜗内的插入状态。

Description

为确定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电极引线插入状态的一个或多 个诱发反应信号的使用
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10日提交的PCT国际申请号PCT/US2019/041136的优先权,所述PCT国际申请的全部内容由此以引用的方式并入。
背景信息
在将电极引线安设在耳蜗内的插入过程期间,会期望确知(ascertain)电极引线的插入状态。例如,会期望确定并实时向实施插入过程的外科医师传达何时电极引线上的电极经过耳蜗内的特定特征频率位置、何时电极引线上的电极处在毛细胞丛簇附近和/或何时电极引线可能正对耳蜗结构造成创伤。
附图说明
附图图示出不同的实施例并且是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图示的实施例仅只是示例,并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贯穿附图,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元素。
图1图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的示例性耳蜗植入系统。
图2图示图1的耳蜗植入系统的示例性配置构造。
图3图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的示例性诊断系统。
图4-5图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的图3的诊断系统的示例性实现方式。
图6A-6F图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的将电极引线插入到受体(recipient)的耳蜗中的示例性插入过程。
图7-11示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的可被生成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
图12图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的示例性方法。
图13图示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的示例性计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描述了用于使用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来确定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电极引线插入状态的系统和方法。例如,诊断系统可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诊断系统可引导耳蜗植入物来在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引线上设置的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可对应于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并可代表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发生的诱发反应。所述诱发反应各自可以是耳蜗电图(“ECoG”)电位(例如,耳蜗微音器电位、动作电位、总和电位等)、听神经反应、脑干反应、复合动作电位、镫骨肌反射和/或响应于向受体施加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可能发生的任何其它类型的神经反应或生理反应。诱发反应可源自于神经组织、毛细胞至神经突触、内毛细胞或外毛细胞或者其它源。
如将在本文中描述的,与由电极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关联的属性可指示电极引线在受体耳蜗内的插入状态。例如,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可指示特定的插入状态。如本文中使用的,“插入状态”可对应于与电极引线向受体耳蜗中的插入关联的多个不同插入状态中的任何。例如,一个或多个插入状态可与经过耳蜗的特征频率位置、经过毛细胞或神经元丛簇、接触耳蜗的结构(例如,基底膜)、对耳蜗造成创伤(例如,穿过基底膜)等关联。相应地,诊断系统可基于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来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耳蜗内的插入状态。
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来促进确定插入状态,本文中描述的系统和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可优化对插入状态的确定和/或促进对另外或替代的插入状态的确定。此外,本文中描述的系统和方法可使用来向实施插入过程的用户(例如,外科医师)提供实时反馈给以确保电极引线在受体耳蜗内恰当安设。本文中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这些及其它益处和优点将在本文中变得显见。
图1图示出示例性的耳蜗植入系统100,该耳蜗植入系统配置为由受体使用。如图所示,耳蜗植入系统100包括耳蜗植入物102、电极引线104和控制器108,所述电极引线物理联接到耳蜗植入物102并具有电极106的阵列,并且所述控制器配置为经由通信链路110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102。
图1中所示的耳蜗植入系统100是单侧的(即,与受体的仅一耳关联)。替代地,双侧配置构造的耳蜗植入系统100可包括针对受体每耳的单独的耳蜗植入物和电极引线。在双侧配置构造中,控制器108可由配置为与两个耳蜗植入物对接(interface)的单个控制器实现或由各自配置为与耳蜗植入物中的不同者对接的两个单独的控制器实现。
耳蜗植入物102可由任何适宜类型的可植入刺激器实现。例如,耳蜗植入物102可由可植入耳蜗刺激器实现。另外或替代地,耳蜗植入物102可由脑干植入物和/或可植入在受体体内并配置为向沿着受体的听通路定位的一个或多个刺激部位施加电刺激的任何其它类型的装置实现。
在一些示例中,耳蜗植入物102可配置成根据控制器108向耳蜗植入物102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刺激参数来生成代表经控制器108处理的音频信号的电刺激。耳蜗植入物102可还配置成经由电极引线104上的一个或多个电极106来向受体体内的一个或多个刺激部位(比如,一个或多个耳蜗内(intracochlear)位置)施加电刺激。在一些示例中,耳蜗植入物102可包括多个独立电流源,所述多个独立电流源每个与由电极106中的一个或多个限定的通道关联。以该方式,不同刺激电流水平可经由多个电极106同时被施加到多个刺激部位。
耳蜗植入物102可另外或替代地还配置成生成、存储和/或发送数据。例如,耳蜗植入物可使用一个或多个电极106来记录一个或多个信号(例如,一个或多个电压、阻抗、受体体内的诱发反应和/或其它测量结果)并经由通信链路110将代表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的数据发送给控制器108。在一些示例中,该数据被称为后向遥测数据(back telemetry data)。
电极引线104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实现。例如,电极引线104的远侧部分可预弯曲使得植入后的电极引线104遵循耳蜗的螺旋形状。电极引线104也可替代地为自然平直的或具有任何其它适合的配置构造。
在一些示例中,电极引线104包括将电极106传导性地联接到耳蜗植入物102内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源的多根线材(例如,在外护套内)。例如,如果电极引线104上有n个电极106并且耳蜗植入物102内有n个电流源,则电极引线104内可设有n根单独的线材,所述n根单独的线材配置为将各个电极106传导性地连接到n个电流源中的不同者。针对n的示例性的值为8、12、16或任何其它适合的数目。
电极106至少位于电极引线104的远侧部分上。在该配置构造中,在电极引线104的远侧部分插入到耳蜗中之后,电刺激可经由一个或多个电极106被施加到一个或多个耳蜗内位置。电极引线104的其它部分上(例如,电极引线104的近侧部分上)也还设置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电极(例如,包括接地电极,未明示示出),以例如为电极106所施加的刺激电流提供电流返回路径和在电极引线104的远侧部分插入到耳蜗中之后留在耳蜗外。另外或替代地,耳蜗植入物102的壳体可用作电极106所施加的刺激电流的接地电极。
控制器108可配置为与耳蜗植入物102对接(例如,控制耳蜗植入物和/或从之接收数据)。例如,控制器108可经由通信链路110向耳蜗植入物102发送命令(例如,呈前向遥测序列中包括的数据字形式的刺激参数和/或其它类型的操作参数)。控制器108可另外或替代地还通过经由通信链路110向耳蜗植入物102发送一个或多个功率信号来向耳蜗植入物102提供操作功率。另外或替代地,控制器108也可经由通信链路110从耳蜗植入物102接收数据。通信链路110可以由任何适宜数量的有线和/或无线的双向和/或单向链路实现。
如图所示,控制器108包括配置为选择性且通信性地耦接到彼此的存储器112和处理器114。在一些示例中,存储器112和处理器114可分布在多个装置和/或多个位置之间,如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
存储器112可由任何适合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和/或非暂时性处理器可读介质实现,比如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或易失性存储介质的任何组合。示例性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闪存、固态驱动器、磁性存储装置(例如,硬盘驱动器)、铁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光盘。示例性的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例如,动态RAM)。
存储器112可维护(例如,存储)可执行数据,所述可执行数据由处理器114使用以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一项或多项操作。例如,存储器112可存储指令116,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114执行以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操作。指令116可由任何适合的应用、程序(例如,声处理程序)、软件、代码和/或其它可执行数据实例实现。存储器112还可维护由处理器114接收、生成、管理、使用和/或发送的任何数据。
处理器114可配置为实施(例如,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指令116以实施)针对耳蜗植入物102的各种操作。
为进行说明,处理器114可配置为控制耳蜗植入物102的操作。例如,处理器114可接收音频信号(例如,经由通信耦接到控制器108的麦克风、无线接口(例如,Bluetooth接口)和/或有线接口(例如,辅助输入端口))。处理器114可按照声处理程序(例如,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声处理程序)来处理音频信号以生成适宜的刺激参数。然后处理器114可发送刺激参数给耳蜗植入物102以引导耳蜗植入物102向受体施加代表音频信号的电刺激。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14还可配置为向受体施加声学刺激。例如,接收器(也称为扩音器)可以可选地耦接到控制器108。在该配置构造中,处理器114可经由接收器向受体递送声学刺激。声学刺激可代表被配置来在受体体内引起诱发反应和/或以其它方式被配置的音频信号(例如,放大版本的音频信号)。在处理器114被配置成既向受体递送声学刺激又引导耳蜗植入物102来向受体施加电刺激的配置构造中,耳蜗植入系统100可被称为双式听力系统(bimodal hearing system)和/或任何其它适合的术语。
处理器114可另外或替代地还配置成接收和处理由耳蜗植入物102生成的数据。例如,处理器114可接收代表由耳蜗植入物102利用一个或多个电极106记录的信号的数据并基于该数据调整控制器108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参数。另外或替代地,处理器114可使用所述数据来实施针对耳蜗植入物102和/或受体的一个或多个诊断操作。
其它的操作也可由处理器114实施,如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在本文中所提供的描述中,对由控制器108和/或它的任何实现方式实施的操作的任何引用都可理解为由处理器114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12中的指令116来实施。
控制器108可由配置为与耳蜗植入物102对接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实现。为进行说明,图2示出了耳蜗植入系统100的示例性配置构造200,在该配置构造中,控制器108由配置成位于受体体外的声处理器202实现。在配置构造200中,声处理器202通信耦接到麦克风204并通信耦接到头件206,所述麦克风和头件两者都配置成位于受体体外。
声处理器202可由能够由受体穿戴或携带的任何适合的装置实现。例如,声处理器202可由配置为被佩戴在受体耳后和/或顶上的耳后式(“BTE”)单元实现。另外或替代地,声处理器202可由配置为由受体佩戴或携带在远离耳部处的离耳式单元(off-the-ear unit)(也称为体佩式装置)实现。另外或替代地,声处理器202的至少一部分由头件206内的电路实现。
麦克风204配置为检测受体环境中的一个或多个音频信号(例如,所述音频信号包括语音和/或任何其它类型的声音)。麦克风204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实现。例如,麦克风204可由配置成靠近耳道的入口安设在耳部的外耳内的麦克风实现,比如来自AdvancedBionics的T-MICTM麦克风。这样的麦克风可通过附接到耳钩的吊杆或柄梗来在正常操作期间靠近耳道的入口保持在耳部的外耳内,所述耳钩配置成选择性地附接到声处理器202。另外或替代地,麦克风204也可由头件206中的或头件上的一个或多个麦克风、声处理器202的壳体中或壳体上的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多个波束形成麦克风(beam-formingmicrophone)和/或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任何其它适合的麦克风实现。
头件206可经由通信链路208(例如,缆线或任何其它适合的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而选择性且通信性地耦接到声处理器202,所述通信链路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实现。头件206可包括外部天线(例如,线圈和/或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部件),所述外部天线配置为促进声处理器202与耳蜗植入物102的选择性无线耦接。另外或替代地,头件206可用于使任何其它外部的装置选择性地且无线地耦接到耳蜗植入物102。为此,头件206可配置成附连到受体的头部并定位成使得容纳在头件206内的外部天线通信地耦接到耳蜗植入物102内所包括的或以其它方式与耳蜗植入物连接的对应的可植入天线(该天线也可由线圈和/或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部件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刺激参数和/或功率信号可经由无线通信链路210在声处理器202与耳蜗植入物102之间以无线和经皮的方式传输。
在配置构造200中,通过从麦克风204接收代表音频信号的信号(例如,电信号),声处理器202可接收由麦克风204检测的音频信号。声处理器202也可另外或替代地经由本文中描述的任何其它适合的接口来接收音频信号。声处理器202可以以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式处理音频信号并经由头件206将刺激参数发送给耳蜗植入物102以引导耳蜗植入物102来向受体施加代表音频信号的电刺激。
在替代配置构造中,声处理器202可植入在受体体内而不是位于受体体外。在该替代配置构造(其也可称为耳蜗植入系统100的完全可植入配置构造)中,声处理器202和耳蜗植入物102可组合成单个装置或实现为配置成经由有线和/或无线通信链路相互通信的单独的装置。在耳蜗植入系统100的完全可植入实现方式中,可不包括头件206,并且麦克风204可由植入在受体体内的、位于受体的耳道内的和/或在受体体外的一个或多个麦克风来实现。
图3图示出示例性的诊断系统300,该诊断系统可配置为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操作。如图所示,诊断系统300可包括但不限于选择性且通信性地耦接到彼此的存储设施302和处理设施304。设施302和304可各自包括硬件和/或软件部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存储在存储器中用于由处理器执行的指令等)或由硬件和/或软件部件实现。在一些示例中,设施302和304可分布在多个装置和/或多个位置之间,如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
存储设施302可维护(例如,存储)可执行数据,所述可执行数据由处理设施304使用以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操作。例如,存储设施302可存储指令306,所述指令可由处理器设施304执行以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操作。指令306可由任何适合的应用、软件、代码和/或其它可执行数据实例实现。存储设施302还可维护由处理设施304接收、生成、管理、使用和/或发送的任何数据。
处理设施304可配置为实施(例如,执行存储在存储设施302中的指令306以实施)各种操作。例如,处理设施304可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引导耳蜗植入物来在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引线上设置的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对应于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并代表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发生的诱发反应,以及基于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来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耳蜗内的插入状态。可由处理设施304实施的这些及其它操作在本文中有更加详细的描述。
诊断系统300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实现。例如,图4示出了示例性的配置构造400,在该配置构造中,诊断系统300由配置为通信耦接到声处理器202的计算系统402实现。如图所示,计算系统402可包括通信耦接到扬声器406的声学刺激发生器404。计算系统402还通信耦接到显示装置408。尽管计算系统402在本文中被描述为耦接到声处理器202,然而计算系统402也可替代地耦接到任何其它实现方式的控制器108,如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
计算系统402可由硬件(例如,一个或多个计算装置)和软件的任何适合的组合实现。例如,计算系统402可由被编程来实施针对耳蜗植入物的受体的一个或多个验配(fit)操作的计算装置实现。为进行说明,计算系统402可由台式计算机、移动装置(例如,膝上型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等)和/或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任何其它适合的计算装置实现。作为示例,计算系统402可由移动装置实现,所述移动装置配置为执行应用程序(例如,“mobile app(移动应用程序)”),所述应用程序可由用户(例如,受体、临床医师和/或任何其他用户)使用以控制声处理器202和/或耳蜗植入物102的一项或多项设置和/或实施针对由声处理器202和/或耳蜗植入物102生成的数据的一项或多项操作(例如,诊断操作)。
声学刺激发生器404可由配置成生成声学刺激的部件的任何适合的组合实现。在一些示例中,声学刺激可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刺激频率的一个或多个音调。另外或替代地,声学刺激可还包括具有至少一个感兴趣的特定刺激频率的任何其它类型的声学内容。扬声器406可配置为向受体递送由声学刺激发生器404生成的声学刺激。例如,扬声器406可由配置成安设在受体耳道入口中或入口附近的耳模(ear mold)实现。
显示装置408可由配置成显示由计算系统402生成的图形内容的任何适合的装置实现。例如,显示装置408可显示由电极引线104上设置的电极记录的诱发反应的一个或多个图表。显示装置408在图4中被示出为被配置来显示由计算系统402生成的内容的外部装置。另外或替代地,在某些实现方式中,计算系统402也可包括作为集成显示器的显示装置408。
图5示出了另一示例性配置构造500,在该配置构造中,诊断系统400由计算系统402实现。在配置构造500中,声学刺激发生器404被包括在声处理器202中。例如,声处理器202可由双式声处理器(即,配置为引导耳蜗植入物102来向受体施加电刺激并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404来向受体施加声学刺激的声处理器)实现。在一些示例中,扬声器406可由连接到声处理器202的音频耳钩实现。
图6A-6F图示出将电极引线600插入到受体的耳蜗602中的示例性插入过程。出于图示目的,耳蜗602在图6A-6F中被绘示为“展开的”的而不是其实际上的弯曲的、螺旋的形状。电极引线600可与电极引线104相似并可包括设置于其上的多个电极(例如,电极604-1至电极604-16)。电极604-1是电极引线600上的最远侧的电极,并且电极604-16是电极引线600上的最近侧的电极。
耳蜗602内的各种特征频率位置以竖直虚线绘示在图6A-6F的每个中。如图所示,第一特征频率位置与4kHz关联。因此,由定位在该特征频率位置处的电极施加的电刺激可使受体感知具有4kHz的声音,或者此处的毛细胞或神经结构响应于4kHz的声学刺激。图6A-6F还绘示出与2kHz、1kHz、500Hz和250Hz关联的特征频率位置。如图所示,与特征频率位置关联的频率成声调拓扑学布置,其中相对较高的频率朝向耳蜗602的入口(或基部)定位且相对较低的频率朝向耳蜗602的远端(或顶部)定位。
图6A示出了进入耳蜗602的电极引线600。在该图中,电极604-1勉强处在耳蜗602内。图6B示出了在电极引线600已进一步前进到耳蜗602中使得电极604-1位于对应于4kHz的特征频率位置处之后的电极引线600。图6C-6F示出了在电极引线600已进一步前进到耳蜗602中使得电极604-1位于对应于2kHz(图6C)、然后1kHz(图6D)、然后500Hz(图6E)以及然后250Hz(图6F)的特征频率位置处之后的电极引线600。
如提及的,期望在电极引线插入在耳蜗内时监测电极引线的插入状态以确保电极引线正确地插入。为此,诊断系统300可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例如,声学刺激发生器404)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即,并发地)的声学刺激。诊断系统300可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以任何适合的方式来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例如,诊断系统300可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插入过程期间连续地施加声学刺激、在插入过程期间间歇地施加声学刺激、在插入过程期间同时地施加声学刺激的不同刺激频率、在插入过程期间循序地施加声学刺激的不同刺激频率或者以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任何其它适合的方式施加声学刺激。
声学刺激可具有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任何适合的多个刺激频率。在某些示例中,声学刺激可具有四个不同刺激频率,这四个不同刺激频率在插入过程期间被并发施加。例如,在某些实现方式中,声学刺激可包括对应于2kHz的第一刺激频率、对应于1kHz的第二刺激频率、对应于500Hz的第三刺激频率和对应于250Hz的第四刺激频率。在某些替代实现方式中,声学刺激可具有小于或大于四个的刺激频率。
声学刺激被配置来在插入过程期间产生多个诱发反应,所述多个诱发反应在确定插入状态方面有用。相应地,诊断系统300可引导耳蜗植入物102来在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诊断系统300可引导耳蜗植入物102来使用电极引线上的任何适合的电极或电极组合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例如,在某些实现方式中,诊断系统300可引导耳蜗植入物来使用最远侧的电极(例如,电极604-1)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可对应于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此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可代表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发生的诱发反应。
在某些示例中,多个诱发反应信号可被考虑成被包括作为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由诊断系统300检测的单个诱发反应的部分。
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属性可指示随着电极引线插入在耳蜗内的、电极引线的插入状态。例如,随着电极引线插入在耳蜗内,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和/或相位会以指示电极引线的特定插入状态的方式改变。相应地,基于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耳蜗内的插入状态。
诊断系统300可确定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任何适合数量和/或类型的插入状态。在某些示例中,插入状态可对应于电极引线经过耳蜗内的特定特征频率位置。在这样的示例中,当在预定量的时间内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所包括的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减小了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亦改变了至少相位阈值量时,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经过特定特征频率位置。所述特定特征频率位置可对应于特定刺激频率,所述特定刺激频率对应于特定诱发反应信号并被包括在所述多个刺激频率中。相应地,诊断系统300可基于诱发反应信号具有至少幅度阈值量的幅度减小和至少相位阈值量的相位改变两者而确定插入状态为经过某一特征频率位置。
为进行说明,图7示出了将电极引线600前进到耳蜗602中的示例性引线插入过程。附图标记P1至P3指示电极引线600的位置。例如,在位置P1处,电极引线600处在第一位置处,其中电极604-1处在对应于2kHz的特征频率位置处。在位置P2处,电极引线处在第二位置处,其中电极604-1处在对应于1kHz的特征频率位置处。在位置P3处,电极引线600处在第三位置处,其中电极604-1处在对应于500Hz的特征频率位置处。
图7还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的不同插入时刻T(例如,T1至T3)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例如,幅度706-1至706-3)的图表702。此外,图7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的不同插入时刻T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例如,相位708-1至708-3)的图表704。在该示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诱发反应信号分别响应于具有2kHz、1kHz和500Hz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而被生成。因此,如图表702中所示,随着电极引线600朝着与2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第一诱发反应信号(其响应于具有2kHz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被生成)的幅度706-1增大且在电极引线600定位在位置P1处的插入时刻T1达到峰值。随着电极引线600经过与2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第一诱发反应幅度706减小直至其稳定在稳态值处。如图表704中所示,随着电极引线600朝着与2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第一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1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然而,在电极引线600经过与2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的插入时刻T1,相位708-1突然变化成相对低的水平。
如图7中所示,第一诱发反应幅度706-1的减小和相位708-1从高水平到低水平的改变发生在大体同一插入时刻T1,并且两者都发生在电极604-1经过与2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时。因此,诊断系统300可通过在预定时间段内检测由电极604-1记录的第一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1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由电极604-1记录的第一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1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604-1经过与2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所述预定时间段、幅度阈值量和/或相位阈值量可各自由诊断系统300设置成任何适合的值。例如,预定时间段可设置成相对短的时间段(例如,小于若干毫秒)以确保幅度改变和相位改变相互对应。在一些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响应于用户输入(例如,经由图形用户界面)来设置所述预定时间段、幅度阈值量和/或相位阈值。另外或替代地,诊断系统300可自动基于诸如听力损失、刺激频率、受体特征(例如,年龄、性别等)等的一项或多项因素来设置所述预定时间段、幅度阈值量和/或相位阈值。
如图7中进一步示出的,在电极引线600经过与2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之后,电极引线600朝着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随着电极引线600朝着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第二诱发反应信号(其响应于具有1kHz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被生成)的幅度706-2增大并在电极引线600定位在位置P2处的插入时刻T2达到峰值。随着电极引线600经过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第二诱发反应幅度706-2减小直至其稳定在稳态值处。如图表704中所示,随着电极引线600朝着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第二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2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然而,在电极引线600经过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的插入时刻T2,相位708-2突然变化成相对低的水平。
图7中第二诱发反应幅度706-2的减小和相位708-2从高水平到低水平的改变发生在大体同一插入时刻T2,并且两者都发生在电极604-1经过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时。因此,诊断系统300可通过在另外的预定时间段内检测由电极604-1记录的第二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2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由电极604-1记录的第二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2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604-1经过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所述另外的预定时间段、幅度阈值量和/或相位阈值量可各自由诊断系统300设置成任何适合的值,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如图7中进一步示出的,在电极引线600经过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之后,电极引线600朝着与500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随着电极引线600朝着与500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第三诱发反应信号(其响应于具有500Hz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被生成)的幅度706-3增大并在电极引线600定位在位置P3处的插入时刻T3达到峰值。随着电极引线600经过与500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第三诱发反应幅度706-3减小直至其稳定在稳态值处。如图表704中所示,随着电极引线600朝着与500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前进,第三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3保持在相对高的水平。然而,在电极引线600经过与500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的插入时刻T3,相位708-3突然变化成相对低的水平。
图7中第三诱发反应幅度706-3的减小和相位708-3从高水平到低水平的改变发生在大体同一插入时刻T3,并且两者都发生在电极604-1经过与500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时。因此,诊断系统300可通过在另外的预定时间段内检测以下由电极604-1记录的第三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3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由电极604-1记录的第三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3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604-1经过与500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所述另外的预定时间段、幅度阈值量和/或相位阈值量可各自由诊断系统300设置成任何适合的值,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在某些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实施与本文中描述的这些操作相似的操作来确定何时电极引线经过对应于其它频率(例如,4kHz、250Hz等)的其它特征频率位置。
在某些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来确定电极引线600经过特征频率: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另外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未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以及所述另外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例如,除了在插入时刻T2第二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2和相位708-3改变幅度阈值量和相位阈值量之外,诊断系统300还可基于在插入时刻T2第三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3未减小幅度阈值量和/或相位708-3未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引线600经过与1kHz对应的特征频率位置。
在图7中,为图示清楚起见,电极引线以及所图示的受体的解剖结构特征的各种方面被简化。例如,尽管耳蜗602在图7中已是“展开的”,然而将理解的是,耳蜗602具有弯曲的、螺旋形的结构,并且电极引线600弯曲成遵循该螺旋形结构。类似地,耳蜗602的解剖结构省去了许多细节并且未按比例绘制。
然而,图7有图示出与可由诊断系统300确定的插入状态关联的至少一个另外的结构。具体地,图7还示出了沿着耳蜗602的长度延伸的基底膜710。在电极引线600沿着耳蜗602被插入时,电极引线600可能接触耳蜗602的结构、比如基底膜710。在这样的示例中,当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所包括的至少两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已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时,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600与耳蜗602的结构接触。
在某些替代示例中,当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都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每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都已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时,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600与耳蜗602的结构接触。
为进行说明,图8示出了将电极引线600前进到耳蜗602中的示例性电极引线插入过程。图8还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例如,幅度706-1至706-4)的图表702。此外,图8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例如,相位708-1至708-4)的图表704。在该示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分别响应于具有2kHz、1kHz、500Hz和250Hz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被生成。
如图8中所示,电极引线600已在沿着基底膜710的长度的位置802处与基底膜710发生接触。因此,如图表702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706都因为电极引线600在位置802处接触基底膜710而增大并达到峰值。此外,如图表704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708也因为电极引线600在位置802处接触基底膜710而从相对高的水平变化成相对低的水平。
如图8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幅度706的减小和相位708中的每个从高水平到低水平的改变发生在大体同一时间(例如,在预定时间段内),并且每者都发生在电极引线600接触基底膜710并改变基底膜710的力学劲度时。因此,诊断系统300可通过在预定时间段内确定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都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且每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都已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引线600接触诸如基底膜710之类的结构。所述预定时间段、幅度阈值量和/或相位阈值量可各自由诊断系统300设置成任何适合的值,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在某些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配置为基于每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确定相对于耳蜗602的结构的接触位置和/或接触量。接触位置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被确定。此外,接触量也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被确定。例如,图8中所示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706可指示在位置802处的相对于基底膜710的第一接触量。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相对较大的幅度706可指示比第一接触量相对更大的、在位置802处的相对于基底膜710的第二接触量。另外或替代地,相位改变量也可指示在位置802处的相对于基底膜710的接触量。例如,图8中所示的相位改变量可指示电极引线600以第一接触量接触基底膜710。相位改变量可随着更大的接触和/或响应于电极引线600使基底膜710易位而增大。
在某些示例中,电极引线的插入状态可与电极引线经过耳蜗内的特定类型的细胞(例如,毛细胞、神经元细胞等)的丛簇关联。在这样的示例中,当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有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时,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经过特定类型的细胞(比如毛细胞)的丛簇。例如,当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时,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经过毛细胞丛簇。
在某些替代示例中,当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每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有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时,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经过特定类型的细胞(比如,毛细胞)的丛簇。为说明示例,图9示出了将电极引线600前进到耳蜗602中的示例性电极引线插入过程。图9还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例如,幅度706-1至706-4)的图表702。此外,图9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例如,相位708-1至708-4)的图表704。在该示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分别响应于具有2kHz、1kHz、500Hz和250Hz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被生成。
如图9中所示,电极引线600经过沿着耳蜗602的长度的毛细胞902的丛簇。由于经过毛细胞902的丛簇,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706在与经过毛细胞902的丛簇关联的插入时间达到峰值并下降。然而,如图表704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708因经过毛细胞902的丛簇而未有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因此,当在预定时间段内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有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时,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引线600经过毛细胞902的丛簇。
在某些示例中,电极引线的插入状态会与可能发生了对受体耳蜗结构的创伤(例如,从鼓阶易位到前庭阶(即由于穿刺通过基底膜))关联。这样的创伤可因电极引线穿刺耳蜗的基底膜、无意地被安设在耳蜗的错误的管内和/或以任何其它适合的方式被引起。在这样的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基于如下的确定来确定电极引线已对耳蜗造成创伤: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已改变比指示电极引线仅只是接触耳蜗结构的另外的相位阈值量相对更大的相位阈值量。在这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诊断系统300可使用不同的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引线600的不同插入状态。
为进行说明,图10示出了将电极引线600前进到耳蜗602中的示例性电极引线插入过程。图10还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例如,幅度706-1至706-4)的图表702。此外,图10示出了在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由电极604-1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708(例如,相位708-1至708-4)的图表704。在该示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分别响应于具有2kHz、1kHz、500Hz和250Hz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被生成。
如图10中所示,电极引线已在沿着基底膜710的长度的位置1002处与基底膜710发生接触并刺破基底膜。因此,如图表702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706由于电极引线600在位置1002处刺破基底膜710而相对于彼此增大以及达到峰值、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如图表704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相位708因为电极引线600刺破基底膜710而从相对高的水平变化成相对低的水平。图10中所示的相位改变量较图8中所示的相位改变量相对更大。这是因为与电极引线600仅只是接触基底膜710(如图8中所示)相比,电极引线600对耳蜗602造成创伤关联有相对更高的相位改变阈值。
如图10中所示,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706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和每个相位708从高水平变化到低水平发生在大体同一时间,并且每者都发生在电极604-1刺破基底膜710时。因此,基于诊断系统300在预定时间段内确定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且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改变、已改变较指示电极引线接触耳蜗结构的另外的相位阈值量相对更大的相位阈值量,诊断系统300可确定电极604-1已对耳蜗602造成创伤。与对耳蜗602造成创伤关联的相位阈值量可由诊断系统300设置成任何适合的值,如本文中所描述的。
在某些示例中,各诱发反应幅度(例如,诱发反应幅度706)相对于彼此减小不同量可另外或替代地也指示电极引线对耳蜗造成创伤。任何适合量的诱发反应信号幅度减小差异都可指示对耳蜗的创伤。
在某些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配置为在电极引线插入到耳蜗中时提供有关插入状态的通知。这样的通知可以以任何适合的方式来提供。例如,诊断系统300可配置为提供被配置来使用户(例如,外科医师)知悉插入状态的可闻通知、文本通知和/或图形通知。在某些示例中,通知可包括提供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用于显示在经由与诊断系统300关联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装置408)显示的一个或多个图表中。例如,诊断系统300可引导显示装置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在插入过程正在实施时大体实时地显示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即通过显示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使得,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所包括的许多诱发反应信号同时由显示装置显示。通过显示在插入过程期间由电极记录的诱发反应信号的一个或多个图表,诊断系统300可向实施插入过程的用户(例如,外科医师)提供实时反馈。该反馈可由用户使用以确保电极引线600在耳蜗602内正确安设和/或用于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任何其它目的。
为进行说明,在图10中所示的示例性插入过程中,系统300可配置为在显示屏上的图形用户界面中提供文本通知以指示电极引线600已刺破基底膜710。响应于看见这样的通知出现在图形用户界面内,用户可停止插入过程和/或采取其它的补救动作(例如,通过将电极引线牵引回耳蜗外,改变电极插入角度等)。任何其它类型的通知(例如,可闻或可见的通知)也可另外或替代地被呈现给用户,如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
在某些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引导显示装置来显示代表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的第一图表和代表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的第二图表。例如,诊断系统300可引导显示装置以任何适合的方式将例如图10中所示的图表702作为第一图表显示且图表704作为第二图表显示。在某些示例中,诊断系统300可引导显示装置在单个图形用户界面中同时显示图表702和704。
另外或替代地,显示图表702和704的单个图形用户界面还可显示与例如图8中所示的相似的耳蜗602的图形表示和在插入过程期间正插入耳蜗602内的电极引线600的图形表示。在这样的示例中,电极引线600的图形表示可动画化以促进绘示正在实时地插入到耳蜗602中的电极引线600。此外,电极引线600的这样的图形化表示被动画化来绘示某些插入状态。例如,如果诊断系统300确定发生了与电极引线600和耳蜗602的结构接触的插入状态,则电极引线的图形表示可被绘示成接触耳蜗602的壁。
在某些替代实现方式中,诊断系统300可引导显示装置来在单个图表中显示用于显示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为进行说明,图11示出了替代实现方式,在该实现方式中,单个图表1102包括响应于电极引线600经过毛902的丛簇的插入过程而可生成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706和相位708两者。图表1102可被提供用于以任何适合的图形用户界面中向用户显示以便促进用户实施插入过程。
图12图示出示例性的方法1200。图12中所示的操作可由诊断系统300和/或其任何实现方式实施。尽管图12图示出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示例性操作,然而其它实施例可省却、添加、重新排序和/或修改图12中所示的任何操作。
在操作1202中,诊断系统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操作1202可以以本文描述的任何方式实施。
在操作1204中,诊断系统引导耳蜗植入物来在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引线上设置的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对应于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并代表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发生的诱发反应。操作1204可以以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式实施。
在操作1206中,诊断系统基于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来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的耳蜗内的插入状态。操作1206可以以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方式实施。
在一些示例中,根据本文中描述的原理可提供一种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由计算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可引导处理器和/或计算装置来实施包括本文中描述的一项或多项操作在内的一项或多项操作。这样的指令可利用各种已知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任何来存储和/或发送。
如本文中所提及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参与提供可由计算装置(例如,由计算装置的处理器)读取和/或执行的数据(例如,指令)的任何非暂时性存储介质。例如,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或易失性存储介质的任何组合。示例性的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闪存、固态驱动器、磁性存储装置(例如,硬盘、软盘、磁带等)、铁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以及光盘(例如,光碟、数字视盘、蓝光光盘等)。示例性的易失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例如,动态RAM)。
图13图示出示例性的计算装置1300,所述计算装置可专门配置来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一项或多项过程。如图13中所示,计算装置1400可包括经由通信基础设施1310彼此通信连接的通信接口1302、处理器1304、存储装置1306和输入/输出(“I/O”)模块1308。尽管示例性的计算装置1300被示出在图13中,然而图13中图示的部件并不意图是限制性的。另外或替代的部件也可用于其它实施例中。现在将另外详细地描述图13中所示的计算装置1300的部件。
通信接口1302可配置为与一个或多个计算装置通信。通信接口1302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有线网络接口(比如,网络接口卡)、无线网络接口(比如,无线网络接口卡)、调制解调器、音频/视频连接以及任何其它适合的接口。
处理器1304总的代表能够处理数据和/或解译、执行和/或引导执行本文中描述的指令、过程和/或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的任何类型或形式的处理单元。处理器1304可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1306中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1312(例如,应用程序、软件、代码和/或其它可执行数据实例)来实施操作。
存储装置13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据存储介质、装置或配置构造并可采用任何类型、形式和组合的数据存储介质和/或装置。例如,存储装置1306可包括但不限于本文中描述的非易失性介质和/或易失性介质的任何组合。电子数据包括本文中所描述的数据可被暂时和/或永久地存储在存储装置1306中。例如,代表配置为引导处理器1304来实施本文中描述的任何操作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1312的数据可被存储在存储装置1306内。在一些示例中,数据可布置在驻设于存储装置1306内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库中。
I/O模块1308可包括配置为接收用户输入和提供用户输出的一个或多个I/O模块。I/O模块1308可包括支持输入和输出功能的任何硬件、固件、软件或它们的组合。例如,I/O模块1308可包括用于捕获用户输入的硬件和/或软件,包括但不限于键盘或小键盘、触屏部件(例如,触屏显示器)、接收器(例如,RF或红外接收器)、运动传感器和/或一个或多个输入按钮。
I/O模块1308可包括用于向用户呈现输出的一个或多个装置,包括但不限于图形引擎、显示器(例如,显示屏)、一个或多个输出驱动器(例如,显示驱动器)、一个或多个音频扬声器和一个或多个音频驱动器。在某些实施例中,I/O模块1308配置为将图形数据提供到显示器以呈现给用户。图形数据可代表一个或多个图形用户界面和/或可服务特定实现方式的任何其它图形内容。
在一些示例中,本文中描述的系统、计算装置和/或其它部件中的任何都可由计算装置1300实现。例如,存储设施302可由存储装置1306实现,并且处理设施304可由处理器1304实现。
在之前的描述中,已参考附图描述了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将显见的是,在不偏离如所附权利要求中所陈述的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所述实施例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化,并且另外的实施例可被实现。例如,本文中描述的一个实施例的某些特征可以与本文中描述的另一实施例的特征组合或替代另一实施例的特征。相应地,应从说明意义而不是限制意义来看待所述描述以及附图。

Claims (20)

1.一种系统,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和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通信地耦接到存储器并配置为执行指令以:
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
引导耳蜗植入物来在所述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引线上设置的一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对应于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并代表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发生的诱发反应;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的耳蜗内的插入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执行指令以:
在预定时间段内,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该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
其中,确定插入状态包括,基于确定所述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所述电极经过耳蜗中的一特征频率位置,所述特征频率位置对应于一特定刺激频率,所述特定刺激频率对应于所述特定诱发反应信号并被包括在所述多个刺激频率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确定所述电极经过所述特征频率进一步基于以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另外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未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或者
所述另外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执行指令以:
在另外的预定时间段内,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另外的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所述另外的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
其中,确定插入状态还包括,在所述电极经过所述特征频率位置之后,并且基于确定所述另外的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另外的特定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经过耳蜗中的另外的特征频率位置,所述另外的特征频率位置对应于另外的特定刺激频率,所述另外的特定刺激频率对应于所述另外的特定诱发反应信号并被包括在所述多个刺激频率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执行指令以:
在预定时间段内,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有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
其中,确定插入状态包括,基于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所述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未有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所述电极经过耳蜗内的毛细胞丛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执行指令以:
在预定时间段内,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至少两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已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
其中,确定插入状态包括,基于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至少两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所述至少两个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已改变至少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引线与耳蜗的结构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确定插入状态还包括:基于所述至少两个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和相位,来确定相对于耳蜗的结构的接触位置或接触量中的至少一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耳蜗的结构是耳蜗的基底膜。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执行指令以:
在预定时间段内,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已改变至少比指示电极引线接触耳蜗的结构的另外的相位阈值量相对更大的相位阈值量;
其中,确定插入状态包括,基于确定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已减小至少幅度阈值量并且各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已改变至少所述相位阈值量,来确定电极引线已使所述结构易位并对耳蜗造成创伤。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在电极引线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时,提供有关所述插入状态的通知。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引导显示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来在插入过程正在实施时大体实时地显示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即通过显示诱发反应信号使得,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多个诱发反应信号同时由显示装置显示。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引导显示装置来显示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包括:引导显示装置来在单个图表中显示用于显示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中,引导显示装置来显示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包括引导显示装置来显示:
代表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的第一图表;和
代表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的第二图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电极是所述电极引线上设置的最远侧的电极。
15.一种方法,包括:
通过诊断系统,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
通过诊断系统,引导耳蜗植入物来在所述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引线上设置的一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对应于所述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并代表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发生的诱发响应;以及
通过诊断系统,基于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的耳蜗内的插入状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诊断系统,在耳蜗植入物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时,提供有关所述插入状态的通知。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诊断系统,引导显示装置通过以下方式来在插入过程正在实施时大体实时地显示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即通过显示诱发反应信号使得,在任何给定的时间,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多个诱发反应信号同时由显示装置显示。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导显示装置来显示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包括:引导显示装置来在单个图表中显示用于显示的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引导显示装置来显示诱发反应信号的图表包括引导显示装置来显示:
代表诱发反应信号的幅度的第一图表;和
代表诱发反应信号的相位的第二图表。
20.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引导处理器以:
引导声学刺激发生器来在通信耦接到耳蜗植入物的电极引线被插入到受体的耳蜗中的插入过程期间向耳蜗植入物的受体施加具有多个刺激频率的声学刺激;
引导耳蜗植入物来在所述插入过程期间使用电极引线上设置的一电极来记录多个诱发反应信号,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每个诱发反应信号对应于所述多个刺激频率中包括的不同刺激频率并代表响应于向受体施加的声学刺激而在受体体内发生的诱发反应;以及
基于所述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包括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中的每个的幅度和相位,确定电极引线在受体的耳蜗内的插入状态。
CN202080049846.8A 2019-07-10 2020-04-30 为确定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电极引线插入状态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使用 Pending CN11442348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PCT/US2019/041136 2019-07-10
PCT/US2019/041136 WO2021006892A1 (en) 2019-07-10 2019-07-10 Systems for optimizing evoked response signal generation during an electrode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PCT/US2020/030834 WO2021006943A1 (en) 2019-07-10 2020-04-30 Use of one or more evoked response signals to determine an insertion state of an electrode lead during an electrode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23488A true CN114423488A (zh) 2022-04-29

Family

ID=6744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8271.6A Pending CN114401766A (zh) 2019-07-10 2019-07-10 用于优化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的诱发反应信号生成的系统
CN202080049846.8A Pending CN114423488A (zh) 2019-07-10 2020-04-30 为确定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电极引线插入状态的一个或多个诱发反应信号的使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8271.6A Pending CN114401766A (zh) 2019-07-10 2019-07-10 用于优化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的诱发反应信号生成的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20220305264A1 (zh)
EP (2) EP3996803A1 (zh)
CN (2) CN114401766A (zh)
WO (2) WO202100689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44365B2 (en) * 2004-05-10 2012-08-14 Cochlear Limited Simultaneous delivery of electrical and acoustical stimulation in a hearing prosthesis
EP2938394B1 (en) * 2012-12-28 2019-03-13 Advanced Bionics AG Tip elements for cochlear implants
US11318298B2 (en) * 2016-01-27 2022-05-03 Advanced Bionics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ra-surgical monitoring of cochlear trauma during an electrode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US11642525B2 (en) * 2017-08-28 2023-05-09 Advanced Bionics A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 scalar translocation of an electrode lead within a cochlea of a cochlear implant patient
US11452866B2 (en) 2017-08-31 2022-09-27 Advanced Bionics Ag Electrode loc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within a cochlear implant pati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96808A1 (en) 2022-05-18
US20220233861A1 (en) 2022-07-28
WO2021006943A1 (en) 2021-01-14
EP3996803A1 (en) 2022-05-18
WO2021006892A1 (en) 2021-01-14
CN114401766A (zh) 2022-04-26
US20220305264A1 (en)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36173B (zh) 手术中监测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发生的诱发响应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233857A1 (en) Scalar translocation detection for an electrode lead of a cochlear implant system
US20220355100A1 (en) Electrode loc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during a cochlear implant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EP4017578B1 (en) Electrode impedance based detection of translocation of an electrode lead within a cochlea
US20220062633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evoked responses from a brain of a patient
US20220296122A1 (en)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when an electrode lead reaches a cochlear basal turn during a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CN111050844B (zh) 促进人工耳蜗系统组件的对准的系统和方法
US2022007151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of evoked responses that occur during an electrode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US20220233861A1 (en) Use of one or more evoked response signals to determine an insertion state of an electrode lead during an electrode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EP3046618B1 (en)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n intraneural electrode array in an auditory nerve
CN108883274B (zh) 用于使用诱发的响应来确定行为听力图值的系统和方法
US11918411B2 (en) Intraoperative detection of electrode lead misplacement during a lead insertion procedure
US20230173271A1 (en) Sensor-based tinnitus treat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272005B (zh) 用于监测电极引线插入过程期间发生的诱发反应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