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9163A -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9163A
CN114419163A CN202210044614.4A CN202210044614A CN114419163A CN 114419163 A CN114419163 A CN 114419163A CN 202210044614 A CN202210044614 A CN 202210044614A CN 114419163 A CN114419163 A CN 114419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undary
base map
dimensional model
contradiction
l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46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智勇
陈良超
胡开全
马红
赵斌
贺瑜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Chongqing Map Compila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Chongqing Map Compil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Chongqing Map Compil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Survey Institute Chongqing Map Compil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004461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91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9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9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80Analysis of captured images to determin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camera parameters, i.e. camera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06T17/05Geographic mod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30Subject of image; Context of image processing
    • G06T2207/30204Mark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基于工作底图进行内业校核,包括: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基于工作底图辅助开展现场勘界,包括:基于工作底图使用定位测量法开展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包括:基于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的界限勘界定标,工作效率受到传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制约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界限勘界定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背景技术
界限勘界定标是指对界限边界进行内业校核、现场勘界,并在重要点位设立界桩和标识牌的工作。目前,界限勘界定标往往以传统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作为工作底图,在工作底图上进行勘界定标。
但是,现有的工作底图因比例尺较为固定、符号化要素较为抽象等特性,制约了内业校核、现场勘界以及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工作效率。近年来,实景三维模型技术因其具有无级缩放、易于判读、定制性强的优点,得以迅速发展。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将实景三维模型技术用于勘界定标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界限勘界定标工作效率受到传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制约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
基于工作底图进行内业校核,包括: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
基于工作底图辅助开展现场勘界,包括:基于工作底图使用定位测量法开展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
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包括:基于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
进一步的,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包括基础数据、分析数据;
基础数据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划定的界限,实景三维模型包括城市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地形级三维模型;划定的界限包含面型矢量和线型矢量;
分析数据包括地类界线、空间管控界线和权属界线。
进一步的,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通过判读地物平面、高程坐标和纹理,对界限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
通过选取不同的地类界线进行捕捉、跟随,对界限边界进行修正。
进一步的,进行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对界限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区域,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结合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中,耕地、园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面积在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对界限外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结合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中,林地、草地、水域、湿地等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面积的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入或纳入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进一步的,进行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对界限内涉及不动产或自然资源权属的,标记提取后作为权属界线矛盾图斑;结合工作底图中的权属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权属界线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中,不动产权属或自然资源权属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权属界线矛盾图斑面积在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进一步的,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包括:结合工作底图和实地典型地物或方位物,按照调绘法对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以完成纠正操作,并将纠正后的边界拐点标绘在工作底图上。
进一步的,基于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包括:将界桩、标识牌存储为点要素,统一进行符号化表达;在工作底图上对界桩、标识牌进行标绘。
进一步的,基于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包括:分析界限边界潜在的重点地段、重要拐点的界桩、标识牌预埋设点位,在工作底图上进行模拟展示。
进一步的,重点地段是指界限边界与地类界线相交的部位;重要拐点是指北坐标最大值、最小值,东坐标最大值、最小值所对应的4个拐点。
进一步的,界桩、标识牌在内业校核或现场勘界环节进行模拟展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可以使得界限勘界定标不再受到传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的制约,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
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由基础数据和分析数据两部分组成。
基础数据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和划定的界限。实景三维模型根据界限的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分布特点划分为城市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地形级三维模型,实景三维模型的建模方式采用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可实现的方式实施。划定的界限包含面型矢量和线型矢量两种要素类型。
分析数据包括地类界线、空间管控界线和权属界线。
在本实施例中,地类界线通过国土调查数据或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要素表达,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湿地、其他用地。
空间管控界线包括规划管控界线和行政区划界线:规划管控界线包括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线、自然保护地界线等;行政区划界线包括省、市、县。
权属界线包括不动产权属界线和自然资源权属界线:不动产权属界线包括房屋、集体土地、森林、林木、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宅基地、海域以及其他。自然资源权属界线包括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无居民海岛、矿产以及其他。
S2、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进行内业校核
S2-1、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
在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上校核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界限边界和地类界线存在偏差的,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提供的数据信息,对界限边界进行修正。
具体地,工作底图的数据信息包括实景三维模型空间坐标和纹理属性信息,以及分析数据的地类界线信息。对界限边界的修正包括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和结合地类界线两种方式。结合实景三维模型进行边界修正,是通过判读实景三维模型所体现的地物平面、高程坐标和纹理,对界限(即面型矢量、线型矢量)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等人机交互操作;结合地类界线进行边界修正,是通过选取对应的地类界线进行捕捉、跟随等人机交互操作,实现界限边界的编辑修正。
S2-2、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进行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在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上校核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
对界限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区域,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中,耕地、园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等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面积的50%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对界限外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中,林地、草地、水域、湿地等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面积的50%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入或纳入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在本步骤中的50%为优选的面积阈值。
S2-3、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进行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
在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上校核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对界限内涉及不动产或自然资源权属的,标记提取后作为权属界线矛盾图斑。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中的权属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权属界线矛盾图斑进行处理:
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中,不动产权属或自然资源权属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权属界线矛盾图斑面积的50%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在本步骤中的50%为优选的面积阈值。
S3、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辅助开展现场勘界;
S3-1、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开展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
对于需要进行现场勘界的界限,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按照定位测量法进行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
S3-2、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对进行了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
对于现场定位后需要进行校核调整的边界拐点,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和实地典型地物或方位物,按照调绘法对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以完成纠正操作,并将纠正后的拐点标绘在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上。
S4、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
S4-1、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
将界桩、标识牌存储为点要素,并统一进行符号化表达。在本实施例中,界桩、标识牌符号表达为不依比例尺的立方体,具体的,将其中标识牌立方体符号的主视图上另外标注“牌”字。在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上对界桩、标识牌进行标绘。
S4-2、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
结合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所包含的基础数据和分析数据,对界桩、标识牌点位进行选址分析模拟,包括:分析界限边界潜在的重点地段(部位)、重要拐点的界桩、标识牌预埋设点位,并在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上进行模拟展示。在本实施例中,重点地段(部位)是指界限边界与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用地等地类界线相交的部位。重要拐点是指北坐标最大值、最小值,东坐标最大值、最小值所对应的4个拐点。
另外,界桩、标识牌也可在前述步骤的内业校核或现场勘界等环节进行模拟展示。界桩、标识牌在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上的模拟展示效果图如图2所示,图2有2张图片,上面一张图中标明了界桩调整前的位置,下面一张图中标明了界桩调整后的位置。
通过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开展内业校核,利用实景三维模型辅助开展现场勘界,基于实景三维模型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可以使得界限勘界定标不再受到传统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产品的制约,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制作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
基于所述工作底图进行内业校核,包括: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
基于所述工作底图辅助开展现场勘界,包括:基于所述工作底图使用定位测量法开展边界拐点的现场定位,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
基于所述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和预标注,包括:基于所述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基于所述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景三维模型工作底图包括基础数据、分析数据;
所述基础数据包括实景三维模型、划定的界限,所述实景三维模型包括城市级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和地形级三维模型;所述划定的界限包含面型矢量和线型矢量;
所述分析数据包括地类界线、空间管控界线和权属界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界限和地类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通过判读地物平面、高程坐标和纹理,对界限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
通过选取不同的地类界线进行捕捉、跟随,对界限边界进行修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界限和空间管控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对界限内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的区域,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结合所述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中,耕地、园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面积在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一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对界限外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标记提取后作为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结合所述工作底图中的地类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中,林地、草地、水域、湿地等地类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面积的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入或纳入该空间管控界线第二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界限和权属界线的矛盾校核,包括:
对界限内涉及不动产或自然资源权属的,标记提取后作为权属界线矛盾图斑;结合所述工作底图中的权属界线,按照如下方法对提取出来的权属界线矛盾图斑进行处理: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中,不动产权属或自然资源权属界线围合形成的总面积占权属界线矛盾图斑面积在面积阈值以上,则通过修正界限边界调出或避让该权属界线矛盾图斑;反之则无需修正界限边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完成现场定位的边界拐点进行现场校核调整,包括:结合所述工作底图和实地典型地物或方位物,按照调绘法对边界折点进行添加、删除以及修改以完成纠正操作,并将纠正后的边界拐点标绘在所述工作底图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工作底图进行界桩、标识牌的可视化展示,包括:将界桩、标识牌存储为点要素,统一进行符号化表达;在所述工作底图上对界桩、标识牌进行标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工作底图开展界桩、标识牌选址的分析模拟,包括:分析界限边界潜在的重点地段、重要拐点的界桩、标识牌预埋设点位,在所述工作底图上进行模拟展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点地段是指界限边界与地类界线相交的部位;所述重要拐点是指北坐标最大值、最小值,东坐标最大值、最小值所对应的4个拐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界桩、标识牌在内业校核或现场勘界环节进行模拟展示。
CN202210044614.4A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Pending CN1144191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4614.4A CN11441916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4614.4A CN11441916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9163A true CN114419163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28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4614.4A Pending CN114419163A (zh) 2022-01-14 2022-01-14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916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3766A (zh) * 2022-09-14 2022-10-18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自然保护地海域边界勘界立标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3766A (zh) * 2022-09-14 2022-10-18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自然保护地海域边界勘界立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1609B (zh) 一种矿产资源开发环境遥感监测辅助信息系统及方法
CN110108257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拍影像和静态规划图相匹配的展示方法
CN114692236B (zh) 一种面向大数据的国土空间规划底图底数处理方法
Kadirova et al. Creating a digital model of regional relief using GIS technologies to evaluate degradation processes
CN103700063B (zh) 基于高清卫星影像的地形图一体化快速成图方法
CN114419163A (zh) 一种基于实景三维模型的勘界定标方法
Mongkolsawat et al. An Evaluation of Drought Risk Area in Northeast
Dang et al. Assessing potential impacts of sea level rise on mangrove ecosystems in the Mekong Delta, Vietnam
Sellers et al. MARLI: a mobile application for regional landslide inventories in Ecuador
AC-Chukwuocha Analysis of structural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of Otamiri watershed in Owerri, south east Nigeria
KR101776059B1 (ko) 문화재 조사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5510607A (zh) 一种基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的三电迁改设计方法
Zimova et al. Historical military mapping of the Czech lands–Cartographic Analysis
Olaleye et al. Land use chang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using remotely sensed data in Lekki Peninsula area of Lagos, Nigeria.
Olah Historical map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andscape ecological research
Rajani et al. GIS: an array of tools for archaeology
Tabor et al. Sigwells, Somerset, England: regional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geophysical survey
Malaperdas et al. Field Surveying, Geostatistical and GIS Methods in Archaeology. The Mycenaean Spercheios-Valley Project (MY. SPE. AR. Project 2018-2022)
Mezősi et al. New results on landscape boundaries
Bivand et al. Classes for spatial data in R
Zawieska et al. Multi-criteria GIS analyses with the use of UAVs for the needs of spatial planning
Sastry Solid Waste Disposal Site Selection in Chinchina City using Boolean Logic
Pepple et al. Map Revision of Small Scaled Topographic Sheet 303 Abakaliki South-West (SW), Nigeria
Manciu et al. The use of GIS technology in hidrographic management.
Robson et al. Jeddah historic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JHBIM" Old Jeddah-Saudi Arabi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