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8777A -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8777A
CN114418777A CN202110776940.XA CN202110776940A CN114418777A CN 114418777 A CN114418777 A CN 114418777A CN 202110776940 A CN202110776940 A CN 202110776940A CN 114418777 A CN114418777 A CN 114418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
management
term care
service
te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694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晋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7694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87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8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87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该系统包括:社保系统;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用于实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经办管理业务,并与所述社保系统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用于实现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护理服务业务,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进行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长期护理保险系统,用于计算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向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或所述参保对象支付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本公开可以实现信息的有机整合,简化了业务处理步骤,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5月15日、申请号为201710339436.7、名称为“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护理保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实现该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护理保险是为因年老、疾病或伤残而需要长照照顾的被保险人提供护理服务费用补偿的健康保险。这是一种主要负担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家庭护理及其他相关服务项目费用支出的新型健康保险产品。与其他保险产品相比,长护理理保险侧重于提供长期护理保障。
目前,长期护理保险系统、经办管理系统、社保系统以及护理机构的长护理理系统之间相互独立,因此,无法实现信息的整合。其次,参保对象在办理相关业务时,手续复杂,效率低。以保险理赔为例,参保对象需要先去医院开住院证明,再去保险机构申请理赔,手续复杂,且效率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实现该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的电子设备,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包括:
社保系统;
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用于实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经办管理业务,并与所述社保系统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用于实现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护理服务业务,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进行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保险系统,用于计算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向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或所述参保对象支付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的部署环境分为:安全级别相同的本地网络安全域以及云网络安全域。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包括:
本地内网安全域,与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连接,用于部署所述社保系统;
所述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用于提供接口以及部署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以及所述长期护理保险系统;
所述本地内网安全域的安全级别高于所述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的安全级别。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云网络安全域用于部署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包括:
云内网安全域,与云对外服务安全域连接,用于实现业务流程的处理、数据的保存以及与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的对接;
所述云对外服务安全域:用于向所述参保对象和护理机构提供服务;
所述云内网安全域的安全级别高于所述云对外服务安全域的安全级别。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包括应用前端以及应用后端,所述应用前端通过网络与所述应用后端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前端的应用架构包括:
桌面应用端以及移动应用端;其中,所述移动应用端包括:
移动评估端,用于根据评估任务采集评估数据;
移动护理端,用于获取护理任务以及采集护理数据;
移动质检端,用于根据质检任务采集质检数据;
移动客服端,用于采集回访数据。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后端的应用架构包括:业务服务、基础服务、数据中心以及公共技术组件;其中,
所述业务服务包括:护理机构/人员申报、护理申报、护理计划管理、护理执行管理、评估管理、费用管理、评价管理、质控管理、排班管理、耗材管理、健康档案管理以及实时监控;
所述基础服务包括:元数据管理、客户管理、主数据管理、用户机构管理、通讯平台、GIS平台;
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健康数据中心以及运营数据中心;
所述公共技术组件包括:服务鉴权、同一配置、服务中心以及监控中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包括应用前端以及应用后端,所述应用前端通过网络与所述应用后端连接。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后端的应用架构包括:业务服务、基础服务、数据中心;其中,
所述业务服务包括:护理机构申报管理、护理申报受理、评估任务分配、护理任务分配、费用核算、质控管理、监控分拆以及投诉受理;
所述基础服务包括:元数据管理、客户管理、主数据管理、用户机构管理;
所述数据中心包括:运营数据中心。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的应用后端以及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的应用后端的技术架构均包括:
服务层、数据层、同步服务网关以及异步服务网关;其中,所述服务层的技术架构包括:接口层、业务层、持久层以及公共技术组件。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实现上述任意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
本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通过将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分别于社保系统、长期护理服务系统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系统进行双向互联,并由长期护理保险系统向长期护理服务系统或参保对象支付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以实现上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一方面,通过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分别与社保系统、长期护理服务系统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实现了信息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了信息的有机整合,简化了业务处理步骤,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性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公开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的框图;
图2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的部署环境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经办管理系统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的应用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的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的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的应用前端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的应用前端的技术架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的应用前端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的应用前端的技术架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的应用后端以及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的应用后端的技术架构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识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本示例性实施例中首先公开了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参照图1所示,该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包括:
社保系统11;
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用于实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经办管理业务,并与所述社保系统11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用于实现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护理服务业务,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12系统进行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用于计算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向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或所述参保对象支付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通过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一方面,通过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分别与社保系统、长期护理服务系统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系统之间的数据传递,实现了信息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由于实现了信息的有机整合,简化了业务处理步骤,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下面,将参照图1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作进一步说明。所述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可以包括:
社保系统11;
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用于实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经办管理业务,并与所述社保系统11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用于实现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护理服务业务,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12系统进行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用于计算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向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或所述参保对象支付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可以部署在政府,主要用于实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经办监管、资质审核、质量监控、服务设定、计算长期护理保险理赔信息等功能。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可以部署在护理机构,主要实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专业评估、护理服务管理、流程管理、护工管理、参保对象管理、监控管理等功能。所述护理机构可以为养老院、医院、康复中心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所述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可以部署在保险公司,主要实现计算以及支付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
为了以充分保证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与社保系统11的隔离和数据安全,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与所述社保系统11可以以接口信息调用的方式进行互联。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与所述社保系统11之间可以传输参保对象的参保数据,长期护理保险理赔信息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为了可以避开互联网,使得数据在两个系统之间的传输在互联网上不可见,进而屏蔽掉大量的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可以以专线的方式进行互联。同理,所述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与所述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也可以以专线的方式进行互联。
通过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分别与社保系统11、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之间的数据传递,实现了信息的有机整合;此外,由于实现了信息的有机整合,简化了业务处理步骤,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下面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赔过程进行说明。
参保对象可以向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发起理赔请求;在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接收到理赔请求时,响应该理赔请求向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发送理赔请求以及该参保对象的护理信息。所述护理信息可以包括参保对象的身份信息、护理项目、护理药品的数量以及名称、护理设备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在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接收到理赔请求以及该参保对象的护理信息时,响应该理赔请求根据该参保对象的护理信息计算该参保对象的长期护理保险理赔信息,并将该参保对象的长期护理保险理赔信息发送至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根据该参保对象的长期护理保险理赔信息计算该参保对象的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并将该参保对象的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支付给该参保对象或者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通过上述方式,参保人员仅仅向长期护理服务系统发起理赔请求,即可办理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赔,步骤简单且效率高。
为了兼顾社保系统11、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以及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的数据安全,如图2所示,所述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的部署环境可以分为:安全级别相同的本地网络安全域21以及云网络安全域22。
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21可以包括:本地内网安全域211,与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连接212,用于部署所述社保系统11;所述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212,用于提供接口以及部署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以及所述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3;所述本地内网安全域211的安全级别高于所述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212的安全级别。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可以只允许本地内网安全域211中的服务器主动将数据传输至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212中的服务器上。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212中的服务器可以不主动向本地内网安全域211中的服务器传输数据。具体的,可以采用离线数据传输的方案,例如,定期将本地内网安全域211中保存的涉及长期护理保险的数据拷贝到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212中,此方案可以实现两个安全域之间的物理隔离,安全性极高;还可以采用在线单项数据传输方案,例如,在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212中部署一台服务器,用于接收来自本地内网安全域211中的服务器发送的数据传输请求,且发送数据服务器与接收数据服务器分别对对方进行合法性检验。
本地网络安全域21可以与经办机构网络23进行双向数据交互,具体地,可以由本地网络安全域21中的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212与经办机构网络23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所述云网络安全域22可以用于部署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其可以包括:云内网安全域221,与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连接,用于实现业务流程的处理、数据的保存以及与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21的对接;所述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用于向所述参保对象和护理机构提供服务;所述云内网安全域221的安全级别高于所述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的安全级别。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所述云内网安全域221与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可以分别在各自的网络层中设置源ip、目的ip和端口的限制规则;还可以在各自的应用层均对对方发送的数据进行合法性校验,规避非法数据在两个安全域之间传输。
云网络安全域22可以与护理机构网络24进行双向数据交互,具体地,可以由云网络安全域22中的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与护理机构网络24进行双向数据交互。
为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云内网安全域221与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21之间的数据传递可以采用专线的方案以避开互联网,使得两个安全域对外开放的服务均在互联网上不可见,可以屏蔽掉大量来自互联网的攻击。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建立机密通道,以防止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被窃听。所述云内网安全域221与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21之间的数据传递还可以采用互联网方案,由于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因此,需要采取安全加固技术,例如,源目的ip端口锁定、建立加密通道后,再进行数据传输、建立防御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措施、数据合法性校验机制等安全加固技术。
所述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面向互联网开放,对互联网上的用户提供服务器,因此,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是最外围的一道防线。为了确保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的安全,可以根据不同的安全风险采取防御措施。常见的安全风险可以包括DDOS(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CC攻击(ChallengeCollapsar)等类型的恶意攻击风险、目标明确的恶意入侵风险、特定业务场景中存在的业务风险以及运维管理中的安全风险。
针对DDOS、CC等类型的恶意攻击风险,可以采用在互联网出口部署防火墙和IPS(入侵防御系统)设备的方式来防御中小规模的DDOS攻击和CC攻击,还可以采用实施流量迁移的方式来抵御大大超过互联网出口流量的大规模DDOS攻击和CC攻击。
针对目标明确的恶意入侵风险,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抵御入侵,例如,规范软件安全开发生命周期管理(SDL),确保上线系统的安全性;定期的线上安全漏洞扫描,确保线上系统得到定期的安全检查;部署web IDS(网页入侵检测系统)等设备,对线上系统进行实时保护;完善安全数据收集分析平台,帮助掌握整个云对外服务安全域222内每一台服务器的实时安全状况;建立专业的安全应急响应团队,以对出现的安全入侵事件,进行7×24小时的快速响应处理。
针对特定业务场景中存在的业务风险,可以通过针对垃圾注册的识别和防御的能力以及对用户账号进行恶意爆破的行为进行有效识别的能力减小安全风险。
针对运维管理中的安全风险,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运维管理过程中的安全。例如,涉及生产服务器的任何操作,均必须通过堡垒机实施,对操作者的权限进行严格的限制,所有操作行为均记录在案。有效避免了外部人员和无该服务器操作权限的人员的恶意或失误操作。再例如,采用vpn(虚拟专用网络)远程访问机制,有效保障运维人员能够在任何位置都能及时处理服务器上产生的任何问题,又能很好的制止非运维人员通过远程进行恶意操作。
如图3所示,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可以包括应用前端以及应用后端,所述应用前端通过网络与所述应用后端连接。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前端用于向参保人员或护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提供服务,可以为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本示例性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所述应用后端用于做业务逻辑以及存储相关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
所述应用前端的应用架构可以包括:桌面应用端以及移动应用端。所述桌面应用端可以为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等。所述移动应用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长期护理保险专用的移动智能终端。按照功能的不同,所述移动应用端可以包括:移动评估端、移动护理端、移动质检端以及移动客服端。
所述移动评估端,用于根据评估任务采集评估数据并将采集的评估数据传输至应用后端,主要配备给专业评估人员。由于专业评估人员可以带着移动评估端去参保对象的位置进行专业评估,使参保对象的评估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不用参保对象去特定的护理机构进行评估,给参保对象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所述移动护理端,用于获取护理任务以及采集护理数据并将采集的护理数据传输至应用后端,主要配备给护工。护工可以利用该移动护理端核对参保对象的身份、查询与参保对象关联的护理任务。在护工执行完护理任务时,可以通过移动护理端输入护理数据。所述护理数据可以包括护理任务完成确认信息、以及护理时长或录制的执行护理任务的视频等。通过该移动护理端,可以使护工随时随地查询护理任务、确认参保对象的身份、以及采集护理数据。
所述移动质检端,用于根据质检任务采集质检数据以及将采集的质检数据发送至应用后端,主要配备给质检人员,所述质检数据可以为质检人员在质检过程中拍摄的视频或照片等。通过该移动质检端可以使质检人员实地采集质检数据,同时也保证了质检数据的准确性。
所述移动客服端,用于采集回访数据,并将采集的回访数据发送至应用后端,主要配备给客服人员。
所述应用后端的应用架构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基础服务、数据中心以及公共技术组件;所述业务服务可以包括:护理机构/人员申报、护理申报、护理计划管理、护理执行管理、评估管理、费用管理、评价管理、质控管理、排班管理、耗材管理、健康档案管理以及实时监控。所述基础服务可以包括:元数据管理、客户管理、主数据管理、用户机构管理、通讯平台以及GIS平台(地理信息系统)。所述数据中心可以包括:健康数据中心以及运营数据中心。所述公共技术组件可以包括:服务鉴权、同一配置、服务中心以及监控中心。
如图4所示,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的功能架构可以包括:前端门户、业务功能、基础管理以及系统管理。所述前端门户可以包括:用户注册、信息公示、个人代办、个人工作台以及门户配置。所述业务功能可以包括:护理机构在线申请、护理机构信息管理、服务人员信息管理(包括护工、专业评估人员、质检人员、客服人员)、评估任务管理、评估对象结果信息管理、护理对象信息管理、护理计划管理、护理任务管理、护理服务管理、护理排班管理、护理问题管理、不良事件管理、健康档案管理、质检任务管理、护理知识管理、护理辅助决策、护理机构内实时监控、紧急呼叫、在线咨询、投诉管理以及费用管理。所述基础管理可以包括服务项目、评估项目、质控项目、政策规则、其他基础数据。所述系统管理可以包括:用户、角色、权限、工作流、批处理任务以及日志。
如图3所示,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可以包括应用前端以及应用后端,所述应用前端通过网络与所述应用后端连接。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前端用于向长期经办管理机构的员工以及参保人员提供涉及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可以为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所述应用后端用于做业务逻辑,以及存储相关数据,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器。
所述应用后端的应用架构可以包括:业务服务、基础服务、数据中心;其中,所述业务服务可以包括:护理机构申报管理、护理申报受理、评估任务分配、护理任务分配、费用核算、质控管理、监控分析以及投诉受理;所述基础服务可以包括:元数据管理、客户管理、主数据管理、用户机构管理;所述数据中心可以包括:运营数据中心。
如图5所示,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的功能架构可以包括个人首页、业务功能、基础管理以及系统管理。所述个人首页可以包括:个人待办、信息公示、个人工作台、门户配置。所述业务功能可以包括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申请、评估任务管理、评估结果管理、护理对象发送、护理协议管理、护理记录管理、核保结算、客户投诉管理、质检任务管理、黑名单管理、健康档案及参保人信息管理、护理机构/人员审批及信息管理、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和大数据决策支持。所述基础管理可以包括:服务项目、评估项目、质控项目、政策规则、其他基础数据。所述系统管理可以包括:组织、用户、角色、权限、工作流、日志。
如图6~7所示,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的应用前端以及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的应用前端的技术架构均可以采用Jquery(一套跨浏览器的JavaScript库)+Html5+CSS3(层叠样式表)或React Native。例如,电脑端和微信端可以采用Jquery+Html5+CSS3技术架构;移动端应用采用React Native技术架构。所述React Native可以包括JS(JSX)、VirtualDOM、Android、IOS、Browser。
如图8所示,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的应用后端以及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的应用后端的技术架构均可以包括:服务层、数据层、同步服务网关以及异步服务网关;其中,所述服务层的技术架构可以包括:接口层、业务层、持久层以及公共技术组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口层可以采用spring-amqp,Swagger2以及CXF实现。所述业务层可以采用Acticity以及spring-boot实现,所述持久层可以采用spring-data-redis,spring-data-jpa以及spring-data-mongodb实现。所述公共技术组件可以采用OAuth2 server、Config server、Eureka server以及Zipkin server实现。所述数据层可以采用redis、MySQL以及MongoDB实现。所述同步服务网关可以采用NetFlix Zuul以及Nginx实现。所述异步服务网关可以采用Rabbit MQ实现。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上述系统或方法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一个或多个系统所执行的方法步骤,例如可以执行上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所执行的方法步骤。
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7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660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装置、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一个或多个系统所执行的方法步骤,例如可以执行上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12、长期护理服务系统13、长期护理保险系统14所执行的方法步骤。
该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9)

1.一种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社保系统;
长期经办管理系统,用于实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经办管理业务,并与所述社保系统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服务系统,用于实现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所涉及的护理服务业务,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进行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长期护理保险系统,用于计算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向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或所述参保对象支付所述长期护理保险支付信息,并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双向互联,以进行数据双向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的部署环境分为:安全级别相同的本地网络安全域以及云网络安全域,其中,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包括:
本地内网安全域,与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连接,用于部署所述社保系统;
所述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用于提供接口以及部署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以及所述长期护理保险系统;
所述本地内网安全域的安全级别高于所述本地对外服务安全域的安全级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网络安全域用于部署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包括:
云内网安全域,与云对外服务安全域连接,用于实现业务流程的处理、数据的保存以及与所述本地网络安全域的对接;
所述云对外服务安全域:用于向所述参保对象和护理机构提供服务;
所述云内网安全域的安全级别高于所述云对外服务安全域的安全级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护理服务系统包括应用前端以及应用后端,所述应用前端通过网络与所述应用后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前端的应用架构包括:
桌面应用端以及移动应用端;其中,所述移动应用端包括:
移动评估端,用于根据评估任务采集评估数据;
移动护理端,用于获取护理任务以及采集护理数据;
移动质检端,用于根据质检任务采集质检数据;
移动客服端,用于采集回访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后端的应用架构包括:业务服务、基础服务、数据中心以及公共技术组件;其中,
所述业务服务包括:护理机构/人员申报、护理申报、护理计划管理、护理执行管理、评估管理、费用管理、评价管理、质控管理、排班管理、耗材管理、健康档案管理以及实时监控;
所述基础服务包括:元数据管理、客户管理、主数据管理、用户机构管理、通讯平台、GIS平台;
所述数据中心包括:健康数据中心以及运营数据中心;
所述公共技术组件包括:服务鉴权、同一配置、服务中心以及监控中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期经办管理系统包括应用前端以及应用后端,所述应用前端通过网络与所述应用后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后端的应用架构包括:业务服务、基础服务、数据中心;其中,
所述业务服务包括:护理机构申报管理、护理申报受理、评估任务分配、护理任务分配、费用核算、质控管理、监控分拆以及投诉受理;
所述基础服务包括:元数据管理、客户管理、主数据管理、用户机构管理;
所述数据中心包括:运营数据中心。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
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
CN202110776940.XA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418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6940.XA CN114418777A (zh)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76940.XA CN114418777A (zh)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1710339436.7A CN107194164A (zh)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9436.7A Division CN107194164A (zh)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8777A true CN114418777A (zh) 2022-04-29

Family

ID=598734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6940.XA Pending CN114418777A (zh)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CN201710339436.7A Pending CN107194164A (zh)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39436.7A Pending CN107194164A (zh) 2017-05-15 2017-05-15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441877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4916A (zh) * 2017-12-22 2018-06-1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离线执行护理服务的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785172B (zh) * 2019-01-24 2021-03-23 易保互联医疗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长期护理保险实现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139952A (zh) * 2021-12-01 2022-03-04 无锡心动麦力科技有限公司 长期护理保险失能等级评估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14511A (zh) * 2001-10-24 2003-04-30 毛榜国 识别身份自助查询终端机
US20130253942A1 (en) * 2012-03-22 2013-09-26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mart Healthcare Decision Analytics and Support
CN105719215A (zh) * 2016-04-08 2016-06-29 何伯祥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照护保险服务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6204396A (zh) * 2016-07-24 2016-12-07 南京瀚科瑞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生态智联养老服务体系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94164A (zh) 2017-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uppala et al. Data security and privacy management in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and clinical data warehouse environment
Tsohou et al. A security standards' framework to facilitate best practices' awareness and conformity
Guo et al. Cloud computing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information sharing
CN114418777A (zh) 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及电子设备
Bobbert et al. Zero trust validation: from practical approaches to theory
Allen et al. Structuring the chief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 organization
Simou et al.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a cloud forensics methodology: a conceptual model
Weil Taking compliance to the cloud—Using ISO standards (tools and techniques)
Ionescu et al. Considera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steps for an 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
Renee Staton et al. A Lurking Threat: Counselor Practices to Guard Against Cyber Threats
US20190087902A1 (en) Occupational telemedicine
Griffy-Brown et al. Cybercrime business models: Developing an approach for effective security against better organized criminals
Caldeira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 (SIEM) Implementation Recommendations to Enhance Network Security
Stefan The Use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s a Government Strategy
Yağcı et al. Information security awareness in tourism enterprises: Case of Turkish manager opinions
Gonçalves Analysis of implementation of a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s Management (SIEM) System in Public Business Entities (PBE) hospitals
CN110324183B (zh) 配置多个微信公众号的管理系统、方法和设备
Tsohou et al. Unifying ISO Security Standards Practices into a Single Security Framework
Coley NG9-1-1, Cybersecurity, and Contributions to the Model Framework for a Secure National Infrastructure
Miller Security Assessment of Cloud-Based Healthcare Applications
OFFICE OF THE INSPECTOR GENERAL (DEPARTMENT OF DEFENSE) ALEXANDRIA VA Audit of Maintaining Cybersecurity in the Coronavirus Disease-2019 Telework Environment (Redacted copy)
Li Network information security challenges and relevant strategic thinking as highlighted by “PRISM”
Rajamäki et al. Implications of GDPR and NIS2 for Cyber Threat Intelligence Exchange in Hospitals
Oneh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VOTING SYSTEM IN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Petak Legality and Considerations for Healthcare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s Migrating to the Public Clou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