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16875B -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16875B
CN114416875B CN202210056433.3A CN202210056433A CN114416875B CN 114416875 B CN114416875 B CN 114416875B CN 202210056433 A CN202210056433 A CN 202210056433A CN 114416875 B CN114416875 B CN 114416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block chain
blockchain
task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564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16875A (zh
Inventor
董国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International Smart C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International Smart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International Smart C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International Smart 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64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16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16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6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16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16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4Trading; Exchange, e.g. stocks, commodities, derivatives or currency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第一区块链节点通过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对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设置第一调度节点和第二调度节点,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区块链进行分片,从而可以实现将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区块链节点中,并且通过分片的机制实现了对数据的调用,从而避免了每个节点都存储有所有的数据,减少了对存储资源造成的浪费。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区块链的大力扶持,区块链技术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区块链特性是每个区块链节点都存储相同的数据。这样会导致各个区块链节点都需要对区块链中的数据都进行存储,随着存储数据的增多,若将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中,则会对存储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随着存储数据的增多,若将数据存储在每个节点中,则会对存储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包括:
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
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
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
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获取执行所述任务信息指向的多个第二区块链节点;
检测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是否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
若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则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
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
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区块链中各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解析所述分片规则内各个维度的维度信息;
通过文本分类器对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维度信息,并进行向量化,得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向量的多维坐标X=(x1,x2,x3…xn),以及所述维度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向量的多维坐标Y=(y1,y2,y3…yn);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向量与所述第二向量之间的余弦值;
按照各个所述节点信息的余弦值的大小选取对应的维度进行分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任务信息向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用户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若身份认证请求通过,则执行所述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初始数据;
获取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属于同一分片区块链的目标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初始数据发送至各个所述目标区块链节点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根据预设的共识机制投选出的多个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向所有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审核请求,并要求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回复信息;
接收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为愿意审核的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记为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并要求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对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审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采用Go语言创建区块链类;
将所述区块链类实例化后获得创世区块,基于所述创世区块,生成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以及第二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设置为拜占庭容错机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
分片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获取执行所述任务信息指向的多个第二区块链节点;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是否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
发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则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片模块,包括:
节点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区块链中各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解析所述分片规则内各个维度的维度信息;
向量化子模块,用于通过文本分类器对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维度信息,并进行向量化,得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向量的多维坐标X=(x1,x2,x3…xn),以及所述维度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向量的多维坐标Y=(y1,y2,y3…yn);
余弦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向量与所述第二向量之间的余弦值;
选取子模块,用于按照各个所述节点信息的余弦值的大小选取对应的维度进行分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区块链进行分片,从而可以实现将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区块链节点中,并且通过分片的机制实现了对数据的调用,从而避免了每个节点都存储有所有的数据,减少了对存储资源造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包括:
S1: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
S2: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
S3: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
S4: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获取执行所述任务信息指向的多个第二区块链节点;
S5:检测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是否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
S6:若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则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
S7: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
S8: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如上述步骤S1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其中第一区块链节点为区块链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其可以接收外部的任务信息,其中,任务信息为需要进行的任务,例如可以是基于该区块链发起的一次交易任务,则对应的任务信息包括交易双方、交易金额以及交易类型等。
如上述步骤S2所述,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其中,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可以是自然语言处理(NLP,naturallanguage processing)、也可以是隐性马尔可夫模型等语义识别模型进行识别,从而得到对应的分片规则,还可以是神经网络模型,语义识别程序是事先经过不同的任务信息以及对应的分片规则训练而成。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可以建立各个任务信息与分片规则之间的联系,并在输入了任意的任务信息后,可以得到对应的分片规则即可。其中,分片的规则包括预设的几种分片规则,例如,其中一种分片规则可以是将区块链中的节点分为通讯分片、计算分片、存储分片三个分片。后续只需要对从预设的几种分片规则中进行选取即可。
如上述步骤S3所述,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在获取到了分片规则后,基于该分片规则对区块链中的各个区块链节点片区的划分,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其中,需要为各个分片区域设置一个调度节点,该调度节点一般为区块链临时生成的虚拟区块链节点,其作用在于与其他的调度节点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位于两个分片区块链之间的区块链节点不能直接建立数据连接。
如上述步骤S4所述,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获取执行所述任务信息指向的多个第二区块链节点。其中,任务信息中含有对应的所需获取的数据,因此,可以根据该所需获取的数据确定第二区块链节点。
如上述步骤S5所述,检测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是否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得到了各个第二区块链节点,可以根据上述的分片区块链中,判断是否存在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所述分片区块链中。
如上述步骤S6所述,若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则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为了获取对应的数据,可以将各个第二区块链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该数据获取请求为第一区块链节点经由第一调度节点传输给第二调度节点,再由第二调度节点转发给对应的第二区块链节点,从而实现了分片区块链后的数据获取。
如上述步骤S7所述,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第二区块链节点在接收到该数据获取请求后,会将任务数据发送给第二调度节点,并通过第二调度节点将任务数据发送给第一调度节点,再通过第一调度节点转发给第一区块链节点,因此此处为接收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
如上述步骤S8所述,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在获取到了所有的任务数据后,第一区块链节点则可以顺利执行任务。从而可以实现将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区块链节点中,并且通过分片的机制实现了对数据的调用,从而避免了每个节点都存储有所有的数据,减少了对存储资源造成的浪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的步骤S3,包括:
S301:获取各个所述区块链中各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解析所述分片规则内各个维度的维度信息;
S302:通过文本分类器对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维度信息,并进行向量化,得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向量的多维坐标X=(x1,x2,x3…xn),以及所述维度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向量的多维坐标Y=(y1,y2,y3…yn);
S303:根据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向量与所述第二向量之间的余弦值;
S304:按照各个所述节点信息的余弦值的大小选取对应的维度进行分片。
如上述步骤S301-S304所述,实现了对各个区块链节点的分片。具体地,可以采用开源免费的Python LibShortText文本分类器,并自定义替换为中文分词器,对各个所述维度信息和各个所述节点信息中的文字进行分词,分词可以通过决策树、多层感知器、朴素贝叶斯(包括伯努利贝叶斯、高斯贝叶斯和多项式贝叶斯)、随机森林、AdaBoost、前馈神经网络和LSTM等任一种算法计算得到。将分词后的各个所述维度信息和各个所述节点信息向量化,得到目标向量的多维坐标以便于后续进行计算。向量化的方式可以是通过Googleword2vec工具向量化。
根据公式:
计算得到所述相关值,可以设置一个相似度阈值,当大于相似度阈值时,可以认为所述维度信息和所述节点信息相似;当小于或等于相似度阈值时,可以认为所述维度信息和所述节点信息不相似。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的步骤S1之后,还包括:
S201:基于所述任务信息向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用户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S202:若身份认证请求通过,则执行所述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的步骤。
如上述步骤S201-S202所述,实现了对用户的身份验证。即接收所述斗殴区块链节点上传的任务信息。基于所述任务信息在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向对应用户发起身份认证请求。该身份验证请求可以是任意的身份验证请求,例如指纹,面部识别,声纹识别等方式对用户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可以基于任务信息进行任务数据的获取。从而提高了对数据的保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的步骤S1之前,还包括:
S001:采用Go语言创建区块链类;
S002:将所述区块链类实例化后获得创世区块,基于所述创世区块,生成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以及第二区块链节点;
S003:将所述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设置为拜占庭容错机制。
如上述步骤S001-S033所述,实现了搭建所述区块链网络。其中创建区块链类的语言可以为任意可行语言,例如JAVA、C++、Go语言等,本实施方式优选C++、Go语言,从而优化区块链类。其中区块链类(class)是对区块链的定义,将所述区块链类实例化即是确定区块链的具体参数,从而获得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从而作为其他区块的生成依据。由于创世区块是第一个区块,实际上没有之前的区块,因此在创世区块中将前一区块的哈希值设置为0。并基于所述创世区块,生成其他区块,其中所述其他区块记载有前一区块的哈希值,从而所有区块紧密相连,防止数据被篡改。所述第二区块链网络的预设共识机制可为任意共识机制,例如为工作量证明机制、权益证明机制、拜占庭容错机制、股份授权证明机制等,本实施方式优选股份授权证明机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区块链网络的搭建方法可以与第二区块链网络的搭建方法相同,也可以与第二区块链网络的搭建方法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的步骤S3之后,还包括:
S401:接收用户上传的初始数据;
S402:获取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属于同一分片区块链的目标区块链节点;
S403:将所述初始数据发送至各个所述目标区块链节点中。
如上述步骤S401-S403所述,实现了在分片区块链中对初始数据的分享。即接收用户上传的初始数据,需要对初始数据进行处理,然后根据形成的虚拟架构条约依次分析对应的微服务区块链节点,由于输入的初始数据可能不是虚拟架构条约中工作流程开始时得到的数据,可能是在工作流程的某一个步骤所得到的数据,因此需要对初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的方法可以是检测初始数据的类型,由于上传的初始数据一般都为表格,而表头一般记载着初始数据的类型,基于表头可以得到初始数据的类型,然后判断初始数据的类型属于工作过程中的哪一步骤得到的数据类型相同,则按照工作流程依次进行,将初始数据发送至对应的微服务区块链节点中进行计算,从而扩大了输入的初始数据的灵活性,用户可以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再将数据输入至区块链中,可以进一步地提高计算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的步骤S6之前,还包括:
S501:在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根据预设的共识机制投选出的多个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S502:向所有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审核请求,并要求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回复信息;
S503:接收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为愿意审核的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记为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S504: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并要求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对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审核。
如上述步骤S501-S504所述,实现了发送给多个审核区块链节点。本实施方式优选采用股份授权证明机制作为区块链网络的共识机制。其中股份授权证明机制是指,所有区块链节点投选出多个委托区块链节点,从而多个委托区块链节点代表所有区块链节点对是否将数据(例如交易)记录入公共账本做出判断,从而避免当区块链节点数量过多时区块链运作缓慢的缺点。据此,根据所述股份授权证明机制投选出的多个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能够做出是否将所述任务信息加入区块链网络的决定。并且,为了防止部分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不能参与审核(例如部分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未开机,或者通讯故障等原因)而导致最终决定不准确,本实施方式还采用预先发送审核请求的方式,以确定愿意审核的审核区块链节点,并记为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将预先设置的指定换乘路线发送给多个所述最终审核区块链节点,从而既减少了不必要的网络开销(发送审核请求的开销远小于发送任务信息的开销),又能保证后续判断的准确性(排除了不能参与审核的节点)。
参照图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
识别模块20,用于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
分片模块30,用于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
获取模块40,用于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获取执行所述任务信息指向的多个第二区块链节点;
检测模块50,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是否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
发出模块60,用于若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则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
第二接收模块70,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
处理模块80,用于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片模块30,包括:
节点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区块链中各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解析所述分片规则内各个维度的维度信息;
向量化子模块,用于通过文本分类器对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维度信息,并进行向量化,得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向量的多维坐标X=(x1,x2,x3…xn),以及所述维度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向量的多维坐标Y=(y1,y2,y3…yn);
余弦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向量与所述第二向量之间的余弦值;
选取子模块,用于按照各个所述节点信息的余弦值的大小选取对应的维度进行分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对区块链进行分片,从而可以实现将数据分别存储在不同的区块链节点中,并且通过分片的机制实现了对数据的调用,从而避免了每个节点都存储有所有的数据,减少了对存储资源造成的浪费。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任务信息等。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一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区块链(Blockchain),本质上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数据库,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批次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可以包括区块链底层平台、平台产品服务层以及应用服务层。
区块链底层平台可以包括用户管理、基础服务、智能合约以及运营监控等处理模块。其中,用户管理模块负责所有区块链参与者的身份信息管理,包括维护公私钥生成(账户管理)、密钥管理以及用户真实身份和区块链地址对应关系维护(权限管理)等,并且在授权的情况下,监管和审计某些真实身份的交易情况,提供风险控制的规则配置(风控审计);基础服务模块部署在所有区块链节点设备上,用来验证业务请求的有效性,并对有效请求完成共识后记录到存储上,对于一个新的业务请求,基础服务先对接口适配解析和鉴权处理(接口适配),然后通过共识算法将业务信息加密(共识管理),在加密之后完整一致的传输至共享账本上(网络通信),并进行记录存储;智能合约模块负责合约的注册发行以及合约触发和合约执行,开发人员可以通过某种编程语言定义合约逻辑,发布到区块链上(合约注册),根据合约条款的逻辑,调用密钥或者其它的事件触发执行,完成合约逻辑,同时还提供对合约升级注销的功能;运营监控模块主要负责产品发布过程中的部署、配置的修改、合约设置、云适配以及产品运行中的实时状态的可视化输出,例如:告警、监控网络情况、监控节点设备健康状态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
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
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
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获取执行所述任务信息指向的多个第二区块链节点;
检测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是否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
若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则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
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
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所述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的步骤,包括:
获取各个所述区块链中各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解析所述分片规则内各个维度的维度信息;
通过文本分类器对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维度信息,并进行向量化,得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向量的多维坐标X=(x1,x2,x3…xn),以及所述维度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向量的多维坐标Y=(y1,y2,y3…yn);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向量与所述第二向量之间的余弦值;
按照各个所述节点信息的余弦值的大小选取对应的维度进行分片;
所述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根据预设的共识机制投选出的多个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向所有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审核请求,并要求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回复信息;
接收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为愿意审核的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记为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并要求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对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审核;
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采用Go语言创建区块链类;
将所述区块链类实例化后获得创世区块,基于所述创世区块,生成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以及第二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设置为拜占庭容错机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基于所述任务信息向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用户发起身份认证请求;
若身份认证请求通过,则执行所述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的步骤。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用户上传的初始数据;
获取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属于同一分片区块链的目标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初始数据发送至各个所述目标区块链节点中。
4.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使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语义识别程序识别所述任务信息,得到所述任务信息所对应的分片规则;
分片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分片规则将所述区块链中的区块链节点进行分片,得到多个分片区块链,并为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一调度节点,为除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所在的分片区块链以外的分片区块链设置第二调度节点;
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任务信息获取执行所述任务信息指向的多个第二区块链节点;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是否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
发出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二区块链节点与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处于不同的分片区块链中,则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通过所述第一调度节点获取所述第二调度节点并转发的任务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任务数据对待处理任务进行处理;
所述分片模块,包括:
节点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区块链中各个区块链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解析所述分片规则内各个维度的维度信息;
向量化子模块,用于通过文本分类器对所述节点信息和所述维度信息,并进行向量化,得到节点信息对应的第一向量的多维坐标X=(x1,x2,x3…xn),以及所述维度信息所对应的第二向量的多维坐标Y=(y1,y2,y3…yn);
余弦值计算子模块,用于根据公式计算所述第一向量与所述第二向量之间的余弦值;
选取子模块,用于按照各个所述节点信息的余弦值的大小选取对应的维度进行分片;
所述向处于不同分片区块链中的第二区块链节点所对应的第二调度节点发出数据获取请求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区块链中,获取根据预设的共识机制投选出的多个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向所有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审核请求,并要求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回复信息;
接收所述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发送的回复信息,并将所述回复信息为愿意审核的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记为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任务信息发送给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并要求多个所述最终任务信息审核区块链节点对所述任务信息进行审核;
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接收待处理任务的任务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采用Go语言创建区块链类;
将所述区块链类实例化后获得创世区块,基于所述创世区块,生成所述第一区块链节点以及第二区块链节点;
将所述区块链的共识机制设置为拜占庭容错机制。
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56433.3A 2022-01-18 2022-01-18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416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6433.3A CN114416875B (zh) 2022-01-18 2022-01-18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6433.3A CN114416875B (zh) 2022-01-18 2022-01-18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6875A CN114416875A (zh) 2022-04-29
CN114416875B true CN114416875B (zh) 2024-05-07

Family

ID=81273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6433.3A Active CN114416875B (zh) 2022-01-18 2022-01-18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16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0657B (zh) * 2023-06-19 2023-08-29 北京好心情互联网医院有限公司 数据分片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6678A (zh) * 2018-10-30 2019-01-29 刘国勋 完全去中心化和闭环的区块链群生态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5305A (zh) * 2019-08-27 2019-11-26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分片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系统
CN112866025A (zh) * 2021-01-14 2021-05-28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智能合约的分片处理方法
CN113919953A (zh) * 2021-10-13 2022-01-11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链生成智能合约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0093B1 (ko) * 2019-08-30 2021-06-02 연세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내결함성 블록체인 네트워크의 신뢰도 기반 샤드 분배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6678A (zh) * 2018-10-30 2019-01-29 刘国勋 完全去中心化和闭环的区块链群生态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505305A (zh) * 2019-08-27 2019-11-26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分片方法、装置及区块链系统
CN112866025A (zh) * 2021-01-14 2021-05-28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一种智能合约的分片处理方法
CN113919953A (zh) * 2021-10-13 2022-01-11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跨链生成智能合约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16875A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93684A1 (en) Data security hub
US20170149813A1 (en) Binocular Fusion Analytics Security
CN115943394A (zh) 用于安全纵向联邦学习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465411B (zh) 一种风险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US10805305B2 (en) Detection of operational threat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N112464117A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275448A (zh) 人脸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166522B (zh) 服务器识别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4416875B (zh) 基于区块链的任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726784A (zh) 一种网络数据的安全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210172A1 (en) Detection of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fraudulent access to a service platform
CN110912908A (zh) 网络协议异常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24421B (zh)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异常合约数据检测方法和装置
Meryem et al. A novel approach in detecting intrusions using NSLKDD database and MapReduce programming
US20220094699A1 (en) Detection of operational threats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N113873088A (zh) 语音通话的交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72654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861003B1 (en) Fraudulent user identifier detec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CN113919953A (zh) 跨链生成智能合约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Toli et al. Privacy-preserving multi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in cloud with untrusted database providers
CN112685502A (zh) 基于物联网的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12481A (zh) 基于区块链的文本分类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48578B (zh) 一种dga域名开集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448924A (zh) 基于区块链的文件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2500B (zh) 获取测试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