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9268A -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9268A
CN114409268A CN202111643788.4A CN202111643788A CN114409268A CN 114409268 A CN114409268 A CN 114409268A CN 202111643788 A CN202111643788 A CN 202111643788A CN 114409268 A CN114409268 A CN 114409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heating
heat
plate
evapo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378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9268B (zh
Inventor
倪值森
陈诚
吴俊保
赵琰
张见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sheng Information Display Materials Luo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sheng Information Display Materials Hu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sheng Information Display Materials Hu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isheng Information Display Materials Hu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378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9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9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9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9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9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7/00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包括镀膜室和反应箱,且热反射板将镀膜室分隔为加热腔和冷却腔,且热传导板和隔热推板将反应箱分隔为热风腔、膨胀腔和压缩腔,且热风腔与加热腔间连通,所述反应箱下方设置有蒸发液收集箱,且压缩腔与蒸发液收集箱间通过蒸发液管道连通,所述反应箱上方设置有补液箱,所述隔热推板滑动使得隔板通孔与蒸发液通路连通、补液隔板离开补液通道,本发明在使用中,利用蒸发液相变对免加热元件进行冷却,还通过热传导板、隔热推板、反应箱等结构的配合设置,将加热腔中流出的热量作为外加驱动力,使得蒸发液持续对冷却腔进行冷却,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源损耗。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镀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玻璃镀膜线的一部分,镀膜室的加热和冷却系统至关重要,在镀膜室中建立加热和冷却系统用于维持玻璃温度,否则在对于进入镀膜室的已经加热到一定温度的热玻璃会散热给镀膜室里辊道及各元件,导致玻璃温度下降影响玻璃工艺参数,利用冷却系统可以对加热区中免加热元件降温冷却,将其维持在自身耐温范围,防止受热变形甚至失效。
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3204636B”的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镀膜线加热冷却系统,镀膜室中设置加热冷却模块和放置玻璃的辊道,加热冷却模块包括通过反射板隔开的加热模块和冷却模块,冷却模块通过内部注入冷水的铜导管对免加热的元件进行降温冷却,加热模块通过铠装加热器对辊道上的玻璃进行加热,实现对镀膜室的加热冷却效果。
但现有技术仍存在较大缺陷,如:上述技术的冷却模块需时刻从外界引入冷却水进行冷却,增大了生产线的能耗,且冷却水的冷却效果较差,同时上述技术中的加热模块在加热过程中对镀膜室持续加热,需及时排出镀膜室中的部分热量来保证热平衡,且排出的高温热量若不得到合理利用会造成热量的无端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包括镀膜室和热反射板,且热反射板将镀膜室内部分隔为加热腔和冷却腔,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传送辊道和加热器,所述加热腔与鼓风机出风端连通,还包括内部固定设置热传导板、滑动设置隔热推板的反应箱,所述热传导板和隔热推板间隔设置,且热传导板和隔热推板将反应箱内部分隔成依次分布的热风腔、膨胀腔和压缩腔,且热风腔与加热腔间通过热风管道连通,且隔热推板与压缩腔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推杆;
所述反应箱下方设置有蒸发液收集箱,且蒸发液收集箱位于镀膜室上方,且压缩腔远离膨胀腔的一端下部与蒸发液收集箱间通过蒸发液通路连通,所述隔热推板远离热传导板的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挡住蒸发液通路的蒸发液隔板,且蒸发液隔板靠近隔热推板的端部开设有隔板通孔,所述压缩腔远离膨胀腔的一端与蒸发液收集箱间通过蒸发液管道连通,且蒸发液管道穿过冷却腔,且蒸发液管道与压缩腔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
所述反应箱上方设置有补液箱,且膨胀腔靠近隔热推板的一端上部与补液箱间通过补液通道连通,所述隔热推板靠近热传导板的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挡住补液通道的补液隔板,所述隔热推板沿远离热传导板方向滑动使得隔板通孔与蒸发液通路连通,并使得补液隔板离开补液通道。
优选的,所述膨胀腔靠近隔热推板的一端上部与补液箱间还通过送气通道连通,且送气通道与补液通道一同被补液隔板挡住,所述补液箱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向上的挡板,且挡板位于送气通道、补液通道之间,所述补液箱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滴落板,且滴落板沿送气通道朝向补液通道方向倾斜向下,且滴落板位于挡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内等距间隔设置多个加热器,且加热器加热端固定连接在同一导热板上,所述导热板固定设置并与传送辊道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且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并调节控制加热器的加热温度。
优选的,所述鼓风机出风端连通有具有多个出风口的鼓风通道,且鼓风通道出风口与加热腔底壁连通,且鼓风通道的出风口一一设置在相邻加热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加热腔两端各连通有进料口、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物料阀门,且进料口和出料口沿相互远离的方向均设置有传送辊道,所述热风管道与靠近进料口处的传送辊道下部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蒸发液隔板远离隔热推板的一端滑动伸出反应箱,且反应箱外壁固定连接有供蒸发液隔板滑动穿过的弹性套环。
优选的,所述蒸发液管道与蒸发液收集箱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
优选的,所述热风管道连通在热风腔底部,且热风腔中交叉设置有若干换热插板,且热风腔上方通过热风出口槽与外界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相较于水冷换热,利用蒸发液相变提高对免加热元件的冷却效果,还通过热风管道、热传导板、隔热推板、反应箱等结构的配合设置,将加热腔中流出的热量作为外加驱动力,使得压缩腔、蒸发液收集箱和蒸发液管道中的蒸发液和蒸发气体的转变、流动,进而使得蒸发液持续对冷却腔中的免加热元件进行冷却,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相较于外加设备进行冷却的方式降低了能源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反应箱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隔热推板滑动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反应箱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反应箱和补液箱连通示意图。
图中:1镀膜室、2热反射板、3加热腔、4冷却腔、5传送辊道、6加热器、7热风管道、8反应箱、81热风腔、82膨胀腔、83压缩腔、9热传导板、10隔热推板、11弹性推杆、12蒸发液收集箱、13蒸发液通路、14蒸发液隔板、141隔板通孔、15蒸发液管道、16第一单向阀门、17补液箱、18补液通道、19补液隔板、20鼓风机、21送气通道、22挡板、23滴落板、24导热板、25温度传感器、26鼓风通道、27物料阀门、28弹性套环、29第二单向阀门、30换热插板、31热风出口槽、32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包括镀膜室1和热反射板2,热反射板2固定设置在镀膜室1中并将镀膜室1内部分隔为上下分布的冷却腔4和加热腔3,当然冷却腔4和加热腔3也可左右分布设置,免加热元件放置在冷却腔4中,加热元件放置在加热腔3中,热反射板2起到隔热效果,减小加热腔3向冷却腔4中传递的热量,防止冷却腔4中温度过高而对免加热元件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加热腔3两端各连通有进料口、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物料阀门27,在玻璃不需经过物料阀门27时,物料阀门27关闭,防止加热腔3中的热量通过物料阀门27大量流出,降低加热腔3的温度,且造成热量损耗的问题,当玻璃32需经过物料阀门27时,物料阀门27自动打开便于玻璃32输送,待玻璃32经过物料阀门27后,物料阀门27再次自动关闭,进料口和出料口沿相互远离的方向和加热腔3内均设置有传送辊道5,玻璃32通过进料口处的传送辊道5进入加热腔32中,玻璃32在加热腔32中镀膜并通过加热腔32的传送辊道5运动至出料口处,镀膜后的玻璃通过出料口处的传送辊道5输送至下一工序处,加热腔3中设置有加热器6,加热器6对加热腔3内部进行加热并维持高温环境,加热腔3与鼓风机20出风端连通,鼓风机20对加热腔3中进行鼓风,增强加热腔3中的热交换,使得加热器6提供的热量能够均匀分布到加热腔3中各个区域,防止出现加热腔3内靠近加热器6的区域局部高温而烧毁元件的问题;
镀膜室1上方固定设置反应箱8,反应箱8内部左右间隔设置热传导板9和隔热推板10,且热传导板9固定设置,隔热推板10滑动设置,热传导板9和隔热推板10将反应箱8内部分隔成由左至右依次分布的热风腔81、膨胀腔82和压缩腔83,膨胀腔82和压缩腔83中均存放有沸点比水底的蒸发液如乙醇等,膨胀腔82和压缩腔83中的蒸发液优选为同一种蒸发液,防止膨胀腔82和压缩腔83中的蒸发液混杂发生反应,而造成蒸发液无法使用的问题,且热传导板9的设置提高热风腔81和膨胀腔82间的换热效果,隔热推板10的设置降低膨胀腔82和压缩腔83间的换热效果,隔热推板10向右滑动使得膨胀腔82扩大,并使得压缩腔83缩小,反之隔热推板10向左滑动使得膨胀腔82缩小,并使得压缩腔83扩大;
热风腔81与加热腔3间通过热风管道7连通,鼓风机20鼓出的空气在加热腔3中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热风管道7进入热风腔81中,热风在热风腔81中换热后排入外界环境中,通过热风带走加热腔3中的部分热量,防止加热器6持续加热而造成加热腔3中积累的热量过多,造成烧毁元件的问题,也防止鼓风机20一直鼓风造成加热腔3中气压过高而影响玻璃32镀膜效果的问题,热风在热风腔81中通过热传导板9向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传递热量,使得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蒸发膨胀,隔热推板10与压缩腔83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推杆11,弹性推杆11对隔热推板10起到支撑复位效果;
反应箱8下方连接有蒸发液收集箱12,蒸发液收集箱12下端固定连接在镀膜室1上方,且压缩腔83远离膨胀腔82的一端下部与蒸发液收集箱12间通过蒸发液通路13连通,隔热推板10远离热传导板9的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挡住蒸发液通路13的蒸发液隔板14,且蒸发液隔板14靠近隔热推板10的端部开设有隔板通孔141,蒸发液隔板14远离隔热推板10的一端滑动伸出反应箱8,且反应箱8外壁固定连接有供蒸发液隔板14滑动穿过的弹性套环28,在隔热推板10向右滑动过程中,蒸发液隔板14向右滑动伸出反应箱8,弹性套环28的设置提高压缩腔83的密封效果,也减小蒸发液隔板14伸出反应箱8过程中带出蒸发液造成的浪费,压缩腔83远离膨胀腔82的一端与蒸发液收集箱12间通过蒸发液管道15连通,蒸发液收集箱12内底壁沿靠近其与蒸发液管道15连通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便于蒸发液收集箱12中的蒸发液进入蒸发液管道15中;
蒸发液管道15穿过冷却腔4并经过免加热元件,蒸发液收集箱12中的蒸发液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流动至伸入冷却腔4中的蒸发液管道15,蒸发液在冷却腔4中受热蒸发形成蒸发气体并吸热,实现对免加热元件的冷却,通过相变换热提高对免加热元件的冷却效果,蒸发后的蒸发气体上升并通过蒸发液管道15进入压缩腔83中,蒸发液管道15与压缩腔83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16,第一单向阀门16的设置使得蒸发气体只能通过蒸发液管道15进入压缩腔83中,而无法通过压缩腔83进入压缩腔83中,蒸发液管道15与蒸发液收集箱12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29,第二单向阀门29的设置使得蒸发液和蒸发气体只能通过蒸发液收集箱12进入蒸发液管道15中,而无法通过蒸发液管道15进入蒸发液收集箱12中,防止蒸发液管道15中的蒸发气体进入蒸发液收集箱12中,而导致通过蒸发液管道15进入压缩腔83中进行压缩液化的蒸发气体量减少的问题;
热风在热风腔81中通过热传导板9向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传递热量,使得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蒸发膨胀,膨胀腔82中气压增大并向右推动隔热推板10,弹性推杆11被压缩,膨胀腔82扩大、压缩腔83缩小,压缩腔83中的蒸发气体无法通过第一单向阀门16进入蒸发液管道15中,且蒸发液隔板14挡住蒸发液通路13,使得蒸发气体无法通过蒸发液通路13进入蒸发液收集箱12中,随着隔热推板10不断向右滑动,压缩腔83的空间逐渐缩小,气压逐渐增大,使得压缩腔83中的蒸发气体在气压升高作用下液化形成蒸发液,直至隔热推板10滑动至隔板通孔141与蒸发液通路13连通时,液化的蒸发液通过隔板通孔141、蒸发液通路13进入蒸发液收集箱12中;
反应箱8上方固定连接有存放蒸发液的补液箱17,且膨胀腔82靠近隔热推板10的一端上部与补液箱17间通过补液通道18连通,隔热推板10靠近热传导板9的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挡住补液通道18的补液隔板19,在气压推动隔热推板10向右滑动过程中,补液隔板19挡住补液通道18,使得膨胀腔82内为密封状态,保证有足够的气压推动隔热推板10向右滑动,直至隔热推板10滑动至使得隔板通孔141与蒸发液通路13连通时,补液隔板19离开补液通道18,补液箱17中的蒸发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补液通道18进入膨胀腔82中,膨胀腔82中的受热蒸发的蒸发气体向上进入补液箱17中,补液箱17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使得蒸发气体再次液化形成蒸发液,膨胀腔82中因蒸发气体离开而气压降低,隔热推板10在弹性推杆11的弹性作用下向左滑动复位,并再次使得补液隔板19挡住补液通道18、蒸发液隔板14挡住蒸发液通路13,进入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在热风腔81中热风的热交换下再次蒸发膨胀,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压缩腔83、蒸发液收集箱12和蒸发液管道15中蒸发液和蒸发气体的转变、流动,将加热腔3中流出的热量作为外加驱动力,使得蒸发液持续对冷却腔4中的免加热元件进行冷却,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相较于外加设备进行冷却的方式降低了能源损耗。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补液箱17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即:膨胀腔82靠近隔热推板10的一端上部与补液箱17间还通过送气通道21连通,且送气通道21与补液通道18一同被补液隔板19挡住,补液箱17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向上的挡板22,且挡板22位于送气通道21、补液通道18之间,挡板22将补液箱17内部分隔为两部分,与补液通道18连通的部分存放有蒸发液,而与送气通道21不连通的部分不存放蒸发液,在补液隔板19离开送气通道21和补液通道18时,补液箱17中的蒸发液通过补液通道18进入膨胀腔82中,膨胀腔82中的蒸发气体通过送气通道21进入补液箱17中,通过设置补液通道18和送气通道21分别输送蒸发液和蒸发气体,相较于采用一个补液通道18先输送蒸发液再输送蒸发气体而言,提高输送效率,补液箱17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滴落板23,且滴落板23沿送气通道21朝向补液通道18方向倾斜向下,且滴落板23位于挡板22上方,蒸发气体进入补液箱17后继续上升并经过滴落板23,蒸发气体在滴落板23上液化形成蒸发液,蒸发液在重力影响下向滴落板23下端滑动,即蒸发液向补液箱17中与补液通道18连通的部分滑动并滴落,使得液化后的蒸发液储存在补液箱17内与补液通道18连通的部分中。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加热腔3中的加热和鼓风进行优化,即:加热腔3内等距间隔设置多个加热器6,全部的加热器6加热端固定连接在同一导热板24上,导热板24固定设置并与传送辊道5活动连接,利用同一导热板24吸收全部的加热器6发出的热量,再将热量传递至传送辊道5上,导热板24的设置提高传送辊道5的受热均匀度,从而提高玻璃32的受热均匀度,鼓风机20出风端连通有具有多个出风口的鼓风通道26,且鼓风通道26出风口与加热腔3底壁连通,且鼓风通道26的出风口一一设置在相邻加热器6之间,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出风进一步提高加热腔3中各区域的受热均匀度,且通过设置多个出风口降低出风强度,避免风力过大对玻璃32镀膜产生不利影响,加热腔3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5,且温度传感器25输出信号并调节控制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温度传感器25实时读取加热腔3内部温度,加热器6采用可调节电加热器,对比加热腔3中最佳适宜温度和温度传感器25读取的加热腔3中实时温度,对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进行调节。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玻璃32的预热效果,即:热风管道7与靠近进料口处的传送辊道5下部活动连接,热风管道7对靠近进料口处的传送辊道5下部进行加热,从而对将要进入加热腔3中的玻璃32进行预加热,防止玻璃突然受到高温而发生破裂的问题,且利用加热腔3中排出的热量对玻璃32进行预加热,也提高了热量的利用效率。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热风在热风腔81中的换热效果进行优化,即:热风管道7连通在热风腔81底部,且热风腔81中交叉设置有若干换热插板30,通过多个交叉设置的换热插板30延长热风在热风腔81中的运动路径和换热时间,使得热风腔81中的热风和膨胀腔82的蒸发液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使得热风带出的热量得到充分利用,且热风腔81上方通过热风出口槽31与外界连通,热风由下至上经过换热插板30,并最终通过热风出口槽31离开热风腔81。
工作原理:蒸发液收集箱12中的蒸发液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流动至伸入冷却腔4中的蒸发液管道15,蒸发液在冷却腔4中受热蒸发形成蒸发气体并吸热,蒸发后的蒸发气体上升并通过蒸发液管道15进入压缩腔83中,鼓风机20鼓出的空气在加热腔3中进行热交换后通过热风管道7进入热风腔81中,热风在热风腔81中通过热传导板9加热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使得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蒸发膨胀,膨胀腔82中气压增大并向右推动隔热推板10,弹性推杆11被压缩,膨胀腔82扩大、压缩腔83缩小;
压缩腔83中的蒸发气体在气压升高作用下液化形成蒸发液,直至隔热推板10滑动至隔板通孔141与蒸发液通路13连通时,液化的蒸发液通过隔板通孔141、蒸发液通路13进入蒸发液收集箱12中,补液隔板19离开补液通道18,补液箱17中的蒸发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补液通道18进入膨胀腔82中,膨胀腔82中的受热蒸发的蒸发气体向上进入补液箱17中,膨胀腔82中因蒸发气体离开而气压降低,隔热推板10在弹性推杆11的弹性作用下向左滑动复位,并再次使得补液隔板19挡住补液通道18、蒸发液隔板14挡住蒸发液通路13,进入膨胀腔82中的蒸发液在热风腔81中热风的热交换下再次蒸发膨胀,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压缩腔83、蒸发液收集箱12和蒸发液管道15中蒸发液和蒸发气体的转变、流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包括镀膜室(1)和热反射板(2),且热反射板(2)将镀膜室(1)内部分隔为加热腔(3)和冷却腔(4),所述加热腔(3)中设置有传送辊道(5)和加热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3)与鼓风机(20)出风端连通,还包括内部固定设置热传导板(9)、滑动设置隔热推板(10)的反应箱(8),所述热传导板(9)和隔热推板(10)间隔设置,且热传导板(9)和隔热推板(10)将反应箱(8)内部分隔成依次分布的热风腔(81)、膨胀腔(82)和压缩腔(83),且热风腔(81)与加热腔(3)间通过热风管道(7)连通,且隔热推板(10)与压缩腔(83)内壁间固定连接有弹性推杆(11);
所述反应箱(8)下方设置有蒸发液收集箱(12),且蒸发液收集箱(12)位于镀膜室(1)上方,且压缩腔(83)远离膨胀腔(82)的一端下部与蒸发液收集箱(12)间通过蒸发液通路(13)连通,所述隔热推板(10)远离热传导板(9)的端面下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挡住蒸发液通路(13)的蒸发液隔板(14),且蒸发液隔板(14)靠近隔热推板(10)的端部开设有隔板通孔(141),所述压缩腔(83)远离膨胀腔(82)的一端与蒸发液收集箱(12)间通过蒸发液管道(15)连通,且蒸发液管道(15)穿过冷却腔(4),且蒸发液管道(15)与压缩腔(83)连通处设置有第一单向阀门(16);
所述反应箱(8)上方设置有补液箱(17),且膨胀腔(82)靠近隔热推板(10)的一端上部与补液箱(17)间通过补液通道(18)连通,所述隔热推板(10)靠近热传导板(9)的端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配合挡住补液通道(18)的补液隔板(19),所述隔热推板(10)沿远离热传导板(9)方向滑动使得隔板通孔(141)与蒸发液通路(13)连通,并使得补液隔板(19)离开补液通道(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腔(82)靠近隔热推板(10)的一端上部与补液箱(17)间还通过送气通道(21)连通,且送气通道(21)与补液通道(18)一同被补液隔板(19)挡住,所述补液箱(17)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向上的挡板(22),且挡板(22)位于送气通道(21)、补液通道(18)之间,所述补液箱(17)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滴落板(23),且滴落板(23)沿送气通道(21)朝向补液通道(18)方向倾斜向下,且滴落板(23)位于挡板(2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3)内等距间隔设置多个加热器(6),且加热器(6)加热端固定连接在同一导热板(24)上,所述导热板(24)固定设置并与传送辊道(5)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3)中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5),且温度传感器(25)输出信号并调节控制加热器(6)的加热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20)出风端连通有具有多个出风口的鼓风通道(26),且鼓风通道(26)出风口与加热腔(3)底壁连通,且鼓风通道(26)的出风口一一设置在相邻加热器(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3)两端各连通有进料口、出料口,且进料口和出料口处均设置有物料阀门(27),且进料口和出料口沿相互远离的方向均设置有传送辊道(5),所述热风管道(7)与靠近进料口处的传送辊道(5)下部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液隔板(14)远离隔热推板(10)的一端滑动伸出反应箱(8),且反应箱(8)外壁固定连接有供蒸发液隔板(14)滑动穿过的弹性套环(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液管道(15)与蒸发液收集箱(12)连通处设置有第二单向阀门(2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管道(7)连通在热风腔(81)底部,且热风腔(81)中交叉设置有若干换热插板(30),且热风腔(81)上方通过热风出口槽(31)与外界连通。
CN202111643788.4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Active CN114409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3788.4A CN114409268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3788.4A CN114409268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9268A true CN114409268A (zh) 2022-04-29
CN114409268B CN114409268B (zh) 2023-07-04

Family

ID=81270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3788.4A Active CN114409268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926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7009A (en) * 1993-01-28 1997-03-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heating and cooling large area substrate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204636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镀膜线加热冷却系统
CN10320463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镀膜线真空系统
JP2018104244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製造方法、および冷却装置
CN207738649U (zh) * 2017-12-12 2018-08-17 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溅射实验装置
CN111410434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7009A (en) * 1993-01-28 1997-03-04 Applied Materials, Inc. Method of heating and cooling large area substrate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3204636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镀膜线加热冷却系统
CN103204637A (zh) * 2012-01-12 2013-07-17 上海北玻玻璃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导电氧化物镀膜玻璃镀膜线真空系统
JP2018104244A (ja) * 2016-12-27 2018-07-05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板製造方法、および冷却装置
CN207738649U (zh) * 2017-12-12 2018-08-17 上海北玻镀膜技术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磁控溅射实验装置
CN111410434A (zh) * 2020-04-29 2020-07-14 东莞南玻太阳能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镀膜玻璃生产的预加热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9268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071271A2 (en) Metal hydride heat pump system
CN201731623U (zh) 一种热风炉
CN110469891A (zh) 一种固体显热蓄热供热系统及方法
CN114409268A (zh) 一种用于镀膜玻璃镀膜线的加热冷却系统
CN101660840B (zh) 带燃烧设备的热风炉
CN201503219U (zh) 炭素制品浸渍预热系统
CN109894624A (zh) 一种立式精馏炉锌粉生产系统
CN202613752U (zh) 应用于烘干房的热管式燃气热风炉
CN112880404B (zh) 惰性气氛下的电池材料焙烧降温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9307431A (zh) 一种混合加热的工业窑炉
CN208952418U (zh) 一种燃气导热油炉
CN202792886U (zh) 节能烘烤系统
CN101186829B (zh) 复热式单侧烟道焦炉
CN204461008U (zh) 一种设有混合仓的热交换装置
CN2669131Y (zh) 高炉高风温的组合换热系统
CN218120203U (zh) 一种水平管降膜式热载体炉及热载体加热炉系统
CN103968666B (zh) 一种铝或铝合金生产用的熔炼炉
CN202002461U (zh) 一种用回收烟气调制燃烧室中氧气氛的燃油反射炉
CN201402085Y (zh) 扁平式热管换热器
CN207891274U (zh) 珍珠岩膨化燃烧器
CN205537160U (zh) 一种废气热能回收换热器
CN2301662Y (zh) 热管式多用燃气热水器
CN207866090U (zh) 一种新型金属换热器
CN220136084U (zh) 一种炉窑余热回收系统
CN207050226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导热油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4

Address after: No. 39, Lantai Road, Yibin District, Luoyang City, Luolong District, Luo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71000

Applicant after: KAISHENG INFORMATION DISPLAY MATERIALS (LUOYA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45400 incubator of high tech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ial park, Xiu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uangshan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KAISHENG INFORMATION DISPLAY MATERIALS (HUANGSHA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