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4059A -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 Google Patents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4059A
CN114404059A CN202210016928.3A CN202210016928A CN114404059A CN 114404059 A CN114404059 A CN 114404059A CN 202210016928 A CN202210016928 A CN 202210016928A CN 114404059 A CN114404059 A CN 1144040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wheel
host
module
remo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692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404059B (zh
Inventor
朱华栋
刘业成
刘继海
柴晶晶
刘洋
张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01692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4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4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4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404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4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Nuclear Reactors (AREA)

Abstract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属于远程带教系统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通常是通过视屏让专家B对医生A的问诊过程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和纠正,观察和纠正的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较为浪费时间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专家B用摄像机构和主机来观察医生A的诊断过程,通过通话模块对医生A进行教学或建议,当医生A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叙写病历及治疗药物信息时,专家B的电脑界面显示在副屏机上,通过双屏互动方式进行带教督导,本发明实现了专家B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的效果。

Description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远程带教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全国各地医疗条件不是很均衡,高端的医疗水平较为集中在大城市,设计急诊用的远程带教系统,可以让专家B远程督导偏远地区或其他地区的医生A的问诊情况,即需要专家B通过电脑的远程系统来对医生A进行指导带教工作。
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通常是通过视屏让专家B对医生A的问诊过程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和纠正,观察和纠正的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较为浪费时间,且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不便于对摄像的结构进行防护,导致摄像结构在长久使用之后易受到损伤,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不便于对附加显示结构进行收纳和电源连接,导致整个系统中的装置易受到损伤。
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通常是通过视屏让专家B对医生A的问诊过程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和纠正,观察和纠正的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较为浪费时间,且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不便于对摄像的结构进行防护,导致摄像结构在长久使用之后易受到损伤,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不便于对附加显示结构进行收纳和电源连接,导致整个系统中的装置易受到损伤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包括总系统、远程操作系统、摄像系统、督导系统和主机,远程操作系统包括内网连接模块和远程操作模块,摄像系统包括摄像机构、调焦模块和通话模块,督导系统包括驱动模块、显示模块、副屏机和插接模块;
内网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内部加密网络,通过内部加密网络使得主机和副屏机与远程电脑电性连接;
远程操作模块用于将主机和副屏机与远程电脑进行连接,远程电脑可对主机和副屏机进行远程操作;
摄像机构用于进行摄像,保持主机和副屏机与远程电脑的图像传输;
调焦模块用于对摄像机构的摄像结构进行调焦;
通话模块用于主机和副屏机与远程电脑之间的通话交流;
驱动模块用于驱动主机设置的结构,来改变副屏机的位置;
显示模块用于显示主机和副屏机的文字、视频及图像界面;
插接模块用于驱动主机设置的结构,来开启副屏机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主机下端设置有底座,主机包括开设在其上端的圆型槽和设置在圆型槽两端的连通竖槽,且两组的连通竖槽与圆型槽相连通,主机一侧开设有轴用槽,轴用槽内部活动设置有合页柱,合页柱外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条,且连接条设置两组,主机一侧还开设有配合槽,配合槽内部嵌合设置有位移块,主机一侧开设有配合槽。
进一步地,位移块包括其内部嵌合设置的插接头和设置在位移块两侧的限位条,且限位条与配合槽内壁活动嵌合,位移块上端开设有第二齿条槽,第二齿条槽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啮合轮,第二啮合轮一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一旋转轮,插接头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段,连接线段部分位置处于位移块内部,位移块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柱,且电动伸缩柱与配合槽内部相连接,电动伸缩柱内部还设置有块腔体,插接头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压缩弹簧一端与块腔体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合页柱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中心轴和设置在中心轴外侧的第二旋转轮,中心轴一端设置有固定电机,第二旋转轮位置处于第一旋转轮一侧,且第一旋转轮与第二旋转轮相啮合。
进一步地,摄像机构包括连接筒和活动设置在连接筒上端的旋转筒,旋转筒内部设置有摄像组件,连接筒侧面设置有构件筒,构件筒下端设置有升降柱,升降柱包括开设其一侧的贯穿槽和嵌合设置在升降柱内部的顶升柱,升降柱一侧还设置有联动组件,顶升柱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条槽,摄像机构嵌合在圆型槽和两组所述的连通竖槽内部。
进一步地,联动组件一侧设置有第一啮合轮,第一啮合轮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联动轮,第一联动轮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联动轮,第二联动轮下端设置有联动轴,第一啮合轮贯穿贯穿槽与第一齿条槽相啮合。
进一步地,摄像组件包括摄像机本体和设置在摄像机本体一侧的镜头,摄像机本体位置处于旋转筒内部,镜头位置处于旋转筒外侧,摄像机本体下端设置有折叠护套,摄像机本体下端还设置有电性连接线,且电性连接线位置处于折叠护套内部,折叠护套与圆型槽内壁相连接,电性连接线环绕设置在收卷轮外侧,收卷轮位置处于主机内部,且处于联动轴下方。
进一步地,收卷轮外侧开设有收卷槽,收卷槽的组数与电性连接线的组数相对应,均设置多组,一组所述的电性连接线环绕设置在相对应一组所述的收卷槽外侧,收卷轮一侧设置有收卷槽,收卷槽一侧啮合设置有第四联动轮,第四联动轮通过联动轴与第二联动轮相连接,收卷轮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内部设置有内轴,内轴外侧环绕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弹簧一端与内轴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内腔内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构件筒一侧开设有构件槽,构件槽内部设置有固定筒,固定筒内部开设有嵌合槽,嵌合槽侧面开设有竖条槽,且竖条槽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竖条槽与嵌合槽相连通,嵌合槽内部嵌合设置有拧转头,固定筒一端与连接筒外侧相连接。
进一步地,拧转头一侧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嵌合在嵌合槽内部,固定柱侧面设置有固定竖条,且固定竖条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固定竖条嵌合相对应一组所述的竖条槽内部,构件槽内壁设置有磨砂环,且磨砂环经过粗糙处理,构件槽的内壁直径与拧转头的直径相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提供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在医生A进行对病人的诊疗时,专家B通过远程操作系统使得专家B的电脑与医生A的面前的主机远程连接,专家B的电脑可观察主机显示的病人病历,摄像机构对主机面前的医生A和病人进行摄像,专家B通过摄像机构和主机来观察医生A的诊断过程,通过通话模块对医生A进行教学或建议,当医生A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叙写病历及治疗药物信息时,专家B通过电脑对驱动模块和插接模块进行驱动,使得副屏机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专家B的电脑界面显示在副屏机上,通过双屏互动方式进行带教督导。
2、本发明提供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通过驱动模块驱动第一啮合轮旋转,即会使得顶升柱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旋转筒和连接筒上升,此时旋转筒和连接筒处于主机外侧,第一啮合轮的旋转会带动第一联动轮、第二联动轮、第四联动轮、第三联动轮和收卷轮的旋转,即会放卷电性连接线,不会使得电性连接线与摄像机本体分离,保证摄像机本体的正常工作,多组的电性连接线设置在折叠护套内部,折叠护套会防护电性连接线,避免其受到损伤,当旋转筒上升到顶点位置时,使得拧转头位置处于构件槽外侧,拧动拧转头旋转,即可调节旋转筒和连接筒的旋转,即改变了摄像组件的摄像角度,当旋转筒和连接筒旋转时,会拉伸电性连接线,此时内轴被带动旋转,从而连接弹簧被压缩,连接弹簧的压缩存在一定的限值,即使得摄像组件的角度调节存在限值,避免摄像组件过于调节导致的损坏情况,当需要对摄像组件进行防护时,使得收卷轮收卷,可将旋转筒和连接筒隐藏在圆型槽内部,且圆型槽内壁设置红外传感器,旋转筒和连接筒隐藏在圆型槽内部时,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旋转筒和连接筒,电信号驱动摄像组件关闭,旋转筒和连接筒被顶升出去后,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电性连接线,此时电信号驱动摄像组件开启。
3、本发明提供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当需要使用副屏机时,固定电机驱动第二旋转轮、连接条、副屏机、第一旋转轮和第二啮合轮旋转,即副屏机从主机背面一侧进行旋转,同时位移块和插接头向主机外侧移动,当位移块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位移块仍处于配合槽内部,而副屏机已经被旋转至主机一侧,医生可同时对主机和副屏机进行观察,此时电动伸缩柱伸出,从而挤压插接头向副屏机内部移动,使得插接头插接在副屏机内部,通过插接模块使得副屏机共享主机的电力,从而开启副屏机,副屏机可显示专家B的电脑界面,从而双屏可进行互动,更加高效使得专家B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主机、摄像机构、副屏机和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摄像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摄像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收卷轮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主机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位移块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位移块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的合页柱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总系统;2、远程操作系统;21、内网连接模块;22、远程操作模块;3、摄像系统;31、调焦模块;32、通话模块;4、督导系统;41、驱动模块;42、显示模块;43、插接模块;5、主机;51、圆型槽;52、连通竖槽;53、轴用槽;54、配合槽;55、合页柱;551、中心轴;552、第二旋转轮;553、固定电机;56、连接条;57、位移块;571、插接头;572、限位条;573、第二齿条槽;574、连接线段;575、电动伸缩柱;576、第二啮合轮;577、第一旋转轮;578、块腔体;579、压缩弹簧;6、摄像机构;61、旋转筒;62、摄像组件;621、摄像机本体;622、镜头;623、折叠护套;624、电性连接线;625、收卷轮;6251、收卷槽;6252、第三联动轮;6253、第四联动轮;6254、内腔;6255、内轴;6256、连接弹簧;63、构件筒;631、拧转头;6311、固定柱;6312、固定竖条;632、构件槽;6321、磨砂环;633、固定筒;634、嵌合槽;635、竖条槽;64、升降柱;641、贯穿槽;642、顶升柱;643、联动组件;644、第一齿条槽;6431、第一啮合轮;6432、第一联动轮;6433、第二联动轮;6434、联动轴;65、连接筒;7、副屏机;8、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通常是通过视屏让专家B对医生A的问诊过程及处理方法进行观察和纠正,观察和纠正的过程较为繁琐,不便于较高效率的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较为浪费时间的技术问题,如图1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包括总系统1、远程操作系统2、摄像系统3、督导系统4和主机5,远程操作系统2包括内网连接模块21和远程操作模块22,摄像系统3包括摄像机构6、调焦模块31和通话模块32,督导系统4包括驱动模块41、显示模块42、副屏机7和插接模块43,内网连接模块21用于连接内部加密网络,通过内部加密网络使得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电性连接,远程操作模块22用于将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进行连接,远程电脑可对主机5和副屏机7进行远程操作,摄像机构6用于进行摄像,保持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的图像传输,调焦模块31用于对摄像机构6的摄像结构进行调焦,通话模块32用于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之间的通话交流,驱动模块41用于驱动主机5设置的结构,来改变副屏机7的位置,显示模块42用于显示主机5和副屏机7的文字、视频及图像界面,插接模块43用于驱动主机5设置的结构,来开启副屏机7的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医生A进行对病人的诊疗时,专家B通过远程操作系统2使得专家B的电脑与医生A的面前的主机5远程连接,专家B的电脑可观察主机5显示的病人病历,摄像机构6对主机5面前的医生A和病人进行摄像,专家B通过摄像机构6和主机5来观察医生A的诊断过程,通过通话模块32对医生A进行教学或建议,当医生A需要根据病人的情况叙写病历及治疗药物信息时,专家B通过电脑对驱动模块41和插接模块43进行驱动,使得副屏机7处于开启状态,此时专家B的电脑界面显示在副屏机7上,通过双屏互动方式进行带教督导。
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不便于对摄像的结构进行防护,导致摄像结构在长久使用之后易受到损伤的技术问题,如图2-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摄像机构6包括连接筒65和活动设置在连接筒65上端的旋转筒61,旋转筒61内部设置有摄像组件62,连接筒65侧面设置有构件筒63,构件筒63下端设置有升降柱64,升降柱64包括开设其一侧的贯穿槽641和嵌合设置在升降柱64内部的顶升柱642,升降柱64一侧还设置有联动组件643,顶升柱642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条槽644,摄像机构6嵌合在圆型槽51和两组的连通竖槽52内部,联动组件643一侧设置有第一啮合轮6431,第一啮合轮6431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联动轮6432,第一联动轮6432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联动轮6433,第二联动轮6433下端设置有联动轴6434,第一啮合轮6431贯穿贯穿槽641与第一齿条槽644相啮合,摄像组件62包括摄像机本体621和设置在摄像机本体621一侧的镜头622,摄像机本体621位置处于旋转筒61内部,镜头622位置处于旋转筒61外侧,摄像机本体621下端设置有折叠护套623,摄像机本体621下端还设置有电性连接线624,且电性连接线624位置处于折叠护套623内部,折叠护套623与圆型槽51内壁相连接,电性连接线624环绕设置在收卷轮625外侧,收卷轮625位置处于主机5内部,且处于联动轴6434下方。
收卷轮625外侧开设有收卷槽6251,收卷槽6251的组数与电性连接线624的组数相对应,均设置多组,一组的电性连接线624环绕设置在相对应一组的收卷槽6251外侧,收卷轮625一侧设置有收卷槽6251,收卷槽6251一侧啮合设置有第四联动轮6253,第四联动轮6253通过联动轴6434与第二联动轮6433相连接,收卷轮625内部开设有内腔6254,内腔6254内部设置有内轴6255,内轴6255外侧环绕设置有连接弹簧6256,且连接弹簧6256一端与内轴6255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内腔6254内壁相连接,构件筒63一侧开设有构件槽632,构件槽632内部设置有固定筒633,固定筒633内部开设有嵌合槽634,嵌合槽634侧面开设有竖条槽635,且竖条槽635设置两组,两组的竖条槽635与嵌合槽634相连通,嵌合槽634内部嵌合设置有拧转头631,固定筒633一端与连接筒65外侧相连接,拧转头631一侧设置有固定柱6311,固定柱6311嵌合在嵌合槽634内部,固定柱6311侧面设置有固定竖条6312,且固定竖条6312设置两组,两组的固定竖条6312嵌合相对应一组的竖条槽635内部,构件槽632内壁设置有磨砂环6321,且磨砂环6321经过粗糙处理,构件槽632的内壁直径与拧转头631的直径相等。
具体的,通过驱动模块41驱动第一啮合轮6431旋转,即会使得顶升柱642向上移动,从而使得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上升,此时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处于主机5外侧,第一啮合轮6431的旋转会带动第一联动轮6432、第二联动轮6433、第四联动轮6253、第三联动轮6252和收卷轮625的旋转,即会放卷电性连接线624,不会使得电性连接线624与摄像机本体621分离,保证摄像机本体621的正常工作,多组的电性连接线624设置在折叠护套623内部,折叠护套623会防护电性连接线624,避免其受到损伤,当旋转筒61上升到顶点位置时,使得拧转头631位置处于构件槽632外侧,拧动拧转头631旋转,即可调节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的旋转,即改变了摄像组件62的摄像角度,当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旋转时,会拉伸电性连接线624,此时内轴6255被带动旋转,从而连接弹簧6256被压缩,连接弹簧6256的压缩存在一定的限值,即使得摄像组件62的角度调节存在限值,避免摄像组件62过于调节导致的损坏情况,当需要对摄像组件62进行防护时,使得收卷轮625收卷,可将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隐藏在圆型槽51内部,且圆型槽51内壁设置红外传感器,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隐藏在圆型槽51内部时,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电信号驱动摄像组件62关闭,旋转筒61和连接筒65被顶升出去后,红外传感器感应到电性连接线624,此时电信号驱动摄像组件62开启。
为了解决传统用于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用的督导系统不便于对附加显示结构进行收纳和电源连接,导致整个系统中的装置易受到损伤的技术问题,如图7-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技术方案:
主机5下端设置有底座8,主机5包括开设在其上端的圆型槽51和设置在圆型槽51两端的连通竖槽52,且两组的连通竖槽52与圆型槽51相连通,主机5一侧开设有轴用槽53,轴用槽53内部活动设置有合页柱55,合页柱55外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条56,且连接条56设置两组,主机5一侧还开设有配合槽54,配合槽54内部嵌合设置有位移块57,主机5一侧开设有配合槽54,位移块57包括其内部嵌合设置的插接头571和设置在位移块57两侧的限位条572,且限位条572与配合槽54内壁活动嵌合,位移块57上端开设有第二齿条槽573,第二齿条槽573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啮合轮576,第二啮合轮576一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一旋转轮577,插接头571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段574,连接线段574部分位置处于位移块57内部,位移块57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柱575,且电动伸缩柱575与配合槽54内部相连接,电动伸缩柱575内部还设置有块腔体578,插接头571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579,且压缩弹簧579设置两组,两组的压缩弹簧579一端与块腔体578内壁相连接,合页柱55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中心轴551和设置在中心轴551外侧的第二旋转轮552,中心轴551一端设置有固定电机553,第二旋转轮552位置处于第一旋转轮577一侧,且第一旋转轮577与第二旋转轮552相啮合。
具体的,当需要使用副屏机7时,固定电机553驱动第二旋转轮552、连接条56、副屏机7、第一旋转轮577和第二啮合轮576旋转,即副屏机7从主机5背面一侧进行旋转,同时位移块57和插接头571向主机5外侧移动,当位移块57移动到极限位置时,此时位移块57仍处于配合槽54内部,而副屏机7已经被旋转至主机5一侧,医生可同时对主机5和副屏机7进行观察,此时电动伸缩柱575伸出,从而挤压插接头571向副屏机7内部移动,使得插接头571插接在副屏机7内部,通过插接模块43使得副屏机7共享主机5的电力,从而开启副屏机7,副屏机7可显示专家B的电脑界面,从而双屏可进行互动,更加高效使得专家B对医生A进行带教督导。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包括总系统(1)、远程操作系统(2)、摄像系统(3)、督导系统(4)和主机(5),其特征在于:远程操作系统(2)包括内网连接模块(21)和远程操作模块(22),摄像系统(3)包括摄像机构(6)、调焦模块(31)和通话模块(32),督导系统(4)包括驱动模块(41)、显示模块(42)、副屏机(7)和插接模块(43);
内网连接模块(21)用于连接内部加密网络,通过内部加密网络使得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电性连接;
远程操作模块(22)用于将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进行连接,远程电脑可对主机(5)和副屏机(7)进行远程操作;
摄像机构(6)用于进行摄像,保持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的图像传输;
调焦模块(31)用于对摄像机构(6)的摄像结构进行调焦;
通话模块(32)用于主机(5)和副屏机(7)与远程电脑之间的通话交流;
驱动模块(41)用于驱动主机(5)设置的结构,来改变副屏机(7)的位置;
显示模块(42)用于显示主机(5)和副屏机(7)的文字、视频及图像界面;
插接模块(43)用于驱动主机(5)设置的结构,来开启副屏机(7)的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主机(5)下端设置有底座(8),主机(5)包括开设在其上端的圆型槽(51)和设置在圆型槽(51)两端的连通竖槽(52),且两组的连通竖槽(52)与圆型槽(51)相连通,主机(5)一侧开设有轴用槽(53),轴用槽(53)内部活动设置有合页柱(55),合页柱(55)外侧活动设置有连接条(56),且连接条(56)设置两组,主机(5)一侧还开设有配合槽(54),配合槽(54)内部嵌合设置有位移块(57),主机(5)一侧开设有配合槽(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位移块(57)包括其内部嵌合设置的插接头(571)和设置在位移块(57)两侧的限位条(572),且限位条(572)与配合槽(54)内壁活动嵌合,位移块(57)上端开设有第二齿条槽(573),第二齿条槽(573)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啮合轮(576),第二啮合轮(576)一侧通过轴连接有第一旋转轮(577),插接头(571)一侧设置有连接线段(574),连接线段(574)部分位置处于位移块(57)内部,位移块(57)一侧设置有电动伸缩柱(575),且电动伸缩柱(575)与配合槽(54)内部相连接,电动伸缩柱(575)内部还设置有块腔体(578),插接头(571)一侧设置有压缩弹簧(579),且压缩弹簧(579)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压缩弹簧(579)一端与块腔体(578)内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合页柱(55)包括设置在其一端的中心轴(551)和设置在中心轴(551)外侧的第二旋转轮(552),中心轴(551)一端设置有固定电机(553),第二旋转轮(552)位置处于第一旋转轮(577)一侧,且第一旋转轮(577)与第二旋转轮(552)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机构(6)包括连接筒(65)和活动设置在连接筒(65)上端的旋转筒(61),旋转筒(61)内部设置有摄像组件(62),连接筒(65)侧面设置有构件筒(63),构件筒(63)下端设置有升降柱(64),升降柱(64)包括开设其一侧的贯穿槽(641)和嵌合设置在升降柱(64)内部的顶升柱(642),升降柱(64)一侧还设置有联动组件(643),顶升柱(642)一侧开设有第一齿条槽(644),摄像机构(6)嵌合在圆型槽(51)和两组所述的连通竖槽(52)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动组件(643)一侧设置有第一啮合轮(6431),第一啮合轮(6431)通过轴连接有第一联动轮(6432),第一联动轮(6432)一侧啮合设置有第二联动轮(6433),第二联动轮(6433)下端设置有联动轴(6434),第一啮合轮(6431)贯穿贯穿槽(641)与第一齿条槽(644)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摄像组件(62)包括摄像机本体(621)和设置在摄像机本体(621)一侧的镜头(622),摄像机本体(621)位置处于旋转筒(61)内部,镜头(622)位置处于旋转筒(61)外侧,摄像机本体(621)下端设置有折叠护套(623),摄像机本体(621)下端还设置有电性连接线(624),且电性连接线(624)位置处于折叠护套(623)内部,折叠护套(623)与圆型槽(51)内壁相连接,电性连接线(624)环绕设置在收卷轮(625)外侧,收卷轮(625)位置处于主机(5)内部,且处于联动轴(6434)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收卷轮(625)外侧开设有收卷槽(6251),收卷槽(6251)的组数与电性连接线(624)的组数相对应,均设置多组,一组所述的电性连接线(624)环绕设置在相对应一组所述的收卷槽(6251)外侧,收卷轮(625)一侧设置有收卷槽(6251),收卷槽(6251)一侧啮合设置有第四联动轮(6253),第四联动轮(6253)通过联动轴(6434)与第二联动轮(6433)相连接,收卷轮(625)内部开设有内腔(6254),内腔(6254)内部设置有内轴(6255),内轴(6255)外侧环绕设置有连接弹簧(6256),且连接弹簧(6256)一端与内轴(6255)外侧相连接,另一端与内腔(6254)内壁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构件筒(63)一侧开设有构件槽(632),构件槽(632)内部设置有固定筒(633),固定筒(633)内部开设有嵌合槽(634),嵌合槽(634)侧面开设有竖条槽(635),且竖条槽(635)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竖条槽(635)与嵌合槽(634)相连通,嵌合槽(634)内部嵌合设置有拧转头(631),固定筒(633)一端与连接筒(65)外侧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拧转头(631)一侧设置有固定柱(6311),固定柱(6311)嵌合在嵌合槽(634)内部,固定柱(6311)侧面设置有固定竖条(6312),且固定竖条(6312)设置两组,两组所述的固定竖条(6312)嵌合相对应一组所述的竖条槽(635)内部,构件槽(632)内壁设置有磨砂环(6321),且磨砂环(6321)经过粗糙处理,构件槽(632)的内壁直径与拧转头(631)的直径相等。
CN202210016928.3A 2022-01-07 2022-01-07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Active CN114404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6928.3A CN114404059B (zh) 2022-01-07 2022-01-07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6928.3A CN114404059B (zh) 2022-01-07 2022-01-07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4059A true CN114404059A (zh) 2022-04-29
CN114404059B CN114404059B (zh) 2024-03-12

Family

ID=81272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6928.3A Active CN114404059B (zh) 2022-01-07 2022-01-07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4059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21871U (ko) * 1996-10-24 1998-07-15 구자홍 노트북 개인용 컴퓨터의 비디오 카메라장치
US20060261257A1 (en) * 2005-05-17 2006-11-23 Jin-Chyuan Hwang Direction-turning device for the lens of a camera phone
CN101847342A (zh) * 2009-03-24 2010-09-29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2981562A (zh) * 2011-07-21 2013-03-20 Z124公司 第二视图
US20130268559A1 (en) * 2011-07-13 2013-10-10 Z124 Virtual file system remote search
CN106164844A (zh) * 2014-05-12 2016-11-23 英特尔公司 双显示器系统
US20170169177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The Live Network Inc Treatment intelligence and interactive presence portal for telehealth
CN107610769A (zh) * 2017-10-16 2018-01-19 四川键天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资源共享解决方案
CN108065959A (zh) * 2017-08-31 2018-05-25 深圳市罗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超声诊疗系统
CN108269619A (zh) * 2018-04-16 2018-07-10 深圳零壹云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协作会诊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45903A (zh) * 2018-05-04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9980797U (zh) * 2019-06-18 2020-01-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辅助问诊及康复指导随访装置
CN111677992A (zh) * 2020-06-16 2020-09-18 宁波爵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摄像头且方便维修的高空监控设备
CN111720704A (zh) * 2020-05-20 2020-09-29 南京掌学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视频互动教学展示仪及其展示方法
WO2021127904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CN214756570U (zh) * 2021-05-08 2021-11-16 深圳华跃云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洞用应急防爆摄像头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9980021871U (ko) * 1996-10-24 1998-07-15 구자홍 노트북 개인용 컴퓨터의 비디오 카메라장치
US20060261257A1 (en) * 2005-05-17 2006-11-23 Jin-Chyuan Hwang Direction-turning device for the lens of a camera phone
CN101847342A (zh) * 2009-03-24 2010-09-29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US20130268559A1 (en) * 2011-07-13 2013-10-10 Z124 Virtual file system remote search
CN102981562A (zh) * 2011-07-21 2013-03-20 Z124公司 第二视图
CN106164844A (zh) * 2014-05-12 2016-11-23 英特尔公司 双显示器系统
US20170169177A1 (en) * 2015-12-14 2017-06-15 The Live Network Inc Treatment intelligence and interactive presence portal for telehealth
CN108065959A (zh) * 2017-08-31 2018-05-25 深圳市罗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超声诊疗系统
CN107610769A (zh) * 2017-10-16 2018-01-19 四川键天使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医疗资源共享解决方案
CN108269619A (zh) * 2018-04-16 2018-07-10 深圳零壹云医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远程协作会诊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445903A (zh) * 2018-05-04 2019-11-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209980797U (zh) * 2019-06-18 2020-01-21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医疗辅助问诊及康复指导随访装置
WO2021127904A1 (zh) * 2019-12-23 2021-07-01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头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11720704A (zh) * 2020-05-20 2020-09-29 南京掌学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视频互动教学展示仪及其展示方法
CN111677992A (zh) * 2020-06-16 2020-09-18 宁波爵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护摄像头且方便维修的高空监控设备
CN214756570U (zh) * 2021-05-08 2021-11-16 深圳华跃云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矿洞用应急防爆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4059B (zh) 2024-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7133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摄像头组件
CN212343867U (zh) 摄像机
CN107405063A (zh) 内窥镜装置
US20130158349A1 (en) Insertion and extraction assisting device and endoscope system
CN114404059A (zh) 急诊远程诊疗带教督导系统
CN110971789B (zh) 一种摄像机
CN207427310U (zh) 终端设备及其摄像头组件
CN205814285U (zh)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消化内镜
CN209695154U (zh) 一种便携式内窥镜
CN209884139U (zh) 一种心电图动态实时显示系统
CN109633914A (zh) 一种医学影像诊断辅助设备
CN212037463U (zh) 一种可调节窥视角度的消化内镜
CN210667228U (zh) 一种改良型教育演示设备
CN206261578U (zh) 一种多功能可伸缩医疗内窥镜
CN110720992B (zh) 一种麻醉监护收纳装置
CN103654697A (zh) 一种手持视频设备
CN213789439U (zh) 可视引导钢丝
CN219419594U (zh) 一种plc输入端子安装结构
CN211062395U (zh) 一种可拼接的360度旋转led显示屏
CN213217088U (zh) 一种心电图机用导联线收卷装置
CN216638547U (zh) 一种带有收卷结构的监护仪导联线
CN217034319U (zh) 一种插接式光纤连接器
CN218883515U (zh) 一种广角摄像装置
CN214723811U (zh) 一种机械设备检修装置
CN217335699U (zh) 一种多自由度摄像头电子助视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