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3796A -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3796A
CN114403796A CN202210020024.8A CN202210020024A CN114403796A CN 114403796 A CN114403796 A CN 114403796A CN 202210020024 A CN202210020024 A CN 202210020024A CN 114403796 A CN114403796 A CN 1144037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aph
eye
eye visible
visible graph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002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丰超
保金华
李雪
陈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ye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Eye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ye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Eye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02002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37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37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37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 A61B3/032Devices for presenting test symbols or characters, e.g. test chart projecto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包括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双眼可见图形,所述左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所述右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另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且所述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和所述双眼可见图形三者融合形成表示方向的可识别图形。当双眼分视时,该视标由左眼所观看到的、右眼所观看到的和双眼看到的是不同的像。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被检者出现单眼抑制,则看到的物像发生变化,检查者由此判断是否发生抑制。由于左右眼及双眼看到的物像均不相同,检查者还可判断发生抑制的眼别。同时,视标中包含“融像锁”的部分,可由左右眼同时看到,保证了双眼单视,使检查时的视觉状态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眼视觉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背景技术
双眼单视是指大脑将左右眼看到的物像进行整合,并融合为一个的过程。由于双眼间的相互作用,即使一只眼发生抑制,另一眼仍在接受外界的视觉刺激,因此主观往往意识不到抑制的发生。
目前,绝大多数双眼视功能检查过程中所使用的视标均为不含抑制监测的视标,如果在此过程中发生了抑制,则会使检查难度降低,造成检查结果偏高,例如正负相对调节(NRA/PRA),双眼调节灵敏度,聚散灵敏度等检查,从而造成假阴性的现象,导致一些视功能异常的患者漏诊,贻误治疗时机。
Lavrich发表于Curr Opin Ophthalmol,2010,21(5):356-60的论文《Convergenceinsufficiency and its current treatment》和Serrano-Pedraza等人发表于OphthalmicPhysiol Opt,2011,31(1):45-55的论文《Single vision during ocular deviation inintermittent exotropia》,发现集合不足的患者可能会发生间歇性抑制,汪育文发表于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2019,21(1):53-8的论文《聚散参数对集合不足患者视疲劳症状的影响》也支持这一观点。在双眼视觉过程中,抑制、复像与融合三者均有一定的概率出现。所以,在双眼视功能检查过程中,抑制是可能出现的,且这种抑制可能是间歇性的。即在双眼视觉的检查过程中,在抑制检查环节,如四点灯和立体视觉检查时未表现出抑制。引入了模糊后,如调节灵活度检查,抑制发生的概率会增加。然而,目前多数视光师往往忽视了这种情况。
部分患者在抑制发生时会出现外斜,因此有些检查者设想通过观察检查时患者的眼球运动来判断是否发生抑制。然而这一设想在实际中并不可行,首先,从理论上来讲,Serrano-Pedraza的研究发现,发生抑制时不一定会发生眼球外斜;其次,由于调节滞后和反应性AC/A的原因,一些检查中眼球运动的幅度很小,例如双眼调节灵活度和NRA/PRA等;最后,一些检查中,患者为俯视姿势,如调节灵活度检查,检查者不太可能观察到患者的眼球运动。
综上,检查者依靠常规检查来判断抑制的发生并不可靠,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特殊视标来进行监测。
为了更好地监测抑制,需进行双眼分视。双眼分视是指将双眼所看到物像分离为左右眼分别单独看到的图像。通常情况下,双眼分视后左眼所看到的物像与右眼看到的物像不同,这样可以从被检者的主观报告中判断是否发生了抑制。然而,若双眼完全分视,则会发生分离性隐斜而导致像的偏移,出现双眼复视,例如综合验光仪中“圆圈”与“十字”检查以及临床中常见的四点灯检查等。
在人眼自然视物过程中,双眼所看到物像是单个的,即双眼单视而非双眼复视。双眼视觉检查是为了反映被检者日常生活中的视觉状态,若在检查过程中被检者的双眼视觉状态与日常的视觉状态相差太远,则双眼视觉检查失去了其临床意义。为了使检查更准确地反应病情,监测抑制的视标应能够在双眼分视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双眼单视,即在双眼分视与双眼单视中寻找一个平衡,在模拟双眼自然视物的过程中实现抑制的监测。
目前,美国Bernell公司的SOV9视标具有监测抑制发生的功能,然而,SOV9视标不仅价格昂贵,获取困难,而且存在应用局限和设计缺陷。早在1988年,Scheiman在发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optometry and physiological optics988 Vol.65Issue 2Pages127-34的论文《Normative study of accommodative facility in elementaryschoolchildren》中质疑它在检查儿童双眼调节灵活度的可信性。此外,交替性外斜视的患者,可通过交替使用双眼,顺利读出所有视标,通过检查。此时,被检者发生了交替性抑制,而检查者无法察觉。
斜视、弱视患者容易在视物时发生抑制,且斜视与弱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因此,儿童时期是治疗斜视、弱视的关键时期。低龄儿童表达能力差,一些适用于成年人的检查可能无法在低龄儿童中进行,例如SOV9视标。
为了保证检查准确,同时使儿童能够配合检查,视标呈现于左眼的物像、右眼的物像,以及双眼同时使用时,呈现于双眼的物像应均为易于表达和描述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该视标易于理解和表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包括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双眼可见图形,所述左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所述右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另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且所述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由所述双眼可见图形容三者融合形成表示方向的可识别图形。
视标由偏振材料制成。
视标为实体承载呈现或为虚拟呈现。
所述可识别的图形为文字、符号、数字、字母或图案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及双眼可见图形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能量值相近。
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与右眼可见图形大小相等,形状相似或接近。
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与有眼可见图形对称设置在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两侧。
所述右眼所见图形为c型,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为镜像的c型,且双眼可见图形为l型,所述右眼所见图形与双眼可见图形组合形成d型,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与双眼可见图形组合形成b型。
所述右眼所见图形的边沿与双眼可见图形部分重叠或连接设置,所述左眼所见图形的边沿与双眼可见图形部分重叠或连接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双眼分视时,该视标由左眼所观看到的、右眼所观看到的和双眼看到的是不同的像。如果在检查过程中,被检者出现单眼抑制,则看到的物像发生变化,检查者由此判断是否发生抑制。由于左右眼及双眼看到的物像均不相同,检查者还可判断发生抑制的眼别。同时,视标中包含“融像锁”的部分,可由左右眼同时看到,保证了双眼单视,使检查时的视觉状态接近于真实的自然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应用于示教卡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的检查卡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记录卡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检查卡A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检查卡B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检查卡C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检查卡M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检查卡D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检查卡E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检查卡F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双眼视功能检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例如:NRA/PRA,双眼调节幅度,双眼调节灵敏度,融像性聚散,双眼聚散灵敏度等。
为了便于描述,此处以应用于双眼调节灵活度检查为例。应用于其他检查时,此处虽没有具体描述操作步骤,但本行业中专业视光师根据已有的知识,可理解如何正确进行临床操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包括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双眼可见图形,所述左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所述右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另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且所述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和所述双眼可见图形容三者融合形成表示方向的可识别图形。
其中双眼可见图形不仅可与左眼可见图形或右眼可见图形进行融合,且左右眼均可同时看见,起到了“融像锁”的功能。“融像锁”将左右眼物像融合在了一起,使检查时的双眼视觉状态接近真实的自然状态。
其中,视标可直接用偏振材料制成,或者由红绿材料、红蓝材料或其他颜色相互补的材料其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同时视标可由实体承载呈现,也可由虚拟呈现。
其中,实体承载包括但不限于使用印刷、喷绘等技术在纸张、塑料等上呈现;
实体承载包括但不限于在电子屏幕上呈现,即直接在电子屏幕上呈现该视标。利用电子屏幕显示视标,可以采用被动不闪式偏振,主动快门式偏振或红绿式、红蓝式来实现偏振效果;
虚拟呈现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投影等技术在眼前呈现;
虚拟呈现包括但不限于使用激光等技术在眼内呈现。
其中该视标可以用于双眼分视,其中双眼分视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偏振分视、红绿分视、红蓝分视等。
其中偏振分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线偏振、圆偏振以及部分偏振等。
其中偏振分视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不闪式和快门式等。
实现双眼分视的方法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眼镜夹片等实现,也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当使用偏振材料制作视标时,使用配套的偏振眼镜进行观看。左眼可见图形的光线偏振角度与左偏振镜片角度互相垂直,经偏振眼镜后,呈现黑色,右眼同理。双眼可见图形经左偏振片或右偏振片后均呈黑色。使用红绿、红蓝或其他颜色互补的材料时同理。
本申请中,视标具有以下特征:
1.视标与眼的关系:
a、视标可被左眼看到;
b、视标可被右眼看到;
c、视标可被双眼同时看到;
d、a,b,c可为和的关系,也可为或的关系;
e、视标可部分被左眼看到,也可全部被左眼看到;
f、视标可部分被右眼看到,也可全部被右眼看到;
g、视标可部分被双眼同时看到,也可全部被双眼同时看到;
h、e,f,g可为和的关系,也可为或的关系;
i、e,f,g中所指的视标,可为视标的相同部分,也可为视标的不同部分。
2.视标的图案:
针对视标的图案,将由左眼看到的视标部分定义为A,右眼看到的视标部分定义为B,双眼同时看到的视标部分定义为C。
a、A,B,C可为完全相同,也可为部分相同,或者完全不同;
b、A,B,C可为完全相似,也可为部分相似;
c、A,B,C可为文字、符号、数字、字母、图案以及大众所熟悉的某种标识;
d、A,B,C组合后可为文字、符号、数字、字母、图案以及大众所熟悉的某种标识;
e、当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时,A,B,C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能量值相近。
3.该视标的尺寸及排列
a、视标尺寸在0.3~12mm之间;
b、按照某种顺序,例如自上至下或自下至上,视标尺寸可逐渐变化,也可大小恒定;
c、视标尺寸的变化可为等比变化;
d、视标尺寸的变化可为
Figure BDA0003459725460000071
e、当视标尺寸变化时,与之相对应的视力记录可为等差变化;
f、当视标尺寸变化时,与之相对应的视力记录可为小数记录法,五分记录法,LogMAR记录法以及分数记录法等;
g、当视标尺寸变化时,与之相对应的视力记录可为M单位法,点数法,N标识法以及Jaeger法等;
h、每行的视标数可相等,也可不等;
i、同一行视标之间的间距可自由排列,也可为该行视标的大小;
j、两行视标之间的间距可自由排列,也可为下一行视标的大小;
k、视标可为单独一行排列;
l、视标可为单独一列排列;
m、视标可由数行数列排列成矩形,圆形以及其他常见形状。
4.视标的能量
使用各种方法进行双眼分视后,相同面积的视标对眼形成的光通量相同。
如果左眼的能量值比右眼的要大很多,那么可能会造成结果不准确。
比如说,左眼可见的视标比右眼要亮,那么即使对于正常人来讲,右眼的视标也会容易被抑制。
作为一个实施例:
所述右眼所见图形为c型,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为镜像的c型,且双眼可见图形为l型,所述右眼所见图形与双眼可见图形组合形成d型,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与双眼可见图形组合形成b型。
其中测试时,左眼看到像是d型,右眼看到的像是b型,双眼同时视时,看到的物像是
Figure BDA0003459725460000081
命名为“上”;当视标旋转180度后,左眼看到像是p型,右眼看到的像是q型,双眼同时视时,看到的物像是
Figure BDA0003459725460000082
命名为“下”
在测试之前,采用示教卡进行示教,告诉被检者“你将可能看到‘b’、‘d’、‘下’、‘p’、‘q’、‘上’等图案,请如实回答你所看到的图案”。
使用检查卡(如图3所示)检查时,被检者佩戴偏振眼镜,将±2.00DS的反转拍放在眼前,被检者通过翻转拍看清视标并报告后,立即翻转,阅读下一个视标,不断重复,检查者使用记录卡(如图4所示)记录一分钟内正确视标的个数,除以2即为调节灵活度值。检查中应注意,检查卡中所有视标均为“上”或“下”,当被检者报告“b”、“d”、“p”和“q”中的任何一个时,均表示发生了抑制,此时不应提醒被检者,待检查结束后,记录最终正确的个数并除以2,即为被检者真实的调节灵活度。
检查者还可从记录卡中判断出发生抑制的眼别。例如,如图4所示,当右眼抑制时,被检者报告的结果均为“b”或“q”;而左眼抑制时,被检者报告的结果均为“d”或“p”。
检查者还可从记录卡中判断出发生抑制眼别的频率。例如,如图4所示,计算出右眼抑制的总数后,除以总的计数,即为右眼抑制的频率。左眼同理。右眼与左眼之和即为单眼抑制的频率。
为避免记忆效应,本专利设计了3套不同的卡片,分别为检查卡A、B、C,如图5、图6、图7所示。同时,部分被检者可能会在检查时意识到自己只能看到两种图案,从而发生谎报的情况,例如单眼弱视患者,或者其他发生恒定性抑制的情况时,只能看到“b”“q”或“d”“p”,此时,使用检查卡M(如图8)可有效避免谎报的发生。
临床中可能需要对不同视力的被检者进行检查,此时可使用检查卡D(如图9所示)检查。
此外,在其他检查中,可能需要条状视标,此时可使用检查卡E(如图10所示)或检查卡F(如图11所示)检查。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及位于两者之间的双眼可见图形,所述左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所述右眼可见图形的边沿与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另一侧连接,且两者构成一个可识别的图形,且所述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和所述双眼可见图形容三者融合形成表示方向的可识别图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视标由偏振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视标为实体承载呈现或为虚拟呈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识别的图形为文字、符号、数字、字母或图案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眼可见图形、右眼可见图形及双眼可见图形在不同空间频率下的能量值相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与右眼可见图形大小相等,形状相似或接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与右眼可见图形对称设置在所述双眼可见图形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眼所见图形为c型,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为镜像的c型,且双眼可见图形为l型,所述右眼所见图形与双眼可见图形组合形成d型,所述左眼可见图形与双眼可见图形组合形成b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眼所见图形的边沿与双眼可见图形部分重叠或连接设置,所述左眼所见图形的边沿与双眼可见图形部分重叠或连接设置。
CN202210020024.8A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Pending CN1144037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0024.8A CN114403796A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20024.8A CN114403796A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3796A true CN114403796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14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20024.8A Pending CN114403796A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379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4313A (zh) * 2022-09-26 2023-01-20 广东视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场景双眼能量刺激的同时视分级检查系统及方法
CN117481592A (zh) * 2023-11-16 2024-02-02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vr设备的正负相对调节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及vr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24313A (zh) * 2022-09-26 2023-01-20 广东视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场景双眼能量刺激的同时视分级检查系统及方法
CN115624313B (zh) * 2022-09-26 2023-10-03 广东视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多场景双眼能量刺激的同时视分级检查系统及方法
CN117481592A (zh) * 2023-11-16 2024-02-02 广州视景医疗软件有限公司 基于vr设备的正负相对调节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及vr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66164B1 (ko) 가상현실을 이용한 안과 검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931905B2 (en) Binocular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14403796A (zh)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JP2023100632A (ja) 立体視のデジタル測定の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ann et al. Measurement of visual aftereffects following virtual environment exposure
García-Pérez et al. Aniseikonia tests: The role of viewing mode, response bias, and size–color illusions
KR102474483B1 (ko) 원근조절 및 이접의 공동 결정
RU2718266C1 (ru) Способ оценки состояния и коррекции нарушений бинокулярного зрения
Mochizuki et al. The magnitude of stereopsis in peripheral visual fields
Langaas Visual acuity in children: the development of crowded and single letter acuities
CN220158217U (zh) 一种具有监测眼间抑制功能的视标
Breyer et al. A new 3D monitor–based random-dot stereotest for children
Jenkins et al. Effect of induced fixation disparity on binocular visual acuity
HAIROL et al. Effects of Monocular Blur on Clinical Measurements of Stereopsis and Binocular Contrast Sensitivity.
Moon et al. Repea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a new phoria test using flashed and auto-flashed presentation
Jeon et al. Ocular Alignment and Movement Exam
Jaschinski‐Kruza On proximal effects i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testing of dark accommodation
US11596302B2 (en)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smartphone
Syeda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to Assess the Accommodation and Vergence Relationship of Myopia in Indian Adolescent
Panachakel et al. A pilot study on amblyopic children for possible quantification of the left/right mismatch
US20230200644A1 (en)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smartphone
Barbu et al. Optometric testing for binocular vision in preschool children
JP2001000392A (ja) 近方視機能検査視標板
Hasanzade EVALUATION OF STEREOVISION FINDINGS USING THE TITMUS TEST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REFRACTIVE ERRORS
Jiménez Stereoacuity and optic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