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2937A -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2937A
CN114402937A CN202210093194.9A CN202210093194A CN114402937A CN 114402937 A CN114402937 A CN 114402937A CN 202210093194 A CN202210093194 A CN 202210093194A CN 114402937 A CN114402937 A CN 114402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garcane
perennial
unit area
per unit
str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319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伦旺
邓宇驰
王宇萍
周会
经艳
唐仕云
黄海荣
贤武
谭芳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Guangxi Zhuang Nationality Autonomous Regio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009319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29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2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29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55Sugar ca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1/00Processes for modifying genotypes ;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associated natural traits
    • A01H1/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hybridisation; Artificial pollination ; Fertilit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通过本发明对甘蔗品种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评价方法,能够对甘蔗宿根性进行精准评价,保证能够选育出强宿根的品种,促进对强宿根的甘蔗品种的选育研究与开发利用;此外,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同步设置标准对照品种,规范了甘蔗宿根性的评价方法,操作简单且高效精准,通过获得强宿根甘蔗品种并推广应用,能够节约成本,提高甘蔗的生产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作为重要糖料和生物能源作物,留宿根可节约种苗、节省劳动力、提早熟期,并有利于加快良种推广速度,减少种植的循环过程,延长生产周期。在相同管理条件下,同一甘蔗品种宿根蔗的品质和产糖率均比新植蔗高,因此,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在生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主要蔗糖生产国家所重视。
甘蔗宿根性强弱,产量高低除了受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影响外,品种本身的宿根性起了关键的作用,在甘蔗新品种选育中,除了产量、糖分、抗倒伏能力等因素外,宿根性也是极为重要的选育因素,选育出宿根性强的甘蔗优良品种,提高宿根产量,延长宿根年限,对甘蔗高产、稳产、高效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甘蔗宿根生发能力强弱,主要是在鉴定圃及之后各圃才留宿根进行观察,根据宿根蔗发株多少,与生产上的主栽品种进行比较,产量高、糖分高的即入选,由于主栽品种并不一定是宿根强的品种,因此选育出来的品种宿根能力未获得过准确评价,是没有保障的,导致目前生产上还上没有真正强宿根的主栽品种,大多只能留2年的宿根;至今为止还未有一种针对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统一、规范的评价标准,这就制约了选育强宿根性的品种。为此,有必要对宿根蔗的栽培管理和评价方法进行规范,得出一种简单、准确、高效的强宿根评价方法,同时本发明还将宿根性的评价提前至实生苗杂种圃阶段,突破了在鉴定圃及之后各圃才进行宿根性观察与评价的传统做法,通过该方法能简单、高效、精准、不余漏的选育出强宿根的甘蔗品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评价方法,能简单、规范、高效地对甘蔗的宿根性进行评价,能精确选育出强宿根的甘蔗品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评价甘蔗品种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甘蔗新植:在种植地以实生苗进行种植,并将此时种植的甘蔗称为新植蔗,将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记为A、单位面积产量记为B;
(2)第1次宿根蔗栽培:收获步骤(1)的新植蔗后,不进行补种和翻蔸新种,以宿根甘蔗生发新的蔗株,将宿根生发的新甘蔗称为第1次宿根蔗;
其中,新植、第1次宿根甘蔗需要在同等的施肥管理水平下进行管理;
当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强;当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和/或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弱。
而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强,为强宿根甘蔗品种或品系,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弱,为非强宿根甘蔗品种或品系。
进一步的,所述单位面积产量为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收获的甘蔗产量,所述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为成熟期内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内株高1.0米以上的甘蔗单茎数。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应用上述评价方法,选育出强宿根蔗品种或品系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在同等的施肥管理水平下进行甘蔗新植和第1次宿根栽培,统计并计算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第1次宿根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并将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记为A、单位面积产量记为B;当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的甘蔗品种或品系即入选为强宿根蔗的品种或品系。
本发明还包括应用上述选育方法培育强宿根组合甘蔗实生苗的方法,所述培育方法包括:选择亲本、亲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亲本为强宿根蔗的甘蔗品种或品系,接着将所获得的杂交种子进行播种,种子萌发完成后,调整好温湿度继续培育;当苗龄3-5叶时,分单株种植于营养钵中;当苗龄6-9叶即获得强宿根甘蔗实生苗。
进一步的,所述亲本杂交是在温度为23-30℃、湿度为78-92%的温室条件下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杂交种子的播种和萌芽阶段均是在温度为28-37℃的温室条件下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种子萌发完成后,将温度调整为24-29℃,湿度为78-82%,继续培育。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筛选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亲本组合及株系的方法,所述筛选方法为对任意甘蔗品种/品系作亲本进行组合杂交,将获得的实生苗进行种植;选择至少一亲本满足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的条件的杂交组合;即认为该杂交组合为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亲本组合。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对甘蔗品种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评价方法,能够精准对甘蔗宿根性进行评价,保证能够选育出强宿根的甘蔗品种以及选择宿根生发能力强的优良亲本和组合,促进对强宿根的甘蔗品种选选育研究与开发利用;此向,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同步设置标准对照品种,规范了甘蔗宿根性的评价方法,操作简单且高效精准,无余漏,通过获得强宿根甘蔗品种并推广应用,能够节约成本,提高甘蔗的生产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评价甘蔗品种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甘蔗新植:在种植地以实生苗进行种植,并将此时种植的甘蔗称为新植蔗,将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记为A、单位面积产量记为B;其中,所述单位面积产量为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收获的甘蔗产量,所述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为成熟期内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内株高1.0米以上的甘蔗单茎数;
(2)第1次宿根蔗栽培:收获步骤(1)的新植蔗后,不进行补种和翻蔸新种,以甘蔗宿根生发新的甘蔗株,将宿根生发的新甘蔗称为第1次宿根蔗;
其中,新植、第1次宿根甘蔗需要在同等的施肥管理水平下进行栽培管理;
当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强;为强宿根甘蔗品种或品系;
当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和/或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弱;为非强宿根甘蔗株系或品系。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应用实施例1的评价方法,选育出强宿根的品种或品系的方法;
所述方法为:在同等的施肥管理水平下,对有待选择的甘蔗品种或品系分别进行新植、第1次宿根栽培,统计并计算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第1次宿根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并将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记为A、单位面积产量记为B;当发现第1次宿根蔗的位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的甘蔗品种或品系时,其即入选为强宿根蔗的品种或品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采用实施例2的选育方法,培育出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实生苗的方法;
选择亲本、亲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亲本为强宿根(即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品种或品系(即满足实施例2所述的条件的甘蔗品种/品系),上述,亲本杂交为在温度为23℃、湿度为78%的温室条件下进行杂交,接着将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在温度为28℃的温室条件下进行播种和萌芽;种子萌发完成后,将温度调整为24℃,湿度为78%,继续培育;当苗龄3-5叶时,分单株种植于营养钵中;当苗龄6-9叶即获得甘蔗实生苗。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采用实施例2的选育方法,培育出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实生苗的方法;
选择亲本、亲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亲本为强宿根(即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品种或品系(即满足实施例2所述的条件的甘蔗品种/品系),上述,亲本杂交为在温度为26℃、湿度为85%的温室条件下进行杂交,接着将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在温度为32℃的温室条件下进行播种和萌芽;种子萌发完成后,将温度调整为26℃,湿度为80%,继续培育;当苗龄3-5叶时,分单株种植于营养钵中;当苗龄6-9叶即获得甘蔗实生苗。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采用实施例2的选育方法,培育出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实生苗的方法;
选择亲本、亲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亲本为强宿根(即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品种或品系(即满足实施例2所述的条件的甘蔗品种/品系),上述,亲本杂交为在温度为30℃、湿度为92%的温室条件下进行杂交,接着将所获得的杂交种子在温度为37℃的温室条件下进行播种和萌芽;种子萌发完成后,将温度调整为29℃,湿度为82%,继续培育;当苗龄3-5叶时,分单株种植于营养钵中;当苗龄6-9叶即获得甘蔗实生苗。
实施例6:
本实施例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分别对6个甘蔗品种(品系):桂糖131075、桂糖12351、桂糖131045、桂糖13154、桂糖12532、桂糖12107的宿根生发能力强弱进行评价。
首在对上述6个品种的新植蔗和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的产量和有效茎数的数据进行采集,并记录如表1所示。
表1甘蔗品种(品系)的新植蔗与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产量与其宿根性评价
Figure BDA0003490000820000051
然后,对这6个品种的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分别与新植蔗的数据进行比较,计算比植,再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桂糖131075、桂糖12351、桂糖131045、桂糖13154、桂糖12532、桂糖12107的宿根性进行评价,需同时满足实施例1所述两条要求即评价为强宿根蔗,否则为非强宿根蔗,记录如上述表1所示。
根据表1的评价结果,得知桂糖131045、桂糖13154和桂糖12532为强宿根甘蔗品种,桂糖131075、桂糖12351和桂糖12107非强宿根甘蔗品种。
接着,继续验证宿根性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申申人进一步调实上述品种在与第1次宿根栽培同等管理水平条件下的第2-第5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产量,并记录数据如表2所示。
表2不同甘蔗品种(品系)的第2-第5次宿根比较
Figure BDA0003490000820000061
Figure BDA0003490000820000071
根据表2的比较结果,发现,桂糖131045、桂糖13154和桂糖12532留第5次宿根蔗,仍然能够维持良好的产量和有效茎数,单位面积产量保持在6504公公/667m2以上,说明桂糖131045、桂糖13154和桂糖12532为强宿根甘蔗品种,而桂糖131075、桂糖12351和桂糖12107第3次宿根后的产量就降至4473公公/667m2以下,即这3个品种只能留1-2次(年)宿根,为非强宿根甘蔗品种;上述结果与表1中的评价结果一致。
实施例6的试验结果说明,采用本申申所述的方法评价甘蔗品种是否为强宿根甘蔗品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即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倍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倍新植蔗的的单位面积产量的甘蔗品种为强宿根甘蔗品种,否则,就为非强宿根甘蔗品种。
实施例7:
本实施例验证实施例3-5中的培育方法,应用实施例6所述六个品种,分别为:桂糖131075(非强宿根甘蔗品种)、桂糖12351(非强宿根甘蔗品种)、桂糖12107(非强宿根甘蔗品种)、桂糖131045(强宿根甘蔗品种)、桂糖13154(强宿根甘蔗品种)、桂糖12532(强宿根甘蔗品种);上述六个品种两两分别杂交共获得15个杂交后代组合,采用实施例1所述的评价方法,对每个杂交组合的宿根性强弱进行评价,并按实施例2的方法对各组合实生苗后代的甘蔗宿根生发能力强弱进行评价,统计强宿根株系数,强宿根株系的评价标准为:当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的株系即为强宿根的株系,计算各组合强宿根株系率,即强宿根株系率(%)=强宿根株系数/实生苗定植成活株数。
表3不同杂交组合的实生苗后代群体中强宿根株系率比较
Figure BDA0003490000820000081
根据表3结果可知,亲本组合中含有桂糖131045、桂糖13154和桂糖12532(强宿根甘蔗品种)1个或者2个的杂交组合即为强宿根组合,获得的家系后代群体才包含有强宿根株系,说明至少要有一个亲本为强宿根甘蔗品种或品系,亲本组合杂交的家系后代群体才能够选育出强宿根甘蔗品种或品系;而如若双亲都为非强宿根甘蔗品种(品系),如桂糖131075×桂糖12351、桂糖12107×桂糖12351、桂糖131075×桂糖12107等杂交组合不能满足强宿根组合的条件,其获得的组合家系后代中的所有株系都没有强宿根的株系,即宿根生发能力都是弱的。
实施例7的试验结果说明,采用实施例3-5所述方法,能够培育出宿根生发能力强的株系。
以上所述实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评价甘蔗品种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甘蔗新植:在种植地以实生苗进行种植,并将此时种植的甘蔗称为新植蔗,将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记为A、单位面积产量记为B;
(2)第1次宿根蔗栽培:收获步骤(1)的新植蔗后,不进行补种和翻蔸新种,在与新植蔗同等的施肥管理水平下,以宿根甘蔗生发新的蔗株,将宿根生发的新甘蔗称为第1次宿根蔗;
当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强;当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和/或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甘蔗的宿根生发能力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评价甘蔗品种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位面积产量为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上所收获的甘蔗产量,所述单位面积有效茎数为成熟期内平均每单位土地面积内株高1.0米以上的甘蔗单茎数。
3.一种对强宿根蔗品种或品系进行选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应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评价甘蔗品种宿根生发能力强弱的方法进行选育,所述方法为:在同等的施肥管理水平下进行甘蔗新植、第1次宿根栽培,统计并计算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第1次宿根蔗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并将新植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记为A、单位面积产量记为B;当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的甘蔗品种或品系即入选为强宿根蔗的品种或品系。
4.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选育方法培育强宿根组合甘蔗实生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选择亲本、亲本杂交获得杂交种子,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亲本为强宿根蔗的甘蔗品种或品系,接着将所获得的杂交种子进行播种,种子萌发完成后,调整好温湿度继续培育;当苗龄3-5叶时,分单株种植于营养钵中;当苗龄6-9叶即获得强宿根组合甘蔗实生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杂交是在温度为23-30℃、湿度为78-92%的温室条件下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交种子的播种和萌芽阶段均是在温度为28-37℃的温室条件下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子萌发完成后,将温度调整为24-29℃,湿度为78-82%,继续培育。
8.一种筛选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亲本组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方法为对任意甘蔗品种/品系作亲本进行组合杂交,获得的实生苗进行种植;选择至少一亲本满足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1.01A同时第1次宿根蔗的单位面积产量≥1.02B时的杂交组合;即认为该杂交组合为宿根生发能力强的甘蔗亲本组合。
CN202210093194.9A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Pending CN1144029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3194.9A CN114402937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3194.9A CN114402937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2937A true CN114402937A (zh) 2022-04-29

Family

ID=81277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3194.9A Pending CN114402937A (zh) 2022-01-26 2022-01-26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2937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992A (zh) * 2011-06-25 2011-12-2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测试宿根性的方法
CN104221649A (zh) * 2014-07-16 2014-12-24 游建华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
CN104472347A (zh) * 2014-11-06 2015-04-01 瑞丽滇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强宿根甘蔗杂交品系筛选方法
CN112772338A (zh) * 2021-01-28 2021-05-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82992A (zh) * 2011-06-25 2011-12-2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甘蔗实生苗大田移栽前测试宿根性的方法
CN104221649A (zh) * 2014-07-16 2014-12-24 游建华 一种延长甘蔗宿根的方法
CN104472347A (zh) * 2014-11-06 2015-04-01 瑞丽滇蔗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强宿根甘蔗杂交品系筛选方法
CN112772338A (zh) * 2021-01-28 2021-05-1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浙南宿根甘蔗的栽培", 《甘蔗糖业》 *
"浙南宿根甘蔗的栽培", 《甘蔗糖业》, no. 12, 15 December 1975 (1975-12-15) *
丁雪儿等: "甘蔗宿根性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no. 02, 10 April 2020 (2020-04-10) *
张木清等: "《糖料作物遗传改良与高效育种》", 中国农业出版社, pages: 125 - 1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10129B (zh) 早熟陆地棉新种质选育方法
CN106900346B (zh) 食用型甘薯轻简化薯根藤育苗方法
CN107409662B (zh) 一种降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的轮作方法
CN106665332A (zh) 一种利用显性核不育材料进行节水抗旱稻轮回选择育种的方法
CN110073968A (zh) 一种高油耐盐花生的快速培育方法
CN108235904A (zh) 一种早熟棉品种的种性保持和原种生产方法
CN104221848B (zh) 一种适宜机采的短果枝、低酚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02783410A (zh) 高产抗倒、优质双低、适合机械化作业油菜的育种方法
CN103975809A (zh) 一种秧盘育秧繁殖水稻三圃原种的方法
CN107251834B (zh) 一种早熟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3016518B (zh) 一种芹菜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CN114402937A (zh) 一种强宿根甘蔗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2772338A (zh) 一种强宿根甘蔗新品种选育方法
CN1071087C (zh) 一种玉米杂交制种的方法
CN111248082A (zh) 一种耐密植直播粳稻品种的选育方法
CN110169328A (zh) 一种适宜红壤旱地的增产增收型种植方法
CN114009331B (zh) 一种有限生长习性芝麻的高产育种方法
CN111528025B (zh) 一种缩短马铃薯育种年限的方法
CN111296274B (zh) 一种再生稻的水稻品种选育方法
CN1118230C (zh) 一种玉米杂交种的选育方法
CN113179938A (zh) 一种旱稻王旱优香7号的育种方法
CN104620830A (zh) 一种加快莲新品种育种的方法
CN113973709A (zh) 一种创制适宜北纬33度地区的高产多抗玉米自交系的方法
Voroniuk Winter peas are a new crop for ukrainian farmers
CN116114582A (zh) 一种利用嫁接提高马铃薯抗寒性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