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1225A -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401225A
CN114401225A CN202111458378.2A CN202111458378A CN114401225A CN 114401225 A CN114401225 A CN 114401225A CN 202111458378 A CN202111458378 A CN 202111458378A CN 114401225 A CN114401225 A CN 1144012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back information
received
data packet
sending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583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静雅
黄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are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are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are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arei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583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4012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401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4012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2Avoiding congestion; Recovering from conges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7Evaluation or update of window size, e.g. using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cknowledged [ACK] pac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是关于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如此,针对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应答,更便于确定第一设备是否成功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从而提高第一反馈信息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各类通信场景中,对数据传输的流畅度和准确性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在音视频通话场景中,在正常网络条件下,数据的发送接收较为稳定。但在网络情况不稳定情况下,如果发送端没有及时感应到数据传输质量的变化,持续按照原始情况发送数据包就会造成数据包丢失,从而导致通话中的卡顿或延时,或者无法充分利用传输带宽等现象,极大的影响了用户的实际感受。
目前较为通用的拥塞控制算法,往往通过对链路中包的总量的控制实现拥塞控制功能,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发送应答包到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应答包后才继续发送数据包。但是当应答包出现丢失的时候,发送端没有收到应答包,因此无法判断发送的数据包是否已经收到,从而不会继续发送数据包,造成音视频通话卡死。因而现有技术中的应答回复可靠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比对;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不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停止重复发送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
基于所述传输时延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包括:
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基于所述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则基于出现阻塞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缩小所述窗口值;
或者,基于上一次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数量,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增大所述窗口值。
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包括: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指示:所述重新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历史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则停止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或者,向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
基于所述传输时延确定所述预设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比对;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不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停止重复发送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基于所述传输时延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基于所述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节单元,用于若当前所述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则基于出现阻塞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缩小所述窗口值;或者,基于上一次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数量,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增大所述窗口值。
本公开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指示:所述重新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历史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则停止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或者,向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基于所述传输时延确定所述预设时长。
本公开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视频推荐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视频推荐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包括: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如此,数据包发送方在接收到接收方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即作为应答信息后,向接收方也发送对于应答信息的第二反馈信息,从而接收方可以确认发送方是否收到应答信息。基于此,第二反馈信息可以供接收方确定发送方对第一反馈信息的接收情况,进而提高了应答信息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模块运行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相关技术中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如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S110: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S120: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
S130: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这里,第一设备可以为数据传输场景下的数据包发送方,例如在音视频通话等场景下的客户端。第二设备可以为数据传输场景下的数据包接收方,例如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数据包的服务器等。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包可以为各类场景下携带数据资源、指令信息或其他信息的数据包,例如音视频通话、直播、线上会议等场景下客户端生成的待传输数据包,可用于通过第二设备传输至其他客户端以实现对应的场景功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反馈信息可以为第二设备在确认接收到数据包后返回的反馈信息,例如,可以为每隔预设时段确认该预设时段内接收到的数据包并返回的反馈信息,或者,也可以为每接收到一定数量的数据包返回的反馈信息。第一反馈信息也可以为表征数据包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的信息,例如,可以为每隔预设时段发送的表征该预设时段内数据包接收成功或接收失败的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馈信息可以携带所指示接收状况的数据包或者数据包标识,例如,可以携带预设时段内接收到的数据包或对应的数据包标识,或者,也可以携带接收到的一定数量的数据包或对应的数据包标识。如此,第一设备可基于第一反馈信息确定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从而可以确定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是否在历史时刻被接收过,也可以调整后续的数据包和/或第二反馈信息的发送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可包括:确认符(ACK)或者否认符(NACK)。确认符指示对应的数据包成功接收到,否认符指示对应的数据包接收失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馈信息为第一设备在成功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后返回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第一反馈信息的标识信息,从而第二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反馈信息确定第一设备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或者,第二反馈信息也可以携带第一反馈信息携带的数据包或数据包标识,用于告知第二设备该数据包或数据包标识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被第一设备成功接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设备通过第一反馈信息确定第二设备已成功接收数据包后,即可继续进行数据包传输,以保证通信的流畅性。因此,若接收到在先发送的数据包的第一反馈信息之后还有待发送的数据包,则向第二设备发送待发送的数据包。
如此,在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后,数据包发送方返回表征第一反馈信息已确认收到的第二反馈信息,从而可以告知第二设备即数据包接收方第一反馈信息的接收情况,进一步地,第二反馈信息可供第二设备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等。因此,通过对数据包接收方返回的应答反馈信息进行再一次应答反馈,可以更及时准确地提供第一设备对第一反馈信息的接收情况,利于第二设备及时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第一反馈信息的可靠性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30,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比对;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不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和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的比对结果,可以确定当前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是否与历史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相同。若相同,可以确认在历史时刻接收过该第一反馈信息,即当前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为第二设备重复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反馈信息用于供第二设备确定是否需要重复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例如,在第一反馈信息发送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可认为第一反馈信息在发送过程中出现丢失,则重复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然而由于第二反馈信息在发送过程中也可能会丢失,因此,会出现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但第二设备因第二反馈信息丢失导致重复发送第一反馈信息的情况。基于此,通过比对确认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是否在历史时刻接收过,可筛选第二设备重复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处理操作。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比对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可以为比对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或者,比对第一反馈信息的标识信息等,以确认第一反馈信息的身份或内容。
示例性地,比对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可以为比对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数据包,或者,比对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中记录的数据包标识。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不同时,可以根据第一反馈信息生成第二反馈信息,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例如,将第一反馈信息的标识信息记录在第二反馈信息中,或者,将第一反馈信息携带的数据包或记录的数据包标识记录在第二反馈信息中。如此,第二反馈信息可用于告知第二设备当前时刻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的身份。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时,可以选择不处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和/或,也可以向第二设备发送表征第一反馈信息重复的提示消息。
如此,通过确认当前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是否在历史时刻接收到过,可以确定该第一反馈信息是否是第二设备重复发送的,从而只针对接收到的新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反馈处理,减少第二反馈信息传输丢失导致第一设备多次重复处理第一反馈信息。因此可以在基于发送第二反馈信息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停止重复发送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重复接收第一反馈信息后,可以通过提示信息告知第二设备重复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在历史时刻已被接收过,从而可以指示第二设备停止重复发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示信息可以记录第一反馈信息的标识信息,或者,也可以记录第一反馈信息携带的数据包或数据包标识,从而用于供第二设备确认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的身份,并停止再次发送该第一反馈信息。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设备记录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和应答状况,例如,基于提示信息可以确认第一设备成功接收过当前第一反馈信息,且针对第一反馈信息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在传输中丢失。如此,基于发送提示信息和发送第二反馈信息的结合,可以更加准确地记录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反馈状况,便于后续对数据传输过程进行核查。
如此,通过提示信息的生成和发送,可以减少第二设备持续重复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反馈过程,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
基于所述传输时延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可包括:
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基于所述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发送数据包之前可以先确定第一设备用于发送数据包的拥塞窗口,例如,可以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间传输时延和传输带宽确定拥塞窗口的窗口值。这里,传输时延和/或传输带宽可通过瓶颈带宽与往返传输时延(Bottleneck Bandwidth and Round-trip propagation time,BBR)算法等确定。窗口值可以表征拥塞窗口的大小或窗口参数,基于窗口值可以确定通过该拥塞窗口向第二设备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情况和/或第一反馈信息的接收情况,确定传输时延。例如,可以确定某个历史时刻对应的数据包传输中,数据包的发送时刻和接收时刻,进而基于发送时刻和接收时刻可确定传输时延。这里,数据包发送时刻可基于第一设备记录的日志信息等历史发送信息确定。数据包接收时刻可基于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中记录的接收时刻确定,或者,也可以根据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的时刻,计算与数据包发送时刻的差值,得到的差值的二分之一可确定为传输时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状况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最小传输时延,进而基于最小传输时延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确定第一设备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例如,可以基于所有历史时刻或者距离当前时刻一段时间内的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情况确定每一次数据包发送所用的传输时长,并选择其中最小的传输时长为最小传输时延。这里,距离当前时刻一段时间内,可以为预设的时间段例如20s、50s等,或者,也可以为距离当前时刻的前几次数据包传输的发送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得到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以及当前传输通道中尚未被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确定当前传输通道是否出现阻塞。例如,当前窗口值对应的数据包数量大于传输通道中的数据包数量时,确定传输通道出现了阻塞。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还可以根据得到的传输通道的带宽对待发送的数据包进行分片处理,将分片后的数据包通过所述拥塞窗口进行发送。例如,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对应的数据包数量为100个,则在存储待发送数据包的发送队列中取出分片后的100个数据包进行发送。
如此,通过传输时延与传输带宽可以准确确定当前拥塞窗口的大小,进而可以在发送数据包之前先确定传输通道是否阻塞,从而降低传输质量差导致数据包传输错误的概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则基于出现阻塞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缩小所述窗口值;
或者,基于上一次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数量,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增大所述窗口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确定当前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则需要调整拥塞窗口的大小,以调整发送至传输通道的数据包数量。相应地,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也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调整拥塞窗口的窗口值,以实现对数据包传输效率的灵活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当前传输通道出现阻塞,根据出现阻塞前最后一次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例如获取该最后一次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中携带的数据包或数据包标识,确定出现阻塞前最后一次被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数量。基于该数据包数量,与当前传输通道的带宽进行比对,从而缩小拥塞窗口的窗口值,以抑制数据包传输数量超出传输通道带宽导致阻塞。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若当前传输通道出现阻塞,且出现阻塞后接收到了第一反馈信息,则根据上一次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即阻塞后最近一次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确定对应的数据包数量,进而结合传输通道的带宽,增大拥塞窗口的窗口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则发送数据包并接收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根据第一反馈信息携带的数据包或数据包标识等,确定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
进一步地,基于第二设备接收到的数据包,确定传输通道中尚未被第二设备接收的剩余数据包数量。基于所述剩余数据包数量,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可以调整拥塞窗口的窗口值,或者,直接确定下一次发送数据包的数量。
如此,可以基于上次传输数据包的数量,结合传输通道的带宽,动态调整第一设备侧拥塞窗口的窗口值,从而实现每一次数据包发送的数量与传输通道可用带宽相吻合,既可以有效抑制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又可以充分利用传输通道可用带宽,从而更好地优化数据传输效率。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S210: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S220:根据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S230: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根据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可以为每隔预设时段,根据当前预设时段内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预设时段可以根据历史时刻的数据传输状况进行设置,例如,可以为100ms,即第二设备每隔100ms发送一次第一反馈信息。如此,通过将第二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设置为按一定周期发送,可以提高接收数据包后进行应答的及时性,且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时机不完全依赖于数据包的接收,从而有效提高反馈信息的发送稳定性,可以更好地表征网络状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反馈信息可以为表征数据包接收成功的信息,例如,可以携带在当前预设时段内成功接收到的数据包或者对应的数据包标识,也可以为表征数据包接收失败的信息,例如用于指示在当前预设时段内未接收到数据包。相应地,若第一反馈信息表征数据包接收失败,第二反馈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继续进行数据包接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也可以为在接收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例如,在接收到预设数量的数据包后,将接收到的预设数量的数据包携带在第一反馈信息中,并发送给第一设备。
如此,在第二设备基于数据包的接收状况进行反馈后,又接收第一设备基于第一反馈信息发出的反馈,从而第二设备可以更加准确清晰地获知第一设备是否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进而可以确定第一设备是否因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而停止发送数据包。因此,第二设备可以基于第二反馈信息灵活调整数据包或第一反馈信息的发送策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230,可包括: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预设时长为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例如根据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确定的预设时长。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的第二反馈信息,表征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了本次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第二反馈信息,可以确定第一设备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即第一反馈信息丢失,或者,第二反馈信息在发送过程中丢失。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在预设时长内未收到第二反馈信息时,可以重新发送一次第一反馈信息,并在重新发送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第二反馈信息。若仍未接收到,则继续重新发送,直至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或表征接收到重复的第一反馈信息的提示信息。
如此,基于预设时长的设置,可以充分提高第二设备对第一设备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情况的响应速度,通过重新发送第一反馈信息,更好地弥补前次第一反馈信息丢失造成的数据包传输停滞。基于此,可以更好地抑制第一设备因未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而持续处于数据包停止发送的状态,从而减少传输卡顿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指示:所述重新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历史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则停止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提示信息为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重复时发送的信息,即,第二设备接收到提示信息时,表明重新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在前次的一次或多次发送中已被第一设备接收到,而第二设备未接收到对应的第二反馈信息是因为第二反馈信息传输中出现丢失。
因此,若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则停止重新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并继续从传输通道中接收数据包,并继续反馈下一次接收的数据包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如此,基于提示信息的接收,可以有效减少因第二反馈信息传输丢失导致第二设备进行不必要的重复发送,更好地传达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的收发状况,从而进一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或者,向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
基于所述传输时延确定所述预设时长。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传输时延可以通过BBR算法等进行计算,预设时长可以根据传输时延进行设置,例如,预设时长可以设置为传输时延的2倍。由于在第一设备侧会计算传输时延以确定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因此传输时延也可以向第一设备直接获取。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或者,向第一设备获取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也可以为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最小传输时延,或者,向第一设备获取所述最小传输时延。例如,基于所有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每次数据包接收对应的传输时延,并确定其中最小的传输时延,或者,直接向第一设备获取最小传输时延。基于此,预设时长可根据最小传输时延确定,例如设置为最小传输时延的2倍。
如此,基于传输时延设置预设时长,可以更好地吻合第二反馈信息在传输通道的实际传输情况,既可抑制第二设备等待过久,又可以抑制第二设备过早重复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导致资源浪费。
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10,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第一接收单元120,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
第二发送单元13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送单元130,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比对;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不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停止重复发送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基于所述传输时延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10,具体用于:
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基于所述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节单元,用于若当前所述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则基于出现阻塞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缩小所述窗口值;或者,基于上一次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数量,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增大所述窗口值。
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210,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第四发送单元220,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230,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收单元230,具体用于: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发送单元220,还用于:
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发送单元220,还用于: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指示:所述重新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历史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则停止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或者,向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基于所述传输时延确定所述预设时长。
以下结合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一个具体示例: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的数据处理操作,通过在原有的BBR拥塞控制算法上进行修改,可以提高弱网条件下数据传输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客户端(client)为数据包的发送端,即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服务器(server)为数据包的接收端,即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应答包(feedback)即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反馈信息,应答反馈包(ack)即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二反馈信息。本公开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网络模块正常按照如图6所示的BBR状态机运行。这里,Min rtt为最小传输时延(minimum round-trip time,Min rtt),cwnd为拥塞窗口的窗口值,BDP为带宽时延(Bandwidth-Delay Product,BDP),Inflight为传输通道即管道中未被接收的数据量,MSS为最大报文段长度(Maximum Segment Size,MSS)。
2.本次改进主要针对在带宽探测(probe_bandwidth,probe_bw)状态也是一种稳定带宽探测状态下。
3.本地数据通过采集编码封包形成了可发送的数据流,进入发送队列。
4.根据测算出的带宽和最小往返传输时长(round-trip time,rtt)计算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cwnd),结合在链路中未收到应答的数据判断窗口是否阻塞。
5.如果此时未发生阻塞,数据流通过发送调整(pacing)模块,按照BBR预测出来的带宽进行数据分片发送,并将此数据记录为在链路中的数据。
6.服务器每100ms定时触发应答(feedback),向客户端发送应答包,携带服务器统计在100ms中收到的数据。
7.如果此时客户端收到应答包(需判定此应答包是否有收到过),如果此应答包并没有收到过,则根据应答包携带的数据,判断链路中已经被应答的包数,对客户端记录的在链路中数据包的量进行缩减。如果此应答包已经收到则忽略不计。
8.而由于此时判断链路中并没有达到最大包数,因此从发送队列中取出数据包,继续向服务器发送。与此同时,向服务器端发送已收到应答包的应答反馈包(ack)。
9.服务器收到ack,则认为客户端已经收到了应答包。
10.如果客户端出现了阻塞情况,则可以看出是因为应答包出现丢失或者说发送的大部分数据包出现了丢失,此时应答包的ack并没有发送到服务器。
11.服务器在2个rtt内没有收到ack,此时认为之前发送的应答包丢失,则再次重新发送原应答包。
12.再重新收到应答包之后,会按照步骤7重新执行,在这种条件下客户端就不会持续阻塞。
13.由于在客户端增加了应答包判断,则如果是ack丢失导致服务器重新发送了应答包,此应答包会被认为无效,不会被处理。
相关技术中对于数据包的发送和应答如图7所示,如果应答包丢失,那么滑动窗口无法向右滑动,因而导致无法继续发送数据,造成卡死。而本公开实施例如图8所示,conge为客户端侧的拥塞窗口,acked表征客户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应答包,sendack表征指示发送应答包。通过定时发送应答包,改进服务器回复应答包的频率,可以增加应答包的总数和可靠性,从而有效防止卡死。通过对收到的应答包进行应答,可以保证应答包的可靠性。如果出现应答包丢包,则服务器会重新发送应答包,直到客户端收到为止。这样可以使客户端的窗口继续滑动,继续发送数据从而防止客户端卡死。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与存储器连接;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前述任意技术方案提供的压测方法。
处理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电子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例如,能够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方法。
本公开一实施例示出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组件,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应用在所述电子设备的任意方法,例如,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方法。
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被配置为执行电子设备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被配置为将电子设备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电子设备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 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计算机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前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压测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2)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比对;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不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停止重复发送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
基于所述传输时延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
所述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包括:
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基于所述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当前所述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则基于出现阻塞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缩小所述窗口值;
或者,基于上一次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数量,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增大所述窗口值。
6.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根据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包括: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指示:所述重新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历史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则停止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或者,向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
基于所述传输时延确定所述预设时长。
11.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返回的第一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二设备的数据包接收状况;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之后,将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进行比对;
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不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第二反馈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在当前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与历史时刻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时,向所述第二设备发送提示信息,其中,所述提示信息用于触发第二设备停止重复发送对应的第一反馈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发送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以及传输通道的带宽;基于所述传输时延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确定所述第一设备的拥塞窗口的窗口值;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具体用于:
若当前传输通道未出现阻塞,基于所述拥塞窗口的窗口值向第二设备发送数据包。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调节单元,用于若当前所述传输通道出现阻塞,则基于出现阻塞前接收到的最后一个第一反馈信息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缩小所述窗口值;或者,基于上一次接收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数量,以及所述传输通道的带宽,增大所述窗口值。
1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设备发送的数据包;
第四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包的接收状况,向第一设备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反馈信息指示:所述第一设备成功接收到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在发送第一反馈信息后的预设时长内,接收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第二反馈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
若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二反馈信息,则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发送单元,还用于:
检测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指示:所述重新发送的第一反馈信息与所述第一设备历史时刻接收到的第一反馈信息指示的数据包相同;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提示信息,则停止重新发送所述第一反馈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历史时刻的数据包接收状况确定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或者,向所述第一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基于所述传输时延确定所述预设时长。
2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连接;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2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111458378.2A 2021-12-02 2021-12-0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4012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8378.2A CN114401225A (zh) 2021-12-02 2021-12-0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58378.2A CN114401225A (zh) 2021-12-02 2021-12-0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401225A true CN114401225A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5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58378.2A Pending CN114401225A (zh) 2021-12-02 2021-12-02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40122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0A (zh) * 1994-05-13 1996-07-10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用于噪声通信信道的信令规程
CN101248611A (zh) * 2005-08-24 2008-08-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CN102075741A (zh) * 2010-12-14 2011-05-25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3905328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系统、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6154823A1 (zh) * 2015-03-27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835649A (zh) * 2019-04-15 2020-10-27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00A (zh) * 1994-05-13 1996-07-10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 用于噪声通信信道的信令规程
CN101248611A (zh) * 2005-08-24 2008-08-2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单元传送方法
CN102075741A (zh) * 2010-12-14 2011-05-25 北京华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传输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3905328A (zh) * 2012-12-25 2014-07-0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控制系统、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6154823A1 (zh) * 2015-03-27 2016-10-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835649A (zh) * 2019-04-15 2020-10-27 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装置及相关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9034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dia streams
JP3817426B2 (ja) 自動再送要求を行うデータ・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パケット破棄方法及びパケット破棄装置
CN10823408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发送端
CN106067847B (zh) 一种语音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07003329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그날링 데이터 메시지들을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50157720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optimize delivery of multicast content using probabilistic feedback
CN109194452B (zh) 数据重传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其网络设备
CN112436924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08025251A1 (fr) Procédé de gestion de retransmission de données dans un réseau sans fil à la dernière retransmission
US7949778B2 (en) Systems, methods,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packet-level FEC with higher throughput using user datagram protocol (UDP)
JP2010521090A (ja) 適応的でスケーラブルなパケット誤り訂正装置及び方法
CN105681002A (zh) 组播数据的传输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和通信设备
WO2016201904A1 (zh) 一种基于tcp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924485B (zh) 客户端实时视频流中断处理方法及系统、监控系统
US20110038369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based on user datagram protocol
CN105450429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通信设备
CN110602568B (zh) 一种基于rtp的视频流传输丢包重传方法、设备及存储设备
JP4160493B2 (ja) パケット通信監視装置、及びパケット通信監視方法
CN116599953B (zh) 一种文件上传的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040692A (zh)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20200028631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of program
CN115189813A (zh) Ott组播方法、系统、装置、组播代理和组播服务器
CN11440122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89312A1 (zh) 边链路中继系统中的业务维持方法及中继设备、介质
US20040148422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at can improve throughpu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