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400709A - 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400709A CN114400709A CN202210297611.1A CN202210297611A CN114400709A CN 114400709 A CN114400709 A CN 114400709A CN 202210297611 A CN202210297611 A CN 202210297611A CN 114400709 A CN114400709 A CN 1144007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d
- module
- power
- storage battery
- battery pa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1—Dispersed gener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7—Stationary installations, e.g. power plant buffering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388—Islanding, i.e. disconnection of local power supply from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其中的方法基于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实现,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若是,则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若否,则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其中,在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及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以便于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本发明可提高蓄电池组及光伏组件使用寿命及性能,同时实现太阳能供电与电网调度的协调。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加强,新能源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在电力系统的发展中,风力发电不再是唯一,太阳能光伏发电已成为发电企业优先发展的技术形式,尤其在“3060”目标提出后,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越来越大,其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但是,太阳能是一种间歇性的能源,它受环境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输出功率也存在不确定性,其并网后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带来了冲击;同时,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运行受到了光照时长的限制,其在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持续性上大打折扣。因而,在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配置有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以保证其供电的电能质量,同时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及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太阳能供电系统在白天可以不断地给储能装置充电,储能装置在用电负荷高峰时可对外供电,且在电网出现故障时,还可作为应急电源对用户供电。但是,在使用现有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的太阳能供电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储能装置中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只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时,储能装置中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最高,而在较冷或较热的环境温度下,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较低,且严重影响蓄电池及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同时,由于光伏组件的供电量受天气影响大,用电负载通常需要同时连接交流电网,以便在太阳能供电不足时通过交流电网供电,然而,当太阳能供电及电网供电时,如何在提高太阳能资源利用率的同时,满足电网调度要求,成为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基于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实现,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包括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包括并网逆变器,所述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均与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电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连接有光伏组件,所述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还连接有交流电网;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若是,则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若否,则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其中,在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及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以便于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本发明可提高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增强太阳能供应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同时可通过自主调整用户终端用电负载的负荷需求,实现光伏组件及电网调度之间的“用供能一体化”的协同控制作用。具体地,本发明中,光伏组件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由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然后将交流电存储在蓄电池组中,以便于向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供电;在此过程中,可通过获取到的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以便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或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从而实现对光伏组件和交流电网供电的切换,同时,在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或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时,由于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可使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同时便于增强太阳能供应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执行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时,所述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导通,此时所述交流电网通过交流母线分别与光伏组件和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导通;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历史用电数据对用电时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并网用电时段,多个并网用电时段包括:第一并网时段T1、第二并网时段T2、第三并网时段T3、第四并网时段T4、第五并网时段T5、第六并网时段T6、第七并网时段T7及第八并网时段T8;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一并网时段T1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二并网时段T2时,所述光伏组件开始运行,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优先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三并网时段T3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直到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四并网时段T4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判断所述蓄电池组内是否有电,若是,则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若否,则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五并网时段T5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光伏组件充电,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优先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六并网时段T6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七并网时段T7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直到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八并网时段T8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用电模块还设置在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的直流用电负载以及设置在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的交流用电负载;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包括:
所述交流用电负载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所述并网逆变器将所述交流电网中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将该直流电输送至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存储,并将该直流电供所述直流用电负载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直流用电负载和/或交流用电负载向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反向供电。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执行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时,所述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断开,此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直流母线与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导通;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历史用电数据对用电时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离网用电时段,多个离网用电时段包括:第一离网时段t1、第二离网时段t2、第三离网时段t3、第四离网时段t4及第五离网时段t5;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一离网时段t1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二离网时段t2时,所述光伏组件开始运行,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三离网时段t3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光伏组件充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四离网时段t4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五离网时段t5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包括电池液冷板和电池换热系统,所述电池液冷板铺设在蓄电池组的外表面,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的进液口与电池液冷板的出液口连通设置,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的出液口与电池液冷板的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用于在蓄电池组的温度大于最大阈值时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所述电池换热系统还用于在蓄电池组的温度小于最小阈值时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热,其中,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处于最小阈值与最大阈值之间;
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时,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执行步骤如下:
获取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
判断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是否大于最大阈值,若是,则驱动电池换热系统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冷;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判断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是否小于最小阈值,若是,则驱动电池换热系统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热,若否,则不动作。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包括:
运行状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若是,则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若否,则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其中,在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及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以便于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或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时,用于控制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的导通或断开,还用于控制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的运行状态。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操作。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一种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与光伏组件和交流电网的模块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等来描述各种单元,但是这些单元不应当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单元和另一个单元。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中可能出现的术语“和/或”,其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
应当理解,还应当注意到在一些备选实施例中,所出现的功能/动作可能与附图出现的顺序不同。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动作,实际上可以实质上并发地执行,或者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来执行连续示出的两个图。
实施例1:
现有技术中,用电负载在使用太阳能供电与电网供电的过程中,难以实现太阳能供电与电网调度的协调。具体地,用电负载同时连接光伏组件及交流电网时,当光伏组件与交流电网处于并网状态时,如发生交流电网故障,为防止孤岛效应,并网逆变器将不被允许工作,会影响到用户用电;当光伏组件与交流电网处于离网状态时,如蓄电池组被充满,且没有用电负载用电时,光伏组件输出的电能无法得到进一步的利用。
本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可以但不限于由具有一定计算资源的计算机设备或虚拟机执行,例如由个人计算机、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或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执行,或者由虚拟机执行,以便在提高蓄电池组及光伏组件使用寿命及性能的同时,实现太阳能供电与电网调度的协调。
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基于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实现,如图1所示,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包括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包括并网逆变器,所述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均与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电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连接有光伏组件,所述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还连接有交流电网。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中的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包括但不仅限于专利申请号为202210107719X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直流充电桩、用户终端、交流充电桩和并网逆变器,所述蓄电池组采用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蓄电池组,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采用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电池液冷板和电池换热系统,所述光伏组件采用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光伏组件,所述交流电网采用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交流电网,各模块之间的连接关系均与上述专利中各对应模块的连接关系相同,此处不再予以赘述。
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可以但不限于包括有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若是,则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若否,则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其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包括光伏组件的输出频率、输出电压和相位,所述并网条件包括光伏组件的输出频率与交流电网的输出频率相同、光伏组件的输出电压与交流电网的输出电压相同,光伏组件的相位与交流电网的相位相同;其中,在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及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以便于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本实施例可提高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增强太阳能供应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性能,同时可通过自主调整用户终端用电负载的负荷需求,实现光伏组件及电网调度之间的“用供能一体化”的协同控制作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可将太阳能转换为直流电,再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由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然后将交流电存储在蓄电池组中,以便于向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供电;在此过程中,可通过获取到的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以便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或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从而实现对光伏组件和交流电网供电的切换,同时,在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或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时,由于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可使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从而便于提高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同时便于增强太阳能供应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本实施例中,执行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时,所述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导通,此时所述交流电网通过交流母线分别与光伏组件和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导通;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历史用电数据对用电时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并网用电时段,多个并网用电时段包括:第一并网时段T1——夜晚低谷电价时段、第二并网时段T2——上午平峰时段、第三并网时段T3——上午高峰时段、第四并网时段T4——下午高峰时段、第五并网时段T5——下午平峰时段、第六并网时段T6——傍晚平峰时段、第七并网时段T7——夜晚高峰时段及第八并网时段T8——夜晚平峰时段;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一并网时段T1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终端用电模块还设置在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的直流用电负载以及设置在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的交流用电负载;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包括:
所述交流用电负载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所述并网逆变器将所述交流电网中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将该直流电输送至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存储,并将该直流电供所述直流用电负载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二并网时段T2时,所述光伏组件开始运行,此时,终端用电模块等模块的用电负荷量较小,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逐渐增大;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优先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三并网时段T3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此时,终端用电模块等模块的用电负荷量增大,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逐渐达到最大程度;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直到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四并网时段T4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判断所述蓄电池组内是否有电,若是,则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若否,则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具体地,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直流用电负载和/或交流用电负载向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反向供电。由此可便于利用直流用电负载及交流用电负载中的多余电量,避免直接使用交流电网电量造成的电量费较高的问题。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五并网时段T5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此时,终端用电模块等模块的用电负荷量减小,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逐渐减小;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光伏组件充电,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优先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六并网时段T6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此时,光伏组件停止发电;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七并网时段T7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直到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八并网时段T8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本实施例中,执行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时,所述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断开,此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直流母线与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导通;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历史用电数据对用电时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离网用电时段,多个离网用电时段包括:第一离网时段t1——夜晚时段、第二离网时段t2——上午平峰时段、第三离网时段t3——上午高峰时段和下午高峰时段、第四离网时段t4——下午平峰时段及第五离网时段t5——傍晚时段;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一离网时段t1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二离网时段t2时,所述光伏组件开始运行,此时,终端的用电负荷量较小,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逐渐增大;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三离网时段t3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此时,终端用电模块等模块的用电负荷量增大,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逐渐达到最大程度;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光伏组件充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四离网时段t4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此时,终端用电模块等模块的用电负荷量减小,光伏组件的发电量逐渐减小;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五离网时段t5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此时,光伏组件无发电量;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包括电池液冷板和电池换热系统,所述电池液冷板铺设在蓄电池组的外表面,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的进液口与电池液冷板的出液口连通设置,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的出液口与电池液冷板的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用于在蓄电池组的温度大于最大阈值时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所述电池换热系统还用于在蓄电池组的温度小于最小阈值时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热,其中,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处于最小阈值与最大阈值之间;
本实施例中,由于蓄电池组的外表面铺设有电池液冷板,当蓄电池组的温度大于最大阈值或小于最小阈值时,可通过电池换热系统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或制热,从而将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便于提高蓄电池组的充放电效率,同时便于增强太阳能供应系统的使用寿命及性能。
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时,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执行步骤如下:
获取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
判断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是否大于最大阈值,若是,则驱动电池换热系统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冷;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判断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是否小于最小阈值,若是,则驱动电池换热系统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热,若否,则不动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用于实现实施例1中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包括:
运行状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若是,则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若否,则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其中,在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及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以便于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或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时,用于控制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的导通或断开,还用于控制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的运行状态。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可能被称为用于终端、便携式终端、台式终端等,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实施例1中任一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操作。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至3任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实施例1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的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应理解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界定的为准,并且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书。
Claims (9)
1.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实现,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包括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包括并网逆变器,所述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均与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电连接,所述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连接有光伏组件,所述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还连接有交流电网;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并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若是,则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若否,则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其中,在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及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以便于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时,所述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导通,此时所述交流电网通过交流母线分别与光伏组件和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导通;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历史用电数据对用电时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并网用电时段,多个并网用电时段包括:第一并网时段T1、第二并网时段T2、第三并网时段T3、第四并网时段T4、第五并网时段T5、第六并网时段T6、第七并网时段T7及第八并网时段T8;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一并网时段T1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二并网时段T2时,所述光伏组件开始运行,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优先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三并网时段T3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直到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四并网时段T4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判断所述蓄电池组内是否有电,若是,则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若否,则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五并网时段T5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光伏组件充电,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大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优先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所述光伏组件运行时输出的剩余电量输入所述交流电网;当所述光伏组件的输出电量小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的用电需求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六并网时段T6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七并网时段T7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直到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八并网时段T8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用电模块还设置在并网逆变器的直流端的直流用电负载以及设置在并网逆变器的交流端的交流用电负载;所述蓄电池组通过交流电网充电,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包括:
所述交流用电负载从所述交流电网取电运行,所述并网逆变器将所述交流电网中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然后将该直流电输送至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存储,并将该直流电供所述直流用电负载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组的存储电能不足时,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直流用电负载和/或交流用电负载向所述终端用电模块反向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执行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时,所述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断开,此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直流母线与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导通;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用电模块的历史用电数据对用电时段进行划分,得到多个离网用电时段,多个离网用电时段包括:第一离网时段t1、第二离网时段t2、第三离网时段t3、第四离网时段t4及第五离网时段t5;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一离网时段t1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二离网时段t2时,所述光伏组件开始运行,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三离网时段t3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所述光伏组件充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四离网时段t4时,所述光伏组件保持运行,所述蓄电池组和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待机,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光伏组件取电运行;
当前时间处于所述第五离网时段t5时,所述光伏组件停止运行,所述蓄电池组进行放电,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协同运行,以供所述终端用电模块从所述蓄电池组取电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包括电池液冷板和电池换热系统,所述电池液冷板铺设在蓄电池组的外表面,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的进液口与电池液冷板的出液口连通设置,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的出液口与电池液冷板的进液口连通设置,所述电池换热系统用于在蓄电池组的温度大于最大阈值时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冷,所述电池换热系统还用于在蓄电池组的温度小于最小阈值时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热,其中,所述预定温度范围处于最小阈值与最大阈值之间;
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运行时,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执行步骤如下:
获取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
判断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是否大于最大阈值,若是,则驱动电池换热系统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冷;若否,则进入下一步;
判断蓄电池组的温度数据是否小于最小阈值,若是,则驱动电池换热系统对电池液冷板内的液体进行制热,若否,则不动作。
7.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所述多能源协同控制系统包括:
运行状态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虚拟电厂协调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数据,判断所述运行状态数据是否满足并网条件,若是,则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若否,则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其中,在所述并网模式控制方法及所述离网模式控制方法中,所述余热回收利用模块与蓄电池组协同运行,以便于将所述蓄电池组的温度保持在预定温度范围内;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在执行并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或执行离网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时,用于控制并网逆变器与交流电网的导通或断开,还用于控制终端用电模块、蓄电池组及余热回收利用模块的运行状态。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及,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从而完成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操作。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取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配置为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的操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97611.1A CN114400709A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297611.1A CN114400709A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400709A true CN114400709A (zh) | 2022-04-26 |
Family
ID=81235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297611.1A Pending CN114400709A (zh) | 2022-03-25 | 2022-03-25 | 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400709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28271A1 (en) * | 2014-07-22 | 2016-01-28 | Rick Smith | Grid tie charge controller |
US20170207633A1 (en) * | 2016-01-19 | 2017-07-20 | Fujitsu Limited | Aggregated and optimized virtual power plant control |
CN109713712A (zh) * | 2018-10-10 | 2019-05-03 | 北京天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光储荷智能化管理一体机及光储荷智能化管理方法 |
CN112976999A (zh) * | 2021-04-12 | 2021-06-18 | 吉林大学 | 针对多热源直流储能装置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3188200A (zh) * | 2021-06-29 | 2021-07-30 |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 |
-
2022
- 2022-03-25 CN CN202210297611.1A patent/CN1144007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028271A1 (en) * | 2014-07-22 | 2016-01-28 | Rick Smith | Grid tie charge controller |
US20170207633A1 (en) * | 2016-01-19 | 2017-07-20 | Fujitsu Limited | Aggregated and optimized virtual power plant control |
CN109713712A (zh) * | 2018-10-10 | 2019-05-03 | 北京天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光储荷智能化管理一体机及光储荷智能化管理方法 |
CN112976999A (zh) * | 2021-04-12 | 2021-06-18 | 吉林大学 | 针对多热源直流储能装置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13188200A (zh) * | 2021-06-29 | 2021-07-30 | 天津滨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光伏光热组件与热泵和溶液除湿机耦合的三联供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hmad et al. | Efficient energy management in a microgrid | |
CN112519620B (zh) | 一种电动汽车柔性充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13612260A (zh) | 一种电-氢孤岛直流微电网运行控制方法 | |
Li et al. | Study on microgrid operation control and black start | |
Kumar et al. |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DC microgrid in market segments and control technique | |
CN104617605A (zh) | 微网控制系统和方法 | |
CN104092236A (zh) | 混合型再生能源与储能系统供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Shemami et al. | Reliable residential backup power control system through home to plug-in electric vehicle (H2V) | |
Singh et al. | Supervisory control strategy for the effective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in a residential microgrid system using a cost-effective controller | |
US20230352959A1 (en) | Energy convers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6187702A (zh) | 一种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优化调度系统 | |
Kumar et al. | A state of art review of microgrid control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
Kusakana | Impact of time of use tariff and demand profiles on prosumers in peer-to-peer energy sharing scheme | |
Madhumitha et al. | Hybrid renewable energy based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 | |
CN204668970U (zh) | 微网控制系统 | |
CN113629758A (zh) | 一种多能源并网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 | |
Liu et al. | A home energy router an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AC/DC hybrid sources and consumers | |
Ma et al. | A fuzzy coordinated energy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energy storage units in DC multiport energy router | |
Ali et al. | Intelligent hybrid energy system and grid integration using microcontrollers | |
CN114400709A (zh) | 一种多能源协同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4221369B (zh) | 基于光储直流微电网的高压直流供电系统及其能量管理方法 | |
CN116094033A (zh) | 一种用于电网灵活抗扰动调节的光伏储能互补系统 | |
US1147669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storage and consumption of power according to tiered time-based criteria | |
Nakahata et al. |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demonstration systems | |
Sajid et al. | A conditional-constraint optimization for joint energy management of data center and electric vehicle parking-lot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