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9100A -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9100A
CN114399100A CN202111655883.6A CN202111655883A CN114399100A CN 114399100 A CN114399100 A CN 114399100A CN 202111655883 A CN202111655883 A CN 202111655883A CN 114399100 A CN114399100 A CN 114399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entration
toxic
toxic gas
load
evac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588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东平
陈中
刘勋
谢承煜
熊立春
张孝强
何利文
王晋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t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gt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gt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65588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9910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99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91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06Q10/047Optimisation of routes or paths, e.g. travelling salesman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undesired emission of substances, e.g. pollution alarms
    • G08B21/14Toxic gas al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lgebra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路线通知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毒气泄漏报警器、风速风向仪、中央管理后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的计算。本发明属于安全工程规划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结合化工园的实时风场风向、风速数据,计算毒气泄露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能有效通知危险区域的人群先撤离,通过空间浓度势场的负方向来限制应急疏散路径的方向,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用毒气负荷替代距离来确定最佳的应急疏散路径,更具有实际效果的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Description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全工程规划系统技术领域,涉及化工园毒气泄露时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系统与方法,具体是指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化工产业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的主导和支柱,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管控不断加强,小规模企业难以承受会渐渐被淘汰,化工企业会向大规模头部企业集中,化学工业园的兴起已经成为中国化工发展方向的主流模式。化工园中含有多种重特大危险源,突发性的化工事故、爆炸和大规模的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运输、存储都很容易导致危险化学品产生、泄漏事故的发生。且化工园内建筑繁多、出口路线也多样。在面对毒气泄露的危险情况下,选择一条最安全高效的疏散路线,能大大减弱疏散人群受到毒气的影响。目前针对化工园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的研究逐渐增加,但因为化工园的毒气泄露到扩散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在操作、运行、管理上容易造成毒气泄露。毒气泄露因泄露程度、毒气类型、气象条件、建筑规划的不同,其对环境的影响有很大不同。我国对于化工园毒气泄露的应急疏散方式的研究因其难度较大且开展较晚,市场上还没有十分成熟的方案,且研究较为困难。
目前关于化工园毒气泄露应急疏散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数据采集中央数据处理-指导人群疏散的一体化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系统研究;另一种是基于改进传统算法的应急疏散最佳路径的规划和虚拟仿真分析。
第一种:化工园区域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系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一般是利用疏散人群的个人移动端与网络云端相连接,在收集到个人的位置信息后再反馈最佳的疏散路线到个人,可以考虑到个人的行为影响和实时位置,但需要疏散个人随身携带手机等个人移动设备,在实际情况很难满足且会增加疏散人群的应急疏散反应时间,甚至可能出现遗漏的情况。
第二种:基于改进传统算法的应急疏散最佳路径的规划,但现在大多数应急疏散最佳路径规划集中在最短路径规。Dijkstra算法就是一种常用的单源点最短路径算法,也是一种基本的贪心算法,Dijkstra算法是求解单电源最短路径的经典算法,是一种发散式的搜索,能很好的适用网络拓扑变化,是应急疏散路径规划的常用算法。Dijkstra算法思想:集合G=(S,U)。S为已求出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初始时只包含起点V;U为未确定最短路径的顶点集合。每一次搜索将U中与起点V相邻的顶点按距离起点V的长度依次按最近的顶点加入S中,同时保持起点V到S中其他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小于从起点V到到U中任何顶点的最短路径长度,直到U中的顶点为零,输出最短路径。这就导致在面对复杂路径的情况时其收敛速度较慢;同时用Dijkstra算法求解最短路径规划只考虑了距离的因素,忽略了道路的实际情况和毒气浓度空间分布的差异,容易导致出现疏散路径最短的道路受到毒气伤害很大的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合化工园的实时风场风向、风速数据,计算毒气泄露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能有效通知危险区域的人群先撤离,通过空间浓度势场的负方向来限制应急疏散路径的方向,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通过用毒气负荷替代距离来确定最佳的应急疏散路径,更具有实际效果的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GIS将化工园地形图平面化建立网络拓扑模型,利用墨卡托投影公式将化工园位置的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并以毒气泄露源为中心,该化工园风向的下风向为X轴正方向,与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工园地形图获取其建筑物、避难所、标志性地点、道路等分布情况,以化工园的每栋建筑及其他标志性地点、避难所作为基点,每条道路作为一条连接线,道路之间的交点为节点,每个建筑物通过连接线与避难所相连,连接某一建筑物与避难所,其通过的路线长度则为疏散路线总长度;
S2:以警报器为节点,当警报器检测到毒气泄露,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上传是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同时化工园的风向风速仪将化工园的实时气象数据上传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中央管理后台根据浓度实时变化情况判断毒气泄露源是固定源瞬间泄露还是固定源持续泄露,如果是固定源瞬间泄露,则使用高斯烟团扩散模型进行毒气浓度计算;如果是固定源持续泄露,则使用高斯烟羽扩散模型进行毒气浓度计算;
S3: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以毒气泄露地区为中心,根据高斯模型结合风向风速数据,计算出不同区域内毒气的浓度,并根据毒气毒害程度将毒气泄露范围划分为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分别用紫色、红色、橙色表示;毒气扩散区域危险级越高,应急疏散优先级越高;
S4:根据我国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危险化工品在空气中的浓度的最高容许范围MAC,判断所有的避难所是否满足安全浓度,将满足的条件的避难所标记为安全避难所;不满足安全浓度的避难所标记为不安全避难所。人群需全部疏散到安全避难所内;
S5:通过高斯模型计算该基点的污染物浓度,并分别计算该基点以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的直线距离3m、5m、8m的污染物浓度。分别计算每个方向上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值ΔC/L的平均值。以空间浓度降低最大的方向及该方向上下45°范围的方向,确定为疏散路线的方向;
S6:确定疏散路线的方向后,选取该方向上某一建筑物基点作为应急疏散的起点,搜索从起点到所有安全避难所为基点的所有疏散路线,计算每一条路径的毒性负荷,毒性负荷最小的疏散路线为最佳应急疏散路线;
S7:在建筑物、标志地点内部的人群按以该建筑物、标志地点为基点的应急疏散路线撤离到安全避难所,不在该范围的人沿着空间浓度下降最快的方向疏散,经过最近的建筑物或标志地点时,按该建筑物或标志地点的最佳疏散路线撤离;
S8:疏散人群通知的方法包括广播通知和显示牌通知,广播通知为在化工园各区域设立广播通知设备,播报该区域人群的疏散方式;在每栋建筑物的显示屏上显示该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路线,在化工园的中心显示屏显示所有位置的应急疏散路线,全面指导人群迅速按疏散路线撤离。
进一步地,本方案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的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路线通知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毒气泄漏报警器、风速风向仪、中央管理后台,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安装设于化工园每栋建筑的关键位置处,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用于检测化工园建筑内毒气的浓度,当毒气泄露超过警报值时,毒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并将数据上传至中央管理后台内,所述风速风向仪装配设于化工园的周围,所述风速风向仪用于实时采集并记录该区域的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报警时、风速风向仪同时将实时的气象数据上传到中央管理后台内;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应急疏散区域的划分,最后对应急疏散路线的方向进行确定;
所述路线通知模块包括广播通知设备、显示牌通知设备,通过在化工园各区域设立广播通知设备,播报该区域人群的疏散方式,显示牌通知设备包括建筑内部显示屏和园区中心显示屏,通过在每栋建筑物的建筑内部显示屏上显示该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路线,在化工园的中心设置园区中心显示屏,园区中心显示屏上显示所有位置的应急疏散路线,全面指导人群迅速按疏散路线撤离。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于最佳应急疏散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毒气浓度计算:
对于固定点源瞬间泄露事故,用高斯烟团模型进行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计算,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051
式a中,(x0,y0,z0)为泄漏事故点坐标;C为空间点(x,y,z)在t时刻空气中有毒物质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m3;Q为泄漏源强,单位为mg;σx、σy、σz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参数;
对于固定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用高斯烟羽模型进行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计算,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052
式b中,C(x,y,z)表示空间点(x,y,z)处泄漏气体的浓度,单位为mg/m3;Q表示泄漏平均源强,单位为mg/s;u表示环境平均风速,单位为m/s;He表示有效泄漏高度,H表示泄漏口距地面的几何高度,ΔH表示烟气抬升高度,即He=H+ΔH,单位为m;σy和σz分别表示Y和Z方向的扩散参数,单位为m;
步骤二、应急疏散区域划分:
根据ERPG浓度划分,ERPG界定了化学物三种不同的浓度限值:
毒气浓度在ERPG-3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重度危险区;毒气浓度在ERPG-2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中度危险区;毒气浓度在ERPG-1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轻度危险区;
步骤三、应急疏散路线方向的确定:
以受灾点为中心,风向的下风向为X轴正方向,与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每个建筑物、标志性地点、避难所作为基点的经纬度为X坐标;
通过高斯模型计算污染物浓度,获得空间浓度势场,通过浓度梯度的下降最快的方向,即空间浓度势场的负方向来确定应急疏散路径的方向;
并分别计算该基点以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的直线距离3m、5m、8m的污染物浓度;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061
分别计算每个方向上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值ΔC/L的平均值,浓度梯度降低最大的方向及其上下45°范围确定为疏散路线的方向;
步骤四、毒性负荷的计算:
通过建立的笛卡尔坐标系确定每个基点的X坐标,以每个基点作为基本单位确定疏散路线,以毒性负荷最低为疏散目标;
毒性负荷是关系时间的函数,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062
式d中,Pc为毒性负荷;C为浓度值或暴露剂量;X为基点所处的位置;T表示暴露时间;n为取决于毒气性质的常数;
假设疏散人群以稳定的速度(V)进行疏散,疏散路径总路程为L,则疏散时间T=L/V,由此可以得到毒性负荷和疏散路程的函数关系式如式e所示: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071
步骤五、最佳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
结合毒性负荷改进Dijkstra算法,根据公式计算(某一基点)起点n到某一安全避难所m的毒性负荷Pc(n,m)。
在本方案中,最佳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1)集合N中仅含有起点n;集合M中包含沿应急疏散方向所有可以经过的安全避难所m和道路相交的节点i,即N={n},M=(1,2…,m)U(1,2,…,i),由毒性负荷计算公式可得到毒性负荷和路程的关系,Pn=0,Pn表示在起点处的毒性负荷,Pnm表示从起点到安全避难所的毒性负荷;应急疏散路径的总毒性负荷标记为“从起点到安全避难所受到的毒性负荷”;
2)将集合M中与集合N相邻的节点或者安全避难所m标记为已知点,并按起点n到已知点的毒性负荷最小值依次将已知点加入集合N中,同时将这些已知点在集合M中删除;
3)重复步骤2)的操作,直到集合M为零,同时保持起点n到集合M中其他所有节点的毒性负荷不大于从起点n到集合M中任何节点的最小毒性负荷;
4)查验集合M中所有安全避难所到到起点的毒性负荷,找到其中毒性负荷最小的应急疏散路径为
Pnm=min[Pnm].。
本方案的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方案考虑到化工园的人群分布相对集中,工作车间一般宽敞矮小的特点,以化工园内建筑物、避难所、标志性地点为基点对疏散人群进行应急疏散,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疏散人群的反应时间,且不需要个人移动设备;使用显示屏辅助广播以每个基点为中心向外辐射通知人群疏散,可以完全覆盖到化工园的全部区域和人群,根据毒气浓度标志划分的每个区域的危险程度先后通知撤离,能更大程度的减少严重的中毒伤亡情况。
2、本方案设计了一套基于改进的传统算法的应急疏散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通过空间浓度势场的负方向来限制应急疏散路径的方向,可以排除掉大部分可行性不高的应急疏散路径,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Dijkstra算法的收敛速度;同时用毒气负荷替代距离来确定最佳的应急疏散路径可以很好的还原化工园毒气泄露的情况,更具有实际效果。
3、且在本方案中,以浓度势场降低最快的方向来确实疏散方向,能更好的反应毒气泄露的真实情况,提高后续应急路径规划的可信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的整体组成框图;
图2为本方案中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的流程图;
图3为本方案中的毒气泄露范围划分的示意图。
图3中,处于最中心的小圆为重度危险区、使用紫色表示,处于最外圈的大圆为轻度危险区、使用橙色表示,处于大圆与小圆之间的中圆为中度危险区、使用红色表示。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发明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系统,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路线通知模块,
其中,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毒气泄漏报警器、风速风向仪、中央管理后台,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安装设于化工园每栋建筑的关键位置处,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用于检测化工园建筑内毒气的浓度,当毒气泄露超过警报值时,毒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并将数据上传至中央管理后台内,所述风速风向仪装配设于化工园的周围,所述风速风向仪用于实时采集并记录该区域的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报警时、风速风向仪同时将实时的气象数据上传到中央管理后台内;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应急疏散区域的划分,最后对应急疏散路线的方向进行确定;
所述路线通知模块包括广播通知设备、显示牌通知设备,通过在化工园各区域设立广播通知设备,播报该区域人群的疏散方式,显示牌通知设备包括建筑内部显示屏和园区中心显示屏,通过在每栋建筑物的建筑内部显示屏上显示该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路线,在化工园的中心设置园区中心显示屏,园区中心显示屏上显示所有位置的应急疏散路线,全面指导人群迅速按疏散路线撤离。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于最佳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毒气浓度计算:
对于固定点源瞬间泄露事故,用高斯烟团模型进行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计算,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101
式a中,(x0,y0,z0)为泄漏事故点坐标;C为空间点(x,y,z)在t时刻空气中有毒物质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m3;Q为泄漏源强,单位为mg;σx、σy、σz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参数;
对于固定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用高斯烟羽模型进行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计算,表达式为: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102
式b中,C(x,y,z)表示空间点(x,y,z)处泄漏气体的浓度,单位为mg/m3;Q表示泄漏平均源强,单位为mg/s;u表示环境平均风速,单位为m/s;He表示有效泄漏高度,H表示泄漏口距地面的几何高度,ΔH表示烟气抬升高度,即He=H+ΔH,单位为m;σy和σz分别表示Y和Z方向的扩散参数,单位为m;
步骤二、应急疏散区域划分:
根据ERPG浓度划分,ERPG界定了化学物三种不同的浓度限值:
毒气浓度在ERPG-3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重度危险区;毒气浓度在ERPG-2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中度危险区;毒气浓度在ERPG-1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轻度危险区;
步骤三、应急疏散路线方向的确定:
以受灾点为中心,风向的下风向为X轴正方向,与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每个建筑物、标志性地点、避难所作为基点的经纬度为X坐标;
通过高斯模型计算污染物浓度,获得空间浓度势场,通过浓度梯度的下降最快的方向,即空间浓度势场的负方向来确定应急疏散路径的方向;
并分别计算该基点以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的直线距离3m、5m、8m的污染物浓度;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111
分别计算每个方向上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值ΔC/L的平均值,浓度梯度降低最大的方向及其上下45°范围确定为疏散路线的方向;
步骤四、毒性负荷的计算:
通过建立的笛卡尔坐标系确定每个基点的X坐标,以每个基点作为基本单位确定疏散路线,以毒性负荷最低为疏散目标;
毒性负荷是关系时间的函数,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112
式d中,Pc为毒性负荷;C为浓度值或暴露剂量;X为基点所处的位置;T表示暴露时间;n为取决于毒气性质的常数;
假设疏散人群以稳定的速度(V)进行疏散,疏散路径总路程为L,则疏散时间T=L/V,由此可以得到毒性负荷和疏散路程的函数关系式如式e所示:
Figure BDA0003448284240000113
步骤五、最佳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
结合毒性负荷改进Dijkstra算法,根据公式计算(某一基点)起点n到某一安全避难所m的毒性负荷Pc(n,m)。
在本方案中,最佳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1)集合N中仅含有起点n;集合M中包含沿应急疏散方向所有可以经过的安全避难所m和道路相交的节点i,即N={n},M=(1,2…,m)U(1,2,…,i),由毒性负荷计算公式可得到毒性负荷和路程的关系,Pn=0,Pn表示在起点处的毒性负荷,Pnm表示从起点到安全避难所的毒性负荷;应急疏散路径的总毒性负荷标记为“从起点到安全避难所受到的毒性负荷”;
2)将集合M中与集合N相邻的节点或者安全避难所m标记为已知点,并按起点n到已知点的毒性负荷最小值依次将已知点加入集合N中,同时将这些已知点在集合M中删除;
3)重复步骤2)的操作,直到集合M为零,同时保持起点n到集合M中其他所有节点的毒性负荷不大于从起点n到集合M中任何节点的最小毒性负荷;
4)查验集合M中所有安全避难所到到起点的毒性负荷,找到其中毒性负荷最小的应急疏散路径为
Pnm=min[Pnm].。
在实施例中,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GIS将化工园地形图平面化建立网络拓扑模型,利用墨卡托投影公式将化工园位置的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并以毒气泄露源为中心,该化工园风向的下风向为X轴正方向,与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工园地形图获取其建筑物、避难所、标志性地点、道路等分布情况,以化工园的每栋建筑及其他标志性地点、避难所作为基点,每条道路作为一条连接线,道路之间的交点为节点,每个建筑物通过连接线与避难所相连,连接某一建筑物与避难所,其通过的路线长度则为疏散路线总长度;
S2:以警报器为节点,当警报器检测到毒气泄露,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上传是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同时化工园的风向风速仪将化工园的实时气象数据上传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中央管理后台根据浓度实时变化情况判断毒气泄露源是固定源瞬间泄露还是固定源持续泄露,如果是固定源瞬间泄露,则使用高斯烟团扩散模型进行毒气浓度计算;如果是固定源持续泄露,则使用高斯烟羽扩散模型进行毒气浓度计算;
S3: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以毒气泄露地区为中心,根据高斯模型结合风向风速数据,计算出不同区域内毒气的浓度,并根据毒气毒害程度将毒气泄露范围划分为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分别用紫色、红色、橙色表示;毒气扩散区域危险级越高,应急疏散优先级越高;
S4:根据我国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规定的危险化工品在空气中的浓度的最高容许范围MAC,判断所有的避难所是否满足安全浓度,将满足的条件的避难所标记为安全避难所;不满足安全浓度的避难所标记为不安全避难所。人群需全部疏散到安全避难所内;
S5:通过高斯模型计算该基点的污染物浓度,并分别计算该基点以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的直线距离3m、5m、8m的污染物浓度。分别计算每个方向上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值ΔC/L的平均值。以空间浓度降低最大的方向及该方向上下45°范围的方向,确定为疏散路线的方向;
S6:确定疏散路线的方向后,选取该方向上某一建筑物基点作为应急疏散的起点,搜索从起点到所有安全避难所为基点的所有疏散路线,计算每一条路径的毒性负荷,毒性负荷最小的疏散路线为最佳应急疏散路线;
S7:在建筑物、标志地点内部的人群按以该建筑物、标志地点为基点的应急疏散路线撤离到安全避难所,不在该范围的人沿着空间浓度下降最快的方向疏散,经过最近的建筑物或标志地点时,按该建筑物或标志地点的最佳疏散路线撤离;
S8:疏散人群通知的方法包括广播通知和显示牌通知,广播通知为在化工园各区域设立广播通知设备,播报该区域人群的疏散方式;在每栋建筑物的显示屏上显示该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路线,在化工园的中心显示屏显示所有位置的应急疏散路线,全面指导人群迅速按疏散路线撤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以上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路线通知模块,
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毒气泄漏报警器、风速风向仪以及中央管理后台,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安装设于化工园每栋建筑的关键位置处,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用于检测化工园建筑内毒气的浓度,当毒气泄露超过警报值时,毒气泄漏报警器报警并将数据上传至中央管理后台内,所述风速风向仪装配设于化工园的周围,所述风速风向仪用于实时采集并记录该区域的风速、风向等气象数据,所述毒气泄漏报警器报警时、风速风向仪同时将实时的气象数据上传到中央管理后台内;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的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应急疏散区域的划分,分析出最佳应急疏散路线;
所述路线通知模块包括广播通知设备、显示牌通知设备,通过在化工园各区域设立广播通知设备,播报该区域人群的疏散方式,显示牌通知设备包括建筑内部显示屏和园区中心显示屏,通过在每栋建筑物的建筑内部显示屏上显示该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路线,在化工园的中心设置园区中心显示屏,园区中心显示屏上显示所有位置的应急疏散路线,全面指导人群迅速按疏散路线撤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对于确定最佳应急疏散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毒气浓度计算:
对于固定点源瞬间泄露事故,用高斯烟团模型进行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计算,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448284230000011
式a中,(x0,y0,z0)为泄漏事故点坐标;C为空间点(x,y,z)在t时刻空气中有毒物质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m3;Q为泄漏源强,单位为mg;σx、σy、σz为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扩散参数;
对于固定点源连续泄漏事故,用高斯烟羽模型进行毒气扩散模拟和浓度计算,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3448284230000021
式b中,C(x,y,z)表示空间点(x,y,z)处泄漏气体的浓度,单位为mg/m3;Q表示泄漏平均源强,单位为mg/s;u表示环境平均风速,单位为m/s;He表示有效泄漏高度,H表示泄漏口距地面的几何高度,ΔH表示烟气抬升高度,即He=H+ΔH,单位为m;σy和σz分别表示Y和Z方向的扩散参数,单位为m;
步骤二、应急疏散区域划分:
根据ERPG浓度划分,ERPG界定了化学物三种不同的浓度限值:
毒气浓度在ERPG-3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重度危险区;毒气浓度在ERPG-2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中度危险区;毒气浓度在ERPG-1区间内时,将该区域划分为轻度危险区;
步骤三、应急疏散路线方向的确定:
以受灾点为中心,风向的下风向为X轴正方向,与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每个建筑物、标志性地点、避难所作为基点的经纬度为X坐标;
通过高斯模型计算污染物浓度,获得空间浓度势场,通过浓度梯度的下降最快的方向,即空间浓度势场的负方向来确定应急疏散路径的方向;
并分别计算该基点以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的直线距离3m、5m、8m的污染物浓度;
Figure FDA0003448284230000031
分别计算每个方向上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值ΔC/L的平均值,浓度梯度降低最大的方向及其上下45°范围确定为疏散路线的方向;
步骤四、毒性负荷的计算:
通过建立的笛卡尔坐标系确定每个基点的X坐标,以每个基点作为基本单位确定疏散路线,以毒性负荷最低为疏散目标;
毒性负荷是关系时间的函数,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448284230000032
式d中,Pc为毒性负荷;C为浓度值或暴露剂量;X为基点所处的位置;T表示暴露时间;n为取决于毒气性质的常数;
假设疏散人群以稳定的速度(V)进行疏散,疏散路径总路程为L,则疏散时间T=L/V,由此可以得到毒性负荷和疏散路程的函数关系式如式e所示:
Figure FDA0003448284230000033
步骤五、最佳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
结合毒性负荷改进Dijkstra算法,根据公式计算(某一基点)起点n到某一安全避难所m的毒性负荷Pc(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应急疏散路线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1)集合N中仅含有起点n;集合M中包含沿应急疏散方向所有可以经过的安全避难所m和道路相交的节点i,即N={n},M=(1,2…,m)U(1,2,…,i),由毒性负荷计算公式可得到毒性负荷和路程的关系,Pn=0,Pn表示在起点处的毒性负荷,Pnm表示从起点到安全避难所的毒性负荷;应急疏散路径的总毒性负荷标记为“从起点到安全避难所受到的毒性负荷”;
2)将集合M中与集合N相邻的节点或者安全避难所m标记为已知点,并按起点n到已知点的毒性负荷最小值依次将已知点加入集合N中,同时将这些已知点在集合M中删除;
3)重复步骤2)的操作,直到集合M为零,同时保持起点n到集合M中其他所有节点的毒性负荷不大于从起点n到集合M中任何节点的最小毒性负荷;
4)查验集合M中所有安全避难所到到起点的毒性负荷,找到其中毒性负荷最小的应急疏散路径为
Pnm=min[Pnm].。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系统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基于GIS将化工园地形图平面化建立网络拓扑模型,利用墨卡托投影公式将化工园位置的经纬度转换为平面坐标,并以毒气泄露源为中心,该化工园风向的下风向为X轴正方向,与下方向垂直的方向为Y轴正方向,垂直地面向上的方向为Z轴正方向建立笛卡尔坐标系;工园地形图获取其建筑物、避难所、标志性地点、道路等分布情况,以化工园的每栋建筑及其他标志性地点、避难所作为基点,每条道路作为一条连接线,道路之间的交点为节点,每个建筑物通过连接线与避难所相连,连接某一建筑物与避难所,其通过的路线长度则为疏散路线总长度;
S2:以毒气泄漏报警器为节点,当毒气泄漏报警器检测到毒气泄露,并将检测到的信息上传至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同时化工园的风向风速仪将化工园的实时气象数据上传应急疏散中央管理后台;中央管理后台根据浓度实时变化情况判断毒气泄露源是固定源瞬间泄露还是固定源持续泄露,如果是固定源瞬间泄露,则使用高斯烟团扩散模型进行毒气浓度计算;如果是固定源持续泄露,则使用高斯烟羽扩散模型进行毒气浓度计算;
S3:中央管理后台以毒气泄露地区为中心,根据高斯模型结合风向风速数据,计算出不同区域内毒气的浓度,并根据毒气毒害程度将毒气泄露范围划分为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分别用紫色、红色、橙色表示;
S4:判断所有的避难所是否满足安全浓度,将满足的条件的避难所标记为安全避难所;不满足安全浓度的避难所标记为不安全避难所;人群需全部疏散到安全避难所内;
S5:通过高斯模型计算该基点的污染物浓度,并分别计算该基点以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的直线距离3m、5m、8m的污染物浓度;分别计算每个方向上污染物浓度的降低值ΔC/L的平均值;以空间浓度降低最大的方向及该方向上下45°范围的方向,确定为疏散路线的方向;
S6:确定疏散路线的方向后,选取该方向上某一建筑物基点作为应急疏散的起点,搜索从起点到所有安全避难所为基点的所有疏散路线,计算每一条路径的毒性负荷,毒性负荷最小的疏散路线为最佳应急疏散路线;
S7:在建筑物、标志地点内部的人群按以该建筑物、标志地点为基点的应急疏散路线撤离到安全避难所,不在该范围的人沿着空间浓度下降最快的方向疏散,经过最近的建筑物或标志地点时,按该建筑物或标志地点的最佳疏散路线撤离;
S8:疏散人群通知的方法包括广播通知和显示牌通知,广播通知为在化工园各区域设立广播通知设备,播报该区域人群的疏散方式;在每栋建筑物的显示屏上显示该建筑物的应急疏散路线,在化工园的中心显示屏显示所有位置的应急疏散路线,全面指导人群迅速按疏散路线撤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系统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毒气扩散区域危险级越高,应急疏散优先级越高。
CN202111655883.6A 2021-12-30 2021-12-30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Pending CN1143991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883.6A CN114399100A (zh) 2021-12-30 2021-12-30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883.6A CN114399100A (zh) 2021-12-30 2021-12-30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9100A true CN114399100A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29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5883.6A Pending CN114399100A (zh) 2021-12-30 2021-12-30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9910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0305A (zh) * 2023-02-28 2023-03-2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地图导航的树木花粉暴露度最小路径预测方法
CN116595766A (zh) * 2023-05-18 2023-08-1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危化品园区泄露事故的应急人员疏散路线设计方法
CN116739870A (zh) * 2023-07-14 2023-09-12 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体系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92978A (zh) * 2024-03-14 2024-04-16 四川弘和数智集团有限公司 危化品泄漏人员疏散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介质
CN117892978B (zh) * 2024-03-14 2024-05-31 四川弘和数智集团有限公司 危化品泄漏人员疏散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5910A (zh) * 2016-08-27 2017-01-04 重庆九洲星熠导航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态势感知的室内火灾疏散路径动态优化方法
CN108171373A (zh) * 2017-12-26 2018-06-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化工园区毒气泄露逃生路径规划方法
CN108491984A (zh) * 2018-04-18 2018-09-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危化企业应急疏散线路优选方法及装置
KR102138711B1 (ko) * 2020-01-07 2020-07-28 (주)오에이전자 재난 대피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WO2020187668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Luxembour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st) Ship evacuation system
CN112100299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突发性毒气泄漏应急预警的可视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5910A (zh) * 2016-08-27 2017-01-04 重庆九洲星熠导航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态势感知的室内火灾疏散路径动态优化方法
CN108171373A (zh) * 2017-12-26 2018-06-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化工园区毒气泄露逃生路径规划方法
CN108491984A (zh) * 2018-04-18 2018-09-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危化企业应急疏散线路优选方法及装置
WO2020187668A1 (en) * 2019-03-15 2020-09-24 Luxembour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st) Ship evacuation system
KR102138711B1 (ko) * 2020-01-07 2020-07-28 (주)오에이전자 재난 대피 정보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100299A (zh) * 2020-08-20 2020-12-18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突发性毒气泄漏应急预警的可视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惠临;沈非;: "基于毒性伤害指标的疏散路径规划模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no. 01, 15 January 2018 (2018-01-15)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0305A (zh) * 2023-02-28 2023-03-28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面向地图导航的树木花粉暴露度最小路径预测方法
CN116595766A (zh) * 2023-05-18 2023-08-15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危化品园区泄露事故的应急人员疏散路线设计方法
CN116595766B (zh) * 2023-05-18 2023-10-27 北京化工大学 一种危化品园区泄露事故的应急人员疏散路线设计方法
CN116739870A (zh) * 2023-07-14 2023-09-12 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体系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6739870B (zh) * 2023-07-14 2024-05-31 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应急体系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92978A (zh) * 2024-03-14 2024-04-16 四川弘和数智集团有限公司 危化品泄漏人员疏散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介质
CN117892978B (zh) * 2024-03-14 2024-05-31 四川弘和数智集团有限公司 危化品泄漏人员疏散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uan et al. Explor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built environment and remotely sensed PM2. 5 concentrations in urban areas
CN114399100A (zh) 结合空间浓度势场和毒性负荷的应急路径规划方法和系统
CN112749478A (zh) 一种基于高斯扩散模型大气污染溯源扩散分析系统及方法
KR101956188B1 (ko) 유해화학물질의 다층적 확산분석정보 제공방법
CN114155129B (zh) 一种基于工业园区的大气环境溯评方法和系统
CN110332465A (zh) 一种长输天然气管道泄漏监测决策方法和系统
CN106153510A (zh) 大气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和装置
CN104865353A (zh) 基于无人机的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数据采集方法
CN111145633B (zh) 城市道路危化品运输毒气泄漏扩散风险潜势图构建方法
CN109657020B (zh) 基于ArcGIS尾矿库的可视化与安全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13624921B (zh) 多模式综合污染溯源方法
CN101582215A (zh) 一种空间信息的多级九宫格网定位方法
KR101943758B1 (ko) 도시내 위험물질 확산에 따른 보행자환경에서의 위험영향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CN115841014A (zh) 森林火灾现场处置危险性评估方法
Zhang et al.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shelter locations and evacuation routes of gas leakage accidents in chemical industrial park
Balen et 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evice for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enviodev
Collins et al. A GIS approach to modelling small area variations in air pollution within a complex urban environment
CN108696820A (zh) 基于iBeacon测距技术的室内定位方法
Li et al. RAV model: Study on urban refined climate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ventilation corridors construction
Li et al.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M2. 5 Concentration and Design of a Pollutant Diffusion Model Based on 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in the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of Vehicles
CN112577672A (zh) 基于网格法的甲烷遥感空间分布监测报警系统
Hong et al. Using 3D WebGIS to support the disaster simulation, management and analysis–examples of tsunami and flood
RU2102782C1 (ru) Способ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сети наблюдений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загрязнения атмосферы города
CN112016738B (zh) 一种吸入性有毒物质的危害预测方法
CN116738876A (zh) 基于化工园区建筑物影响的危化品泄漏扩散模拟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