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90616A -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90616A
CN114390616A CN202110033689.8A CN202110033689A CN114390616A CN 114390616 A CN114390616 A CN 114390616A CN 202110033689 A CN202110033689 A CN 202110033689A CN 114390616 A CN114390616 A CN 114390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problem
cell
user equipment
time
hand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336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90616B (zh
Inventor
张明珠
范江胜
彦楠
周叶
王睿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JP2023524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2023547842A/ja
Priority to PCT/CN2021/123064 priority patent/WO2022083469A1/zh
Priority to KR1020237016976A priority patent/KR20230091138A/ko
Priority to US18/249,947 priority patent/US20230328603A1/en
Priority to EP21881887.0A priority patent/EP4236461A4/en
Publication of CN114390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6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906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906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3Handover statistic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hand-off failure or rej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04W36/18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using make before brea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04W36/362Conditional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用户设备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用户设备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对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Description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鲁棒性优化(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MRO)包括对过迟切换(Too Late Handover)、过早切换(Too Early Handover)、错误小区切换(Handover toWrong Cell)场景的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参数调整,以减少切换失败(HandoverFailure,HOF)或切换相关的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
由此可知,现有的MRO功能之一是判定由于过迟切换、过早切换以及切换到错误小区等情况而发生的连接失败。然而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成功切换过程中也会发生连接问题但未导致连接失败,这可能属于过迟切换、过早切换或者切换到错误小区的一种临界情况,但是现有的MRO功能没有规范以上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以实现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对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为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或者
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MRO临界场景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和所述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中的其中一种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以及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所述参数信息以及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机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收发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场景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以及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用户设备能够获取该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从而将该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参数信息判定MRO的临界场景。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若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则可以将该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判定MRO的临界场景。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对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T310定时器超时导致无线链路失败的示意图;
图2为CHO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用户设备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RO临界场景的示意图之一;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RO临界场景的示意图之二;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RO临界场景的示意图之三;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RO临界场景的示意图之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RO临界场景的示意图之五;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用户设备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张总的结构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对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申请构思的,由于方法和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和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尤其是5G系统。例如适用的系统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高级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通用移动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系统、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等。这多种系统中均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系统中还可以包括核心网部分,例如演进的分组系统(EvlovedPacket System,EPS)、5G系统(5GS)等。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等。在不同的系统中,终端设备的名称可能也不相同,例如在5G系统中,终端设备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 Network,CN)进行通信,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设备,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ed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设备(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装置(user device),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该基站可以包括多个为终端提供服务的小区。根据具体应用场合不同,基站又可以称为接入点,或者可以是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或者其它名称。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分组进行相互更换,作为无线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通信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网络设备(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带宽码分多址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网络设备(NodeB),还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5G网络架构(next generation system)中的5G基站(gNB),也可以是家庭演进基站(Home evolved Node B,HeNB)、中继节点(relaynode)、家庭基站(femto)、微微基站(pico)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并不限定。在一些网络结构中,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节点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unit,DU)节点,集中单元和分布单元也可以地理上分开布置。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各自使用一或多根天线进行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 Output,MIMO)传输,MIMO传输可以是单用户MIMO(Single User MIMO,SU-MIMO)或多用户MIMO(Multiple User MIMO,MU-MIMO)。根据根天线组合的形态和数量,MIMO传输可以是2D-MIMO、3D-MIMO、FD-MIMO或massive-MIMO,也可以是分集传输或预编码传输或波束赋形传输等。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提供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首先对过迟切换、过早切换和切换到错误小区进行如下介绍。
SON包括移动负荷均衡优化(Mobility Load Balancing optimization,MLB)、移动鲁棒性优化(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MRO)等内容。MRO包括对过迟切换、过早切换和切换到错误小区的检测。
第一方面,对于过迟切换,一般是UE在服务小区信号不够稳定的情况下没有及时的切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针对系统内,UE在小区中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UE尝试在其他小区中重新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情况二:针对系统间,UE在属于下一代无线接入网络(Next Generation RadioAccess Network,NG-RAN)节点的小区中停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发生RLF,UE尝试重连接到属于演进的通用通信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E-UTRAN)的小区。
其中,过迟切换的检测机制如下:
如果在连接失败之前,UE没有最近的切换,例如UE报告定时器不存在或者UE报告定时器大于配置的阈值(例如Tstore_UE_cntxt),则发生系统内过迟切换;
如果连接失败是在连接到NG-RAN节点时发生的,并且在连接失败之前没有针对UE的最新切换,即UE报告定时器不存在或大于配置的阈值(例如Tstore_UE_cntxt),且第一个UE尝试重新连接的节点是E-UTRAN节点,则发生系统间过迟切换。
第二方面,对于过早切换,一般是邻区的信号还不够好或不够稳定,基站就发起了切换。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针对系统内,源小区下发切换命令后,UE成功切换到目标小区但很快发生RLF或者在切换过程中切换失败,并且UE尝试重建的小区为源小区。
情况二:针对系统间,在从属于E-UTRAN节点的小区成功切换到属于NG-RAN节点的目标小区后不久发生RLF,并且UE尝试重连接的小区为源小区或属于E-UTRAN节点的另一个小区。
其中,过早切换的检测机制如下:
如果在连接失败之前,UE有最近的切换,例如UE报告定时器小于配置的阈值(例如Tstore_UE_cntxt),并且第一个重建尝试小区或者UE尝试重新连接的小区是在最后一次切换初始化时为UE服务的小区(即为源小区),则发生系统内过早切换。
如果连接失败是在连接到NG-RAN节点时发生的,并且在连接失败之前有针对UE的最近系统间切换,例如UE报告定时器小于配置的阈值(例如Tstore_UE_cntxt),并且UE尝试重新连接的第一小区以及在最后一次切换初始化时为UE服务的节点都是E-UTRAN节点,则发生系统间过早切换。
第三方面,对于切换到错误小区,其定义为:针对系统内,UE从源小区切换到目标小区后很快发生RLF或者在切换过程中切换失败,然后选择一个既非源小区亦非目标小区的小区重建连接。
其检测机制如下:
如果在连接失败之前,UE有最近的切换,例如UE报告定时器小于配置的阈值(例如Tstore_UE_cntxt),并且第一个重建尝试小区或者UE尝试重新连接的小区既不是上次切换初始化时为UE服务的小区也不是RLF发生的服务于该UE的小区或向其初始化切换的小区,则发生切换到错误小区。
其中,上述所述的UE的报告定时器为上一次切换初始化到连接失败经历的时间。
另外,NR系统中无线链路失败可能有几种原因导致:
第一种:T310定时器超时;
第二种:T312定时器超时;
第三种:一定条件下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上报随机接入问题(包括波束失败恢复失败和随机接入问题);
第四种:一定条件下RLC上报针对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 Bearer,SRB)或者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达到最大重传次数;
第五种:一定条件下连续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失败;
第六种:对于5G集成接入回程移动终端(IAB-MT),从其父节点接收的回程无线链路失败(BH RLF)指示等。
此外,如图1所示,针对T310超时,如果UE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从底层连续接收到N(例如N310的取值)个失步指示"out-of-sync",则开启RLF定时器T310。
其中,如果在T310运行过程中RRC层连续接收到M(例如N311的取值)个同步指示"in-sync",则认为失步问题已经解决,停止T310定时器;如果无法在T310运行过程中连续接收到M(例如N311的取值)个"in-sync",最终将导致T310定时器超时,则认为无线链路无法维持,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后续根据具体条件,UE可能选择一个新的小区发起重建过程,或者进入空闲态。
针对T312超时,为无线链路失败在异构网络中的一种增强。如果T310已经启动,而这时UE评估组织好一个测量报告(即对目标小区的测量报告),则UE在发送测量报告的同时,启动定时器T312。T312的总长度为网络设定的UE从发送测量报告到应该接收切换命令的最大容许时间。如果T312超时,则UE可以不等T310超时而直接发生RLF。而如果T310由于满足条件中止,则T312也随之停止。
此外,对于条件切换(CHO)过程,如图2所示,包括如下所述的步骤201~217:
步骤201:UE执行测量并上报测量报告;
步骤202:源gNB决定采用CHO,即执行CHO决策;
步骤203:源gNB向目标gNB发送切换请求;
步骤204:源gNB向其他候选gNB发送切换请求;
步骤205:目标gNB进行接入控制;
步骤206:其他候选gNB进行接入控制;
步骤207:目标gNB向源g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步骤208:其他候选gNB向源gNB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即经过上述步骤203~208,源gNB向一个或者多个候选gNB请求CHO,候选gNB进行接入控制并回复CHO请求;
步骤209:源gNB向UE发送RRC重配置(RRC Reconfiguration)消息,包含CHO候选小区的配置和CHO执行条件;
步骤210:UE向源gNB发送RRC重配置完成(RRC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
其中,UE收到CHO配置后,维持和源gNB的连接并开始评估候选小区的CHO执行条件,如果至少一个候选小区满足相应的CHO执行条件,UE离开旧小区并与选择的新小区进行同步。
步骤211:如果应用了早期数据前转,则源gNB发送早期状态转移;
步骤212:CHO切换完成;
步骤213:目标gNB向源gNB发送切换成功;
步骤214:源gNB向目标gNB发送序列号状态转移;
步骤215:执行切换取消;
步骤216:进行路径切换;
步骤217:目标gNB向源gNB发送UE上下文释放。
对于针对双激活协议栈(Dual Active Protocol Stack,DAPS HO)过程,该过程在UE接收到用于切换的RRC消息之后维持和源gNB连接,直到成功随机访问目标gNB后才释放源小区。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
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其中,上述所述的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以及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属于在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LBT)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MSGA的最大发送次数,第二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Preamble)的最大发送次数,第三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RLC最大重传次数,第四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连续接收LBT的最大次数。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IAB)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BH)连接问题。
即在UE发生连接问题时为其服务的小区属于IAB节点的小区,则可以在参数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连接问题发生在IAB节点或者指示连接问题为BH连接问题的第一指示信息,以使得收到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UE发生连接问题时为其服务的小区是否属于IAB节点,或者连接问题是否为BH连接问题。
步骤302: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其中,MRO的临界场景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在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分别可能存在如上所述的MRO的临界场景。
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用户设备能够获取该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从而将该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参数信息判定MRO的临界场景。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若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则可以将该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判定MRO的临界场景。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对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其中,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为UE接收到小区切换命令的时刻,因此,在UE接收到小区切换命令时,会记录该时刻,并启动连接问题计时器进行计时,直到检测到连接问题或者连接问题结束时,停止连接问题计时器的计时。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其中,在普通场景下的小区切换过程(即除CHO和DAPS HO场景之外的小区切换过程)中,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之后,则会断开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因此,普通场景下的小区切换,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后,不会再检测到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因而,普通场景下的小区切换,一个UE只需要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即可。
而对于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之后,还会与源小区之间保持一段时间的连接,因此,在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之后,仍然可能发生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
因而,在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需要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即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分别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并定义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用于指示切换至源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UE在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定义为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用于指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UE在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从而在切换成功场景下,在检测到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时,需要将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作为连接问题的一种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在检测到UE与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时,需要将为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作为连接问题的一种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上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即为检测到的连接问题属于哪一种连接问题。
另外,小区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小区所在的公共陆地移动网标识(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 ID,PLMN ID)、小区标识(cell ID)和跟踪区编码(Tracking Area Code);或者小区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物理小区标识(phyCellID)和载波频点(carrierFreq)。其中,PLMN ID、cell ID和Tracking Area Code组合在一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小区;phyCellID和carrierFreq组合在一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时机不同,连接问题计时器的参数信息包括的具体内容不同。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情况一: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所述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第二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参数信息后,在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不存在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情况下,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
或者
在网络设备在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时长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
或者
在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不同系统,例如源小区为NG-RAN节点,目标小区为E-UTRAN节点,且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不存在的情况下,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
或者
在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不同系统,例如源小区为NG-RAN节点,目标小区为E-UTRAN节点,且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时长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MRO临界场景为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不存在连接问题计时器表示发生连接问题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不存在小区切换。
情况二: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所述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未接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源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参数信息后,在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
情况三: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所述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接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源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接收到所述参数信息后,在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与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相同,且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
或者
在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根据所述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与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不同,且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
情况四: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接收到参数信息后,在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不同系统,例如源小区为E-UTRAN节点,目标小区为NG-RAN节点,且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MRO临界场景为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情况五:在小区切换为目标场景下的小区切换,且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包括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网络设备接收到参数信息后,在网络设备在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不存在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情况下,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目标场景下的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
或者
在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所述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确定所述源小区与所述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目标场景下的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
其中,所述目标场景为CHO场景或者DAPS HO场景。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若发生连接问题之前不存在由其他小区至所述源小区的切换,则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不存在。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无线链路失败。
即在DAPS HO场景下,且用户设备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检测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前无线链路失败的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参数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
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另外,上述所述的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以及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属于在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LBT)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其中,上述第一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MSGA的最大发送次数,第二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Preamble)的最大发送次数,第三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RLC最大重传次数,第四预设值为预先设置的连续接收LBT的最大次数。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IAB)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BH)连接问题。
即在UE发生连接问题时为其服务的小区属于IAB节点的小区,则可以在参数信息中携带用于指示连接问题发生在IAB节点或者指示连接问题为BH连接问题的第一指示信息,以使得收到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出UE发生连接问题时为其服务的小区是否属于IAB节点,或者连接问题是否为BH连接问题。
步骤402: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其中,MRO的临界场景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在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分别可能存在如上所述的MRO的临界场景。
由上述可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用户设备能够获取该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从而将该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参数信息判定MRO的临界场景。即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若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则可以将该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网络设备可以判定MRO的临界场景。因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实现了在小区切换成功场景下对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其中,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为UE接收到小区切换命令的时刻,因此,在UE接收到小区切换命令时,会记录该时刻,并启动连接问题计时器进行计时,直到检测到连接问题或者连接问题结束时,停止连接问题计时器的计时。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其中,在普通场景下的小区切换过程(即除CHO和DAPS HO场景之外的小区切换过程)中,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之后,则会断开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因此,普通场景下的小区切换,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后,不会再检测到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因而,普通场景下的小区切换,一个UE只需要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即可。
而对于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之后,还会与源小区之间保持一段时间的连接,因此,在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之后,仍然可能发生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
因而,在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需要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即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分别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并定义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用于指示切换至源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UE在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定义为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用于指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UE在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从而在切换成功场景下,在检测到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时,需要将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作为连接问题的一种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在检测到UE与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时,需要将为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作为连接问题的一种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其中,上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即为检测到的连接问题属于哪一种连接问题。
另外,小区的标识信息可以是小区所在的公共陆地移动网标识(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 ID,PLMN ID)、小区标识(cell ID)和跟踪区编码(Tracking Area Code);或者小区的标识信息可以是:物理小区标识(phyCellID)和载波频点(carrierFreq)。其中,PLMN ID、cell ID和Tracking Area Code组合在一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小区;phyCellID和carrierFreq组合在一起可以唯一标识一个小区。
此外,在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时机不同,连接问题计时器的参数信息包括的具体内容不同。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即在DAPS HO场景下,且用户设备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检测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可以将用于指示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前无线链路失败的第二指示信息携带在参数信息中发送给网络设备。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为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或者
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在切换成功场景下,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时机不同,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不同,接收UE发生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也不同。具体情况如下所述:
情况一: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所述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第二切换命令的情况下,UE将参数信息发送给目标小区,然后由目标小区将参数信息转发给源小区。即此种情况下,接收UE发送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为目标小区,而目标小区不是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则目标小区需要将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连接问题的源小区。
情况二: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所述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未接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的情况下,UE直接将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连接问题的目标小区。即此种情况下,接收UE发送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为目标小区。其中,虽然连接问题发生在目标小区,但是因为连接问题发生在切换完成不久后,所以还是切换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发生连接问题,即源小区切换参数配置不合理,因此,目标小区还需要将参数信息和MRO临界场景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源小区。
情况三: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所述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接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的情况下,UE将参数信息发送给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然后由该小区将参数信息转发给发生连接问题的目标小区。即此种情况下,接收UE发送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为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而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并不是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因此,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需要将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连接问题的目标小区。同理,虽然连接问题发生在目标小区,但是因为连接问题发生在切换完成不久后,所以还是切换参数配置不合理导致发生连接问题,即源小区切换参数配置不合理,因此,目标小区还需要将参数信息和MRO临界场景的判断结果发送给源小区。
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和所述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中的其中一种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以及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其中,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的场景下,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是目标小区,但是产生连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小区的切换参数不合适。因此,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的场景下,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是源小区。
具体的,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未接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接收UE发送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为目标小区。其中,若目标小区根据该参数信息,确定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并且,目标小区还可将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判定结果,以及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的源小区。
或者,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接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接收UE发送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为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其中,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接收到参数信息后,将其转发给目标小区。若目标小区根据该参数信息,确定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为源小区,且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并且,目标小区还可将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判定结果,以及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的源小区。
或者,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接收UE发送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为目标小区。其中,若目标小区根据该参数信息,确定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不同系统,且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并且,目标小区还可将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的判定结果,以及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的源小区。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所述参数信息以及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另外,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场景下,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是目标小区,但是产生连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小区的切换参数不合适。因此,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场景下,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是源小区。
具体的,在小区切换完成之后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在连接问题发生期间或连接问题结束后接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的情况下,接收UE发送的参数信息的网络设备为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其中,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接收到参数信息后,将其转发给目标小区。若目标小区根据该参数信息,确定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不是源小区,且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则确定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并且,目标小区还可将MRO的临界场景为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判定结果、参数信息,以及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发送给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的源小区。
综上所述,为本发明实施例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在UE侧及网络设备侧的相关说明。下面以连接问题为T310开启但未超时为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在连接问题为T310开启但未超时,设置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为上一次切换初始化到T310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其中,根据T310开启时间以及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分为以下两种场景:
如图5所示的场景一,在切换过程中UE在源小区开启T310,且在T310运行时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命令(即在T310运行时检测到切换初始化),则T310停止,此时,UE可以收集T310的开启时间、UE连接问题定时器、UE在源小区的标识,相关的测量信息,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等。UE向目标小区上报收集的信息,目标小区会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其中,如果源小区和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不存在或者时长大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
如图5所示的场景二,在切换完成后不久UE在目标小区开启T310,而当UE的收到底层连续的同步指示后,T310定时器停止,此时,UE收集T310开启时间、UE连接问题定时器、UE在源小区的标识,相关的测量信息,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等。UE向目标小区上报收集的信息,目标小区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其中,如果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
其中,上述场景一和场景二可以在同一次切换中同时存在。
此外,上述目标小区收到UE收集的信息之后,还可对比UE收集的信息中包括的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小区的标识信息相同,若二者相同,则在目标小区判定出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时,由目标小区将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判定结果,以及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源小区;若二者不同,则目标小区将UE收集的信息传递给源小区。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场景下,虽然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是目标小区,但是产生连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小区的参数不合适。因此,此种场景下,目标小区将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判定结果,以及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源小区(即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的小区),从而便于源小区进行参数调整,以解决连接问题。
而在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的场景下,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为源小区,即产生连接问题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源小区,即源小区既为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又为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的小区。因此,此种场景下,目标小区将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源小区,从而便于源小区进行参数调整,以解决连接问题。
实施方式二
在连接问题为T310开启但未超时,设置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为上一次切换初始化到T310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如图6中场景三和图7中场景四所示,在切换完成后不久UE在目标小区开启T310,且在T310或者T312开启期间UE收到目标小区发送的第一切换命令,则T310停止或者T312停止,此时UE可以收集T310开启时间,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UE在源小区的标识,相关的测量信息,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第一切换命令指示UE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等,UE向UE所要切换的小区(即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要切换的小区)上报收集的信息,UE所要切换的小区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其中,如果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第一切换命令指示切换的小区为源小区,且UE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
如果源小区与目标小区属于同一系统,且第一切换命令指示切换的小区为除源小区之外的其他小区,且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
此外,上述UE所要切换的小区收到UE收集的信息之后,对比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是否为本小区,若判断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为目标小区,则将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目标小区。其中,目标小区收到UE收集的信息之后,还可对比UE收集的信息中包括的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小区的标识信息相同,若二者相同,则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断,如果UE所要切换的小区为源小区,则在目标小区判定出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时,由目标小区将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判定结果,以及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源小区;如果UE所要切换的小区为非源小区的其他小区,则在目标小区判定出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时,目标小区将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判定结果、UE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源小区。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在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场景下,虽然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是目标小区,但是产生连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小区的切换参数不合适,因此,此种场景下,目标小区需要将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的判定结果,以及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源小区(即需要进行参数调整的小区),从而便于源小区进行参数调整,以解决连接问题。
同理,在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场景下,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为目标小区,但是产生连接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源小区的切换参数不合适。因此,此种场景下,目标小区需要将MRO临界场景为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判定结果、UE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UE收集的信息发送给源小区,从而便于源小区进行参数调整,以解决连接问题。
实施方式三
在连接问题为T310开启但未超时,设置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为上一次切换初始化到T310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如图5中的场景一所示,UE收集的信息,以及UE收集的信息的传递过程如前述实施方式一所述。其中,如果源小区为NG-RAN节点,切换的目标小区为E-UTRAN节点,且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不存在或者时长大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
如图5场景二所示,UE收集的信息,以及UE收集的信息的传递过程如前述实施方式一所述。其中,如果源小区为E-UTRAN节点,切换成功的目标小区为NG-RAN节点,且UE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或等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实施方式四
在CHO场景下,针对UE分别为源小区和目标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其中,在连接问题为T310开启但未超时时,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其他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至源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T310停止的时刻的时长;为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其他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至源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T310停止时刻的时长。
如图8中场景五所示,在切换初始化后(即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命令后),UE仍会保持与源小区的连接,则UE可能会在源小区开启T310,并在切换执行时停止T310。此时,UE可以收集T310开启时间、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UE在源小区的标识,相关的测量信息,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目标小区的识信息以及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等。UE将收集的信息发送给目标小区,目标小区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其中,如果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不存在或者时长大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内过迟CHO临界。
其中,目标小区收到UE收集的信息之后,还可对比UE收集的信息中包括的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小区的标识信息相同;若二者不同,则目标小区将UE收集的信息传递给源小区,以使得发生连接问题的源小区可以根据UE收集的信息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T310是在源小区中开启的,即连接问题属于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则UE收集的信息中包括的应该是为源小区配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实施方式五
在DAPS HO场景下,针对UE分别为源小区和目标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其中,在连接问题为T310在源小区开启但未超时或者T310在源小区开启且超时时,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其他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至源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T310停止或超时的时刻的时长;为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UE在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即UE上一次接收到其他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至源小区的切换命令的时刻)至T310停止或超时的时刻的时长。
如图9中场景六所示,在切换初始化后(即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切换到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命令后),UE仍会保持与源小区的连接,则UE可能会在源小区开启T310,并在切换完成时停止T310。此时,UE可以收集T310开启时间、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UE在源小区的标识,相关的测量信息,源小区的标识信息、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以及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等,然后将收集的信息发送给目标小区,从而使得目标小区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其中,如果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不存在或者时长大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则为系统内过迟DAPS HO临界。
其中,目标小区收到UE收集的信息之后,还可对比UE收集的信息中包括的发生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是否与本小区的标识信息相同,若二者不同,则目标小区将UE收集的信息传递给源小区,以使得发生连接问题的源小区可以根据UE收集的信息进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
其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T310是在源小区中开启的,即连接问题属于UE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则UE收集的信息中包括的应该是为源小区配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UE接收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UE切换至目标小区的第二切换命令后,仍然会与源小区保持一段时间的连接,因此,在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下,UE接收到上述第二切换命令后,仍然可能会检测到与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从而在为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小于预先配置的目标阈值时,产生系统内过迟CHO临界或者系统内过迟DAPS HO临界。因此,上述系统内过迟CHO临界为CHO场景下特有的临界情况,系统内过迟DAPS HO临界为DAPS HO场景下特有的临界情况。
并且,CHO场景和DAPS HO场景也可能会出现前面实施方式一至三中所述的各种临界场景。
由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切换成功场景下,UE收集发生的连接问题的相关信息并上报给网络侧,网络侧判定MRO的临界场景,进而根据判断结果相应的调整切换参数,进一步增强移动鲁棒性。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
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1001,用于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发送模块1002,用于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参见图11,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11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场景判定模块1102,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所述装置还包括:
问题确认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为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或者
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时,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信息传递模块,用于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MRO临界场景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和所述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中的其中一种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信息传递模块,用于将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以及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情况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信息传递模块,用于将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所述参数信息以及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备,如图12所示,该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1201、收发机1202、处理器1203;
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1202,用于在处理器1203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1203,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1201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机1202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其中,在图12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20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2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2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204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203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201可以存储处理器120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1203可以是CPU(中央处埋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处理器与存储器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13所示,该网络设备包括存储器1301、收发机1302、处理器1303;
存储器130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收发机1302,用于在处理器1303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1303,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1301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收发机1303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可选的,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可选的,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可选的,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可选的,所述网络设备为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或者
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可选的,所述MRO临界场景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和所述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中的其中一种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以及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可选的,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情况下,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将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所述参数信息以及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其中,在图13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303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301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302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处理器1303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301可以存储处理器1303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1303可以是中央处埋器(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31)

1.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无线链路失败。
8.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用户设备发生所述连接问题时为所述用户设备服务的小区属于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的小区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连接问题发生在5G集成接入回程节点或者指示所述连接问题为回程连接问题。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问题还包括:
在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且所述用户设备接收到第二切换命令之后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切换命令为所述源小区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切换至目标小区的切换命令,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与源小区之间连接失败。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设备为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或者
在所述网络设备不是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RO临界场景为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系统内过迟切换临界、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系统间过迟切换临界、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过早切换临界和所述系统间过早切换临界中的其中一种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以及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MRO临界场景为所述系统内切换到错误小区临界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所述参数信息以及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发送给需要调整参数的小区;
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1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控制所述收发机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2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所述收发机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问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种:
T310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T312定时器开启且未超时;
随机接入过程MSGA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一预设值,其中,MSGA为两步随机接入过程中用户设备发送的消息;
随机接入过程中随机接入前导码序列的发送次数大于1且小于第二预设值;
波束失败恢复过程触发的随机接入过程成功;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重传且重传次数小于第三预设值;
媒体接入控制层接收到底层先听后说失败指示且连续接收所述先听后说失败指示的次数小于第四预设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包括: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其中,所述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为所述用户设备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信息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连接问题的内容信息;
所述用户设备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时所处的位置信息;
源小区的标识信息和目标小区的标识信息;
第一切换命令指示所述用户设备所要切换的小区的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切换命令为所述目标小区发送给所述用户设备的切换命令;
发生所述连接问题的小区的标识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条件切换场景或者双激活协议栈切换场景下,为每个小区设置一个连接问题计时器,所述每个小区为小区切换过程中的源小区或者目标小区;
其中,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源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在所述连接问题为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目标小区之间的连接问题的情况下,所述参数信息中包括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为: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
为所述源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源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为所述目标小区设置的连接问题计时器的时长是: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时刻的时长,或者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目标小区中上一次切换初始化的时刻至所述连接问题的结束时刻的时长。
29.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获取模块,用于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的预设时间内检测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所述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参数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以使得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
30.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装置,应用于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参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发送的连接问题的参数信息,其中,所述参数信息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过程中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且小区切换成功的情况下,或者是所述用户设备在小区切换成功之后预设时间内检测到所述连接问题的情况下获取的;
场景判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信息,判定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临界场景,获得所述MRO临界场景的判定结果。
31.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8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033689.8A 2020-10-20 2021-01-11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43906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3524359A JP2023547842A (ja) 2020-10-20 2021-10-11 Mro臨界シーンの判定方法、装置及び機器
PCT/CN2021/123064 WO2022083469A1 (zh) 2020-10-20 2021-10-11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KR1020237016976A KR20230091138A (ko) 2020-10-20 2021-10-11 Mro 크리티컬 시나리오의 판정 방법, 장치 및 기기
US18/249,947 US20230328603A1 (en) 2020-10-20 2021-10-11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mro critical scenario, and apparatus
EP21881887.0A EP4236461A4 (en) 2020-10-20 2021-10-11 MRO CRITICAL SCENARIO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270796 2020-10-20
CN202011127079 2020-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90616A true CN114390616A (zh) 2022-04-22
CN114390616B CN114390616B (zh) 2023-10-10

Family

ID=81194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33689.8A Active CN114390616B (zh) 2020-10-20 2021-01-11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28603A1 (zh)
EP (1) EP4236461A4 (zh)
JP (1) JP2023547842A (zh)
KR (1) KR20230091138A (zh)
CN (1) CN114390616B (zh)
WO (1) WO20220834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0496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51409A1 (en) * 2014-10-08 2017-08-3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hanced Timer Setting for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CN107666672A (zh) * 2016-07-26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7140A (zh) * 2019-02-14 2021-11-12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向目标小区报告成功切换
CN111565426B (zh) * 2019-02-14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JP7192095B2 (ja) * 2019-03-25 2022-12-19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US11190997B2 (en) * 2019-03-27 2021-11-3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0197480A1 (en) * 2019-03-28 2020-10-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rovement of conditional handover parameters in 5g
CN112399454B (zh) * 2019-08-14 2022-12-1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251409A1 (en) * 2014-10-08 2017-08-31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Enhanced Timer Setting for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CN107666672A (zh) * 2016-07-26 2018-02-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鲁棒性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RLF report definition based on MRO stage-2 solution", 《3GPP TSG-RAN WG3 MEETING #65BIS R3-09223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40496A1 (zh) * 2022-06-15 2023-12-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终端以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547842A (ja) 2023-11-14
KR20230091138A (ko) 2023-06-22
WO2022083469A1 (zh) 2022-04-28
CN114390616B (zh) 2023-10-10
EP4236461A1 (en) 2023-08-30
US20230328603A1 (en) 2023-10-12
EP4236461A4 (en) 2024-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76334B2 (en) Data forwarding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5680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target network side device
JP7179167B2 (ja) レポートハンドオーバー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WO2021088270A1 (zh) 移动性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99454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322104A (zh) 将失败报告分类为当前的或过期的以进行移动性鲁棒优化调整
CN112867075B (zh) 移动性优化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1741496A (zh) 一种小区间定向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14339925B (zh) 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90616B (zh) 一种mro临界场景的判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788351A (zh) 辅助小区的替换
CN114258092A (zh) 定时提前补偿方法、基站、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4390640B (zh) 辅小区变换的错误类型的判定方法及设备
CN102857964A (zh)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16137727A (zh)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4765815A (zh) 小区切换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0061899A1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45436A1 (zh)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WO2024051513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11535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4867076A (zh) 信息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节点、网络侧设备及装置
CN114390638A (zh) Daps切换失败类型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7425160A (zh) 成功切换报告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963102A (zh)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5707045A (zh) 无线资源控制rrc重建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