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6866A -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6866A
CN114386866A CN202210049908.6A CN202210049908A CN114386866A CN 114386866 A CN114386866 A CN 114386866A CN 202210049908 A CN202210049908 A CN 202210049908A CN 114386866 A CN114386866 A CN 114386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power utilization
power
grad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499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晓明
赵颖
郭敏
金静
章丽娜
金鹏
楼锦程
沈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ongd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ongd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ongd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ongda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499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686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6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6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涉及监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各个用电区域的储存电量进行合理匹配的技术问题,判断各个区域的用电量以及频率,从而分析出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强度,并根据用电强度进行电能储存,防止出现用电强度高的区域对应电能储存量不满足需求;将各个类型的用电区域对应电能储存进行分析,避免高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达不到需求,从而降低了用电效率,同时避免低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超过需求,导致储存成本浪费;判断各个用电区域的电力输送以及用电的成本消耗,从而为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合理选择剩余电量的处理方式,整体上降低了区域用电的不必要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网的大力推广,风光储微网系统在并网模式下高效运行,可以提高绿色能源生活小区、新能源厂区、风电场、光伏电站等新能源利用率,增加发电效益;风光储微网系统在孤岛模式下稳定运行为我国解决边远山区、海上钻井平台、远离大陆的岛屿等传统电网无法覆盖地区的缺电问题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其中风光储一体化已然成本常用的用电方式,且风光储分别表示为风力发电、光能发电以及储能。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各个用电区域的储存电量进行合理匹配,导致电量储存成本无法准确控制,间接降低了供电效率;同时对于用电区域的高传输成本无法准确调度。
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判断各个区域的用电量以及频率,从而分析出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强度,并根据用电强度进行电能储存,防止出现用电强度高的区域对应电能储存量不满足需求,从而增加供电不足的风险;将各个类型的用电区域对应电能储存进行分析,避免高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达不到需求,从而降低了用电效率,同时避免低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超过需求,导致储存成本浪费;判断各个用电区域的电力输送以及用电的成本消耗,从而为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合理选择剩余电量的处理方式,整体上降低了区域用电的不必要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包括一体化监管平台,一体化监管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区域环境分析单元、分布式储存单元、区域用电分析单元以及用电监测分析单元;
一体化监管平台用于对风光储一体化进行监管,服务器生成区域环境分析信号并将区域环境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环境分析单元;通过区域环境分析单元对进行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并将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用电分析单元,通过区域用电分析单元对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分布式储存信号并将分布式储存信号发送至分布式储存单元,通过分布式储存单元将各个类型的用电区域对应电能储存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并将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发送至用电监测分析单元,通过用电监测分析单元对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实时用电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区域环境分析单元的环境分析过程如下:
将各个用电区域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内全天平均风力值,并获取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若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均超过对应次数阈值和频率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可风力发电区域;若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均未超过对应次数阈值和频率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非风力发电区域;
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以及全天平均光照强度,并将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以及全天平均光照强度分别与降雨频率阈值和光照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超过降雨频率阈值,且全天平均光照强度超过光照强度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可光能发电区域;若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未超过降雨频率阈值,且全天平均光照强度未超过光照强度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非光能发电区域;将可风力发电区域和非风力发电区域以及可光能发电区域和非光能发电区域一同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区域用电分析单元的用电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的全天用电时长和未用电时长的比值,并将用电区域的全天用电时长和未用电时长的比值标记为BZi;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对应用电峰值以及用电峰值增长的频率,并将用电区域对应用电峰值以及用电峰值增长的频率分别标记为FZi和ZZi;通过分析获取到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Xi,将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超过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一级用电区域;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位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二级用电区域;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小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三级用电区域;将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分布式储存单元的储存过程如下:
根据用电区域的平均日用电量设置电能预设储存阈值,通过电能预设储存阈值获取到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且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的储存值随着等级增长减少;将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与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对应匹配;
将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统一标记为等级用电区域,采集到等级用电区域每天的光能发电量以及风力发电量,并将等级用电区域的光能发电量以及风力发电量统一标记为正影响电量值;若等级用电区域为非风力发电区域或者非光能发电区域,则对应等级用电区域的正影响电量值为零;采集到等级用电区域的每天平均用电量以及电量传输损耗量,并将等级用电区域的每天平均用电量以及电量传输损耗量分别标记为负影响电量值;
当等级用电区域对应正影响电量值超过负影响电量值时,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一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一级用电区域匹配三级预设储存值,并将对应三级预设储存值标记为三级选中储存值,且将三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一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三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一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二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二级用电区域匹配二级预设储存值,且将二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二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二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二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三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三级用电区域匹配一级预设储存值,并将对应一级预设储存值标记为一级选中储存值,且将一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三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一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当等级用电区域对应正影响电量值未超过负影响电量值时,则将等级用电区域内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仍与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进行匹配,并将对应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与对应的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用电监测分析单元的监测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存在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的用电区域,并将其标记为产电区域,若产电区域内产电量超过用电量,则将对应产电区域标记为可传输区域;若产电区域内产电量未超过用电量,则将对应产电区域标记为非可传输区域;
采集到不存在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的用电区域,并将其标记纯需电区域;采集到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以及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并将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以及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进行分析,若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超过输送成本阈值,且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为增长趋势,则将对应纯蓄电区域标记为高成本区域,将高成本区域周边可传输区域标记为余量非入网区域,并将余量非入网区域对应剩余电量实时传输至高成本区域;
若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未超过输送成本阈值,或者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为降低趋势,则将对应纯蓄电区域标记为低成本区域,将高成本区域周边可传输区域标记为余量入网区域,并将余量入网区域对应剩余电量实时传输至电网内储存等待调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对风光储一体化进行监管,提高电量使用的合理性以及风力和光能发电的有效性,提高了区域用电的稳定性;判断对应用电区域是否适合进行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减少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成本浪费的风险,提高了发电效率且减缓区域用电压力;判断各个区域的用电量以及频率,从而分析出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强度,并根据用电强度进行电能储存,防止出现用电强度高的区域对应电能储存量不满足需求,从而增加供电不足的风险;将各个类型的用电区域对应电能储存进行分析,避免高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达不到需求,从而降低了用电效率,同时避免低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超过需求,导致储存成本浪费;判断各个用电区域的电力输送以及用电的成本消耗,从而为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合理选择剩余电量的处理方式,整体上降低了区域用电的不必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包括一体化监管平台,一体化监管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区域环境分析单元、分布式储存单元、区域用电分析单元以及用电监测分析单元;
一体化监管平台用于对风光储一体化进行监管,风光储分别标记为为风力发电、光能发电以及储能,提高电量使用的合理性以及风力和光能发电的有效性,提高了区域用电的稳定性,服务器生成区域环境分析信号并将区域环境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环境分析单元;
区域环境分析单元用于对进行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分析,判断对应用电区域是否适合进行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减少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成本浪费的风险,提高了发电效率且减缓区域用电压力,具体环境分析过程如下:
将各个用电区域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内全天平均风力值,并获取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若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均超过对应次数阈值和频率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可风力发电区域;若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均未超过对应次数阈值和频率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非风力发电区域;
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以及全天平均光照强度,并将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以及全天平均光照强度分别与降雨频率阈值和光照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超过降雨频率阈值,且全天平均光照强度超过光照强度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可光能发电区域;若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未超过降雨频率阈值,且全天平均光照强度未超过光照强度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非光能发电区域;
将可风力发电区域和非风力发电区域以及可光能发电区域和非光能发电区域一同发送至服务器,其中可风力发电区域和可光能发电区域可以重合,即同一用电区域可以同时为可风力发电区域和可光能发电区域;
服务器接收到可风力发电区域和非风力发电区域以及可光能发电区域和非光能发电区域后,生成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并将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用电分析单元;区域用电分析单元用于对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进行分析,判断各个区域的用电量以及频率,从而分析出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强度,并根据用电强度进行电能储存,防止出现用电强度高的区域对应电能储存量不满足需求,从而增加供电不足的风险,具体区域用电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的全天用电时长和未用电时长的比值,并将用电区域的全天用电时长和未用电时长的比值标记为BZi;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对应用电峰值以及用电峰值增长的频率,并将用电区域对应用电峰值以及用电峰值增长的频率分别标记为FZi和ZZi;
通过公式
Figure BDA0003473673420000081
获取到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Xi,其中,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a3>0;
将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超过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一级用电区域;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位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二级用电区域;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小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三级用电区域;本申请中一级、二级以及三级均为用电区域用电强度的等级划分,且强度根据等级数值的增加依次降低;
将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后生成分布式储存信号并将分布式储存信号发送至分布式储存单元;分布式储存单元用于将各个类型的用电区域对应电能储存进行分析,避免高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达不到需求,从而降低了用电效率,同时避免低强度用电区域的电能储存超过需求,导致储存成本浪费,具体储存过程如下:
根据用电区域的平均日用电量设置电能预设储存阈值,通过电能预设储存阈值获取到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且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的储存值随着等级增长减少;将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与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对应匹配;
将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统一标记为等级用电区域,采集到等级用电区域每天的光能发电量以及风力发电量,并将等级用电区域的光能发电量以及风力发电量统一标记为正影响电量值;若等级用电区域为非风力发电区域或者非光能发电区域,则对应等级用电区域的正影响电量值为零;采集到等级用电区域的每天平均用电量以及电量传输损耗量,并将等级用电区域的每天平均用电量以及电量传输损耗量分别标记为负影响电量值;
当等级用电区域对应正影响电量值超过负影响电量值时,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一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一级用电区域匹配三级预设储存值,并将对应三级预设储存值标记为三级选中储存值,且将三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一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三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一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二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二级用电区域匹配二级预设储存值,且将二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二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二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二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三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三级用电区域匹配一级预设储存值,并将对应一级预设储存值标记为一级选中储存值,且将一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三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一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当等级用电区域对应正影响电量值未超过负影响电量值时,则将等级用电区域内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仍与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进行匹配,并将对应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与对应的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生成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并将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发送至用电监测分析单元,用电监测分析单元用于对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实时用电监测,并对用电区域进行分析,判断各个用电区域的电力输送以及用电的成本消耗,从而为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合理选择剩余电量的处理方式,整体上降低了区域用电的不必要成本,具体监测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存在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的用电区域,并将其标记为产电区域,若产电区域内产电量超过用电量,则将对应产电区域标记为可传输区域;若产电区域内产电量未超过用电量,则将对应产电区域标记为非可传输区域;
采集到不存在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的用电区域,并将其标记纯需电区域;采集到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以及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并将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以及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进行分析,若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超过输送成本阈值,且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为增长趋势,则将对应纯蓄电区域标记为高成本区域,将高成本区域周边可传输区域标记为余量非入网区域,并将余量非入网区域对应剩余电量实时传输至高成本区域;
若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未超过输送成本阈值,或者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为降低趋势,则将对应纯蓄电区域标记为低成本区域,将高成本区域周边可传输区域标记为余量入网区域,并将余量入网区域对应剩余电量实时传输至电网内储存等待调度。
上述公式均是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出且选取与真实值接近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系数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一体化监管平台对风光储一体化进行监管;通过区域环境分析单元对进行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并将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用电分析单元,通过区域用电分析单元对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分布式储存信号并将分布式储存信号发送至分布式储存单元,通过分布式储存单元将各个类型的用电区域对应电能储存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并将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发送至用电监测分析单元,通过用电监测分析单元对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实时用电监测。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化监管平台,一体化监管平台内设置有服务器,服务器通讯连接有区域环境分析单元、分布式储存单元、区域用电分析单元以及用电监测分析单元;
一体化监管平台用于对风光储一体化进行监管,服务器生成区域环境分析信号并将区域环境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环境分析单元;通过区域环境分析单元对进行光能发电或者风力发电的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并将区域用电分析信号发送至区域用电分析单元,通过区域用电分析单元对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分布式储存信号并将分布式储存信号发送至分布式储存单元,通过分布式储存单元将各个类型的用电区域对应电能储存进行分析;服务器生成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并将用电监测分析信号发送至用电监测分析单元,通过用电监测分析单元对各个用电区域进行实时用电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环境分析单元的环境分析过程如下:
将各个用电区域设置标号i,i为大于1的自然数,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内全天平均风力值,并获取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若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均超过对应次数阈值和频率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可风力发电区域;若对应用电区域的全天平均风力值超过风力值阈值的次数和频率均未超过对应次数阈值和频率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非风力发电区域;
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以及全天平均光照强度,并将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以及全天平均光照强度分别与降雨频率阈值和光照强度阈值进行比较:若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超过降雨频率阈值,且全天平均光照强度超过光照强度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可光能发电区域;若对应用电区域的降雨频率未超过降雨频率阈值,且全天平均光照强度未超过光照强度阈值,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非光能发电区域;将可风力发电区域和非风力发电区域以及可光能发电区域和非光能发电区域一同发送至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用电分析单元的用电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的全天用电时长和未用电时长的比值,并将用电区域的全天用电时长和未用电时长的比值标记为BZi;采集到各个用电区域对应用电峰值以及用电峰值增长的频率,并将用电区域对应用电峰值以及用电峰值增长的频率分别标记为FZi和ZZi;通过分析获取到各个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Xi,将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进行比较:
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超过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一级用电区域;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位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二级用电区域;若用电区域的用电分析系数小于用电分析系数阈值范围,则将对应用电区域标记为三级用电区域;将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分布式储存单元的储存过程如下:
根据用电区域的平均日用电量设置电能预设储存阈值,通过电能预设储存阈值获取到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且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的储存值随着等级增长减少;将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与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对应匹配;
将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统一标记为等级用电区域,采集到等级用电区域每天的光能发电量以及风力发电量,并将等级用电区域的光能发电量以及风力发电量统一标记为正影响电量值;若等级用电区域为非风力发电区域或者非光能发电区域,则对应等级用电区域的正影响电量值为零;采集到等级用电区域的每天平均用电量以及电量传输损耗量,并将等级用电区域的每天平均用电量以及电量传输损耗量分别标记为负影响电量值;
当等级用电区域对应正影响电量值超过负影响电量值时,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一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一级用电区域匹配三级预设储存值,并将对应三级预设储存值标记为三级选中储存值,且将三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一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三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一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二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二级用电区域匹配二级预设储存值,且将二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二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二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二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若等级用电区域为三级用电区域时,则将对应三级用电区域匹配一级预设储存值,并将对应一级预设储存值标记为一级选中储存值,且将一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三级用电区域进行匹配,并将匹配后的一级选中储存值与对应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当等级用电区域对应正影响电量值未超过负影响电量值时,则将等级用电区域内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仍与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进行匹配,并将对应一级预设储存值、二级预设储存值以及三级预设储存值与对应的一级用电区域、二级用电区域以及三级用电区域发送至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用电监测分析单元的监测分析过程如下:
采集到存在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的用电区域,并将其标记为产电区域,若产电区域内产电量超过用电量,则将对应产电区域标记为可传输区域;若产电区域内产电量未超过用电量,则将对应产电区域标记为非可传输区域;
采集到不存在风力发电和光能发电的用电区域,并将其标记纯需电区域;采集到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以及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并将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以及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进行分析,若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超过输送成本阈值,且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为增长趋势,则将对应纯蓄电区域标记为高成本区域,将高成本区域周边可传输区域标记为余量非入网区域,并将余量非入网区域对应剩余电量实时传输至高成本区域;
若纯蓄电区域的电量输送成本未超过输送成本阈值,或者电量输送成本的浮动趋势为降低趋势,则将对应纯蓄电区域标记为低成本区域,将高成本区域周边可传输区域标记为余量入网区域,并将余量入网区域对应剩余电量实时传输至电网内储存等待调度。
CN202210049908.6A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Pending CN114386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908.6A CN114386866A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49908.6A CN114386866A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6866A true CN114386866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200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49908.6A Pending CN114386866A (zh) 2022-01-17 2022-01-17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686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9994A (zh) * 2022-09-05 2022-10-11 北京宇乾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种清洁能源互补控制决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619291A (zh) * 2022-12-16 2023-01-17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管理系统
CN116128241A (zh) * 2023-02-22 2023-05-16 北京国能国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CN116703210A (zh) * 2023-05-29 2023-09-05 广东永光新能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69994A (zh) * 2022-09-05 2022-10-11 北京宇乾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种清洁能源互补控制决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69994B (zh) * 2022-09-05 2023-09-26 北京宇乾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种清洁能源互补控制决策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619291A (zh) * 2022-12-16 2023-01-17 深圳市今朝时代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管理系统
CN116128241A (zh) * 2023-02-22 2023-05-16 北京国能国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电系统
CN116703210A (zh) * 2023-05-29 2023-09-05 广东永光新能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03210B (zh) * 2023-05-29 2024-05-28 广东永光新能源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86866A (zh) 一种基于智慧用能的风光储一体化监管系统
CN109638964B (zh) 一种基于边缘计算架构的多元电网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N201910750U (zh) 新型光伏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
CN102184472A (zh) 一种基于电网调度侧需求的风水火联合调度方法
CN105305488B (zh) 一种考虑新能源并网对输电网利用率影响的评价方法
CN112865075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优化方法
CN115392547A (zh) 基于数据分析的虚拟电厂能源综合管控平台
CN115065078A (zh) 微网环境下储能容量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12366684A (zh) 一种海岛微电网系统
CN114336753A (zh) 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综合管理系统
CN115983612A (zh) 一种基于虚拟电厂的分布式源网荷储调度优化方法
CN118412929A (zh) 一种考虑调度响应能力的虚拟电厂运行控制方法
CN106339773B (zh) 基于灵敏度的主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定容规划方法
CN108173291B (zh) 一种基于天气因素的分布式新能源智能配电方法
CN117411048A (zh) 一种用于光伏储能的容量配置系统
CN117477610A (zh) 一种虚拟电厂储能控制系统
CN112418950A (zh) 计及光伏的微电网短期负荷预测及控制方法
CN116885840A (zh) 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的分布式新能源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07320851U (zh) 一种智能微电网系统
CN110854934A (zh) 一种电力错峰充电控制系统
CN115165411A (zh) 一种水电站绿色运行的综合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5712288A (zh) 一种新能源多能互补智能控制系统
CN215185864U (zh) 一种分布式光储系统充储放控制系统
CN108599271A (zh) 一种海岛能源综合能量管理方法
CN114819362A (zh) 一种面向风光电力系统的电网电力负载平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