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5314A -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5314A
CN114385314A CN202111652214.3A CN202111652214A CN114385314A CN 114385314 A CN114385314 A CN 114385314A CN 202111652214 A CN202111652214 A CN 202111652214A CN 114385314 A CN114385314 A CN 1143853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net
data
things
equipment
ident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22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杨
兰卓睿
董嘉阳
孙金涛
刘园
宋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yi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yi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yi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yi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522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53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53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531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40392 priority patent/WO202312515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7Distribution of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Migration and load balanc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 G06F2009/45595Network integration; Enabling network access in virtual machine inst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其中,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包括网关平台以及物联网平台,其中,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多个服务器集群;所述网关平台与所述物联网平台的每一个所述服务器集群之间搭建有虚拟专用通道进行通信;所述网关平台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通过所述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用户标识预置在所述网关平台中。本申请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能够降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成本。

Description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移动蜂窝物联网通信领域,物联网平台提供统一管理物联网设备和数据采集功能。物联网设备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再经骨干承载网络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服务器集群中。通常物联网平台需要向物联网设备配置服务器集群的公网IP地址,物联网设备基于配置的IP地址发送数据到接入物联网平台的服务器集群上。
目前,随着物联网设备数量逐渐增多,物联网平台业务处理压力逐步增大,需要增加IP地址以增加服务器集群进行业务负载分发。但是,物联网设备部署区域分布广,且设备数量多,如果采用现场重新配置物联网设备的目的IP地址或者远程修改目的IP地址方式,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到新增的服务器集群上,会耗费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能够降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成本。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包括网关平台以及物联网平台,其中,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多个服务器集群;
所述网关平台与所述物联网平台的每一个所述服务器集群之间搭建有虚拟专用通道进行通信;
所述网关平台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通过所述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用户标识预置在所述网关平台中。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网关平台包括设备接入鉴权模块,所述设备接入鉴权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为所述物联网设备生成用户标识和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IP地址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绑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形成第一关系映射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网关平台还包括数据分组转发模块,所述数据分组转发模块用于:
解析所述数据得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查询所述第一关系映射表得到所述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第二关系映射表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通过所述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服务器集群用于:
接收所述虚拟专用通道的所述数据;
解析所述数据中的第二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确定目的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网关平台还包括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用于:
获取配置指令;
响应于所述配置指令,解析所述配置指令中得到用户标识和服务器集群编号;
根据所述服务器集群编码确定虚拟专用通道;
绑定所述虚拟专用通道与所述配置指令中的所述用户标识形成第二关系映射表。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应用于如前面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的网关平台中;
所述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通过所述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为所述物联网设备生成用户标识和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IP地址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绑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形成第一关系映射表。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包括以下步骤:
解析所述数据得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查询所述第一关系映射表得到所述用户标识,其中,所述用户标识预置在所述网关平台中;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第二关系映射表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实现如前面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前面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
本发明上述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在物联网设备向物联网平台的服务器集群传输数据时,首先网关平台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确定预置在网关平台中的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基于用户标识确定传输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由于每一条虚拟专用通道对应一个服务器集群,因此,确定虚拟专用通道后可以将该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至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通过在网关平台与物联网平台的每一个服务器集群之间搭建虚拟专用通道,在网关平台按照数据中的IP地址进行寻址转发,而是按照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确定虚拟专用通道,从而实现将数据发送到与虚拟专用通道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因此,只需要改变物联网设备预置在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即可实现该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而不需要改变物联网设备中的配置,节省了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的应用框架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者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者类似的原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的描述中,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等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和术语适用于如下的解释。
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归属用户服务器),是IMS(IP 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中控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HSS支持用于处理调用/会话的IMS网络实体的主要用户数据库。它包含用户配置文件,执行用户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并可提供有关用户物理位置的信息。它类似于GSMHomeLocationRegister。与HSS通信的实体是应用服务器和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服务器。
MME(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移动管理节点),是3GPP协议LTE接入网络的关键控制节点,它负责空闲模式的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的定位,传呼过程,包括中继,简单的说MME是负责信令处理部分。它涉及到bearer激活/关闭过程,并且当一个UE初始化并且连接到时为这个UE选择一个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通过和HSS交互认证一个用户,为一个用户分配一个临时ID。
SGW(Serving GateWay,服务网关),是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中的重要网元。在传统网络中,SGSN(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GPRS服务支持节点)既负责移动性管理、用户接入控制等信令面相关的功能,也负责用户数据的转发。基于控制与承载分离的思想,在移动通信核心网络中对SGSN的功能进行了拆分,即信令面功能由MME网元负责,而用户数据转发的用户面功能由SGW网元接管。
PGW(PDN GateWay,PDN网关),为移动通信核心网络的边界网关,提供用户的会话管理和承载控制、数据转发、IP地址分配以及非3GPP用户接入等功能。它是3GPP接入和非3GPP接入公用数据网络PDN的锚点。其中,3GPP接入是指3GPP标准家族出来的无线接入技术,非3GPP接入是3GPP标准家族以外的无线接入技术。
CE(Customer Edge,用户边缘设备),服务提供商所连接的用户端路由器。CE路由器通过连接一个或多个PE路由器,为用户提供服务接入。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远程访问技术,采用数据封装和加密技术在公用网络架设专用网络,从而在公用网络上形成虚拟专用通道。VPN网关通过对数据包的加密和数据包目标地址的转换实现远程访问。VPN可通过服务器、硬件、软件等多种方式实现。
物联网平台上的每一个服务器集群对外提供一个公网IP地址,在服务器集群内部采用内网IP地址。传统的物联网设备发送数据至物联网平台的方式为:物联网设备中配置有目的服务器的目的IP地址,物联网设备基于目的IP地址封装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至网关平台进行转发,在网关平台根据IP地址寻址的方式,将数据转发至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服务器集群再基于数据中的目的IP地址转发数据至服务器集群中的目的服务器。由于在网关平台中采用IP地址寻址的方式进行数据转发,因此,不同服务器集群内的内网IP地址不能相同,否则会引起路由冲突。而要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到其他服务器集群上,则必须改变物联网设备中配置的目的IP地址。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参照图1,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包括网关平台以及物联网平台,其中,物联网平台包括多个服务器集群。网关平台与物联网平台的每一个服务器集群之间搭建有虚拟专用通道进行通信。
网关平台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根据数据确定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根据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通过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数据,其中,用户标识预置在网关平台中。
具体地,以图1所示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为例,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包括网关平台和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包括服务器集群1和服务器集群2。基于VPN技术,网关平台与服务器集群1之间搭建有一条虚拟专用通道,表示为VPN1,网关平台与服务器集群2之间同样搭建有虚拟专用通道,表示为VPN2。设备1、设备2、设备3和设备4的物联网设备接入网关平台中。当网关平台接收到任意一个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则根据接收到的数据确定该物联网设备预置在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然后根据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该物联网设备的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例如,用户标识为“1”对应的虚拟专用通道为VPN1,用户标识为“2”对应的虚拟专用通道为VPN2,设备1和设备2在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为“1”,设备3和设备4在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为“2”,因此,设备1和设备2的数据通过VPN1传输到服务器集群1中,设备3和设备4的数据通过VPN2传输到服务器集群2中。由于网关平台和不同的服务器集群之间搭建不同的虚拟专用通道,虚拟专用通道能够实现网络隔壁,避免路由冲突,因此,在不同虚拟专用通道中传输的数据的目的IP地址可以相同。示例性地,设备1和设备3中配置目的IP地址相同,但由于设备1和设备3在网关平台中预置的用户标识不同,因此,可以实现通过不同的虚拟专用通道在不同的服务器集群中寻址。如果需要将设备1的数据迁移到服务器集群2中,只要将设备1在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修改为“2”,则可以实现将设备1的数据通过VPN2传输到服务器集群2中,而不需要改变设备1中配置的目的IP地址。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参照图2,网关平台包括设备接入鉴权模块,设备接入鉴权模块用于:
获取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设备标识为物联网设备生成用户标识和第一IP地址;
将第一IP地址发送至物联网设备;
绑定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形成第一关系映射表。
具体地,物联网设备向设备接入鉴权模块发起入网请求,设备接入鉴权模块以物联网设备的MAC地址作为设备标识,并为该物联网设备的MAC地址分配一个CC(ChargingCharacter,计费属性)值作为用户标识,然后绑定MAC地址和CC值形成第一关系映射表。此外,设备接入鉴权模块还在物联网设备发起鉴权请求后为其分配一个第一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并将分配的第一IP地址发送给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入网请求成功;
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参照图2,网关平台还包括数据分组转发模块,数据分组转发模块用于:
解析数据得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设备标识查询第一关系映射表得到用户标识;
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第二关系映射表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通过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数据。
具体地,物联网设备以第一IP地址作为源IP地址通过网关向物联网平台中的服务器集群发送数据。网关平台中的数据分组转发模块解析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得到物联网设备的MAC地址,根据MAC地址查询设备接入鉴权模块中的第一关系映射表得到对应的CC值,再根据根据CC值查询第二关系映射表确定对应的虚拟专用通道,然后通过该虚拟专用通道将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服务器集群用于:
接收虚拟专用通道的数据;
解析数据中的第二IP地址;
根据第二IP地址确定目的服务器。
具体地,服务器集群侧配置有防火墙设备,在防火墙设备中采用解密识别数据包的方式只接收对应的虚拟专用通道的数据,隔离其他虚拟专用通道的数据。在服务服务器集群中解析数据中的第二IP地址,即数据的目的IP地址,根据第二IP地址确定并转发数据至目的服务器或者下一级目的服务器集群。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网关平台还包括配置模块,配置模块用于:
获取配置指令;
响应于配置指令,解析配置指令中包含的用户标识和服务器集群编号;
根据服务器集群编码确定虚拟专用通道;
绑定虚拟专用通道与配置指令中的用户标识形成第二关系映射表。
具体地,配置模块获取用户输入的配置指令,配置指令中包括用户标识和服务器集群编号。在配置模块中,响应于配置指令,解析配置指令得到用户标识和服务器集群编号,然后根据服务器集群编码确定对应的虚拟专用通道,绑定虚拟专用通道与配置指令中的用户标识形成第二关系映射表,实现批量迁移物联网设备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配置指令能够改变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与虚拟专用通道的对应关系,例如,将用户标识为“2”的对应虚拟专用通道修改为VPN1,可以实现将所有用户标识为“2”的物联网设备的数据批量迁移到服务器集群1中。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用户输入的配置指令中也可以包括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在配置模块中,响应于配置指令,解析配置指令得到用户标识和设备标识,绑定配置指令中的用户标识与设备标识形成第二关系映射表,实现对某一个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配置指令能够改变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与设备标识的对应关系,例如,将设备标识为“MAC1”的对应用户标识由“1”修改为“2”,可以实现将设备标识为“MAC1”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从服务器集群1迁移到服务器集群2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应用于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的网关平台中。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10、步骤S120、步骤S130和步骤S140。
步骤S110,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
步骤S120,根据数据确定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其中,用户标识预置在网关平台中;
步骤S130,根据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步骤S140,通过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网关平台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并根据数据确定预置在网关平台中的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基于用户标识确定传输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由于每一条虚拟专用通道对应一个服务器集群,因此,确定虚拟专用通道后可以将该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至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通过在网关平台与物联网平台的每一个服务器集群之间搭建虚拟专用通道,在网关平台按照数据中的IP地址进行寻址转发,而是按照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确定虚拟专用通道,从而实现将数据发送到与虚拟专用通道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因此,只需要改变物联网设备预置在网关平台中的用户标识即可实现该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迁移,而不需要改变物联网设备中的配置,节省了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成本。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获取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设备标识为物联网设备生成用户标识和第一IP地址;
将第一IP地址发送至物联网设备;
绑定设备标识和用户标识形成第一关系映射表。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实现为物联网设备进行入网附着,入网附着包括为物联网设备分配第一IP地址,即物联网设备上传数据包中的源IP地址,入网附着还包括为物联网设备预置用户标识。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例,步骤S12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解析数据得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设备标识查询第一关系映射表得到用户标识;
步骤S13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根据用户标识查询第二关系映射表确定用于传输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物联网设备的数据中的设备标识,通过查询第一关系映射表和第二关系映射表的方式确定用于传输该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以实现通过对应虚拟专用通道将数据发送至对应的服务器集群中。
下面参照图4,以网关平台为4G核心网络,用户标识为CC值为例,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
4G核心网络包括MME网元、HSS网元、SGW网元、PGW网元以及CE网元。某一用户的物联网设备向MME网元发起入网请求,MME网元将入网请求发送至HSS网元,HSS网元从受理端获取一个CC值,并将CC值返回至MME网元。MME网元将物联网设备的设备的设备标识和CC值发送至SGW网元进行保存。在物联网设备向物联网平台的服务器集群上传时,在SGW网元中对物联网设备的数据进行映射得到用户标识,在PGW网元根据用户标识确定虚拟专用通道。在CE网元中采用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将数据送入对应的虚拟专用通道从而将数据发送至相应的服务器集群中。服务器集群侧的FW(fireWall,防火墙)实现对应虚拟专用通道中的数据接收。
参照图5,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和存储器,图5中以一个控制处理器及一个存储器为例。
控制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非暂态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控制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所需的非暂态软件程序以及指令存储在存储器中,当被控制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应用于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该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执行,可使得上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平台以及物联网平台,其中,所述物联网平台包括多个服务器集群;
所述网关平台与所述物联网平台的每一个所述服务器集群之间搭建有虚拟专用通道进行通信;
所述网关平台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通过所述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其中,所述用户标识预置在所述网关平台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平台包括设备接入鉴权模块,所述设备接入鉴权模块用于:
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为所述物联网设备生成用户标识和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IP地址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绑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形成第一关系映射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平台还包括数据分组转发模块,所述数据分组转发模块用于:
解析所述数据得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查询所述第一关系映射表得到所述用户标识;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第二关系映射表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通过所述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集群用于:
接收所述虚拟专用通道的所述数据;
解析所述数据中的第二IP地址;
根据所述第二IP地址确定目的服务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平台还包括配置模块,所述配置模块用于:
获取配置指令;
响应于所述配置指令,解析所述配置指令得到用户标识和服务器集群编号;
根据所述服务器集群编码确定虚拟专用通道;
绑定所述虚拟专用通道与所述配置指令中的所述用户标识形成第二关系映射表。
6.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的网关平台中;
所述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物联网设备的数据;
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其中,所述用户标识预置在所述网关平台中;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通过所述虚拟专用通道发送所述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为所述物联网设备生成用户标识和第一IP地址;
将所述第一IP地址发送至所述物联网设备;
绑定所述设备标识和所述用户标识形成第一关系映射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物联网设备的用户标识包括以下步骤:
解析所述数据得到所述物联网设备的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设备标识查询所述第一关系映射表得到所述用户标识;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标识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用户标识查询第二关系映射表确定用于传输所述数据的虚拟专用通道。
9.一种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程序;
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使得至少一个所述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程序被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方法。
CN202111652214.3A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853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2214.3A CN114385314A (zh)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40392 WO2023125151A1 (zh) 2021-12-30 2022-12-20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2214.3A CN114385314A (zh)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5314A true CN114385314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20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2214.3A Pending CN114385314A (zh) 2021-12-30 2021-12-30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5314A (zh)
WO (1) WO202312515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80232A (zh) * 2022-06-07 2022-08-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022343A (zh) * 2022-06-17 2022-09-06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对象迁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3125151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82453B2 (ja) * 2010-05-27 2014-05-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ルータ、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083120B (zh) * 2019-11-29 2021-09-28 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4367B (zh) * 2020-04-21 2022-09-16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建立虚拟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65334B (zh) * 2020-11-04 2022-10-25 深圳市宏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的接入方法、装置及mqtt网关
CN113810512B (zh) * 2021-08-11 2023-06-30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终端接入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385314A (zh) * 2021-12-30 2022-04-22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25151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天翼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980232A (zh) * 2022-06-07 2022-08-30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980232B (zh) * 2022-06-07 2023-08-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022343A (zh) * 2022-06-17 2022-09-06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对象迁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022343B (zh) * 2022-06-17 2024-05-24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对象迁移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5151A1 (zh)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85314A (zh) 物联网设备数据迁移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917928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motely accessing
KR102157185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접속 계층을 통해 서비스 연결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10869189B2 (en) IP address assign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208572A1 (en) Method for dynamically creating local packet data network,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749306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network convergence
US9967751B2 (en) Mobile network-based tenant network service implementation method, system, and network element
US1003864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port range resour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port range resource
CN110769412A (zh) 会话绑定方法、网络发现功能、应用功能及网络单元
WO2013026306A1 (zh) 一种身份标识和网关地址的分配方法及系统
WO2015196755A1 (zh) 一种身份位置分离网络中的地址分配方法及接入服务节点
WO2019085635A1 (zh) 确定以太网mac地址的方法及装置
US10194469B2 (en) Enabling different device triggering aspects in a machine to machin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098583A1 (en) PDU session continuity for a UE moving betwee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and a gateway device
US20240098806A1 (en) Service data flow continuity for a ue in a system involving a gateway device
US10863555B2 (en) Access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ystem
CN109743726B (zh) 一种lte系统漫游场景下共享静态终端的方法
US20160219014A1 (en) Method for accessing local services in wlans
EP247737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terminal identifier
CN107959970B (zh) 获取VoWiFi用户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3938353A (zh) 室内机与室外机之间的多pdn实现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988483A (zh) 一种基于动态地址池的终端后路由方法
KR20190135052A (ko) Ip 주소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EP248545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i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1811728B1 (en)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 (BNG) as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ser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