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85121B -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85121B
CN114385121B CN202210036443.0A CN202210036443A CN114385121B CN 114385121 B CN114385121 B CN 114385121B CN 202210036443 A CN202210036443 A CN 202210036443A CN 114385121 B CN114385121 B CN 1143851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layer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aly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64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85121A (zh
Inventor
张缪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ongq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ongq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ongq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ongq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364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851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851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51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851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851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调用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调用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基于第三业务服务层对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统计分析结果;调用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基于第一数据资源层、第二数据管理层、第三业务服务层、第四生产决策层和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用于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开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生产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软件开发效率低,对产品生产、研发工作的适应性调控缺乏科学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软件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常通过软件设计建模的方式,为软件设计人员阐明软件设计构想和需要提供的功能等,实现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目前,一些中小型的生产企业由于信息化水平不足,缺少一款用于生产调控、合理预测生产工作的软件。导致企业对市场变化掌控能力弱,无法对研发、生产等工作进行合理布局调整,针对性的开展企业生产系列软件的研发工作引起广泛关注。
但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存在生产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软件开发效率低,对产品生产、研发工作的适应性调控缺乏科学性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生产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软件开发效率低,对产品生产、研发工作的适应性调控缺乏科学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业务分层设计建模思想,对目标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建模方法,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构思,提高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从而为企业调控生产研发工作提供科学性指导的技术效果。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后,获得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生成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开发。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第二构建单元,所述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第三构建单元,所述第三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后,获得统计分析结果;第四构建单元,所述第四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第五构建单元,所述第五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生成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开发。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案,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达到了通过业务分层设计建模思想,对目标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建模方法,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构思,提高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从而为企业调控生产研发工作提供科学性指导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的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的获得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第一构建单元11,第二构建单元12,第三构建单元13,第一获得单元14,第四构建单元15,第五构建单元16,第一执行单元17,电子设备300,存储器301,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总线架构304。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生产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软件开发效率低,对产品生产、研发工作的适应性调控缺乏科学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通过业务分层设计建模思想,对目标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建模方法,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构思,提高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从而为企业调控生产研发工作提供科学性指导的技术效果。
目前,一些中小型的生产企业由于信息化水平不足,缺少一款用于生产调控、合理预测生产工作的软件。导致企业对市场变化掌控能力弱,无法对研发、生产等工作进行合理布局调整,针对性的开展企业生产系列软件的研发工作引起广泛关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生产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软件开发效率低,对产品生产、研发工作的适应性调控缺乏科学性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开发。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S100: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
S200: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
具体而言,为了提高软件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常通过软件设计建模的方式,为软件设计人员阐明软件设计构想和需要提供的功能,实现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所述第一企业为任一具有生产工序的企业,并且第一企业需要研发一款用于生产调控、预测的软件。所述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为该企业生产的基础信息,包括生产产品种类、产品数量、销量、成本、利润、库存量、预售订单等信息。基于所述第一企业的成产基础信息构建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用于存储第一企业的生产相关数据。
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起到连接作用,用于层与层、模块与模块的连接。通过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基于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中繁杂的数据信息进行分类建档。提高数据信息分析处理的效率,并且由于不同数据对生产的重要性不同。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中,对数据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当不断调用新数据至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时,需要对第二数据管理层中分类建档的数据进行更新,此时就可根据数据的重要性进行依次更新,从而提高数据更新的效率。
S300: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
S400: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后,获得统计分析结果;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企业的经营范围和规模,衍生出大量产品生产的业务调控需求,例如:主线产品选择、产品升级、成本控制、原材料改良、提高生产效率等。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根据不同的业务调控需求构建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换句话说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能够通过第一企业的业务调控需求提供相应的业务服务。通过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每一业务调控需求的统计分析结果。统计与分析方法可基于常用方法,通过不同业务服务项目进行选择,举不受限制一例:可通过关联规则算法对主线产品选择进行分析。进一步具体的方法由开发人员决定。
S500: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
S600: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
具体而言,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对不同业务服务进行生产决策制定。第四生产决策层生成的决策发送至对应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用于辅助决策。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所述第一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型。基于所述生产管理模型可以为生产管理软件的研发设计提供软件设计构想和需要提供的功能等,从而实现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
S700:生成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开发。
具体而言,生成第一发送指令,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包括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和发送对象(软件开发成员)。基于所述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开发成员依照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的框架进行内容填充,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等工作,最终完成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开发。达到了内部设计采用业务分层方法设计建模模型,能够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从而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为企业调控生产提供科学性指导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100还包括:
S110: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历史生产数据,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产品研发数据、生产数据、质控数据、产品销售数据;
S120:对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分别进行结构化分类,获得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
S130:将所述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进行数据加密,构建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
具体而言,通过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历史生产数据,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所述第一企业的历史生产数据包括产品的研发数据、生产数据、质控数据、产品销售数据。其中研发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研发投入资金、研发周期、研发具体数据、研发产品质量等数据,所述生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生产成本、生产周期、产品品类等,所述质控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检测结果、产品报废率等,所述产品销售数据包括销量、销售额、订单量、库存量等数据。由于历史生产数据不全是以结构化数据形式呈现的,还可能以图像形式呈现,例如:统计图形式。故对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分别进行结构化分类,获得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结构化数据是指由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和实现的数据,以行为单位,一行数据表示一个实体的信息,每一行数据的属性是相同的。例如:不同产品的产品销售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是数据结构不规则或不完整,没有预定义的数据模型,不方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包括企业的办公文档、文本、产品图片、各类报表、图像和产品宣传的音频/视频信息等。半结构化数据,是结构化数据的一种形式,虽不符合关系型数据库或其他数据表的形式关联起来的数据模型结构,但包含相关标记,用来分隔语义元素以及对记录和字段进行分层。因此,也被称为自描述的结构,半结构数据有XML和JSON。例如:公司各部门交流的电子邮件,工作邮件中包括产品生产的相关信息为半结构化数据。将所述第一企业的历史生产数据按照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进行分类之后,在按照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进行划分后,进行数据加密,构建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数据加密后能够防止数据泄露,数据分类后有利于提高后续数据分析处理效率。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200还包括:
S210: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
S220: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在创建模块中进行数据分区存储;
S230: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在更新模块中进行权重分配,按照权重分配结果进行数据信息更新;
S240:基于所述创建模块和所述更新模块构建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
具体而言,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将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调用至所述创建模块中,将数据信息按照产品研发数据、生产数据、质控数据、产品销售数据进行分区存储,可通过语义智能分析技术对数据信息中的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中的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之后,建立数据档案。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获取最新数据。将所述最新数据调用至所述更新模块。所述更新模块用于数据更新。将最新数据与当前需要提供决策意见的服务项目进行分析,按照数据重要程度进行各数据的权重分配。按照权重分配结果将权重高的数据优先传输至所述创建模块中对应的数据档案中。权重分配可采取因子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基于所述创建模块和所述更新模块构建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
S310:基于业务服务模块,获得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S320: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通过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至统计模块,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将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进行统计;
S330:获得统计结果,将统计结果调用至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获得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S340:基于所述业务服务模块、统计模块和所述分析模块构建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300还包括:
S350: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分析;
S360:基于所述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对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分类,获得分析任务集合;
S370:基于所述分析任务集合获得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
S380:基于所述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匹配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
S390:基于所述统计结果和优化算法,对所述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进行模型优化,获得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
具体而言,研发人员在所述业务服务模块中设计所述第一企业的需要的业务服务项目,基于所述业务服务模块获得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产品质量调控、主线产品确定、调整生产与研发方向、原材料改良、提高研发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确定积压产品处理方案等。将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调用至统计模块。按照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将相关的产品研发数据、生产数据、质控数据、产品销售数据进行统计。获得每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对应的数据集合。将统计结果调用至分析模块中进行数据分析,基于所述业务服务模块、统计模块和所述分析模块构建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
数据分析时,需要将不同分析目标的分析任务进行区分,同类型的分析任务可使用相同的分析方法,从而提高分析效率。将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分析,其中,服务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研发、质控、销售等;事件包括但不限于成本控制、趋势预测、潜在风险规避等;所述动作包括但不限于增加、删除、调整顺序等。基于所述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对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分类,获得分析任务集合,将具有相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的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分为一类。获得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包括对象、时间、动作。通过所述分析任务的属性信息能够得到该任务需要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手段予以分析解决,例如,具体的分析任务为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产品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分析任务属性可以包括质控、删除、潜在风险规避;可通过产品质量异常检测的方法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将异常产品删除,从而规避潜在风险。
进一步而言,基于所述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匹配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同一分析任务属性信息的所有业务服务项目可以由一类分析处理模型进行分析。基于所述统计结果和优化算法,对所述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进行模型优化,所述优化算法是研发人员根据具体的分析处理模型选择的。并且根据不同的业务服务项目,使用研发人员选择的分析处理模型、优化算法以及统计模块获得的统计结果,进行多次优化,获得解决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通过对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分析,得到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能够对分析任务进行分类,初步匹配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同时,通过模型优化得到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能够提高业务服务项目的分析准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S391: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S392:基于所述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从所述统计结果中进行相关数据抽取;
S393:获得第一关联指标集合;
S394: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指标集合和所述相关数据,基于所述处理优化模型,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为任一业务服务项目,举例如:通过原材料改良提高产品质量。基于所述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从所述统计结果中抽取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对应的相关数据。例如: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为通过原材料改良提高产品质量,那么抽取该产品研发原始数据和产品质量检测结果数据。获得所述第一关联指标集合,举例如:评价产品质量的相关指标。根据所述第一业务服务项目匹配所述处理优化模型,所述处理优化模型为研发人员经过训练、验证优化获得的模型。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指标集合和所述相关数据,基于所述处理优化模型,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达到了科学准确的对服务项目进行分析,得到可靠、针对性强的分析结果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500还包括:
S510: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包括图表渲染模块和决策信息生成模块;
S520:基于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生成决策信息,其中,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中包括长短期记忆模型;
S530: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调用至所述图表渲染模块中,获得第一分析图表集合;
S540:将所述决策信息和所述第一分析图表集合发送至特定对象,用于第一企业生产辅助决策。
具体而言,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中有多个模块构成,包括图表渲染模块和决策信息生成模块。其中所述图表渲染模块具有将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中的统计分析结果渲染成各种图、表的形式,获得所述第一分析图表集合。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能够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进一步分析,生成决策信息。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主要用于预测,可以但不限于通过所述长短期记忆模型实现。长短期记忆模型为机器学习中的神经网络模型,区别于常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对输入数据进行选择性存储,可以用来处理具有长跨度时间依赖的问题。即推断下一个时间点的预测值时候,不仅需要依赖当前时间点的数据信息,还要依赖过去时间点的情况。具体软件设计时,软件开发人员可通过训练所述长短期记忆模型,使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意见决策,生成决策信息。同时软件开发人员也可以选用其他预测模型生成决策信息。经过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获得所述决策信息和所述第一分析图表集合,将他们发送至特定对象,特定对象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研发、质控的部门主管。主管级别以上的对象依据决策信息和分析图表进行第一企业生产决策。达到了为特殊对象提供科学的建议辅助决策,同时以图表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并且通过模块化生产决策层,为软件开发人员提供设计思路。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由于采用了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达到了通过业务分层设计建模思想,对目标生产企业提供一种建模方法,为软件设计人员提供设计构思,提高相关软件的开发效率,从而为企业调控生产研发工作提供科学性指导的技术效果。
2、由于采用了通过对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分析的方法,得到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能够对分析任务进行分类,初步匹配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同时,通过模型优化得到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能够提高业务服务项目的分析准确性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11,所述第一构建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
第二构建单元12,所述第二构建单元12用于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
第三构建单元13,所述第三构建单元13用于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
第一获得单元14,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4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后,获得统计分析结果;
第四构建单元15,所述第四构建单元15用于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
第五构建单元16,所述第五构建单元16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
第一执行单元17,所述第一执行单元17用于生成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开发。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执行单元,所述第二执行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历史生产数据,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产品研发数据、生产数据、质控数据、产品销售数据;
第三执行单元,所述第三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分别进行结构化分类,获得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
第六构建单元,所述第六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进行数据加密,构建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调用单元,所述第一调用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
第四执行单元,所述第四执行单元用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在创建模块中进行数据分区存储;
第五执行单元,所述第五执行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在更新模块中进行权重分配,按照权重分配结果进行数据信息更新;
第七构建单元,所述第七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创建模块和所述更新模块构建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基于业务服务模块,获得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第二调用单元,所述第二调用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通过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至统计模块,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将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进行统计;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统计结果,将统计结果调用至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获得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第八构建单元,所述第八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服务模块、统计模块和所述分析模块构建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第六执行单元,所述第六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分析;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对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分类,获得分析任务集合;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分析任务集合获得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
第七执行单元,所述第七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匹配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统计结果和优化算法,对所述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进行模型优化,获得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第八执行单元,所述第八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从所述统计结果中进行相关数据抽取;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关联指标集合;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指标集合和所述相关数据,基于所述处理优化模型,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系统包括:
第九执行单元,所述第九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生成决策信息,其中,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中包括长短期记忆模型;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调用至所述图表渲染模块中,获得第一分析图表集合;
第十执行单元,所述第十执行单元用于将所述决策信息和所述第一分析图表集合发送至特定对象,用于第一企业生产辅助决策。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5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系统以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该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02、通信接口303、存储器301。可选的,电子设备300还可以包括总线架构304。其中,通信接口303、处理器302以及存储器301可以通过总线架构304相互连接;总线架构3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架构3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5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302可以是一个CPU,微处理器,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接口303,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系统,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有线接入网等。
存储器301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总线架构304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
其中,存储器301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302来控制执行。处理器302用于执行存储器301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获得统计分析结果;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开发。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也不表示先后顺序。“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者多个。“至少一个”、“任意一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种),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系统。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单元和电路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系统,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系统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单元、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单元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本申请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
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
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
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后,获得统计分析结果;
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
生成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开发;
所述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还包括:
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历史生产数据,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产品研发数据、生产数据、质控数据、产品销售数据;
对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分别进行结构化分类,获得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
将所述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进行数据加密,构建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
所述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还包括:
基于业务服务模块,获得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通过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至统计模块,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将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进行统计;
获得统计结果,将统计结果调用至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获得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基于所述业务服务模块、统计模块和所述分析模块构建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
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分析;
基于所述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对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分类,获得分析任务集合;
基于所述分析任务集合获得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
基于所述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匹配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
基于所述统计结果和优化算法,对所述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进行模型优化,获得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
所述基于所述统计结果和优化算法,对所述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进行模型优化,获得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还包括:
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从所述统计结果中进行相关数据抽取;
获得第一关联指标集合;
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指标集合和所述相关数据,基于所述处理优化模型,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
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在创建模块中进行数据分区存储;
实时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在更新模块中进行权重分配,按照权重分配结果进行数据信息更新;
基于所述创建模块和所述更新模块构建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包括图表渲染模块和决策信息生成模块;
基于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生成决策信息,其中,所述决策信息生成模块中包括长短期记忆模型;
将所述统计分析结果调用至所述图表渲染模块中,获得第一分析图表集合;
将所述决策信息和所述第一分析图表集合发送至特定对象,用于第一企业生产辅助决策。
4.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企业的生产基础信息,构建第一数据资源层;
第二构建单元,所述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基于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二数据管理层;
第三构建单元,所述第三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构建第三业务服务层;
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对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后,获得统计分析结果;
第四构建单元,所述第四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所述统计分析结果,构建第四生产决策层;
第五构建单元,所述第五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所述第四生产决策层和所述调用对象接口构建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
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生成第一发送指令,将所述第一企业生产管理模型发送至开发成员处,进行第一企业生产管理软件的开发;
第二执行单元,所述第二执行单元用于采集所述第一企业的历史生产数据,所述历史生产数据包括产品研发数据、生产数据、质控数据、产品销售数据;
第三执行单元,所述第三执行单元用于对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分别进行结构化分类,获得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
第六构建单元,所述第六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结构化数据集、非结构化数据集和半结构数据集进行数据加密,构建所述第一数据资源层;
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基于业务服务模块,获得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第二调用单元,所述第二调用单元用于所述第二数据管理层的数据信息通过所述调用对象接口调用至统计模块,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将所述产品研发数据、所述生产数据、所述质控数据、所述产品销售数据进行统计;
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统计结果,将统计结果调用至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分析,获得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第八构建单元,所述第八构建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服务模块、统计模块和所述分析模块构建所述第三业务服务层;
第六执行单元,所述第六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分析;
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服务对象、事件、动作对所述业务服务项目信息进行分类,获得分析任务集合;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分析任务集合获得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
第七执行单元,所述第七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各分析任务属性信息匹配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统计结果和优化算法,对所述各分析任务处理模型进行模型优化,获得各业务服务项目的处理优化模型;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
第八执行单元,所述第八执行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业务服务项目信息从所述统计结果中进行相关数据抽取;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关联指标集合;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关联指标集合和所述相关数据,基于所述处理优化模型,获得第一业务服务项目分析结果。
5.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其特征在于,使系统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036443.0A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3851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6443.0A CN114385121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6443.0A CN114385121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5121A CN114385121A (zh) 2022-04-22
CN114385121B true CN114385121B (zh) 2022-10-18

Family

ID=81200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6443.0A Active CN114385121B (zh) 2022-01-13 2022-01-13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851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1889B (zh) * 2023-09-18 2023-12-12 浙江工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对象树的软件建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136A (zh) * 2009-05-26 2010-12-01 北京正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业务考核平台系统的子系统分层构架
CN11098998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零编码的应用软件快速构建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78936B (zh) * 2014-06-25 2018-06-22 成都普中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软件元模型构造软件模型的通用软件建模方法
CN109189764A (zh) * 2018-09-20 2019-01-11 北京桃花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Hive的高校数据仓库分层设计方法
CN110955413B (zh) * 2019-11-28 2023-04-18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财务数据处理系统
CN113407649A (zh) * 2021-06-30 2021-09-1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仓库建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53036A (zh) * 2021-07-19 2021-10-26 张缪春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3721892A (zh) * 2021-08-25 2021-11-30 上海东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领域建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1136A (zh) * 2009-05-26 2010-12-01 北京正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业务考核平台系统的子系统分层构架
CN110989983A (zh) * 2019-11-28 2020-04-10 深圳航天智慧城市系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零编码的应用软件快速构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85121A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263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erencing of data transformations through pattern decomposition
US11176154B1 (en) Collaborative dataset management system for machine learning data
US20210357835A1 (en) Resource Deployment Prediction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Wahyudi et al. A process pattern model for tackling and improving big data quality
Zur Mühlen et al. Business process analytics
US757437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using artifacts to identify elements of a component business model
US1183658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machine learning based deviation prediction and interconnected-metrics derivation for action recommendations
CA2904526A1 (e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data upload, processing, and predictive query api exposure
US1152626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and enriching data
US20210342723A1 (e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KR20200045416A (ko) 프로젝트 가속화의 자동화된 평가
US11706311B2 (en) Engine to propagate data across systems
Gupta et al. Reducing user input requests to improve IT support ticket resolution process
US20210319007A1 (en) Intelligent record generation
CN114385121B (zh) 一种基于业务分层的软件设计建模方法及系统
CN115983900A (zh) 用户营销策略的构建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ao et al. Personalized next-best action recommendation with multi-party interaction learning for automated decision-making
US20210357699A1 (en) Data quality assessment for data analytics
Overbeck et al. Development and analysis of digital twins of production systems
Li et al. Optimizing ml inference queries under constraints
Schobel et al. A predictive approach enabling process execution recommendations
US11803792B2 (en) Risk management
US20200342302A1 (en) Cognitive forecasting
Saif Software Effort Estimation for Successful Softwa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US20240086742A1 (en) Multi-station decision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