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6534A -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6534A
CN114376534A CN202111586408.8A CN202111586408A CN114376534A CN 114376534 A CN114376534 A CN 114376534A CN 202111586408 A CN202111586408 A CN 202111586408A CN 114376534 A CN114376534 A CN 114376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ing
rod
medical treatment
intelligent med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640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58640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65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6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653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板,且所述固定板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主卡板;还包括:限位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限位板的后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并且所述限位板的前端安装有支撑座;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且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丝杆,并且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左右两端铰接连接有限位块。该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固定板、移动板和主卡板组成的穿戴结构只需单面进行穿戴即可,无需从头部穿过,提高穿戴的便利性,并且单面穿戴的方式可提高患者休息睡眠时的监控舒适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背景技术
智能医疗是将物联网技术融入到医疗行业中,实现医疗的智能化、信息化,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便于实时把控患者的身体状况,一些心脏患者在进行手术后,可利用康复监控设备对患者心脏康复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时把控患者的恢复情况。
公开号为CN106821429B名为一种心脏拉钩固定和监控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用钳子托住心脏,存在操作困难,操作不稳,且无法持久操作,消耗体力的问题。装置包括能进行前后伸缩的管体机构,管体机构的活动端上铰接有托板,在管体机构内设置有在后端手动调节托板摆动角度的角度调节机构,管体机构静止端连接有将主管固定的固定支架。本发明的优点是托盘用于托住心脏,管体机构对托盘位置进行调节,并在管体机构后端通过调节机构对托盘角度进行调节,固定支架在托盘托住心脏后对整个装置继续固定。操作更加简单,能根据不同体型人体进行调节,托住心脏能更加稳定。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只适用于手术中对心脏的监控,不能在术后实时的对患者心脏康复情况进行监测,不能勘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且不能适应不同患者的体型进行穿戴式监控,使用的局限性较高。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不能在术后实时的对患者心脏康复情况进行监测,不能勘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且不能适应不同患者的体型进行穿戴式监控,使用的局限性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板,且所述固定板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主卡板;
还包括:
限位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限位板的后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并且所述限位板的前端安装有支撑座;
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且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丝杆,并且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左右两端铰接连接有限位块;
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前侧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调节杆,并且所述调节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限位块;
滑块,铰接连接在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内侧;
第一弹性带,连接在所述移动板的后端,且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后端连接有延伸板;
第二弹性带,连接在所述主卡板上方的后端,且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后端连接有副卡板;
调节板,滑动连接在左方位置的所述移动板的内部,且所述调节板内部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并且侧剖面为“T”形结构的所述移动块的后侧安装有气囊条,2个所述移动块的相对面一侧均安装有第二磁铁;
监测板,连接在所述气囊条中部的后侧,且所述监测板的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报警蜂鸣器。
优选的,所述调节板还设置有连接杆和移动座:
连接杆,安装在所述调节板的上侧;
移动座,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板的内部,且所述移动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并且所述移动座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磁铁。
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侧剖面为“十”字形结构,且所述限位板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分别与所述移动板和所述支撑座连接,此设计可避免限位板在移动时脱离固定板,从而实现支撑座移动带动移动板稳定移动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延伸板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带与所述移动板构成弹性结构,且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延伸板的俯视面均为弧形结构,此设计可调整延伸板和移动板之间的距离,使得延伸板和移动板适应患者体型与患者肢体侧边卡合。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移动板的上侧面并与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纹杆为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此设计可拨动连接杆控制调节板移动,并可便利的转动螺纹杆,对移动座的位置进行调整。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异极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此设计可利用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吸引力,驱动移动块移动,调整移动块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俯剖面为“T”形结构,且所述滑块贯穿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与所述调节杆铰接连接,并且所述调节杆关于所述丝杆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此设计可利用调节杆的移动控制滑块移动,并利用滑块带动支撑座移动,且避免滑块脱离与支撑座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侧剖面为“凸”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块贯穿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与所述移动杆铰接连接,并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板构成转动机构,此设计可利用移动杆的移动控制限位块滑动,并利用限位块控制调节杆转动,且避免限位块与调节杆脱离连接。
优选的,所述副卡板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带与所述主卡板构成弹性结构,且所述副卡板和所述主卡板的侧视面均为弧形结构,此设计可调整副卡板和主卡板之间的距离,使得副卡板和主卡板适应患者体型与肩部卡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设置有固定板、移动板和主卡板,固定板、移动板和主卡板组成的穿戴结构只需单面进行穿戴即可,无需从头部穿过,提高穿戴的便利性,并且单面穿戴的方式可提高患者休息睡眠时的监控舒适度,且只需控制丝杆转动,便可通过移动杆、限位块、调节杆、滑块、支撑座和限位板的传动,调整移动板之间的距离,并利用弹性连接的移动板和延伸板以及弹性连接的副卡板和主卡板,使得穿戴结构适应患者的体型进行便利佩戴;
(2)该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设置有调节板,驱动调节板移动,可调整监测板的位置,使得监测板与心脏位置对应,并只需转动螺纹杆,便可驱动移动座移动,调整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的之间相对位置,利用气囊条的弹力和异极分布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之间的引力,实现监测板与患者心脏位置的紧密贴合,且使得监测板的位置可适应患者的肢体动作而贴合移动,避免监测板贴合过于紧密而造成患者的不适,提高监控设备对心脏康复监控的准确性以及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调节板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移动杆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支撑座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限位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限位块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调节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移动座和螺纹杆连接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监测板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限位板;3、移动板;4、第一弹性带;5、延伸板;6、调节板;7、移动块;8、气囊条;9、监测板;10、温度传感器;11、振动传感器;12、报警蜂鸣器;13、连接杆;14、螺纹杆;15、移动座;16、第一磁铁;17、支撑座;18、滑块;19、调节杆;20、限位块;21、移动杆;22、转轴;23、丝杆;24、支撑板;25、主卡板;26、第二弹性带;27、副卡板;28、第二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板3,且固定板1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主卡板25;
限位板2,滑动连接在固定板1的左右两侧,且限位板2的后端与移动板3连接,并且限位板2的前端安装有支撑座17;
支撑板24,安装在固定板1的前侧,且支撑板24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丝杆23,并且丝杆2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杆21,移动杆21的左右两端铰接连接有限位块20;
转轴22,转动连接在固定板1前侧的左右两侧,且转轴22的外侧安装有调节杆19,并且调节杆19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20;
滑块18,铰接连接在调节杆19远离转轴22的一端,且滑块18滑动连接在支撑座17的内侧;
第一弹性带4,连接在移动板3的后端,且第一弹性带4的后端连接有延伸板5;
第二弹性带26,连接在主卡板25上方的后端,且第二弹性带26的后端连接有副卡板27;
限位板2的侧剖面为“十”字形结构,且限位板2贯穿固定板1的内部分别与移动板3和支撑座17连接;延伸板5通过第一弹性带4与移动板3构成弹性结构,且移动板3和延伸板5的俯视面均为弧形结构;滑块18的俯剖面为“T”形结构,且滑块18贯穿支撑座17的侧壁与调节杆19铰接连接,并且调节杆19关于丝杆23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限位块20的侧剖面为“凸”形结构,且限位块20贯穿调节杆19的侧壁与移动杆21铰接连接,并且调节杆19与固定板1构成转动机构;副卡板27通过第二弹性带26与主卡板25构成弹性结构,且副卡板27和主卡板25的侧视面均为弧形结构;
先将图1所示的整个装置穿戴到患者身上,结合图4-5所示,将固定板1贴合到患者的前部位置,2个移动板3位于患者的肢体侧边,且使得主卡板25卡到患者的肩部位置,副卡板27和主卡板25之间通过第二弹性带26弹性连接,故可调整副卡板27和主卡板25之间距离,使得副卡板27和主卡板25适应患者的肩部宽度与肩部卡合,对固定板1进行初步限位,接着转动丝杆23,丝杆23控制外侧螺纹连接的移动杆21上移,移动杆21上左右两端铰接连接的限位块20在调节杆19内滑动,控制调节杆19的下端通过转轴22进行转动,从而控制调节杆19另一端铰接连接的滑块18移动,使得滑块18在支撑座17内上移,并同步的拉动支撑座17向接近固定板1中部的方向移动,结合图3所示,支撑座17控制后侧安装的限位板2滑动,限位板2控制后端安装的移动板3移动,减少2个移动板3之间的间距,且移动板3和延伸板5之间通过第一弹性带4弹性连接,故可拉动延伸板5,增加延伸板5和移动板3之间的距离,使得移动板3和延伸板5适应患者的体型卡到患者肢体侧边,实现整个装置的便利佩戴,无需从患者的头部位置穿过;
调节板6,滑动连接在左方位置的移动板3的内部,且调节板6内部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7,并且侧剖面为“T”形结构的移动块7的后侧安装有气囊条8,2个移动块7的相对面一侧均安装有第二磁铁28;
监测板9,连接在气囊条8中部的后侧,且监测板9的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0、振动传感器11和报警蜂鸣器12;
调节板6还设置有连接杆13和移动座15:连接杆13,安装在调节板6的上侧;移动座15,滑动连接在调节板6的内部,且移动座15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4,并且移动座15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磁铁16;
连接杆13贯穿移动板3的上侧面并与移动板3滑动连接,且连接杆13与螺纹杆14为螺纹连接,并且螺纹杆14贯穿连接杆13的上端面;第一磁铁16和第二磁铁28为异极磁铁,且第一磁铁16的位置与第二磁铁28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结合图1-2和图8-10,拨动连接杆13,连接杆13带动下端安装的调节板6在左方位置的移动板3内移动,从而控制监测板9移动,调整监测板9的位置,使得监测板9与患者的心脏位置对齐,接着转动螺纹杆14,螺纹杆14在螺纹连接的连接杆13内边转动边下移,因螺纹杆14的下端与移动座15转动,故可保证螺纹杆14的顺利转动,从而控制移动座15竖直下移,在移动座15的位置与移动块7的位置对应时,此处第一磁铁16和第二磁铁28的位置同步对应,异极分布的第一磁铁16和第二磁铁28相互吸引,便可控制移动块7向接近移动座15的方向移动,移动块7控制气囊条8弯曲,利用气囊条8推动监测板9向患者心脏位置贴合,利用气囊条8的弹力和异极分布的第一磁铁16和第二磁铁28之间的引力,实现监测板9与患者心脏位置的紧密贴合,且使得监测板9位置可适应患者的肢体动作而贴合移动,避免监测板9贴合过于紧密而造成患者的不适,此时便可对患者的心脏康复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测板9内的温度传感器10对患者的体温进行监测,振动传感器11对患者的心率进行监测,在患者心脏出现问题时,监测信号传输给报警蜂鸣器12,报警蜂鸣器12发出警报,及时的对患者进行诊疗。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时,首先,使用者先将图1所示的整个装置穿戴到患者身上,固定板1贴合到患者的前部位置,转动丝杆23,控制后端安装的移动板3移动,减少2个移动板3之间的间距,移动板3和延伸板5适应患者的体型卡到患者肢体侧边,实现整个装置的便利佩戴,拨动连接杆13,调整监测板9的位置,转动螺纹杆14,实现监测板9与患者心脏位置的紧密贴合,对患者的心脏康复进行监控,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板,且所述固定板上方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主卡板;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限位板,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且所述限位板的后端与所述移动板连接,并且所述限位板的前端安装有支撑座;
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的前侧,且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转动连接有丝杆,并且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左右两端铰接连接有限位块;
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前侧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转轴的外侧安装有调节杆,并且所述调节杆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所述限位块;
滑块,铰接连接在所述调节杆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且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内侧;
第一弹性带,连接在所述移动板的后端,且所述第一弹性带的后端连接有延伸板;
第二弹性带,连接在所述主卡板上方的后端,且所述第二弹性带的后端连接有副卡板;
调节板,滑动连接在左方位置的所述移动板的内部,且所述调节板内部的左右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并且侧剖面为“T”形结构的所述移动块的后侧安装有气囊条,2个所述移动块的相对面一侧均安装有第二磁铁;
监测板,连接在所述气囊条中部的后侧,且所述监测板的内部从上之下依次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和报警蜂鸣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还设置有连接杆和移动座:
连接杆,安装在所述调节板的上侧;
移动座,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板的内部,且所述移动座的上端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并且所述移动座的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一磁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侧剖面为“十”字形结构,且所述限位板贯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分别与所述移动板和所述支撑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通过所述第一弹性带与所述移动板构成弹性结构,且所述移动板和所述延伸板的俯视面均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移动板的上侧面并与所述移动板滑动连接,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螺纹杆为螺纹连接,并且所述螺纹杆贯穿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为异极磁铁,且所述第一磁铁的位置与所述第二磁铁的位置相互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俯剖面为“T”形结构,且所述滑块贯穿所述支撑座的侧壁与所述调节杆铰接连接,并且所述调节杆关于所述丝杆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侧剖面为“凸”形结构,且所述限位块贯穿所述调节杆的侧壁与所述移动杆铰接连接,并且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固定板构成转动机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卡板通过所述第二弹性带与所述主卡板构成弹性结构,且所述副卡板和所述主卡板的侧视面均为弧形结构。
CN202111586408.8A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Withdrawn CN114376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6408.8A CN114376534A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6408.8A CN114376534A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6534A true CN114376534A (zh) 2022-04-22

Family

ID=81197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6408.8A Withdrawn CN114376534A (zh) 2021-12-23 2021-12-23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65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8235B (zh) 一种具有矫治力系动态调控功能的智能脊柱矫形器
CN210044214U (zh) 一种平躺式颈腰部牵引装置
CN103239311A (zh) 一种医用牵引颈托
CN204734685U (zh) 一种用于甲状腺手术的体位垫
CN107242942B (zh) 一种神经外科术后护理康复装置
CN114376534A (zh) 一种基于智能医疗的心脏康复监控仪
CN216136280U (zh) 一种脊柱外科矫正装置
CN110393618A (zh) 一种便携式智能体外伪胸腰椎反向牵引器
CN209770604U (zh) 一种乳腺术后护理用可调支撑架
CN214550575U (zh) 气道开放辅助装置
CN213553005U (zh) 一种脑出血患者康复装置
CN114403973A (zh) 一种经股动脉径路介入术后穿刺处止血压迫装置
CN210185694U (zh) 一种眼科手术洞巾
CN207492851U (zh) 一种骨科护理关节固定限位防护罩
CN111329692A (zh) 一种俯卧位康复床垫
CN219207090U (zh) 一种辅助牵拉装置
CN216566255U (zh) 脊柱辅助矫正装置
CN110812079B (zh) 一种双眼皮手术配套系统
CN203122705U (zh) 颈椎气动牵引治疗器
CN214342357U (zh) 一种穿戴式的多合一心电采集设备
CN212662058U (zh) 一种用于脊柱外科康复的牵引装置
CN215739710U (zh) 一种腹股沟皮瓣蒂部隔离托组件
CN212679490U (zh) 一种可调节的手臂悬吊装置
CN217745576U (zh) 一种骨科护理用康复训练设备
CN216908505U (zh) 一种骨科肩关节镜手术用体位牵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22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