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5125A -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5125A
CN114375125A CN202111637919.8A CN202111637919A CN114375125A CN 114375125 A CN114375125 A CN 114375125A CN 202111637919 A CN202111637919 A CN 202111637919A CN 114375125 A CN114375125 A CN 1143751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box
equipment
rod
protection device
water absor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3791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5125B (zh
Inventor
苏琳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3791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51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5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5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5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5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6Drying gases or vapours
    • B01D53/263Drying gases or vapours by absorp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3Venting aperture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设备保护装置,该设备保护装置包括设备箱、驱动结构以及设置于设备箱底部的吸水结构;设备箱具有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腔;吸水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设备箱的底部;吸水结构具有贴附于设备箱底部的展开状态以及离开设备箱底部的折叠状态;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吸水结构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在户外温度较低时,驱动结构驱动吸水结构展开至展开状态以贴附于设备箱的底部,使得吸水结构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水汽,防止水汽进入设备箱内部对设备箱内部的通信设备造成影响;待户外温度升高,驱动结构驱动吸水结构折叠至折叠状态,吸水结构在折叠过程中受到挤压可以将吸附的水分挤出,有利于吸水结构干燥。

Description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户外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在户外使用的通信设备一般安装在设备箱内,设备箱可以为通信设备提供一定防护的作用,也方便通信设备的安装。
当通信设备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环境下使用时,为了提高防护性能,设备箱一般都采用金属材质。但是由于环境昼夜温差大,设备箱的表面容易产生露水,当湿气从设备箱的底部进入设备箱内,使得设备箱内部环境湿度增大,较为潮湿的环境会影响甚至腐蚀设备箱内部的通信设备,严重可能会导致内部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备保护装置,用于在户外温差较大的环境中防止湿气进入设备箱内部影响通信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包括:设备箱、驱动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底部的吸水结构;
所述设备箱具有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腔;
所述吸水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所述吸水结构具有贴附于所述设备箱底部的展开状态以及离开所述设备箱底部的折叠状态;
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吸水结构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当该设备保护装置应用到户外,在户外温度较低时,驱动结构驱动吸水结构展开至展开状态以贴附于设备箱的底部,使得吸水结构可以吸收环境中的水汽,防止水汽进入设备箱内部对设备箱内部的通信设备造成影响;待户外温度升高,驱动结构驱动吸水结构折叠至折叠状态,吸水结构在折叠过程中受到挤压可以将吸附的水分挤出,有利于吸水结构干燥。
可选地,所述吸水结构包括吸水棉以及多个支撑杆;
所述多个支撑杆环形阵列于所述吸水棉朝向所述设备箱的一侧;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滑动配合,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结构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沿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滑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设备箱底部且穿过所述吸水棉的中心。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升降杆;
所述升降杆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且所述升降杆伸出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杆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
可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还包括弹簧、电磁铁、铁块以及触发组件;
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所述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设备箱;
所述电磁铁固定于所述升降杆,所述铁块固定于所述设备箱,所述电磁铁和所述铁块对应;
所述触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弹簧具有驱动所述升降杆自所述设备箱底部向所述安装腔内移动的趋势。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外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具有用于储存蒸发液的储液腔;
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浮板、触发杆以及接触开关;所述触发杆固定于所述浮板,所述浮板漂浮于所述储液箱的蒸发液;所述接触开关固定于所述设备箱,且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铁信号连接;
当所述触发杆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所述电磁铁断电。
可选地,还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外且所述气囊与所述储液箱的储液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气囊、所述设备箱与所述储液箱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储液箱上具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定位孔,所述触发杆远离所述浮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并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气囊外设置有的隔热保温层。
可选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底部的挤压结构,所述挤压结构用于挤压所述吸水棉。
可选地,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多个空管和多个卷管,所述多个空管与所述多个卷管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卷管内设置有卷簧;
在相互对应所述空管与所述卷管之间,所述空管铰接于所述设备箱的底部,且所述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卷管连通,所述卷管与所述吸水结构的背离所述设备箱的表面相抵。
可选地,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空管的安装槽,所述空管铰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还包括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转动柱、拨杆组件、检测头和接触块;
所述转动柱可绕所述转动柱自身轴心线旋转地同轴连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检测头固定于所述转动柱,所述接触块用于设置于所述通信设备,所述检测头与信号终端电连接;
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设置有拨动槽,所述拨动槽包括间隔分布的斜槽和竖槽,且所述斜槽和所述竖槽首尾相连;所述斜槽与所述转动柱的轴心线呈锐角,所述竖槽与所述转动柱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拨杆组件固定于所述设备箱,且所述拨杆组件与所述拨动槽滑动配合。
可选地,所述拨杆组件包括竖杆和弹性杆;
所述竖杆固定于所述设备箱,所述弹性杆固定于所述竖杆且所述弹性杆与所述拨动槽滑动配合。
可选地,沿所述拨杆组件在所述拨动槽内滑动方向,所述竖槽用于连通所述斜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可选地,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侧为斜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A-A的剖视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保护装置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保护装置的卷管卷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保护装置的半侧面剖视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保护装置中转动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设备箱;2-通信设备;3-安装块;4-气囊;5-转动柱;6-检测头;7-接触块;8-弹性杆;9-竖杆;10-横板;11-储液箱;12-空管;13-卷管;14-支撑杆;15-升降杆;16-吸水棉;17-连接杆;18-空心块;19-安装槽;20-容纳空间;21-滑槽;22-滑块;23-方框架;24-弹簧;25-电磁铁;26-铁块;27-转动杆;28-触发杆;29-浮板;30-安装板;31-接触开关;32-拨动槽;33-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保护装置,可以应用到户外环境保护通信设备2。该设备保护装置包括设备箱1、驱动结构以及设置于设备箱1底部的吸水结构。设备箱1具有用于安装通信设备2的安装腔;吸水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设备箱1的底部;吸水结构具有贴附于设备箱1底部的展开状态以及离开设备箱1底部的折叠状态;驱动结构用于驱动吸水结构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沿图1中A-A所在平面剖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保护装置,可以得到图2所示的结构示意图。设备箱1具体呈圆柱形,其内部中空形成上述安装腔。为了将设备箱1安装到户外时,在设备箱1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块3,安装块3可以呈柱状。在将设备箱1安装到户外时,具体可以将安装块3以焊接、螺纹固定、粘接等方式安装到其他结构上。
吸水结构可以用于吸收设备箱1底部的水分,具体地,由于户外温差较大,当户外温度较低时,设备箱1底部会冷凝有露水,使吸水结构展开至展开状态以贴附于设备箱1的底部,方便吸水结构能够快速有效地将设备箱1底部的水分吸收。当户外温度升高,将吸水结构折叠至折叠状态以离开设备箱1底部,可以防止吸水结构内吸附的水分自设备箱1底部进入设备箱1内,在折叠过程中,吸水结构内吸附的水分可以在被挤出,有利于吸水结构干燥,方便户外温度再次降低时,吸水结构再次展开贴附到设备箱1底部吸收水分。吸水结构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的转换由驱动结构实现。
应当理解,处于折叠状态的吸水结构离开设备箱1底部指的是吸水结构至少不覆盖大部分设备箱1底部。
其中,吸水结构可以包括吸水棉16以及多个支撑杆14,多个支撑杆14环形阵列于吸水棉16朝向设备箱1的一侧;每个支撑杆14的第一端与设备箱1的底部滑动配合,每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与驱动结构转动连接;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每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支撑杆14的第一端沿设备箱1的底部滑动;第一方向垂直于设备箱1底部且穿过吸水棉16的中心。
基于设备箱1的圆柱形结构,设备箱1的底部可以为圆形。为了使吸水棉16能够起到较好的吸水效果,可以将吸水棉16设置为圆形,且处于展开状态的吸水棉16可以与设备箱1的底部形状相适配,且吸水棉16的中心与设备箱1的底部中心对应。为了方便吸水棉16折叠,处于展开状态的吸水棉16至多覆盖设备箱1的底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支撑杆14环形阵列于吸水棉16朝向设备箱1的一侧,每个支撑杆14的长度方向穿过吸水棉16的中心,使得吸水棉16和多个支撑杆14呈伞状,吸水棉16相当于伞面,多个支撑杆14相当于伞骨。每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与驱动结构转动连接,每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位于吸水棉16的中心位置附近,驱动结构可以同时驱动多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进而带动多个支撑杆14的第一端在设备箱1的底部滑动。
在户外温度较低时,驱动结构驱动每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向远离设备箱1的方向运动,带动每个支撑杆14的第一端自设备箱1底部的中心向边缘移动,使得支撑杆14与设备箱1底部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至几乎贴合设备箱1的底部,在此过程中,吸水棉16可以随多个支撑杆14一起运动至吸水棉16铺展开来做类似于开伞的运动,至吸水棉16可以贴附于设备箱1的底部,此时吸水结构处于展开状态,吸水棉16可以吸收设备箱1底部冷凝的露水,防止水汽进入设备箱1内损坏设备箱1内的通信设备2;当户外温度逐渐升高,驱动结构驱动每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向靠近设备箱1底部的方向运动,带动每个支撑杆14的第一端自设备箱1底部的边缘向中心移动,使得支撑杆14与设备箱1底部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至接近支撑杆14接近垂直于设备箱1底部,吸水棉16做类似于收伞的运动至吸水棉16可以离开设备箱1的底部实现折叠,此时吸水结构处于折叠状态,在吸水棉16折叠过程中,吸水棉16被挤压将其吸收的水分挤出,方便吸水棉16干燥。
其中,驱动结构包括升降杆15;升降杆15可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设备箱1且升降杆15伸出设备箱1的底部,每个支撑杆14的第二端与升降杆15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升降杆15呈长条状,其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升降杆15可以相对设备箱1的底部沿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当升降杆15向下移动,吸水棉16逐渐收缩折叠,当升降杆15向上移动,吸水棉16逐渐展开。
具体地,在设备箱1的底部设置有环绕设备箱1底部中心周向阵列的多个滑槽21,多个滑槽21与多个支撑杆14一一对应。每个滑槽21内设置有与滑槽21滑动配合的滑块22,每个滑块22对应与一个支撑杆14转动配合。
驱动结构还包括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第一端铰接于升降杆15,连接杆17的第二端铰接于支撑杆14。连接杆17的存在,可以提高在支撑杆14的稳定性。
此外,还可以在设备箱1的底部设置空心块18,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穿过空心块18。升降杆15需要沿第一方向上下移动,空心块18为升降杆15提供了支撑与定位作用。
具体地,如图3所示,驱动结构还包括弹簧24、电磁铁25、铁块26以及触发组件;弹簧24的第一端连接升降杆15,弹簧24的第二端连接设备箱1;电磁铁25固定于升降杆15,铁块26固定于设备箱1,电磁铁25和铁块26对应;触发组件用于控制电磁铁25的通断电,当电磁铁25断电,弹簧24具有推动升降杆15自设备箱1底部向安装腔内移动的趋势。
具体地,升降杆15位于安装腔内的端部连接有有方框架23,设备箱1内设置有一平行于设备箱1底面的横板10,方框架23呈矩形,具有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上框和下框,上框的两端与下框的两端之间一一对应的连接有两个侧框。横板10伸入方框架23内,当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上框远离横板10、下框靠近横板10;当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上框靠近横板10,下框靠近横板10。
弹簧24的第一端固定于方框架23的上框,弹簧24的第二端固定于横板10。电磁铁25固定于方框架23的上框,铁块26固定于横板10,且电磁铁25与铁块26相对;或者,电磁铁25固定于横板10,铁块26固定于方框架23的上框,且电磁铁25与铁块26相对。
当电磁铁25通电,电磁铁25产生磁性,电磁铁25吸引铁块26,方框架23克服弹簧24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上框向横板10靠近,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弹簧24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当电磁铁25断电,电磁铁25磁性消失,弹簧24弹性势能释放,推动方框架23向上移动,上框远离横板10,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
其中,电磁铁25是否通电则由触发组件控制。触发组件的结构可能有多种实现方式,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储液箱11,储液箱11具有用于储存蒸发液的储液腔;触发组件包括浮板29、触发杆28以及接触开关31;触发杆28固定于浮板29,浮板29漂浮于储液箱11的蒸发液;接触开关31固定于设备箱1,且接触开关31与电磁铁25信号连接;当触发杆28与接触开关31接触,电磁铁25断电。
储液箱11具体呈环形环绕设备箱1的底部位置设置,相当于包围于设备箱1的底部。储液箱11内中空形成有储液腔,储液腔内用于盛装易蒸发的蒸发液,该类蒸发液的沸点较低。随着蒸发液吸热蒸发或放热液化,储液腔内蒸发液的液位会改变。触发组件中的浮板29漂浮在储液腔的蒸发液上,当蒸发液的液位发生变化,浮板29将会随之发生位置的上下变化,并带动触发杆28上下移动,使得触发杆28与接触开关31接触或分离。其中,接触开关31通过安装板30固定于设备箱1的外壁上,安装板30平行于设备箱1的底部,接触开关31位于安装板30朝向储液箱11的一侧。
结合上述驱动结构的工作原理,当户外温度较高,蒸发液吸热蒸发,储液腔内蒸发液液位下降,浮板29随之相对设备箱1向下移动,触发杆28远离接触开关31二者之间不接触,电磁铁25处于通电状态,电磁铁25产生磁性,电磁铁25吸引铁块26,方框架23克服弹簧24的弹力作用向下移动,簧被压缩积蓄弹性势能,上框向横板10靠近,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向下移动驱动支撑杆14使得吸水棉16折叠;当户外温度较低,蒸发液放热液化,储液腔内蒸发液液位上升,浮板29随之相对设备箱1向上移动,触发杆28靠近接触开关31至二者接触,电磁铁25断电,电磁铁25失去磁性,弹簧24弹性势能释放,推动方框架23向上移动,上框远离横板10,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向上移动驱动支撑杆14使得吸水棉16展开。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户外温度自动调节吸水棉16在展开状态与折叠状态之间切换。其中,蒸发液示例性地可以选择戊烷或者乙醚等沸点比较低的液体。
另外,在户外温度较高时,蒸发液蒸发吸热,可以对设备箱1内的通信设备2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防止设备箱1内的温度过高;在户外温度较低时,蒸发液液化放热,又可以对设备箱1内的通信设备2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使得设备箱1内的温度波动保持在一个较小的区间范围内,避免户外温差过大导致通信设备2加速老化,有利于延长通信设备2的使用寿命,这样的设备箱1比较适用于昼夜温差较大的户外。
进一步地,在设备箱1外设置有气囊4,该气囊4与储液箱11的储液腔连通。
气囊4和储液箱11均围设在设备箱1外周面上,具体地,气囊4位于储液箱11之上,气囊4的底部固定于储液箱11。气囊4具体采用弹性材料制备,例如硅胶、橡胶等;当储液腔内的蒸发液受热蒸发,气态的蒸发液可以进入气囊4内,使得气囊4内的压强变大,气囊4可以膨胀。气囊4与吸水棉16还可以对设备箱1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避免设备箱1温差过大。
在气囊4外,还可以设置隔热保温层,通过隔热保温层可以对气囊4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从而对设备箱1和内部的通信设备2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进一步减小工作环境的温差,进而提高通信设备2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囊4、设备箱1与储液箱11之间可以形成容纳空间20,接触开关31位于容纳空间20内,储液箱11上具有连通容纳空间20的定位孔,触发杆28远离浮板29的一端穿过定位孔并进入容纳空间20内。
容纳空间20具体位于气囊4、设备箱1、储液箱11之外且被三者包围,将接触开关31设置于该容纳空间20内并固定于储液箱11上,可以避免储液腔内的蒸发液接触到接触开关31,而气囊4又会对接触开关31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接触开关31固定于设备箱1上方便接触开关31与设备箱1内的电磁铁25走线实现电连接(当然,接触开关31与电磁铁25之间也可以采用无线信号连接)。
为了方便触发杆28接触接触开关31,在储液箱11上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能够供触发杆28穿过,即触发杆28自储液箱11内的浮板29延伸至定位孔伸出。当触发杆28在浮板29带动下随储液箱11内的蒸发液液位上下移动,触发杆28相对定位孔上下滑动。定位孔还能够对触发杆28的位置进行限定,使得触发杆28与接触开关31相互之间的位置始终对应,有利于触发杆28与解除开关的精准配合以控制电磁铁25的通断电。
请参照图4,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保护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设备箱1底部的挤压组件,该挤压组件用于挤压吸水结构的吸水棉16,有利于吸水棉16干燥。
具体地,挤压结构包括多个空管12和多个卷管13,多个空管12与多个卷管13一一对应,每个卷管13内设置有卷簧;在相互对应空管12与卷管13之间,空管12铰接于设备箱1的底部,且空管12的第一端与气囊4连通,空管12的第二端与卷管13连通,卷管13与吸水结构的背离设备箱1的表面相抵。
每个空管12转动安装于设备箱1的底部,气囊4内的气体可以经空管12传递到卷管13。卷簧卷曲半径小的一端位于卷管13连接空管12的一端,卷簧卷曲半径大的一端位于卷管13抵接吸水棉16的一端。气囊4、空管12与卷管13相互连通,当气囊4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气囊4内的气体经空管12传递到卷管13,卷管13内气体压强随之发生增大或减小,卷管13内的气体压强变化会驱使卷簧伸长(如图4所示)或收卷(如图5所示)。
具体地,在户外温度较高时,驱动结构驱动支撑杆14带动和吸水棉16折叠,此时,储液箱11内的液体吸热蒸发,气态的蒸发液可以进入气囊4,使得气囊4内的压强会变大,并通过空管12使得卷管13内的气体压强变大,卷簧伸长带动卷管13向吸水棉16伸长,卷管13伸长过程中挤压吸水棉16,从而将吸水棉16中的水挤出。在户外温度较低使,驱动结构驱动支撑杆14带动和吸水棉16展开,气囊4内的蒸汽遇冷凝结成液体落回储液箱11内,气囊4内的气体压强变小,随之空管12和卷管13内气体压强减小,卷簧收卷带动卷管13卷起。
当卷管13伸长对吸水棉16进行挤压时,由于气囊4内的压强也在不断变大,所以气囊4会膨胀,配合卷管13的不断伸长,可以达到使卷管13从上往下对吸水棉16进行挤压的效果,这样挤压一方面可以优化卷管13对吸水棉16的挤压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吸水棉16中的水再次沾到设备箱1的底部。
此处,空管12设置为折弯状,方便空管12连接卷管13与气囊4。空管12的第一端伸入上述容纳空间20内,通过连通管连接气囊4;空管12的第二端探出设备箱1的底部以连接卷管13。
为了方便设置空管12,在储液箱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空管12的安装槽19,空管12可以通过销轴等结构铰接于安装槽19内。
结合图2参照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保护装置还包括检测结构,检测结构包括转动柱5、拨杆组件、检测头6和接触块7;转动柱5可绕转动柱5自身轴心线旋转地同轴连接于升降杆15,检测头6固定于转动柱5,接触块7用于设置于通信设备2,检测头6与信号终端电连接;转动柱5的外周面设置有拨动槽32,拨动槽32包括间隔分布的斜槽和竖槽,且斜槽和竖槽首尾相连;斜槽与转动柱5的轴心线呈锐角,竖槽与转动柱5的轴心线平行;拨杆组件固定于设备箱1且拨杆组件与拨动槽32滑动配合。
如图7所示,转动柱5呈圆柱形,其轴心线与第一方向共线,使得转动柱5可以与升降杆15同轴,当转动柱5相对升降杆15旋转,转动柱5相当于以第一方向为旋转中心旋转。具体地,转动柱5通过转动杆27与方框架23转动连接,转动杆27可转动地连接于方框架23的上框,转动杆27的轴心线与升降杆15的轴心线共轴。
检测头6与接触块7只能在特定位置接触,转动柱5具有旋转至检测头6与接触块7接触的接触工位,当检测头6与接触块7接触,检测头6会电连通,而且检测头6还可以与信号终端连接,当检测头6检测到有电流时,说明通信设备2电流正常,而如果检测头6没有检测到电流时,此时信号终端会没有显示,从而即可检测出通信设备2已损坏。
当升降杆15沿第一方向上下运动,转动柱5会随之沿第一方向上下运动,在转动柱5运动过程中,拨杆组件在拨动槽32内滑动。拨动槽32具体包括沿转动柱5周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斜槽和竖槽,其中,竖槽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第一方向,斜槽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之间存在夹角。当拨杆组件在斜槽内滑动,转动柱5会绕自身轴心线方向旋转;而当拨杆组件在竖槽内滑动,转动柱5会沿第一方向上下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转动柱5的旋转方向以及拨动槽32的形状进行限定,设定转动柱5沿设定方向旋转,设定方向相当于限定了拨杆组件在拨动槽32内的滑动方向。拨动槽32具体包括一个竖槽和一个斜槽,沿旋转方向,斜槽自转动柱5靠近方框架23的一端(相当于斜槽的位置较低端)向远离方框架23的一端(相当于斜槽的位置较高端)延伸,斜槽的两端分别与竖槽的两端连通。此处,转动柱5垂直于轴心线方向的横截面为转动柱5的圆周,即360°,设定斜槽在转动柱5周向覆盖转动柱5的360°的范围,相当于斜槽在转动柱5圆周上的投影所在弧线与转动柱5圆周重合)。当拨杆组件完整走完一个斜槽的路径,转动柱5旋转360°。竖槽的长度则与升降杆15上下移动范围相匹配,当升降杆15自下向上移动,拨杆组件可以完整走完一个竖槽的路径。
具体地,当电磁铁25与铁块26吸附,拨杆组件位于竖槽的顶部,检测头6与接触块7接触并电导通。当电磁铁25断电,方框架23向上移动,转动柱5随之向上移动,拨杆组件自竖槽的顶部下移到竖槽的底部,拨杆组件将自竖槽过渡进入斜槽;此时检测头6与接触块7分离。当电磁铁25再次通电,方框架23向下移动,转动柱5随之向下移动,拨杆组件自斜槽的较低端向较高端移动,当拨杆组件移动到斜槽的较高端处,检测头6和接触块7相当于位于转动柱5直径方向两端。相当于,转动柱5旋转一周,检测头6和接触块7接触一次,完成对通信设备2的检测。由于方框架23向下移动时,吸水结构处于折叠状态,相当于在吸水棉16折叠后即可对通信设备2进行检测,可以第一时间检测通信设备2是否工作正常。
此处,方框架23升降一次,吸水棉16展开、折叠一次,转动柱5旋转一周,检测头6与接触块7接触依次,相当于检测结构对通信设备2检测一次。若一天(昼夜24小时)吸水棉16展开、折叠一次,则检测结构对通信设备2可以一天检测一侧。
应当理解,沿转动柱5的周向,斜槽覆盖转动柱5的圆周角度(斜槽在转动柱5圆周上的投影所在弧线相对于转动柱5轴心线的角度)可以改变,而拨杆组件相对滑动一个竖槽和斜槽的路径,方框架23上下运动一次,吸水结构吸水一次(吸水+挤水)。设定斜槽覆盖转动柱5的圆周角度为α,吸水结构吸水的吸水次数为n,则n=360°/α,转动柱5旋转满360°需要n次。同时,转动柱5在吸水结构吸水一次过程中旋转的角度与检测结构对通信设备2的检测周期相关,即,转动柱5旋转够360°,相当于转动柱5旋转n次,检测结构对通信设备2(接触块7与检测头6接)检测一次。本发明实施例中,以转动柱5旋转1次、检测结构对通信设备2检测一次进行示例性说明。
当转动柱5旋转够360°需要n次,需要对拨动槽32的竖槽和斜槽数量进行调整,以一个竖槽和一个斜槽为一个槽组,槽组的数量为n个,相邻的槽组之间相互连通,即所有的竖槽和斜槽间隔设置且相互连通。
拨杆组件需要自竖槽过渡进入斜槽,沿拨杆组件在拨动槽32内滑动方向,在竖槽朝用于连通斜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33。当拨杆组件自竖槽越过限位块33进入斜槽,当方框架23向上移动,限位块33会阻挡拨杆组件再次进入竖槽,实现单向运动。
为了方便拨杆组件越过限位块33,限位块33远离升降杆15的一侧为斜面。斜面具体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曲面。
其中,拨杆组件具体可以包括竖杆9和弹性杆8,竖杆9具体可以固定于设备箱1的横板10,弹性杆8具体固定于竖杆9且弹性杆8与拨动槽32滑动配合。弹性杆8由弹性材料制备,具有一定的弹性,方便弹性杆8与拨动槽32滑动配合。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设备保护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设备保护装置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使用时,通过吸水棉16对设备箱1底部露水进行吸附,待温度升高后,将吸水棉16折起并将其中的水挤出,可以加快吸水棉16的干燥,从而可以防止湿气进入设备箱1内腐蚀通信设备2,达到了防潮的效果;
2、该设备保护装置在昼夜温差比较大的地方使用时,可以使设备箱1内的温度波动保持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从而可以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导致通信设备2加速老化;这样通过设备箱1内温度的实时调节,可以提高通信设备2的使用寿命;
3、该设备保护装置在对吸水棉16进行挤水干燥的同时,可以对通信设备2进行检测;具体地可以对检测结构进行设定,使得检测结构可以每天对通信设备2进行检测,可第一时间得知通信设备2的状态,即使通信设备2损坏后,可以第一时间进行维护,减少通信中断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6)

1.一种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箱、驱动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底部的吸水结构;
所述设备箱具有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腔;
所述吸水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所述吸水结构具有贴附于所述设备箱底部的展开状态以及离开所述设备箱底部的折叠状态;
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吸水结构在所述展开状态与所述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结构包括吸水棉以及多个支撑杆;
所述多个支撑杆环形阵列于所述吸水棉朝向所述设备箱的一侧;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滑动配合,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驱动结构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带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沿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滑动;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设备箱底部且穿过所述吸水棉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升降杆;
所述升降杆可沿所述第一方向往复移动地安装于所述设备箱且所述升降杆伸出所述设备箱的底部,每个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升降杆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连接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支撑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还包括弹簧、电磁铁、铁块以及触发组件;
所述弹簧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杆,所述弹簧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设备箱;
所述电磁铁固定于所述升降杆,所述铁块固定于所述设备箱,所述电磁铁和所述铁块对应;
所述触发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铁的通断电,当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弹簧具有驱动所述升降杆自所述设备箱底部向所述安装腔内移动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外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具有用于储存蒸发液的储液腔;
所述触发组件包括浮板、触发杆以及接触开关;所述触发杆固定于所述浮板,所述浮板漂浮于所述储液箱的蒸发液;所述接触开关固定于所述设备箱,且所述接触开关与所述电磁铁信号连接;
当所述触发杆与所述接触开关接触,所述电磁铁断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外且所述气囊与所述储液箱的储液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所述设备箱与所述储液箱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接触开关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储液箱上具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的定位孔,所述触发杆远离所述浮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定位孔并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外设置有的隔热保温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设备箱底部的挤压结构,所述挤压结构用于挤压所述吸水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结构包括多个空管和多个卷管,所述多个空管与所述多个卷管一一对应,每个所述卷管内设置有卷簧;
在相互对应所述空管与所述卷管之间,所述空管铰接于所述设备箱的底部,且所述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囊连通,所述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卷管连通,所述卷管与所述吸水结构的背离所述设备箱的表面相抵。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空管的安装槽,所述空管铰接于所述安装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3-12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转动柱、拨杆组件、检测头和接触块;
所述转动柱可绕所述转动柱自身轴心线旋转地同轴连接于所述升降杆,所述检测头固定于所述转动柱,所述接触块用于设置于所述通信设备,所述检测头与信号终端电连接;
所述转动柱的外周面设置有拨动槽,所述拨动槽包括间隔分布的斜槽和竖槽,且所述斜槽和所述竖槽首尾相连;所述斜槽与所述转动柱的轴心线呈锐角,所述竖槽与所述转动柱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拨杆组件固定于所述设备箱,且所述拨杆组件与所述拨动槽滑动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组件包括竖杆和弹性杆;
所述竖杆固定于所述设备箱,所述弹性杆固定于所述竖杆且所述弹性杆与所述拨动槽滑动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拨杆组件在所述拨动槽内滑动方向,所述竖槽用于连通所述斜槽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设备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远离所述升降杆的一侧为斜面。
CN202111637919.8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Active CN1143751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7919.8A CN114375125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37919.8A CN114375125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5125A true CN114375125A (zh) 2022-04-19
CN114375125B CN114375125B (zh) 2024-04-05

Family

ID=8114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37919.8A Active CN114375125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51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1646A (zh) * 2022-05-30 2022-09-06 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动具有折叠功能的太阳能储能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441A (zh) * 2019-03-20 2019-07-23 浙江康格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
CN112312591A (zh) * 2020-10-28 2021-02-02 黄博毅 一种雨天高效率散热的5g通信基站
CN113540998A (zh) * 2021-07-16 2021-10-22 王伟 一种防潮电力柜
CN214589838U (zh) * 2021-02-24 2021-11-02 定州市兴亚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户外高低压配电柜防水引水结构
CN215185387U (zh) * 2021-06-16 2021-12-14 誉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口自调节式防潮型户外环网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48441A (zh) * 2019-03-20 2019-07-23 浙江康格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不平衡调节装置
CN112312591A (zh) * 2020-10-28 2021-02-02 黄博毅 一种雨天高效率散热的5g通信基站
CN214589838U (zh) * 2021-02-24 2021-11-02 定州市兴亚电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户外高低压配电柜防水引水结构
CN215185387U (zh) * 2021-06-16 2021-12-14 誉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散热口自调节式防潮型户外环网柜
CN113540998A (zh) * 2021-07-16 2021-10-22 王伟 一种防潮电力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1646A (zh) * 2022-05-30 2022-09-06 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动具有折叠功能的太阳能储能装置
CN115021646B (zh) * 2022-05-30 2023-11-10 江苏新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方便移动具有折叠功能的太阳能储能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5125B (zh) 2024-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75125A (zh) 一种设备保护装置
CN101235977B (zh) 空调机
EP0272031A2 (en) Cooling apparatus
CN110500791B (zh) 一种自清洁型太阳能集热管
CN106783026B (zh) 箱式变压器保护散热装置
CN108708583B (zh) 一种用于寒冷山区的具有防蛇鼠功能的通信机房
CN112510525B (zh) 一种新型电力箱
CN205810692U (zh) 杠杆式自动潮湿控制开关
CN109185197A (zh) 一种基于风扇的新型雾化降温装置
CN111725722A (zh) 一种防潮除湿的配电柜
CN109305110A (zh) 车载显示器的翻转装置
CN110880808B (zh) 一种智能电网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CA2016219C (en) Apparatus pursuing the sun
CN117783490B (zh) 一种土壤墒情采集监测装置
CN116581654B (zh) 一种用于智能设备的防潮电气设备柜
CN211824113U (zh) 紧急呼叫装置用防爆箱
CN201177330Y (zh) 一种新型移动空调
CN215419013U (zh) 一种防潮配电箱
CN213488308U (zh) 一种带复位开关的蒸炖杯
US5339645A (en) Solar hot water cooling system
CN219998780U (zh) 一种主动除湿的电力机柜
CN117394168B (zh) 一种配电开关控制装置
CN220397684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调室内机
CN213649503U (zh) 一种多机器人系统无碰撞控制器定位装置
CN220960341U (zh) 一种具有吸潮机构的防水温度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