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5036A -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5036A
CN114375036A CN202111446033.5A CN202111446033A CN114375036A CN 114375036 A CN114375036 A CN 114375036A CN 202111446033 A CN202111446033 A CN 202111446033A CN 114375036 A CN114375036 A CN 114375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udm
synchronized
condi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60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伯中
王�琦
周洁
李子凡
侯伟彬
杜加懂
陈芳
周鸿喜
马睿
牟霄寒
张大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60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5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5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5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或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UDM,以能够进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从而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UDM继续进行用户管理。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及UDM设备、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5G融合应用是我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受到了中央政府及国家各部委的高度重视。随着5G网络在行业内部署的深入,行业企业在通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多的差异化需求,其中,大多数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较高的网络可靠性保障,提出5G网络自身的拥塞、故障应尽可能少的影响企业业务,这就需要在公网故障的情况下具备应急能力。因此,产业界需要一种5G公网的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DM下沉本地化部署的方案,即正常状态下本地用户仍由5G公网进行管理,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UDM提供用户管理。用户管理包括: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需要存储有用户会话数据,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和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均需要存储有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由于现有技术中没有将5G公网UDM中存储的用户订阅数据、会话数据和鉴权数据与本地网的UDM进行同步的技术方案,因此无法实现5G公网UDM下沉本地化部署的方案,导致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UDM无法继续进行用户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以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UDM能够继续进行用户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同步触发条件从所述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将所述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上述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UDM设备包括如上述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5G网络的用于数据同步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或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UDM,以能够进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便于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UDM继续进行用户管理。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的时序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术语“对应”可以指的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A与B相对应指的是A与B之间是一种关联关系或绑定关系。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应用于5G公网的第一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DM,该第一UDM存储有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该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的方法包括:
步骤S101,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
步骤S102,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通过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或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UDM,以能够进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便于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UDM继续进行用户管理。
可选地,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包括:在发生用户会话数据登记的情况下,将第一UDM中存储的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确定为待同步数据。这样,在发生用户会话登记的情况下,通过将5G公网的第一UDM存储的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便于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
可选地,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包括:在发生用户会话数据登记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在线建立的用户会话数据存储到第一UDM;将第一UDM中存储的用户会话数据确定为待同步数据。这样,将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在线建立的用户会话数据实时存储到第一UDM,进而第一UDM存储的用户会话数据实时同步到第二UDM,使得本地网的第二UDM与5G公网的第一UDM之间用户会话数据的实时同步,便于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会话数据是在用户进行数据传输过程中实时产生的,用户会话数据包括会话类型、服务质量保障(QoS,Quality Of Service)信息、IP(Internet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计费方式等。
可选地,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包括:在检测到订阅数据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确定为待同步数据。这样,在检测到订阅数据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便于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
可选地,订阅数据为初始注册和/或移动管理注册过程中的用户在5G网络中的唯一标识、注册类型、签约的服务区域数据和签约的其他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5G公网没有故障的情况下,用户终端通过5G公网核心网的第一UDM进行初始注册和/或移动性管理注册。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用户终端第一次发送接入网络申请后,将切换到本地网核心网的第二UDM进行初始注册;而由于移动造成用户终端需要重新接入网络的情况下,将切换到本地核心网的第二UDM进行移动性管理注册。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企业提出开卡开户、套餐更换等操作过程中,用户的订阅数据产生新增或变更,通过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进行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
可选地,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包括: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申请信息的情况下,将第一UDM中存储的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确定为待同步数据。这样,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申请信息的情况下,将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
可选地,鉴权数据为用户初始注册和/或移动管理注册过程中的鉴权密钥、鉴权方式、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算法、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密钥中的一种或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在5G公网没有故障的情况下,用户终端通过5G公网核心网的第一UDM进行用户鉴权、加密及完整性保护。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需要注册接入的用户终端将切换到本地网核心网的第二UDM进行用户鉴权、加密及完整性保护。通常情况下,用户的鉴权数据发生变化的频率较低。由于鉴权数据涉及用户的鉴权管理及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到了本地网及5G公网的安全性,本地网第二UDM长期存储鉴权数据将存在风险,因此本地网第二UDM对鉴权数据的存储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存储时间。在本地网的第二UDM存储的鉴权数据过期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向5G公网的第一UDM发送数据更新申请信息,5G公网的第一UDM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申请信息的情况下,将第一UDM中存储的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
可选地,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包括:确定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在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同步到第二UDM。
由于用户会话数据不涉及用户的鉴权管理及安全管理,因此安全要求相对较低,在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二UDM,实现用户会话数据在5G公网的第一UDM与本地网的第二UDM的实时同步,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能够实现用户会话数据的连续转发。
可选地,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包括:确定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在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获得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第二UDM。这样,在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第二UDM,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同时提高了数据同步的安全性。
由于用户订阅数据涉及用户签约过程中的隐私保护,因此采用条件触发的形式,触发条件为检测到订阅数据发生变更,并在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主动发送到第二UDM。以能够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同时提高了数据同步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利用SNOW 3G、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高级加密标准)和ZUC算法(祖冲之算法集)中的一种或多种对变更后的订阅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
可选地,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第二UDM之后,还包括:触发第二UDM在接收到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的情况下,对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的验证;在通过验证的情况下,反馈成功接收信号给第一UDM,并对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进行解密及存储更新。
可选地,确定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包括:将链路可达性信号发送给第二UDM;在接收到第二UDM回复的链路可达性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在预设时间段内可达。
可选地,确定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包括:获取当前时间节点与上一次确定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为可达的时间节点的差值,在该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确定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5G公网的第一UDM检测到用户终端的订阅数据变更的情况下,确定5G公网的第一UDM到本地网的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在当前时间节点与上次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链路可达的时间节点的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则无需发送链路可达性信号,即可确定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在当前时间节点与上次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链路可达的时间节点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长的情况下,将链路可达性信号发送给本地网的第二UDM;在接收到本地网的第二UDM回复的链路可达性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在预设时间段内可达。可选地,预设时间段为从接收到第二UDM回复的链路可达性信号的时刻开始到预设时长后的时刻为止。
可选地,确定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包括:将链路可达性信号发送给第二UDM;在接收到第二UDM回复的链路可达性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用户所属行业的行业属性;根据行业属性获取同步时间;确定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在同步时间段内可达。
可选地,确定用户的所属行业的行业属性,包括:通过5G网络为行业划分的网络切片对用户会话数据进行识别,确定用户的所属行业的行业属性。在一些实施例中,行业属性由5G网络切片区分符号(SD)值确定,SD值包括24位的二进制数值,其中第7-12位(000000-111110)标识典型行业,例如党政(0)、军民融合(1)、教育(2)、医卫(3)、农商(4)、互联网(5)、金融(6)、工业(7)、能源(8)、交通(9)等。
可选地,根据行业属性获取同步时间,包括:按照预设的同步时间匹配表对行业属性进行查表操作,获得行业属性对应的同步时间;同步时间匹配表中存储有行业属性和同步时间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于用户会话数据的更新频率与行业属性具有直接联系,根据行业属性获取同步时间,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的可达时长与用户所属行业相匹配,这样能够减少信号交互的频次,节约信道资源并降低数据同步的时延。同时能够针对不同行业的用户进行数据同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第二UDM更新的会话数据支撑本地5G网络对用户会话数据转发的连续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所示,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S201,用户终端通过5G公网的控制面网元SMF(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会话管理功能)建立用户会话,并通过SMF对5G公网的第一UDM发起用户会话数据登记的情况下,5G公网的第一UDM将链路可达性信号发送给本地网的第二UDM;
步骤S202,第二UDM接收链路可达性信号,并回复链路可达性信号给第一UDM;
步骤S203,在第一UDM接收到第二UDM回复的链路可达性信号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段T0内确定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第一UDM向第二UDM发起在线的用户会话数据同步,即将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发送到第二UDM。
步骤S204,在T0时间段内,在接收到新的用户会话数据的情况下,将新的用户会话数据存储到第一UDM,第一UDM将存储的新的用户会话数据作为待同步数据直接发送给第二UDM。
这样,在确定预设时间段内第一UDM和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发送到第二UDM,将用户新建立的用户会话数据直接发送到第二UDM,针对行业用户批量在线的情况,保证了5G公网故障条件下用户会话数据转发的连续性,且节省了链路带宽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S301,第一UDM检测到用户终端的订阅数据变更;
步骤S302,第一UDM发送链路可达性信号给第二UDM;
步骤S303,第二UDM接收链路可达性信号,并回复链路可达性信号给第一UDM;
步骤S304,在第一UDM接收到第二UDM回复的链路可达性信号的情况下,确定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在预设时间段内可达,并对订阅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处理;
步骤S305,第一UDM对订阅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
步骤S306,第一UDM将完整性保护处理和加密性保护处理后的用户变更的订阅数据发送给第二UDM;
步骤S307,第二UDM在接收到完整性保护和加密性保护后的用户变更的订阅数据的情况下,对用户变更的订阅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的验证;
步骤S308,在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第二UDM回复成功接收信号给第一UDM,同时完成后续对完整性保护和加密性保护后的用户变更的订阅数据的解密及存储更新。
这样,在第一UDM与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第二UDM,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的第二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同时提高了数据同步的安全性。
可选地,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包括:对第二UDM进行鉴权;在第二UDM通过鉴权的情况下,将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获得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第二UDM。这样,在第二UDM通过鉴权的情况下,将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将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后的鉴权数据同步到第二UDM,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同时提高了数据同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可选地,对第二UDM进行鉴权,包括:通过在5G网络初始注册过程中的标准化鉴权流程生成鉴权过程中的算法及密钥,根据算法及密钥执行对第二UDM的身份鉴权流程;在5G公网侧部署了DN-AAA(Authentication认证、Authorization授权和Accounting计费)服务器,并要求本地网的第二UDM在数据传输之前再次进行鉴权授权情况下,执行利用EAP(Extensibl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使用可扩展的身份验证)协议的二次鉴权流程。通过对本地网的第二UDM的身份认证和第二UDM的权限认证,提高了数据同步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1,在第二UDM用户的鉴权数据过期的情况下,第二UDM向第一UDM发送数据更新申请信息;
步骤S402,第一UDM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申请信息的情况下,对第二UDM进行鉴权,在对第二UDM鉴权通过的情况下,将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处理和加密保护处理;
步骤S403,将完整性保护处理和加密保护处理后的鉴权数据发送给第二UDM,实现鉴权数据的数据同步;
步骤S404,第二UDM在接收到完整性保护和加密性保护后的鉴权数据的情况下,对鉴权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的验证;
步骤S405,在通过验证的情况下,第二UDM回复成功接收信号给第一UDM,同时完成后续对完整性保护和加密性保护后的鉴权数据的解密及存储更新。
这样,在第二UDM通过鉴权的情况下,将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将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后的鉴权数据同步到第二UDM,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网UDM能够继续进行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同时提高了数据同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园区业务采用在大区/省中心运营商网络部署的用户数据网元UDM和5G控制面网元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SMF提供园区5G用户信令面处理,运营运维系统集中在大区/省中心;采用入驻园区的5G用户面网元UPF(User Plane Function,用户平面功能)提供园区5G用户数据转发。在5G公网故障条件下,本地网的核心网的第二UDM为5G用户提供会话管理、移动性管理及应急接入管理。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包括:对于已注册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保障在线业务继续在入驻园区的5G用户面网元UPF上进行数据转发;对于已注册处于空闲态的终端,保障业务请求的正常建立;对于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本地网的第二UDM需要存储及同步的数据包括用户会话数据。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包括:对于已注册处于连接态的终端,实现业务的移动性管理,包括用户状态管理、注册、服务请求、切换、注销等业务流程。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包括:对于未注册的终端,当用户新接入园区5G网络时,由下沉到园区的应急控制面AMF&SMF网元承担应急接入,提供基本的用户接入功能。对于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和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本地网的第二UDM需要存储及同步的数据包括:用户初始注册或移动管理注册过程中的订阅数据和用户初始注册或移动管理注册过程中的鉴权数据。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或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UDM,将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根据实现的不同功能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以能够提供5G用户的本地数据备份,实现5G公网的第一UDM和本地网的核心网的第二UDM的数据同步的标准化。
结合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0和存储器(memory)101。可选地,该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102和总线103。其中,处理器100、通信接口102、存储器101可以通过总线1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1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100可以调用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1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1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的方法。
存储器1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通过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或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UDM,以能够进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UDM继续进行用户管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UDM设备,包含上述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该UDM设备通过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同步触发条件从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将待同步数据同步到本地网的第二UDM。在满足预设的触发条件的情况下,将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或鉴权数据同步到本地网UDM,以能够进行已注册用户的会话连续性管理、已注册用户的移动性管理或未注册用户的接入管理,以便在5G公网故障的情况下本地UDM继续进行用户管理。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的5G网络的用于数据同步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多个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1)

1.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5G公网的第一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DM,所述第一UDM存储有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所述方法包括:
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同步触发条件从所述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
将所述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同步触发条件从所述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包括:
在发生用户会话数据登记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UDM中存储的所述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确定为待同步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同步触发条件从所述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包括:
在检测到订阅数据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将变更后的订阅数据确定为待同步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满足于预设的同步触发条件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同步触发条件从所述用户会话数据、订阅数据和鉴权数据中确定待同步数据,包括:
在接收到数据更新申请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UDM中存储的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确定为待同步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UDM与所述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
在所述第一UDM与所述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所述用户会话数据登记对应的用户会话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UD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UDM与所述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
在所述第一UDM与所述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可达的情况下,将所述变更后的订阅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获得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
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UDM。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UDM和所述第二UDM之间的链路是否可达,包括:
将链路可达性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二UDM;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UDM回复的链路可达性信号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UDM与所述第二UDM之间的链路在预设时间段内可达。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待同步数据同步到属于本地网的第二UDM,包括:
对所述第二UDM进行鉴权;
在所述第二UDM通过鉴权的情况下,将所述数据更新申请信息对应的鉴权数据进行加密保护处理和/或完整性保护处理,获得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
将保护处理后的待同步数据同步到所述第二UDM。
9.一种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
10.一种UDM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装置。
11.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指令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5G网络的用于数据同步的方法。
CN202111446033.5A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375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033.5A CN114375036A (zh)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6033.5A CN114375036A (zh)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5036A true CN114375036A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3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6033.5A Pending CN114375036A (zh) 2021-11-30 2021-11-30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503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8832A (zh) * 2022-05-16 2022-08-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故障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022876A (zh) * 2022-05-30 2022-09-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签约数据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526A (zh) * 2019-04-11 2020-10-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453213A (zh) * 2021-06-02 2021-09-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573346A (zh) * 2021-07-12 2021-10-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526A (zh) * 2019-04-11 2020-10-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453213A (zh) * 2021-06-02 2021-09-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13573346A (zh) * 2021-07-12 2021-10-2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28832A (zh) * 2022-05-16 2022-08-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故障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928832B (zh) * 2022-05-16 2023-07-2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故障业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5022876A (zh) * 2022-05-30 2022-09-0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签约数据更新方法、装置和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06214B (zh) 终端连接虚拟专用网的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US5440633A (en) Communicatio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system
JP6617173B2 (ja) 複数のマネージャまたは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を有する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独立したセキュリティ
CN101142790B (zh) 用于网络的安全切换系统及安全切换方法
US2008012385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wireless network
EP2858393A1 (en) Subscription manager secure routing device swi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4375036A (zh) 用于5g网络的数据同步的方法及装置、udm设备、存储介质
CN108243413B (zh) 一种无线接入铁路信息网络的方法及系统
CN111049648B (zh) 一种MACSec加密业务数据平面主动更新密钥保证可靠传输的方法
CN112788593A (zh) 安全策略的更新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0461938C (zh) 一种受控的密钥更新方法
CN108206738B (zh) 一种量子密钥输出方法及系统
CN103199990A (zh) 一种路由协议认证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CN110719292B (zh) 边缘计算设备与中心云平台的连接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0120866B (zh) 现场设备的用户管理方法
CN113691394B (zh) 一种vpn通信的建立和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CN108924828B (zh) 一种apn自适应方法、服务端和终端
CN113452514B (zh) 密钥分发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0396156C (zh) 一种同步sqn的处理方法
CN114554615A (zh) 一种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EP4199564A1 (de) Quantensichere übertragung von daten über mobilfunknetz
CN116569516A (zh) 防止移动终端的认证序列号泄露的方法
CN100525503C (zh) 鉴权方法、验证鉴权序列号的方法、通信系统及用户卡
CN106506495B (zh) 一种终端上线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0466835C (zh) 鉴权设备的识别方法和鉴权方法、通信系统以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