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4026A -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74026A
CN114374026A CN202210011362.5A CN202210011362A CN114374026A CN 114374026 A CN114374026 A CN 114374026A CN 202210011362 A CN202210011362 A CN 202210011362A CN 114374026 A CN114374026 A CN 114374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relay
battery pack
semiconductor
current
cou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113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74026B (zh
Inventor
李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AT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113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74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74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74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74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algorithms, flow charts, software detail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00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to auxiliary equipment of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6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coo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24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 B60L58/27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batteries by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01M10/63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reversible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e.g. NTC, PTC or bimetal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the internal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the cells, e.g. by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7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by electr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01M10/6572Peltier elements or thermoelectric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2240/00Control parameters of input or output; Target parameters
    • B60L2240/40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 B60L2240/54Drive Train control parameters related to batteries
    • B60L2240/545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电池包连接有半导体电偶,半导体电偶连接有高压继电器,其中,方法包括:生成调温指令;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高压继电器,其中,高压继电器执行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调温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包是由多个电池组成的一个大容量电池组,用于对车辆提供电能。
现有的车辆往往需要电池包提供电能之后才能运行。但是电池包在进行电能提供时,一方面,电池包在提供动力以及电能时会产生热量,当温度达到临界值时,会导致电池包损坏,由此,需要对电池包进行降温,使得电池包处于安全温度。另一方面,当周围环境温度较低时,电池包需要进行预热(即升温),以使电池包提供的电能满足驱动电机的需求。
在现有技术中,往往采用水循环的方式对电池包进行加热或者冷却,但是,电池包进行水循环加热或冷却的方式需要额外配置水泵以及电加热装置,这样设置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调温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水循环冷却和加热的方式的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电池包连接有半导体电偶,半导体电偶连接有高压继电器,其中,方法包括:生成调温指令;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高压继电器,其中,高压继电器执行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
进一步地,半导体电偶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其中,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
进一步地,高压继电器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方法还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
进一步地,在生成调温指令之后,方法还包括:在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生成停止调温指令;根据停止调温指令控制高压继电器,使得半导体电偶断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系统,电池包连接有半导体电偶,半导体电偶连接有高压继电器,其中,该系统还包括:整车控制器,与高压继电器相连接;整车控制器用于生成调温指令,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并且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高压继电器,其中,高压继电器执行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
进一步地,半导体电偶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其中,
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
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
进一步地,高压继电器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控制信号包括制冷信号以及制热信号,其中,第一高压继电器用于执行制冷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用于执行制冷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
第一高压继电器还用于执行制热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还用于执行制热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
进一步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生成停止调温指令,并且根据停止调温指令通过硬线控制高压继电器,使得半导体电偶断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第二方面的任一项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导致上述任一项的方法被执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电池包连接有半导体电偶,半导体电偶连接有高压继电器,其中,方法包括:生成调温指令;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高压继电器,其中,高压继电器执行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调温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可选的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A)、图4(B)和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包的调温的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池包的调温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当理解,本文给出的具体实施例是出于向本领域技术人员解释的目的,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明显的是,不需要采用具体细节来实践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未详细描述众所周知的步骤或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发明。
实施例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车辆,电池包连接有半导体电偶,半导体电偶连接有高压继电器,其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生成调温指令。
步骤S13,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可以由整车控制器作为本方案的执行主体,上述整车控制器用于对上述半导体电偶以及高压继电器进行控制。整车控制器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是否满足特定状态,即电池包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当电池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需要对电池包进行调温操作,即整车控制器生成调温指令,并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调温指令用于判断电池包的温度,即电池包温度达到特定状态时,整车控制器生成上述调温指令,上述控制信号用于对高压继电器进行控制。
可选的,上述预设值可以为电池包温度的最低值或最高值。
步骤S15,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高压继电器,其中,高压继电器执行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整车控制器可以与高压继电器相连接,整车控制器在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之后,将上述控制信号发送至上述高压继电器,由高压继电器执行上述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内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需要说明的是,半导体电偶遵循珀耳帖效应,即当有电流通过不同的导体组成的回路时,除产生不可逆的焦耳热外,在不同导体的接头处随着电流方向的不同会分别出现吸热、放热现象,即通过半导体电偶进行吸热、放热的方式,使得电池包的温度被调节,其中,高压继电器可以和半导体电偶相连接,半导体电偶可以和电池包相连接,在高压继电器进行导通之后,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发生变化,即电流正向以及电流反向。在高压继电器断开之后,半导体电偶没有电流经过。
可选的,在本文中,可以由电池包对上述各个设备进行供电。
本方案通过设置和整车控制器相连接的高压继电器,与高压继电器相连接的半导体电偶,与半导体电偶相连接的电池包,其中,整车控制器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温度,在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值(比如最低温度值以及最高温度值)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高压继电器进行启动,使得半导体电偶从断电的状态变为通电的状态,即半导体电偶进行散热或者吸热,从而实现对电池包的调温,即可以实现水循环系统冷却加热装置的同样功能,由于本方案省却了电池水泵以及电加热装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水循环冷却和加热的方式的结构复杂及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此外,由于半导体调温装置结构简单,控制复杂性低,从而提高了电池调温的可靠性。
可选的,半导体电偶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其中,
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
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半导体电偶可以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A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B,其中,半导体A与半导体B相对连接,即半导体A的正极可以与半导体B的正极相连接,也就是说,在经过半导体电偶A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半导体电偶B为反向电流,即半导体A放热,半导体B吸热,在经过半导体电偶A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半导体电偶B为正向电流,即半导体A吸热,半导体B放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半导体B用于吸收半导体A的热量或给予半导体A热量。
可选的,结合图4(A)所示,高压继电器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C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D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控制信号包括制冷信号以及制热信号;其中,如图2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1501,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控制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控制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结合图4(B)所示,在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之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在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之后,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C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路导通,即电流经过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时正向流动,经过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时反向流动,使得电池包降温。
步骤S1503,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控制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控制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经过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经过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结合图4(C)所示,在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之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之后,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D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路导通,即电流经过电池包内的半导体电偶时反向流动,经过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时正向流动,使得电池包升温。
可选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分别与电池包负极相连接时,没有电流经过半导体电偶,即半导体电偶不工作。
可选的,在步骤S11,生成调温指令之后,如图3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17,在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生成停止调温指令。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在电池包进行调温的过程中,整车控制器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温度状态,当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整车控制器生成停止调温指令。
可选的,预设条件可以为电池包的温度达到最高值或最低值。
步骤S19,根据停止调温指令控制高压继电器,使得半导体电偶断电。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在整车控制器生成停止调温指令之后,可以根据停止调温指令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即通过硬线控制高压继电器断开,使得半导体电偶从通电状态转换为断电状态,由于半导体电偶断电,从而电池包停止进行调温。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之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电路,结合4(A)所示,该电路包括:VCU、第一高压继电器、第二高压继电器、半导体电偶以及电池包;
VCU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C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D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另一端相连接。
具体的,在本方案中,通过该电路可以实现电池包的调温。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设置和整车控制器相连接的高压继电器,与高压继电器相连接的半导体电偶,与半导体电偶相连接的电池包,其中,整车控制器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温度,在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值(比如最低温度值以及最高温度值)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高压继电器进行启动,使得半导体电偶从断电的状态变为通电的状态,即半导体电偶进行散热或者吸热,从而实现对电池包的调温,即可实现水循环系统冷却加热装置的功能,由于本方案省却了电池水泵以及电加热装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调温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方案通过整车控制器检测电池包进行温度调节的状态,控制高压继电器的通断,使得切断半导体电偶的通电状态,使得电池包的温度不会超出或低于安全温度(比如25摄氏度),增加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半导体调温装置结构简单,控制复杂性低,从而提高了电池调温的可靠性。
实施例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应用于车辆,如图5所示,电池包54连接有半导体电偶53,半导体电偶53连接有高压继电器52,其中,该系统还包括:
整车控制器51,与高压继电器52相连接;整车控制器51用于生成调温指令,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并且将控制信号发送至高压继电器52,其中,高压继电器52执行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52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52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高压继电器52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52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可以由整车控制器作为本方案的执行主体,上述整车控制器用于对上述半导体电偶以及高压继电器进行控制。整车控制器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是否满足特定状态,即电池包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当电池包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需要对电池包进行调温操作,即整车控制器生成调温指令,并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调温指令用于判断电池包的温度,即电池包温度达到特定状态时,整车控制器生成上述调温指令,上述控制信号用于对高压继电器进行控制,其中,整车控制器可以与高压继电器相连接,整车控制器在根据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之后,将上述控制信号发送至上述高压继电器,由高压继电器执行上述控制信号,使得高压继电器内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需要说明的是,半导体电偶遵循珀耳帖效应,即当有电流通过不同的导体组成的回路时,除产生不可逆的焦耳热外,在不同导体的接头处随着电流方向的不同会分别出现吸热、放热现象,即通过半导体电偶进行吸热、放热的方式,使得电池包的温度被调节,其中,高压继电器可以和半导体电偶相连接,半导体电偶可以和电池包相连接,在高压继电器进行导通之后,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发生变化,即电流正向以及电流反向。在高压继电器断开之后,半导体电偶没有电流经过。
可选的,半导体电偶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其中,
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
在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半导体电偶可以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A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B,其中,半导体A与半导体B相对连接,即半导体A的正极可以与半导体B的正极相连接,也就是说,在经过半导体电偶A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半导体电偶B为反向电流,即半导体A放热,半导体B吸热,在经过半导体电偶A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半导体电偶B为正向电流,即半导体A吸热,半导体B放热。
可选的,结合图4(A)所示,高压继电器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与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与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接,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一端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C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D点)分别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以及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半导体电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控制信号包括制冷信号以及制热信号;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高压继电器用于执行制冷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用于执行制冷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第一高压继电器还用于执行制热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第二高压继电器还用于执行制热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结合图4(B)所示,在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之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B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在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冷信号之后,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C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路导通,即电流经过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时正向流动,经过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时反向流动,使得电池包降温。另外,结合图4(C)所示,在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之后,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A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在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制热信号之后,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D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电路导通,即电流经过电池包内的半导体电偶时反向流动,经过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使得电池包升温。
可选的,整车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生成停止调温指令,并且根据停止调温指令通过硬线控制高压继电器,使得半导体电偶断电。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在电池包进行调温的过程中,整车控制器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温度状态,当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整车控制器生成停止调温指令,并根据停止调温指令控制高压继电器切断电路,使得半导体电偶从通电状态转换为断电状态,由于半导体电偶断电,从而电池包停止调温。
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设置和整车控制器相连接的高压继电器,与高压继电器相连接的半导体电偶,与半导体电偶相连接的电池包,其中,整车控制器实时检测电池包的温度,在整车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温度值(比如最低温度值以及最高温度值)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高压继电器进行启动,使得半导体电偶从断电的状态变为通电的状态,即半导体电偶进行散热或者吸热,从而实现对电池包的调温,即可以实现水循环系统冷却加热装置的同样功能,由于本方案省却了电池水泵以及电加热装置,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车辆的电池包进行调温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另外,本方案通过整车控制器检测电池包进行温度调节的状态,控制高压继电器的通断,使得切断半导体电偶的通电状态,使得电池包的温度不会超出或低于安全温度(比如25摄氏度),增加了电池包的安全性。此外,由于半导体调温装置结构简单,控制复杂性低,从而提高了电池调温的可靠性。
实施例三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二中的任意一项系统。
应理解,本文中前述关于本发明的方法所描述的具体特征、操作和细节也可类似地应用于本发明的装置和系统,或者,反之亦然。另外,上文描述的本发明的方法的每个步骤可由本发明的装置或系统的相应部件或单元执行。
应理解,本发明的装置的各个模块/单元可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组合来实现。所述各模块/单元各自可以硬件或固件形式内嵌于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中或独立于所述处理器,也可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中以供处理器调用来执行所述各模块/单元的操作。所述各模块/单元各自可以实现为独立的部件或模块,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模块/单元可实现为单个部件或模块。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可由处理器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指示所述处理器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各步骤。该计算机设备可以广义地为服务器、终端,或任何其他具有必要的计算和/或处理能力的电子设备。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计算机设备可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通信接口等。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可用于提供必要的计算、处理和/或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或上可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等。该内存储器可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和通信接口可用于与外部的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和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用于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由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被执行。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分布在网络耦合的多个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上,以使得所述计算机程序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以分布式方式存储、访问和执行。单个方法步骤/操作,或者两个或更多个方法步骤/操作,可以由单个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或由两个或更多个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执行,并且一个或多个其他方法步骤/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其他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可以执行单个方法步骤/操作,或执行两个或更多个方法步骤/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示相关的硬件如计算机设备或处理器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导致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步骤被执行。根据情况,本文中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存、磁带、软盘、磁光数据存储装置、光学数据存储装置、硬盘、固态盘等。易失性存储器的示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
以上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地组合。尽管未对这些技术特征的所有可能组合进行描述,但这些技术特征的任何组合都应当被认为由本说明书涵盖,只要这样的组合不存在矛盾。
尽管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上文的描述和附图仅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型和变体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池包连接有半导体电偶,半导体电偶连接有高压继电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调温指令;
根据所述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
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高压继电器,其中,所述高压继电器执行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高压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所述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所述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所述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电偶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其中,
在通过所述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所述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
在通过所述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所述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继电器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所述半导体电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以及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以及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半导体电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制冷信号以及制热信号;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所述制冷信号,使得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所述制冷信号,使得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所述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
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执行所述制热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执行所述制热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所述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调温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生成停止调温指令;
根据所述停止调温指令控制所述高压继电器,使得所述半导体电偶断电。
5.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包连接有半导体电偶,半导体电偶连接有高压继电器,其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整车控制器,与所述高压继电器相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生成调温指令,根据所述调温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并且将所述控制信号发送至所述高压继电器,其中,所述高压继电器执行所述控制信号,使得所述高压继电器的线圈进行通断,从而所述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其中,所述高压继电器的高压端导通或断开,使得通过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或反向电流或没有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电偶包括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以及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其中,
在通过所述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所述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
在通过所述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电池包内部的半导体电偶放热,所述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吸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继电器包括:第一高压继电器以及第二高压继电器,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电池包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静触点与所述半导体电偶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以及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分别与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以及所述电池包的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二静触点与所述半导体电偶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制冷信号以及制热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用于执行制冷信号,使得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用于执行所述制冷信号,使得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三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所述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
所述第一高压继电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制热信号,使得第一高压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第一静触点相连接,并且同时所述第二高压继电器还用于执行所述制热信号,使得第二高压继电器的第四动触点与第二静触点相连接,使得所述电池包内部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反向电流,电池包外部的半导体电偶的电流为正向电流。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整车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所述电池包的温度满足预设条件之后,生成停止调温指令,并且根据所述停止调温指令通过硬线控制所述高压继电器,使得所述半导体电偶断电。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5至8任意一项的系统。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011362.5A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Active CN114374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1362.5A CN114374026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11362.5A CN114374026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026A true CN114374026A (zh) 2022-04-19
CN114374026B CN114374026B (zh) 2024-05-14

Family

ID=81142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11362.5A Active CN114374026B (zh) 2022-01-06 2022-01-06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74026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4794A1 (fr) * 1996-02-14 1997-08-14 Pinal Patrick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chauffer ou refroidir une masse utilisant l'effet peltier
KR19980034220A (ko) * 1996-11-05 1998-08-05 김영귀 자동차의 열전대 반도체형 공조장치
US20050039465A1 (en) * 2003-08-20 2005-02-24 Directed Electronics, Inc. Pelti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WO2009030392A1 (de) * 2007-08-31 2009-03-12 Uwe Vincenz Verwendung von halbleiterblockelementen zur vor- beziehungsweise erwärmung von verbrennungsmotoren
CN203660018U (zh) * 2013-12-19 2014-06-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理装置
KR101962957B1 (ko) * 2018-06-26 2019-03-27 김철웅 배터리의 수명 연장 및 보호기능이 포함된 배터리 보호시스템
RU2699920C1 (ru) * 2018-04-11 2019-09-11 Иван Эрнстович Дончук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батарея
US20190326649A1 (en) * 2017-01-09 2019-10-24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with thermocouple unit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44794A1 (fr) * 1996-02-14 1997-08-14 Pinal Patrick Dispositif permettant de chauffer ou refroidir une masse utilisant l'effet peltier
KR19980034220A (ko) * 1996-11-05 1998-08-05 김영귀 자동차의 열전대 반도체형 공조장치
US20050039465A1 (en) * 2003-08-20 2005-02-24 Directed Electronics, Inc. Peltier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WO2009030392A1 (de) * 2007-08-31 2009-03-12 Uwe Vincenz Verwendung von halbleiterblockelementen zur vor- beziehungsweise erwärmung von verbrennungsmotoren
CN203660018U (zh) * 2013-12-19 2014-06-18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热管理装置
US20190326649A1 (en) * 2017-01-09 2019-10-24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module with thermocouple unit
RU2699920C1 (ru) * 2018-04-11 2019-09-11 Иван Эрнстович Дончук Термоэлектрическая батарея
KR101962957B1 (ko) * 2018-06-26 2019-03-27 김철웅 배터리의 수명 연장 및 보호기능이 포함된 배터리 보호시스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74026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9663B (zh) 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及电池加热方法
WO2012124490A1 (ja) バッテリ充電制御装置
US20210091391A1 (en) Fuel cell system, method of controlling fuel cell system, and fuel cell system-mounted vehicle
CN112731984B (zh) 动力电池温度调节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13650529B (zh) 加热电池包的方法、装置、电路以及电池包
CN113752888A (zh) 电池能量处理方法和装置、车辆
US10926645B2 (en)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battery system, controller and method for heating a battery
JP2018174028A5 (zh)
CN114374026A (zh) 一种电池包的调温的方法、系统以及车辆
CN110712563A (zh) 电动车启动装置和方法、控制器及介质
US20230208149A1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vehicle electrical system
EP4119382A1 (en) Vehicle
WO2023070553A1 (zh) 动力电池的加热方法和加热系统
CN107492696B (zh) 高压电池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4475360B (zh) 电动汽车电机冷却液回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4614163A (zh) 一种电池加热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20083065A (ko) 전기자동차 전력시스템에서의 이중 스위칭 장치 및 스위치 단속 방법
US11084381B2 (en) Junction box controller
CN110315986B (zh) 制动回馈控制系统及车辆
JP7298386B2 (ja) 電力システム
CN116001649A (zh) 低温电池加热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22697A (zh) 一种电池温度控制系统及其运行方法、电池系统
US20230278511A1 (en) Vehicle
CN112824138A (zh) 车辆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WO2022024508A1 (ja) バックアップ電源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