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72540A - 血样容器存储方法 - Google Patents
血样容器存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372540A CN114372540A CN202111588787.4A CN202111588787A CN114372540A CN 114372540 A CN114372540 A CN 114372540A CN 202111588787 A CN202111588787 A CN 202111588787A CN 114372540 A CN114372540 A CN 1143725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od sample
- sample container
- information
- rack
- identific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8280 bloo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8
- 210000004369 blood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472 biological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55 vo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079593 drug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14 dru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n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763—Details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 A61B5/150786—Optical identification systems, e.g. bar codes, colour code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4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 G16H4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medical equipment or de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or administration of healthcare resources or facilities, e.g. managing hospital staff or surgery roo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包括:识别区对放置于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血样容器在识别区和冷藏区之间转运时,冷藏区对转运至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同时获取血样容器在冷藏区内所处位置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关联,对每个血样容器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样容器存储方法。
背景技术
医院输血科一般将采集到的血液标本存放于血样容器(比如试管)内,再将试管存储于冷藏冰箱内,以保证血液标本的存储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试管入库时,在管控终端的显示屏上会显示出一个虚拟的试管架,该虚拟试管架与冷藏冰箱内部的真实试管架是对应匹配的,通过扫码器对单支试管进行扫描,手动在显示屏虚拟试管架上选择一个试管放置位置,再将扫码完成后的试管放置于冷藏冰箱内试管架上的对应放置位置上,完成试管入库。试管出库时,显示屏上会显示待取试管的放置位置,工作人员手动到冷藏冰箱内对应位置处取出试管,完成扫码出库。
试管的入库和出库过程需要人工手动参与,出错几率高、存取效率低,试管都是单支进行识别的,对于医院输血科而言,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的血液存储试管,这无疑会降低医院输血科的血液标本管理效率。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实现血样容器的批量识别读取,提高血样容器的识别存储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包括:
识别区对放置于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血样容器在识别区和冷藏区之间转运时,冷藏区对转运至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同时获取血样容器在冷藏区内所处位置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所述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关联,对每个血样容器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血样容器上设有识别码;
血样容器架用于批量存放所述血样容器;
识别区识别获取放置于其内的血样容器架的信息、以及放置于所述血样容器架上的每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和位置信息,将信息上传至所述管控终端;
冷藏区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血样容器架的搁架,血样容器架放到所述搁架上时,所述冷藏区识别获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信息和所述血样容器架所处的搁架的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所述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关联,对每个血样容器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血样容器架上设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中存储有血样容器架编号;
所述识别区内设有第一阅读器和读码器;
所述搁架上设有第二阅读器,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信息,每个搁架具有唯一编号;
所述存储方法包括:
所述读码器能够对放置于所述血样容器架上的多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及血样容器在所述血样容器架上的放置位置信息进行一次性获取;
血样容器架在所述识别区和所述冷藏区之间转运时,所述第一阅读器和所述第二阅读器分别读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
所述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上的放置位置信息、血样容器架的编号信息、搁架的编号信息关联,对血样容器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血样容器架在使用前按照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命名名称里面至少包括捐献者或病人、和血型,所述电子标签中的存储信息与所述命名名称相关联;
存取血样容器时,客户端输入的信息至少包括捐献者或病人、和血型,客户端输入的信息与所述第一阅读器和/或所述读码器读取的信息不一致时,系统发出警报。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血样容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血样容器的放置孔位,每个所述放置孔位对应一个放置孔位编号;
识别区具有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内设有能够自动弹出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放置血样容器架;
所述存储方法包括:
系统接收到入库指令,所述支架从所述封闭空间内自动弹出,将放置有多个血样容器的血样容器架放置到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缩回所述封闭空间;
所述读码器和所述第一阅读器对放入的血样容器架及其上的多个血样容器进行识别,识别结束后所述支架再次弹出,将识别完成后的所述血样容器连同所述血样容器架一同放到所述冷藏柜的搁架上进行存储。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读码器、所述第一阅读器及所述第二阅读器对所述血样容器进行识别存储的方法为:
所述读码器读取多个所述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信息、并获取到每个血样容器所处的放置孔位编号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所述第一阅读器读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获取到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编号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将识别后的所述血样容器连同血样容器架一同放到所述冷藏柜内的搁架上,所述第二阅读器读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上传至所述管控终端;
所述管控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阅读器的上传信息,确定出所述血样容器架所处的搁架编号信息;
所述管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阅读器、所述第二阅读器以及所述读码器读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每一个血样容器所对应的识别码信息、所在搁架的编号、所在血样容器架的编号以及放置孔位编号。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读码器在对多个所述血样容器进行识别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读码器在第一设定时间内识别完所有血样容器后自动关闭,所述支架自动弹出;
或者,所述读码器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识别到所有血样容器的信息时,所述读码器再继续扫描第二设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所述支架自动弹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入库时所述管控终端接收到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若所述读码器读取到的血型信息与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不一致时,系统将显示信息不一致的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上的放置位置,提示操作者取出读码错误的血样容器,并对剩余的血样容器进行重新扫描;
若所述读码器读取到的血型信息与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一致时,所述管控终端将各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所在的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以及血样容器架编号信息关联后保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孔位内粘贴有代表空位的空位识别码;
若所述读码器未识别到所述空位识别码和所述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中的任一者时,系统判断出现漏扫,发出单次扫描指令,对漏扫的血样容器进行单次扫描后重新放到血样容器架上,信息关联保存。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读码器对多个血样容器进行识别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放置孔位的一侧具有敞口,将所述血样容器架放置到所述扫码台上时,所述敞口朝向所述读码器,血样容器放置到放置孔位内时,血样容器的顶部露出;
血样容器架的顶部设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血样容器在所述放置孔位内转动,使所述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从所述敞口露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中,血样容器入库时无需人工为血样容器选取放置位置,通过扫码台实现多个试管的批量识别,大大提高了血样容器识别效率;血样容器入库时通过血样容器放置孔位编号、血样容器架编号、以及搁架编号实现对血样容器的准确定位及存储,一方面提高了存储效率,另一方面,血样容器出库时,操作人员根据这三个编号信息可快速、准确地锁定血样容器,避免取出错误。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血样容器识别存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识别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识别柜省略侧面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血样容器批量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结构从另一侧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图4所示结构省略安装台等辅助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省略血样容器架和多个血样容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血样容器架放置于支架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的血样容器识别存储的原理示意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血样容器入库流程图。
附图标记:
10-血样容器;
20-识别柜,21-识别装置,22-扫描设备,23-打印设备,24-显示屏,26-第一区域,27-第二区域,28-第三区域,29-门体;
30-冷藏柜;
100-血样容器架,110-放置孔位;
200-支架,210-放置凹部,220-导向滑道,230-第一安装条,231-第一导向斜面,240-第二安装条,241-第二导向斜面,250-第三安装条,251-限位凹部,260-滚轮,270-基体;
300-放置台;
410-旋转驱动电机,420-主动滑轮,430-从动滑轮,440-传动带;
510-贴靠驱动电机,520-丝杠,530-贴靠部,531-竖向部,532-横向部,540-滑轮,550-滑块;
610-电机,620-齿轮,630-齿条;
710-第一安装台,711-滑道,720-第二安装台,721-升降驱动电机,730-导向杆;
810-第一阅读器,820-读码器,831-第一位置传感器,832-第二位置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结合图1至图1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血样容器识别存储装置,其主要包括血样容器10、识别识别区、冷藏冷藏区、管控终端等组成部分。
血样容器10用于存储血液等生物样本,血样容器10的外表面粘贴有识别码,识别码可以为二维码或条形码等。血样容器10可以为常见的试管。
血样容器架用于批量存放血样容器10。
识别区用于识别获取放置于其内的血样容器架100的信息、以及放置于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每个血样容器10的的识别码信息和位置信息。
冷藏区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血样容器架100的搁架,血样容器架100放到搁架上时,冷藏区识别获取血样容器架100的信息和血样容器架100所处的搁架的信息,以使管控终端对每个血样容器10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本实施例中,识别区为识别柜20,冷藏区为冷藏柜30。
识别柜20用于对出入库的血样容器10进行扫描识别,识别过程中血样容器10都内置于识别柜20内,对比于现有技术中血样容器外置式的扫描识别结构,本例采用内置式的扫描识别结构形式能够对处于识别过程中的血样容器起到防护作用,避免操作人员对处于识别过程中的血样容器进行误操作,提高识别过程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
并且,整体式的识别柜也便于整机移动,与不同的冷藏柜搭配使用,提高使用便捷性。
冷藏柜30内形成冷藏空间,用于对血样容器进行冷藏存储。
血样容器入库前先在识别柜20内进行识别,识别完成后再转移至冷藏柜30内存储,管控终端对血样容器的相关信息(包括识别码信息及放置位置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实现对血样容器的定位管理。
血样容器出库时,用户根据管控终端显示的血样容器的位置信息,即可快速准确地找到待出库的血样容器,血样容器在识别柜内扫描无误后完成出库。
识别柜20与冷藏柜30采用图1所示的组合结构形式,整机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作业空间整洁、作业过程有序。
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考虑,可以多个冷藏柜30共用一个识别柜20,此时需要对各个冷藏柜30以及各冷藏柜30内的存储位进行整合编号,以便管控终端对所有冷藏柜30内的血样容器进行有效定位。
参照图3至图5,识别柜20内设有识别装置21,识别装置21包括用于放置血样容器的血样容器架100。
识别装置21用于同时获取放置于血样容器架100上的多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位置编号信息、以及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信息。
冷藏柜30内设有用于放置血样容器架的搁架,搁架上设有用于获取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信息、以及血样容器架100所在搁架的编号信息的识别设备。
管控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位置编号信息、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信息、以及血样容器架100所在搁架的编号信息,对每个血样容器进行定位。
具体而言,血样容器架100为长条状结构,其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血样容器10的放置孔位110,每个放置孔位110都具有编号。
血样容器架100上设有电子标签,例如RFID标签,电子标签中存储有血样容器架编号。
识别柜20内的识别装置21还包括第一阅读器810和读码器820。
第一阅读器810用于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读码器820用于读取放置于血样容器架100上的多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并获取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放置孔位编号信息。
冷藏柜30内的搁架上设有第二阅读器(即上文提及的识别设备),每个搁架具有唯一的编号,第二阅读器用于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
管控终端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和存储中心,其分别与第一阅读器810、第二阅读器以及读码器820通信,交互数据。
本实施例在每个血样容器架100上均设有血样容器架编号,在血样容器架100上与每个放置孔位110相对应的位置分别设有放置孔位编号,每个搁架都具有搁架编号。
管控终端根据第一阅读器810、第二阅读器、读码器820读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每个血样容器10所对应的识别码信息、所在搁架的编号、所在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以及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放置位置编号,实现对血样容器10的定位。
血样容器入库时,将血样容器10放置于血样容器架100内,将放置有血样容器的血样容器架100放置于识别柜20内的识别装置21上;
读码器820批量读取血样容器架100上每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获取每个血样容器内生物样本的采集信息,并通过扫描每个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放置位置,自动生成每个血样容器所处放置孔位编号信息,将两方面信息关联保存后上传至管控终端;
第一阅读器810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获取到血样容器所在的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信息,并将该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与该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每个血样容器所对应的信息(生物样本的采集信息和放置孔位编号信息)相关联;
将扫码识别后的血样容器和血样容器架100一同放入到冷藏空间30的搁架上,第二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将该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管控终端为每层搁架上的第二阅读器预设编号,当第二阅读器上传电子标签信息后,管控终端即会得知血样容器架100放置于哪一层的搁架上,也即得知搁架编号。
由此,在管控终端便可针对每一个血样容器10建立起与之对应的血样容器所在搁架编号、血样容器架编号、放置孔位编号、血样容器内生物样本的采集信息,实现不同生物样本在冷藏柜30中的准确定位。
血样容器入库时无需人工为血样容器选取放置位置,通过读码器820实现多个血样容器的批量识别,大大提高了血样容器识别效率。
血样容器入库时,通过放置孔位编号、血样容器架编号以及搁架编号实现对血样容器的准确定位及存储,一方面提高了存储效率,另一方面,血样容器出库时,操作人员根据这三个编号信息可快速、准确地锁定血样容器,避免取出错误。
识别柜20为本申请的重点改进部分,其具有血样容器批量识别、打印、血样容器单次扫描、识别结果显示等功能,下文详述。
识别装置21为识别柜20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如4和图5所示,图6中将识别装置21中的安装台等辅助安装件省略,以便更为清晰地体现功能件的结构。
识别装置21包括放置台300,放置台300固定设于识别柜20内,血样容器架100、第一阅读器810、读码器820都设于放置台300上。
识别装置21还包括旋转组件,旋转组件用于旋转血样容器10,以便读码器820能够顺利地读取到识别码,具体结构为:
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放置孔位110具有一侧敞口,将血样容器架100放置到识别装置21上时,敞口朝向读码器820,血样容器10放置到放置孔位110内时,血样容器10的顶部露出;
旋转组件设于血样容器架100的顶部,作用于血样容器10的顶部,驱动血样容器10在放置孔位110内转动,使血样容器10的识别码从敞口露出。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孔位110内设有代表空位的空位识别码。
读码器820识别到空位识别码时,向管控终端上传空位信息,表明该放置孔位110内未放置血样容器10。
读码器820未识别到空位识别码和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时,说明该放置孔位110内有血样容器将空位识别码遮挡住了,而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也没有被读取到,管控终端判断漏扫,发送单独扫描指令,操作人员对漏扫的血样容器进行单独扫描入库。
对于旋转组件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旋转组件包括旋转驱动电机410、主动滑轮420、从动滑轮430以及传动带440。
主动滑轮420设于旋转驱动电机410的动力输出轴端,传动带440设于主动滑轮420和从动滑轮430之间。传动带440与血样容器10从血样容器架100的顶部伸出的部分滚动接触、驱动血样容器10在放置孔位110内转动。
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旋转组件对血样容器的转动驱动的可靠性,旋转组件还包括贴靠组件,贴靠组件包括贴靠驱动电机510、丝杠520及贴靠部530。
丝杠520设于贴靠驱动电机510的动力输出轴端,贴靠部530设于丝杠520上,贴靠部530具有部分伸入传动带440的所围区域内。
贴靠部530在贴靠驱动电机510的作用下朝靠近或远离血样容器10侧运动,当贴靠部530朝靠近血样容器10侧运动时,贴靠部530将传动带440的一侧朝靠近血样容器10侧同步推动,使血样容器10的一侧与传动带440贴靠,提高传动带440与血样容器10之间的有效接触,保证每个血样容器10都能够在放置孔位110内转动。
进一步的,贴靠部530在与传动带440贴靠的作用位置处设有多个并排布置的滑轮540,贴靠部530带动传动带440靠近血样容器10时,滑轮540与传动带440滚动接触,减小贴靠部530与传动带440之间的摩擦,避免贴靠部530影响传动带440的传动。
对于贴靠部530的具体结构,贴靠部530包括竖向部531和横向部532,竖向部531的上端与丝杠520连接,竖向部531的下端与横向部532连接,横向部532位于传动带440所围区域内,横向部532沿传动带440的方向延伸,横向部532上设有滑轮540。
为了进一步提高旋转组件对血样容器10的转动作用,旋转组件设置两套,两套旋转组件中的两个传动带440分设于血样容器10的两侧。
丝杠520为对称丝杠,对称丝杠的两段旋向相反的螺纹段上分别设有贴靠部530,每个贴靠部530作用于对应的传动带440。
这样当贴靠驱动电机510运动时,对称丝杠上两个相对的贴靠部530可以相向运动,带动血样容器10两侧的传动带440都朝靠近血样容器10侧运动,实现对血样容器10的双侧夹紧,提高传动带440对血样容器10的接触作用,有效带动血样容器10转动。
进一步的,旋转组件可上下运动,以对不同高度的血样容器10进行转动,提高识别装置的适用性。
旋转组件在识别装置21上的具体安装结构如下:血样容器架100的顶部设有第一安装台710,血样容器架100位于放置台300和第一安装台710之间,旋转组件和贴靠驱动电机510设于第一安装台710上,具体为旋转驱动电机410和贴靠驱动电机510设于第一安装台710的顶部,主动滑轮420和从动滑轮430设于第一安装台710的底部相对两端,第一安装台710上设有通口,贴靠部530穿过通口,通口足够大以便于贴靠部530的往复运动。
第一安装台710的底部设有滑道711,贴靠部530上设有滑块550,滑块550滑动设于滑道711内,提高贴靠部530的运动可靠性。
进一步的,第一安装台710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台720,第二安装台720上设有升降驱动电机721,升降驱动电机721驱动第一安装台710上下运动,从而带动整个旋转组件的上下运动。
放置台300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导向杆730,导向杆730穿过第一安装台710和第二安装台720,第一安装台710与导向杆730滑动连接,第二安装台720与导向杆730固定连接,提高第一安装台710带动整个旋转组件上下运动的可靠性。
由于整个识别装置21是内置于识别柜20内的,为了便于血样容器10的放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识别装置21还包括能够自动弹出的支架200,支架200从识别柜20内弹出,以便将血样容器架100放置到支架200上。
对于驱动支架200弹出的具体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放置台300上设有电机610,电机610的动力输出轴端设有齿轮620,齿轮620与齿条630啮合,齿条630固定设于支架200的一侧,齿条630沿支架200的运动方向延伸。
电机610驱动齿轮620转动,齿轮620带动齿条630沿直线运动,进而实现支架200的弹出及缩回动作。
进一步的,识别柜20上设有供支架200伸出及缩回的出入口,出入口处铰接有门体29;支架200朝向柜体的外侧运动时,支架200将门体29顶开;支架200朝向柜体的内侧运动时,门体29回弹复位。
门体29的一竖向侧边与柜体铰接,支架200靠近门体29的一端设有滚轮260,支架200经门体29移入/移出时,滚轮260与门体29滚动接触,提高对门体29顶出动作的顺滑性。
放置台300上设有滑道,支架200的底部设有滑块,滑块滑动设于滑道内,提高支架200的往复运动可靠性。
放置台300上设有位置传感器,用于检测支架200的位置。
位置传感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831和第二位置传感器832,第一位置传感器831用于检测支架200位于柜体内,第二位置传感器832用于检测支架200移出柜体。
当第一位置传感器831检测到支架200位于柜体内时,识别装置21开始对血样容器10进行扫描识别。
对于支架200与血样容器架100之间的配合结构,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支架200上设有放置凹部210和导向滑道220,放置凹部210的一端连通导向滑道220,放置凹部210的另一端设有止挡部,血样容器架200自导向滑道220放入放置凹部210内,一方面便于血样容器架100的推入式放入,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血样容器架100在支架200上的放置稳固性。
对于支架200的具体结构,继续参照图8和图9,支架200包括基体270,基体270上设有放置凹部210,基体270的顶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条240,第一安装条230和第二安装条240之间形成导向滑道220。
第一安装条230在远离放置凹部210的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231,第二安装条240在远离放置凹部210的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41,第一导向斜面231与第二导向斜面241之间的宽度距离大于导向滑道220的宽度距离,也即第一导向斜面231和第二导向斜面241形成一扩口状结构,便于血样容器架100推入导向滑道220内。
第一安装条230的长度大于第二安装条240的长度。第一安装条230沿基体270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止挡部处。第二安装条240沿基体270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放置凹部210的前端处,第二安装条240对放置于放置凹部210内的血样容器架100的前侧进行限位,并且,第二安装条240不遮挡放置于放置凹部210内的血样容器架100的前侧敞口。
这样,血样容器架100在支架200上得到全方面限位,且不影响读码器820通过敞口对识别码的读取。
基体270的一端还设有第三安装条250,第三安装条250沿基体27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三安装条250形成止挡部。
第三安装条250的高度大于第一安装条230的高度,提高对血样容器10的止挡作用。
第三安装条250在朝向放置凹部210的一侧设有限位凹部251,血样容器架100的一端卡入限位凹部251内,对血样容器架100的限位更为稳固。
血样容器架100在朝向第一安装条230的一侧设有多个加强筋条(未图示),加强筋条与第一安装条230贴靠,一方面提高血样容器架100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血样容器架100在支架200上的放置稳固性。
参照图2和图3,本申请中识别柜20还配置了显示屏24、打印设备23以及扫描设备22等。
具体的,显示屏24和扫描设备22均设于柜体上,扫描设备22用于对血样容器10进行单次扫描,实现单支血样容器10的出入库。
供支架200弹出的出入口、显示屏24、扫描设备22以及打印设备23的纸张出口设于柜体的同一侧面,比如前侧面,便于操作。
柜体内的空间由上至下分为第一区域26、第二区域27以及第三区域28,第一区域26内设有电控箱,第二区域27内设有识别装置21,第三区域28内设有打印设备23。
柜体的底部设有万向轮,便于识别柜20的移动。
柜体的侧壁上设有把手部,便于移动识别柜20时手部操作使用。
下文具体阐述应用上述血样容器存储装置对血样容器进行存储的方法,包括:
识别区对放置于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10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血样容器10在识别区和冷藏区之间转运时,冷藏区对转运至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10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同时获取血样容器10在冷藏区内所处位置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关联,对每个血样容器10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进一步具体的:
血样容器10上设有识别码;
血样容器架100用于批量存放血样容器10;
识别区识别获取放置于其内的血样容器架100的信息、以及放置于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每个血样容器10的识别码信息和位置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冷藏区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血样容器架100的搁架,血样容器架100放到搁架上时,冷藏区识别获取所述血样容器架00的信息和血样容器架100所处的搁架的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关联,对每个血样容器10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进一步具体的:
读码器820能够对放置于血样容器架100上的多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及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放置位置信息进行一次性获取;
血样容器架100在扫码台(也即放置台300)和搁架之间转运时,第一阅读器810和第二阅读器分别读取血样容器架100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
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放置位置信息、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信息、搁架的编号信息关联,用于血样容器10的定位。
进一步的,血样容器架100在使用前按照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命名名称里面至少包括捐献者或病人、和血型,电子标签中的存储信息与命名名称相关联。
比如盛放捐献者A型血的血样容器架100可命名为DA01、DA02等,盛放捐献者B型血的血样容器架100可命名为DB01、DB02等,将血样容器架100的电子标签信息与此名称绑定,之后通过第一阅读器810识别出来的血样容器架标签信息则为此名称。
存取血样容器10时,客户端输入的信息至少包括捐献者或病人、和血型,客户端输入的信息与第一阅读器810和/或读码器820读取的信息不一致时,系统发出警报,进一步提高存储的可靠性。
以入库为例,比如现在需要入库盛放有捐献者A型血的血样容器,理论上将该血样容器放置到盛放捐献者A型血的血样容器架100上,比如血样容器架DA01,若第一阅读器810读取到的电子标签信息为DB01、或读码器820读取到识别码信息为B型血,则说明此时放入的血样容器与操作者输入的信息不一致,系统发出警报,提示操作者进行核实,避免入库错误。
进一步的,系统接收到入库指令后,支架200从封闭空间(也即柜体)内自动弹出,将放置有多个血样容器的血样容器架100放置到支架200上,支架200缩回封闭空间;
读码器820和第一阅读器810对放入的血样容器架100及其上的多个血样容器进行识别,识别结束后支架200再次弹出,将识别完成后的血样容器10连同血样容器架100一同放到冷藏柜的搁架上进行存储。
进一步的,利用读码器820、第一阅读器810及第二阅读器对血样容器进行识别存储入库的方法为:
读码器820读取多个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信息、并获取到每个血样容器所处的放置孔位编号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第一阅读器810读取血样容器架100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获取到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将识别后的血样容器10连同血样容器架100一同放到冷藏柜内的搁架上,第二阅读器读取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上传至管控终端;
管控终端根据第二阅读器的上传信息,确定出血样容器架100所处的搁架编号信息;
管控终端根据第一阅读器810、第二阅读器以及读码器820读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每一个血样容器10所对应的识别码信息、所在搁架的编号、所在血样容器架100的编号以及放置孔位编号。
进一步的,读码器820在对多个血样容器进行识别时,方法还包括:
读码器820在第一设定时间内识别完所有血样容器后自动关闭,支架200自动弹出;
或者,读码器820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识别到所有血样容器的信息时,比如由于血样容器没有转动使得识别码未能够从敞口露出导致读码失败,读码器820再继续扫描第二设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支架自动弹出,系统发出警报,提示操作者确认是否漏扫。
进一步的,入库时管控终端接收到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若读码器820读取到的血型信息与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不一致时,系统将显示信息不一致的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100上的放置位置,提示操作者取出读码错误的血样容器,并对剩余的血样容器进行重新扫描;
若读码器820读取到的血型信息与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一致时,管控终端将各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所在的血样容器架100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以及血样容器架编号信息关联后保存。
进一步的,放置孔位内粘贴有代表空位的空位识别码。
若读码器820未识别到所述空位识别码和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中的任一者时,系统判断出现漏扫,发出单次扫描指令,对漏扫的血样容器进行单次扫描后重新放到血样容器架上,信息关联保存。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区对放置于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血样容器在识别区和冷藏区之间转运时,冷藏区对转运至其内的多个血样容器的信息进行一次性识别获取,同时获取血样容器在冷藏区内所处位置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所述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关联,对每个血样容器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血样容器上设有识别码;
血样容器架用于批量存放所述血样容器;
识别区识别获取放置于其内的血样容器架的信息、以及放置于所述血样容器架上的每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和位置信息,将信息上传至所述管控终端;
冷藏区内设有多个用于放置所述血样容器架的搁架,血样容器架放到所述搁架上时,所述冷藏区识别获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信息和所述血样容器架所处的搁架的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所述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关联,对每个血样容器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样容器架上设有电子标签,所述电子标签中存储有血样容器架编号;
所述识别区内设有第一阅读器和读码器;
所述搁架上设有第二阅读器,用于读取所述电子标签中的信息,每个搁架具有唯一编号;
所述存储方法包括:
所述读码器能够对放置于所述血样容器架上的多个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及血样容器在所述血样容器架上的放置位置信息进行一次性获取;
血样容器架在所述识别区和所述冷藏区之间转运时,所述第一阅读器和所述第二阅读器分别读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
所述管控终端将接收到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上的放置位置信息、血样容器架的编号信息、搁架的编号信息关联,对血样容器进行信息管理和定位管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血样容器架在使用前按照命名规则进行命名,命名名称里面至少包括捐献者或病人、和血型,所述电子标签中的存储信息与所述命名名称相关联;
存取血样容器时,客户端输入的信息至少包括捐献者或病人、和血型,客户端输入的信息与所述第一阅读器和/或所述读码器读取的信息不一致时,系统发出警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血样容器架上设有多个用于放置血样容器的放置孔位,每个所述放置孔位对应一个放置孔位编号;
识别区具有封闭空间,所述封闭空间内设有能够自动弹出的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放置血样容器架;
所述存储方法包括:
系统接收到入库指令,所述支架从所述封闭空间内自动弹出,将放置有多个血样容器的血样容器架放置到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缩回所述封闭空间;
所述读码器和所述第一阅读器对放入的血样容器架及其上的多个血样容器进行识别,识别结束后所述支架再次弹出,将识别完成后的所述血样容器连同所述血样容器架一同放到所述冷藏柜的搁架上进行存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码器、所述第一阅读器及所述第二阅读器对所述血样容器进行识别存储的方法为:
所述读码器读取多个所述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信息、并获取到每个血样容器所处的放置孔位编号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所述第一阅读器读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获取到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编号信息,将信息上传至管控终端;
将识别后的所述血样容器连同血样容器架一同放到所述冷藏柜内的搁架上,所述第二阅读器读取所述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并上传至所述管控终端;
所述管控终端根据所述第二阅读器的上传信息,确定出所述血样容器架所处的搁架编号信息;
所述管控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阅读器、所述第二阅读器以及所述读码器读取到的信息,确定出每一个血样容器所对应的识别码信息、所在搁架的编号、所在血样容器架的编号以及放置孔位编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码器在对多个所述血样容器进行识别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读码器在第一设定时间内识别完所有血样容器后自动关闭,所述支架自动弹出;
或者,所述读码器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识别到所有血样容器的信息时,所述读码器再继续扫描第二设定时间后自动关闭,所述支架自动弹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入库时所述管控终端接收到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若所述读码器读取到的血型信息与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不一致时,系统将显示信息不一致的血样容器在血样容器架上的放置位置,提示操作者取出读码错误的血样容器,并对剩余的血样容器进行重新扫描;
若所述读码器读取到的血型信息与客户端输入的血型信息一致时,所述管控终端将各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信息、血样容器所在的血样容器架的电子标签中的信息以及血样容器架编号信息关联后保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放置孔位内粘贴有代表空位的空位识别码;
若所述读码器未识别到所述空位识别码和所述血样容器上的识别码中的任一者时,系统判断出现漏扫,发出单次扫描指令,对漏扫的血样容器进行单次扫描后重新放到血样容器架上,信息关联保存。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样容器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读码器对多个血样容器进行识别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放置孔位的一侧具有敞口,将所述血样容器架放置到所述扫码台上时,所述敞口朝向所述读码器,血样容器放置到放置孔位内时,血样容器的顶部露出;
血样容器架的顶部设有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血样容器在所述放置孔位内转动,使所述血样容器的识别码从所述敞口露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8787.4A CN114372540A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血样容器存储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88787.4A CN114372540A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血样容器存储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372540A true CN114372540A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40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88787.4A Pending CN114372540A (zh) | 2021-12-23 | 2021-12-23 | 血样容器存储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37254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1027A (zh) * | 2022-05-31 | 2022-08-30 | 赵永斌 | 物证数据智能云存储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7641A (zh) * | 2011-12-31 | 2012-07-11 |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存储系统及存取方法 |
CN108775768A (zh) * | 2018-08-17 | 2018-11-09 | 深圳市沃特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 血液冷藏柜 |
CN111325295A (zh) * | 2018-12-17 | 2020-06-23 |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存储系统及存取方法 |
-
2021
- 2021-12-23 CN CN202111588787.4A patent/CN1143725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67641A (zh) * | 2011-12-31 | 2012-07-11 |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 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存储系统及存取方法 |
CN108775768A (zh) * | 2018-08-17 | 2018-11-09 | 深圳市沃特瑞迪科技有限公司 | 血液冷藏柜 |
CN111325295A (zh) * | 2018-12-17 | 2020-06-23 | 青岛海尔生物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血液存储系统及存取方法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51027A (zh) * | 2022-05-31 | 2022-08-30 | 赵永斌 | 物证数据智能云存储方法 |
CN114951027B (zh) * | 2022-05-31 | 2024-04-26 | 赵永斌 | 物证数据智能云存储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98355A (zh) | 转盘式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及存取方法 | |
CN111589489B (zh) | 一种试管存储系统及存储方法 | |
JP5798588B2 (ja) | 研究室の保存・搬出システムおよび研究室試料試験管を取り扱う方法 | |
CN212009606U (zh) | 一种试管批量识别装置 | |
US8465693B2 (en) |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depositing, preserving and retrieving biological material specimens in a refrigerated storage | |
US7641855B2 (en) |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storing and reprocessing patient samples in an automatic clinical analyzer | |
CN209801892U (zh) | 水平回转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 | |
CN210000982U (zh) | 转盘式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 | |
JP6573524B2 (ja) | 検体ラック搬送装置及び自動分析システム | |
CN111751559B (zh) | 载玻片识别传感器 | |
CN114372540A (zh) | 血样容器存储方法 | |
CN104053996A (zh) | 用于生物制品容器的可追踪贴标签设备 | |
CN114373524A (zh) | 血样容器识别存储装置 | |
CN216719101U (zh) | 血样容器批量识别装置 | |
CN114154525A (zh) | 血样容器批量识别装置 | |
CN111503958B (zh) | 水平回转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及存取方法 | |
CN216987776U (zh) | 血样容器放置装置 | |
CN216979765U (zh) | 血样容器识别设备 | |
CN212328378U (zh) | 一种试管存储系统 | |
CN212593270U (zh) | 垂直回转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 | |
CN212595850U (zh) | 一种试管存储装置 | |
CN111494737B (zh) | 垂直回转自动化血液存储装置及存取方法 | |
CN216987757U (zh) | 血样容器放置装置 | |
CN220933490U (zh) | 血样容器批量识别装置 | |
WO2019137031A1 (zh) | 一种样本存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