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6457A -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6457A
CN114366457A CN202210124397.XA CN202210124397A CN114366457A CN 114366457 A CN114366457 A CN 114366457A CN 202210124397 A CN202210124397 A CN 202210124397A CN 114366457 A CN114366457 A CN 1143664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lower limb
support
plane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439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66457B (zh
Inventor
储金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12439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64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6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6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664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64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2Stretchers with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1/00Stretchers
    • A61G1/04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e.g. head-, foot-, or like res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retchers
    • A61G1/044Straps, bands or bel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主要涉及医疗设施领域。包括带角轮的底盘架,底盘架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左右对称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垫体,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与其可转动且可伸缩限位的插柱,所述插柱的顶端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插柱的一端设有与插柱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弧形曲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对称设置且二者的连接处构成直角的折面,所述限位杆位于弧形曲面中央的边缘位置偏心设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在下肢微小动作条件下实现与本装置的配合,从而对下肢外伤患者进行转移或姿态调整。

Description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施领域,具体是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外科护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基于大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较为不便的外伤,故在就医的时候比较痛苦,在行动上难以配合医生进行检查、治疗。特别是下肢存在较为严重的外伤,例如骨折、骨裂、扭伤、膝盖损伤、烧伤皮损、大面积表皮破损等外伤问题的时候,其下肢的动作,例如屈膝、扭动脚踝等,均会造成表面皮肤的拉拽、褶皱,以及关节的显著改变,从而对伤口造成拉扯和伤害。故大部分的下肢外伤患者的行动受限严重,没有适当的设施使其就医存在较大的再次受伤风险,也无法配合医生护士的诊疗要求,带来很大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它能在下肢微小动作条件下实现与本装置的配合,从而对下肢外伤患者进行转移或姿态调整。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包括带角轮的底盘架,所述底盘架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架,所述底盘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顶端配合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支撑架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左右对称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固定有垫体,所述伸缩杆位于其行程底端的时候,所述垫体水平,所述伸缩杆位于其行程顶端的时候,所述垫体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与其可转动且可伸缩限位的插柱,所述插柱的顶端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插柱的一端设有与插柱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弧形曲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对称设置且二者的连接处构成直角的折面,所述限位杆位于弧形曲面中央的边缘位置偏心设置。
所述底盘架包括双层U型架,所述双层U型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等距的空隙,所述双层U型架的开口处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轴,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安装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缸体底端铰接在双层U型架上。
所述垫体靠近缸体的一端设有与其距离可调的头枕。
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柔性套,所述柔性套为圆管形状的海绵套。
所述弧形曲面中央到折面中央的连线贯穿限位杆,且限位杆位于该连线的1/6–1/4处。
弧形曲面中央与约束杆之间的距离是10cm,所述折面处与约束杆的距离为22cm。
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上插槽,所述插柱与上插槽均为圆形截面,且二者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杆头端端面设有锁紧套管,所述锁紧套管的里侧端面上设有硅胶垫圈,所述锁紧套管的外侧管壁上设有倒角倾斜面,所述锁紧套管的外侧管壁上设有外螺纹,且所述锁紧螺套上设有切缝,所述锁紧螺套上螺纹配合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的底面上设有圆柱形的螺纹槽。
所述支撑杆的尾端边缘处设有托板和带环,所述托板对应膝盖位置设置,所述托板固定在支撑杆的里侧端面,所述托板与垫板平行设置,两个支撑杆上的所述托板相对向内延伸,所述托板上设有上带孔和下带孔,所述上带孔和下带孔均为条型孔,所述上带孔和下带孔分别为一排多个,所述带环固定在支撑杆的上端面,所述带环为两个且分别相对位于托板的上部和下部,在带环和上带孔之间贯穿和缠绕固定有约束带。
所述支撑杆的尾端设有下插槽,所述下插槽内活动插接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配合的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的设有一排自由带孔,所述自由带孔上下贯穿延长杆,所述自由带孔内贯穿配合有绑带,所述支撑杆的尾端铰接有长条形的踏板。
所述支撑杆靠近尾端的外侧边缘处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端固定有旋钮,所述延长杆的外侧端面上等距的设有一排限位孔,所述螺杆与限位孔插接。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能够适用于下肢外伤的各种人群,配合对其进行转移和诊疗体态的配合调整,特别是让患者能够在站立的状态下,下肢不发生任何关节的动作,仅仅轻微左右挪动脚就可以配合到本装置上,实现移动、平躺、倾斜等目的,患者整个过程中的动作幅度相当微小,不会对其下肢构成明显浮动的动作改变,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下肢。对于不能够、不方便屈膝、行走的下肢外伤患者,其在无法使用常见的轮椅、医疗推床、诊疗床等设施情况下,可使用本装置配合就医和诊疗。减小痛苦,并避免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垫体平放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垫体立起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垫体立起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组件拆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插柱及相关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延长杆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2的A部放大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底盘架;2、空隙;3、角轮;4、安装座;5、横板;6、安装轴;7、支撑架;8、立板;9、铰接板;10、缸体;11、伸缩杆;12、固定轴;13、支撑杆;14、横板;15、垫板;16、垫体;17、头枕;18、插条;19、插套;20、托板;21、上带孔;22、下带孔;23、带环;24、延长杆;25、限位孔;26、旋钮;27、自由带孔;28、踏板;29、限位槽;30、容纳槽;31、插柱;32、连接杆;33、柔性套;34、约束杆;35、限位块;36、弧形曲面;37、第一平面;38、第二平面;39、锁紧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
实施例: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包括底盘架1,所述底盘架1采用内外双层U型架结构,双层U型架之间设置上下敞口的等距空隙2,空隙2位置方便安装其他配套组件,且里外双层的结构,中间的空隙2为完全上下敞口的结构,不容易积存灰尘和污渍,直接冲刷即可,没有死角,适用于医院的特殊环境。双层U型架之间安装有四个医用自锁角轮3,便于推动本装置。
所述底盘架1的一端固定有安装座4,所述安装座4固定在双层U型架的开口位置,两个安装座4之间设有横板5,所述横板5位于安装座4的下方,横板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侧的安装座4上,通过横板5与双层U型架构成底部的矩形框架结构,稳定可靠,简洁实用。
所述安装座4的相对的里侧设有安装轴6,所述安装轴6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安装座4固定。所述转轴上铰接有支撑架7,所述支撑架7的底端基于轴承件与安装轴6可转动的安装,所述支撑架7主体为长条形的直板,且直板的两侧设有与其垂直的立板8,具有较好的承重效果。且直板的顶侧为单一平面结构,立板8相对直板向下延伸,从而在支撑架7的顶面和两侧均为平直面,不会积存污渍,便于清洁。通过直板挡住下方的电推杆,能够避免电推杆染脏。由于本装置主要用于医院且应用于外伤伤患,故血污、消毒药剂等的污染需要考虑,清洁消毒的便利性及彻底性都是必要考虑的环节。
所述底盘架1上远离安装轴6的一侧居中的固定焊接有铰接板9,所述铰接板9为楔形,所述铰接板9上铰接有缸体10,所述缸体10的顶端设有与其伸缩配合的伸缩杆11,所述缸体10在本示例用采用电力驱动,具体选用电推杆,伸缩杆11为与电推杆配合的推杆,通过安装蓄电池,例如锂电池或者铅酸电池等,即可实现可移动的动力提供。所述伸缩杆11的顶端与支撑架7的中部铰接,具体铰接在立板8的中部。实现对支撑架7的支撑及支撑架7转动角度的调整。
上述结构在中部的支撑机构及动力传动中,具有沿中轴线居中收缩的优势,设计直板宽度为18cm且左右居中,缸体10的传动推送也为居中结构,缸体10与支撑架7的配合实现支撑架7相对底盘架1的角度调节,不但让支撑架7获得相对安装座4铰接的角度调整及限位功能,且传动及支撑结构收拢为中间位置,便于在两侧让位较充分的空间,便于医护人员推动,或在底部患者下方对其肢体底部进行护理操作。
所述支撑架7的顶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轴12,所述固定轴12的长度方向与底盘架1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固定轴12的两端固定有对称设置的两个支撑杆13,两根所述支撑杆13并列设置,所述支撑杆13的长度方向与底盘架1的长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支撑杆13之间设有多根横板14,所述横板14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支撑杆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3和横板14共同构成垫体16的支撑固定结构,是对人进行载荷和固定的主体结构。所述横板14的上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垫板15,所述垫板15的顶面固定有与其形状相对应的垫体16,所述垫体16用于与患者的躯干部分相配合,使其在肩膀至臀部以下的部分能够获得柔和的着力面和接触面。简而言之是让患者靠/躺的。
所述垫体16为柔性垫体16,表面采用医用抗菌面料,内部填充海绵。
当伸缩杆11位于其行程底端的时候(伸出量为最小),所述支撑杆13水平设置,所述垫体16顶面为基本与地面平行,从而让患者能够躺在垫体16上;
当伸缩杆11位于其行程顶端的时候(伸出量为最大),所述支撑杆13基本实现直立设置,患者能够在站立情况下使其后背贴靠在垫体16表面;
当伸缩杆11位于其行程过程中的时候,垫体16倾斜设置。
基于支撑杆13的升降倾斜过程角度的改变,当支撑杆13升起后位于顶端的一端定义为头端,位于底端的一端定义为尾端。
所述支撑杆13位于垫体16的两侧,且支撑杆13上不安装扶手或遮挡的结构,从而让位出垫体16两侧的空间,让患者平移上下无遮挡。
所述垫体16的一端设有头枕17,所述头枕17设置于靠近缸体10的一端,在垫体16升起后位于垫体16的顶端。所述头枕17与垫板15的距离可调,具体的调节方式不受限制,可以采用汽车座椅的头枕17调节结构,本示例中,我们考虑到便于清洁,不积存脏污的考虑,设置头枕17的底部固定有插条18,所述插条18向垫板15方向延伸,所述插条18上设有一排第一通孔,所述垫板15背面与头枕17相邻的边缘处设有插套19,所述插条18与插套19活动插接,所述插套19上设有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内螺纹配合有蝶形螺栓,所述蝶形螺栓的螺杆贯穿第一螺孔并与其中一个第一通孔插接,从而实现对插条18插入深度的限位及调整。
所述支撑杆13的尾端边缘处设有托板20和带环23,所述托板20固定在支撑杆13的里侧端面,所述托板20与垫板15平行设置,两个支撑杆13上的所述托板20相对向内延伸,用于实现对患者膝盖部分的支撑,所述托板20上设有上带孔21和下带孔22,所述上带孔21和下带孔22均为条型孔,用于穿过约束带,所述上带孔21为沿垫板15横向排列的一排4个,所述下带孔22为沿垫板15横向延伸的一排4个。能够根据腿的粗细获得较好的扎束效果。所述带环23固定在支撑杆13的上端面,所述带环23为两个,分别相对位于托板20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对应上带孔21和下带孔22设置,在带环23和上带孔21之间贯穿和缠绕固定有约束带,所述约束带为弹性带,所述约束带通过扎束在患者膝盖的上方或下方,实现对患者膝盖部分的固定,使其能够被可靠的固定在托板20上。所述约束带可以在带环23之间较差缠绕,也可以上下平行缠绕。
所述支撑杆13的尾端设有下插槽,所述下插槽内活动插接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配合的延长杆24,所述延长杆24用于根据需要对其伸出长度进行控制,配合患者身高实现对其较高的配适度。所述支撑杆13靠近尾端的外侧边缘处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端固定有旋钮26,方便进行旋转操作,所述延长杆24的外侧端面上等距的设有一排限位孔25,所述螺杆与限位孔25插接,实现延长杆24伸出长度的固定。所述插槽截面为方向,且限位杆也为方形,从而二者的滑动直线配合关系稳定,周向不发生转动,保证外侧面的限位孔25与螺杆冲齐对应。
所述延长杆24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的设有一排自由带孔27,所述自由带孔27上下贯穿延长杆24,所述自由带孔27内贯穿配合有绑带,所述绑带为弹性带,通过绑带可进一步的缠绕在小腿上,实现加强固定,具体缠绕的位置,以及缠绕的范围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通过支撑杆13底部的上述结构实现对患者下肢的自由灵活固定,既能够保证固定稳固,不会掉落和摔伤,又能够灵活选择固定位置、固定范围,从而避让开受伤的部位,而对其他部位进行固定。
所述支撑杆13的尾端铰接有长条形的踏板28,所述踏板28的转动轴与垫板15所在平面垂直,从而使得踏板28能够向内翻转打开。所述踏板28的最大翻转幅度为与支撑杆13垂直,用于使患者的足部踩踏在踏板28上。
所述支撑杆13的底端端面上设有限位槽29,所述踏板28翻转为与支撑杆13垂直的转台下,所述踏板28位于铰接位置外的顶面贴靠在限位槽29的槽底,使其不能够再翻转。实现限位。且支撑杆13里侧端面上设有容纳槽30,所述踏板28能够位于容纳槽30内,从而使得踏板28收起后能够随延长杆24插入下插槽。
如果患者的下肢控制能力很差,可以进一步使用绑带将患者的脚扎束在踏板28上。本设计采用比较简单的踏板28结构,是为了考虑到当有踝关节或者脚部受伤的患者,如果对其伤口进行处理,则需要充分的暴露操作空间。
所述支撑杆13的头端设有上插槽,所述上插槽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杆13一致,所述上插槽为圆形截面,所述上插槽内设有与其间隙配合的插柱31,所述插柱31为与上插槽相适应的圆柱形直杆件,所述插柱31能够相对上插槽转动和伸缩,所述插柱31的顶端设有相对其垂直延伸的连接杆32,所述连接杆32与插柱31垂直并带弧形弯连接,所述连接杆32远离插柱31的一端设有与其垂直延伸的约束杆34,所述约束杆34与插柱31平行,所述插柱31、约束杆34、连接杆32为一体成型的不锈钢管件。
所述连接杆32上套接有柔性套33,所述柔性套33为海绵套,圆管形状,用于压迫在肩膀的两侧,对躯干部分实现限位,保证头部居中位于头枕17上。另一种使用方法,也可以向外拉出插柱31让连接管位于头部两侧,从而对头部两侧实现防护和限位。
每根所述约束杆34上套接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两个限位块35,所述限位块35用于对患者实现限位。所述限位块35为柔性块,所述限位块35为沿约束杆34长度方向延伸的直柱体,所述限位块35的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弧形曲面36、第一平面37和第二平面38,所述第一平面37和第二平面38对称设置且二者的连接处构成直角的折面,所述弧形曲面36的中央相邻约束杆34设置,弧形曲面36中央与约束杆34之间的距离最近,是5cm,所述折面处与约束杆34的距离最远,为22cm,故限位块35相对于约束杆34为偏心设置,偏心转动。
所述支撑杆13头端端面设有锁紧套管39,所述锁紧套管39的里侧端面上设有硅胶垫圈,所述锁紧套管39与上插槽同轴等圆设置,所述锁紧套管39的外侧管壁上设有倒角倾斜面,所述锁紧套管39的外侧管壁上设有外螺纹,且所述锁紧螺套上设有切缝,所述锁紧螺套上螺纹配合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的底面上设有圆柱形的螺纹槽,通过与锁紧螺套的旋紧而实现对锁紧螺套的向内收紧变形,使得锁紧螺帽挤压在插柱31表面,实现对限位杆的锁死固定。
限位块35的特殊形状及偏心转动特征,结合限位杆位置的锁定,使得限位块35与人体胸部及腹部实现了自适应的限位,限位块35本身不用锁止,通过其自身的形状可实现避免发生明显的转动,又能随着患者的生理活动需求(呼吸,小幅度的体位调整)而发生小幅度的转动使用。其远离及用法为:
患者的背部头部分别位于垫体16及头枕17上后,两个限位杆相对向内转动,使限位杆上的限位块35能够与患者的身体接触。
靠近垫体16的一面为第一平面37。
第一平面37与身体接触的时候,由于折角面距离限位杆最远,限位块35呈现相对靠拢的状态,故限位块35在患者身体两侧的同时,还更多的约束在患者的体前,并且两个限位块35的第一平面37构成在人体前的三角形限位面,如果限位块35位于胸前位置,则第一平面37分别压迫在两侧肋骨上,避免对正面的垂直压迫,且兼顾了对两侧及前方的限位。随着人体的呼吸起伏和轻微调整,限位块35也会跟随转动和适应,调整中基本为第一平面37与人体生理曲面相切,获得较好的舒适性,且基于其形状的约束,第一平面37与弧形曲面36相接的一侧,以及第一平面37与第二平面38相接的折面均对转动构成阻止,使得与身体的压迫限位及接触面始终为第一平面37,从而既能够实现对患者较小活动的适应,又能够有效约束患者的体位,约束比较舒适。
当弧形曲面36与人体相接触的时候,由于偏心的结构,使得弧形曲面36更多的是位于人体的两侧,而对于人体前方的限位则让出空间,可适用于前方不利于限位和压迫的情况(孕期、平躺状态不需要过分固定等情况)。且同样基于其形状的特点,使得弧形曲面36两侧的折角构成对转动的阻止,从而随着即便在限位杆将限位块35限位在身体两侧的情况下,限位块35仍然可根据患者的轻微动作实现小幅度的转动适应。
在上述原理基础上,上下两个限位块35分别相对的位于胸部和腹部,可定义为胸部限位块35和腹部限位块35,可通过调整胸部限位块35和腹部限位块35各自的状态,实现对不同情况患者体态、个体需求、使用状态的适应:
例如但不局限于以下的情况:
孕妇,向下更多的插入插柱31,使胸部限位块35的第一平面37在内与患者两侧肋骨接触,尽量位于胸部偏下方区域,基于整体位置下调而使得腹部限位块35能覆盖到髋部位置,并使腹部限位块35的弧形曲面36在内,避免对腹部的挤压,结合髋部对两侧实现限制。
平躺状态下的患者可在平躺后,调整插柱31并调整限位块35使其弧形曲面36在内,仅对两侧实现限位即可。
普通女性,可向上提起插柱31使得胸部限位块35位于胸部,且弧形曲面36在内避免压迫胸部,腹部限位块35的第一平面37在内而实现对腹部的接触,从而实现对躯干的前方限位。
男性,胸部限位块35推荐第一平面37与胸部两侧接触,腹部限位块35推荐第一平面37与腹部两侧接触,基于男性体重一般大于女性,上下双三角的限位比较可靠。如果男性腹部肥胖,可看情况进行调整,选择在腹部限位块35使用弧形曲面36限位。
综上,本装置主要用于对下肢外伤的患者进行转移,方便其在就医中的移动,同时便于对身体位置及方向的改变,从而将其底部抬高或者暴露,方便诊疗护理。
本装置的使用方法为:
伸缩杆11伸出,将支撑杆13推动为竖直,或者接近竖直的状态,推动本装置使垫体16大致位于患者的后方背部区域附近;
松开锁紧螺帽,使得插柱31伸出并转动至限位杆外展,方便纳入患者;调整底部的延长杆24,使延长杆24底端落在地面上,方便患者上下;
将本装置推动至垫体16贴靠在患者背部,患者只需要轻微的抬起和挪动足部踩踏在踏板28上即可,扎束约束带,并根据下肢受伤情况缠绕绑带,对患者的下肢进行固定;
转动和调整插柱31,并根据患者的体态、个体特殊需求转动限位块35,选择与患者身体接触的面,然后向内转动限位杆使其压迫在患者身上后,锁止插柱31,约束后患者可手部抓握两个限位块35中间的限位杆;
如果需要对患者进行转移推动,可将伸缩杆11少量缩入电推杆,让患者向后斜靠在垫板15上,直接推动前行,也可以将电推杆完全缩回,让患者平躺在垫体16上推行;
如果需要对下肢进行诊疗,则可根据诊疗位置和需要,让患者趴在垫体16,或背靠在垫体16上,通过倾斜适当的角度将诊疗位置暴露出来。例如当患者趴在垫体16上,对小腿后侧进行清创的时候,就可以将垫板15升起后倾斜一定角度(头部为上),既能够方便清创护理,又能让药水血水都向下流淌,避免染脏上方的衣物和皮肤,如果要对大腿后侧表皮护理,则依靠患者自己很难趴下和暴露,则可以仍然采用趴在垫体16上,并使得垫板15水平,从而让大腿后侧暴露在顶面,且清创或护理的液体都下流,易于收集。基于诊疗的方法及要求情况众多,不一一描述。

Claims (10)

1.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角轮的底盘架,所述底盘架的一端铰接有支撑架,所述底盘架的另一端铰接有缸体,所述缸体的顶端配合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支撑架的中部铰接,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左右对称的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顶面固定有垫体,所述伸缩杆位于其行程底端的时候,所述垫体水平,所述伸缩杆位于其行程顶端的时候,所述垫体竖直设置,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与其可转动且可伸缩限位的插柱,所述插柱的顶端设有与其垂直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插柱的一端设有与插柱平行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设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周面包括依次连接的弧形曲面、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对称设置且二者的连接处构成直角的折面,所述限位杆位于弧形曲面中央的边缘位置偏心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包括双层U型架,所述双层U型架上设有上下贯通的等距的空隙,所述双层U型架的开口处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固定安装轴,所述支撑架的底端与安装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缸体底端铰接在双层U型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体靠近缸体的一端设有与其距离可调的头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柔性套,所述柔性套为圆管形状的海绵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曲面中央到折面中央的连线贯穿限位杆,且限位杆位于该连线的1/6–1/4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弧形曲面中央与约束杆之间的距离是10cm,所述折面处与约束杆的距离为22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顶端设有上插槽,所述插柱与上插槽均为圆形截面,且二者间隙配合,所述支撑杆头端端面设有锁紧套管,所述锁紧套管的里侧端面上设有硅胶垫圈,所述锁紧套管的外侧管壁上设有倒角倾斜面,所述锁紧套管的外侧管壁上设有外螺纹,且所述锁紧螺套上设有切缝,所述锁紧螺套上螺纹配合有锁紧螺帽,所述锁紧螺帽的底面上设有圆柱形的螺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尾端边缘处设有托板和带环,所述托板对应膝盖位置设置,所述托板固定在支撑杆的里侧端面,所述托板与垫板平行设置,两个支撑杆上的所述托板相对向内延伸,所述托板上设有上带孔和下带孔,所述上带孔和下带孔均为条型孔,所述上带孔和下带孔分别为一排多个,所述带环固定在支撑杆的上端面,所述带环为两个且分别相对位于托板的上部和下部,在带环和上带孔之间贯穿和缠绕固定有约束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尾端设有下插槽,所述下插槽内活动插接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配合的延长杆,所述延长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等距的设有一排自由带孔,所述自由带孔上下贯穿延长杆,所述自由带孔内贯穿配合有绑带,所述支撑杆的尾端铰接有长条形的踏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靠近尾端的外侧边缘处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端固定有旋钮,所述延长杆的外侧端面上等距的设有一排限位孔,所述螺杆与限位孔插接。
CN202210124397.XA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Active CN1143664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4397.XA CN114366457B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24397.XA CN114366457B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6457A true CN114366457A (zh) 2022-04-19
CN114366457B CN114366457B (zh) 2024-04-23

Family

ID=8114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4397.XA Active CN114366457B (zh) 2022-02-10 2022-02-10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645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4112A (zh) * 2018-05-02 2018-09-14 李振 一种医用多功能担架
CN108852648A (zh) * 2018-05-08 2018-11-23 成都冠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急诊科的辅助移动装置
CN109771153A (zh) * 2019-03-19 2019-05-21 田雪莲 一种急诊科病人转移用病床
CN212186920U (zh) * 2019-08-16 2020-12-22 郭红前 一种心内科病人转移用担架
CN213168208U (zh) * 2020-08-14 2021-05-11 合睿智能装备(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转运车
CN213283937U (zh) * 2020-07-30 2021-05-28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
CN215350351U (zh) * 2021-06-22 2021-12-31 陈复亮 一种用于胸外科手术的人体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24112A (zh) * 2018-05-02 2018-09-14 李振 一种医用多功能担架
CN108852648A (zh) * 2018-05-08 2018-11-23 成都冠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急诊科的辅助移动装置
CN109771153A (zh) * 2019-03-19 2019-05-21 田雪莲 一种急诊科病人转移用病床
CN212186920U (zh) * 2019-08-16 2020-12-22 郭红前 一种心内科病人转移用担架
CN213283937U (zh) * 2020-07-30 2021-05-28 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一种心胸术后护理肢体固定装置
CN213168208U (zh) * 2020-08-14 2021-05-11 合睿智能装备(佛山)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转运车
CN215350351U (zh) * 2021-06-22 2021-12-31 陈复亮 一种用于胸外科手术的人体定位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6457B (zh)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0015B2 (en) Medical displaceable contouring mechanism
KR100621349B1 (ko) 분할된 등받이부의 각도 조절이 가능한 환자용 침대
US7789086B2 (en) Medical displaceable contouring mechanism
US8215311B2 (en) Medical displaceable contouring mechanism
CN205339343U (zh) 一种骨科椅
CN103735384A (zh) 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
CN112494244A (zh) 一种卧床并发症自动监测和智能护理装置
CN108852690B (zh) 一种多功能康复护理床
CN114366457B (zh) 一种下肢外伤患者用固定及转移装置
CN2495281Y (zh) 颈腰椎手控倒悬牵引床
CN211962508U (zh) 一种肿瘤化疗穿刺辅助装置
CN211723746U (zh) 多功能医疗床
CN209916355U (zh) 医用病人康复设备
CN203736466U (zh) 一种俯卧位手术体位垫
CN201453548U (zh) 人体形翻身床
CN212592796U (zh) 一种约束病床
CN213553112U (zh) 一种升降式便携护理床垫
CN216536000U (zh) 一种俯卧位手术支撑垫
CN220714207U (zh) 一种医疗床
CN210408859U (zh) 一种下肢抬高架
CN215385484U (zh) 换药支撑架
CN215193349U (zh) 一种髋关节脱位石膏复位支撑装置
CN211723723U (zh) 一种icu坐便轮椅
CN218128991U (zh) 一种用于心电检查的轮椅
CN212592853U (zh) 一种手足外科用脚部抬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