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3326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3326A
CN114363326A CN202011051837.0A CN202011051837A CN114363326A CN 114363326 A CN114363326 A CN 114363326A CN 202011051837 A CN202011051837 A CN 202011051837A CN 114363326 A CN114363326 A CN 114363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dip
nodes
client
virt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51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鹏
杜宗鹏
姚惠娟
耿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51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33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3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33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其中,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本方案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应用例如AR(增强现实)或VR(虚拟现实),精准的工控等对网络时延的上界、下界、或上下界(即抖动)提出了严格且明确的诉求,传统网络提供的“尽力而为”服务能力已不能满足。如在URLLC类典型电力差动保护场景下,当开关动作指令下发时,主从终端之间的通信内容涉及电气向量比对、通信传输通道路径参数核实,需要网络提供“20ms确定性时延且抖动不高于600us”这样不早不迟确定性指标的能力。
对于以上需求,现有技术提供了DIP服务,其中,DIP通过周期性队列调度,可以实现对时延的计算,假设经过的网络设备跳数是n,节点中队列调度的周期是T,那么时延的期望值即为nT。
然而,DIP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网络的低时延和确定性转发,但是无法保证多用户在同一服务下的业务一致性,会导致多用户在同一业务的体验差异和“不公平性”,即同一业务的多个用户的网络时延不同。具体的:
当不同用户进行同一种业务时,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所依赖的网络拓扑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时延和抖动,从而使原本应获取相同时延、抖动保障的服务,存在差异性,以及不公平性。
例如Client(客户端)A和Client B同时申请了同一个业务,A的时延是20ms,B的时延是30ms,假设业务需求是50ms以内,可以看到A和B都满足时延需求,但是B的时延永远比A大,对B来说就不公平。
具体到业务中,例如云游戏,A和B在同一对局中,对B来说因为网络问题天然处在劣势之中。现在的游戏行业,很多用户都可以为了保障网络服务质量单独消费,理论上A和B应该在时延满足的条件下保持服务的一致性。将来对于工业互联网、远程AR或VR会议,也会涌现出多方配合协作的场景,服务一致性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如果DIP网络中只有这一种业务流,可以通过调节不同路径的周期来保证两条链路的时延一致,即服务一致性;然而,DIP面向大范围网络,网络中一般会存在多种业务流,每条业务流所需要的时延、抖动等可能都不相同,所以无法通过调节周期来保证服务一致性;即DIP只能解决流聚合后的确定性转发,无法通过某一业务需求调整队列转换周期等,也就导致现有的DIP服务存在不一致性,可参见图1(其中边缘节点Server(服务器)对应于目标服务节点)。
由上可知,现有方案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节点,包括:
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包括:
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可选的,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可选的,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还包括:
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
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可选的,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
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
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
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边界节点,包括:
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可选的,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所述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网络管理节点,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
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
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
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
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边界节点,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节点,包括:处理器和收发机;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利用所述收发机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通过所述收发机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利用所述收发机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
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利用所述收发机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
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
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可选的,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
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可选的,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界节点,包括:处理器和收发机;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利用所述收发机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机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通过所述收发机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界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DIP服务存在不一致性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实现架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方法具体应用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Server作为1跳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Server作为一个Server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管理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边界节点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问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节点,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1: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数量;
步骤22: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步骤23: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关于“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具体可以为: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的情况下,不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小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的情况下,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边界节点可以为边界网关和/或边界路由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通过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其中,所述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包括: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进一步的,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所述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更进一步的,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还包括: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具体对应于上述步骤21中的各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关于“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比如:三个客户端A、B和C,根据客户端AB之间的跳数差、客户端BC之间的跳数差以及客户端AC之间的跳数差之和;去确定目标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进一步的,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还包括: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边界节点,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1: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步骤32: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边界节点可以为边界网关和/或边界路由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通过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可以是,在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进一步的,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所述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更进一步的,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所述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包括: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迁移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将对应的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标服务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通过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数据迁移指示信息;根据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将对应的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发送给第二目标服务节点;能够辅助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包括: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指示信息,以及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分别建立连接,并存储所述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通过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连接建立指示信息,以及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根据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分别建立连接,并存储所述业务数据;能够辅助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下面结合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等多侧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涉及:通过网络管理节点进行目标服务节点的选择,并在靠近用户(即客户端)侧的网络设备(即边界节点,可以为边界网关和/或边界路由器等)建立缓存,并按照时延要求来发送业务处理结果。
其中,本方案中对于请求服务的用户的时延都在业务时延要求之内。如图4所示,本方案主要涉及:
1.客户端A和客户端B分别向网管(即网络管理节点)声明业务需求;
2.网管选取合适的边缘计算服务节点(即选取目标服务节点),建立连接;
3.边界节点建立缓存,计时向网管发送;
4.网管根据需求选择是否调整服务节点;边缘节点1Server对应于上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边缘节点2Server对应于上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其中,切换server之后,可能是节点2直接指向了边缘节点2server,这样两个客户端所经过的跳数就相同,代表不需要建立缓存的情况;
5.边缘节点1与边缘节点2之间进行业务迁移;
也可理解为:
1,通过建立网络管理节点,综合考虑用户情况进行服务节点的选择,尽可能满足低时延以及之间的差异性。
2,通过在边界节点建立缓存,对于网络时延本身相对较低的数据报文进行缓存,保持与另一方用户的一致性。
3,通过不断监控边界节点的缓存,以及其他服务节点,根据需求进行业务迁移。
具体的,可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包括以下操作(其中以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为例,具体可以理解为以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数量非零的情况为例,客户端以客户端A和客户端B为例,边界节点以边界网关为例,客户端A对应于边界网关A、客户端B对应于边界网关B):
1.客户端A发送向网管发送业务要求信息,其中携带业务类型,对网络时延、抖动等要求;
2.客户端B发送向网管发送业务要求信息,其中携带业务类型,对网络时延、抖动等要求;
3.网管根据业务需求信息,以及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选取初始服务节点(即上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一样的需求情况下,选取客户端A和B的跳数最接近的路径;
a)需要选取满足业务时延需求,并且客户端A和B的时延差异尽可能小的服务节点,这样可以减轻后续边界网关缓存的压力;
b)如果一次性选取了合适服务节点,客户端A和B的时延相同,则无后续流程;
c)如果无法选取满足业务时延需求的节点,则不执行本方案。
4.在上述a)的情况下,生成DIP转发路径;
5.按照“跳数差”建立虚拟队列,具体的,按照“跳数差”在跳数较短的路径的边界网关处建立虚拟的DIP节点;关于“跳数差”在上述选取初始服务节点的过程中即可得到;
6.资源预留通告,建立DIP连接,客户端开始业务请求(即客户端向网管发送业务要求信息);后续进入操作7以及8;
7.边界网关A在虚拟队列中调度,向客户端A返回业务数据;具体的,在网关调度(循环虚拟队列调度);
8.边界网关B直接向客户端B返回业务数据;
9.边界网关A向网管反馈当前缓存量;
10.若缓存容量快满(即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或有其他合适的节点(对应于上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则选取其他服务节点(对应于选取上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
11.服务器1(对应于上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与服务器2(对应于上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之间进行业务迁移,服务器2重新建立与客户端之间的连接。
在此说明,本方案中对于网管节点和边界网关设备要求如下:
1.网管:
(1)支持从客户端接收业务需求;
(2)支持对边缘服务节点的管理以及具体服务节点的选取;
(3)支持多方用户的网络时延计算,计算出时间差(即上述跳数差);
(4)支持向特定边界网关节点发送建立缓存指令。
2.网关:
支持一定的缓存,并可以建立虚拟节点来模拟DIP网络的转发。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具体举例。
举例1-可基于Netconf(网络配置协议)+Yang配置-单server节点情况;
本方案可以根据跳数和周期计算时延,在边缘网关添加虚拟节点,创建虚拟队列转换,具体可通过扩展Yang模型对边界网关进行配置,保证业务一致性。
例如:
1.业务时延是20ms;
2.DIP周期是2.5ms;
3.客户端A请求业务路径需要经过4个转发节点(包括边界网关A);
4.客户端B请求业务路径需要经过3个转发节点(包括边界网关B);
由上可以计算出:
客户端A总跳数=8;
客户端B总跳数=6;
客户端A领先时延=0;
客户端B领先时延=20-2.5×6=5ms;
需要补齐跳数=5/2.5=2;
即网管需要向边界网关B下发配置,建立2个DIP虚拟节点,并设置相应的周期等。
举例2-可基于Netconf+Yang配置-多Server节点情况(以两个Server:Server3和Server4为例);
Server4处理完业务请求后,将结果发送给server3同步,Server4可以被看做是1跳,如图6所示。
Server3和Server4之间有专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可以按照同一个Server的方式处理,如图7所示。
由上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能够解决多个client的时延不匹配的问题;其中涉及:
1、基于原有DIP方案,通过网络集中管理对服务节点进行挑选,并通过在边缘网关建立队列缓存进行数据报文的强制性等待,保障业务时延的一致性。
2、通过实时采集网络时延、抖动等状态,进行服务节点的动态选取,保障业务时延的一致性。
具体的,系统中增加网络管理节点:网络管理节点接收各个client的请求,请求中包括业务类型、对网络时延、抖动等要求。网络管理节点基于请求生成各个client对应的DIP路径,然后计算DIP路径的跳数差,根据跳数差通过增加DIP虚拟节点来补齐跳数差。其中,可通过扩展Yang模型对网关进行配置。
综上,本方案:
1、提出了一种有保障服务一致性的方法;原本的DIP方案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在现在的文娱类业务以及将来的新兴业务中无法满足需求;本方案通过在边界网关建立缓存,实现对DIP的扩展来保证多方用户(即客户端)的服务一致性。也可理解为,本方案中,通过考虑业务的一致性需求,基于DIP方案扩展节点缓存建立虚拟队列来保障业务的一致性服务。
2、可以根据网络信息变化动态调服务节点;传统的采集方法中,服务节点不会改变,即使已经不是当前的最优节点;本方案可以通过实时采集网络时延、抖动等状态,进行服务节点的动态选取,保障业务时延的一致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网络管理节点,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81,用于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82,用于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第一处理模块83,用于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其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其中,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边界节点,如图9所示,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91,用于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92,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信息处理装置通过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第一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包括: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其中,上述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信息处理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节点,如图10所示,包括:处理器101和收发机102;
所述处理器101,用于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利用所述收发机102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网络管理节点通过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数量,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通过所述收发机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利用所述收发机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利用所述收发机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其中,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网络管理节点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界节点,如图11所示,包括:处理器111和收发机112;
所述处理器111,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机112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利用所述收发机112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边界节点通过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能够支撑实现同一服务节点下相应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时延一致,从而保证服务的一致性,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服务的一致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利用所述收发机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更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机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机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其中,上述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边界节点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管理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
其中,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网络管理节点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边界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
其中,上述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边界节点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或者,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其中,上述网络管理节点侧或边界节点侧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所述实现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可读存储介质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对应相同的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此说明书中所描述的许多功能部件都被称为模块/子模块,以便更加特别地强调其实现方式的独立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模块/子模块可以用软件实现,以便由各种类型的处理器执行。举例来说,一个标识的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或者逻辑块,举例来说,其可以被构建为对象、过程或函数。尽管如此,所标识模块的可执行代码无需物理地位于一起,而是可以包括存储在不同位里上的不同的指令,当这些指令逻辑上结合在一起时,其构成模块并且实现该模块的规定目的。
实际上,可执行代码模块可以是单条指令或者是许多条指令,并且甚至可以分布在多个不同的代码段上,分布在不同程序当中,以及跨越多个存储器设备分布。同样地,操作数据可以在模块内被识别,并且可以依照任何适当的形式实现并且被组织在任何适当类型的数据结构内。所述操作数据可以作为单个数据集被收集,或者可以分布在不同位置上(包括在不同存储设备上),并且至少部分地可以仅作为电子信号存在于系统或网络上。
在模块可以利用软件实现时,考虑到现有硬件工艺的水平,所以可以以软件实现的模块,在不考虑成本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都可以搭建对应的硬件电路来实现对应的功能,所述硬件电路包括常规的超大规模集成(VLSI)电路或者门阵列以及诸如逻辑芯片、晶体管之类的现有半导体或者是其它分立的元件。模块还可以用可编程硬件设备,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阵列逻辑、可编程逻辑设备等实现。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3)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网络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包括:
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
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还包括:
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
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还包括:
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
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
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
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边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所述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15.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网络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中的最大值;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最大值,确定各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在生成每一所述客户端到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的业务请求,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发送业务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之前,接收至少两个客户端发送的业务要求信息;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要求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各个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一目标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跳数差总和是指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每两个客户端分别与候选服务节点之间的跳数的差值的总和;
所述业务要求信息包括:业务类型信息、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以及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业务类型信息一致的各个第二客户端的网络时延信息、网络时延抖动信息、服务节点负载限制信息以及各个所述第二客户端所在网络的网络拓扑信息,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从候选服务节点中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之后,在预设条件下,从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重新确定所述目标服务节点,作为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并向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发送数据迁移指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发送连接建立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存在跳数差总和小于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的跳数差总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与缓存上限之间的差值小于阈值;
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为当前能够使用的候选服务节点中跳数差总和最小的服务节点;
所述数据迁移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服务节点将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的业务数据迁移至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
所述连接建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服务节点与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之间建立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中的第三客户端与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中之间的跳数包含向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发送数据的服务节点所作为的一跳;
其中,所述第三客户端为所述至少两个客户端中的任一个,所述第一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候选服务节点包括通过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至少两个服务节点;
其中,所述第二候选服务节点为所述候选服务节点中的任一个。
24.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应用于边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用于在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之前,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
所述第三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通过所述DIP转发路径,接收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创建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在生成包含所述第一客户端在内的各个客户端到所述边界节点之间的DIP转发路径之后,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DIP转发路径,建立第一DIP连接;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DIP连接,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网络管理节点发送所述边界节点的当前缓存量。
29.一种网络管理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机;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目标服务节点所服务的各个客户端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数量;
根据每一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中当前能够使用的虚拟DIP节点数量以及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数量,确定是否需要在所述客户端对应的边界节点上创建虚拟DIP节点;
若确定需要,则确定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并根据所述待创建的虚拟DIP节点的数量,利用所述收发机向所述边界节点发送创建对应数量的虚拟DIP节点的指示信息。
30.一种边界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收发机;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所述收发机接收网络管理节点发送的第一客户端对应的业务数据;
在所述第一客户端存在对应的虚拟确定性网际互连协议DIP节点的情况下,根据所述第一客户端对应的虚拟DIP节点,利用所述收发机在预设时长之后向所述第一客户端发送所述业务数据。
31.一种网络管理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32.一种边界节点,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
3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或者,
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方法中的步骤。
CN202011051837.0A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Pending CN1143633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1837.0A CN114363326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51837.0A CN114363326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3326A true CN114363326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9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51837.0A Pending CN114363326A (zh) 2020-09-29 2020-09-29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3326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925A (zh) * 2014-05-19 2015-11-25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确定性网络的分层调度器
WO2019216840A2 (en) * 2018-05-11 2019-11-14 Türk Telekomüni̇kasyon Anoni̇m Şi̇rketi̇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 o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using dtm technology
CN111641968A (zh) * 2019-03-01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9925A (zh) * 2014-05-19 2015-11-25 思科技术公司 用于确定性网络的分层调度器
WO2019216840A2 (en) * 2018-05-11 2019-11-14 Türk Telekomüni̇kasyon Anoni̇m Şi̇rketi̇ Traffic engineering system on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network using dtm technology
CN111641968A (zh) * 2019-03-01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方法、装置、网络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月华等: "确定性网络技术及应用场景研究", 中兴通讯技术, vol. 26, no. 4, 31 August 2020 (2020-08-31), pages 67 - 7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1143C (zh) 一种媒体流转发方法和媒体服务器
CN106452958B (zh) 一种流量控制方法、系统及集中控制器
CN112242949A (zh) 路由分发方法及控制器、信息路由方法及网络节点设备
KR20080068024A (ko) 다자간 오디오-비디오 컨퍼런싱을 위한 애플리케이션-레벨라우팅 프로토콜의 방법, 컨퍼런싱 엔진 및 시스템
CN113810205B (zh) 服务算力信息的上报、接收方法、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网关
WO2006074832A1 (en) On-demand group communication services with quality of service (qos) guarantees
CN116232982A (zh) 一种路由计算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Liu et al. A port-based forwarding load-balancing scheduling approach for cloud datacenter networks
Zhang et al. A multipath transport scheme for real-time multimedia services based o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and segment routing
Farahani et al. CSDN: CDN-aware QoE optimization in SDN-assisted HTTP adaptive video streaming
CN116708598A (zh) 用于实时网络传输的系统及方法
CN109639502B (zh) 回源控制方法及内容分发网络
KR20180122513A (ko) Sdn 기반 네트워크 가상화 플랫폼의 네트워크 하이퍼바이저에서 트래픽 엔지니어링 방법 및 프레임워크
Al Hasrouty et al. Adaptive multicast streaming for videoconferences o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s
Moura et al. Resilience enhancement at edge cloud systems
Sayit et al. DASH-QoS: A scalable network layer service differentiation architecture for DASH over SDN
Barakabitze et al. QoEMultiSDN: Management of multimedia services using MPTCP/SR in softwarized and virtualized networks
Huang et al. An enhanced scheduling framework for elephant flows in SDN-based data center networks
US20230291679A1 (en) Dynamic use of a packet recovery mechanism to avoid congestion along a network path
CN116455817A (zh) 一种软件定义云网融合架构及路由实现方法
CN114363326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网络管理节点及边界节点
CN115514651A (zh) 基于软件定义层叠网的云边数据传输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Luk et al. RRG: redundancy reduced gossip protocol for real-time N-to-N dynamic group communication
Nithin et al. Efficient load balancing for multicast traffic in data center networks using SDN
Faraj et al. Load balancing using queue length in SDN based switch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