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62334A -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62334A
CN114362334A CN202011092657.7A CN202011092657A CN114362334A CN 114362334 A CN114362334 A CN 114362334A CN 202011092657 A CN202011092657 A CN 202011092657A CN 114362334 A CN114362334 A CN 114362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stationary contact
charging
phase
bridg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926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冬
王超
王兴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926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623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62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623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充电装置包括PFC电路模块、开关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PFC电路模块至少包括三相桥臂;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PFC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交流电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PFC电路模块中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输入交流电的三相相电压;控制模块与PFC电路模块、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和电压检测模块分别连接,用于根据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该充电装置可以实现对三相桥臂温度的均衡控制,在小功率充电时,可以降低PFC电路模块中对开关管的损耗,提高PFC电路的效率。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电装置,以及具有该充电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伴随着电动车辆商业化进度,DC(Direct Current,直流电)转换器和OBC(ON-Board Controller,车载充电器)已成为电动车辆重要零部件之一。
相关技术中,对于任何功率等级,车载充电器在启动充电时,控制全部开关管都开通例如控制开关管固定交错180°导通关断,使得开关管全部处于工作状态以保证正常输出。但是,在低功率充电时,采用上面的方式控制全部开关管导通,对开关管的损耗较大,效率相对较低,而且不能对温度进行控制,无法均衡几相桥臂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对三相桥臂温度的均衡控制,在小功率充电时,可以降低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模块中对开关管的损耗,提高PFC电路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包括,PFC电路模块,用于对输入交流电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并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直流电信号,所述PFC 电路模块至少包括三相桥臂;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PFC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交流电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PFC电路模块中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输入交流电的三相相电压;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PFC电路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分别连接,用于确定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所述三相相电压确定工作模式,以及根据所述充电功率等级和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通过控制模块基于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以控制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以匹配不同的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对PFC电路中开关管温度的均衡控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均衡,以及基于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在小功率充电时,可以减少PFC电路中参与的开关管数量,降低对开关管的损耗,提高PFC电路模块中开关管的效率。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蓄电池;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用于为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蓄电池充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可以实现对充电装置中前端PFC电路中开关管温度的均衡控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均衡,以及在小功率充电时可以降低PFC电路中开关管损耗,提高PFC电路模块中开关管的效率。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模块确定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等级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运行三相充电模式的三相相电压的采样信号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运行单相充电模式的三相相电压的采样信号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车辆100;
充电装置10;动力电池30;蓄电池40;
PFC电路模块1;开关模块2;电压检测模块3;控制模块4;滤波模块5;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第二直流转换模块7;
第一开关单元21;第二开关单元22;第三开关单元23;第四开关单元2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充电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对三相桥臂温度的均衡控制,在小功率充电时,可以降低PFC电路模块中对开关管的损耗,提高PFC电路的效率。
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包括PFC电路模块1、开关模块2、电压检测模块3以及控制模块4。
在实施例中,PFC电路模块1用于对输入交流电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并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直流电信号,PFC电路模块1至少包括三相桥臂;开关模块2的第一端与PFC 电路模块1的输入端连接,开关模块2的第二端与交流电输入端如电网20连接,用于控制PFC电路模块1中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电压检测模块3用于检测输入交流电的三相相电压;控制模块4与PFC电路模块1、开关模块2的控制端和电压检测模块3分别连接,用于确定充电装置10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三相相电压确定工作模式,以及根据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开关模块2的开关状态。
在实施例中,基于开关模块2分别与交流电输入端如电网20、PFC电路模块1连接,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通过控制开关模块2的不同开关方式,来实现对不同电网不同功率等级的充电模式的管理,实现对三相桥臂温度的动态管理,具体地,通过电压检测模块3检测输入交流电的三相相电压,从而控制模块4根据三相相电压确定工作模式,即确定充电装置10当前处于单相充电模式或是三相充电模式,进而,控制模块4 结合充电装置10的充电功率等级来控制开关模块2的开关状态,以控制不同相桥臂的开通或关断实现PFC电路模块1的整流,以及在小功率情况下,通过开关模块2的开关状态来控制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可以减小PFC电路模块1中参与工作的开关管数量,从而减少对开关管损耗,提高PFC电路模块1的效率。以及,通过控制模块4基于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开关模块2的开关状态,来灵活地控制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以匹配不同的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对三相桥臂中的开关管进行温度均衡控制的效果,以使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从而降低对PFC电路模块1中开关管的损耗,提高PFC电路模块1的效率。
在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可以适用于11KW三相充电、6.6KW三相充电、6.6KW单相充电、3.3KW单相充电、1.5KW单相充电等充电模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通过控制模块4基于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开关模块2的开关状态,以控制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以匹配不同的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对PFC电路模块1中开关管温度的均衡控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均衡,,以及基于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在小功率充电时,可以减少PFC电路模块1中参与的开关管数量,降低对开关管的损耗,提高PFC 电路模块1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模块4在确定充电装置10的充电功率等级时用于,获取充电时交流电输入端如电网20的电压值,根据充电时确认充电CC信号和交流电输入端的电压值获得第一充电功率,根据充电时的控制引导CP信号和交流电输入端的电压值获得第二充电功率,以及获取动力电池允许充电功率和充电装置的最大供电功率,确定第一充电功率、第二充电功率、动力电池允许充电功率和最大供电功率中的最小值为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等级。其中,以第一充电功率、第二充电功率、动力电池允许充电功率和最大供电功率中的最小值作为充电装置的实际充电目标功率,可以确保充电安全,避免对充电装置造成冲击损坏。
下面参考附图2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确定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等级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控制模块上电初始化,根据充电装置硬件器件选型确定最大供电功率P0。
步骤S2,通过充电时确认充电CC信号来确定当前线缆允许的最大电流Icc。其中,根据国标GBT 18487.1-2015标准要求确认充电CC信号:100Ω对应额定电流为63A; 220Ω对应额定电流为32A;680Ω对应额定电流为16A;1.5KΩ对应额定电流为10A。
步骤S3,以公式P=U*I计算当前充电功率即第一充电功率Pcc=U*Icc。
步骤S4,通过充电时的控制引导CP信号来确定充电盒类型即确定充电盒的输出电流Icp。其中,根据国标GBT 18487.1-2015标准要求控制引导CP信号:其中PWM(Pulse width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占空比为D,若D<8%,则不允许充电;若8%≤D <10%,则规定输出电流Imax=6;若10%≤D<85%,则规定输出电流Imax=D*100*0.6;若85%≤D<90%,则规定输出电流Imax=(D*100-64)*2.5且Imax≤63;若90%≤D,则不允许充电。
步骤S5,以公式P=U*I计算当前充电功率即第二充电功率Pcp=U*Icp。
步骤S6,控制模块通过接受报文获取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允许电池充电最大功率为Pbms。
步骤S7,比较Pcc、Pcp、Pbms、P0四个值取最小值,确定当前功率等级。
步骤S8,确定充电功率等级为P1。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在确定充电装置10的工作模式时用于,三相相电压交错第一预设角度变化,确定充电装置10运行三相充电模式,或者,三相相电压中仅有一相相电压为非零值,确定充电装置10运行单相充电模式。举例说明,如图3所示,控制模块4以Ua、Ub、Uc、Un为采样点,分别检测Ua-Un的电压、Ub-Un的电压以及 Uc-Un的电压,即三相相电压分别为Uan、Ubn、Ucn。若Uan、Ubn、Ucn三个采样信号如图4所示时,三相电压交错以第一预设角度如120度运行,则确定充电装置10运行三相充电模式;或者,当Uan、Ubn、Ucn三个采样信号如图5所示时,仅Uan有电压信号,而其他两相电压为零,则确定充电装置10运行单相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模块2包括第一开关单元21、第二开关单元22、第三开关单元23以及第四开关单元24。
其中,第一开关单元21包括第一静触点K2、第一空触点K1和第一开关S1,第一静触点K2与第一相交流电输入端A连接,第一空触点K1空置,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与三相桥臂中的第一相桥臂11(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一开关S1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一静触点K2或第一空触点K1连接,第一开关单元21用于控制第一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以及,第二开关单元22包括第二静触点K3、第三静触点K4和第二开关S2,第二静触点K3与第二相交流电输入端B连接,第三静触点K4与第一相交流电输入端A连接,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与三相桥臂中的第二相桥臂12(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二开关S2 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二静触点K3或第三静触点K4连接,第二开关单元22用于控制第二相桥臂连接的连通状态。
以及,第三开关单元23包括第四静触点K5、第五静触点K6和第三开关S3,第四静触点K5与第三相交流电输入端C连接,第五静触点K6与第一相交流电输入端A连接,第三开关S3的第一端与三相桥臂中的第三相桥臂13(图中未示出)连接,第三开关S3 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四静触点K5或第五静触点K6连接,第三开关单元23用于控制第三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以及,第四开关单元24包括第六静触点K7、第二空触点K8和第四开关S4,第六静触点K7与中线输入端N连接,第二空触点K8空置,第四开关S4的第一端与PFC电路模块1的充电回路连接端连接,第四开关S4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六静触点K7或第二空触点K8连接,第四开关单元24用于控制单相充电回路的接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相桥臂11包括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其中,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二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 Q2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节点,第一节点通过第一电感L1与第一开关S1的第一端连接。
以及,第二相桥臂12包括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其中,第三开关管Q3 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 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节点,第二节点通过第二电感L2与第二开关S2的第一端连接。
以及,第三相桥臂13包括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其中,第五开关管Q5 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与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 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三节点,第三节点通过第三电感L3与第三开关S3的第一端连接。
以及,PFC电路模块1还包括母线电容单元14,其中,母线电容单元14包括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Q3 的第一端、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四节点,第四节点与第四开关S4的第一端连接。PFC电路模块1还包括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模块4在根据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时用于,确定充电装置以第一充电功率等级且以三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一开关S1与第一静触点K2连接、第二开关S2与第二静触点K3连接、第三开关S3与第四静触点5连接以及第四开关S4与第二空触点K8连接,即在大功率情况下,使得三相桥臂同时工作,均衡控制三相桥臂的温度,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
或者,控制模块4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一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一开关S1与第一静触点K2连接、第二开关S2与第三静触点K4连接、第三开关 S3与第五静触点K6连接以及第四开关S4与第六静触点K7连接,即在大功率情况下,使得三相桥臂同时工作,以满足充电需求,以及均衡控制三相桥臂的温度,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
其中,对于第一充电功率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第一充电功率等级可以大于等于6.6KW,对此不作限制。
或者,控制模块4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四开关S4与第六静触点K7连接,并控制第一桥臂组、第二桥臂组和第三桥臂组依次导通且循环执行,其中,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小于第一充电功率等级,其中,初始状态从温度最低的桥臂组开始启动,第一桥臂组包括第一相桥臂11和第二相桥臂12,第二桥臂组包括第二相桥臂12和第三相桥臂13,第三桥臂组包括第三相桥臂13和第一相桥臂11,其中,第一桥臂组启动时,控制第一开关S1与第一静触点K2连接、第二开关 S2与第三静触点K4连接以及第三开关S3悬空,或者,第二桥臂组启动时,控制第一开关S1悬空、第二开关S2与第三静触点K4连接以及第三开关S3与第五静触点K6连接,或者,第三桥臂组启动时,控制第一开关S1与第一静触点K2连接、第二开关S2悬空以及第三开关S3与第五静触点K6连接。其中,在此工作状态下,控制模块4以多相交错的方式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交流电流的谐波含量,减少PFC电路模块1参与工作的开关器件数量,提高PFC电路模块1的效率。
其中,对于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可以大于3.3KW且小于6.6KW,对此不作限制。
举例说明,控制模块4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时,此工作状态下,同一时刻仅导通第一桥臂组或第二桥臂组或第三桥臂组,以及,按照第一桥臂组、第二桥臂组、第三桥臂组的顺序依次导通且循环执行,其中,此工作状态下,控制模块4首先判断PFC电路模块1中三相桥臂分别对应连接的开关温度,例如,若检测第一相桥臂11温度与第二相桥臂12温度相加后温度之和最低,则初始状态为控制第一桥臂组开始工作且持续时间为T;在计时结束后,控制模块4控制第二桥臂组开始工作且持续时间为T;在计时结束后,控制模块4控制第三桥臂组开始工作且持续时间为T;计时结束后控制模块4则开始下一次循环。即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的状态下,控制模块4以启动温度最低的桥臂组作为初始状态,以进行充电。
或者,控制模块4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三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四开关S4与第六静触点K7连接,并控制第一相桥臂11、第二相桥臂12和第三相桥臂13依次顺序导通并循环执行,其中,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小于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其中,初始状态从温度最低的桥臂开始导通,其中,第一相桥臂11导通时,控制第一开关S1与第一静触点K2连接、第二开关S2和第三开关S3悬空,或者,第二相桥臂12 导通时,控制第二开关S2与第三静触点K4连接、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悬空,或者,第三相桥臂13导通时,控制第一开关S1和第二开关S2悬空以及控制第三开关S3 与第五静触点K6连接。其中,在小功率情况下,控制模块4以多相交错的方式进行控制,可以降低交流电流的谐波含量,以及无需所有开关管均处于工作状态即可满足充电需求,从而可以减少小功率时前级PFC参与工作的开关器件数量,提高小功率时前级PFC 的效率。
其中,对于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如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可以小于3.3KW,对此不作限制。
举例说明,控制模块4在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三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时,在此状态下,同一时刻只导通一个开关,以及依次按照第一相桥臂11、第二相桥臂12、第三相桥臂13的顺序轮换导通,以及开关按照第一开关S1、第二开关S2、第三开关S3的顺序接通。其中,此工作状态下,控制模块4首先判断PFC电路模块1 中三相桥臂分别对应的开关管温度,例如,若检测第一相桥臂11温度最低,则控制开通第一相桥臂11且持续时间为T;计时结束后,控制开通第二相桥臂12且持续时间为 T;计时结束后,控制开通第三相桥臂13且持续时间为T。计时结束后,控制模块4则开始下一次循环。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以第一相桥臂11温度最低时的启动过程为例,若其他相桥臂温度最低,则从温度最低的相桥臂开始最先导通,或者,进一步地,若检测其中两相桥臂或三相桥臂的温度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说明两相桥臂或三相桥臂的温度接近,则可以默认以第一相桥臂11开始先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在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时,还用于启动后控制每个桥臂组中的两相桥臂交错第二预设角度通断,例如,启动后,每组桥臂内部两相桥臂之间交错180度开关。
下面参考附图7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充电工作流程进行举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9,初始化后,AC(Alternating current,交流电)电接入。
步骤S10,确定电网侧的工作模式。若为三相充电,则执行步骤S11;若为单相充电,则执行步骤S12。
步骤S11,三相桥臂同时工作。
步骤S12,确定充电功率等级。
步骤S13,若确定充电装置为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则执行步骤S14。其中,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小于3.3KW。
步骤S14,比较三相桥臂的温度。其中,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第三相桥臂的温度分别自定义为W1、W2、W3。
步骤S15,确定W1最低,则从第一相桥臂开始工作,执行步骤S18,并以步骤S18、步骤S19、步骤S20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16,确定W2最低,则从第二相桥臂开始工作,执行步骤S19,并以步骤S19、步骤S20、步骤S18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17,确定W3最低,则从第三相桥臂开始工作,执行步骤S20,并以步骤S20、步骤S18、步骤S19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18,参照图3所示,控制开关S1接到触点K2、开关S2悬空、开关S3悬空,导通时间为T。
步骤S19,参照图3所示,控制开关S1悬空、开关S2接到触点K4、开关S3悬空,导通时间为T。
步骤S20,参照图3所示,控制开关S1悬空、开关S2悬空、开关S3接到触点K6,导通时间为T。
步骤S21,若确定充电装置为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则执行步骤S22。其中,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大于3.3KW且小于6.6KW。
步骤S22,比较三组桥臂组的温度。其中,第一桥臂组、第二桥臂组、第三桥臂组的温度分别定义为W1+W2、W2+W3、W3+W1。
步骤S23,确定W1+W2最低,则从第一桥臂组开始工作,执行步骤S26,并以步骤S26、步骤S27、步骤S28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24,确定W2+W3最低,则从第二桥臂组开始工作,执行步骤S27,并以步骤S27、步骤S28、步骤S26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25,确定W3+W1最低,则从第三桥臂组开始工作,执行步骤S28,并以步骤S28、步骤S26、步骤S27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26,参照图3所示,开关S1接到触点K2、开关S2接到触点K4、开关S3悬空,导通时间为T。
步骤S27,参照图3所示,开关S1悬空、开关S2接到触点K4、开关S3接到触点 K6,导通时间为T。
步骤S28,参照图3所示,开关S1接到触点K2、开关S2悬空、开关S3接到触点 K6,导通时间为T。
步骤S29,若确定充电装置为第一充电功率等级,则执行步骤S11。其中,第一充电功率等级大于等于6.6KW,或者,进一步地,第一充电功率等级的取值范围为6.6KW-11KW。
因此,通过以上工作流程,在不同的功率等级情况下,控制模块4通过控制开关模块2的不同开关方式实现对不同电网不同功率等级的充电模式的管理,从而实现对三相桥臂温度的动态管理,实现对三相桥臂温度的均衡控制,以及,控制模块4通过灵活地控制多相交错进行,可以降低纹波,降低交流电流的谐波含量。
下面参考附图8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另一种开关模块的结构和控制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开关模块2包括第五开关单元25、第六开关单元26以及第七开关单元27。
其中,第五开关单元25包括第七静触点K9、第八静触点K10和第五开关S5,第七静触点K9与第一相交流输入端A连接,第八静触点K10与第二相交流输入端B连接,第五开关S5的第一端与三相桥臂中的第一相桥臂连接,第一开关S5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七静触点K9或第八静触点K10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以及,第六开关单元26包括第九静触点K11、第十静触点K12和第六开关S6,第九静触点K11与第二相交流输入端B连接,第十静触点K12与第一相交流输入端A连接,第六开关S6的第一端与三相桥臂中的第二相桥臂连接,第六开关S6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九静触点K11或第十静触点K12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以及,第七开关单元27包括第十一静触点K13、第十二静触点K14和第七开关S7,第十一静触点K13与第三相交流输入端C连接,第十二静触点K14与中线输入端N连接,第七开关S7的第一端与三相桥臂中的第三桥臂连接,第七开关S7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第十一静触点K13和第十二静触点K14连接,用于控制第三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相桥臂11包括第一开关管Q1和第二开关管Q2,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节点,第一节点通过第一电感L1与第五开关S5的第一端连接。
以及,第二相桥臂12包括第三开关管Q3和第四开关管Q4,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第四开关管Q4 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节点,第二节点通过第二电感L2与第六开关S6的第一端连接。
以及,第三相桥臂13包括第五开关管Q5和第六开关管Q6,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与第六开关管Q6 的第一端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第二输入端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4连接,第六开关管Q6的第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三节点,第三节点通过第三电感L3与第七开关Q7的第一端连接。
以及,PFC电路模块1还包括第三电容C3和第二电阻R2,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与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第六开关管Q6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模块4在根据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时用于,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一充电功率等级且以三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五开关S5与第七静触点K9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九静触点K11连接以及第七开关S7与第十一静触点K13连接,即在大功率情况下,使得三相桥臂同时工作,以满足充电需求,以及均衡控制三相桥臂的温度,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
或者,控制模块4在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五开关S5与第八静触点K10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十静触点K12连接以及第七开关S7与第十二静触点K14连接,其中,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小于第一充电功率等级。例如,如图8所示,当充电装置10处于单相充电模式且充电功率等级为6.6KW工作时,此时开关S5接到触点K10、开关S6接到触点K12、开关S7接到触点K14,第一相桥臂11、第二相桥臂12作为高频桥开关且两相交错180°、第三相桥臂13作为工频桥开关,三相桥臂同时工作,以满足充电需求。
以上两种工作模式分别为三相满载的工况,下面描述非满载工况时的工作时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模块4在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三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七开关S7与第十二静触点K14连接,并控制第五开关S5与第七静触点K9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十静触点K12连接,或者,控制第七开关S7与第十二静触点K14连接,并控制第五开关S5与第八静触点K10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九静触点K11连接。
举例说明,在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如6.6KW且以三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时,此时第七开关S7接到第十二静触点K14;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S6默认为悬空状态,按照以下顺序工作:第五开关S5与第七静触点K9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十静触点K12连接;或者,第五开关S5与第八静触点K10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九静触点K11连接,也就是,此工作状态下,将三相充电模式通过开关不同组合,间接转化为单相充电模式,并按照以上其中任一顺序工作,此时可以保证每相电感电流为额定电流 15A,以使功率因数最大谐波含量最低。
或者,控制模块4在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三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第七开关S7与第十二静触点K14连接,并控制第一相桥臂11和第二相桥臂12 轮换导通,其中,初始状态从第一相桥臂11和第二相桥臂12中温度低的桥臂开始启动,第一相桥臂11导通时,控制第五开关S5与第七静触点K9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十静触点K12连接,或者,第二相桥臂12导通时,控制第五开关S5与第八静触点K10连接、第六开关S6与第九静触点K11连接,其中,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小于第二充电功率等级。
举例说明,在确定充电装置10以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如3.3KW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时,第七开关S7与第十二静触点K14连接,在此工作状态下,同一时刻只导通一个开关,三相桥臂依次按照第一相桥臂11、第二相桥臂12的顺序导通并循环执行,以及开关按照第五开关S5、第六开关S6的顺序接通。其中,在此工作状态下,控制模块 4首先判断第一相桥臂11和第二相桥臂对应连接的开关温度,若第一相桥臂的温度最低,则控制第一相桥臂11导通且持续时间为T;计时结束后,则控制第二相桥臂12导通且持续时间为T;计时结束后,则开始下一次循环。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是以第一相桥臂11温度最低时的启动过程为例,若其他相桥臂温度最低,则从温度最低的相桥臂开始最先导通,或者,进一步地,若检测其中两相桥臂的温度差值小于设定阈值,则说明两相桥臂的温度接近,则可以默认以第一相桥臂11开始先导通。
下面参考附图9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的充电工作流程进行举例说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0,AC电接入。
步骤S31,确定电网侧的工作模式。若为单相充电,则执行步骤S32;若为三相充电,则执行步骤S41。
步骤S32,确定充电功率等级。
步骤S33,若确定充电装置为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则执行步骤S34。其中,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小于3.3KW。
步骤S34,比较第一相桥臂和第二相桥臂的温度。其中,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的温度分别自定义为W1、W2。
步骤S35,确定W1最低,则从第一相桥臂开始工作,并以步骤S37、步骤S38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36,确定W2最低,则从第二相桥臂开始工作,并以步骤S38、步骤S37的顺序控制开关通断并循环执行。
步骤S37,参照图8所示,开关S5接到触点K9、开关S6悬空、开关S7接到K14,导通时间为T。
步骤S38,参照图8所示,开关S5悬空、开关S6接到触点K12、开关S7接到K14,导通时间为T。
步骤S39,若确定充电装置为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则执行步骤S40。其中,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大于3.3KW且小于6.6KW。
步骤S40,参照图8所示,开关S5接到触点K9、开关S6接到触点K12、开关S7接到K14。
步骤S41,判断充电功率等级是否大于等于6.6KW。若是,则执行步骤S42;若否,则执行步骤S43。
步骤S42,三相桥臂同时工作。
步骤S43,比较继电器温度。
步骤S44,若确定第五开关S5温度低,则执行步骤S45。
步骤S45,参照图8所示,开关S5接到触点K9、开关S6接到触点K12、开关S7接到K14。
步骤S46,若确定第六开关S6温度最低,则执行步骤S47。
步骤S47,参照图8所示,开关S6接到触点K10、开关S6接到触点K11、开关S7 接到K14。
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通过控制模块4基于不同的充电功率等级,并结合工作模式,以控制开关模块2的不同开关状态,实现对不同电网不同功率等级的充电模式的管理,满足三相充电模式和单相充电模式共存的需求,以及在小功率情况下,通过控制不同相桥臂的交错运行,可以降低交流电流的谐波含量,同时基于充电功率等级和工作模式控制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可以减少小功率时前级PFC参与工作的开关器件数量,提高小功率时前级PFC的效率。以及,本发明实施例在不同的功率以及不同温度情况下,控制模块4灵活地控制不同交错相以对每相桥臂中开关管进行温度均衡控制,从而实现对三相桥臂温度的动态管理,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平衡,降低对开关管的损耗,提高PFC中开关管的工作寿命,延长充电装置的生命周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还包括滤波模块5、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以及第二直流转换模块7。
其中,滤波模块5的输入端与交流电输入端如电网20连接,滤波模块5的输出端与开关模块2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输入交流电进行滤波处理;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输入端与PFC电路模块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直流转换模块6的输出端与动力电池连接,用于将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直流电信号转换为动力电池所需电压;第二直流转换模块7的输入端与动力电池连接,第二直流转换模块7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连接,用于将动力电池输出电压转换为蓄电池所需电压。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如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00包括动力电池30、蓄电池40以及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10。
在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充电装置10与动力电池30、蓄电池40分别连接,用于为动力电池30、蓄电池40充电。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100,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10,可以实现对充电装置中前端PFC电路中开关管温度的均衡控制,使得每个开关管的发热相对均衡,以及在小功率充电时可以降低PFC电路中开关管损耗,提高PFC电路模块中开关管的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PFC电路模块,用于对输入交流电进行功率因数校正,并输出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直流电信号,所述PFC电路模块至少包括三相桥臂;
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PFC电路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交流电输入端连接,用于控制所述PFC电路模块中三相桥臂的接通状态;
电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输入交流电的三相相电压;
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PFC电路模块、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分别连接,用于确定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等级,并根据所述三相相电压确定工作模式,以及根据所述充电功率等级和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在确定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等级时用于,获取充电时交流电输入端的电压值,根据充电时确认充电CC信号和所述交流电输入端的电压值获得第一充电功率,根据充电时的控制引导CP信号和所述交流电输入端的电压值获得第二充电功率,以及获取动力电池允许充电功率和所述充电装置的最大供电功率,确定所述第一充电功率、所述第二充电功率、所述动力电池允许充电功率和所述最大供电功率中的最小值为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等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在确定所述充电装置的工作模式时用于,所述三相相电压交错第一预设角度变化,确定所述充电装置运行三相充电模式,或者,所述三相相电压中仅有一相相电压为非零值,确定所述充电装置运行单相充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第一静触点、第一空触点和第一开关,所述第一静触点与第一相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空触点空置,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桥臂中的第一相桥臂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静触点或所述第一空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第二开关单元,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包括第二静触点、第三静触点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二静触点与第二相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静触点与所述第一相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桥臂中的第二相桥臂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二静触点或所述第三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相桥臂连接的连通状态;
第三开关单元,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第四静触点、第五静触点和第三开关,所述第四静触点与第三相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静触点与所述第一相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桥臂中的第三相桥臂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四静触点或所述第五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用于控制第三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第四开关单元,所述第四开关单元包括第六静触点、第二空触点和第四开关,所述第六静触点与中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空触点空置,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PFC电路模块的充电回路连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六静触点或所述第二空触点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单元用于控制单相充电回路的接通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相桥臂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通过第一电感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相桥臂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通过第二电感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相桥臂包括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通过第三电感与所述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PFC电路模块还包括母线电容单元,所述母线电容单元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四节点,所述第四节点与所述第四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PFC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在根据所述充电功率等级和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时用于,
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一充电功率等级且以三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二空触点连接;
或者,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五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六静触点连接;
或者,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六静触点连接,并控制第一桥臂组、第二桥臂组和第三桥臂组依次导通且循环执行,其中,所述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小于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等级,其中,初始状态从温度最低的桥臂组开始启动,所述第一桥臂组包括第一相桥臂和第二相桥臂,所述第二桥臂组包括第二相桥臂和第三相桥臂,所述第三桥臂组包括第三相桥臂和第一相桥臂,其中,所述第一桥臂组启动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三开关悬空,或者,所述第二桥臂组启动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悬空、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五静触点连接,或者,所述第三桥臂组启动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悬空以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五静触点连接;
或者,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三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六静触点连接,并控制第一相桥臂、第二相桥臂和第三相桥臂依次顺序导通并循环执行,其中,所述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小于所述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其中,初始状态从温度最低的桥臂开始导通,其中,所述第一相桥臂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悬空,或者,所述第二相桥臂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三静触点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三开关悬空,或者,所述第三相桥臂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悬空以及控制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五静触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在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时,还用于启动后控制每个桥臂组中的两相桥臂交错第二预设角度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五开关单元,所述第五开关单元包括第七静触点、第八静触点和第五开关,所述第七静触点与第一相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八静触点与第二相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桥臂中的第一相桥臂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七静触点或所述第八静触点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第六开关单元,所述第六开关单元包括第九静触点、第十静触点和第六开关,所述第九静触点与所述第二相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静触点与所述第一相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桥臂中的第二相桥臂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九静触点或所述第十静触点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第七开关单元,所述第七开关单元包括第十一静触点、第十二静触点和第七开关,所述第十一静触点与第三相交流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十二静触点与中线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三相桥臂中的第三桥臂连接,所述第七开关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第十一静触点和所述第十二静触点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相桥臂的连通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相桥臂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之间具有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通过第一电感与第五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二相桥臂包括第三开关管和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通过第二电感与第六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第三相桥臂包括第五开关管和第六开关管,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之间具有第三节点,所述第三节点通过第三电感与第七开关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PFC电路模块还包括第三电容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所述第六开关管的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在根据所述充电功率等级和所述工作模式控制所述开关模块的开关状态时用于,
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一充电功率等级且以三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五开关与所述第七静触点连接、所述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九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七开关与所述第十一静触点连接;
或者,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五开关与所述第八静触点连接、所述第六开关与所述第十静触点连接以及所述第七开关与所述第十二静触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二充电功率等级小于所述第一充电功率等级;
或者,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二充电功率等级且以三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七开关与所述第十二静触点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五开关与所述第七静触点连接、所述第六开关与所述第十静触点连接,或者,控制所述第七开关与所述第十二静触点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五开关与所述第八静触点连接、所述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九静触点连接;
或者,确定所述充电装置以第三充电功率等级且以单相充电模式进行充电,控制所述第七开关与所述第十二静触点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轮换导通,其中,初始状态从所述第一相桥臂和所述第二相桥臂中温度低的桥臂开始启动,所述第一相桥臂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五开关与所述第七静触点连接、所述第六开关与所述第十静触点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相桥臂导通时,控制所述第五开关与所述第八静触点连接、所述第六开关与所述第九静触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充电功率等级小于第二充电功率等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滤波模块,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交流电输入端连接,所述滤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用于对输入交流电进行滤波处理;
第一直流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PFC电路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动力电池连接,用于将功率因数校正后的直流电信号转换为动力电池所需电压;
第二直流转换模块,所述第二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第二直流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蓄电池连接,用于将所述动力电池输出电压转换为所述蓄电池所需电压。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力电池和蓄电池;
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蓄电池分别连接,用于为所述动力电池、所述蓄电池充电。
CN202011092657.7A 2020-10-13 2020-10-13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Pending CN1143623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657.7A CN114362334A (zh) 2020-10-13 2020-10-13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92657.7A CN114362334A (zh) 2020-10-13 2020-10-13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62334A true CN114362334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089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92657.7A Pending CN114362334A (zh) 2020-10-13 2020-10-13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623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9418A (zh) * 2023-03-31 2023-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载充电机及存储介质
CN117239789A (zh) * 2023-11-13 2023-12-15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桩群三相平衡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9141A (zh) * 2016-06-28 2018-01-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8711921A (zh) * 2018-04-16 2018-10-26 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充电的交流信号功率变换系统、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09842287A (zh) * 2019-01-07 2019-06-04 深圳陆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单相和三相交流输入的pfc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KR20190062824A (ko) * 2017-11-29 2019-06-07 대우전자부품(주) 탑재형 충전기 및 이의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방법
CN110406406A (zh) * 2018-04-26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和电动车辆
CN111371305A (zh) * 2018-12-25 2020-07-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4362333A (zh) * 2020-10-13 2022-04-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9141A (zh) * 2016-06-28 2018-01-05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KR20190062824A (ko) * 2017-11-29 2019-06-07 대우전자부품(주) 탑재형 충전기 및 이의 전기 자동차 충전 방법
CN108711921A (zh) * 2018-04-16 2018-10-26 广州昂宝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充电的交流信号功率变换系统、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0406406A (zh) * 2018-04-26 2019-11-0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和电动车辆
CN111371305A (zh) * 2018-12-25 2020-07-03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9842287A (zh) * 2019-01-07 2019-06-04 深圳陆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兼容单相和三相交流输入的pfc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14362333A (zh) * 2020-10-13 2022-04-15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39418A (zh) * 2023-03-31 2023-05-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载充电机及存储介质
CN116039418B (zh) * 2023-03-31 2023-08-25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控制方法、装置、车载充电机及存储介质
CN117239789A (zh) * 2023-11-13 2023-12-15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桩群三相平衡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239789B (zh) * 2023-11-13 2024-03-22 万帮数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桩群三相平衡控制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072562A1 (en) Power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motor control circuit, and vehicle
CN114074561B (zh) 能量转换装置及其运行方法、电动汽车
US20230097060A1 (e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and vehicle
CN112277671B (zh)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控制系统
CN112389269B (zh) 一种汽车、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方法
EP3700072B1 (en) Ac-dc pfc converter for single-phase and three-phase operation
KR20210133374A (ko) 모터 구동 시스템을 이용한 충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4362334A (zh) 充电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CN117318475B (zh) 储能变流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13734669U (zh) 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及车辆
CN112297894A (zh) 一种宽范围输出的集成车载充电机
CN211296551U (zh) 兼容交直流输出控制电路及车载设备
CN112248842B (zh) 电动汽车及其充电控制系统
CN115117986A (zh) 充电模块、方法和充电设备
US9937807B2 (en) Battery charger, electrical system and motor vehicle
WO2021224193A1 (en) Electrical power converter
JP2012090458A (ja) 電力供給装置
CN213861886U (zh) 一种宽范围输出的集成车载充电机
CN117239789B (zh) 桩群三相平衡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20009477U (zh) 能量转换装置、动力系统和车辆
CN219420611U (zh) 一种同时适用于三相电源和单相电源快速充电的整流电路
CN107785972A (zh) 一种不间断电源系统整流器的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US11996781B2 (e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power system and vehicle
US20220360183A1 (en) Energy conversion device, power system and vehicle
CN11633104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