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5792A -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5792A
CN114355792A CN202111598523.7A CN202111598523A CN114355792A CN 114355792 A CN114355792 A CN 114355792A CN 202111598523 A CN202111598523 A CN 202111598523A CN 114355792 A CN114355792 A CN 1143557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ruction
sweep
control law
contro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85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作瑞
高佩玉
蒋济舟
李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zhou Flight Contro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zhou Fligh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zhou Flight Contro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zhou Flight Contro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852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57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5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57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oy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该方法设置了反向扫频模块来进行闭环扫开环,并进行闭环验证,建立自动飞行工作模态下的控制律稳定裕度测试环境并进行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自动飞行工作模态接通时,在舵面加入信号源进行扫频。根据稳定裕度结果,设计超前滞后矫正环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代先进飞机通常采用的放宽静稳定导致的开环电传飞控系统不稳定,提高了飞机的稳定性,减少了定型后的控制律更改。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背景技术
建模和仿真技术的发展,已为通过数字仿真和半物理仿真来研究和评估飞控系统的稳定储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由于飞控系统机载关联设备多,结构复杂,尤其像液压伺服舵机及其液压能源,很难建立精准的数学模型,因此在系统稳定裕度不足时可能带来下述问题:
1)地面验证环境下模型准确度、环境条件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造成部分控制律地面验证时满足要求,但空中时出现震荡;
2)同型号飞机不同架次之间存在的外差异造成的个别飞机空中出现震荡;
3)飞机在构型改变过程中可能出现震荡。
因此,需要一种稳定裕度测试方法以进行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自动飞行工作模态下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以建立稳定裕度测试环境并进行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对飞机的飞行品质进行提升。
本发明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定飞行仿真模型,将飞机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设置在工作模式;
S2:通过动态频响分析仪获取等幅变频的正弦扫频信号,将正弦扫频信号以及主飞控舵面指令通过反向扫频模块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同时输入至作动器模型和动态频响分析仪;
S3:处理后的数据在作动器模型中进行运算,得到舵面偏角;
S4:飞行仿真模型接收到舵面偏角后进行仿真飞行,输出仿真飞行的运动姿态信息和角速率信息;
S5:自动飞行控制律模型接收运动姿态信息和角速度信息,通过其解算出控制律指令;
S6:将控制律指令传送至主飞控模型,获得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将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输入动态频响分析仪;
S7:在动态频响分析仪中,根据通过S5输入的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以及S2输入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稳定裕度分析。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S1中包括将飞行仿真模型设定在飞行构型状态,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在俯仰姿态保持模态、倾斜姿态保持模态、垂直速度模态、高度控制模态、航向保持模态以及航向选择模态中选出的一种模态。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S2中的正弦扫频信号的幅值为0.3V、频率为0.1~3Hz,所述正弦扫频信号在输入反向扫频模块前需进行A/D转换。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主飞控舵面指令包括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方向舵指令和用于切换舵面的扫频舵面切换指令。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反向扫频模块工作过程如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1时,对舵面指令中的升降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升降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将副翼舵指令、方向舵指令以及加入扫频信号的升降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2时,对舵面指令中的副翼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副翼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升降舵指令、方向舵指令和加入扫频信号的副翼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3时,对舵面指令中的方向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方向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将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和加入扫频信号的方向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4时,无信号源输入,不进行扫频,直接将接收的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和方向舵指令输出至作动器模型。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自动飞行控制律模型包括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倾斜姿态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垂直速度控制律子模型、高度控制控制律子模型、航向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和航向选择控制律子模型。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S7包括如下步骤:
S7.1:在动态频响分析仪中绘制的S2输入的处理后的数据相对于S5输入的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的Bode图;
S7.2:读取Bode图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根据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进行稳定裕度判断。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S7还包括若不满足稳定裕度,则根据S7.2获取的结果计算超前-滞后矫正环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设置了反向扫频模块来进行闭环扫开环,并进行闭环验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现代先进飞机通常采用的放宽静稳定导致的开环电传飞控系统不稳定,提高了飞机的稳定性,减少了定型后的控制律更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的工作原理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的原理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中三线测试模式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中的加入扫频信号的舵面指令处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作具体阐述。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提供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定飞行仿真模型,将飞机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设置在工作模式;
S2:通过动态频响分析仪获取等幅变频的正弦扫频信号,将正弦扫频信号以及主飞控舵面指令通过反向扫频模块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同时输入至作动器模型和动态频响分析仪;
S3:处理后的数据在作动器模型中进行运算,得到舵面偏角;
S4:飞行仿真模型接收到舵面偏角后进行仿真飞行,输出仿真飞行的运动姿态信息和角速率信息;
S5:自动飞行控制律模型接收运动姿态信息和角速度信息,通过其解算出控制律指令;
S6:将控制律指令传送至主飞控模型,获得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将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输入动态频响分析仪;
S7:在动态频响分析仪中,根据通过S5输入的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以及S2输入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稳定裕度分析。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S1中包括将飞行仿真模型设定在飞行构型状态,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在俯仰姿态保持模态、倾斜姿态保持模态、垂直速度模态、高度控制模态、航向保持模态以及航向选择模态中选出的一种模态。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S2中的正弦扫频信号的幅值为0.3V、频率为0.1~3Hz,所述正弦扫频信号在输入反向扫频模块前需进行A/D转换。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主飞控舵面指令包括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方向舵指令和用于切换舵面的扫频舵面切换指令。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反向扫频模块工作过程如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1时,对舵面指令中的升降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升降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将副翼舵指令、方向舵指令以及加入扫频信号的升降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2时,对舵面指令中的副翼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副翼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升降舵指令、方向舵指令和加入扫频信号的副翼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3时,对舵面指令中的方向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方向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将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和加入扫频信号的方向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4时,无信号源输入,不进行扫频,直接将接收的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和方向舵指令输出至作动器模型。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自动飞行控制律模型包括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倾斜姿态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垂直速度控制律子模型、高度控制控制律子模型、航向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和航向选择控制律子模型。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S7包括如下步骤:
S7.1:在动态频响分析仪中绘制的S2输入的处理后的数据CH2相对于S5输入的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CH1的Bode图(即伯德图);
S7.2:读取Bode图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根据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进行稳定裕度判断。稳定裕度判断标准为:幅值裕度大于6dB;相位裕度大于45°。
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S7还包括若不满足稳定裕度,则根据S7.2获取的结果计算超前-滞后矫正环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定飞行仿真模型,将飞机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设置在工作模式;
S2:通过动态频响分析仪获取等幅变频的正弦扫频信号,将正弦扫频信号以及主飞控舵面指令通过反向扫频模块处理后,将处理后的数据同时输入至作动器模型和动态频响分析仪;
S3:处理后的数据在作动器模型中进行运算,得到舵面偏角;
S4:飞行仿真模型接收到舵面偏角后进行仿真飞行,输出仿真飞行的运动姿态信息和角速率信息;
S5:自动飞行控制律模型接收运动姿态信息和角速度信息,通过其解算出控制律指令;
S6:将控制律指令传送至主飞控模型,获得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将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输入动态频响分析仪;
S7:在动态频响分析仪中,根据通过S5输入的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以及S2输入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稳定裕度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包括将飞行仿真模型设定在飞行构型状态,所述工作模式包括在俯仰姿态保持模态、倾斜姿态保持模态、垂直速度模态、高度控制模态、航向保持模态以及航向选择模态中选出的一种模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正弦扫频信号的幅值为0.3V、频率为0.1~3Hz,所述正弦扫频信号在输入反向扫频模块前需进行A/D转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飞控舵面指令包括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方向舵指令和用于切换舵面的扫频舵面切换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扫频模块工作过程如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1时,对舵面指令中的升降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升降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将副翼舵指令、方向舵指令以及加入扫频信号的升降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2时,对舵面指令中的副翼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副翼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升降舵指令、方向舵指令和加入扫频信号的副翼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3时,对舵面指令中的方向舵指令加入扫频信号,将加入扫频信号后的方向舵指令和扫频信号相加后取反的数据至动态频响分析仪;同时将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和加入扫频信号的方向舵指令传输至作动器模型;
若扫频舵面切换指令为4时,无信号源输入,不进行扫频,直接将接收的升降舵指令、副翼舵指令和方向舵指令输出至作动器模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飞行控制律模型包括俯仰姿态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倾斜姿态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垂直速度控制律子模型、高度控制控制律子模型、航向保持控制律子模型和航向选择控制律子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包括如下步骤:
S7.1:在动态频响分析仪中绘制的S2输入的处理后的数据相对于S5输入的反馈后的主飞控舵面指令的Bode图;
S7.2:读取Bode图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根据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进行稳定裕度判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还包括若不满足稳定裕度,则根据S7.2获取的结果计算超前-滞后矫正环节。
CN202111598523.7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Pending CN1143557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523.7A CN114355792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523.7A CN114355792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5792A true CN114355792A (zh) 2022-04-15

Family

ID=81100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8523.7A Pending CN114355792A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579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8842A (zh) * 2013-11-05 2014-02-0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地面伺服弹性试验虚拟开环扫频方法
CN103640712A (zh) * 2013-11-28 2014-03-19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自动驾驶稳定储备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4216402A (zh) * 2014-09-19 2014-12-1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数字电传主飞控系统动态测试方法
WO2015061557A1 (en) * 2013-10-24 2015-04-3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ircraft icing detector
CN205827135U (zh) * 2016-07-01 2016-12-21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机地面控制增稳稳定裕度试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1557A1 (en) * 2013-10-24 2015-04-30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ircraft icing detector
CN103558842A (zh) * 2013-11-05 2014-02-05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地面伺服弹性试验虚拟开环扫频方法
CN103640712A (zh) * 2013-11-28 2014-03-19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自动驾驶稳定储备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4216402A (zh) * 2014-09-19 2014-12-1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数字电传主飞控系统动态测试方法
CN205827135U (zh) * 2016-07-01 2016-12-21 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机地面控制增稳稳定裕度试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导;杨伟;杨朝旭;李建平;: "飞机稳定裕度试飞评估及激励信号优化", 科学技术与工程, no. 17, pages 76 - 80 *
邓为 等: "虚拟稳定裕度验证系统设计", 测控技术, vol. 34, pages 341 - 344 *
马晶宁;范世东;温泉;曹吉胤;: "螺旋桨无键安装液压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 舰船科学技术, no. 09, pages 25 - 2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ischler System identification methods for aircraft flight contro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Mettler Identification modeling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iniature rotorcraft
CN104932512A (zh) 一种基于mimo非线性不确定反步法的四旋翼位姿控制方法
CN108803639A (zh) 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四旋翼飞行器飞行控制方法
CN104590576A (zh) 一种舰载无人机自主着舰的飞行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40572A (zh) 一种临近空间大展弦比柔性飞行器风洞试验数据修正方法
Licitra et al. Optimal input design for autonomous aircraft
CN115236610A (zh) 一种基于雷达信号的多角度虚假目标模拟系统及方法
Matt et al. Frequency domain system identification of a small flying-wing uas
CN112068582B (zh) 一种倾转旋翼无人机过渡模式模型辨识方法
CN114355792A (zh) 一种控制律稳定裕度闭环验证方法
Smith et al.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dynamic trim control to automatic landing of carrier aircraft
Hecker et al. Advanced gust load alleviation system for large flexible aircraft
CN112650193B (zh) 一种两体动力学模型试验验证方法
CN111736487B (zh) 一种旋翼无人机协同控制系统用的半实物仿真系统及方法
CN112035947B (zh) 一种带整体油箱的机翼剖面载荷计算方法
Bennett et al. Flight flutter test and data analysis techniques applied to a drone aircraft
Forte et al. Gust Load Alleviation Control and Gust Estimation for a High Aspect Ratio Wing Wind Tunnel Model
Thomson et al. Prediction of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helicopters in constrained flight
Kelly et al. Flight investigation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vtol decelerating instrument approaches and landings
Bachelder et al. Predicting Pilot Performance, Workload, and Handling Qualities Using SCOPE
Merrick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 implicit model-following flight controller to lift-fan VTOL aircraft
Aponso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igher order helicopter dynamics using linear modeling methods
Chaudhuri et al. Hardware in loop simulation for missile guidance and control systems
Trainelli et al.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innovative solutions for helicopter in-flight noise monitoring and enhanced control based on rotor state measurem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