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53279B -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 Google Patents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53279B
CN114353279B CN202111496247.3A CN202111496247A CN114353279B CN 114353279 B CN114353279 B CN 114353279B CN 202111496247 A CN202111496247 A CN 202111496247A CN 114353279 B CN114353279 B CN 1143532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arbon dioxide
mode
dioxide concentration
concent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62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53279A (zh
Inventor
王烨
李建建
刘汉
张守信
芦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4962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53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53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3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53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53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空调开启温度调节模式下,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速率变化阈值;若是,则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浓度阈值,若是,则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若否,则开启新风模式以所述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若否,则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浓度阈值,若是,则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若否,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本申请能够有效防止空调的新风模式影响温度调节模式的工作,减少空调功耗。

Description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风空调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背景技术
新风空调为装备有新风系统的一种新型空调。新风系统在室内一侧设置有给风设备,用于向室内输送新鲜空气;同时,在室内另一侧设置有排风设备,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室外。
新风系统需要实时监测室内的空气参数,例如二氧化碳浓度、甲醛浓度、PM2.5浓度以及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若新风系统监测到的有害气体浓度过高时,则进行给排风更新室内空气。
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上体育课集体返回教室后,教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急剧上升,同时室内温度升高。当现有的新风空调检测到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室内温度分别达到各自的预设阈值时,会同时开启制冷以及新风功能。由于在制冷时,新风系统持续地给排风,导致一部分冷气被排出室外,造成制冷负荷加大,能耗增加。而且,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速率突然加快时,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现有的新风空调往往开启得并不及时,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
因此,为了使得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大小适配空调器的制冷工况,防止新风系统错误地将制冷或者制热完成的室内空气排到室外,亟需设计一种空调器与新风系统匹配的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开启温度调节模式下,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速率变化阈值;
若是,则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浓度阈值,若是,则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若否,则开启新风模式以所述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若否,则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浓度阈值,若是,则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若否,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浓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所述第一风量大于所述第二风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之后,包括:
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达到第一送风时间后,开启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之后,包括:
以所述第一风量进行送风达到第二送风时间,则关闭所述新风模式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所述第二送风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送风时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之后,包括:
以所述第二风量进行送风达到第三送风时间,则关闭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三送风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送风时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之后,还可以包括:
获取所述二氧化碳浓度;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判断是否开启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所述第一浓度阈值,则继续以所述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开启所述温度调节模式;若否,则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之后,包括:
获取所述二氧化碳浓度;
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则关闭所述新风模式;若否,则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包括:
获取室内增加的人数,根据所述室内人数以及第一浓度变化公式确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浓度变化公式为:人均二氧化碳增加值乘以所述室内增加的人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上一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所述上一时刻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以及第二浓度变化公式确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所述第二浓度变化公式为:当前时刻以及上一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差除以当前时刻以及上一时刻的时间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温度调控设备,基于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包括:温控系统、新风系统以及检测系统:
所述温控系统用于在所述温度调节模式的控制下调整室内温度;
所述新风系统用于在所述新风模式的控制下向室内送风;
所述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室内温度以及室内人数。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空调,包括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温度调控设备。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空调已开启温度调节模式的条件下,实时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确定送风量的大小,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浓度变化阈值,且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浓度阈值,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关闭该空调的温度调节模式,防止空调制冷或者制热后的空气被新风系统排出室外;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浓度变化阈值,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且维持该温度调节模式。
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小于浓度变化阈值,且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浓度阈值,则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且维持该温度调节模式;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小于浓度变化阈值,且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则不需要进行送风,进而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空调在新风模式下送风量较大时,开启新风模式的同时关闭温度调节模式,有效避免了室内的完成制冷或者制热的空气被新风系统浪费,减少了能耗。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申请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申请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申请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一
在日常生活中,当室内的人数突然增多或者用户的二氧化碳代谢速率升高时,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较高,导致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升高。由于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室内温度同时升高,空调的新风模式以及温度调节模式会同时开启,导致空调的新风系统将温控系统制冷或者制热完成的空气排出室外,造成温控系统持续工作,进而造成能耗升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参见图1,包括以下步骤:
100、在空调开启温度调节模式下,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200、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速率变化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00;若否则执行步骤400;
具体的,所述送风量包括第一风量和第二风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风量大于第二风量。
在空调的运行过程中,当空调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时,新风系统的风机以最高频率运行;当空调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时,新风系统的风机以最高频率的75%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控制新风系统实现不同的送风速度,空调通过控制新风系统的风机以不同频率运行进而调整送风速度。示例性的,当空调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时,新风系统的风机运行频率为该风机的最高频率的75%。在此处,新风系统的风机运行频率不构成本申请的限定。
为了确定新风系统的送风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判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速率变化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的计算方式包括:
方式一:
获取室内增加的人数,根据所述室内增加的人数以及第一浓度变化公式确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浓度变化公式为:人均二氧化碳增加值乘以所述室内增加的人数。
方式二:
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上一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所述上一时刻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以及第二浓度变化公式确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所述第二浓度变化公式为:当前时刻以及上一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差除以当前时刻以及上一时刻的时间差。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当前时刻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后,当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所述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300。
300、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浓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310;若否则执行步骤320。
310、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320、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的新风系统的风机以最高频率运行,将室内的空气进行快速更换,同时,为防止新风将空调完成制冷或者制热的空气排出室外,在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时,关闭空调的温度控制模式,避免空调的完成制冷或者制热的空气被浪费。
进一步的,若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则执行步骤320:
在空调的日常应用中,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大于速率变化阈值时,由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当空调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将会降低,并在较短一段时间内,降低至小于速率变化阈值。因此,空调的新风系统排放的室内空气量对空调功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当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小于所述速率变化阈值,则执行步骤400:
400、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浓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410;若否则执行步骤420。
410、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
在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时,空调的新风系统排放的室内空气量较小,对空调功耗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步骤410中,继续开启空调的温度调节模式。
进一步的,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则执行步骤420。
420、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浓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空调已开启温度调节模式的条件下,实时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确定送风量的大小,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浓度变化阈值,且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浓度阈值,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关闭该空调的温度调节模式,防止空调制冷或者制热后的空气被新风系统排出室外;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大于或等于浓度变化阈值,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且维持该温度调节模式。
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小于浓度变化阈值,且二氧化碳浓度大于或等于第二浓度阈值,则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且维持该温度调节模式;若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小于浓度变化阈值,且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则不需要进行送风,进而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空调在新风模式下送风量较大时,开启新风模式的同时关闭温度调节模式,有效避免了室内的完成制冷或者制热的空气被新风系统浪费,减少了能耗。
实施例二
在空调的新风模式下,室外的空气快速替换室内的空气,减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第二浓度阈值时,需要关闭新风模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能够根据空调的送风时间确定送风量,参见图2,包括以下步骤:
500、判断空调的新风模式的送风量;若空调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则执行步骤510;若空调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则执行步骤52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式的送风量包括第一风量和第二风量。
510、判断空调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是否达到第一送风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530;若否则执行步骤540:维持空调当前的状态。
520、判断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是否达到第三送风时间;若是则执行步骤550;若否则执行步骤540:维持空调当前的状态。
530、开启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540、判断是否达到第二送风时间;若否执行步骤550;若是则执行步骤560;
550、维持空调当前的状态;
560、关闭所述新风模式。
当空调以新风模式进行送风时,空调根据第一风量或者第二风量的送风时间确定送风量。
进一步的,第一送风时间大于第二送风时间,第二送风时间大于第三送风时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时间是根据实验值以及经验值确定的预设参数。
在容积为45立方米的实验室中,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高于浓度变化阈值,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一浓度阈值时,空调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持续时间为第一送风时间,具体为5分钟。当送风完成,若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低于浓度变化阈值,则空调开始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并开启温度调节模式。由于二氧化碳浓度还高于第一浓度阈值,空调继续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持续时间为第二送风时间,具体为2分钟。当送风完成,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低于第二浓度阈值,则空调能够关闭新风模式。
当在容积为45立方米的实验室中,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高于浓度变化阈值,二氧化碳浓度高于第二浓度阈值时,由于第二浓度阈值比第一浓度阈值低,空调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持续时间为第三送风时间,具体为1分钟。当送风完毕,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将低于第二浓度阈值,则空调能够关闭新风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的新风控制方法,根据空调的送风时间确定送风量,判断空调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的送风时间,送风时间包括第一送风时间以及第二送风时间,当以第一风量工作并达到第一送风时间时,开启空调的温度调节模式,增加用户的舒适度,避免室内空气过热或者过冷。当以第一风量工作并达到第二送风时间时,关闭新风模式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当空调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达到第三送风时间,直接关闭新风模式。
实施例三
在空调的新风模式下,室外的空气快速替换室内的空气,减低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于第二浓度阈值时,需要关闭新风模式。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根据室内的二氧化碳的实时浓度确定送风量,参见图3,包括以下步骤:
600、判断空调的新风模式的送风量;若空调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则执行步骤610;若空调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则执行步骤630;
610、判断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620;若否,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新风模式的送风量包括第一风量和第二风量。
620、开启温度调节模式;
630、判断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650;若否则执行步骤6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浓度阈值小于第一浓度阈值。
当空调以第二风量进行换风时,则直接执行步骤630。
640、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
650、关闭新风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的新风控制方法,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确定送风量。当空调开启新风模式的第一风量时,实时判断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小于第一浓度阈值,若则开启空调的温度调节模式,增加用户的舒适度,避免室内空气过热或者过冷。当空调以第一风量或者第二风量工作,使得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小于第二浓度阈值,则直接关闭新风模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新风模式开启后,通过实时监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确定新风模式的关闭方式。
实施例四
一种温度调控设备,基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或者实施例三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温控系统、新风系统以及检测系统:
所述温控系统用于在所述温度调节模式的控制下调整室内温度;
所述新风系统用于在所述新风模式的控制下向室内送风;
所述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室内温度以及室内人数。
实施例五
一种新风空调,设置有实施例四所述的温度调控设备。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再做详细阐述说明。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案。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另外,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此外,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的上述方法中部分或全部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申请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申请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申请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7)

1.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空调开启温度调节模式下,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速率变化阈值;
若是,则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浓度阈值,若是,则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若否,则开启新风模式以所述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若否,则判断所述二氧化碳浓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二浓度阈值,若是,则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若否,则维持空调当前的运行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浓度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所述第一风量大于所述第二风量;
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之后,包括:
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达到第一送风时间后,开启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之后,包括:
以所述第一风量进行送风达到第二送风时间,则关闭所述新风模式同时保持所述温度调节模式;所述第二送风时间小于所述第一送风时间;
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之后,包括:
以所述第二风量进行送风达到第三送风时间,则关闭所述新风模式;所述第三送风时间小于所述第二送风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关闭所述温度调节模式之后,还可以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
根据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判断是否开启所述温度调节模式;
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所述第一浓度阈值,则继续以所述第一风量进行送风,并开启所述温度调节模式;若否,则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新风模式以第二风量进行送风之后,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
若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小于所述第二浓度阈值,则关闭所述新风模式;若否,则维持当前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包括:
获取室内增加的人数,根据所述室内增加的人数以及第一浓度变化公式确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所述第一浓度变化公式为:人均二氧化碳增加值乘以所述室内增加的人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风空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还可以包括:
获取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以及上一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根据所述当前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所述上一时刻的所述二氧化碳浓度以及第二浓度变化公式确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速率;
所述第二浓度变化公式为:当前时刻以及上一时刻的二氧化碳浓度的浓度差除以当前时刻以及上一时刻的时间差。
6.一种温度调控设备,基于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温控系统、新风系统以及检测系统:
所述温控系统用于在所述温度调节模式的控制下调整室内温度;
所述新风系统用于在所述新风模式的控制下向室内送风;
所述检测系统用于实时检测所述二氧化碳浓度、室内温度以及室内人数。
7.一种新风空调,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度调控设备。
CN202111496247.3A 2021-12-08 2021-12-08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Active CN114353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6247.3A CN114353279B (zh) 2021-12-08 2021-12-08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6247.3A CN114353279B (zh) 2021-12-08 2021-12-08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3279A CN114353279A (zh) 2022-04-15
CN114353279B true CN114353279B (zh) 2023-05-12

Family

ID=81096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6247.3A Active CN114353279B (zh) 2021-12-08 2021-12-08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532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5082B (zh) * 2022-06-27 2024-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系统和空调系统
CN115111652B (zh) * 2022-07-05 2023-11-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519303B1 (ko) * 2003-05-28 2005-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환기 시스템의 풍량 제어 방법
CN100516689C (zh) * 2004-07-08 2009-07-2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换气系统风量的控制方法
CN103727621B (zh) * 2013-12-31 2016-05-25 西安工程大学 基于二氧化碳监测与冷量梯级利用的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13606660B (zh) * 2021-08-04 2022-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新风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53279A (zh) 2022-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53279B (zh)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温度调控设备以及新风空调
CN106016616B (zh) 空调防凝露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02901181B (zh) 空调室内机防冷风的控制方法
CN103574835B (zh) 空调器室外风机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000336B (zh) 温度调节设备异常工作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09323377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084475A (zh) 空调器制冷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135814B (zh) 冰箱控制方法及冰箱
CN106524433A (zh) 定频空调控制方法
CN109631250A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8088143B (zh) 风机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冷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86326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73848B (zh) 空调加湿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473478A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587336B (zh) 空调器低温制冷持续运转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9210692A (zh) 一种空调自动控制方法和空调
CN112050446A (zh) 新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2665243B (zh) 一种用于养殖的空调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系统
CN107270475A (zh) 空调室外机自主休眠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654177B (zh) 用于空调器的静音控制方法
CN108375169B (zh) 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空调器
CN107906682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与空调器
CN109163429A (zh) 多联机系统及其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251567A (zh) 一种制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08644964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和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