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8293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8293A
CN114338293A CN202011063776.XA CN202011063776A CN114338293A CN 114338293 A CN114338293 A CN 114338293A CN 202011063776 A CN202011063776 A CN 202011063776A CN 114338293 A CN114338293 A CN 114338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delay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delay
time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377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昕宇
刘鹍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377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8293A/zh
Priority to EP21874277.3A priority patent/EP4210239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19116 priority patent/WO202206861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8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8293A/zh
Priority to US18/192,032 priority patent/US20230231742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4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sounding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78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 H04B7/0481Special codebook structures directed to feedback optimisation using subset selection of codeb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Parameters other than those covered in groups H04B7/0623 - H04B7/0634, e.g. channel matrix rank or transmit mode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2Channel estimation of frequency respons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使得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并由终端设备根据来自于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获得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以及,由网络设备在估计上行信道时考虑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和上行导频信号联合估计上行信道,其中,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可指示强径的时延位置,能够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andmultiple output,MIMO)技术中,基站通过接收用户发送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来估计上行信道信息,再利用TDD上下行信道互易性获取下行信道信息,进而设计对应的预编码进行下行数据传输。
目前,由于上行发射功率较低,干扰较大,SRS的信干噪比通常很低(<0分贝(dB)),上行信道估计的精度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精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更加灵活地实现下行信道探测的去使能。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一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并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终端设备还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可选的,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用于上行信道的估计。
采用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并由终端设备根据来自于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获得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网络设备在估计上行信道时考虑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和上行导频信号联合估计上行信道,能够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终端设备可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则处理模块可基于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因此更为高效地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以降低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可进一步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如基站),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二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导频信号。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并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以上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一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频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采用以上方法,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载波单元上的SRS更加准确地估计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上的上行信道,其中,第一载波单元属于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中的一个,以提高传输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所述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其中R2为大于等于R1的正整数;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频域资源位置从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中选取R1个时延位置;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1个时延位置确定第三时延信息。采用该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估计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终端设备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可由第二通信装置执行,第二通信装置可以是通信设备或能够支持通信设备实现该方法所需的功能的通信装置,例如芯片。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如基站),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芯片,或者为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其他部件。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以第二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进行说明。
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以上第四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所示方法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一通信装置。所述第一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第三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终端设备。下面以第一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例如,所述收发模块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一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五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一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收发模块为例进行介绍。
在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可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处理模块可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收发模块还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可选的,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用于上行信道的估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可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则处理模块可基于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因此更为高效地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以降低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可进一步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可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在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所示方法时,该通信装置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一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在执行以上第三方面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频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处理模块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收发模块还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可根据所述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可根据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其中R2为大于等于R1的正整数;处理模块可根据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频域资源位置从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中选取R1个时延位置;处理模块可根据所述R1个时延位置确定第三时延信息。采用该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估计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在执行以上第三方面所示方法时,该通信装置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三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例如该通信装置为如前所述的第二通信装置。所述第二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具体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第四方面或其任一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例如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示例性地,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示例性地,所述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或者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或其他部件。示例性地,所述通信设备为网络设备。下面以第二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例如该网络设备为所述的网络设备。例如,所述收发模块也可以通过收发器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或者,发送模块可以通过发送器实现,接收模块可以通过接收器实现,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是不同的功能模块,或者也可以是同一个功能模块,但能够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通信设备,收发器例如通过通信设备中的天线、馈线和编解码器等实现。或者,如果第二通信装置为设置在通信设备中的芯片,那么收发器(或,发送器和接收器)例如为芯片中的通信接口,该通信接口与通信设备中的射频收发组件连接,以通过射频收发组件实现信息的收发。在第六方面的介绍过程中,继续以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以及,以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收发模块为例进行介绍。
其中,在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可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导频信号,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处理模块可根据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在执行以上第二方面所示方法时,该通信装置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在执行以上第四方面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可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收发模块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处理模块可根据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在执行以上第四方面所示方法时,该通信装置的有益效果可参照第四方面及其可能的设计中的有益效果。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五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或第六方面所述的通信装置。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或其任意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S的频域资源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S信号表达方式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域SRS信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逻辑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应理解,下面所介绍的方法实施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也可以应用于装置实施例或系统实施例中。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量反馈方法可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以及网络设备102。
应理解,以上无线通信系统既可适用于低频场景(sub 6G),也可适用于高频场景(above6G)。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第五代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通信系统或未来的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系统等。
以上所示终端设备101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terminal)、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设备等。该终端设备101可具备无线收发功能,其能够与一个或多个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如无线通信),并接受网络设备提供的网络服务,这里的网络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图示网络设备102。
其中,终端设备101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装置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终端装置等。
另外,终端设备101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终端设备101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终端设备101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该终端设备101具体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设备101也可以是具有通信模块的通信芯片,也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车辆,或者车载设备(如车载通信装置,车载通信芯片)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或称接入网站点)。其中,接入网设备是指有提供网络接入功能的设备,如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基站等等。网络设备102具体可包括基站(base station,BS),或包括基站以及用于控制基站的无线资源管理设备等。该网络设备101还可包括中继站(中继设备)、接入点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基站或者NR基站等。网络设备102可以是可穿戴设备或车载设备。网络设备102也可以是具有通信模块的芯片。
比如,网络设备102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 nodeB,gNB)、LTE系统中的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CRAN系统下的无线控制器、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传输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或移动交换中心等。网络设备101还可包括未来6G或更新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
下面以图1所示的系统为例,说明现有技术中信道探测的方式。其中,信道探测方式可包括依据上行导频信号(或称上行探测参考信号)进行的上行信道探测,和依据下行导频信号(或称下行探测参考信号)进行的下行信道探测。
典型的下行信道探测基于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进行,即由终端设备101根据网络设备102发的CSI资源配置对网络设备102发送的CSI-RS信号进行测量,以获得下行信道特征,并由终端设备101根据网络设备102发送的CSI上报配置向网络设备102上报下行信道特征。
上行信道探测一般是基于上行探测参考信息(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进行的,即由网络设备102向终端设备101发送SRS配置,由终端设备101根据SRS配置发送SRS,并由网络设备102对终端设备101发送的SRS进行测量,以获得上行信道特征。
示例性的,基于图1所示通信系统,可实现基于稀疏SRS的TDD MIMO通信。
稀疏SRS技术的本质思想是通过SRS图案(pattern)以及序列设计,使能不同用户(也就是不同的终端设备)的信道在时延域正交,例如图2所示,UE1和UE2分别的信道在时延域正交,因此在频域上占用相同的频域资源,从而可在相同的SRS开销下复用更多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稀疏SRS之后,会先估计各个终端设备叠加的等效时延域信道,之后再通过时延搬移,恢复各个终端设备的信道,具体恢复各个终端设备的信道的方式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说明。
目前已有的稀疏SRS信道估计方案利用了频域信道在时延域的稀疏性(即少量时延抽头包含了信道的大部分能量)。假设网络设备第i个端口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第j个端口的SRS信号为yij,则其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091
其中,hij表示网络设备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在发送SRS的子载波上的频域信道,A表示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DFT)行抽取矩阵,该DFT行抽取矩阵按照发送SRS的子载波位置对DFT矩阵进行行抽取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092
表示网络设备第i个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的时延域信道,nij表示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的第j个发送端口间的加性噪声向量。
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从接收的SRS信号yij中估计时延域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01
的问题等价为稀疏信号重构问题,可以采用经典的压缩感知算法进行求解,如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matching pursuit,OMP)算法等。
然而,随着复用终端设备的数量的增加,等效时延域信道中需估计的时延径(或简称为径)数会成倍增加,这会导致上行信道估计精度的下降,其中,一个时延径对应于时延信道向量中的一个元素。另一方面,由于上行发射功率较低,干扰较大,SRS的信噪比通常很低(<0分贝(dB)),时延径也难以被准确估计,这也会严重影响上行信道估计的精度。因此可以看出,若想充分获得稀疏SRS高复用能力带来的增益,须先解决上行信道估计精度低这一瓶颈问题。
为了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精度,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实施。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可包括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部件(比如处理器、电路、芯片或芯片系统等),这里的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1。第二通信装置可包括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部件(比如处理器、电路、芯片或芯片系统等),这里的网络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2。
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例如,终端设备发送SRS。
可选的,在S101之前,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配置(或称上行导频信号的配置信息)。以上行导频信号是SRS为例,上行导频信号配置可包括SRS的资源集,SRS的资源集用于终端设备发送SRS。
可选的,这里的上行导频信号为稀疏SRS。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导频信号。
S1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例如,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CSI-RS。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
可选的,在S102之前,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或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根据该反馈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其中,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导频信号获得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比如,下行导频信号为CSI-RS,则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可包括CSI。
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是CSI为例,CSI反馈配置可用于配置CSI反馈的内容,比如,配置终端设备反馈信道质量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和/或秩指示符(rank indicator,RI)等,则终端设备可根据CSI反馈的内容向网络设备发送CQI和/或RI。
可选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比如,在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中携带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的信息。
S103:终端设备根据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其中,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该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该网络设备和该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与该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该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或称发射端口)到该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下行信道,比如为该网络设备的第i个发送端口到该终端设备的第j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下行信道。
可选的,其中P为小于或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该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i=1、2……M,j=1、2……K。此外,P的取值也可以设置为其他值,比如设置为常数。P的取值可通过预配置方式确定,或者由网络设备指示(比如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指示)。
示例性的,该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
与该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
与该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或者,
与该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中至少L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的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
应理解,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可用于指示根据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能量最强的时延径。
此外,当与该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网络设备的第i个发送端口到该终端设备的第j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下行信道,则Np可表示为Nij
S1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其中,终端设备可根据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确定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或者由网络设备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以外的其他信息指示终端设备确定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或者可有终端设备根据预配置确定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在向网络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中携带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例如。当下行导频信号为CSI-RS时,终端设备可在CSI报告中携带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其中,CSI报告可用于反馈下行信道信息,比如,用于携带CSI反馈的内容。示例性的,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指示终端设备发送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则终端设备可在下行CSI中携带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此外,终端设备也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以外的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比如,终端设备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以外的单独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S105: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以及上行导频信号确定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
采用以上方法,可由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并由终端设备根据来自于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获得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网络设备在估计上行信道时考虑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和上行导频信号联合估计上行信道。由于下行发射功率高于上行发送功率,终端设备一般能够更为准确地获得下行信道信息,此时对于TDD系统等具备上下行信道互易性的系统,网络设备可根据下行信道估计获得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和上行导频信号进行联合上行信道估计,因此能够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的准确度。
可选的,若上行导频信号包括稀疏SRS,则可在不增加SRS开销的情况下获得更为准确的上行信道估计结果,提高基于稀疏SRS的信道估计的精确度。
在S103的实施中,终端设备可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并根据第二时延信息以及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该第二时延信息可指示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第二时延信息可指示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可选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中,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第二时延信息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组成的集合的子集,Np≤T。此外,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
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根据S101中的上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二时延信息。
下面结合图5,以上行导频信号为SRS为例,对网络设备确定第二时延信息的方式进行说明。
假设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的第j个发送端口的SRS信号为yij,yij满足前述公式一。
其中hij表示网络设备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在发送SRS的子载波上的频域信道,A表示DFT行抽取矩阵,该DFT行抽取矩阵按照发送SRS的子载波位置对DFT矩阵进行行抽取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1
表示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的时延域信道,nij表示网络设备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的加性噪声向量。
基于以上假设,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2
表示第(i,j)个收发端口之间的时延信道(或称上行时延信道),即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的上行信道。从图5中可以看出,各个收发端口之间的信道具有十分接近的时延径位置,但径能量差异较大。如果单独估计每个收发端口之间的信道的时延径,一些能量较低的径很容易被噪声淹没,无法准确估计,比如图5中第二收发端口信道的第k径。但是由于第一收发端口信道的第k径能量较大,如果将第一收发端口信道和第二收发端口信道联合在一起,则第k径仍可被准确估计。
基于上述思想,可以将所有时延信道联合在一起估计时延位置集合,以克服噪声影响。具体而言,我们可以将式(1)重新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3
其中,M'表示网络设备的接收端口总数,K'表示终端设备的发送端口总数,N表示加性噪声矩阵,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4
均为稀疏的时延信道,且时延径位置均相同,即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5
S(·)为时延位置提取函数。我们称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6
为各个时延信道共享的时延位置集合,则从已知的Y中估计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7
的问题等价为经典的多观测矢量(multiplemeasurement vector)问题,可以采用经典的同步OMP(simultaneous OMP,SOMP)等算法进行求解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8
此后,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时延信息,该第二时延信息可指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9
示例性的,第二时延信息可指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10
中包含的元素数量T,即指示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和/或,第二时延信息可指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211
中包含的T个元素即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另外可能的方式中,可以将公式二所示的Y与AH相乘,然后求相乘后矩阵AHY能量最大的若干行,获得T,AH表示A的转置矩阵。
另外公式二是系统模型公式,有很多等价变换,不应理解为该公式作为确定Y的表达式的唯一方式,比如可以将Y、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
或者N等全部由矩阵转化为向量等。
可选的,第二时延信息可包括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
中的全部T个元素,或者说,第二时延信息可包括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3
可选的,若系统的循环前缀(cycle prefix,CP)长度为NCP,则可以假设时延位置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4
中的所有元素均小于NCP,网络设备可在发送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5
中的全部元素时,仅需要按照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6
比特(bit)进行量化,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7
为上取整函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二时延信息包括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8
则网络设备在发送下行导频信号(如CSI-RS)时,第i个发送端口(1≤i≤M)仅需要在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9
个子载波上发送下行导频信号,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0
表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1
中元素总个数,因此相比于现有每个资源块都要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方式,可以极大降低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开销。Q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2
中频域位置的数量,或称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3
中元素数量,可表示为|Ρ|。
可选的,假设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4
为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或称子载波位置)集合。其中,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可成非等间隔分布。非等间隔分布是指,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5
包括的全部导频信号占用的子载波非均匀分布,比如,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6
包括的全部导频信号占用的子载波编号分别为l0、l1、……lQ,则l0、l1、……lQ非成等差数列。
示例性的,可令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7
以及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8
的最优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19
满足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0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1
表示按照位置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2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3
分别抽取DFT矩阵的行和列组成的子矩阵,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4
表示矩阵X的弗比尼斯(Frobenius)范数,即X的每个元素的平方和。公式三的物理含义是使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5
的列相关性尽可能的小,因此根据公式三确定的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6
所包括的频域位置成非等间隔分布,从而保证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估计精度。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通过第一信息指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7
可选的,在S102之前,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可用于指示下行导频信号的时域位置和/或频域位置。该第一信息可承载于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媒体访问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控制元素(MAC-control element,MAC CE)或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
此外,根据公式三可知,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8
仅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29
有关,由于终端设备可以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30
因此网络设备无需将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31
下发用户,可由终端设备根据公式三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32
即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二时延信息确定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
在另外的实现方式中,为了降低计算复杂度,并避免各个终端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不同(若不同,则其他用户在这些频域位置上无法发送数据),可以将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在全带内均匀排列即可,可以保证各个用户在相同的频域位置(如子载波)上发送下行导频信号。
下面以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时延信息,且第二时延信息包括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333
的场景为例,说明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的确定方式。
假设用户第j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网络设备第i个发送端口所发送的下行导频信号(例如CSI-RS)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
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3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4
表示网络设备第i个发送端口与用户第j个接收端口间在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子载波上的频域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5
表示DFT行抽取矩阵,该DFT行抽取矩阵按照发送下行导频信号的子载波位置对DFT矩阵进行行抽取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6
表示网络设备第i个发送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接收端口间的时延域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7
为稀疏向量,且终端设备可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8
时,则公式四可以近似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9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0
表示按照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1
抽取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2
的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3
表示按照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4
抽取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5
的元素。当网络设备每个发送端口在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6
个子载波上发送CSI-RS时,已知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7
估计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8
等价为经典的最小二乘问题,其解满足: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19
其中,等效噪声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0
能量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1
如果下行导频信号的子载波集合满足公式三,则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2
满足: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3
其中,由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4
接近单位阵,因此等效噪声的能量最小,下行信道估计精度最高,也就是说,当下行导频信号的子载波集合满足公式三时,等效噪声的能量最小,下行信道估计精度最高。
当终端设备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5
后,可按照幅值大小对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6
中元素进行降序排列,并选择前Nij个元素位置作为第(i,j)个时延信道的强径位置,即可获得第一时延信息集合,该集合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7
示例性的,Nij的取值可由网络设备在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指示。比如,终端设备可根据网络设备在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中携带的配置信息计算获得Nij的取值。
在S104中,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时,可将每个时延信道的强径位置上报至网络设备。
此外,在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且第二时延信息包括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8
时,终端设备可将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中每个元素在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29
中的相对位置发送至网络设备,实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的指示。比如,终端设备发现某一个时延信道的强径位置为8(即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中的一个元素为8),而8在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30
中是第2个元素,则终端设备仅需向网络设备发送2。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降低反馈开销,即将反馈开销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31
降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32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33
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克服上下行的定时偏差,比如,由于定时问题,终端设备估计的强径位置8在网络设备侧看来应该是位置7,此时如果终端设备反馈位置8则会造成性能损失,但如果用户反馈的是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434
中的第二个数,则网络设备仍可获得正确的时延位置信息。
在S105的实施中,网络设备可根据上行导频信号以及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估计第(i,j)个上行信道上的强径增益和弱径增益。强径增益比如是能量达到设定值的时延径上的增益,和/或,可以是能量最大的前Np个时延径的增益。弱径增益比如是能量未达到设定值的时延径上的增益,和/或,可以是能量最大的前Np个时延径以外的其他时延径的增益。
具体来说,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时延信息指示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强径位置估计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上行信道上强径的增益。如前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该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网络设备和该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与该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该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该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下行信道,比如为该网络设备的第i个发送端口到该终端设备的第j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下行信道。也就是说,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可指示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强径数量、时延域位置或者增益中的至少一项。此外,由于上下行信道互易行,网络设备可根据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强径数量和/或时延域位置和上行导频信号估计上行信道上这些强径位置上的增益。
示例性的,可根据公式六确定强径增益,比如,网络设备的第i个发送端口到该终端设备的第j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强径增益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1
满足: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2
此外,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指示的强径位置以外的其他径的位置为弱径,网络设备可根据上行导频资源和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3
确定弱径增益。
以上行导频信号为SRS为例,在SRS信噪比较低时(比如<0dB),每个下行信道上的弱径很容易被噪声淹没,此时在估计上行信道时仅考虑强径增益,而将弱径增益置零则可以有效去噪,提升信道估计精度。然而,当SRS信噪比较高时(>0dB),弱径本可被正确估计,此时若仍将弱径置零则会导致信道估计精度下降。因此网络设备应该判决在何时应该仅估计强径,在何时应该同时估计强径和弱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行的方式是网络设备仅根据SRS接收信号重新估计每个上行信道上的强径位置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4
并和用户上报的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5
进行比对。若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6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7
大部分元素相同(比如可设门限90%),则认为SRS信噪比较高。或者,网络设备可以直接估计上行信噪比,以确定SRS是否处于高信噪比区间。
若判决应同时估计强径和弱径,则此时网络设备在估计完强径之后,会消除其干扰,即在式(1)中减去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8
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9
之后网络设备再继续估计弱径。由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510
仅包含弱径,且仍为稀疏向量。因此,弱径的估计仍可以按照压缩感知算法,比如OMP进行求解。
此外,在S105的实施中,当第一时延信息指示强径增益时,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时延信息获取强径增益,而不需要再重新确定。
网络设备还可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强径增益,当上行SRS信噪比较低时,网络设备自身估计的强径增益不一定准确,因此终端设备上报强径增益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信道估计准确度。此外,对于非天选场景,终端设备无法在部分端口上发送SRS信号的情况下,可以由终端设备反馈强径增益,使得网络设备仍然可以在各个上行信道上获得部分较为准确的时延。但需要指出的时,同时反馈强径增益会导致更高的反馈开销,只有在部分场景下(比如上面提到的两个场景)才能实现增益大于开销。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在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中携带Np个径中至少L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的增益,或者,至少L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的增益按照n bit进行量化后的值。比如,可以对增益的相位在0-2π内按x bit均匀量化,对增益的幅值,在预先设定的量化范围按ybit均匀量化。
其中,是否在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中携带强径增益、携带多少个强径增益和/或按照几bit进行量化可由网络设备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向终端设备进行指示。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通过第二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第一时延信息集合。该第二信息例如可承载于RRC消息、MAC CE或DCI中。比如,第二信息承载于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或者说,第二信息包括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通过第三信息指示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该第三信息例如可承载于RRC消息、MAC CE或DCI中。该第三信息可与第二信息相同,或者,第二信息可与第三信息承载于同一消息、信令或信息。
应理解,当终端设备未接收到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时,可根据下行导频信号接收信号估计每个下行信道上的强径位置,获得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比如,如果终端设备没有接收到第二时延信息,则可直接对公式四进行OMP求解,获得能量最大的Np个元素的位置,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可由第一通信装置和第二通信装置实施。其中,第一通信装置可包括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中的部件(比如处理器、电路、芯片或芯片系统等),这里的终端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1。第二通信装置可包括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中的部件(比如处理器、电路、芯片或芯片系统等),这里的网络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102。
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2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
或者说,终端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单元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
可选的,在S201之前,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配置。上行导频信号配置的设置方式可参照图4所示流程中的说明,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可选的,这里的上行导频信号为稀疏SRS。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导频信号。
S202: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其中,第一载波单元为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中的一个。
或者说,网络设备通过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
相应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
可选的,在S203之前,网络设备可向终端设备发送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用于终端设备根据该反馈配置向网络设备发送下行信道状态信息。该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的设置可参照图4所示流程中的说明,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S203: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该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可选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可用于配置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三时延信息,比如,在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中携带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三时延信息的信息。
可选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可指示R1
S204: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相应地,网络设备接收第三时延信息。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在向网络设备反馈的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中携带第三时延信息。具体方式可参照本申请中在描述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中携带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时的说明。
此外,终端设备也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以外的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时延信息。比如,终端设备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以外的单独信令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时延信息。
S205: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以及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上行信道。
采用以上方法,网络设备可根据第一载波单元上的SRS更加准确地估计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上的上行信道,其中,第一载波单元属于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中的一个,以提高传输性能。
以上图6所示方法的步骤也可如图7所示。通过图7可知,当终端设备通过载波单元2发送SRS,且网络设备通过载波单元1至载波单元3发送CSI-RS时,终端设备可估计载波单元1至载波单元3范围内时延信道对应的强径位置,并将估计结果上报至网络设备,由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结果和上行导频信号估计终端设备的上行信道。
示例性的,当CSI-RS在第一载波单元f1和第二载波单元f2发送,且SRS信号在第一载波单元f1发送,则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接收到的终端设备的第j个发送端口的SRS信号满足: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1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2
表示在第一载波单元上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在发送SRS的子载波位置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3
上的频域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4
表示DFT行抽取矩阵,该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9
是按照发送SRS的子载波位置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6
对DFT矩阵进行行抽取获得的,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7
表示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的宽带时延域信道(即联合考虑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宽带信道所对应的时延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78
表示网络设备的第i个接收端口与终端设备第j个发送端口间的加性噪声向量。
此外,假设用户第j个端口接收网络设备第i个端口发送的CSI-RS信号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
则可获得以下公式: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3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4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5
分别表示在第一载波单元f1和第二载波单元f2上发送CSI-RS的子载波位置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6
当宽带时延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7
为稀疏向量,且假定其非零位置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8
时,则基于公式十,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9
中求解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0
可视为经典的压缩感知问题,终端设备可采用OMP的算法求解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1
之后,终端设备将估计的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32
通过第三时延信息指示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接收第三时延信息,可获知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3
中的元素即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的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此外,根据公式九,各个载波单元频域信道均对应相同的宽带时延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4
当CSI-RS在第一载波单元f1和第二载波单元f2发送时,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5
满足: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6
其中,近似式是因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7
为稀疏向量,不属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8
的元素可忽略。
基于公式十一,则两个载波单元之间的频域信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19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0
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1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2
为对角旋转矩阵,其由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3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4
唯一确定。举例说明,考虑一个4×4的DFT矩阵,则其后两行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5
与前两行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6
具有如下关系: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7
如果进一步,当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8
时,则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29
可满足: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30
即在公式十三的基础上抽取对角矩阵中属于S的行和列,形成子矩阵,获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831
根据公式十二可知,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
仅取决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2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22
其中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21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5
对于网络设备来说是已知的,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6
由终端设备上报至网络设备,一旦网络设备根据第一载波单元上接收的SRS估计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7
就可以根据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8
推导出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9
可选的,在S203中,终端设备可根据上行导频信号以及下行导频信号确定该第三时延信息。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根据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确定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其中R2为大于等于R1的正整数,并根据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频域资源位置从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中选取R1个时延位置,根据所述R1个时延位置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例如,根据公式十二可知,在计算Φ时需要计算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0
如果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1
不可逆,则由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2
推导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3
就会导致极大的误差。因此,在第一载波单元发送SRS的子载波位置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4
确定后,应选取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5
保证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6
可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一种可能的做法是在公式十中,先通过OMP等算法获得非零位置集合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7
的元素数量为R2,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先根据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确定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之后,终端设备验证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8
是否满足AH(F1,S1)A(F1,S1)可逆,如果可逆,则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19
否则,从
Figure BDA00027130988900001920
中删除对应幅度最小的元素,重新验证删除后的集合是否满足上述条件,直到满足为止。其中确定的S包括的元素数量为R1。其中,R1≤R2
以上过程以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通过第一载波单元和第二载波单元发送的下行导频信号为例说明了图6所示流程估计上行信道的方法,应理解,当网络设备通过更多载波单元发送下行导频信号时,可通过类似的方法估计上行信道。比如,对以上公式十至公式十四进行适当扩展,用于估计上行信道。具体扩展方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中以上实施理所公开的方式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的,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通过第四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反馈第三时延信息。该第三信息例如可承载于RRC消息、MAC CE或DCI中。比如,第四信息承载于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或者说,第四信息包括下行信道状态信息反馈配置。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中用来实现上述方法的通信装置。因此,上文中的内容均可以用于后续实施例中,重复的内容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例如为图8所示的终端设备800。
终端设备800包括处理模块810和收发模块820。示例性地,终端设备800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终端设备800是终端设备时,收发模块82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8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当终端设备800是具有上述终端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82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8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终端设备800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82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模块8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8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收发模块82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81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1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比如生成由收发模块820发送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和对由收发模块820接收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进行处理。收发模块82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和发送操作,例如S101、S102、S104、S201、S202和S2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收发模块82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收发模块82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820是发送模块,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820是接收模块;或者,收发模块820也可以是两个功能模块,收发模块820可以视为这两个功能模块的统称,这两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图6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
其中,在执行图4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820可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处理模块810可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收发模块820还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可选的,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用于上行信道的估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20还可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则处理模块810可基于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因此更为高效地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以降低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20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可进一步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810可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20还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在执行图6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820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频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处理模块810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收发模块820还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810可根据所述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模块810可根据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其中R2为大于等于R1的正整数;处理模块810可根据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频域资源位置从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中选取R1个时延位置;处理模块810可根据所述R1个时延位置确定第三时延信息。采用该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估计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820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通信装置的示意性框图。示例性地,通信装置例如为网络设备900。
该网络设备900可包括处理模块910和收发模块920。示例性地,网络设备900可以是所述的网络设备,也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其他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当网络设备900是网络设备时,收发模块920可以是收发器,收发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910可以是处理器,处理器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当网络设备900是具有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部件时,收发模块920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910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处理器。当网络设备900是芯片系统时,收发模块920可以是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输入输出接口、处理模块910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央处理单元。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模块910可以由处理器或处理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收发模块920可以由收发器或收发器相关电路组件实现。
例如,处理模块91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执行S105,再比如生成由收发模块920发送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和/或对由收发模块920接收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进行处理,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92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和/或接收操作,例如S101、S102、S104、S201、S202以及S2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另外,收发模块920可以是一个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既能完成发送操作也能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收发模块92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例如,在执行发送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920是发送模块,而在执行接收操作时,可以认为收发模块920是接收模块;或者,收发模块920也可以是两个功能模块,收发模块920可以视为这两个功能模块的统称,这两个功能模块分别为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完成发送操作,例如发送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操作,接收模块用于完成接收操作,例如接收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操作。
其中,在执行上述图4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920可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导频信号,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处理模块910可根据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920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920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920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在执行以上图6所示方法时,收发模块920可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收发模块920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处理模块910可根据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920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
当该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时,图10示出了一种简化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便于理解和图示方便,图10中,终端设备以手机作为例子。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射频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终端设备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等。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种类的终端设备可以不具有输入输出装置。
当需要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设备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为便于说明,图10中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设备产品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存储器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设置,也可以是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射频电路视为终端设备的收发单元(收发单元可以是一个功能单元,该功能单元能够实现发送功能和接收功能;或者,收发单元也可以包括两个功能单元,分别为能够实现接收功能的接收单元和能够实现发送功能的发送单元),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设备的处理单元。如图10所示,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单元1010和处理单元1020。收发单元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处理单元也可以称为处理器,处理单板,处理模块、处理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单元1010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单元,将收发单元1010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单元,即收发单元1010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收发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器、或收发电路等。接收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或接收电路等。发送单元有时也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应理解,收发单元101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发送操作和接收操作,处理单元1020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上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其他操作。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102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S10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比如生成由收发单元1010发送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和对由收发模块1020接收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进行处理。收发单元101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全部接收和发送操作,例如S101、S102、S104、S201、S202和S2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示例性的,处理单元1020可执行类似于由处理模块810执行的动作,或者说,处理模块1020包括处理模块810。收发单元1010可执行类似于由收发模块820执行的动作,或者说,收发单元1010包括收发模块820。
当该通信装置为芯片类的装置或者电路时,该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电路和/或通信接口;处理单元为集成的处理器或者微处理器或者集成电路。
可选的,在执行图4所示方法时,收发单元1010可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处理单元1020可用于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收发单元1010还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可选的,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用于上行信道的估计。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单元1010还可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则处理单元1020可基于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因此更为高效地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以降低开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单元1010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可进一步提高上行信道估计精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020可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单元1010还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在执行图6所示方法时,收发单元1010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并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频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处理单元1020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收发单元1010还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020可根据所述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1020可根据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其中R2为大于等于R1的正整数;处理单元1020可根据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频域资源位置从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中选取R1个时延位置;处理单元1020可根据所述R1个时延位置确定第三时延信息。采用该设计,可进一步提高估计准确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单元1010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装置可以如图11所示。装置1100包括一个或多个射频单元,如远端射频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1110和一个或多个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也可称为数字单元,digital unit,DU)1120。所述RRU 1110可以称为收发模块,该收发模块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接收模块,或者,该收发模块可以是一个能够实现发送和接收功能的模块。该收发模块可以与图9中的收发模块920对应,即可由收发模块执行由收发模块920执行的动作。可选地,该收发模块还可以称为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等,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111和射频单元1112。所述RRU 1110部分主要用于射频信号的收发以及射频信号与基带信号的转换,例如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BBU 1110部分主要用于进行基带处理,对基站进行控制等。所述RRU 1110与BBU 1120可以是物理上设置在一起,也可以物理上分离设置的,即分布式基站。
所述BBU 1120为基站的控制中心,也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可以与图9中的处理模块910对应,主要用于完成基带处理功能,如信道编码,复用,调制,扩频等等,此外,可由处理模块执行由处理模块910执行的动作。例如所述BBU(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例如,执行S302,或生成上述第一配置和第一配置对于的至少一个第二配置、第一信息或第三信息等。
在一个示例中,所述BBU 1120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单板构成,多个单板可以共同支持单一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络),也可以分别支持不同接入制式的无线接入网(如LTE网络,5G网络或其他网络)。所述BBU 1120还包括存储器1121和处理器1122。所述存储器1121用以存储必要的指令和数据。所述处理器1122用于控制基站进行必要的动作,例如用于控制基站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关于网络设备的操作流程。所述存储器1121和处理器1122可以服务于一个或多个单板。也就是说,可以每个单板上单独设置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单板共用相同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此外每个单板上还可以设置有必要的电路。
例如,BBU 112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除了收发操作之外的全部操作,例如执行S105,再比如生成由RRU 1110发送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和/或对由RRU 1110接收的消息、信息和/或信令进行处理,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RRU 1110可以用于执行图4或者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全部发送和/或接收操作,例如S101、S102、S104、S201、S202自己S204,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其中,在执行上述图4所示方法时,RRU 1110可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导频信号,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该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BBU 1120可根据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RRU 1110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RRU 1110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RRU 1110还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在执行以上图6所示方法时,RRU 1110可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RRU 1110还可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BBU 1120可根据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上行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RRU 1110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上述的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终端设备,以及包括图1所示的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可选的,该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执行图4或图6所述的通信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所述计算机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该芯片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相关的流程。该芯片系统可包括该芯片,还可存储器或收发器等其他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或芯片系统,该芯片可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提供的图4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相关的流程。该芯片系统可包括该芯片,还可存储器或收发器等其他组件。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需要说明的是,当处理器为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时,存储器(存储模块)集成在处理器中。
应注意,本文描述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以此为例但不限于: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紧凑型光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通用串行总线闪存盘(universal serial bus flash disk)、移动硬盘、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导频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下行导频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所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确定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10.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导频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下行导频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包括P个第一时延信息,所述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和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下行信道有关,所述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有关的下行信道为所述网络设备的一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一个接收端口间的下行信道,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径的个数Np,Np为正整数;或者,Np个径中L个径分别的时延增益,L为小于等于Np的正整数;或者,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对应的下行信道的Np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为小于等于M×K的正整数,所述p=1、2……P,M表示所述网络设备的发送端口数,K表示所述终端设备的接收端口数。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延信息集合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13.如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时延信息,所述第二时延信息用于指示:
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径的个数T,其中T为正整数;和/或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与所述网络设备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上行信道的T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中的Np个径的时延位置为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的子集,Np≤T,所述第p个第一时延信息具体用于指示所述Np个径的时延位置在所述T个径的时延位置中的索引。
15.如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其中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的频域位置非等间隔分布。
16.如权利要求10-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时延信息集合。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令还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接收第二时延信息。
18.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频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导频信号以及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第三时延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其中R2为大于等于R1的正整数;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发送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的频域资源位置从所述下行信道的R2个时延位置中选取R1个时延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R1个时延位置确定第三时延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8-20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22.如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2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第一载波单元的上行导频信号;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二载波单元至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导频信号,其中F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所述第一载波单元为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频单元中的一个;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时延信息,所述第三时延信息根据所述下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与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下行信道有关,所述第三时延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下行信道的径个数R1,R1为正整数;和/或,所述下行信道R1个径分别的时延位置;
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时延信息以及所述上行导频信号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K’个发送端口到所述网络设备的M’个接收端口之间的所述第二载波单元至所述第F载波单元的上行信道。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时延信息通过下行信道状态信息携带。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四信息,所述第四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时延信息。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0-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8-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所述指令,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23-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63776.XA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3382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776.XA CN114338293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1874277.3A EP4210239A4 (en) 2020-09-30 2021-09-17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1/119116 WO2022068616A1 (zh) 2020-09-30 2021-09-17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8/192,032 US20230231742A1 (en) 2020-09-30 2023-03-29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776.XA CN114338293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8293A true CN114338293A (zh) 2022-04-12

Family

ID=80949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3776.XA Pending CN114338293A (zh) 2020-09-30 2020-09-30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231742A1 (zh)
EP (1) EP4210239A4 (zh)
CN (1) CN114338293A (zh)
WO (1) WO202206861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53672B (zh) * 2016-01-07 2020-04-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天线系统中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及终端
US10637551B2 (en) * 2018-08-09 2020-04-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neric reciprocity base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frameworks for advanced networks
CN113452418A (zh) * 2018-12-18 2021-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1356171A (zh) * 2018-12-21 2020-06-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csi上报的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31742A1 (en) 2023-07-20
EP4210239A4 (en) 2024-03-20
EP4210239A1 (en) 2023-07-12
WO2022068616A1 (zh) 2022-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67764A1 (en) Signaling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ignaling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8809386B (zh) 传输预编码矩阵的指示方法和设备
US10903888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nfiguration device for reference signal and communication node
CN109152035B (zh) 一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dci的方法及装置
CN112217550B (zh) 预编码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826664B2 (en) Reference signal send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WO2018127193A1 (zh) 信道状态信息反馈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KR101969001B1 (ko) 다중 안테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기지국, 사용자 장비 및 시스템
RU2750572C1 (ru) Способ и аппаратура обработки сигналов
WO201820213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8166401A1 (zh) 一种确定设备波束互易性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7148429A1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4788198B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94381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943943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943804B (zh)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788184A (zh) 一种信道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338293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134769A (zh) 一种抑制远端干扰的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US1197921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N111741482B (zh) 一种确定和获得下行干扰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211023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26253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8118071A (zh)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805776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