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7939A -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7939A
CN114337939A CN202210023985.4A CN202210023985A CN114337939A CN 114337939 A CN114337939 A CN 114337939A CN 202210023985 A CN202210023985 A CN 202210023985A CN 114337939 A CN114337939 A CN 114337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packet
data packet
loss rate
re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2398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康俊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lia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lia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lia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lian Cloud Computing Service Shangh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337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7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04L43/0829Packet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52Delay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该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其中,当检测到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数据包时,忽视复制包。

Description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云网融合,是云计算中引入网络的技术,通信网中引入云计算的技术。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加速网络架构发生深刻变革,云和网高度协同,不再各自独立。云网融合已经成为云计算领域的发展趋势。云计算业务的开展需要强大的网络能力支撑,网络资源的优化同样要借鉴云计算的理念,云网融合的概念应运而生。云网融合是基于业务需求和技术创新并行驱动带来的网络架构深刻变革,使得云和网高度协同,互为支撑,互为借鉴的一种概念模式,同时要求承载网络可根据各类云服务需求按需开放网络能力,实现网络与云的敏捷打通、按需互联,并体现出智能化、自服务、高速、灵活等特性。云网融合的服务能力是基于云专网提供云接入与基础连接能力,通过与云服务商的云平台结合对外提供覆盖不同场景的云网产品(如云专线、SD-WAN),并与其他类型的云服务(如计算、存储、安全类云服务)深度结合,最终延伸至具体的行业应用场景,并形成复合型的云网融合解决方案。
目前,许多企业拥有众多分支,分支不能访问总部的数据,总部不能获取分支的数据,传统的专线逐渐无法应对这类问题,不仅价格昂贵,部署时间长,也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复杂且不断弹性化的业务场景。越来越多的企业数据或应用开始上云,云上云下的互访互通也逐渐成为企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业务需求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员工不满足于在办公室办公,家,咖啡店,茶室,酒店等场所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员工的办公或会客场所。在外办公的人员无法访问企业内部应用,也没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来办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当连接不稳定时,通过主动连接以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提升了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
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
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
其中,当检测到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数据包时,忽视复制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以及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当检测到丢包率超过30%时,触发数据包复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数据包复制被触发时,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
接收端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以及
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设备,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软件应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软件应用程序,所述软件应用程序各程序能够相对应地执行所述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系统,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系统包括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实时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包复制模块;所述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并且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所述实时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其中,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数据包时,忽视复制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丢包率超过30%时,触发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执行数据包复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并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会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优化方法,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实时检测链路,以计算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和
(b)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和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以及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检测到丢包率超过30%时,触发数据包复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当数据包复制被触发时,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
接收端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以及
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包括:
一用户端接入设备;
一云端中央控制器;以及
提供接入和汇聚将流量导入骨干网的一服务接入网关,其中所述用户端接入设备通过所述服务接入网关与所述云端中央控制器实现网络连接,其中所述网络系统实时检测链路,以计算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实时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包复制模块;所述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并且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所述实时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其中,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数据包时,忽视复制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并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会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云网融合平台的系统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所述网络系统云网融合平台的层次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优化方法的方法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本发明为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如图1所示为基于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的流程图,阐述了为解决本发明提出的问题,以计算机程序处理流程为基础,通过计算机执行按上述流程编制的计算机程序,对计算机外部对象或者内部对象进行控制或处理的解决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系统,当连接不稳定时,通过主动连接以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提升了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
具体地,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
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
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
其中,当检测到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数据包时,忽视复制包。
更具体地,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
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
其中,当检测到丢包率超过30%时,触发数据包复制。
也就是说,通过算法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且会对链路进行实时探测,当丢包率超过30%的既定数值后,便会通过数据包复制技术来保证应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数据包复制被触发时,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
接收端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
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从而能够提高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可以以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提供本发明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可采取全硬件实施例、全软件实施例,或者组合软件和硬件的实施例的形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硬件、软件,或者软、硬件结合来实现。本发明可以在至少一个计算机系统中以集中方式实现,或者由分布在几个互连的计算机系统中的不同部分以分散方式实现。任何可以实现方法的计算机系统或其它设备都是可适用的。常用软硬件的结合可以是安装有计算机程序的通用计算机系统,通过安装和执行程序控制计算机系统,使其按方法运行。
本发明可以嵌入在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它包括使此处描述的方法得以实施的所有特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包含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具有包含于其中的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执行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计算机存储介质是计算机存储器中用于存储某种不连续物理量的媒体。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磁盘存储器、磁芯、磁鼓、磁带、激光盘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计算机存储介质并不局限于前述举例,前述例子仅仅作为举例而并不限于本发明。
与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系统,该系统为本发明的该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在计算机程序改进上的应用。
具体地,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系统包括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实时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包复制模块。
具体地,所述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并且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所述实时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其中,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数据包时,忽视复制包。
进一步地,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丢包率超过30%时,触发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执行数据包复制。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进一步地,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并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会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设备,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设备包括:软件应用程序、用于存储软件应用程序的存储器,以及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软件应用程序。所述软件应用程序的各程序能够相对应地执行本发明的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中的步骤。
硬件和软件的典型的结合可以是带有计算机程序的通用计算机系统,当程序被加载并被执行时,控制计算机系统,从而可以执行本发明揭露的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已参考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系统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说明了本发明。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方框的组合显然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器或者其他可编程的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台机器,从而指令(所述指令通过计算机或者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和/或方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的装置。
参照本发明说明书附图之图2至图4所示,进一步地阐明本发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所述网络系统云网融合平台包括操作后台、硬件设备以及用户端APP。本发明该优选实施例的所述网络系统云网融合平台主要被用于解决企业多分支组网,多分支与云组网,跨云组网,企业人员移动办公,访问应用优化等网络问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数据分析、媒体流量、存储需求和数据备份的增加,在数据中心、云环境、分支机构和其他远程位置之间传输的数据越来越多。流量的增长使得广域网(WAN)及其上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性能必须加以优化。随着流量的稳步上升,网络管理员也能看到敏感数据传输的延迟在不断增加。本发明的所述网络系统提供流量传输所需的扩展性和吞吐量的WAN和应用性能优化。另外本发明的所述网络系统使用重复数据删除、压缩和其他协议优化等技术来优化提高性能,包括提高带宽容量、网络延迟、协议和总体网络流量的监控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WAN建设面临多重挑战,包括建网链路成本高及组网复杂,在面临关键应用体验难保障的同时,又无法忽视全球网络运维复杂,分支网络状态不可视以及故障定位难等问题。
基于云网融合的所述网络系统包括一用户端接入设备10、一云端中央控制器20以及提供接入和汇聚将流量导入骨干网的一服务接入网关30,其中所述用户端接入设备10通过所述服务接入网关30与所述云端中央控制器20实现网络连接。所述用户端接入设备10可以被实施为企业站点或数据中心边缘接入路由器设备,所述云端中央控制器20被用于管理和配置服务接入网关30以及所述用户端接入设备10的接入,实现全网的几种调度和管理。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用户端接入设备10包括固定地址的路由器和移动用户端接入设备,比如移动通讯设备。
如图3所示,基于云网融合所述网络系统的服务平台分为四层,包括接入层、数据层、控制层、以及管理层,其中所述接入层主要是通过CPE\UCPE\VCPE等多种类型客户端设备;其中所述数据层包括多WAN接入、多WAN池化、多WAN捆绑等;其中所述控制层包括智能选路、智能QoS、overlay隧道、TCP/UDP广域网传输优化、NFV安全等;其中所述管理层包括智能应用识别、安全/运维策略统一管理、设备统一管理、全网统一监控等。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基于云网融合的所述网络系统包括一组网模块,其中所述客户端接入设备10比如高性能的分支机构客户端边缘设备(CPE),即虚拟CPE(vCPE),其极其易于部署并且支持各种吞吐性能级别。支持WAN端的多个有线连接选项,并且可以从Orchestrator以远程方式调配。当启用时,其可以自动检测线路特征,如带宽、延迟等。所述客户端接入设备10使用SD-WAN Gateway跨所有可用链路构建一个安全的叠加网络,并开始按照所配置的策略引导应用。Dynamic Multi-Path Optimization(DMPO)可以动态地引导数据包通过最佳可用路径进行传输,并应用按需链路修复来保护关键应用免受底层传输性能欠佳的影响,从而确保提供卓越的应用体验。
基于云网融合的所述网络系统包括一应用保障模块,动态多路径优化根据性能指标、应用要求、应用业务优先级以及链路成本,并针对每个数据包将数据包引导至最佳链路。可利用多条便宜的宽带链路和租用线路创建一条虚拟的高带宽管道,以改善WAN经济效益和质量。确定业务优先级较高的实时流量(例如VOIP)后,可执行按需前向纠错操作,以减少或消除丢包。
基于云网融合的所述网络系统包括一运维模块,云端集中编排功能提供集中式策略管理、监控、故障排除以及简化的控制平面元素。其多租户体系架构使操作员可以轻松调配新客户并跨多个客户进行管理。策略框架针对网络如何引导应用流跨不同传输模式流向混合云目标提供了业务级抽象化处理功能。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动态路径优化技术是建立在应用和链路解耦,链路组策略分离和备份链路策略基础上进行的。持续监控路径和链路,自动检测容量和感知每个数据包的传输状态,当初始路径建立失败或超过设定阈值,实时流量将被自动切换到第二条路径上。TCP流量以每包为基础可以在2个或多个链路上负载均衡(链路聚合)。网关和终端将包重新排序。特定的应用程序流可以聚合多个互联网链路来获得更高的吞吐量,从而提升链路容量和可用性。
当网络连接不稳定时,所述网络系统会通过主动连接以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复制包提升了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通过算法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且会对链路进行实时探测,当丢包率超过30%的既定数值后,便会通过数据包复制技术来保证应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发送端在发送应用数据包时,会同时发送1份或更多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依据线路质量,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进行解码并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会将实际包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以提高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
详细地说,所述网络系统针对最后一公里的优化,即移动端接入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最后网络连接,因此,所述网络系统提供以下优化服务。
TCP协议优化技术
TCP协议优化算法,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得到充分保障。TCP发送方发出的每一个数据包都要求接收方反馈确认是否收到该包。如因链路丢包等因素导致接收方没有收到,则发送方会重新发送该包(一次或多次)直到对方确认收到。这种“发送-确认”机制保证了TCP传输数据的可靠性和传输效率,用户流量完全感知不到底层物理链路的丢包,因此体验更好。FEC智能前向纠错技术
FEC通过在传输数据中增加额外的冗余校验码达到在出现丢包时无需重传即可恢复所传输用户数据的效果。简单来说,FEC在所传输数据包中额外携带一部分冗余数据,一旦出现丢包情况,就可以通过这些冗余数据在接受一侧将丢失的数据加以恢复,避免发送方再次传输所产生的延迟。智能FEC是一个动态算法,增加或减少基于丢包率和链路容量的修正包的数量。可对个别的协议,端口和应用做配置。
数据包复制技术
当连接不稳定时,所述网络系统会通过主动连接以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复制包提升了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特别是应对网络质量差或者高丢包率所产生的影响。
如图4所示,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实时检测链路,以计算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和
(b)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
可以理解的是,复制包提升了所述网络系统在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特别是应对网络质量差或者高丢包率所产生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该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系统的优化方法通过算法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且会对链路进行实时探测,当丢包率超过预设范围后,便会通过数据包复制技术来保证应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发送端在发送应用数据包时,会同时发送1份或更多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依据线路质量,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进行解码并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会将实际包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以提高最后一公里的可用性。相应地,还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以及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其中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当数据包复制被触发时,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接收端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以及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发明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该原理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实时检测链路,以计算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和
(b)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优化方法,其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和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优化方法,其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以及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优化方法,其中当检测到丢包率超过30%时,触发数据包复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优化方法,其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当数据包复制被触发时,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网络优化方法,其中所述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
接收端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以及
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7.一种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用户端接入设备;
一云端中央控制器;以及
提供接入和汇聚将流量导入骨干网的一服务接入网关,其中所述用户端接入设备通过所述服务接入网关与所述云端中央控制器实现网络连接,其中所述网络系统实时检测链路,以计算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当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包,当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包便会忽略复制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系统,进一步包括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实时检测模块以及数据包复制模块;所述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建立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并且计算网络丢包率和延时;所述实时检测模块用于实时检测网络连接的状态以及网络丢包率,对链路执行实时探测;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网络连接不稳定或者网络丢包率高于预设范围时,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持续执行主动连接并且复制所有应用的数据;其中,当所述实时检测模块检测到接收终端收到第一个数据包时,忽视复制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所述数据包复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同时发送至少一份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其中,发送端发送应用数据包的复制包数量是依据线路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网络系统,其中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执行解码并将复制包替换原有应用数据包中丢失的部分,完成后会将实际的应用数据包的整合情况反馈给传输端,传输端根据反馈的实际情况并结合网络状态和协议,通过数据包复制算法模型中的算法计算出下一次发送数据包和复制包的数量。
CN202210023985.4A 2021-06-23 2022-01-10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 Pending CN11433793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53580 2021-06-23
CN202110695358.0A CN113438057A (zh) 2021-06-23 2021-06-23 基于sd-wan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7939A true CN114337939A (zh) 2022-04-12

Family

ID=7775729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5358.0A Withdrawn CN113438057A (zh) 2021-06-23 2021-06-23 基于sd-wan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CN202210023985.4A Pending CN114337939A (zh) 2021-06-23 2022-01-10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5358.0A Withdrawn CN113438057A (zh) 2021-06-23 2021-06-23 基于sd-wan云网融合技术的数据包复制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34380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6535A (zh) * 2023-03-24 2023-06-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tcp的数据链路聚合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14425B (zh) * 2022-07-12 2024-02-23 清华大学 网络扫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445A (zh) * 2006-01-12 2006-07-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移动流媒体传输的无缝切换的方法
CN101714908A (zh) * 2008-10-07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冗余发送增强多媒体终端抗丢包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71514A (zh) * 2016-05-19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数据发送装置
CN107911668A (zh) * 2017-11-29 2018-04-13 天津聚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图传系统及方法
CN107995036A (zh) * 2017-11-30 2018-05-04 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90945A (zh) * 2019-11-20 2020-03-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445A (zh) * 2006-01-12 2006-07-19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移动流媒体传输的无缝切换的方法
CN101714908A (zh) * 2008-10-07 2010-05-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冗余发送增强多媒体终端抗丢包能力的系统和方法
CN105871514A (zh) * 2016-05-19 2016-08-17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以及数据发送装置
CN107911668A (zh) * 2017-11-29 2018-04-13 天津聚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图传系统及方法
CN107995036A (zh) * 2017-11-30 2018-05-04 杭州电魂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90945A (zh) * 2019-11-20 2020-03-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66535A (zh) * 2023-03-24 2023-06-3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基于tcp的数据链路聚合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057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9049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 resilient VPN connection
CN114337931A (zh)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丢包补偿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US9716616B2 (en) Active IP forwarding in an event driven virtual link aggregation (vLAG) system
RU2620995C2 (ru) Способ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обновления состояний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го отказоустойчивого сетевого межсоединения (drni)
CN114337939A (zh)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网络系统和网络优化方法
JP5784644B2 (ja) ネットワーク接続上の信頼性機構の選択的な無効化
US8938521B2 (en) Bi-directional synchronization enabling active-active redundancy for load-balancing switches
CN114363242A (zh)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动态多路径优化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Song et al. A congestion avoidance algorithm in SDN environment
CN104468358A (zh)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系统的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CN104639464A (zh) OpenFlow交换机上实现跨交换机链路聚合的系统及方法
US20120155458A1 (en) Repeated Lost Packet Retransmission in a TCP/IP Network
CN11347264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节点、网络管理器及系统
CN103124290B (zh) 基于反向隔离装置与隔离网关结合应用的负载均衡方法
CN114363243B (zh) 基于云网融合技术的骨干链路优化方法、系统以及设备
US9762433B2 (en) Fault tolerant folded CLOS networks
US20120113870A1 (en) Configuration of network links in a virtual connection environment
CN113676399A (zh) 服务接入网关动态智选方法和基于云网融合的网络系统
WO2014048128A1 (zh) 环网中点到多点业务的保护方法及环网中的上环节点
WO2009152700A1 (zh) 管理网络设备端口状态的方法、系统及中转设备
US10778510B2 (en) Coordinat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system
EP1774682B1 (en) Automatic resynchronization of physically relocated links in a multi-link frame relay system
CN102255716B (zh) 一种对协议状态的设备间备份的方法及系统
WO2014044088A1 (zh) L2tp网络的保护方法、装置及系统
Cisco Internetworking Fundamentals Self-Study Gui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