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7783B -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7783B
CN114337783B CN202111655372.4A CN202111655372A CN114337783B CN 114337783 B CN114337783 B CN 114337783B CN 202111655372 A CN202111655372 A CN 202111655372A CN 114337783 B CN114337783 B CN 114337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tellite
processing unit
borne
service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553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7783A (zh
Inventor
虞志刚
丁文慧
高吉星
冯旭
陆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ET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ET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ETC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ETC
Priority to CN2021116553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7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7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7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7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7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及业务处理方法,所述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包括: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承载在卫星上的星载处理单元通过星间链路组网临机构建而成;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通过地面网络互联临机构建而成,和/或商用云构建而成;管理控制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请求、将所述用户请求拆分成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并将所述服务下发至所述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所述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管理控制单元将用户请求进行服务拆分并下发,使得临机构建的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与地面中心处理单元可以根据自身的计算能力处理相应的服务,提高了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星地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及业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流数据分析、自动驾驶、远程医疗等新兴应用的不断发展,对通信网络的时延和带宽需求更加苛刻。然而,传统卫星在轨计算、存储资源极其有限,通常仅能对电磁信号进行物理层的弯管转发,将数据传输到后端数据处理中心,在数据处理中心处理之后再传给用户,无法对其承载的数据内容进行识别和处理。显而易见的是,这一处理模式将产生很大的响应时延,并占用整个卫星通信网络的带宽,影响用户体验质量和网络性能,无法满足新兴应用的需求。近年来,航天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宇航级计算、存储设备能力逐步增强,星载计算能力获得较大的跃升。同时,商业航天的快速推动使CTOS器件被广泛应用,部分地面高性能、低成本的器件经过简单的加固之后运行在空间环境,星载计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受功耗、体积、重量等限制,单颗卫星能够搭载的资源类型和数量仍将有限,导致单颗卫星的星载计算能力有限。因此面对广泛的计算能力需求,如何提高服务响应速度成为最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及业务处理方法,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星载计算能力有限,服务响应速度慢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包括:
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承载在卫星上的星载处理单元通过星间链路组网临机构建而成;
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通过地面网络互联临机构建而成,和/或商用云构建而成;
管理控制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请求、将所述用户请求拆分成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并将所述服务下发至所述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所述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理控制单元部署于地面和/或卫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理控制单元包括多个管理控制子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管理控制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用户请求以及各个所述卫星运行情况,将所述服务下发至至少一个所述星载处理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星载处理单元包括:
星载平台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管理控制单元下发的服务,并基于所述服务生成指令,还用于向所述管理控制平台反馈服务运行信息;
虚拟化基础设施,由多种处理资源构建而成;
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用于从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分配、管理和释放所述虚拟化基础设施中的虚拟化资源;
星载运行平台,用于从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配置所述虚拟化基础设施;
星载APP,搭载于所述星载运行平台,所述星载运行平台为所述星载APP提供运行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还用于:
向所述管理控制单元反馈其所在的卫星在轨情况,以使所述管理控制单元将所述服务下发至在轨卫星所搭载的星载平台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多种处理资源包括多个异构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间边缘处理单元所承担的业务包括时敏性业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分布式部署在地面信关站、移动信关站以及运控中心中的至少一个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的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管理控制单元获取用户请求,并将所述用户请求拆分成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
所述管理控制单元将所述服务下发至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管理控制单元将用户请求进行服务拆分并下发,使得临机构建的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与地面中心处理单元可以根据自身的计算能力处理相应的服务,提高了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星载处理单元架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运行模式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星地协同模式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卫星自主运行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参考图1,包括:
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承载在卫星上的星载处理单元通过星间链路组网临机构建而成。
可以理解的是,星间链路可以将一个或若干星载处理单元网构建空间边缘处理单元。星载处理单元位于卫星上。
临机可以理解为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的构建可以是变化的,包括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中星载处理单元的个数以及所涉及到的卫星都是可以变化。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确定所需星载处理单元个数,然后根据卫星运行情况以及星载处理单元工作状态,选择部分星载处理单元构建空间边缘处理单元。
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通过地面网络互联临机构建而成,和/或商用云构建而成。
可以理解,地面中心处理单元可以由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通过地面网络互联临机构建而成。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也可以由商用云构建而成。当然,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也可以是由地面通用处理平台与商用云混合构成的多云环境。
管理控制单元,用于获取用户请求、将用户请求拆分成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并将服务下发至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所述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以及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的构建以及确定均由管理控制单元控制。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管理控制单元根据用户请求,搭建并管理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以及地面中心处理单元。通过管理控制单元将用户请求进行服务拆分并下发,使得临机构建的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与地面中心处理单元可以根据自身的计算能力处理相应的服务,提高了对用户请求的响应速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各变型实施例,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描述简要,在各变型实施例中仅描述与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位于地面中心云中,换言之,地面中心云包括地面中心处理单元。
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位于空间边缘云中,换言之,空间边缘云包括空间边缘处理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若干服务可以串行运行,也可以并行运行,由管理控制单元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卫星与星载处理单元是一一对应的,每个卫星上搭载一个星载处理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服务链选择处理卫星的标准可以是卫星间的距离、计算能力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用户终端可获取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对外提供的各类服务。用户终端包括海、陆、空等各类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5,由承载在卫星上的星载处理单元通过星间链路组网临机组织构建的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具有卫星边缘处理单元计算环境,支持资源统一调度与管理,满足实时感知、通信、计算等服务,具备自治、自学习以及自演进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管理控制单元部署于地面和/或卫星。
例如,管理控制单元部署在地面。此时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为一种集中式架构,管理控制面位于地面,卫星上仅需要装载数据面功能以及单星的管理控制功能。可以很好地适应星上资源、功耗受限约束。
或者,管理控制单元部署在卫星。此时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为一种分布式架构,所有的卫星都部署星载处理单元以及管理控制单元。根据星座构型或者轨道分布,通过设定的机制选举若干卫星作为运维管控的锚定点。如此设计卫星不受地面约束,在星地链路存在干扰的情况下也可以自主运行、自主决策。
又或者,管理控制单元星地都有部署。此时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为集中式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架构,卫星节点和地面都部署全套功能软件,当地面控制节点失效或者星地之间链路不通的情况下,卫星节点启动运维管控功能,正常情况下卫星节点保留星载处理单元功能,接受地面控制中心的调度。
管理控制单元部署的位置不同,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可呈现不同的运行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有两种运行模式。参考图5与图6,一是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可以与地面中心处理单元协同运作,向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上报感知数据、状态数据和能力数据,同时获得信息支援、决策支持和行动指导,可以增强数据共享、任务迁移、资源调度、冗余备份和容错抗毁能力。参考图7,二是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也可以自主智能运作,通过利用卫星边缘侧获得的海量数据,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提高数据分析、场景感知、实时决策和自主协同等智能化服务。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管理控制单元包括多个管理控制子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管理控制单元包括:
协同编排系统,用于将用户请求拆分为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根据自身部署的策略将服务发布至指定平台,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协同编排系统会将服务进行重定向以保证用户端体验的稳定性,任务编排的软件实体还负责构建并维护分布式协同环境的整体资源。
运行支持系统,所有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均部署于运行支持系统中,用户接入运行支持系统后可以直接申请使用平台提供的应用,第三方开发机构可以申请获取平台对外开放的部分功能,获取数据处理、网联、协同感知等服务。运行支持系统负责应用的实例化以及用户权限核准,被批准的请求将移交给协同编排系统与星载运行管理系统作下一步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管理控制单元,用于:
根据用户请求以及各个卫星运行情况,将服务下发至至少一个星载处理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管理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卫星在轨情况以及服务数量,自由搭建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以及地面中心处理单元,换言之,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中星载处理平台的个数以及所属卫星都是可以调整的,同样的,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也是可以随意调整的,均通过管理控制单元基于卫星运行情况以及用于请求的业务进行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星载处理单元包括:
星载平台管理系统,用于接收管理控制单元下发的服务,并基于服务生成指令,还用于向管理控制平台反馈服务运行信息。
例如,星载平台管理系统接收平台配置文件以及任务编排器下发的服务规则文件,按要求生成星载运行平台资源配置的具体指令,对星载运行平台上需要运行的本地服务进行生命周期管理,并将服务运行的状态信息上报给任务编排器。
虚拟化基础设施,由多种处理资源构建而成。
例如,虚拟化基础设施为根据星载处理单元提供的CPU、GPU、DSP、FPGA、TPU、存储、接口等硬件资源利用虚拟化技术形成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各类虚拟化基础资源,可以提供IaaS服务能力。
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用于从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指令,分配、管理和释放虚拟化基础设施中的虚拟化资源。为服务的部署准备虚拟化基础资源组件,收集和报告虚拟化资源的性能和错误信息。
星载运行平台,是一组基础的功能软件的集合,一方面为上层的星载APP提供运行环境,支撑星载APP的服务发现、注册等。另一方面用于从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指令,配置所述虚拟化基础设施。并对跨平台任务协作提供通信支持,提供PaaS服务。
星载APP,搭载于星载运行平台,包括运行在星载运行平台之上的目标识别、数据压缩等各类APP。星载运行平台为星载APP提供运行环境。星载APP支持第三方开发,可构建星载的应用程序仓库(APPStore),形成空间分布式计算的服务窗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还用于:
向管理控制单元反馈其所在的卫星在轨情况,以使管理控制单元将服务下发至在轨卫星所搭载的星载平台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种处理资源包括多个异构资源。
例如,CPU、GPU、DSP、FPGA、TPU、存储、接口等硬件资源利用虚拟化技术形成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各类虚拟化基础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4,星载处理单元是“云化”的智能计算组件,由标准化、模块化的信号处理模块、拟态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存储模块和数据交换模块组成。这些模块类型可以是GPU、FPGA、DSP、CPU等异构资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单颗卫星内部形成“两网三中心”结构,“两网”即RapidIO网和千兆以太网,“三中心”即信号处理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存储中心。多颗卫星之间通过“池化”技术,将各个卫星内部的资源统一起来,形成空间上是分散的、逻辑上是统一的分布式计算处理平台,通过加载不同的功能软件实现不同数据、信息的处理和存储等功能。为兼顾计算效率与灵活性,引入结构随任务迁移、资源按需求调用的拟态计算技术。为实现软硬件解耦、时空间解耦,引入以数据为中心的通信中间件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可以用于承担时敏性业务。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由承载有星载处理单元的卫星组成,支持多种处理资源的统一调配,可满足实时感知、通信、计算等需求。即将卫星改造为边缘计算节点,将计算能力迁移到边缘计算节点上提供数据存储和计算能力。业务的计算任务规划在边缘计算节点上完成,避免了数据频繁回传于星地之间的时延消耗,降低了卫星通信网络的带宽消耗。降低了应用的响应时间,提高了业务的响应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不受宇航器件体积和功耗的约束,可以装配较强的处理资源,提供充沛算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分布式部署在地面信关站、移动信关站以及运控中心中的至少一个上。即地面通用处理平台可以部署于地面信关站、移动信关站、运控中心其中的一个上面,也可以在地面信关站、移动信关站、运控中心均进行部署。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是基于星载计算能力,构建星地协同、星间协同的卫星分布式计算网络架构,划分为物理架构、功能架构和软件架构。
物理架构,参考图1,包括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以及用户终端。
功能架构,参考图2,主要由星载处理单元和管理控制单元组成。星载处理单元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资源层,包括虚拟化基础设施、星载运行平台以及星载APP,分别提供IaaS、PaaS、SaaS等服务。二是管理层,包括负责星载处理单元管理的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以及单颗星载运行管理系统。管理控制单元负责全架构、跨星的运行管理与控制,主要由运行支持系统、协同编排系统组成。
软件架构,参考图3,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软件可以划分为基础资源层、操作系统层、虚拟化层、平台层、应用层、管理控制层六层。基础资源层,包括CPU、GPU、FPGA、DSP、TPU等异构星载处理资源,以及网络设备、接口设备以及数据库等基础设施资源。操作系统层,与基础资源层对接,实现各类硬件的驱动,提供软件部署基础环境,负责星载资源发现、接入以及纳管,是平台资源的管家,任务部署过程中的资源申请及释放也集成在该层。虚拟化层,利用容器技术对卫星网络中物理资源进行虚拟化抽象处理,在该层部署虚拟化、容器化、远程调用等软件实体,形成存储、通信、计算等功能分类且弹性的资源池。平台层,参考云计算、边缘计算理念,借鉴K8S、KubeEdge等开源软件架构,提供轻量级、开放、通用跨平台的开发框架,提供良好的用户开发环境,支持应用软件按需加载、第三方应用的开发部署,提供应用服务与云端的接口,提供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应用层,提供各类应用服务APP,包括卫星导航、目标探测、卫星通信和目标跟踪等业务类应用,也包括用于平台管理等基础APP,形成空间分布式计算的服务窗口。管理控制层,负责各种资源与控制,包括单星资源管理、多星协同管理、星地协同管理等层级,同时也是应用服务与云端的接口,提供服务的基础和保障,在该层部署服务监测、任务编排、服务调度等软件实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空间边缘计算架构可以划分为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 a service,SaaS)、平台即服务(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三种服务范式,其中基础资源层、操作系统层、虚拟化层协作,打造云化的基础设施,对外提供IaaS服务。平台层提供基础的软硬件与开发环境,对外提供PaaS服务。应用层提供各类应用服务APP,对外提供SaaS服务。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包括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管理控制单元及用户终端。
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由承载在卫星上的星载处理单元通过星间链路临机将一个或若干个卫星构建成适用于当前服务的空间边缘处理单元。
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由分布式部署于地面信关站、移动信关站及运控中心的地面通用处理平台临机构建成适用于当前服务的地面中心处理单元。
管理控制单元,在卫星、地面均有部署。用于获取用户请求、将用户请求拆分成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并将服务下发至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管理控制单元包括:
协同编排系统,用于将应用请求拆分为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根据自身部署的策略将服务发布至指定平台,当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该模块会将服务进行重定向以保证用户端体验的稳定性。
运行支持系统,所有需要与用户进行交互的功能均部署于运行支持系统中,用户接入运行支持系统后可以直接申请使用平台提供的应用,第三方开发机构可以申请获取平台对外开放的部分功能,获取数据处理、网联、协同感知等服务。运行支持系统负责应用的实例化以及用户权限核准,被批准的请求将移交给协同编排系统与星载运行管理系统作下一步处理。
用户终端包括海、陆、空等各类用户终端,用户终端可获取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对外提供的各类服务。
星载处理单元包括,
星载平台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管理控制单元下发的服务,并基于所述服务生成指令,还用于向所述管理控制平台反馈服务运行信息。
虚拟化基础设施,由多种处理资源构建而成。
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用于从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指令,分配、管理和释放虚拟化基础设施中的虚拟化资源。
星载运行平台,用于从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指令,配置虚拟化基础设施。
星载APP,搭载于所述星载运行平台,星载运行平台为所述星载APP提供运行环境。
参考图6,用户终端向距离最近的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的管理控制单元发送请求参数,包括位置信息、目标图像、通信服务。管理控制单元的运行支持系统收到用户请求参数后,对用户权限以及数据完整性进行校验,确认无误后激活相关星载应用,并向协同编排系统的任务编排器发送应用请求参数,包括服务类型、QoS需求、可靠性参数等。管理控制单元的协同编排系统收到应用请求参数后,通过任务编排软件将请求匹配至不同的服务,并将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至不同的星载平台管理系统,服务分配还需要在服务出现异常状态时对服务进行重定向。星载平台管理系统收到服务请求参数后生成本地的配置文件,包括待激活服务类型、服务生效时间、服务生效规则等。星载平台管理系统生成配置文件并发送至星载运行平台。星载运行平台根据收到的配置文件在本地激活相应服务,不同的服务会调用不同的虚拟化基础设施资源。虚拟化基础设施的资源被调用后,会将自身的资源占用情况上报至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虚拟化设施管理管理系统定期向星载平台管理系统更新资源使用状态。资源分配完毕后,星载平台管理系统会收到服务响应数据,并将其发送至任务编排器。协同编排系统收到全部的服务响应数据后即可得到应用响应数据,并将其发送至运行支持系统。运行支持系统收到应用响应数据后会得到用户响应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用户。用户得到用户响应数据,服务结束。
采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用户发送的请求,由卫星上的星载处理单元临机构成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与地面中心处理单元,对用户请求以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的卫星作为节点进行处理,减少了数据星地频繁传输造成的时延,降低了卫星通信网络带宽消耗,提高了对用户的响应速度,提升了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可以将各个实施例进行不同的自由组合。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基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的业务处理方法,包括:
管理控制单元获取用户请求,并将用户请求拆分成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
管理控制单元将服务下发至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服务链中的若干服务可以结合实际场景,由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架构中的不同资源进行串行或并行处理。最终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Claims (7)

1.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间边缘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承载在卫星上的星载处理单元通过星间链路组网临机构建而成以适用于服务;
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由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通过地面网络互联临机构建而成,和/或商用云构建而成以适用于服务;
管理控制单元,包括:
协同编排系统,用于将应用请求拆分为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根据自身部署的策略将所述服务发布至所述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所述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协同编排系统具有服务重定向功能;
运行支持系统,负责应用的实例化以及用户权限核准;
所述星载处理单元包括:
星载平台管理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管理控制单元下发的服务,并基于所述服务生成指令,还用于向所述管理控制单元反馈服务运行信息;
虚拟化基础设施,由多种处理资源构建而成;
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用于从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分配、管理和释放所述虚拟化基础设施中的虚拟化资源;
星载运行平台,用于从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获取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配置所述虚拟化基础设施;
星载APP,搭载于所述星载运行平台,所述星载运行平台为所述星载APP提供运行环境;
所述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有两种运行模式,包括:空间边缘处理单元自主智能运作;空间边缘处理单元与地面中心处理单元协同运作,向地面中心处理单元上报感知数据、状态数据和能力数据,同时获得信息支援、决策支持和行动指导;
用户终端向距离最近的地面中心处理单元的管理控制单元发送请求参数;所述管理控制单元的运行支持系统收到用户请求后,对用户权限以及数据完整性进行校验,确认无误后激活相关星载APP,并向所述协同编排系统发送应用请求;所述协同编排系统收到应用请求后,通过任务编排软件将请求匹配至不同的服务,并将服务根据实际情况分配至不同的星载平台管理系统,服务分配还需要在服务出现异常状态时对服务进行重定向;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收到服务请求参数后生成本地的配置文件并发送至所述星载运行平台;所述星载运行平台根据收到的配置文件在本地激活相应服务,不同的服务会调用不同的虚拟化资源;所述虚拟化资源被调用后,会将自身的资源占用情况上报至所述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所述虚拟化基础设施管理系统定期向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更新资源使用状态;资源分配完毕后,所述星载平台管理系统会收到服务响应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所述协同编排系统;所述协同编排系统收到全部的服务响应数据后即可得到应用响应数据,并将其发送至所述运行支持系统;所述运行支持系统收到应用响应数据后会得到用户响应数据,并将其发送至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控制单元部署于地面和/或卫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控制单元包括多个管理控制子单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处理资源包括多个异构资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边缘处理单元承担的业务包括时敏性业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地面通用处理平台分布式部署在地面信关站、移动信关站以及运控中心中的至少一个上。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的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控制单元获取用户请求,并将所述用户请求拆分成由若干服务组成的服务链;
所述管理控制单元将所述服务下发至空间边缘处理单元和/或地面中心处理单元进行处理。
CN202111655372.4A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Active CN114337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372.4A CN114337783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55372.4A CN114337783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7783A CN114337783A (zh) 2022-04-12
CN114337783B true CN114337783B (zh) 2023-11-17

Family

ID=81019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55372.4A Active CN114337783B (zh) 2021-12-30 2021-12-30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77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65165A (zh) * 2022-10-08 2023-03-2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多星多轨道全球互联宽带卫星通信系统
CN115802321B (zh) * 2022-11-04 2024-04-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服务功能编排的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781147B (zh) * 2023-08-09 2023-10-27 银河航天(北京)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卫星通信分布式运算系统的人工智能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21141A (zh) * 2018-07-24 2019-01-0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mec服务器的星地两级边缘网络及其协作方法
CN109818669A (zh) * 2019-01-18 2019-05-28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基于虚拟化的卫星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936619A (zh) * 2019-01-18 2019-06-25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空间信息网络架构、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US10419106B1 (en) * 2017-09-29 2019-09-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atellite-bas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in an extraterrestrial environment
CN110647391A (zh) * 2019-09-27 2020-01-03 北京邮电大学 面向星地协同网络的边缘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245845A (zh) * 2020-01-14 2020-06-05 北京邮电大学 空地异构网络中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11813560A (zh) * 2020-08-13 2020-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云池端的智能天基系统体系
CN112559123A (zh) * 2020-11-18 2021-03-26 山东英特力光通信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虚拟化技术的卫星地面接入站系统
CN112596910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多用户mec系统中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
WO2021221736A2 (en) * 2020-05-01 2021-11-04 Intel Corporation Edge computing in satellite connectivity environments
CN113778677A (zh) * 2021-09-03 2021-12-10 天津大学 面向sla的云边协同资源编排与请求调度智能优化方法
CN113794494A (zh) * 2021-07-30 2021-12-14 湖北微源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低轨卫星网络的边缘计算架构及计算卸载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19106B1 (en) * 2017-09-29 2019-09-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atellite-based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CDN) in an extraterrestrial environment
CN109121141A (zh) * 2018-07-24 2019-01-01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mec服务器的星地两级边缘网络及其协作方法
CN109818669A (zh) * 2019-01-18 2019-05-28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基于虚拟化的卫星业务处理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936619A (zh) * 2019-01-18 2019-06-25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一种基于雾计算的空间信息网络架构、方法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47391A (zh) * 2019-09-27 2020-01-03 北京邮电大学 面向星地协同网络的边缘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11245845A (zh) * 2020-01-14 2020-06-05 北京邮电大学 空地异构网络中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数据处理方法
WO2021221736A2 (en) * 2020-05-01 2021-11-04 Intel Corporation Edge computing in satellite connectivity environments
CN111813560A (zh) * 2020-08-13 2020-10-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云池端的智能天基系统体系
CN112559123A (zh) * 2020-11-18 2021-03-26 山东英特力光通信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资源池虚拟化技术的卫星地面接入站系统
CN112596910A (zh) * 2020-12-28 2021-04-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种多用户mec系统中的云计算资源调度方法
CN113794494A (zh) * 2021-07-30 2021-12-14 湖北微源卓越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低轨卫星网络的边缘计算架构及计算卸载优化方法
CN113778677A (zh) * 2021-09-03 2021-12-10 天津大学 面向sla的云边协同资源编排与请求调度智能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tellite-Terrestrial Integrated Edge Computing Networks: Architecture , Challenges, and Open Issues;Renchao Xie;《IEEE Network》;第224-231页 *
低轨卫星智能多接入边缘计算网络:需求、架构、机遇与挑战;王鹏;《移动通信》;第35-46页 *
基于通信云和承载网协同的算力网络编排技术;曹畅;《电信科学》;第55-62页 *
融合MEC 的星地协同网络:架构、关键技术与挑战;唐琴琴;《通信学报》;第162-18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7783A (zh) 2022-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37783B (zh) 一种空间分布式边缘计算装置及业务处理方法
Wang et al. A dynamic resource scheduling scheme in edge computing satellite networks
US10973083B2 (en) Multiple mesh drone communication
CN105743717B (zh) 基于sdn技术的天地一体化空间信息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9005108B (zh) 一种空间网络路由规划方法及系统
WO2019017981A1 (en) SPECIALIZATION OF ROLE IN COMBINED SATELLITE PLATFORMS
Jiang Software defined satellite networks: A survey
CN110753107A (zh) 天基云雾计算架构下的资源调度系统、方法和存储介质
Guo et al. Service coordination in the space-air-ground integrated network
Barritt et al. Loon SDN: Applicability to NASA's next-generation space communications architecture
Al Ridhawi et al. Design guidelines for cooperative UAV-supported services and applications
US202301640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ccess to compute resources distributed across a group of satellites
CN107872348B (zh) 一种面向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分域层次化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Li et al. Service function chain in small satellite-based software defined satellite networks
JP2023544073A (ja) 異種動的環境における複数のタスクの実行を可能に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Wang et al. Resource scheduling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 using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for space information network
Majumder et al. Edge computer-enabled internet of vehicle applications with secure computing and load balancing
Qiao et al. A service function chain deployment scheme of the software defined satellite network
CN114024894B (zh) 软件定义天地一体化网络中的动态传算方法及系统
Guo et al.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space service computing
Giorgetti et al. Kubernetes orchestration in sdn-based edg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Wang et al. A new mobile agent-based middleware system design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i et al. Space-ground TT&C resources integrated scheduling based on the hybri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He et al. Service-Oriente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SDN Enabled LEO Satellite Networks
Xia et al. Efficient Algorithms for Service Chaining in NFV-Enabled Satellite Edge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