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1718A -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1718A
CN114331718A CN202111576793.8A CN202111576793A CN114331718A CN 114331718 A CN114331718 A CN 114331718A CN 202111576793 A CN202111576793 A CN 202111576793A CN 114331718 A CN114331718 A CN 114331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transaction
node
response
cr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767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a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a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a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a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767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1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1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1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跨链交易方法应用于跨链交易系统,跨链交易系统包括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共识验证通过,则将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冻结;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对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中广播。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跨链交易的不安全问题,提高了跨链交易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区块链在本质上是一个共享数据库,存储于区块链中的数据具有可追溯、不可伪造等特性,现有的区块链主要进行链内的交易,当需要进行跨链交易(一条区块链与另一条区块链之间的交易)时,现有的技术方案通过在两条区块链之间设置一个“公证处”,两条区块链分别将各自需要交易的“价值”发送给“公证处”,经过“公证处”交易价值,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中心化的问题,即,“公证处”作为跨链交易的中心决策者,一旦“公证处”有失公允,则跨链交易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如何保证跨链交易的安全性便成为了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旨在解决提高跨链交易的安全性的技术问题。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链交易方法,所述跨链交易方法应用于跨链交易系统,所述跨链交易系统包括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所述跨链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
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所述第一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所述第二价值与所述发起价值相等;
当所述第一价值和所述第二价值生成后,对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所述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块链和所述第二区块链中广播,以完成跨链交易。
可选地,所述跨链交易系统包括智能合约存储节点,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目标获取指令,其中,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响应价值;
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的响应价值,查询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其中,当所述交易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发送的第一获取指令时,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将所述第一获取指令对应的价值进行预标记;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存储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
其中,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并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进行预执行操作,获取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
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交易发起节点,以使所述交易发起节点通过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生成第一价值;
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不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更新指令;
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更新指令发送的智能合约作为第一智能合约,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第一智能合约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第二区块链包括用于存储历史共识验证数据的节点,所述跨链交易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筛选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确定的共识节点,并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共识节点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
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对应的交易成功率;
其中,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所述共识验证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交易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发起价值转移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待交易节点,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待交易签名;
将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处于冻结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私钥存储节点,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基于预设共识机制发送的目标私钥,以及所述私钥存储节点存储的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对应的第一私钥;
若所述目标私钥与所述第一私钥相同,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链交易装置,所述跨链交易装置包括:
交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
共识验证模块,用于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价值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所述第一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所述第二价值与所述发起价值相等;
已花签名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价值和所述第二价值生成后,对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所述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块链和所述第二区块链中广播,以完成跨链交易。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跨链交易设备,所述跨链交易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跨链交易程序,所述跨链交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跨链交易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跨链交易程序,所述跨链交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跨链交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共识验证通过,则将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冻结;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第一价值与响应价值相等,第二价值与发起价值相等;当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生成后,对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中广播,完成跨链交易。本发明通过共识验证、跨链价值生成、冻解过程以及已花签名等技术手段,提高了跨链交易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跨链交易设备一种实施方式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跨链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跨链交易方法第一实施例中的跨链交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跨链交易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跨链交易装置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跨链交易终端(又叫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是PC,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计算机等具有功能的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信总线1002,存储器1003。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存储器1003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3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3中可以包括跨链交易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跨链交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
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所述第一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所述第二价值与所述发起价值相等;
当所述第一价值和所述第二价值生成后,对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所述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块链和所述第二区块链中广播,以完成跨链交易。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跨链交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目标获取指令,其中,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响应价值;
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的响应价值,查询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其中,当所述交易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发送的第一获取指令时,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将所述第一获取指令对应的价值进行预标记;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存储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
其中,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跨链交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并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进行预执行操作,获取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
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交易发起节点,以使所述交易发起节点通过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生成第一价值;
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不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更新指令;
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更新指令发送的智能合约作为第一智能合约,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第一智能合约的步骤。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跨链交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从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筛选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确定的共识节点,并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共识节点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
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对应的交易成功率;
其中,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所述共识验证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交易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跨链交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将所述发起价值转移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待交易节点,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待交易签名;
将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处于冻结状态。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3中存储的跨链交易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基于预设共识机制发送的目标私钥,以及所述私钥存储节点存储的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对应的第一私钥;
若所述目标私钥与所述第一私钥相同,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
基于上述设备硬件结构,提出了本发明跨链交易方法的实施例。
参照图2,在本发明跨链交易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所述跨链交易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出的跨链交易方法应用于两个区块链之间的交易,如图3所示,第一区块链中的节点a与第二区块链中的节点1进行交易,这种情况下,本实施例中的交易发起节点即是图3中的节点a,本实施例中的交易响应节点即是图3中的节点1,本实施例中的交易信息包括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交易价值和交易响应节点的节点信息,其中,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可以是交易发起节点在第一区块链中的位置信息,交易价值包括,交易发起节点用于交易的价值以及交易响应节点用于交易的价值,基于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的方法可以是,从交易信息中提取除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之外的节点信息,确定交易信息中除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之外的节点信息对应的节点为交易响应节点。
步骤S20,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可知地,本实施例中的预设共识机制实质上是一套验证机制,验证的内容包括跨链交易的真实性,以及进行跨链交易的节点是否具有跨链交易能力,具体地,跨链交易的真实性的验证过程可以是,确定跨链交易是否是一个区块链的某个节点发起,另一个区块链的某个节点响应;进行跨链交易的节点是否具有跨链交易能力的验证过程可以是,确定进行跨链交易的节点的账户中剩余的价值是否足够进行跨链交易,或者,进行跨链交易的节点是否足够“诚信”,而本实施例中的发起价值是交易发起节点用于交易的价值,响应价值是交易响应节点用于交易的价值,对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冻结的目的是,防止在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等待交易的期间被重复交易,即,在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启动交易到交易成功或者交易失败期间,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不能再被用于其他的交易。上述具体验证过程将在下文中一一列举。
步骤S30,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所述第一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所述第二价值与所述发起价值相等;
可知地,本实施例提出的跨链交易方法不需要设置中心公证处,也不需要实现第一区块链与第二区块链之间直接的价值交互,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的跨链交易方法通过在跨链交易系统中设置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交易发起节点通过将自身的智能合约发送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进行存储,交易响应节点通过将自身的智能合约发送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进行存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运行交易发起节点自身的智能合约,能够生成交易发起节点用于交易的价值,生成的价值大小可以通过智能合约进行设置,通过将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交易发起节点自身的智能合约发送至交易响应节点,交易响应节点通过运行接收到的交易发起节点自身的智能合约,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交易响应节点用于交易的价值(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价值),通过将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交易发起节点自身的智能合约发送至交易响应节点,交易响应节点通过运行接收到的交易发起节点自身的智能合约,在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交易发起节点用于交易的价值(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二价值),其中,第一价值与响应价值相等,第二价值与发起价值相等,通过上述方案来实现跨链价值交易。
步骤S40,当所述第一价值和所述第二价值生成后,对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所述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块链和所述第二区块链中广播,以完成跨链交易。
需要说明的是,在跨链交易过程中,为了防止一方违约,将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交易发起节点自身的智能合约发送至交易响应节点,与通过将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交易发起节点自身的智能合约发送至交易响应节点的过程是同步进行和同步完成的,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与在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的过程也是同步进行和同步完成的,当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同步生成后,对第一区块链中冻结的发起价值和第二区块链中冻结的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其中,解冻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冻结过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重复交易,而是便于对冻结过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已花签名,可知地,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实质上就是高度加密化的计算机语言,对冻结过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已花签名的过程即是在高度加密化的计算机语言中添加已花标志,当其他区块链接收到添加有已花标志的高度加密化的计算机语言时,将不与其进行交易,说明添加有已花标志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是交易过的,对冻结过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已花签名后,将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将已花签名后的响应价值在第二区块链中广播,完成跨链交易的全过程。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跨链交易系统包括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上述步骤S10,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之后的步骤包括:
步骤a1,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目标获取指令,其中,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响应价值;
步骤a2,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的响应价值,查询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其中,当所述交易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发送的第一获取指令时,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将所述第一获取指令对应的价值进行预标记;
步骤a3,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存储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
其中,上述步骤S20,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细化的步骤包括:
步骤a4,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需要说明的是,当确定跨链交易的双方以及跨链交易信息后,通过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携带有响应价值的目标获取指令的同时,向交易发起节点发送携带有发起价值的目标获取指令,交易响应节点接收到携带有响应价值的目标获取指令后,查询自身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具体地,每当交易响应节点接收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发送的携带有一定价值的获取指令(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获取指令)时,交易响应节点便会将第一获取指令对应的价值进行预标记,预标记的作用是防止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的价值被同时发起的多次交易重复选中,本实施例中的预标记操作是可以去除的,当跨链交易因各种原因未成功时,预标记将会被去除。而本实施例中,查询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的目的是,查询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可用于交易发起节点发起的跨链交易的价值多少。
若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响应价值,则将交易响应节点基于目标获取指令(携带的响应价值)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发送并存储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若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小于响应价值,则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当前交易响应节点进行的交易较多,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被预标记的价值较多,使得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较少,另一种情况是,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本身没有太多未被预标记的价值,第一种情况下,可以按照一定的频率循环查询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直至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响应价值;第二种情况属于上述步骤S20下面的内容“进行跨链交易的节点是否具有跨链交易能力的验证过程可以是,确定进行跨链交易的节点的账户中剩余的价值是否足够进行跨链交易”,当共识验证不通过时,跨链交易无法完成,若共识验证通过,则将响应价值冻结。上述内容是站在交易响应节点的角度来描述的,实质上,站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角度进行描述与上述内容同理。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30,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细化的步骤包括:
步骤S31,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并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进行预执行操作,获取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
步骤S32,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交易发起节点,以使所述交易发起节点通过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生成第一价值;
步骤S33,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不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更新指令;
步骤S34,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更新指令发送的智能合约作为第一智能合约,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第一智能合约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与在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的过程是同理的,本实施例以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为例,首先,获取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交易响应节点基于目标获取指令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并对第一智能合约进行预执行操作,获取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可知地,对第一智能合约进行预执行操作的目的是,通过预运行第一智能合约,判断运行第一智能合约后生成的价值大小,防止交易响应节点基于目标获取指令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在运行后得到的价值与响应价值不同,因此,若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响应价值相等,则通过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将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交易发起节点,交易发起节点通过执行第一智能合约生成(得到)第一价值,若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响应价值不相等,则通过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更新指令,向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更新指令的作用和目的是,促使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更新指令重新发送智能合约,然后将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更新指令重新发送的智能合约作为第一智能合约,并返回获取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第一智能合约的步骤,循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直至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响应价值相等为止。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二区块链包括用于存储历史共识验证数据的节点,跨链交易方法还包括:
步骤A1,从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筛选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确定的共识节点,并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共识节点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
步骤A2,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对应的交易成功率;
其中,上述步骤S20,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细化的步骤包括:
步骤A3,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所述共识验证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交易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区块链包括用于存储历史共识验证数据的节点,本实施例对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的过程进行详述。
本实施例中的共识节点是相对概念,如图3所示,假设图3中的节点1是本实施例中的交易响应节点,节点2和节点3是交易响应节点确定的共识节点,即,节点2和节点3可用于节点1参与的交易(不限于跨链交易或者节点1作为交易响应节点的交易)的共识验证,当对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时,从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节点2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以及节点3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其中,节点2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是指,节点2作为第二区块链中某个节点的共识节点时,验证过的交易中成功的交易所占的比例,节点3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是指,节点3作为第二区块链中某个节点的共识节点时,验证过的交易中成功的交易所占的比例,本实施例中共识节点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可以是,节点2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与节点3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的均值,然后,从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交易响应节点对应的交易成功率,其中,交易响应节点对应的交易成功率是指,交易响应节点参与的交易中成功的交易所占的比例,若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响应价值,共识验证成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交易成功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响应价值进行冻结。
上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响应价值,共识验证成功率大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交易成功率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反映出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有足够交易的价值,交易响应节点足够“诚信”,交易响应节点的共识节点足够“公正”。
本实施例公开的跨链交易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的跨链交易系统,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共识验证通过,则将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冻结;在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第一价值与响应价值相等,第二价值与发起价值相等;当第一价值和第二价值生成后,对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中广播,完成跨链交易。本发明通过共识验证、跨链价值生成、冻解过程以及已花签名等技术手段,提高了跨链交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参照图4,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发明跨链交易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是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20细化的步骤,本实施例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步骤S21,将所述发起价值转移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待交易节点,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待交易签名;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给出一种将发起价值在第一区块链中进行冻结的方法,具体地,如图3所示,假设节点a为交易发起节点,交易发起节点的发起价值在通过共识验证后,将发起价值转移至第一区块链中的待交易节点,并对发起价值进行待交易签名,待交易签名的内容包括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以便于当交易发起节点发起的跨链交易不成功时,可以根据待交易签名包括的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将发起价值的待交易签名去除,然后将去除了待交易签名的发起价值重新返回交易发起节点。
步骤S22,将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处于冻结状态。
与已花签名类似的是,将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在第一区块链中广播的作用和目的是,防止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重复交易,当其他区块链接收到添加有待交易签名的高度加密化的发起价值时,将不会与其进行交易,这样就完成了对发起价值进行冻结的过程。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区块链包括私钥存储节点,上述步骤S20,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细化的步骤包括:
步骤b1,获取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基于预设共识机制发送的目标私钥,以及所述私钥存储节点存储的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对应的第一私钥;
步骤b2,若所述目标私钥与所述第一私钥相同,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区块链包括私钥存储节点,本实施例对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发起价值进行共识验证的过程进行详述。
如图3所示,假设图3中的节点a是本实施例中的交易发起节点,节点b和节点c是交易发起节点确定的共识节点,即,节点b和节点c可用于节点a参与的交易的共识验证,具体地,在共识验证之前,节点a需要将其自身生成的公钥发送给节点b和节点c,然后节点a还需要将其自身生成的私钥发送给第一区块链中的私钥存储节点,可知地,存储在私钥存储节点中的私钥都携带有生成该私钥的节点的节点信息。
在对节点a生成的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进行共识验证的过程中,获取节点a基于预设共识机制发送的目标私钥,然后在私钥存储节点中提取交易发起节点对应的第一私钥,若节点a基于预设共识机制发送的目标私钥,与在私钥存储节点中提取的交易发起节点对应的第一私钥相同,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发起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发起价值冻结。
具体地,节点a自身生成的私钥可以是,一个椭圆方程加一个与该椭圆方程对应的椭圆有两个相交点的直线(该直线不与Y轴平行)的方程,节点a自身生成的公钥可以是上述两个相交点的X轴坐标。而根据上述内容可知,已知节点a自身生成的私钥,可以很简单地得到节点a自身生成的公钥,而已知节点a自身生成的公钥,很难(基本不可能)得到节点a自身生成的公钥,因为可以得到上述两个相交点的X轴坐标的椭圆方程和直线方程存在无数种组合,从这无数种组合中得到上述节点a自身生成的私钥,基本不可能,因此,在其他节点只能得到节点a的公钥的情况下,无法破解出节点a自身生成的私钥,若目标私钥与第一私钥相同,则可以确定节点a为交易发起节点,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发起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不同的共识验证过程,进一步提高了跨链交易的安全性。
此外,参照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跨链交易装置,所述跨链交易装置包括:
交易信息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
共识验证模块20,用于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价值生成模块30,用于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所述第一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所述第二价值与所述发起价值相等;
已花签名模块40,用于当所述第一价值和所述第二价值生成后,对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所述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块链和所述第二区块链中广播,以完成跨链交易。
可选地,跨链交易系统包括智能合约存储节点,所述跨链交易装置,还包括:
目标获取指令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目标获取指令,其中,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响应价值;
查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的响应价值,查询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其中,当所述交易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发送的第一获取指令时,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将所述第一获取指令对应的价值进行预标记;
智能合约存储模块,用于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存储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
其中,所述共识验证模块20,包括:
响应价值冻结单元,用于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可选地,所述价值生成模块30,包括:
预执行操作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并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进行预执行操作,获取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
第一价值生成单元,用于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交易发起节点,以使所述交易发起节点通过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生成第一价值;
更新指令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不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更新指令;
循环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更新指令发送的智能合约作为第一智能合约,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第一智能合约的步骤。
可选地,第二区块链包括用于存储历史共识验证数据的节点,所述跨链交易装置,还包括:
共识验证成功率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筛选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确定的共识节点,并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共识节点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
交易成功率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对应的交易成功率;
其中,所述共识验证模块20,包括:
共识验证单元,用于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所述共识验证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交易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可选地,所述共识验证模块20,包括:
待交易签名单元,用于将所述发起价值转移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待交易节点,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待交易签名;
第一广播单元,用于将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处于冻结状态。
可选地,第一区块链包括私钥存储节点,所述共识验证模块20,包括:
私钥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基于预设共识机制发送的目标私钥,以及所述私钥存储节点存储的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对应的第一私钥;
共识验证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目标私钥与所述第一私钥相同,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跨链交易程序,所述跨链交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跨链交易方法中的操作。
上述各程序模块所执行的方法可参照本发明跨链交易方法各个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操作/对象与另一个实体/操作/对象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操作/对象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跨链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链交易方法应用于跨链交易系统,所述跨链交易系统包括第一区块链和第二区块链,所述跨链交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
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所述第一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所述第二价值与所述发起价值相等;
当所述第一价值和所述第二价值生成后,对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所述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块链和所述第二区块链中广播,以完成跨链交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链交易系统包括智能合约存储节点,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的步骤之后,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目标获取指令,其中,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响应价值;
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携带的响应价值,查询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其中,当所述交易响应节点接收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发送的第一获取指令时,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将所述第一获取指令对应的价值进行预标记;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目标获取指令生成的第一智能合约存储到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
其中,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并对所述第一智能合约进行预执行操作,获取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
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将所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至所述交易发起节点,以使所述交易发起节点通过执行所述第一智能合约生成第一价值;
若所述预执行操作得到的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不相等,则通过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向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发送更新指令;
将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基于所述更新指令发送的智能合约作为第一智能合约,并返回所述获取所述智能合约存储节点中存储的第一智能合约的步骤。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块链包括用于存储历史共识验证数据的节点,所述跨链交易方法包括:
从所述第二区块链中筛选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确定的共识节点,并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共识节点对应的共识验证成功率;
从所述历史共识验证数据中提取出所述交易响应节点对应的交易成功率;
其中,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未被预标记的价值大于或等于所述响应价值,所述共识验证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所述交易成功率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响应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发起价值转移至所述第一区块链中的待交易节点,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待交易签名;
将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节点信息,以及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在所述第一区块链中广播,以使所述待交易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处于冻结状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块链包括私钥存储节点,所述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基于预设共识机制发送的目标私钥,以及所述私钥存储节点存储的所述交易发起节点对应的第一私钥;
若所述目标私钥与所述第一私钥相同,则确定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发起价值进行的共识验证通过,将所述发起价值冻结。
7.一种跨链交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链交易装置包括:
交易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区块链中的交易发起节点生成的交易信息,基于所述交易信息确定第二区块链中的交易响应节点;
共识验证模块,用于通过预设共识机制对所述交易信息中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进行共识验证,若所述共识验证通过,则将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冻结;
价值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交易发起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一价值的同时,在所述交易响应节点的账户中生成第二价值,其中,所述第一价值与所述响应价值相等,所述第二价值与所述发起价值相等;
已花签名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价值和所述第二价值生成后,对所述发起价值和所述响应价值进行解冻和已花签名,并将所述已花签名后的发起价值和响应价值分别在所述第一区块链和所述第二区块链中广播,以完成跨链交易。
8.一种跨链交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跨链交易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跨链交易程序,所述跨链交易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跨链交易程序,所述跨链交易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跨链交易方法的步骤。
CN202111576793.8A 2021-12-21 2021-12-21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Pending CN114331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6793.8A CN114331718A (zh) 2021-12-21 2021-12-21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76793.8A CN114331718A (zh) 2021-12-21 2021-12-21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1718A true CN114331718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5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76793.8A Pending CN114331718A (zh) 2021-12-21 2021-12-21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171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698A (zh) * 2017-04-11 2017-06-27 张铮文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互操作方法
CN109325762A (zh) * 2018-08-30 2019-02-12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平行链跨链交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45387A (zh) * 2018-09-04 2019-02-15 湖南宸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区块链跨链交易方法、跨链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28332A (zh) * 2019-07-29 2019-11-08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链跨链交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4636A (zh) * 2020-03-31 2020-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资产交易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CN111681003A (zh) * 2020-07-07 2020-09-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跨链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50284A (zh) * 2020-09-22 2020-12-29 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异构链跨链交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9698A (zh) * 2017-04-11 2017-06-27 张铮文 一种区块链之间的跨链互操作方法
CN109325762A (zh) * 2018-08-30 2019-02-12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平行链跨链交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345387A (zh) * 2018-09-04 2019-02-15 湖南宸瀚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区块链跨链交易方法、跨链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428332A (zh) * 2019-07-29 2019-11-08 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链跨链交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64636A (zh) * 2020-03-31 2020-07-2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资产交易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CN111681003A (zh) * 2020-07-07 2020-09-1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跨链转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150284A (zh) * 2020-09-22 2020-12-29 浙江数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异构链跨链交易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53415B (zh) 基于区块链的设备认证方法、认证服务器及用户设备
CN108269090B (zh) 基于无协商随机抽签的用于区块链系统的共识方法和装置
US11336451B2 (en) Cross-blockchain resource transmission
CN111629039B (zh) 一种区块链共识方法及客户端、背书节点、排序节点
CN109155731B (zh) 密码交易的管理
CN112862612A (zh) 一种跨链发送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08206A (zh) 跨链交易的状态数据的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264348B (zh) 一种交易上链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91959B (zh) 基于中继链的跨链资源交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161062A (zh) 一种跨链交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645278B (zh) 一种区块链的跨链消息传输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0599349A (zh) 基于区块链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35423A (zh) 跨链事务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3781216A (zh) 基于回调合约机制的异步跨链交易查询方法及设备
CN111310242B (zh) 设备指纹生成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798315A (zh) 智能合约体系、智能合约管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31718A (zh) 跨链交易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879889A (zh) 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0598479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75435A (zh) 基于区块链的动账交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50183B (zh) 跨链数据互换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
CN114169895A (zh) 一种支付信息处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产品和设备
CN113242305A (zh) 跨链事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4463000A (zh) 区块处理方法、区块链网络架构、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2950180A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的通证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