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1407A -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1407A
CN114331407A CN202111670098.8A CN202111670098A CN114331407A CN 114331407 A CN114331407 A CN 114331407A CN 202111670098 A CN202111670098 A CN 202111670098A CN 114331407 A CN114331407 A CN 114331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t
digital
digitization
main body
block ch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700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31407B (zh
Inventor
魏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linkto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Netchains Fin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Netchains Fin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Netchains Fin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700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14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1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14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31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14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其中,该资产数字化方法包括: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获取指向特定资产的数字化基础信息;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基于数字化基础信息,生成作为数字化资产载体的电子凭证;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完成资产数字化。该方法支持实现商业社会的现实资产数字化,成为生态共同认知的数字化资产,并支持数字化资产的流转。

Description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业互联网及数字经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资产数字化是将现实商业社会存在的各种资产进行孪生或映射为以电子凭证为载体、以数字化表征的、在网络空间被商业主体共同认知的数字化资产的过程。通过资产的数字化,形成数字化资产,从而在网络上实现资产的加速流转。资产数字化的实现,需要的是包括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共同来支撑的。其中区块链技术是资产数字化重要技术底座之一,它一方面支持商业社会中的原始数据的存证与出证,保障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支持资产的数字化,保障数字化资产的真实性、唯一性。
将商业社会中的现实资产数字化为数字化资产可以带来诸多好处,尤其是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流动性的增强。最近兴起的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热潮,是将数字艺术、影片和游戏内收藏品等数字化。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人民币,是货币数字化的应用。
资产数字化之所以会如此吸引人,是因为资产的规模相当庞大,但其流动性不足、交易成本高,将现实资产数字化能够很好地解决现实商业社会存在的问题,提升社会的效率和效益。
现实的商业社会中,除了艺术品、货币之外,存在巨量的应收账款、货物、信用、知识产权等资产,如何将现实商业社会中的资产数字化,并支持数字化资产的流转,对社会进步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以解决如何将现实资产数字化并动态实现现实资产与数字化资产真实映射关系的问题。
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包括: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获取指向特定资产的数字化基础信息;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基于数字化基础信息,生成作为数字化资产载体的电子凭证;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
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完成资产数字化。
一种资产数字化系统,包括:
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单元,用于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获取指向特定资产的数字化基础信息;
生成电子凭证单元,用于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基于数字化基础信息,生成作为数字化资产载体的电子凭证;
提交资产数字化数据包单元,用于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完成区块链网络记账单元,用于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
完成资产数字化单元,用于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完成资产数字化。
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资产数字化方法。
上述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通过数字化控制端将现实资产数字化之后成为主体共同认知的数字化资产,并动态实现现实资产在网络的孪生或映射,以区块链网络支持资产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与注销,进一步地支持数字化资产的流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方法的立体网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方法的又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获取指向特定资产的数字化基础信息。
其中,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数字化资产是企业的资产在网络空间进行孪生或映射为以电子凭证为载体、以数字化表征的、被商业主体所共同认知的资产。
货币的数字化主体为央行,商业社会中其它现实资产的数字化于本实施例中即为通过数字化主体来完成资产数字化。本实施例提供的资产数字化方法,数字化的对象是现实商业社会的种种资产,包括但不限于货物(无论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应收账款、信用、知识产权等有形或无形的资产。数字化的资产,在货物数字化场景下,可以是数字化仓单、提单、多式联运单据,亦可以是货物自身数字化的电子凭证;在应收账款数字化的场景下,可以是数字化票据,亦可以是应收账款自身数字化的电子凭证;在信用数字化的场景下,可以是有条件付款(兑付、交付)承诺的电子凭证,亦可以是无条件付款(兑付、交付)承诺的电子凭证。
数字化主体是产业生态上所有主体所认可的主体,否则,数字化资产的流转无法在网络上流转,资产的数字化没有意义。可以理解为数字化主体是某一数字化资产的发行与兑付方,由其完成现实资产在立体网络的孪生或映射,对持有数字化资产的主体承担现实资产的保管、兑付、交付等义务,数字化主体是数字化资产与现实资产的转换主体,由其承担现实资产的数字化,并有能力对持有数字化资产的主体承担兑付、交付现实资产的义务。比如,货物数字化的场景中,货物数字化的主体对金融机构而言,其能够承担资产抵、质押监管的责任;对商业交易主体而言,其能够承担资产保管及交割监管的责任。数字化主体可以是主体共同认可的仓储管理公司,或承运人、综合物流服务商等,也可以是主体共同认可的生产企业,还可以是专业的监管公司。在一个商业生态中,数字化主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数字化主体的数字化能力是由其在现实商业生态中的地位所决定的。
当采用分布式布署方式时,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是布署于数字化主体包括服务端的系统。当采用中心化布署方式时,数字化主体只是中心化平台的一个用户,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是客户端的概念。
现实资产数字化,由于现实资产是会产生动态变化的,而且是有生命周期的,因此数字化资产需要随现实资产的变更而变更,随现实资产的灭失而注销。相应的,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与注销也只能由数字化主体完成。因此,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拥有具备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注销等核心功能的功能模块。
资产数字化模块又包括具备数据采集、数据整理、电子凭证生成、电子凭证发放等核心功能的支持资产数字化的若干功能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整理模块通过采集与整理,以获得指向特定资产的全面的、真实且准确的数字化基础信息。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数字化主体采集内部数据和外部信息提供控制端提供的数据,构成资产数字化所需的必要信息。比如,对于货物数字化系统来说,数据采集模块可根据货物的标识符获取数字化主体内部针对一批(散货)、一件(非散货)相关的资产信息,以及获取通过保险控制端、质检控制端等外部信息提供控制端提供的数据,完成数据采集。
数字化主体内部的信息,可以集成数字化主体内部核心业务系统完成采集;外部信息提供控制端可以集成外部主体的核心业务系统,完成数据的提供。
数据整理模块用以将构成资产数字化所需的必要信息整理成完整且准确的数字化的基础信息。
资产数字化的对象是特定的,因此,所采集、整理的数字化的基础信息都是与该特定资产相关的,资产特定化及数字化基础信息是指向特定资产的,是通过资产的标识符来实现的。
数字化基础信息是将现实的特定资产全息映射到网络所需要的完整信息,包括资产标识符及资产属性信息,资产属性信息包括资产描述性信息、附件信息、影像信息等。资产标识符与属性信息,共同支持对特定资产的数字化表征。
S20、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基于数字化基础信息,生成作为数字化资产载体的电子凭证。
其中,电子凭证是数字化资产的载体,指向某一项资产或某一批次的资产。它既可以是数字化资产自身,也可以是电子凭证项下资产的代表,由联盟通信协议来确定,并对电子凭证的参数进行配置。数字化资产,需要以一定的载体来呈现,而不是简单的数据堆砌,否则无法成为生态共同认知的资产。
进一步地,电子凭证是由生态主体确定载体参数并进行配置包括要素及展示形式等的数字化资产载体,要素包括数字化主体、资产标识符、资产属性信息、电子凭证称谓、电子凭证与现实资产的法律关系等;展示形式是指数字化载体在网络的呈现形式,可以理解为技术上预设的电子凭证模板。
本实施例中,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可基于预设的特定资产对应的电子凭证对应的电子凭证模板,将数字化基础信息中的多种信息参数添加至电子凭证模板,以通过电子凭证生成模块生成该特定资产对应的电子凭证。
进一步地,每种特定资产的电子凭证对应的电子凭证模板可预先由商业生态上的主体来确定并完成配置。
S30、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其中,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是包括但不限于电子凭证数据、电子签名数据、数字化主体信息数据的数据包,该数据包由生态根据联盟通信协议确定并在立体网络上完成配置。
S40、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
本发明的资产数字化是以区块链技术作为支撑的,区块链网络的记账完成,是资产数字化的必要条件。以区块链的验证与记账,使得数字化资产具备公信力。包括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与注销,也都是以区块链记账成功为条件的。
S50、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完成资产数字化。
具体地,步骤S40至S50中,应用层网络的资产数字化记账的基础是区块链资产数字化记账成功,且参与应用层资产数字化记账的主体控制端包括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数字化资产接收主体控制端、其它与资产数字化相关的主体控制端。区块链网络、应用层网络完成交资产数字化记账,资产数字化完成,形成立体网络上生态主体共同认知的数字化资产。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步骤S10之前,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构建由每一主体的主体控制端构成的应用层网络及每一主体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区块链节点构成的区块链网络组成的立体网络,资产数字化在立体网络上进行。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是通过立体网络来支持,并通过联盟通信协议的规定来实现布署。该立体网络是由区块链网络与应用层网络共同构成的网络环境。其中,应用层网络可以全部采用点对点对等的分布式布署方式,也可以全部采用中心化布署方式,还可以部分采用点对点对等的分布式布署与部分采用中心化布署的混合布署方式。区块链网络上的区块链节点采用绝对点对点对等的分布式布署。
整个商业社会或者一个产业链生态中的主体,通过其主体控制端、其直接或者间接持有的区块链节点参与立体网络。以主体经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提供认证服务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与技术节点进行绑定,将技术上的节点与主体现实的法律身份建立严格的对应关系,实现节点或控制端的实名。
应用层网络上的每一主体通过持有主体控制端参与立体网络。当主体以中心化部署方式参与应用层网络时,该主体对应的主体控制端设计为客户端,该主体是该中心化平台的客户;当主体以分布式部署方式参与应用层网络时,该主体对应的主体控制端设计为独立的服务端,该服务端通过P2P通信与应用层网络的其它服务端进行交互。
每一主体参与立体网络,可以独立持有区块链节点,该应用层网络上的主体控制端通过该区块链节点实现应用层网络与区块链网络的交互;某一主体也可以授权其它主体持有的区块链节点参与区块链事务,该应用层网络上的主体控制端通过被授权节点对应的主体控制端实现应用层网络与区块链网络的交互。当主体独立持有区块链节点时,该区块链节点被该主体拥有或控制。每一主体直接或者间接持有至少一个区块链节点参与区块链网络事务。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组件配置模块就实现每一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的资产维度参数进行配置。
其中,组件配置模块是基于特定资产配置对应的资产维度参数的功能模块。
资产维度参数为对每一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的多个维度的参数,包括资产标识符、属性信息,属性信息又包括描述信息、附件信息、影像信息等,相当于以资产标识符加属性信息,共同构成的对每一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的信息包。比如,对于煤炭来说资产维度参数包括:适用领域、低位热值、收到基硫分、全水分、收到基挥发分、空干基硫分、灰分、固定碳、灰熔点、颗粒度、检验机构、焦渣特征、产地、可售卖地、数量和型号等。
该组件配置模块支持立体网络根据联盟通信协议进行配置,包括数字化主体控制端的配置及与资产数字化及数字化资产流转相关的其它主体控制端的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资产数字化系统通过配置资产维度参数,可以支持不同生态、不同场景以及不同资产的资产数字化。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组件配置模块就实现每一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的资产载体参数进行配置。
其中,组件配置模块是基于特定资产配置对应的资产载体参数的功能模块。
资产载体参数为数字化资产的载体——电子凭证的要素及展示形式,即如何以电子凭证对数字化资产进行表征在网络上的呈现形式。资产载体参数包括资产标识符及属性信息、电子凭证称谓、电子凭证与现实资产的法律关系、数字化主体、展示形式等。
该组件配置模块支持立体网络根据联盟通信协议进行配置,包括数字化主体控制端的配置及与资产数字化及数字化资产流转相关的其它主体控制端的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资产数字化系统通过配置资产载体参数,可以支持不同生态、不同场景的资产数字化。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区块链网络实现对每一数字化资产在区块链网络记账的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的配置。
具体地,数字化资产在区块链网络如何记账,包括区块链账本的数据结构、数据元素可以是由链码或区块链的底层技术来实现。
该配置模块支持立体网络根据联盟通信协议进行配置。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步骤S30中,即数字化主体控制端以电子凭证发放模块,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对资产数字化数据包进行签名,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具体地,由于数字化主体需要对生态承担责任,并非任何主体都可以对资产进行数字化,也不是所有主体都可以对数字化资产进行变更或注销。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对资产数字化数据包进行签名,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一方面以电子签名,确定数字化主体对其它参与资产数字化主体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使区块链网络有能力通过对资产数字化数据包进行验签,确保只有生态认可的数字化主体才能够在立体网络上执行资产的数字化。
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与注销,同理。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之后,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资产数字化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对电子签名进行验签,以确认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来源为数字化主体,确保只有数字化主体才能够实现资产的数字化,其它主体都不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当区块链网络获取资产数字化数据包的验签成功,区块链网络才可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若电子签名验签失败,打包数据的来源方不是数字化主体,则区块链网络拒绝执行后续步骤。
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与注销,同理。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40之前,即在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触发区块链网络的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获取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
其中,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包括: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算法、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算法以及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节点算法等,用以基于不同的交易场景确定不同的验证节点。
具体地,于本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能动态配置,亦能配置为固定的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通过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区块链网络可配置与本资产数字化相关、并且因其参与验证提升数字化资产的公正性、公开性、透明性的节点作为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通常,资产数字化的验证节点包括生态中具有公信力的主体持有的区块链节点。
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与注销,同理。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40之前,即在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区块链网络上的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对资产数字化数据包进行资产数字化验证。
具体地,只有区块链网络上获得每一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才可执行区块链网络记账,保障数字化资产的接收主体获得更具有公信力的数字化资产。本系统可以预设时限,超过该时限,如未能够获得每一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区块链网络向应用层网络反馈资产数字化验证失败信息,该资产数字化终止。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区块链网络记账完成,将记账成功的信息发到应用层网络,并自动触发应用层网络进行记账。
区块链网络的记账,解决的是公开性、透明性的问题,因此是全网络记账节点的记账(根据通信协议以通道或其它技术对数据进行隐私性处理,非全部节点参与记账的情形之外)。应用层网络的记账,无论是资产的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都只是与数字化资产利益/利害相关主体控制端参与记账,与该数字化资产无关的主体控制端,不参与记账。具体地,在资产数字化环节,应用层网络中参与资产数字化记账的主体控制端包括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数字化资产接收主体控制端以及数字化资产相关主体控制端。
进一步地,现有区块链网络上的各种验证成功,是不向应用层网络反馈信息而直接执行预设步骤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区块链网络在记账的过程中出现的验证失败或记账失败的结果,都配置为向应用层网络自动反馈信息,以提示应用层网络执行对应的反馈步骤。比如,当区块链网络完成特定资产对应的资产数字化记账时,表明区块链网络已完成验证并已将该数字化资产成功记录在区块链网络上,此时根据区块链的反馈结果可触发应用层网络进行资产数字化记账。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之后,即完成资产数字化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1、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请求,发起数字化资产变更。
具体地,货物、应收账款、信用等资产的数字化之后,这些现实资产会变化。一是货物、应收账款、信用等资产自身会变,如货物会毁损、变质,应收账款会存在抗辩、抵销;二是在产业链上,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应收账款等不同资产之间会互相转换。因此,将资产数字化之后,资产数字化系统需要支持根据现实资产的变化,对数字化资产进行变更。
数字化资产的变更,只能由数字化主体执行,原则是谁发行,谁变更,谁注销。因此,执行数字化资产变更的相关功能模块也只有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才有。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数字化资产变更模块可将现实中特定资产的变化及时映射到区块链网络中,也即对该特定资产对应的数字化资产进行实时变更,以实现现实资产和数字化资产的实时对应关系。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4011之后,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请求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2、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对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进行签名,将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数字化主体控制端以数字化主体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进行签名,将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一方面,以电子签名确定数字化资产变更主体对其它数字化资产相关主体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使区块链网络有能力通过对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进行验签,确保只有生态认可的数字化主体才能够在立体网络上执行数字化资产的变更。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4012之后,即在将将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3、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对电子签名进行验签,以确认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来源为数字化主体,确保只有数字化主体才能够实现数字化资产的变更,其它主体都不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当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的验签成功信息,区块链网络才可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若电子签名验签失败,打包数据的来源方不是数字化主体,则区块链网络拒绝执行后续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13之后,即在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4、触发区块链网络的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
具体地,通过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区块链网络可配置与本数字化资产相关、并且因其参与验证提升数字化资产的公正性、公开性、透明性的节点作为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通常,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包括生态中具有公信力的主体持有的区块链节点。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14之后,即在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5、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对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
具体地,只有区块链网络上获得每一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的验证结果,才可执行区块链网络变更记账,保障数字化资产持有主体持有的是更具有公信力的数字化资产。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15之后,即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对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6、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完成信息,触发并完成区块链网络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步骤S5016之后,即在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完成信息,触发并完成区块链网络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17、区块链网络将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成功的信息发到应用层网络,并自动触发应用层网络进行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
具体地,应用层网络的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数字化资产持有控制端及数字化资产相关的主体控制端参与记账。记账完成,数字化资产的变更完成。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之后,即完成资产数字化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21、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请求,发起数字化资产注销。
具体地,货物、应收账款、信用等资产的数字化,这些现实资产是有生命周期的,而不是永生的。如应收账款是有账期的、货物会被提取、会灭失。具体地,由于数字化资产是与现实资产实时对应的,现实资产存在退出流通或者灭失的情形,此时现实资产对应的数字化资产需要在立体网络中进行注销。也即当现实资产退出流通时,需要数字化主体以数字化资产注销模块注销数字化资产,实现现实资产和数字化资产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1之后,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请求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22、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对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进行签名,将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数字化主体控制端以数字化主体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进行签名将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一方面,以电子签名确定数字化资产注销主体对其它数字化资产相关主体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使区块链网络有能力通过对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进行验签,确保只有生态认可的数字化主体才能够在立体网络上执行数字化资产的注销。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2之后,即在将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23、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
具体地,本实施例通过对电子签名进行验签,以确认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来源为数字化主体,确保只有数字化主体才能够实现数字化资产的注销,其它主体都不能够实现这一功能。当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的验签成功信息,区块链网络才可继续执行后续步骤。
若电子签名验签失败,打包数据的来源方不是数字化主体,则区块链网络拒绝执行后续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3之后,即在将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24、触发区块链网络的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节点。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4之后,即在将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25、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节点对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5025之后,即在将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26、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完成信息,触发并完成区块链网络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步骤S5026之后,即在将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5027、区块链网络将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成功的信息发到所述应用层网络,并自动触发应用层网络进行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
具体地,在步骤S4022至S4025中,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的来源方验证结果为数字化主体的信息,触发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节点对所述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当区块链网络对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通过时,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用以完成数字化资产的注销。区块链网络向应用层网络反馈区块链网络记账成功信息,应用层网络触发数字化主体控制端、数字化资产持有人控制端、其它与数字化资产相关的主体控制端完成应用层网络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数字化基础信息中包括资产标识符。资产标识符贯穿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的全过程。
具体地,资产标识符是用于将资产特定化的标识符。该标识符可以是一个字段,也可以是由多个字段共同组成的集合。该标识符可以是现实商业社会中固有的,也可以是为支持现实资产数字化而创设的。
资产标识符是根据联盟通信协议进行配置的,并被立体网络的参与主体所认可,无歧义地指向特定的资产,与特定资产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变更、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中包括资产标识符,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以资产标识符为纬度展开,数字化资产的载体(电子凭证)也包括资产标识符。
资产标识符贯穿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的全过程。资产标识符支持现实资产的特定化,如在信息的采集与整理阶段,所采集整理的信息都指向资产标识符项下的现实资产;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数字化资产的注销及流转的数据包都包括资产标识符,支持数字化资产与现实资产一一对应关系的建立,保障数字化资产都指向资产标识符项下的现实资产。同时,资产标识符用于控制某一现实资产不能够重复数字化。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数字化基础信息中包括资产属性信息。资产属性信息贯穿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的全过程。
具体地,资产属性信息是除资产标识符之外,对现实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的信息。包括资产的描述信息,如货物的规格、型号等;附件信息,用以支持描述信息的附件;影像信息,用以支持描述信息的影像。
资产属性信息也是根据联盟通信协议进行配置的;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变更、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中包括资产属性信息,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以资产属性信息为主,数字化资产的载体(电子凭证)也包括资产属性信息。资产属性信息贯穿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的全过程。
资产属性信息被立体网络的参与主体所认可,与资产标识符共同能够全面、准确地对特定的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支持数字化资产能够被立体网络的参与主体共同认可的资产的基础。资产属性信息贯穿所述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的全过程。无论是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整理,还是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数字化资产的注销及流转的数据包都包括资产的属性信息,以支持数字化资产是现实资产在网络的映射,且被生态主体所共同认知。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布署所述区块链网络时,将数据利益冲突主体持有的区块链节点分别布署于不同的通道,或者
对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隐私性设置。
具体地,基于联盟通信协议,当布署区块链网络时,将数据利益冲突主体持有的区块链节点分别布署于不同的通道,或者对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隐私性设置。通过将利益冲突主体对应的区块链节点分别布署于不同的通道,或者对区块链节点进行隐私性设置,以实现区块链中的利益冲突主体在区块链网络上的数据隔离和信息屏蔽。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在步骤S10之前,即在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主体控制端配置密码算法工具。
具体地,该密码算法工具支持主体控制端向区块链网络打包携带隐私数据的原始数据时,以打包方公钥或原始数据接收主体公钥计算出原始数据对应的原始数据哈希值或者原始数据哈希值提交到区块链网络,支持在区块链网络上存储原始数据加密值或者原始数据哈希值而不存储明文的原始数据。
当相关主体控制端向原始数据来源主体控制端发送数据分享授权请求时,原始数据来源主体控制端将原始数据发送给相关主体控制端。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立体网络的布署与配置根据联盟通信协议来实现。
本申请涉及的立体网络中的节点之间的通信由联盟通信协议来支持。联盟通信协议是指立体网络参与主体间为实现资产的数字化及流转的通信或服务,由所有主体或节点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约定。立体网络中的节点,按联盟通信协议的规则进行交互。联盟通信协议的规则包括立体网络的构建及布署方式,数字化主体身份及其它参与资产数字化的主体身份的确立、实现每一资产数字化表征的资产维度参数以及数字化资产载体参数配置、资产标识符、资产属性信息、资产数字化及数字化资产变更、注销、流转环节的数据来源验证、区块链的验证节点,区块链验证记账如何融入资产数字化及数字化资产的变更注销、区块链网络数据隐私性处理等。
在本申请提供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还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信息提供主体控制端提供资产原始信息的同时,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将资产原始信息数据包提交至区块链网络,区块链网络完成相关验证和记账。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信息提供主体控制端提供资产原始信息的同时,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将资产原始信息数据包提交至所述区块链网络,所述区块链网络完成相关验证和记账。以区块链网络对资产的原始信息进行存证。数字化资产相关主体以原始信息调阅模块到区块链网络调取资产原始信息数据包,支持其实现原始信息与数字化资产的交叉验证。原始信息的存证是基础,所存证的原始信息在存证时与资产标识符或电子凭证或数字化资产建立关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出证,获取所存证的原始信息,实现区块链存证的原始信息与区块链所记账的数字化资产的交叉验证。
举例说明,构成某特定货物的数字化基础信息中的质检报告是质检控制端提供的,该质检报告的原始数据由质检控制端提交至区块链网络做了存证,其它数字化资产相关主体则有能力将数字化资产中质检信息与区块链上存证的原始质检报告进行交叉验证。
本实施例提供的资产数字化方法,可通过数字化控制端将现实资产数字化之后成为主体共同认知的数字化资产,并动态实现现实资产在网络的孪生或映射,以区块链网络支持资产的数字化以及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与注销,进一步地支持数字化资产的流转。同时,数字化主体通过数字化控制端将现实资产数字化之后成为主体共同认知的网络孪生数字化资产,且通过区块链网络记录该数字化资产,可有效保证数字化资产为真实且安全可靠的资产,同时支持数字化资产实现快速安全的转移和流通,解决现实资产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资产数字化系统,该资产数字化系统与上述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方法一一对应。如图5所示,该资产数字化系统的各单元详细说明如下:
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单元10,用于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获取指向特定资产的数字化基础信息;
生成电子凭证单元20,用于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基于数字化基础信息,生成作为数字化资产载体的电子凭证;
提交资产数字化数据包单元30,用于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完成区块链网络记账单元40,用于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
完成资产数字化单元50,用于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完成资产数字化。
关于资产数字化系统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资产数字化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资产数字化系统中的各个单元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单元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单元对应的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资产数字化方法,例如图1所示S10至步骤S50。或者,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资产数字化系统的各单元/单元的功能,例如图5所示单元10至单元50的功能。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3)

1.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获取指向特定资产的数字化基础信息;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基于所述数字化基础信息,生成作为数字化资产载体的电子凭证;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所述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
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完成资产数字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包括:
构建由每一主体的主体控制端构成的应用层网络及每一主体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区块链节点构成的区块链网络组成的立体网络,资产数字化在所述立体网络上进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组件配置模块就实现每一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的资产维度参数进行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组件配置模块就实现每一资产进行数字化表征的资产载体参数进行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实现对每一数字化资产在所述区块链网络记账的数据结构、数据元素的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包括: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对所述资产数字化数据包进行签名,将所述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所述区块链网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资产数字化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之前,还包括:
触发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获取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之前,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资产数字化验证节点对所述资产数字化数据包进行资产数字化验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将资产数字化记账成功的信息发送到所述应用层网络,并自动触发所述应用层网络进行资产数字化记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完成资产数字化后,还包括: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请求,发起数字化资产变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对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进行签名,将所述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提交到所述区块链网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提交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之后,还包括:
触发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节点对所述数字化资产变更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变更验证完成信息,触发并完成区块链网络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并完成区块链网络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将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成功的信息发到所述应用层网络,并自动触发所述应用层网络进行数字化资产变更记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完成资产数字化后,还包括: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请求,发起数字化资产注销。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请求之后,还包括:
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对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进行签名,将所述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所述区块链网络。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提交到所述区块链网络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块链网络对所接收的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的来源方进行验证之后,还包括:
触发所述区块链网络的动态配置验证节点算法,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节点。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节点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上的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节点对所述数字化资产注销数据包进行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获取数字化资产注销验证完成信息,触发并完成区块链网络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触发并完成区块链网络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之后,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网络将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成功的信息发到所述应用层网络,并自动触发所述应用层网络进行数字化资产注销记账。
25.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基础信息中包括资产标识符;
所述资产标识符贯穿所述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的全过程。
26.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化基础信息中包括资产属性信息;
所述资产属性信息贯穿所述数字化基础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资产数字化、数字化资产的变更以及数字化资产的注销的全过程。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包括:
布署所述区块链网络时,将数据利益冲突主体持有的区块链节点分别布署于不同的通道。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包括:
对区块链节点进行数据隐私性设置。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之前,还包括:
主体控制端配置密码算法工具。
30.如权利要求1~24至27~2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网络的布署与配置根据联盟通信协议来实现。
3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产数字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信息提供主体控制端提供资产原始信息的同时,通过其拥有的由依法设立的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签发的电子签名认证证书将资产原始信息数据包提交至所述区块链网络,所述区块链网络完成相关验证和记账。
32.一种资产数字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单元,用于数字化主体控制端获取资产数字化请求,获取指向特定资产的数字化基础信息;
生成电子凭证单元,用于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基于所述数字化基础信息,生成作为数字化资产载体的电子凭证;
提交资产数字化数据包单元,用于所述数字化主体控制端将资产数字化数据包提交到区块链网络;
完成区块链网络记账单元,用于所述区块链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
完成资产数字化单元,用于应用层网络完成资产数字化记账,完成资产数字化。
33.一种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1任一项所述资产数字化方法。
CN202111670098.8A 2021-12-31 2021-12-31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Active CN1143314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0098.8A CN114331407B (zh) 2021-12-31 2021-12-31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70098.8A CN114331407B (zh) 2021-12-31 2021-12-31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1407A true CN114331407A (zh) 2022-04-12
CN114331407B CN114331407B (zh) 2023-03-24

Family

ID=81020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70098.8A Active CN114331407B (zh) 2021-12-31 2021-12-31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1407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3701A (zh) * 2019-06-19 2019-11-12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证管理方法、供应链金融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WO2019217367A2 (en) * 2018-05-07 2019-11-14 Linkup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c. A blockchain based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platform
CN111177275A (zh) * 2020-01-02 2020-05-19 肖光昱 基于区块链的管理方法、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58111A (zh) * 2019-09-11 2020-10-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数字资产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KR20200145118A (ko) * 2019-06-20 2020-12-30 방소윤 디지털자산화 서비스 시스템
CN112527460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区块链底层资产数据状态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91031A (zh) * 2021-04-16 2021-06-18 河南汇宝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账本管理系统
US20210250180A1 (en) * 2020-02-06 2021-08-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tity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CN113743921A (zh) * 2021-09-09 2021-12-0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数字资产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17367A2 (en) * 2018-05-07 2019-11-14 Linkup Blockchain Technology Inc. A blockchain based 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platform
CN110443701A (zh) * 2019-06-19 2019-11-12 远光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证管理方法、供应链金融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KR20200145118A (ko) * 2019-06-20 2020-12-30 방소윤 디지털자산화 서비스 시스템
CN111758111A (zh) * 2019-09-11 2020-10-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用于数字资产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1177275A (zh) * 2020-01-02 2020-05-19 肖光昱 基于区块链的管理方法、终端、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10250180A1 (en) * 2020-02-06 2021-08-1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tity certification management
CN112527460A (zh) * 2020-12-17 2021-03-19 山大地纬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区块链底层资产数据状态一致性的方法及系统
CN112991031A (zh) * 2021-04-16 2021-06-18 河南汇宝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电子账本管理系统
CN113743921A (zh) * 2021-09-09 2021-12-03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数字资产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1407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9213B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网络的物品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5027114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 document between a first service provider and a second service provider
Niya et al. A platform-independent, generic-purpose, and blockchain-based supply chain tracking
GB2471072A (en) Electronic document verification system
CN109743321B (zh) 区块链、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用户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299105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函证平台及方法
CN112053271B (zh) 基于区块链的公益平台数据存证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2163954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13011974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交易信息存证方法及系统
CN114997809A (zh)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务服务智能审批中枢平台
CN112435006A (zh) 一种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专利全过程管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435747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确权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0321730A (zh) 一种操作数据处理的方法、区块链节点及存储介质
CN113344535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软件开发外包控制系统及实现方法
US10867326B2 (en) Repu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Daraghmi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editorial management system
Li et al. Reputation-based trustworthy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using smart contract
CN114331407B (zh) 资产数字化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037827A (zh) 基于区块链的投票方法、自组织管理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CN11273823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多方合作分析场景下的医疗数据安全共享方法、系统和存储设备
Kramer et al. A blockchain-based micro economy platform for distributed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s
CN115514489A (zh) 知识密集型零工经济服务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4154996A (zh) 一种跨区块链的数据流转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终端
Shi et al. Design of electronic contract architecture based on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14663119B (zh) 一种基于联盟链智能合约的供应链溯源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5

Address after: 301B, 3rd Floor, Cuilin Building, No. 10 Kaifeng Road, Maling Community, Meilin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nlinkt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a612, building 5, Shenzhen B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cological park, No. 26, Gaoxin South Ring Road, high tech Zone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NETCHAINS FINTECH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