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30989A -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30989A
CN114330989A CN202111357790.5A CN202111357790A CN114330989A CN 114330989 A CN114330989 A CN 114330989A CN 202111357790 A CN202111357790 A CN 202111357790A CN 114330989 A CN114330989 A CN 114330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itability
evaluation
evaluated
pond
index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77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月明
周悟
赵理
周晋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Natural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35779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309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30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30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获得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获得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将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某地的基塘用地开发为旅游用地提供了实质性的建议。

Description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旅游选址研究已由定性过渡到定量分析,从不同方面评价旅游用地的适宜性。基于防止因缺少对选址区域的充分调查而导致旅游度假区开发过于蔓延而造成大量的国土资源闲置,或者因没有充分分析对资源条件的要求与影响,而造成开发失败或对资源环境造成破坏的结果,中外学者对旅游用地选址进行了充分研究。
史密斯史蒂芬认为旅游用地的选址至少应从投资商的营销策略、市场区的社会特征、市场区的经济特征、市场区的交通特征、所选区位的自然条件等五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史密斯,1992;Smith,1983)。美国都市土地协会(The Urban Land Institute)认为旅游用地的选址关键在于市场潜力,环境、可达性和价位是其考虑重点,在环境方面主要考虑美学和气候,可达性方面主要考虑能开发的机会以及设施的便利性,价位方面主要是现实的资金问题(美国都市与土地协会作)。所以在旅游用地的选址研究中,多从自然、市场、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指标选取(约翰·斯沃布鲁克,2001)。在自然因素方面,学者们也考虑到了诸多方面,如气候、水源、地形地貌、坡度、坡向等。R Machete等(2014)在回顾了里斯本为评价旅游业的气候以及旅游者的偏好之后,评价了夏季旅游活动的适宜性,提出了气候—旅游模型,来预估气候变化对游客的影响,由此看出气候对旅游地的重要性。XY Fei(2009)等选取了生态、社会、景观和现有公园布局对山东枣庄进行了公园的选址研究,根据选址条件,结合山区信息、水系信息、公园布局信息和道路系统信息,得到了研究区内公园的选址结果,为城市规划提供了合理的选项。高骏等(2009)以广东南昆山七仙湖为例,从坡度、坡向、景观、交通四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研究,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其中景观又分为景观层、水域空阔度、视野总面积三个影响因子,实现了对七仙湖景区度假村的选址研究,验证了思路的实用性和可行性。Wang等(2014)等以吸引更多的游轮和游客为出发点,从游轮码头设施、自然环境、旅游吸引、连接性和敏捷性四个方面,以及靠泊设施、码头气候、重要历史景点、住宿娱乐的便利性等14个指标因素,对东亚地区的巡航港口的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在市场因素方面,多考虑目的地的区域经济水平、客源市场、设施状况、旅游现状等。Inskeep E(2012)认为旅游用地的选址研究应考虑目的地是否位于旅游吸引物附近、是否具有相应的气候条件、周边环境是否具有吸引力、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是否足够、是否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水电排污等基础设施是否具备、目的地附近是否有足够缓冲地带保重范围内的干净、是否在相应的规划管理内、当地居民是否支持、是否存在充足的劳动力等十个方面来考虑。冉群超(2002)认为在旅游用地的选址研究中,自然、市场、社会是三类关键影响因子,其中自然因素包括研究取得美学特征、水源条件、气候、地形地貌等资源因子,市场因素包括客源条件、设施状况、潜在市场等决定旅游发展的因素,社会因素包括土地费用、人力资源、政策条件等人为因素,并以重庆市黔江区神龟峡旅游项目为例,讨论了这三个方面对旅游项目选址研究中的影响。刘家明等(2001)通过文献的归纳总结,认为旅游用地的区位选择应从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两个方面进行,要尽可能在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经济发达、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在社会因素方面,学者们主要考虑了社会文化状况、城市旅游感知度、当地人民持有态度等因子。Guan等(2013)认为营销策略、市场的经济特征、交通特点、位置的自然条件、历史和文化背景、文化景观、政府的决策行为和居民态度对旅游度假区的选址有着较大的影响。蒙睿等(2005)以昆明市周边乡村旅游区为例,从乡村旅游的特色背景出发,选取依托城市的出游能力、交通的便利情况、旅游区的位置三个宏观因素以及旅游区的聚集与屏蔽程度、旅游区的周边环境两个微观因素,并结合政策因素和旅游者的喜好,对影响乡村旅游选址问题的因素的进行了探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可以对某地的基塘用地开发为旅游用地提供了实质性的建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
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获取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微博签到点,并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可选的,所述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土地评价刚要》选取三个方面中的9个评价指标,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包括: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一票否决法和适宜性指数法分析和计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基塘旅游用地开发建设的适宜性,并评出相应的适宜度等级,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其中,所述适宜度等级包括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
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包括:
以所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块为评价单元,利用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
可选的,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包括: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予,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
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在ArcGIS软件中的属性数据库中运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
可选的,所述融合处理的计算模型公式如下:
S=W1*U1+W2*U2+…+Wi*Ui
其中,S表示评价分值;W表示权重比例;U表示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Ui表示第i个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包括:
将所述微博签到点导入ArcGIS软件中,并在ArcGIS软件中进行global Moran’s I分析,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
采用ArcGIS软件中热点分析工具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优化热点分析处理,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
对所述微博签到点经过转点操作和投影后使用ArcMap里面的核密度分析进行密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
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
基于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及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包括:
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使用分区统计输出统计栅格,并栅格转面工具将统计栅格转为面要素,将统计栅格值连接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的版图中,并在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关联系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第一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
融合模块:用于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第二评价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微博签到点,并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叠加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微博签到点的空间特征分析,首先分析得出微博签到点是空间上是聚集的,并且与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由此得出人群活动与旅游用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说明了将微博签到点应用于旅游用地选址研究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人类活动对旅游用地的影响情况,同时,也对顺德区基塘用地开发为旅游用地提供了实质性的建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1: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土地评价刚要》选取三个方面中的9个评价指标,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为例,在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选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结合顺德区基塘的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和《土地评价纲要》,针对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选取了3个方面9个评价指标,形成了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表1顺德区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071
S12: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包括:基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一票否决法和适宜性指数法分析和计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基塘旅游用地开发建设的适宜性,并评出相应的适宜度等级,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其中,所述适宜度等级包括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
具体的,考虑到基塘用地的特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本文在评价方法上结合“一票否决法”和“适宜性指数法”,分析和计算每一评价单元可用于旅游用地开发建设的适宜性,并评出相应的适宜等级——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各参评因子的适宜性分级指标如下:
表2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级指标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081
S13: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包括:以所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块为评价单元,利用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
具体的,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块为评价单元,对各指标采取对应的方法进行单因子适宜性评价,如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因子进行距离或密度分析,距离越近分值越高,密度越大分值越高;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叠加分析,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任何开发;对建设用地管制区进行叠加分析,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程度不同,如禁止建设区内禁止进行旅游用地开发;允许建设区内可以进行旅游开发,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内根据条件设置分值等。
S14: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予,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在ArcGIS软件中的属性数据库中运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处理的计算模型公式如下:
S=W1*U1+W2*U2+…+Wi*Ui
其中,S表示评价分值;W表示权重比例;U表示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Ui表示第i个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
具体的,根据层次分析法对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予,从而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如下:
表3顺德区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各评价指标权重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091
其中,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通常包含以下步骤:(1)建立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计算指标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
在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之后,即可通过ArcGIS软件中的属性数据库,运用栅格计算器工具,通过下式来计算模型:
S=W1*U1+W2*U2+…+Wi*Ui
其中,S表示评价分值;W表示权重比例;U表示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Ui表示第i个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
S15:获取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微博签到点,并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包括:将所述微博签到点导入ArcGIS软件中,并在ArcGIS软件中进行global Moran’s I分析,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采用ArcGIS软件中热点分析工具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优化热点分析处理,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对所述微博签到点经过转点操作和投影后使用ArcMap里面的核密度分析进行密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基于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及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包括: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使用分区统计输出统计栅格,并栅格转面工具将统计栅格转为面要素,将统计栅格值连接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的版图中,并在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
具体的,从空间上来看,任何地理要素的分布都有随机性、均匀性和集聚型三种分布情况,除了从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微博签到点在顺德区的大体分布状况,但是并不能科学的把握其空间分布类型。所以本文对顺德区微博签到点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计算莫兰指数来度量其空间相关性。在ArcGIS中先进行global Moran’s I分析,得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情况(图),根据计算数据结果,Moran's I>0表示空间正相关性,其值越大,空间相关性越明显,Moran's I<0表示空间负相关性,其值越小,空间差异越大,否则,Moran's I=0,空间呈随机性。
根据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计算分析结果,可以得出Moran I指数为0.59,说明微博签到点的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Z得分为2371.80,表明微博签到点在从统计学上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聚集性。
采用ArcGIS软件中热点分析(Getis-Ord Gi*)工具对微博签到点进行优化热点分析,从而得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特征;可知微博签到点主要聚集在顺德区东南部,零散分布于中部及西南部地区。
其中,微博签到点数据来自网络,共23575条;经过转点操作和投影后使用ArcMap里面的核密度分析,计算密度值,微博签到点表示了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可能性,经过调研得知顺德区基塘区域面积大小为3-5平方千米,所以计算半径为20米,得到微博签到核密度值。使用分区统计输出栅格。使用栅格转面工具将统计栅格转为面要素,将统计值连接到土地利用现状图版图中,归一化后实验自然断点法制图,得到微博签到点归一化分等图。热点分析是单位内点的聚集程度。需要指定一个邻域以便计算出各输出像元周围像元的密度。核密度是各点的已知总体数量从点位置开始向四周分散。在核密度中,在各点周围生成表面所依据的二次公式可为表面中心(点位置)赋予最高值,并在搜索半径距离范围内减少到零。对于各输出像元,将计算各分散表面的累计交汇点总数。他们都能表达一定区域内微博签到点的聚集,但是核密度分析更能体现该点的潜力,也能展现空间上的连续性。有微博签到点归一化分等图即可获得最适宜地区的主要分布,并且可以通过整体分布趋势来看,热点地区也同样分布在顺德区经济发达和人口集中的西北部地区、东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高度适宜地区面积仅为24km2,约占3%,中度适宜地区面积为75km2,约占9%,低度适宜地区面积为168km2,占总面积的21%,不适宜地区面积高达540km2,占比达67%,可见在顺德区的微博打卡数量偏低,反映出顺德区的旅游吸引力并不高,同时热点地区相对突出,分布集中。热点地区可从侧面反映该地区潜在的客流量和知名程度。
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聚集特征能反映出顺德区内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在顺德区的旅游用地选址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1)通过微博签到点分布图选出大概选址待选区域,顺德区人类的活动范围不仅仅是通过居民点的情况进行判断,更需要通过微博签到点的空间分布来反映实际的人类活动情况。顺德区人类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以顺德区政府为中心的顺德区东南部的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以及东北部的陈村镇、北滘镇、伦敦街道,其次是位于顺德区西北部的乐从镇以及中部的勒流街道、龙江镇等。而且顺德区东部的微博签到点密度显然大于西部,往顺德区西南部则聚集程度明显减少,周边的一些零星聚集主要集中在均安镇、杏坛镇等城镇区域。
(2)根据顺德区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分析的结果,发现人类活动所表现的空间聚集有一定的指向性。顺德区的人类活动区域除了聚集在均安镇、杏坛镇等小城镇不具备连续性的区域外,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指向顺德区东部,该方向毗邻广州市番禺区,一个方向指向西北部,靠近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经济相对发达,而且大部分区域为城镇用地,而在基塘用地、农村军民店用地等区域则活动相对较少。
S16: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关联系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微博签到点的空间特征分析,首先分析得出微博签到点是空间上是聚集的,并且与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由此得出人群活动与旅游用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说明了将微博签到点应用于旅游用地选址研究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人类活动对旅游用地的影响情况,同时,也对顺德区基塘用地开发为旅游用地提供了实质性的建议。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如图2所示,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21:用于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土地评价刚要》选取三个方面中的9个评价指标,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的,在本申请中,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为例,在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关键在于评价指标的选取,指标选取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结合顺德区基塘的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和《土地评价纲要》,针对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选取了3个方面9个评价指标,形成了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如下:
表1顺德区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131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141
第二获得模块22:用于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包括:基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一票否决法和适宜性指数法分析和计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基塘旅游用地开发建设的适宜性,并评出相应的适宜度等级,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其中,所述适宜度等级包括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
具体的,考虑到基塘用地的特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本文在评价方法上结合“一票否决法”和“适宜性指数法”,分析和计算每一评价单元可用于旅游用地开发建设的适宜性,并评出相应的适宜等级——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各参评因子的适宜性分级指标如下:
表2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级指标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142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151
第一评价模块23:用于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包括:以所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块为评价单元,利用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
具体的,以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块为评价单元,对各指标采取对应的方法进行单因子适宜性评价,如对交通、住宿、餐饮等因子进行距离或密度分析,距离越近分值越高,密度越大分值越高;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叠加分析,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禁止进行任何开发;对建设用地管制区进行叠加分析,不同类型的保护区内允许建设的程度不同,如禁止建设区内禁止进行旅游用地开发;允许建设区内可以进行旅游开发,有条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内根据条件设置分值等。
融合模块24:用于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包括: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予,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在ArcGIS软件中的属性数据库中运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融合处理的计算模型公式如下:
S=W1*U1+W2*U2+…+Wi*Ui
其中,S表示评价分值;W表示权重比例;U表示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Ui表示第i个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
具体的,根据层次分析法对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予,从而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如下:
表3顺德区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各评价指标权重
Figure BDA0003356057060000161
其中,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指标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通常包含以下步骤:(1)建立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计算指标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
在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之后,即可通过ArcGIS软件中的属性数据库,运用栅格计算器工具,通过下式来计算模型:
S=W1*U1+W2*U2+…+Wi*Ui
其中,S表示评价分值;W表示权重比例;U表示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Ui表示第i个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
第二评价模块25:用于获取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微博签到点,并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包括:将所述微博签到点导入ArcGIS软件中,并在ArcGIS软件中进行global Moran’s I分析,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采用ArcGIS软件中热点分析工具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优化热点分析处理,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对所述微博签到点经过转点操作和投影后使用ArcMap里面的核密度分析进行密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基于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及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包括: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使用分区统计输出统计栅格,并栅格转面工具将统计栅格转为面要素,将统计栅格值连接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的版图中,并在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
具体的,从空间上来看,任何地理要素的分布都有随机性、均匀性和集聚型三种分布情况,除了从地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微博签到点在顺德区的大体分布状况,但是并不能科学的把握其空间分布类型。所以本文对顺德区微博签到点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通过计算莫兰指数来度量其空间相关性。在ArcGIS中先进行global Moran’s I分析,得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情况(图),根据计算数据结果,Moran's I>0表示空间正相关性,其值越大,空间相关性越明显,Moran's I<0表示空间负相关性,其值越小,空间差异越大,否则,Moran's I=0,空间呈随机性。
根据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计算分析结果,可以得出Moran I指数为0.59,说明微博签到点的分布存在空间相关性,Z得分为2371.80,表明微博签到点在从统计学上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聚集性。
采用ArcGIS软件中热点分析(Getis-Ord Gi*)工具对微博签到点进行优化热点分析,从而得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特征;可知微博签到点主要聚集在顺德区东南部,零散分布于中部及西南部地区。
其中,微博签到点数据来自网络,共23575条;经过转点操作和投影后使用ArcMap里面的核密度分析,计算密度值,微博签到点表示了周围一定范围内的活动可能性,经过调研得知顺德区基塘区域面积大小为3-5平方千米,所以计算半径为20米,得到微博签到核密度值。使用分区统计输出栅格。使用栅格转面工具将统计栅格转为面要素,将统计值连接到土地利用现状图版图中,归一化后实验自然断点法制图,得到微博签到点归一化分等图。热点分析是单位内点的聚集程度。需要指定一个邻域以便计算出各输出像元周围像元的密度。核密度是各点的已知总体数量从点位置开始向四周分散。在核密度中,在各点周围生成表面所依据的二次公式可为表面中心(点位置)赋予最高值,并在搜索半径距离范围内减少到零。对于各输出像元,将计算各分散表面的累计交汇点总数。他们都能表达一定区域内微博签到点的聚集,但是核密度分析更能体现该点的潜力,也能展现空间上的连续性。有微博签到点归一化分等图即可获得最适宜地区的主要分布,并且可以通过整体分布趋势来看,热点地区也同样分布在顺德区经济发达和人口集中的西北部地区、东南地区以及中部地区高度适宜地区面积仅为24km2,约占3%,中度适宜地区面积为75km2,约占9%,低度适宜地区面积为168km2,占总面积的21%,不适宜地区面积高达540km2,占比达67%,可见在顺德区的微博打卡数量偏低,反映出顺德区的旅游吸引力并不高,同时热点地区相对突出,分布集中。热点地区可从侧面反映该地区潜在的客流量和知名程度。
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聚集特征能反映出顺德区内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情况,在顺德区的旅游用地选址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1)通过微博签到点分布图选出大概选址待选区域,顺德区人类的活动范围不仅仅是通过居民点的情况进行判断,更需要通过微博签到点的空间分布来反映实际的人类活动情况。顺德区人类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以顺德区政府为中心的顺德区东南部的大良街道、容桂街道,以及东北部的陈村镇、北滘镇、伦敦街道,其次是位于顺德区西北部的乐从镇以及中部的勒流街道、龙江镇等。而且顺德区东部的微博签到点密度显然大于西部,往顺德区西南部则聚集程度明显减少,周边的一些零星聚集主要集中在均安镇、杏坛镇等城镇区域。
(2)根据顺德区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分析的结果,发现人类活动所表现的空间聚集有一定的指向性。顺德区的人类活动区域除了聚集在均安镇、杏坛镇等小城镇不具备连续性的区域外,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指向顺德区东部,该方向毗邻广州市番禺区,一个方向指向西北部,靠近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密集的地方经济相对发达,而且大部分区域为城镇用地,而在基塘用地、农村军民店用地等区域则活动相对较少。
叠加分析模块26:用于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包括: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关联系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微博签到点的空间特征分析,首先分析得出微博签到点是空间上是聚集的,并且与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由此得出人群活动与旅游用地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说明了将微博签到点应用于旅游用地选址研究中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通过对比分析得出了人类活动对旅游用地的影响情况,同时,也对顺德区基塘用地开发为旅游用地提供了实质性的建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另外,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
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获取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微博签到点,并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包括:
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情况,并结合《土地评价刚要》选取三个方面中的9个评价指标,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包括:
基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一票否决法和适宜性指数法分析和计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基塘旅游用地开发建设的适宜性,并评出相应的适宜度等级,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其中,所述适宜度等级包括高度适宜、中度适宜、低度适宜、不适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包括:
以所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基塘土地利用现状图地块为评价单元,利用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包括:
基于层次分析法对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赋予,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
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在ArcGIS软件中的属性数据库中运用栅格计算器工具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处理的计算模型公式如下:
S=W1*U1+W2*U2+…+Wi*Ui
其中,S表示评价分值;W表示权重比例;U表示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Wi表示第i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Ui表示第i个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的归一化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包括:
将所述微博签到点导入ArcGIS软件中,并在ArcGIS软件中进行global Moran’s I分析,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
采用ArcGIS软件中热点分析工具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优化热点分析处理,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
对所述微博签到点经过转点操作和投影后使用ArcMap里面的核密度分析进行密度值计算,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
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
基于所述微博签到点的空间自相关信息、所述微博签到点在空间统计上的聚集性特征及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转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版图中,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包括:
将所述微博签到点的核密度值使用分区统计输出统计栅格,并栅格转面工具将统计栅格转为面要素,将统计栅格值连接到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的版图中,并在归一化后使用自然断点法制图,获得所述微博签到点的归一化分等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包括:
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关联系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10.一种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并形成整体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整体评价指标体系获得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
第一评价模块:用于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对待评价基塘区域进行适宜度等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
融合模块:用于基于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权重比例对待评价基塘区域中每个评价指标体系对应的适宜度等级评价结果进行融合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第二评价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待评价区域的微博签到点,并对所述微博签到点进行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
叠加分析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所述第二旅游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进行叠加分析处理,获得待评价基塘区域的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结果。
CN202111357790.5A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330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7790.5A CN114330989A (zh)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7790.5A CN114330989A (zh)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30989A true CN114330989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7790.5A Pending CN114330989A (zh)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309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3320A (zh) * 2022-09-02 2022-12-02 武汉愈初美容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域性的康养项目建设选址分析评价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23320A (zh) * 2022-09-02 2022-12-02 武汉愈初美容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域性的康养项目建设选址分析评价方法
CN115423320B (zh) * 2022-09-02 2024-02-13 武汉愈初美容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域性的康养项目建设选址分析评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ngel et al. The shape compactness of urban footprints
Mierzwiak et al. Multi-criteria analysis for solar farm location suitability
Değirmenci et al. MCDM analysis of wind energy in Turkey: decision making based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Liaghat et al. A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echnique to analyze coastal tourism sites
Hai-ling et al. A GIS-based approach for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 ecotourism region
Feng et al. Association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 with motor vehicle emissions in small cities
CN114330989A (zh) 基于网络开放数据的基塘旅游用地适宜性分析方法及装置
Adamczyk et al. Of Tourism in the Tatra National Park Buffer Zone Using the MCDA Approach
CN104318319A (zh) 一种基于征地过程博弈结果的多智能体城市扩张模拟方法
Ma et al. Coupling study on territory space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simulation: a case study of Jiangxi province, China
Zhang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spatial distribution equity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coastal cities
Kmetec et al.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s coverage: a study of Slovenia
Cong et al.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bility and Spatial‐Temporal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 Human Settlements in China and Japan Based on SDGs, Taking Dalian and Kobe as Examples
Derdouri et al. Onshore wind farm suitability analysis using gis-bas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 case study of fukushima prefecture, Japan. Geoinfor Geostat: An Overv
Li et al. RAV model: Study on urban refined climate environment assessment and ventilation corridors construction
Yua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ive application of marine design concept in green ecological residential indoor environment design
Raeda et al. Strategic urban planning of religious cities: the case study of Karbala city in Iraq
Ebrahimian Ghajari 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 GIS-based model for temporary accommodation planning in the management of earthquake crisis in Babol City
Lin et al. Research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Living Service Industry in Kunming City Based on POI Data
Landré Analyzing yachting patterns in the Biesbosch National Park using GIS technology
Xu Building the “Digital Earth”, Promoting China's and Glob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in A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bove 3A Level in Hangzhou Based on POI Extraction
Ahmad et al. Ecotourist and Picnic Area Assessment Using AHP Analytical Tools in Sulaimani–Tourism Region, Iraq
Li et al. Equity measurement of spatial layout for emergency shelters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needs of vulnerable populations
Luo et al. Delineation of the Urban Fringe Using Multi-indicators and Deep Neural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