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0937A - 泵装置 - Google Patents

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0937A
CN114320937A CN202111181400.3A CN202111181400A CN114320937A CN 114320937 A CN114320937 A CN 114320937A CN 202111181400 A CN202111181400 A CN 202111181400A CN 114320937 A CN114320937 A CN 114320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impeller
center axis
rotation center
radi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14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20937B (zh
Inventor
山本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320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20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9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泵装置,具备容易熔接的叶轮。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叶轮(3)具备:圆形的第一板(31);从第一板(31)向一侧突出并且在周向上以恒定间隔配置的多个叶片部(32);以及与叶片部(32)的一侧的前端部(321)抵接的圆形的第二板(33)。第二板(33)具备朝向一侧的第一面(331)和朝向与第一面(331)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335)。第一面(331)具备在外周部分与旋转中心轴方向正交的平面即平面部(332),第二面(335)具备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靠近第一板(31)的倾斜面即第二面侧倾斜部(336)。第二面(335)和前端部(321)在轴线方向上与平面部(332)重叠的位置被熔接。

Description

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个叶片部被设置在一对圆形板之间的叶轮的泵装置。
背景技术
在泵装置中,由电动机使配置在泵室的叶轮旋转。这种泵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在专利文献1中,树脂制的叶轮配置于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延伸的轴线方向的一侧。更具体地说,叶轮具备与转子一体地成型的第一圆盘部、从第一圆盘部向一侧突出的叶片以及与叶片的前端抵接的第二圆盘部。在第二圆盘部,轴线方向的一侧的整个面以及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整个面由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一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80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泵装置的叶轮中,由于第二圆盘部的两面整体由倾斜面构成,因此存在不容易使第二圆盘部和叶片结合的问题。例如,在通过粘接、熔接等方法使第二圆盘部和叶片结合时,需要朝向叶片按压第二圆盘部,这时,由于是经由倾斜面按压第二圆盘部,因此容易发生第二圆盘部的位置偏移等。特别是,在通过熔接使第二圆盘部和叶片结合时,由于需要从一侧将熔接头推到第二圆盘部,所以需要通过按压夹具等对第二圆盘部进行定位。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备能够经由叶片部使第一板和第二板容易结合的叶轮的泵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备转子;叶轮,所述叶轮为树脂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延伸的轴线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以及壳体,所述壳体对收容所述叶轮的泵室进行划分,所述叶轮具备: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呈圆形;多个叶片部,所述多个叶片部从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一侧突出,且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沿径向延伸;以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呈圆形,且供所述多个叶片部的所述一侧的前端部抵接,所述第二板具备朝向所述一侧的第一面和朝向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在所述第二面上,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第二面侧倾斜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当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板在与所述多个叶片部和所述平面部重叠的位置与所述前端部熔接。
在本发明中,在用于叶轮的第二板的叶片部侧的第二面上设置有斜面部,在第二板的与叶片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一面上设置有与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部。因此,通过熔接使第二板和叶片部的前端部结合时,可以将熔接装置的熔接头推到平面部,将第二板沿轴线方向按压在叶片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二板和叶片部的前端部的熔接。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第一板的与所述第二板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平面部重叠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根据该方式,在将第二板和叶片部的前端部熔接时,能够容易地支承第一板的与第二板相反的一侧的面。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多个叶片部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地形成。根据该方式,即使在流体压力施加到叶片部时,该流体压力也会施加到第一板侧。因此,第二板不易从叶片部脱落。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转子具备磁体和保持所述磁体的树脂制的支架,所述第一板与所述支架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一侧的端部。根据该方式,易于将转子和第一板一体化。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前端部具备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二板上供所述第一部分抵接的被抵接部是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面,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被抵接部熔接。根据该方式,由于第一部分及被抵接部双方均是与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面,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熔接。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第二面设置有包括供所述第一部分嵌入内侧的第一收容槽的槽,由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底面构成所述被抵接部。根据该方式,即使在焊接第一部分和被抵接部时产生了毛刺的情况下,毛刺也不会从第一收容槽向外露出。因此,在叶轮旋转时,能够抑制毛刺从叶轮剥落。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槽包括供所述第二部分嵌入内侧的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面是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面。根据该方式,即使在熔接第一部分和被抵接部时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间的边界部分产生毛刺的情况下,毛刺也不会从第二收容槽向外露出。因此,在叶轮旋转时,能够抑制毛刺从叶轮剥落。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径向外侧。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槽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没有到达所述第二板的外周缘。根据该方式,在熔接第一部分和被抵接部时,即使在第一部分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产生毛刺的情况下,毛刺也不会从槽向外露出。因此,在叶轮旋转时,能够抑制毛刺从叶轮剥落。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所述第一面上,在所述平面部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第一面侧倾斜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所述壳体的划分所述泵室的内壁中,在所述一侧与所述叶轮对置的部分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面侧倾斜部倾斜的倾斜面。根据该方式,能够抑制利用叶轮使泵室内的流体移动时的损失。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将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部夹着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设为A,将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部夹着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设为B时,开口面积A、B满足以下条件式:
1.2A≤B≤1.5A。
根据该方式,可以构成为不会使第二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远大于第一开口部的开口面积。由此,能够抑制泵装置的效率降低。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在用于叶轮的第二板的叶片部侧的第二面设置有斜面部,在第二板的与叶片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一面设置有与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部。因此,在通过熔接使第二板和叶片部的前端部结合时,可以将熔接装置的熔接头推到平面部,且将第二板沿轴线方向按压在叶片部。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二板和叶片部的前端部的熔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泵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叶轮的立体图。
图4是叶轮的剖视图。
图5是从一侧观察叶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另一侧观察叶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说明叶片部和第二板的关系的图。
图8是变形例1的叶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示意性地说明变形例1中的叶片部和第二板的关系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泵装置;2…电动机;3…叶轮;4…壳体;5…转子;6…定子;7…隔壁部件;8…支承轴;10…磁体;15…罩;16…基板;20…泵室;31…第一板;32…叶片部;33…第二板;34…第一开口部;35…第二开口部;41…吸入管;41a…吸入口;42…排出管;42b…排出口;43…内壁;44…侧壁;45…对置壁;51…支架;52…小径部;53…抵接部;54…大径部;61…定子铁芯;62…绝缘体;63…线圈;71…第一隔壁部;72…第二隔壁部;73…第三隔壁部;74…孔部;76…连接器外壳;81…板部件;100…熔接头;310…孔部;321…前端部;322…第二部分;323…第一部分;324…侧面部;325…侧面部;326…缺口部;330…孔部;331…第一面;332…平面部;333…第一面侧倾斜部;334…槽;335…第二面;336…第二面侧倾斜部;337…第一收容槽;337a…被抵接部;338…第二收容槽;338a…底面;339…对置壁部分;621…第一凸缘部;622…第二凸缘部;L…旋转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对具备本发明的叶轮的泵装置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将旋转中心轴线L的延伸方向设为轴线方向进行说明。另外,在轴线方向上,在一侧标注L1且在另一侧标注L2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以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径向及周向分别简称为“径向”及“周向”。
(整体结构)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泵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泵装置1的剖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泵装置1具有:具备绕旋转中心轴线L旋转的转子5的电动机2;相对于转子5配置于轴线方向的一侧L1的树脂制的叶轮3;以及对收容叶轮3的泵室20进行划分的壳体4。泵装置1通过叶轮3与转子5一体地旋转而使泵室20内的流体移动。
(电动机)
电动机2具备:转子5;位于转子5的径向外侧的定子6;覆盖定子6的树脂制的隔壁部件7;以及将转子5支承为能够旋转的支承轴8。转子5具备:沿轴线方向延伸的圆筒状的支架51;以及被保持在支架51的外周面上的圆筒状的磁体10。
支架51为树脂制。支架51具备:在外周面保持磁体10的小径部52;与磁体10的一侧L1的端部抵接的圆形的抵接部53;以及从抵接部53的外周缘向一侧L1突出的大径部54,小径部52的外径尺寸小于大径部54的外径尺寸。小径部52和大径部54同轴设置。小径部52在内部保持有轴承,转子5经由轴承被支承轴8支承为能够旋转。
磁体10是粘结钕磁体。该磁体10整体被树脂表层覆盖。磁体10的外径尺寸与大径部54的外径尺寸大致相同。通过在磁体10和小径部52之间涂布粘接剂,磁体10和小径部52粘接在一起。这时,磁体10与抵接部53抵接,由此,磁体10被定位。
定子6具有定子铁芯61和经由绝缘体62卷绕在定子铁芯61上的线圈63。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定子铁芯61具备以圆环状延伸的圆环部和从圆环部向径向的内侧突出的多个突极。线圈63卷绕于覆盖突极的绝缘体62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凸缘部621和径向外侧的第二凸缘部62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电动机2是三相电动机,线圈63包括U相线圈、V相线圈以及W相线圈。
隔壁部件7具备面向一侧L1的第一隔壁部71、介于定子6和磁体10之间的第二隔壁部72以及与转子5的另一侧L2的端面对置的第三隔壁部73。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部件7是从径向的两侧以及轴线方向的两侧覆盖定子6的树脂密封部件。隔壁部件7的材质例如通过用聚苯硫醚(PPS:Poly Phenylene Sulfide)嵌件成型定子6而形成。另外,例如,隔壁部件7也可以通过用BMC(Bulk Molding Compound:团状模塑料)等嵌件成型定子6而形成。
在隔壁部件7的另一侧L2的端部固定有罩15。在罩15和隔壁部件7之间配置有基板16,该基板16上设置有控制向线圈63供电的电路等。另外,在隔壁部件7上设置有连接器外壳76。通过将连接器连接到连接器外壳76以进行电源供给等,电动机2的转子5旋转。由此,叶轮3在泵室20内旋转。
支承轴8是金属制的棒状部件。支承轴8的中心轴线与转子5的旋转中心轴线一致。支承轴8的另一侧L2的端部压入到形成于第三隔壁部73的孔部74。在支承轴8的一侧L1的端部安装有圆环状的板部件81。板部件81与从抵接部53突出的轴承的一侧L1的端部抵接。
(叶轮)
图3是叶轮3的立体图。图4是叶轮3的剖视图。图5是从一侧L1观察叶轮3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另一侧L2观察叶轮3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示意性地说明叶片部32和第二板33的关系的图。即,叶片部32在沿周向弯曲的同时沿径向延伸,在图7中示出了叶片部32沿径向直线延伸的情况。
如图3~图7所示,叶轮3具备圆形的第一板31、从第一板31向一侧L1突出并且沿周向以恒定间隔配置的多个叶片部32以及与叶片部32的一侧L1侧的前端部321抵接的圆形的第二板33。多个叶片部32均是厚度方向面向周向的板状。第一板31一体地设置于转子5的支架51的大径部54的一侧L1的端部,从一侧L1侧的端部向径向外侧突出。即,第一板31和转子5的支架51由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在第一板31的中央形成有孔部31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板31的一侧L1的面311及另一侧L2的面312均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
本实施方式的叶片部32在周向上设置有七枚。从轴线方向观察时,叶片部32是沿周向弯曲的板形状。在叶片部32中,径向内侧的侧面部324位于比孔部310靠径向外侧的位置。在叶片部32中,径向外侧的侧面部325与第一板31的外周面一致。
前端部321具备与轴线方向正交的第一部分323和在第一部分323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一侧L1的方式倾斜的第二部分32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部分323设置于第二部分322的径向外侧。
第二板33是圆形的板形状。第二板33在中央具备孔部330。第二板33具备面向一侧L1的第一面331和面向另一侧L2侧的第二面335。第一面331具备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即平面部332,平面部332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面331上,在平面部332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一侧L1的方式倾斜的第一面侧倾斜部333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平面部332呈圆环状地设置在第一面侧倾斜部333的径向外侧,从轴线方向观察时,平面部332与叶片部32的第一部分323重叠。
在第二面335上,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一侧L1的方式倾斜的第二面侧倾斜部336沿周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面335整体成为第二面侧倾斜部336。此外,第二面335也可以是在一部分具备第二面侧倾斜部336的结构。例如,第二面335也可以具备第二面侧倾斜部336和在第二面侧倾斜部336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部。
在第二面335上,设置有包括收容第一部分323的第一收容槽337的槽334,槽334包括收容第二部分322的第二收容槽338。第一收容槽337及第二收容槽338是向一侧L1凹陷的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槽337设置于第二收容槽338的径向外侧,第一收容槽337延伸到第二板33的外周缘。从轴线方向观察时,第一收容槽337与第一部分323重叠。第一收容槽337的底面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面,是供前端部321的第一部分323抵接的被抵接部337a。第二收容槽338的底面338a与第一收容槽337的被抵接部337a连续。
如图3及图4所示,叶轮3具备:在第一板31和第二板33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叶片部32夹着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开口部34;以及在第一板31和第二板33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叶片部32夹着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开口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部34及第二开口部35分别各形成有七个。第二开口部35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开口部34的开口面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面335具备第二面侧倾斜部336,所以构成为不会使第二开口部35的开口面积远大于第一开口部34的开口面积。更具体地说,若将第一开口部34的开口面积设为A,将第二开口部35的开口面积设为B,则开口面积A、B构成为满足以下条件式:
1.2A≤B≤1.5A。
接着,对叶轮的熔接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第二面335和前端部321通过熔接装置的熔接头100在轴线方向上与平面部332重叠的位置熔接。由此,第二板33被固定于叶片部32的一侧L1的前端部32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槽337的底面即被抵接部337a和前端部321的第一部分323被熔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平面部332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因此,在熔接时,可以通过将熔接装置的熔接头100推到平面部332,而将第二板33沿轴线方向按压在叶片部32。
在此,熔接时会产生毛刺。产生的毛刺被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37中,所以毛刺不会从第一收容槽337向外露出。另外,在与第二部分322连接的第一部分323的端部产生的毛刺也被收容于第二收容槽338中,所以毛刺不会从第二收容槽338向外露出。
(壳体)
如图1及图2所示,壳体4在构成泵室20的内壁43具备在一侧L1与叶轮3对置的对置壁45和沿周向延伸的侧壁44。壳体4具备沿着轴线方向延伸的吸入管41和沿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排出管42。吸入管41及排出管42分别在端部具备吸入口41a及排出口42b。吸入管41及吸入口41a相对于旋转中心轴线L呈同心状设置。排出管42位于叶轮3的径向外侧的位置。
如图2所示,从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对置壁45是沿着第二板33的第一面331的形状。更具体地说,对置壁45包括沿着第一面侧倾斜部333倾斜的倾斜面451和沿着平面部332的平面部452,平面部452是与旋转中心轴线L正交的面。
(作用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第二面335和前端部321在旋转中心轴方向上在与平面部332重叠的位置上熔接。因此,即使在第二板33的第二面335具备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靠近第一板31的倾斜面即第二面侧倾斜部336的情况下,通过将熔接装置的熔接头100推到平面部332,也可以将第二板33沿轴线方向按压在叶片部32,所以能够容易地进行第二面335和前端部321的熔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在第一板31的与第二板33相反的一侧的面312上,在从轴线方向观察时与平面部332重叠的区域设置有与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在对第二板33和叶片部32的前端部321进行熔接时,能够容易地支承第一板31的与第二板33相反的一侧的面312。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多个叶片部32与第一板31一体地形成。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即使流体压力施加在叶片部32时,施加的流体压力也会加到第一板31侧。因此,第二板33不易从叶片部脱落。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转子5具备保持磁体10的支架51,第一板31一体地设置于支架51的L1侧的端部。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可以使转子5和叶轮3一体地形成,所以与将转子5和叶轮3设为分体的结构相比,结合强度提高。另外,能够削减零件数量。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前端部321具备从径向内侧朝向径向外侧靠近第一板31的倾斜面即第二部分322和从第二部分322朝向径向外侧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即第一部分323。第二面335具备与第一部分323抵接的被抵接部337a。被抵接部337a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第一部分323和被抵接部337a熔接。如果像这样构成,则第一部分323及被抵接部337a彼此是与轴线方向正交的面,所以将第二板33沿轴线方向按压在叶片部32时,彼此可靠地抵接。因此,变得容易对第一部分323和被抵接部337a进行熔接。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在第二面335上设置有包括供第一部分323在内侧嵌入的第一收容槽337的槽334,由第一收容槽337的底面构成被抵接部337a。如果像这样构成,则熔接第一部分323和被抵接部337a时产生的毛刺被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37中,所以毛刺不会从第一收容槽337向外露出。因此,使泵装置1运转时,能够抑制毛刺从叶轮3剥落。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槽334包括供第二部分322嵌入内侧的第二收容槽338,第二收容槽338的底面338a是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一侧L1的方式倾斜的面。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在熔接第一部分323和被抵接部337a时,在与第二部分322连接的第一部分323的端部发生的毛刺被收容于第二收容槽338中,所以毛刺不会从第二收容槽338向外露出。因此,在使泵装置1运转时,能够抑制毛刺从叶轮3剥落。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在第一面331上,在平面部332的径向内侧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一侧L1的方式倾斜的第一面侧倾斜部333以旋转中心轴线L为中心沿周向延伸。壳体4的划分泵室20的内壁43中,在一侧L1与叶轮3对置的对置壁45包括沿着第一面侧倾斜部333倾斜的倾斜面451。如果像这样构成,则能够抑制用叶轮使泵室内的流体移动时的损失。
在本实施方式的泵装置1中,将在第一板31和第二板33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叶片部32夹着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开口部34的开口面积设为A且将在第一板31和第二板33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叶片部32夹着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开口部35的开口面积设为B时,开口面积A、B满足以下条件式:
1.2A≤B≤1.5A。
如果像这样构成,则可以构成为不会使第二开口部35的开口面积远大于第一开口部34的开口面积。由此,能够抑制泵装置的效率降低。
(变形例1)
图8是变形例1的叶轮3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示意性地说明变形例1中的叶片部32和第二板33的关系的图。变形例1的叶轮3与上述叶轮3的第一收容槽337及侧面部325的结构不同,但其他结构相同。因此,在变形例1的叶轮3的说明中,对与上述叶轮3对应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如图8及图9所示,在第二板33上,槽334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没有到达第二板33的外周缘。因此,叶片部32的侧面部325具备在一侧L1的端部切口的缺口部326。第一收容槽337在径向外侧的端部具备对置壁部分339。对置壁部分339封闭第一收容槽337的径向外侧。如图9所示,对置壁部分339从径向外侧覆盖缺口部326。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收容槽337的径向外侧被对置壁部分339封闭,因此,在熔接时,在第一部分323的径向外侧的端部产生的毛刺与上述方式相比可靠地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37中。因此,毛刺不会从第一收容槽337向外露出。因此,与上述方式相比,在使泵装置1运转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毛刺从叶轮3剥落。
(其他变形例)
在上述方式中,第二板33具备第二收容槽338,但也可以是不具备第二收容槽338的结构。
在上述方式中,第一板31和转子5的大径部54由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但也可以以分体的方式构成。

Claims (11)

1.一种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具备转子;
叶轮,所述叶轮为树脂制,配置于所述转子的旋转中心轴线延伸的轴线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转子一体地旋转;
壳体,所述壳体对收容所述叶轮的泵室进行划分,
所述叶轮具备:第一板,所述第一板呈圆形;多个叶片部,所述多个叶片部从所述第一板朝向所述一侧突出,且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沿径向延伸;以及第二板,所述第二板呈圆形,且供所述多个叶片部的所述一侧的前端部抵接,
所述第二板具备朝向所述一侧的第一面和朝向与所述第一面相反的一侧的第二面,
在所述第二面上,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第二面侧倾斜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
在所述第一面上,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
当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所述第二板在与所述多个叶片部和所述平面部重叠的位置与所述前端部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板的与所述第二板相反的一侧的面上,在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时与所述平面部重叠的区域,设置有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叶片部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子具备磁体和保持所述磁体的树脂制的支架,
所述第一板与所述支架一体地设置在所述支架的所述一侧的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部具备与所述轴线方向正交的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部分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第二部分,
在所述第二板上供所述第一部分抵接的被抵接部是与所述旋转中心轴线正交的面,
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被抵接部熔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面设置有包括供所述第一部分嵌入内侧的第一收容槽的槽,由所述第一收容槽的底面构成所述被抵接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包括供所述第二部分嵌入内侧的第二收容槽,
所述第二收容槽的底面是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径向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的径向外侧的端部没有到达所述第二板的外周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面上,在所述平面部的径向内侧或径向外侧以径向内侧比径向外侧靠所述一侧的方式倾斜的第一面侧倾斜部以所述旋转中心轴线为中心沿周向延伸,
所述壳体的划分所述泵室的内壁中,在所述一侧与所述叶轮对置的部分包括沿着所述第一面侧倾斜部倾斜的倾斜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泵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部夹着的径向内侧的第一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设为A,将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由在周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叶片部夹着的径向外侧的第二开口部的开口面积设为B时,开口面积A和B满足以下条件式:
1.2A≤B≤1.5A。
CN202111181400.3A 2020-10-09 2021-10-11 泵装置 Active CN1143209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70927 2020-10-09
JP2020170927A JP2022062796A (ja) 2020-10-09 2020-10-09 ポンプ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937A true CN114320937A (zh) 2022-04-12
CN114320937B CN114320937B (zh) 2023-10-20

Family

ID=81045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1400.3A Active CN114320937B (zh) 2020-10-09 2021-10-11 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62796A (zh)
CN (1) CN11432093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4467A (zh) * 2005-03-17 2006-09-2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液压泵
JP2012127281A (ja) * 2010-12-16 2012-07-05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空気調和機用排水ポンプ
DE102012209487A1 (de) * 2012-06-05 2013-12-0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Hydrodynamische Pumpe
DE102012212423A1 (de) * 2012-07-16 2014-01-16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lüssigkeitspumpe
CN103629151A (zh) * 2012-08-24 2014-03-12 阿斯莫株式会社 离心泵用叶轮和车辆用清洗装置的离心泵
CN207583636U (zh) * 2016-11-07 2018-07-0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动泵
CN110159544A (zh) * 2018-02-14 2019-08-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4467A (zh) * 2005-03-17 2006-09-20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液压泵
JP2012127281A (ja) * 2010-12-16 2012-07-05 Saginomiya Seisakusho Inc 空気調和機用排水ポンプ
DE102012209487A1 (de) * 2012-06-05 2013-12-05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Hydrodynamische Pumpe
DE102012212423A1 (de) * 2012-07-16 2014-01-16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Flüssigkeitspumpe
CN103629151A (zh) * 2012-08-24 2014-03-12 阿斯莫株式会社 离心泵用叶轮和车辆用清洗装置的离心泵
CN207583636U (zh) * 2016-11-07 2018-07-06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电动泵
CN110159544A (zh) * 2018-02-14 2019-08-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CN209494723U (zh) * 2018-02-14 2019-10-15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泵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62796A (ja) 2022-04-21
CN114320937B (zh) 2023-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58166B2 (ja) モータ及びウォータポンプ
JP5516976B2 (ja) 電動ポンプ
CN109185196B (zh) 电风机
JP2006296125A (ja) 永久磁石埋め込み型モータ及びポンプ装置
CN110159544B (zh) 泵装置
WO2018151102A1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US10658894B2 (en) Rotor of motor, motor and pump device
CN108306453B (zh) 一种电机和吹风机
US20200052563A1 (en) Motor and pump apparatus
JP5927432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ポンプ
CN114320937B (zh) 泵装置
CN109196229B (zh) 泵装置
US11342807B2 (en) Motor and pump device
CN110159545B (zh) 泵装置
JP7493403B2 (ja) ポンプ装置
JP5172115B2 (ja) 渦流式圧縮機及び渦流式圧縮機の製造方法
EP4317703A1 (en) Electric blower
JP7488143B2 (ja) ポンプ装置
CN113958510B (zh) 泵装置
JP2014034890A (ja) 電動ウォータポンプ
WO2023140131A1 (ja) ポンプ装置
JP2019140826A (ja) 電動ポンプ
JP2024051754A (ja) ポンプ装置
JP2018150839A (ja) 燃料ポンプ
JP2024018119A (ja) モータおよびポン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