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20295A -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20295A
CN114320295A CN202210030184.0A CN202210030184A CN114320295A CN 114320295 A CN114320295 A CN 114320295A CN 202210030184 A CN202210030184 A CN 202210030184A CN 114320295 A CN114320295 A CN 1143202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ngue
electric pulse
drill holes
splitting
coal s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301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志洁
荣海
付兴
陈蓥
韩军
宋卫华
霍丙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0301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202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320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202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tegrating Or M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涉及矿山安全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电脉冲技术,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煤层夹矸以及回采工作面内侧的煤层夹矸进行弱化;将夹矸注液与高压电脉冲有机结合起来,在向煤层中注入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液体,即提高的夹矸的孔隙裂隙,又促使离子溶液充分分布在夹矸区域,为高压电脉冲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高压电脉冲产生巨大的能量,直接作用于夹矸上,在正负电极之间产生放电通道,巨大的能量瞬间通过放电通道,形成强大的应力波使夹矸破裂,采掘时降低了夹矸区域的集中应力,可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

Description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安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全国多个矿区发生了厚煤层掘进工作面在夹矸区域发生冲击地压的情况(称之为“夹矸厚煤层冲击地压”),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由于夹矸硬度较大,容易在煤层和夹矸交界面附近形成应力集中区,当工作面位于夹矸形成的应力集中区影响范围内时,工作面超前应力场与夹矸应力场叠加,导致应力高度集中。此时,煤体若具有冲击倾向性,则极易在扰动作用下发生冲击地压。
现有技术中,多是采用钻孔卸压和煤层注水技术,降低夹矸带超前应力集中程度,减小由煤矸强度(刚度)差异造成的应力不均,都是被动的冲击地压防治。钻孔卸压工作量大,卸压效果不明显,需要进行多次卸压。煤层注水的防治效果有限,可以在一定范围降低煤岩体的冲击倾向性,改善围岩受力状态,同时注水效果与煤体中亲水性矿物的含量密切相关。因此,采用电脉冲预裂方法提前对夹矸进行预裂弱化,降低夹矸区域的应力集中程度,进而可达到夹矸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电脉冲技术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煤层夹矸进行弱化;
步骤1.1:在回采巷道掘进时,在掘进工作面揭露夹矸的两侧,沿巷道掘进方向在夹矸中部层位施工两个钻孔;在钻孔内安装注液管路,并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封孔,将外露的管路连接高压注液系统,注入设定浓度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
所述钻孔长度为20-30m;
所述封孔长度为10%钻孔长度;
所述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包括HCl、NaOH、HNO3、H2SO4、H2CO3、KOH溶液,质量浓度为2%-5%。
所述高压注液的注液压力为8-12MPa,注液时间为12-48小时。
步骤1.2:达到设定的注液时间后,将孔内液体排出,将与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相连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送入两钻孔底部,并将两电极安装于钻孔内壁;
步骤1.3:打开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的开关,对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夹矸进行放电;两电极之间激发出高能等离子体通道,夹矸在等离子体力学效应作用下产生裂隙,夹矸层强度降低;
步骤1.4:同时移动两电极至钻孔的下一预裂位置,重复步骤1.3-1.4,直至整个预裂过程结束;各个预裂点之间间距为1-3m;
步骤2:采用电脉冲技术对回采工作面内侧的煤层夹矸进行弱化;
步骤2.1:工作面回采前,在两回采巷道向工作面内侧依次布置若干组钻孔,钻孔沿夹矸中部层位布置;每组包括2个钻孔,组内钻孔之间的间距为10-30m,各组之间的间距为1-3m;
所述钻孔长度L/2-5m,L为工作面长度;
步骤2.2:在钻孔内安装注液管路,并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封孔,将外露的管路连接高压注液系统,注入设定浓度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
所述高压注水的注液压力为8-12MPa,注液时间为24-72小时。
步骤2.3:达到设定的注液时间后,将孔内液体排出,将与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相连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送入第一组相邻两钻孔底部,并将两电极安装于钻孔内壁;
步骤2.4:打开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的开关,进行电脉冲预裂夹矸,对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夹矸进行放电,两电极之间激发出高能等离子体通道,夹矸在等离子体力学效应作用下产生大量裂隙,夹矸层强度降低;
所述的电脉冲预裂夹矸之前,应完成夹矸的注液工作,使钻孔之间的夹矸处于被电解质溶液润湿状态。
步骤2.5:同时移动两电极至该组钻孔下一预裂位置,重复步骤2.4-2.5,直至完成该组钻孔之间预裂;
所述的同一组钻孔内各个预裂位置的间距为1-3m;
步骤2.6:重复步骤2.3-2.5,完成依次完成第2组、第3组……第n组钻孔预裂,直至所有钻孔预裂完毕,即完成整个工作面的预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将夹矸注水与高压电脉冲有机结合起来,在向煤层中注入离子和改性溶液混合液体,即提高的夹矸的孔隙裂隙,又促使离子溶液充分分布在夹矸区域,为高压电脉冲创造了有利条件。利用高压电脉冲产生巨大的能量,直接作用于夹矸上,在正负电极之间产生放电通道,巨大的能量瞬间通过放电通道,形成强大的应力波使夹矸破裂,采掘时降低了夹矸区域的集中应力,减少冲击地压的发生。同时,夹矸两侧煤体的瓦斯通道被疏通,能够有效的增加瓦斯的抽采效率。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够有效的提高单孔瓦斯抽采率,在本技术领域内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布置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布置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回采工作面超前钻孔布置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的回采工作面超前钻孔布置剖面图;
图中,1-工作面的开切眼;2-回风顺槽;3-运输顺槽;4-掘进巷道(回风顺槽或运输顺槽掘进阶段);5-夹矸;6-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7-回采工作面内的钻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某矿主采煤层平均厚度6m,煤层含有0.8m厚的夹矸。工作面倾向长度为200m,走向长度为1200m,采用一侧采全厚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工作面掘进过程中经常出现“煤炮多,震动强”动力现象,具有冲击地压显现,严重影响了矿井安全生产。
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电脉冲技术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煤层夹矸进行弱化;减小夹矸带超前应力集中程度,降低掘进面在夹矸区域的冲击危险性;
步骤1.1:在回采巷道掘进时,在掘进工作面揭露夹矸的两侧,沿巷道掘进方向在夹矸中部层位施工两个钻孔;在钻孔内安装注液管路,并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封孔,将外露的管路连接高压注液系统,注入设定浓度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
所述钻孔长度为30m;
所述封孔长度为10%钻孔长度;本实施例中掘进工作面超前钻孔布置平面图如图1、图2所示;
所述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包括HCl、NaOH、HNO3、H2SO4、H2CO3、KOH溶液,质量浓度为2%-5%。本次选择质量浓度5%的HCl溶液。
所述高压注液的注液压力为8MPa,注液时间为48小时。
步骤1.2:达到设定的注液时间后,将孔内液体排出,将与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相连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送入两钻孔底部,并将两电极安装于钻孔内壁;
步骤1.3:打开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的开关,对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夹矸进行放电;两电极之间激发出高能等离子体通道,夹矸在等离子体力学效应作用下产生大量裂隙,夹矸层强度降低;
步骤1.4:同时移动两电极至钻孔的下一预裂位置,重复步骤1.3-1.4,直至整个预裂过程结束;各个预裂点之间间距为1m;
步骤2:采用电脉冲技术对回采工作面内侧的煤层夹矸进行弱化;减小工作面回采时工作面超前范围夹矸带的应力集中程度,降低回采工作面在夹矸区域的冲击危险性;
步骤2.1:工作面回采前,在两回采巷道向工作面内侧依次布置若干组钻孔,钻孔沿夹矸中部层位布置;每组包括2个钻孔,组内钻孔之间的间距为20m,各组之间的间距为2m;
所述钻孔长度95m;本实施例中回采工作面超前钻孔布置平面图如图3、图4所示;
步骤2.2:在钻孔内安装注液管路,并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封孔,将外露的管路连接高压注液系统,注入设定浓度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
所述高压注水的注液压力为12MPa,注液时间为72小时。
步骤2.3:达到设定的注液时间后,将孔内液体排出,将与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相连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送入第一组相邻两钻孔底部,并将两电极安装于钻孔内壁;
步骤2.4:打开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的开关,进行电脉冲预裂夹矸,对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夹矸进行放电,两电极之间激发出高能等离子体通道,夹矸在等离子体力学效应作用下产生大量裂隙,夹矸层强度降低;
所述的电脉冲预裂夹矸之前,应完成夹矸的注液工作,使钻孔之间的夹矸处于被电解质溶液润湿状态。
步骤2.5:同时移动两电极至该组钻孔下一预裂位置,重复步骤2.4-2.5,直至完成该组钻孔之间预裂;
所述的同一组钻孔内各个预裂位置的间距为2m;
步骤2.6:重复步骤2.3-2.4,完成依次完成第2组、第3组……第n组钻孔预裂,直至所有钻孔预裂完毕,即完成整个工作面的预裂。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4)

1.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电脉冲技术对掘进工作面前方的煤层夹矸进行弱化;
步骤1.1:在回采巷道掘进时,在掘进工作面揭露夹矸的两侧,沿巷道掘进方向在夹矸中部层位施工两个钻孔;在钻孔内安装注液管路,并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封孔,将外露的管路连接高压注液系统,注入设定浓度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
步骤1.2:达到设定的注液时间后,将孔内液体排出,将与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相连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送入两钻孔底部,并将两电极安装于钻孔内壁;
步骤1.3:打开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的开关,对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夹矸进行放电;两电极之间激发出高能等离子体通道,夹矸在等离子体力学效应作用下产生裂隙,夹矸层强度降低;
步骤1.4:同时移动两电极至钻孔的下一预裂位置,重复步骤1.3-1.4,直至整个预裂过程结束;各个预裂点之间间距为1-3m;
步骤2:采用电脉冲技术对回采工作面内侧的煤层夹矸进行弱化;
步骤2.1:工作面回采前,在两回采巷道向工作面内侧依次布置若干组钻孔,钻孔沿夹矸中部层位布置;
步骤2.2:在钻孔内安装注液管路,并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封孔,将外露的管路连接高压注液系统,注入设定浓度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每组包括2个钻孔,组内钻孔之间的间距为10-30m,各组之间的间距为1-3m;
步骤2.3:达到设定的注液时间后,将孔内液体排出,将与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相连的正电极和负电极分别送入第一组相邻两钻孔底部,并将两电极安装于钻孔内壁;
步骤2.4:打开高压防爆放电电源的开关,进行电脉冲预裂夹矸,对正负两电极之间的夹矸进行放电,两电极之间激发出高能等离子体通道,夹矸在等离子体力学效应作用下产生大量裂隙,夹矸层强度降低;
步骤2.5:同时移动两电极至该组钻孔下一预裂位置,重复步骤2.4-2.5,直至完成该组钻孔之间预裂;所述的同一组钻孔内各个预裂位置的间距为1-3m;
步骤2.6:重复步骤2.3-2.5,完成依次完成第2组、第3组……第n组钻孔预裂,直至所有钻孔预裂完毕,即完成整个工作面的预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1中所述钻孔长度为20-30m;
所述封孔长度为10%钻孔长度;
所述的具有改性作用的电解质溶液为HCl、NaOH、HNO3、H2SO4、H2CO3、KOH溶液中的一种,质量浓度为2%-5%;
所述高压注液的注液压力为8-12MPa,注液时间为12-48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所述钻孔长度L/2-5m,L为工作面长度;
所述高压注水的注液压力为8-12MPa,注液时间为24-72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3中所述的电脉冲预裂夹矸之前,应完成夹矸的注液工作,使钻孔之间的夹矸处于电解质溶液润湿状态。
CN202210030184.0A 2022-01-12 2022-01-12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Pending CN1143202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0184.0A CN114320295A (zh) 2022-01-12 2022-01-12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30184.0A CN114320295A (zh) 2022-01-12 2022-01-12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20295A true CN114320295A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27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30184.0A Pending CN114320295A (zh) 2022-01-12 2022-01-12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20295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717A (zh) * 2017-09-18 2018-01-2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电脉冲与煤层注水相协同的煤层增透方法
CN109538209A (zh) * 2018-09-11 2019-03-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方法
CN110344827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太原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弱化下伏煤层开采厚硬顶板强矿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44828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太原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l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388208A (zh) * 2019-06-13 2019-10-29 太原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388206A (zh) * 2019-06-13 2019-10-2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上行致裂残采区遗留煤柱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05442A (zh) * 2019-11-14 2020-02-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控源微波辐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11456732A (zh) * 2020-04-14 2020-07-28 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层顶煤预裂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0717A (zh) * 2017-09-18 2018-01-2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电脉冲与煤层注水相协同的煤层增透方法
CN109538209A (zh) * 2018-09-11 2019-03-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方法
CN110344827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太原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弱化下伏煤层开采厚硬顶板强矿压的方法和装置
CN110344828A (zh) * 2019-06-13 2019-10-18 太原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l式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388208A (zh) * 2019-06-13 2019-10-29 太原理工大学 等离子体消减厚硬顶板及遗留煤柱复合强矿压的方法
CN110388206A (zh) * 2019-06-13 2019-10-29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等离子体上行致裂残采区遗留煤柱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05442A (zh) * 2019-11-14 2020-02-18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可控源微波辐射弱化煤层坚硬顶板的装置及方法
CN111456732A (zh) * 2020-04-14 2020-07-28 西安闪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煤层顶煤预裂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227852A1 (zh) 上覆采空区遗留矿柱应力集中的压裂解除方法
WO2018201706A1 (zh) 底板顺层长钻孔分段压裂高效抽放煤巷条带瓦斯及区域消突方法
CN101280688B (zh) 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沿顶钻进大循环区域性消突方法
US20180080320A1 (en) Method for over-pit and under-pit cooperative control of roofs of far and near fields of an extra-large stoping space
CN102383828A (zh) 深孔水力致裂驱赶瓦斯浅孔抽采的增透与消突方法
CN107120137B (zh) 一种煤巷掘进沿煤层底板深孔预裂爆破抽采方法
CN105804753B (zh) 一种基于二氧化碳爆破的弱化坚硬煤层放顶煤的方法
CN102654049A (zh) 多孔线性控制水力致裂方法
CN106014407A (zh) 利用顶板裂隙水原位弱化主控煤岩层控制灾害的方法
CN103498680A (zh) 提高综放工作面初采期间顶煤回收率的方法
CN111237006A (zh) 高位长、短距离钻孔联动防控冲击地压与瓦斯涌出的方法
CN102678166B (zh) 单一厚煤层区域增透提高瓦斯抽采率的方法
CN104453898A (zh) 一种深孔爆破与静压注水相结合的煤层弱化方法
CN112983418A (zh) 一种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回撤通道水力压裂卸压的方法
CN112412527A (zh) 一种近距离煤层群中煤组集中瓦斯治理方法
CN112664258A (zh) 一种可防治冲击地压的“3-111”瓦斯高效抽采方法
CN115749713A (zh) 岩层变频脉冲缝网压裂方法与装备
CN112282806A (zh) 一种厚煤层强采动巷道爆破卸压与长锚杆协同控顶方法
CN111456698A (zh) 一种高能冲击定向水力压裂方法
CN111810164B (zh) 一种基于射孔和水力压裂的坚硬顶板切割方法
CN114320295A (zh) 基于电脉冲技术的含夹矸厚煤层开采冲击地压防治方法
CN113389548A (zh) 一种煤矿回采工作面快速通过无煤区的方法
CN114352277B (zh) 一种基于可控冲击波的煤矿复合动力灾害防治方法
CN114963904B (zh) 一种基于定向聚能刻槽孔的隧道爆破孔结构及爆破方法
CN115788558A (zh) 一种卸压控制爆破引导水力压裂一体化消突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