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11725A -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11725A
CN114311725A CN202111625604.1A CN202111625604A CN114311725A CN 114311725 A CN114311725 A CN 114311725A CN 202111625604 A CN202111625604 A CN 202111625604A CN 114311725 A CN114311725 A CN 114311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clamping part
water
low
drop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256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11725B (zh
Inventor
闫鹏
王海鹏
张庆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62560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11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11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11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11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操作装置包括:包括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和夹钳基体;所述的夹钳基体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握持部的控制下可开合,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水基微液滴接触的面呈凹槽状,且在该面粘贴有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通过在薄膜材料表面制备低黏附性超疏水结构,将超疏水薄膜粘贴在设计与制造的柔性夹钳表面,实现了微升尺度水基液滴的无损操作,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外场作用介入,突破了微液滴操作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精准无损操作的局限性。

Description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结构激光微纳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超疏水功能表面制备的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微液滴具有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等特点,在微量测定、生物分析、细胞培养、化学检测、微反应器等领域具有重要潜在应用。试验中采用微液滴分析技术可大幅度降低试剂用量、降低试验成本。实现微液滴应用的前提是能够实现对液滴的精准操作,包括拾取、转移、释放等。
在目前研究中,利用仿生超疏水表面黏附作用差异实现对液滴的拾取与释放是一种常见方法,但操作表面对液滴的高黏附作用会导致液滴在转移过程中产生损失,难以实现无损转移。利用材料表面非对称微纳结构引发的毛细作用等驱动液滴移动是进行液滴平面操作的另一种方法,该方法可实现液滴无损转移,但液滴移动速度很慢,操作效率低下,且可操作液滴体积十分受限。因此,国内外学者围绕外场介入辅助液滴操作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利用磁场、电场、热、光、机械振动等外场刺激驱动液滴移动,提高液滴移动速度,但该方法需要被操作液滴含有外场刺激响应粒子,且外场刺激可能会对被操作液滴内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造成损伤。
因此,目前尚缺少一种安全有效、简单快捷的方法来实现大范围微尺度液滴的无损操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利用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柔性薄膜材料表面制备出微纳结构,赋予材料表面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与低黏附作用,将超疏水柔性薄膜与夹钳基体结合,利用夹钳基体夹持作用与薄膜表面超疏水性能实现大范围微升尺度水基液滴的无损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包括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和夹钳基体;所述的夹钳基体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握持部的控制下可开合,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水基微液滴接触的面呈凹槽状,且在该面粘贴有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的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的表面具有微纳结构,所述的微纳结构包括微米尺度的锥形阵列结构和分布在锥形结构表面的纳米结构,呈仿生荷叶结构,赋予材料表面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与低黏附作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表面”的水滴滚动角小于10°;
第二方面,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夹钳基体;
步骤2、选择制备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薄膜材料,利用激光加工工艺在薄膜表面制备功能微纳结构;
步骤3、将激光加工后的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粘贴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水基微液滴接触面的表面。
相对于传统液滴操作方法,本发明一种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方法,其优点包括:
1.本发明将夹钳基体与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结合在一起,利用夹钳基体的夹持作用与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表面超疏水性能实现大范围微升尺度水基液滴的无损操作。
2.通过在薄膜材料表面制备低黏附性超疏水结构,将超疏水薄膜粘贴在设计与制造的柔性夹钳表面,实现了微升尺度水基液滴的无损操作,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外场作用介入,突破了微液滴操作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精准无损操作的局限性。
2.利用超快激光微纳加工技术,在柔性薄膜材料表面制备出微纳结构,赋予材料表面优异的超疏水性能与低黏附作用。
3.激光加工工艺简单、精度高、非接触、灵活性高,加工参数和光束扫描路径灵活可调;
4.夹钳基体结构设计灵活,增材制造工艺简单;
5.利用“二指夹钳”操作液滴方法简单,无需外场作用介入,突破了微液滴操作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精准无损操作的局限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制备的一种用于微升液滴无损操作的夹钳装置;
图2为本发明设计的夹钳基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示意图;
图4为利用激光加工技术在薄膜表面制备的低黏附性超疏水微纳结构;
图5为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表面的超疏水性能测试结果;
图6为利用本发明制备的夹钳操作液滴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如下:
1、夹钳基体,2、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1-1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握持部,1-4开口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出的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包括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2和夹钳基体1;所述的夹钳基体1包括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和握持部1-3,所述的握持部1-3连接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在握持部的控制下可开合,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1-2与水基微液滴接触的面呈凹槽状,且在该面粘贴有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2。通过在薄膜材料表面制备低黏附性超疏水结构,将超疏水薄膜粘贴在设计与制造的柔性夹钳表面,实现了微升尺度水基液滴的无损操作,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外场作用介入,突破了微液滴操作效率低下、难以实现精准无损操作的局限性。
作为进一步技术方案,本实施例中的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2的表面具有微纳结构,所述的微纳结构包括微米尺度的锥形阵列结构和分布在锥形结构表面的纳米结构。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装置的制备方法以及对应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利用solidworks等三维建模软件对“二指夹钳”基体结构与两根“手指”之间的凹槽结构进行设计建模(图3);
步骤二、选择制备“二指夹钳”基体结构的材料,确定“二指夹钳”基体结构增材制造工艺;
步骤三、利用增材制造工艺制备“二指夹钳”基体结构;
步骤四、选择制备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薄膜材料;
步骤五、设计薄膜材料表面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微纳结构;
步骤六、确定薄膜表面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结构激光加工工艺,在薄膜表面制备功能微纳结构(图4);
步骤七、将激光加工后的薄膜利用胶粘剂粘贴到“二指夹钳”凹槽表面,构成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图2),利用“二指夹钳”两根“手指”的开/合作用实现对液滴的拾取与释放(图6)。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二指夹钳”基体结构由两根“手指”和一个柔性开口环组成,基体结构整体长度为65mm,宽度为20mm,高度为5mm,开口环内径φ15m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凹槽结构如图2所示,其底部宽度为5mm,凹槽高度为5mm,凹槽侧面倾斜角度如图3所示,α为45°。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制备“二指夹钳”基体结构的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二指夹钳”基体结构增材制造工艺利用光固化成型技术。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薄膜材料为硅橡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微纳结构包括锥形阵列结构以及分布在锥形结构表面的纳米结构(图4),锥形结构的高度为100μm,锥形结构之间间距为80μm。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微纳结构激光加工工艺,主要工艺参数如下:激光加功功率2.5W,激光频率为50kHz,脉冲宽度为200fs,波长为343nm,光束扫描速度为1000mm/s。
本实施例采用紫外超快激光,在硅橡胶薄膜表面制备出具有低黏附性超疏水性能的功能微纳结构,通过将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粘贴到夹钳的凹槽表面,利用夹钳的开/合动作实现对微升水基液滴的无损操作。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所做的举例,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内,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等,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和夹钳基体;所述的夹钳基体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握持部,所述的握持部连接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在握持部的控制下可开合,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水基微液滴接触的面呈凹槽状,且在该面粘贴有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的表面具有微纳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纳结构包括微米尺度的锥形阵列结构和分布在锥形结构表面的纳米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结构的高度为15~300μm,锥形结构之间间距为40~30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的底部宽度为3~15mm,凹槽的高度为3~15mm,凹槽的侧面倾斜角度为15°~7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握持部包括柔性开口环以及与柔性开口环端部相连的两个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利用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夹钳基体;
步骤2、选择制备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薄膜材料,利用激光加工工艺在薄膜表面制备功能微纳结构;
步骤3、将激光加工后的低黏附性超疏水薄膜粘贴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与水基微液滴接触面的表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夹钳基体的材料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薄膜材料为硅橡胶。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低黏附性超疏水功能表面的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所述的微纳结构激光加工工艺采用紫外超快激光加工技术。
CN202111625604.1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Active CN114311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5604.1A CN114311725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25604.1A CN114311725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725A true CN114311725A (zh) 2022-04-12
CN114311725B CN114311725B (zh) 2023-04-07

Family

ID=81015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25604.1A Active CN114311725B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117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3943A (zh) * 2022-06-22 2022-11-01 青岛大学 超疏水低黏附、大滚动角聚乙烯微液滴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5415A (zh) * 2014-12-17 2015-05-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飞秒激光制备仿生超疏水微纳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87845A (zh) * 2019-11-04 2020-02-14 苏州大学 液滴镊子以及液滴控制方法
CN111282528A (zh) * 2020-02-28 2020-06-16 苏州大学 基于液滴镊子的微反应器及方法
CN112894641A (zh) * 2021-01-14 2021-06-0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超疏油/亲油图案化表面的液滴镊子
CN113182691A (zh) * 2021-04-15 2021-07-3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飞秒激光刻蚀涂布机基材制备超疏水薄膜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25415A (zh) * 2014-12-17 2015-05-2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飞秒激光制备仿生超疏水微纳表面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87845A (zh) * 2019-11-04 2020-02-14 苏州大学 液滴镊子以及液滴控制方法
CN111282528A (zh) * 2020-02-28 2020-06-16 苏州大学 基于液滴镊子的微反应器及方法
CN112894641A (zh) * 2021-01-14 2021-06-0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具有超疏油/亲油图案化表面的液滴镊子
CN113182691A (zh) * 2021-04-15 2021-07-3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利用飞秒激光刻蚀涂布机基材制备超疏水薄膜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53943A (zh) * 2022-06-22 2022-11-01 青岛大学 超疏水低黏附、大滚动角聚乙烯微液滴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53943B (zh) * 2022-06-22 2023-11-24 青岛大学 超疏水低黏附、大滚动角聚乙烯微液滴反应器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11725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uang et al. Robotic cell injection system with position and force control: Toward automatic batch biomanipulation
ES2641524T3 (es) Microanálisis de la función celular
Beyeler et al. Monolithically fabricated microgripper with integrated force sensor for manipulating microobjects and biological cells aligned in an ultrasonic field
CN107118938B (zh) 流体增强介电泳单细胞排列与控制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Lu et al. A micromanipulation system for single cell deposition
CN107192475B (zh)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温度传感器系统及制备方法
CN114311725B (zh) 一种水基微液滴无损操作装置与制备方法
Wang et al. Cell manipulation tool with combined microwell array and optical tweezers for cell isolation and deposition
Chi et al. 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s in robotic cell microinjection
Hwang et al. Mobile microrobotic manipulator in microfluidics
CN102174388A (zh) 基于表面电极技术的高通量细胞电融合芯片装置
Natu et al. Automated “pick and transfer” of targeted cells using dielectrophoresis
Guo et al. A Review of Single‐Cell Pose Adjustment and Puncture
Sakuma et al. High throughput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oocyte using robot integrated microfluidic chip
Wu et al. Multiple-droplet selective manipulation enabled by laser-textured hydrophobic magnetism-responsive slanted micropillar arrays with an ultrafast reconfiguration rate
CN103045476A (zh) 一种研究细胞间作用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Gauthier et al. Microhandling and micromanipulation strategies
CN109985681A (zh) 一种微液滴产生装置
Lin et al. Single Cell Manipulation Technology.
CN110523447B (zh) 一种对细胞多角度力学测量的微流控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Bernstei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drosophila embryos immobilized by fluidic microassembly
CN219218041U (zh) 一种含有柔性电极的微流控电生理芯片
US20170261493A1 (en) Cell culture interfaces, systems, and uses thereof
Chen et al. Stable grasp and accurate release of microbeads by a two-finger microhand
CN114717085A (zh) 一种基于介电泳单细胞捕获和电穿孔的微流控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