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301114A -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301114A
CN114301114A CN202111507023.8A CN202111507023A CN114301114A CN 114301114 A CN114301114 A CN 114301114A CN 202111507023 A CN202111507023 A CN 202111507023A CN 114301114 A CN114301114 A CN 114301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battery
lithium
cabinet
batteries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702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301114B (zh
Inventor
梁泽华
刘博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702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301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301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301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能源技术领域,能够提高锂电系统的稳定性。该锂电池包括:通信单元、处理单元和直流变换器,通信单元与处理单元连接,处理单元与直流变换器连接。通信单元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备电时间以及根据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备电时间确定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直流变换器用于将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目标放电电流值。其中,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N个锂电池,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Description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锂电池相较于铅酸蓄电池,其能量密度高,重量低、占地面积小。因此被广泛作为中心机房、核心机房等大功耗供电场景的备电解决方案。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多组直通型锂电池并机组成的锂电系统作为供电场景的备电解决方案,
然而,直通型锂电池无法主动控制自身的输出电流,多组直通型锂电池并机后,容易出现部分锂电池因放电电流过大而停止工作,从而影响锂电系统的稳定性,甚至使锂电系统停止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能够提高锂电系统的稳定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该锂电池包括:通信单元、处理单元和直流变换器,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直流变换器连接。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备电时间以及根据所述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所述备电时间确定所述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所述直流变换器用于将所述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值。其中,所述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所述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N个锂电池,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流变换器主动限制放电电流,从而避免锂电池因放电电流过大而停止工作,从而提高了锂电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与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进行通信以获取其他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并根据锂电系统内的全部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确定锂电系统的整体备电时间。然后向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该备电时间,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在收到该备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身剩余容量和该备电时间主动调节自身放电电流,由此可以使锂电系统内的锂电池同步下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可以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内的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其中,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锂电池可以包括用于柜内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和用于柜间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且锂电池可以无需向锂电系统内的每个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而是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向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通过第二通信单元向其他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再由每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向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从而降低锂电池的通信负载。
可选地,每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可以为每个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中柜地址最小的锂电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所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所述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备电时间。其中,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所述锂电池所在的锂电柜,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通过锂电系统内每个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确定备电时间,锂电池通过锂电系统内每个锂电柜的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确定备电时间,可以降低锂电池的数据处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向所述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柜内通信向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也可以通过柜间通信向其他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也可以接收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系统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柜内通信从柜内的柜主锂电池那里获取备电时间,也可以通过柜间通信从柜外的系统主锂电池获取备电时间。
可选地,系统主锂电池可以是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柜地址最小的锂电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以及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指示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说明锂电系统处于放电态,锂电池这时通过通信单元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指示锂电系统内的全部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进行放电,可以使锂电系统内的全部锂电池共同放电,以避免环流、提高备电能量转换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三信息以及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指示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锂电系统中全部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锂电池也可以通过锂电系统中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柜内通信向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也可以通过柜间通信向其他锂电柜的柜主锂电发送放电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放电指令后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也可以接收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并在收到放电指令后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系统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柜内通信接收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也可以通过柜间通信接收柜外的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锂电系统,该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所述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相互连接的N个锂电池,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内其他锂电池均相连的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与所述锂电系统内其他柜主锂电池均相连的系统主锂电池。所述系统主锂电池,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M-1个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柜主锂电池,用于向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在柜内的其他N-1个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锂电池,用于向所在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锂电池的第一信息,根据所述备电时间确定所述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以及将所述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值。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可选地,柜主锂电池可以为每个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中柜地址最小的锂电池。系统主锂电池可以是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柜地址最小的锂电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所述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柜主锂电池还用于:根据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在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向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根据所述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在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所述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在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柜主锂电池还用于:向所在柜内的其他N-1个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锂电池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放电指令后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锂电池,该方法包括: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向所述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根据所述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所述备电时间确定所述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将所述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值。其中,所述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所述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N个锂电池,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向所述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包括: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向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所述锂电池所在的锂电柜,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二信息;根据所述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系统主锂电池,所述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包括: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包括: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向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包括: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可选地,该芯片还包括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执行该存储器中的代码,当该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代码时,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可选地,上述芯片还可以为集成电路。
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或其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锂电系统、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芯片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锂电池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发明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地”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传统备电解决方案中大多使用多组铅酸蓄电池串并联后进行备电,但铅酸蓄电池,能量密度低,重量大、占地面积大、并机混搭难,且难以管理,老化或过充时存在较高的失效风险,失效后容易引发火灾等较大事故,安全风险大。因此逐渐被比其能量密度高,重量低、占地面积小的锂电池所替代。
相关技术中,主要采用多组直通型锂电池并机组成的锂电系统作为供电场景的备电解决方案,然而直通型锂电池因无法主动控制自身的放电电流,在多组并机场景,容易因电芯电压平台差异、线缆长度差异等,出现输出电流不均衡的现象。容易导致个别锂电因电流过大而保护、停止工作,从而其他锂电的带载量会相应增加,进而容易出现其他锂电因负载过大接替保护、最终机房掉电,存在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电池,能够提高锂电系统的稳定性。该锂电池可以应用于锂电系统。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锂电系统100结构示意图。锂电系统100可以包括M个锂电柜,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相互连接的N个锂电池,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内其他锂电池均相连的柜主锂电池。例如,锂电系统100可以包括8个锂电柜,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20个锂电池,即锂电系统内存在160个锂电池。
其中,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与锂电系统内其他柜主锂电池均相连的系统主锂电池。即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和M*N个锂电池,M*N个锂电池中存在M个柜主锂电池,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系统主锂电池。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可以通过CAN总线相互连接。锂电系统内的M个柜主锂电池可以通过网线或光纤相互连接。
可选地,每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可以为每个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中柜地址最小的锂电池。系统主锂电池可以是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柜地址最小的锂电池。例如,锂电柜1内的N个锂电池中锂电池1的柜地址最小,则锂电池1为锂电柜1的柜主锂电池。又例如,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锂电柜1的柜主锂电池即锂电池1的柜地址最小,则锂电柜1的锂电池1为系统主锂电池。
系统主锂电池,可以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然后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之后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M-1个柜主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锂电系统内全部锂电池的剩余容量之和/锂电系统内全部锂电池的放电电流之和。
示例性地,以锂电系统的锂电柜1的锂电池1为锂电系统100的系统主锂电池为例,锂电柜1的锂电池1先获取锂电柜1中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锂电柜2中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锂电柜M中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然后根据锂电系统100的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锂电系统100的备电时间,之后向锂电系统100内的其他M-1个柜主锂电池即锂电柜2、锂电柜3、……、锂电柜N的柜主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系统主锂电池也是柜主锂电池,系统主锂电池无需向自己发送备电时间,仅需向除自己外的M-1个柜主锂电池发送送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其中,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Σ(i柜锂电池的数量*i柜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Σ(i柜锂电池的数量*i柜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例如,锂电系统包括6个锂电柜,则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A1*B1+A2*B2+A3*B3+A4*B4+A5*B5+A6*B6)/(A1*C1+A2*C2+A3*C3+A4*C4+A5*C5+A6*C6),An表示锂电柜n的锂电池的数量,Bn表示锂电柜n的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Cn表示锂电柜n的锂电池平均放电电流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根据带载电流值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其中,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锂电系统内全部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之和/锂电系统的锂电池数量。
可选地,第一阈值可以为1安培(A)。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根据第三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其中,第三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其中,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Σ(i柜锂电池的数量*i柜的平均带载电流值)/Σ(i柜的锂电池的数量)。例如,锂电系统包括6个锂电柜,则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A1*D1+A2*D2+A3*D3+A4*D4+A5*D5+A6*D6)/(A1+A2+A3+A4+A5+A6),Dn表示锂电柜n的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
柜主锂电池,用于向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在柜内的其他N-1个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
示例性地,以锂电柜2的锂电池1为锂电柜2的柜主锂电池为例,锂电柜2的锂电池1先向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柜2内的N个锂电池(即锂电池1至N)的第一信息,然后接受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备电时间,之后向锂电柜2中除自己以外的N-1个锂电池(即锂电池2至N)发送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柜主锂电池,还用于根据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在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向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的第二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柜主锂电池,还用于向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以及向所在柜内的其他N-1个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柜主锂电池,还用于根据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在锂电柜的第三信息,向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的第三信息以及向所在柜内的其他N-1个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在柜主锂电池为系统主锂电池的情况下,该柜主锂电池无需向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带载电流值,也无需向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的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
锂电池,用于向所在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锂电池的第一信息,根据备电时间确定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以及将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目标放电电流值。
示例性地,锂电柜2的锂电池2先向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自身的第一信息,然后接受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备电时间,再然后根据该备电时间和自身剩余剩余容量确定目标放电电流值,之后将自身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目标放电电流值。
其中,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锂电池的剩余容量/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锂电池为系统主锂电池的情况下,该锂电池可以确定备电时间。
在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该锂电池可以接收系统锂电发送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锂电池,还用于向所在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以及在收到放电指令后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该锂电池无需向所在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该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带载电流值。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例锂电池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锂电池200包括通信单元201、处理单元202和直流变换器203。其中,通信单元201与处理单元202连接,处理单元202与直流变换器203连接。
通信单元201,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201,还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锂电系统中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一锂电柜为M个锂电柜中锂电池所在的锂电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201,还用于接收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例如,在锂电池200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锂电池可以接收系统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在锂电池200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自身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也可以接收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201,还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以及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201,还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和锂电系统中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三信息以及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单元201,接收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例如,在锂电池200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锂电池可以接收系统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放电指令;在锂电池200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放电指令。
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以及根据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备电时间确定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
示例性地,处理模块202可以为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DSP)。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202,还用于根据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锂电系统的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通过锂电系统内每个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确定备电时间,锂电池通过锂电系统内每个锂电柜的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确定备电时间,可以降低锂电池的数据处理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202,还用于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指示通信单元201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说明锂电系统处于放电态,锂电池这时通过通信单元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指示锂电系统内的全部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进行放电,可以使锂电系统内的全部锂电池共同放电,以避免环流、提高备电能量转换效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202,还用于根据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第一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指示通信单元201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202,还用于在收到放电指令后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直流变换器203,用于将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目标放电电流值。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一方面可以通过直流变换器主动限制放电电流,从而避免锂电池因放电电流过大而停止工作,从而提高了锂电系统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与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进行通信以获取其他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并根据锂电系统内的全部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确定锂电系统的整体备电时间。然后向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该备电时间,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在收到该备电时间后可以根据自身剩余容量和该备电时间主动调节自身放电电流,由此可以使锂电系统内的锂电池同步下电。
示例性地,直流变换器203可以为直流-直流(direct current-direct current,DC-DC)变换器。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锂电池200的通信单元201可以包括第一通信单元2011和第二通信单元2012。
其中,第一通信单元2011可以为控制器局域网络(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单元,第二通信单元可以为网络通信单元。
第一通信单元2011,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第二通信单元2012,用于获取锂电系统中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内的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锂电池可以包括用于柜内通信的第一通信单元和用于柜间通信的第二通信单元,且锂电池可以无需向锂电系统内的每个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而是可以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向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通过第二通信单元向其他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再由每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向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备电时间,从而降低锂电池的通信负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单元2011,还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单元2012,还用于获取锂电系统中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向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可以看出,锂电池不仅可以通过柜内通信向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也可以通过柜间通信向其他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单元2011,还用于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单元2012,还用于接收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示例性地,第一通信单元2011可以在锂电池200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单元2011,还用于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通信单元2011,还用于接收第一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
示例性地,第一通信单元2011可以在锂电池200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单元2012可以在锂电池200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单元2012,还用于向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通信单元2012,还用于接收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
示例性地,第二通信单元2012可以在锂电池200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上述锂电池和锂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401、锂电池200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
其中,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S402、锂电池200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S403、锂电池200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锂电池200可以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向锂电系统中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其中,第一锂电柜为锂电系统的M个锂电柜中存在锂电池200的锂电柜。
S404、锂电池200根据自身的剩余容量和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确定自身的目标放电电流值。
S405、锂电池200将自身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目标放电电流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锂电池200先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锂电系统中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然后根据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第一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之后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其中,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锂电池200也可以接收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示例性地,锂电池200在自身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又示例性地,锂电池200在自身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锂电系统的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锂电池200先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然后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之后在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其中,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锂电池200先根据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第一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然后根据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确定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之后在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
示例性地,锂电池200在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1A的情况下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先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然后向锂电系统中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相应地,除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收到放电指令后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所在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其他锂电池收到放电指令后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锂电池200也可以接收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然后将自身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示例性地,锂电池200在自身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
又示例性地,锂电池200在自身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锂电系统的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
下面将结合图5和图6介绍用于执行上述控制方法的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实施例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5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电子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组成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装置500可以包括:收发单元501和处理单元502,该处理单元502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装置500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存储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处理单元可以用于对装置500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可以用于支持装置500执行上述各个单元执行的步骤。存储单元可以用于支持装置500执行存储程序代码、和/或数据等。通信单元可以用于支持装置500与其他设备的通信。
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发明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通信单元具体可以为射频电路、蓝牙芯片、Wi-Fi芯片等与其他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设备可以为具有图6所示结构的装置600,该装置600包括处理器601和收发器602。图5中的收发单元501和处理单元502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由处理器601来实现。
可选地,该装置6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603,该处理器601和该存储器603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图5中的存储单元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由存储器603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集成电路、组件或模块。具体的,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用于存储指令的存储器,或者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从外部存储器获取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
图7示出了一种芯片700的结构示意图。芯片7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701以及接口电路702。可选的,上述芯片700还可以包含总线703。
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控制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可选地,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 sing,DSP)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接口电路702可以用于数据、指令或者信息的发送或者接收,处理器701可以利用接口电路702接收的数据、指令或者其他信息,进行加工,可以将加工完成信息通过接口电路702发送出去。
可选的,芯片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on-vo 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NVRAM)。
可选的,存储器存储了可执行软件模块或者数据结构,处理器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的,芯片可以使用在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电子设备或DOP中。可选的,接口电路7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701的执行结果。关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701、接口电路7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上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锂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通信单元、处理单元和直流变换器,所述通信单元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直流变换器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所述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所述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N个锂电池,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备电时间以及根据所述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所述备电时间确定所述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
所述直流变换器,用于将所述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内的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所述锂电池所在的锂电柜,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所述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备电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获取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向所述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系统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以及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指示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三信息以及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以及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指示所述通信单元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
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放电指令后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系统主锂电池,所述通信单元包括第一通信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
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
12.一种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所述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相互连接的N个锂电池,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内其他锂电池均相连的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与所述锂电系统内其他柜主锂电池均相连的系统主锂电池;
所述系统主锂电池,用于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M-1个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所述柜主锂电池,用于向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以及向所在柜内的其他N-1个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所述锂电池,用于向所在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锂电池的第一信息,根据所述备电时间确定所述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以及将所述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
获取锂电系统内的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根据所述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主锂电池还用于:
根据所在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在锂电柜的第二信息以及向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所在锂电柜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
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
根据所述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
在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所述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锂电池还用于:
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三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
在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向所述柜主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锂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主锂电池还用于:
向所在柜内的其他N-1个锂电池发送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18.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锂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所述锂电系统包括M个锂电柜,所述M个锂电柜中的每个锂电柜内均存在N个锂电池,所述第一信息包括剩余容量和放电电流值;
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备电时间;
向所述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根据所述锂电池的剩余容量和所述备电时间确定所述锂电池的目标放电电流值;
将所述锂电池的放电电流值调节为所述目标放电电流值。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向所述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包括:
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向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内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备电时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第一信息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所述锂电池所在的锂电柜,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剩余容量、柜内锂电池的平均放电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第一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二信息;
根据所述M个锂电柜的第二信息确定所述备电时间。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锂电系统的M个柜主锂电池中存在1个系统主锂电池,所述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包括:
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备电时间。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
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
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并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和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第三信息,所述第三信息包括柜内锂电池的平均带载电流值和柜内锂电池的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锂电柜内的N个锂电池的带载电流值确定所述第一锂电柜的第三信息;
根据所述锂电系统内的M锂电柜的第三信息确定所述锂电系统的平均带载电流值;
在所述平均带载电流值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锂电柜的N个锂电池中存在1个柜主锂电池,所述向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包括:
向第一锂电柜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向所述锂电系统中除所述第一锂电柜外的M-1个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所述放电指令。
26.根据权利要求18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所述放电指令用于指示锂电池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将工作模式切换至放电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锂电系统内的其他锂电池发送的放电指令,包括:
在所述锂电池非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第一锂电柜的柜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所述第一锂电柜为所述M个锂电柜中存在所述锂电池的锂电柜;
在所述锂电池为柜主锂电池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系统主锂电池发送的所述放电指令。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被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8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8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8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07023.8A 2021-12-10 2021-12-10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301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7023.8A CN114301114B (zh) 2021-12-10 2021-12-10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7023.8A CN114301114B (zh) 2021-12-10 2021-12-10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1114A true CN114301114A (zh) 2022-04-08
CN114301114B CN114301114B (zh) 2024-05-17

Family

ID=80967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7023.8A Active CN114301114B (zh) 2021-12-10 2021-12-10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30111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7696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Chih-Peng Chang Compound battery device having lithium battery and lead-acid battery
US20110068746A1 (en) * 2009-09-22 2011-03-24 Phoenix Broadband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battery charge equalization and monitoring
CN102082307A (zh) * 2010-12-31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模块并联使用方法及系统
US20150046109A1 (en) * 2012-04-23 2015-02-12 Hitachi, Ltd. Battery system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WO2015162877A1 (ja) * 2014-04-24 2017-04-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CN11196969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多智能体锂电池集群储能系统
CN112993972A (zh) * 2021-05-18 2021-06-18 深圳市普禄科智能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备电储能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317696A1 (en) * 2008-06-19 2009-12-24 Chih-Peng Chang Compound battery device having lithium battery and lead-acid battery
US20110068746A1 (en) * 2009-09-22 2011-03-24 Phoenix Broadband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lligent battery charge equalization and monitoring
CN102082307A (zh) * 2010-12-31 2011-06-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锂电模块并联使用方法及系统
US20150046109A1 (en) * 2012-04-23 2015-02-12 Hitachi, Ltd. Battery system maintenan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JPWO2015162877A1 (ja) * 2014-04-24 2017-04-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CN11196969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多智能体锂电池集群储能系统
CN112993972A (zh) * 2021-05-18 2021-06-18 深圳市普禄科智能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备电储能方法、系统、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301114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8423A (zh) 一种故障预警方法及装置
JP2013128382A (ja) 無停電電源装置、給電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CN113078714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控制方法
JP2021506207A (ja) Bms間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11973359B2 (en) Method and control device for operating a battery system and battery system
CN104247195A (zh) 一种电池能量存储器,电池能量存储系统,方法,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6404683B (zh) 一种柔直互联系统的能量调控方法、装置、终端和介质
WO2024041256A1 (zh) 电池组的并机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01114A (zh) 锂电池、锂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6865404A (zh) 一种电池簇系统并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381434B (zh)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运行方式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5833311A (zh) 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256956B (zh) 直流供电系统
CN114914920A (zh)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
US20220166231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6345618B (zh) 一种多个移动储能电池的重组放电方法及系统
CN220457135U (zh) 一种基于电池变换器的储能系统
CN217087559U (zh) 一种储能装置及电源系统
CN114301050B (zh) 不间断电源整流模块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7394509A (zh) 管理系统、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09890A (zh) 一种多机并联系统中电池电量的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6760170A (zh) 电源系统的切换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5579994A (zh) 充电柜及充电方法
CN115833210A (zh) 一种多机并联储能系统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6722616A (zh) 多电池模组主从机地址分配和并机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