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9841B -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9841B
CN114299841B CN202111642255.4A CN202111642255A CN114299841B CN 114299841 B CN114299841 B CN 114299841B CN 202111642255 A CN202111642255 A CN 202111642255A CN 114299841 B CN114299841 B CN 114299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ightness
sub
compensation coefficient
target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422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9841A (zh
Inventor
刘可
李永岗
宋传胜
赵景阳
朱家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Visionox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6422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9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9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9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9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9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若干个目标屏体;S2,获取对应若干个目标屏体的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其中,亮度补偿系数组包括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S3,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S4,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改善屏体不同子区域亮度的均一性。

Description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应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等显示技术的屏体,由于其电源线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电阻,导致电源线存在线路压降,致使屏体上靠近电源供电位置区域的电压相比远离供电区域的电压要高,造成屏体上不同区域的亮度不均匀。
随着屏体尺寸和分辨率的不断提升,用户对屏体亮度均一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屏体不同区域的亮度补偿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然而,目前屏体亮度补偿的效果较差,存在过补、无补、少补等问题,远不能满足用户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能够改善屏体不同子区域亮度的均一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屏体的显示区划分有至少两个子区域,该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若干个目标屏体;
S2,获取对应若干个目标屏体的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其中,亮度补偿系数组包括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
S3,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
S4,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再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该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最终应用于补偿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能够改善屏体的不同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使得屏体亮度的均一性能够达到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此外,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图1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S1:获取若干个目标屏体;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屏体为经过亮度补偿后的屏体,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补偿方法或其它补偿方法对屏体进行亮度补偿以获得目标屏体。具体地,通过获取若干个目标屏体,以获取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
S2:获取对应若干个目标屏体的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
在本实施例中,屏体具有显示区,屏体包括位于显示区的像素,像素能够发光,以实现屏体的显示功能。屏体的显示区划分成至少两个子区域。本实施例获取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并从该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确定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补偿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均一性。
其中,亮度补偿系数组包括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各个亮度补偿系数应用于待补偿屏体的对应子区域的亮度补偿。
S3:将该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从该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确定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具体的过程是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
均一性数据用于描述屏体的各个子区域亮度的均一性情况。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分布越均匀,说明屏体的各个子区域亮度的均一性越好,这通过均一性数据进行反映。每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之后,从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可以得到对应的均一性数据。亮度补偿系数组与均一性数据一一对应,均一性数据能够反映出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补偿效果。
S4: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在本实施例中,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其中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即为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本实施例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中,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再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该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最终应用于补偿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能够改善屏体的不同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使得屏体的亮度的均一性能够达到用户需求。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S201:获取目标屏体的部分子区域的亮度值,进而得到该部分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选用10个目标屏体。其中,所选取的目标屏体为经过亮度补偿后的屏体,可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阐述的补偿方法或其它补偿方法对屏体进行亮度补偿以获得目标屏体。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选用其它数量的目标屏体,在此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是,目标屏体的数量越多,越有利于找到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为兼顾补偿效率,当目标屏体的数量选择为10个时,既能够保证最终的补偿效果,又能够保证较短的节拍时间(Takt Time,TT),即屏体亮度补偿的环节具有较高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相机或色彩分析仪(例如CA410、CS2000等)采集目标屏体的部分子区域的亮度值,进而得到该部分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剩余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通过计算得到,进而获取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如此可以降低相机和色彩分析仪的工作负担,且有利于提高亮度值的获取效率。
屏体的子区域可以包含屏体的一个或多个像素。换言之,子区域可由屏体的一个像素构成,或由屏体的多个像素构成。对于一个子区域仅由屏体的一个像素构成的情况,例如目标屏体具有1080*2340个像素,上述利用相机或色彩分析仪采集目标屏体的部分子区域的亮度值而得到该部分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而剩余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通过计算得到的方式是必要的。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利用相机或色彩分析仪获取目标屏体的全部子区域的亮度值,进而得到全部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当目标屏体的数量为多个时,逐一获取不同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以得到各个目标屏体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亮度补偿系数组与目标屏体一一对应。其中,亮度补偿系数组为其所对应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的集合。例如上述选用10个目标屏体,因而可以获取10个亮度补偿系数组。
进一步地,屏体的子区域中包括基准子区域。本实施例以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为基准,当屏体的其它子区域的亮度值较为接近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时,屏体整体可以具有良好的亮度均一性。本实施例分别计算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得到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用于补偿对应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使得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接近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
本实施例分别计算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具体是分别计算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的比值。其中,该比值即为亮度补偿系数。换言之,本实施例通过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的比值,表示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本实施例的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补偿后的亮度值为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乘以对应子区域的原亮度值。
S202:计算得到目标屏体的剩余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本实施例对上述通过目标屏体的部分子区域的亮度值得到该部分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进而得到剩余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的方式进行大致阐述。
请一并参阅图3,屏体的部分子区域为目标子区域,目标子区域即为上述利用相机或色彩分析仪直接获取亮度值的子区域,例如图3中目标子区域Z1至Z9所示。目标子区域Z1至Z9的亮度值如下表所示。
510 505 510
515 500 520
520 525 535
之后,分别计算目标屏体的各个目标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比值,得到各个目标子区域的第一比值。以图3中目标子区域Z5为基准子区域,目标子区域Z1至Z9的第一比值如下表所示。
1.02 1.01 1.02
1.03 1 1.04
1.04 1.05 1.07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计算得到各个目标子区域的第一比值的过程即归一化处理过程,能够减轻计算亮度补偿系数过程的计算负担。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各个目标子区域的亮度值直接应用于后续计算亮度补偿系数,在此不做限定。
之后,分别计算基准子区域的第一比值与各个目标子区域的第一比值的比值,得到各个目标子区域的第二比值。其中,该第二比值即为亮度补偿系数。目标子区域Z1至Z9的第二比值如下表所示。
1/1.02 1/1.01 1/1.02
1/1.03 1 1/1.04
1/1.04 1/1.05 1/1.07
进一步地,上述通过目标子区域的亮度值,计算得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之后可以基于目标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计算得到剩余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具体地,通过计算得到相邻目标子区域之间的标的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进而得到目标屏体的全部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以目标子区域Z2为第一目标子区域,以目标子区域Z5为第二目标子区域,标的子区域Z10位于相邻的第一目标子区域Z2和第二目标子区域Z5之间。其中:
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标的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其中,m为第一目标子区域Z2的亮度补偿系数,n为第二目标子区域Z5的亮度补偿系数,L为标的子区域Z10的亮度补偿系数,d1为标的子区域Z10到第一目标子区域Z2的距离,d2为标的子区域Z10到第二目标子区域Z5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通过目标子区域计算相邻目标子区域之间的标的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得到目标屏体的全部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的方式,能够极大程度地简化子区域亮度获取及亮度补偿系数计算的过程,尤其是对于一个子区域由屏体的一个像素组成的情况。例如屏体具有1080*2340个像素,传统方式需要获取1080*2340个子区域的亮度,而本实施例只需要获取部分子区域(即目标子区域)的亮度值,之后通过计算得到屏体1080*2340个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S203:从上述10个目标屏体的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得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获取10个目标屏体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再从该10个目标屏体的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得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其中,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亮度补偿系数为10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对应相同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的平均值。本实施例将10个目标屏体的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对应相同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取平均值,以组成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通过该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待补偿屏体进行预补偿。
举例而言,如图3所示,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对应子区域Z1的亮度补偿系数,是10个目标屏体中的对应子区域Z1的亮度补偿系数的平均值,以此类推。
S204:按照补偿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在10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每隔至少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选取一个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
在本实施例中,屏体具有初始均一性数据。初始均一性数据反映了屏体未经补偿时其各个子区域亮度的均一性情况。各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均对应有补偿深度值。其中,补偿深度值为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与初始均一性数据的差值。补偿深度值越大,说明对应亮度补偿系数组的补偿幅度越大。
本实施例按照补偿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在上述得到的10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每隔至少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选取一个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所选取的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后续筛选出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
举例而言,以上述10个目标屏体得到10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为例,从该10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选取5个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A至E,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A至E各自对应的补偿深度值依次为a至e,其中补偿深度值a至e依次增大,如下表所示。
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 补偿深度值
A a
B b
C c
D d
E e
可见,本实施例获取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无需全部应用于后续筛选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能够减少后续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亮度的次数,有利于缩短屏体亮度补偿环节的节拍时间、提高屏体亮度补偿环节的效率,同时所应用的亮度补偿系数组足以保证屏体最终的亮度均一性能够达到用户需求。
S205: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得到目标均一性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具体过程可以是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代码烧录至待补偿屏体的寄存器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预补偿的过程发生于屏体生产流水线中的OTP(one timeprogram,一次性烧录)站点,可见本实施例的预补偿环节无需额外增加站点,能够减小对原生产流水线的影响。
S206:将所选取的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
本实施例得到均一性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将亮度补偿系数组(即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之后,获取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之后从获取到的亮度值中确定最小亮度值和最大亮度值;而后计算得到最小亮度值和最大亮度值的比值,其中,该比值即为均一性数据。本实施例将5个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收集并输出至指定文件下。
因此,本实施例中,当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情况越好时,均一性数据越大、越接近1。当然,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计算均一性数据,例如通过计算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的方差或标准差等方式计算均一性数据,在此不做限定。
S207: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在本实施例中,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其中,最优均一性数据为所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的最大值。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即为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制定的函数循环,筛选出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并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本实施例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补偿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具体可以是将该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代码烧录至屏体的寄存器中。具体的,不同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代码逐一应用于点亮屏体,相机和色彩分析仪执行一系列拍摄图像的动作,之后生成均一性数据,其中均一性数据的格式是可被自动化设备识别且固定的。自动化设备通过制定的函数循环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筛选出最优均一性数据,之后将该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代码烧录至屏体的寄存器中,最终实现对屏体亮度均一性进行补偿。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过程中,还对待补偿屏体的部分子区域的显示均一性缺陷进行补偿。换言之,对待补偿屏体的部分子区域的显示均一性缺陷进行补偿的环节通常发生于屏体生产流水线中的demura站点,可见,本实施例的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补偿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环节无需额外增加站点,能够减小对原生产流水线的影响。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中,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之后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该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最终应用于补偿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能够改善屏体的不同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使得屏体的亮度的均一性能够达到用户需求。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与第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可根据需求选择是否执行步骤S306、S307(具体请参步骤S305)。本实施例相关步骤(S301、S302、S303、S304、S306及S307)的具体内容请参第二实施例的相关步骤(S201、S202、S203、S204、S206及S207),这里不再赘述。
S301:获取目标屏体的部分子区域的亮度值,进而得到该部分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S302:计算得到目标屏体的剩余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S303:从10个目标屏体的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得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
S304:按照补偿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在10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每隔至少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选取一个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
S305: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得到目标均一性数据,并判断目标均一性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若是,则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若否,则执行步骤S306。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待补偿屏体进行预补偿,具体过程是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得到目标均一性数据。目标均一性数据反映出待补偿屏体进行预补偿后的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情况。
若目标均一性数据大于或等于阈值,则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之后结束流程;若目标均一性数据小于阈值,则执行步骤S306。
阈值定义为满足用户需求的最小均一性数据。当目标均一性数据大于或等于阈值时,说明预补偿后的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情况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无需再进行后续的补偿工作,有利于缩短屏体亮度补偿环节的节拍时间、提高屏体亮度补偿环节的效率。
而当目标均一性数据小于阈值时,说明预补偿后的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情况未能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再进行后续的补偿工作,即执行后续的步骤S306。
在本实施例中,若目标均一性数据大于或等于阈值,因此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最终使得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具有良好的均一性。之后结束流程。
S306:将所选取的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步骤中的目标均一性数据小于阈值,即待补偿屏体的预补偿效果未能满足用户需求,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补偿效果更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
S307: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与第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筛选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的方式不同。
S401:获取目标屏体的子区域的亮度值。
在本实施例中,亮度补偿系数组来自目标屏体,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成亮度补偿系数组。具体地,本实施例预先获取若干个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进而得到该若干个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即得到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
S402:计算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进而得到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
在本实施例中,计算目标屏体的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进而得到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即得到该目标屏体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可以理解的是,当具有多个目标屏体时,通过前述方式逐一得到各个目标屏体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
S403:从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得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
在本实施例中,从上述获取的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得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亮度补偿系数为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对应相同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的平均值。本实施例将该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对应相同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取平均值,以组成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通过该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待补偿屏体进行预补偿。
S404: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得到目标均一性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待补偿屏体进行预补偿,具体过程是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得到目标均一性数据。目标均一性数据反映出待补偿屏体进行预补偿后的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情况。
S405:判断目标均一性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若目标均一性数据大于或等于阈值,则执行步骤S406;若目标均一性数据小于阈值,则执行步骤S407。
阈值定义为满足用户需求的最小均一性数据。当目标均一性数据大于或等于阈值时,说明预补偿后的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情况能够满足用户需求,无需再进行后续的补偿工作,有利于缩短屏体亮度补偿环节的节拍时间、提高屏体亮度补偿环节的效率。
S406: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均一性数据大于或等于阈值,因此将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最终使得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具有良好的均一性。之后结束流程。
S407:按照补偿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直至确定出最优均一性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屏体具有初始均一性数据。初始均一性数据反映了屏体未经补偿时其各个子区域亮度的均一性情况。各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均对应有补偿深度值。其中,补偿深度值为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与初始均一性数据的差值。补偿深度值越大,说明对应亮度补偿系数组的补偿幅度越大。
按照补偿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将上述获取的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直至确定出最优均一性数据。具体地,计算前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与当前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的差值;判断该差值是否大于零;若是,则说明前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的补偿效果优于当前亮度补偿系数组的补偿效果,因此确定前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为最优均一性数据;若否,则继续将下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
S408: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在本实施例中,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即为补偿效果最优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将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以上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该补偿方法中,将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之后从得到的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该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最终应用于补偿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能够改善屏体的不同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使得屏体的亮度的均一性能够达到用户需求。
综上所述,由于产线的每批次屏体的亮度均一性、特性不一致,需要不同的补偿方式及补偿深度。如若仅用一种补偿方式及补偿深度补偿屏体,容易出现过补、少补、无补等现象,即补偿效果较差。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能够自动化地对每个屏体进行亮度补偿,且能够有效、可观地改善屏体的不同子区域的亮度的均一性,使得屏体的亮度均一性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要求。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不会明显影响原有产线的成本及工艺难度。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具有较短的节拍时间(约13s),具备较高的屏体补偿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体的显示区划分有至少两个子区域,所述补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获取若干个目标屏体,其中,所述目标屏体为经过亮度补偿后的屏体;
步骤S2,获取对应所述若干个目标屏体的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其中,所述亮度补偿系数组包括所述目标屏体的各个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
步骤S3,将所述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均一性数据;
步骤S4,从得到的所述均一性数据中确定最优均一性数据,并将所述最优均一性数据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以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体具有初始均一性数据;
各个所述亮度补偿系数组均对应有补偿深度值;其中,所述补偿深度值为所述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所述均一性数据与所述初始均一性数据的差值;
所述步骤S3包括:
按照所述补偿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将所述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至少部分所述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所述均一性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包括:
按照所述补偿深度值从小到大的顺序,在所述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每隔至少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选取一个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
将所选取的所述标的亮度补偿系数组逐一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分别得到所述均一性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
计算前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与当前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的差值;
判断所述差值是否大于零;
若是,则确定前一个亮度补偿系数组对应的均一性数据为所述最优均一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体的所述至少两个子区域包括基准子区域;
所述步骤S2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屏体的至少部分子区域的亮度值;
计算所述至少部分子区域中的每个所述子区域的亮度值与所述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进而得到所述至少部分子区域中的每个所述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所述至少部分子区域中的每个所述子区域的亮度值与所述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的步骤包括:
计算所述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与所述至少部分子区域中的每个所述子区域的亮度值的比值;其中,所述比值为所述亮度补偿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体的部分子区域为目标子区域;
所述步骤S2包括:
S21,计算目标子区域的亮度值与基准子区域的亮度值的差异值,进而得到目标子区域对应的亮度补偿系数;
S22,计算得到相邻目标子区域之间的标的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3包括:
将所述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之后,获取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值;
从获取到的亮度值中确定最小亮度值和最大亮度值;
计算得到所述最小亮度值和所述最大亮度值的比值;其中,所述比值为所述均一性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S2之后包括:
从所述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得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其中,所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中的亮度补偿系数为所述若干个亮度补偿系数组中对应相同子区域的亮度补偿系数的平均值;
将所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调整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并得到目标均一性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得到所述目标均一性数据之后包括:
判断所述目标均一性数据是否大于或等于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目标亮度补偿系数组应用于对待补偿屏体的各个子区域的亮度进行补偿;若否,则执行所述步骤S3。
CN202111642255.4A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Active CN114299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2255.4A CN114299841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42255.4A CN114299841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9841A CN114299841A (zh) 2022-04-08
CN114299841B true CN114299841B (zh) 2023-11-24

Family

ID=809725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42255.4A Active CN114299841B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9841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2429A (zh) * 2016-12-30 2017-05-31 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消除屏幕不均匀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16495A (zh) * 2017-08-31 2017-1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充电补偿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其补偿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510956A (zh) * 2018-05-02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09920363A (zh) * 2019-04-19 2019-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补偿方法、亮度补偿装置、显示装置
KR20200082347A (ko) * 2018-12-28 2020-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얼룩 특성에 기초하여 휘도 보상 데이터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및 휘도 보상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11816121A (zh) * 2020-07-07 2020-10-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系统及显示面板
CN113362781A (zh) * 2021-06-23 2021-09-0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及亮度补偿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04393B2 (en) * 2017-08-21 2019-05-28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method and circuit
CN107464524B (zh) * 2017-08-25 2021-03-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亮度补偿的优化方式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2429A (zh) * 2016-12-30 2017-05-31 上海顺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消除屏幕不均匀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16495A (zh) * 2017-08-31 2017-1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充电补偿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其补偿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8510956A (zh) * 2018-05-02 2018-09-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图像显示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KR20200082347A (ko) * 2018-12-28 2020-07-0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얼룩 특성에 기초하여 휘도 보상 데이터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및 휘도 보상을 수행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9920363A (zh) * 2019-04-19 2019-06-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补偿方法、亮度补偿装置、显示装置
CN111816121A (zh) * 2020-07-07 2020-10-23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系统及显示面板
CN113362781A (zh) * 2021-06-23 2021-09-07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亮度补偿方法及亮度补偿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9841A (zh) 2022-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1764B (zh) 消除OLED显示面板Mura的方法
CN108877740B (zh) 获取Mura补偿数据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08897B2 (en) Display device,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driving device
US7839457B2 (en) Display image correcting devic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image correcting method
CN101340523B (zh) 一种对数字图像进行曝光补偿的方法和装置
CN109036244B (zh) 曲面显示屏的Mura补偿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KR20180035863A (ko) 이미지 콘트라스트 보강방법
CN110288556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显示设备
CN106782429A (zh) 消除屏幕不均匀性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232588A1 (zh) 控制屏幕亮度的装置及方法
CN110264950B (zh) 亮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US11011101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device based on color perceived brightness
CN114299841B (zh) 一种屏体亮度的补偿方法
CN110890058A (zh) 一种变换系数矩阵的逐点校正方法
JP6593899B2 (ja) Oled表示パネルのコントラスト比向上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13936590A (zh) 基于虚拟像素led显示屏的亮度校正方法、装置及显示系统
DE102016200966A1 (de) Kompensation für Farbvariationen bei emittierenden Einrichtungen
JP2018531425A6 (ja) Oled表示パネルのコントラスト比向上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CN114141213A (zh) 显示面板的补偿方法及补偿装置、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11243525B (zh) 一种根据显示亮度自适应调整Demura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67729B (zh) 一种屏体伽马调试方法及显示模组
KR100999811B1 (ko) 균등확률분할 히스토그램 평활화를 이용한 영상 화질 개선 방법
CN108022524B (zh) 像素结构、显示屏以及调整显示屏亮度均匀性的方法
CN113990246B (zh) 显示单元的校正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941921A (zh) 一种调节色平衡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