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7447A -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7447A
CN114297447A CN202210223133.XA CN202210223133A CN114297447A CN 114297447 A CN114297447 A CN 114297447A CN 202210223133 A CN202210223133 A CN 202210223133A CN 114297447 A CN114297447 A CN 114297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pidemic prevention
information
index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231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97447B (zh
Inventor
曹婉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resti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rest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resti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resti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231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74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7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7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974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74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根据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根据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根据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从而基于防疫大数据对用户证件信息进行处理获取身份特征信息并提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并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实现根据用户身份信息、防疫安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对用户动态安全风险状况在电子证件进行标识,提高对用户防疫安全风险的精准识别防控,增加用户电子证件的安全辨识度。

Description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证照及防疫安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对居民证件特别是电子证件的防疫信息检测尤为重要,对用户电子证件标记防疫安全信息可有效实现防疫精简化和有效性,增加疫情防控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而目前现有的对人群用户个体防疫信息的常规手段是防疫二维码以及行程安全码,缺少与用户身份信息和活动信息以及社会关联信息的关联,也缺乏电子证件与防疫风险信息的关联,现行手段缺乏对用户的动态情况和动态防疫情况的全面信息收集和分析,缺少精准细致的收集和辨别手段,导致现有防疫码手段对用户精准防疫数据缺乏精准关联和判断能力,也不具备动态标识手段,难以实现根据用户动态防疫信息与电子证件的精准获取和动态关联。
针对上述问题,目前亟待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提高对证照申办用户情况的精准识别和甄别颁发的准确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
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至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处理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所述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通过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进行处理并训练获得;
根据所述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值初始化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训练获得训练好的防疫指数动态模型。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建立防疫指数数据库;
所述防疫指数数据库包括各类人群对应的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防疫指数阈值划分防疫指数等级,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在防疫指数数据库中查询对应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指数阈值对照查询对应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与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加权获得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在防疫动态趋势模型中获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等级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读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对所述用户电子证件进行电子标记;
所述电子标记的电子标记信息还包括标记授权单位信息及标记时间;
根据所述用户的电子标记信息同步到所述公共管理数据库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系统,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程序,所述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系统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
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所述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步骤。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及系统通过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根据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根据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根据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从而基于防疫大数据对用户证件信息进行处理获取身份特征信息并提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并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实现根据用户身份信息、防疫安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对用户动态安全风险状况在电子证件进行标识,提高对用户防疫安全风险的精准识别防控,增加用户电子证件的安全辨识度。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流程图。该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用于终端设备中,例如电脑终端等。该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
S102、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S103、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S104、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S105、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指数并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根据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实现通过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安全动态情况和动态防疫情况进行收集和辨别,对用户进行防疫风险判断并与电子证件动态关联;
根据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计算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再根据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与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进行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并根据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通过对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结合用户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并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可以通过动态数据精准获取用户防疫状况信息,且实现动态监测,提高根据用户动态信息对防疫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其中,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464230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P为防疫动态响应指数,n为用户的活动区域个数,m为用户的经营活动节点 个数,A为n个活动区域中第i个活动区域的安全阈值,B为m个经营活动节点的第j个节点的 密接强度阈值,H为健康检测阈值,
Figure 53474DEST_PATH_IMAGE002
为活动区域对应安全系数,
Figure 770894DEST_PATH_IMAGE003
为经营活动节点对应密 接危险系数,
Figure 369366DEST_PATH_IMAGE004
为职业健康系数;
其中,系数
Figure 449317DEST_PATH_IMAGE002
Figure 477972DEST_PATH_IMAGE003
Figure 151530DEST_PATH_IMAGE004
可分别根据用户的活动区域、密接情况以及职业信息通过公共 管理数据库查询获得,活动区域的安全阈值根据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各活动区域的安全阈 值集合获得,经营活动节点的密接强度阈值根据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各经营活动节点的密 接强度阈值集合获得,安全阈值和密接强度阈值根据公共管理数据库实时查询获得,用户 的健康检测阈值根据医疗检测机构平台检测获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
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获取用户的精准防疫信息,通过用户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便于通过用户职业、活动范围以及社会活动区域、轨迹和关联接触场所等信息进行精准判别,如用户A职业是医生,则重点关注其医院工作环境的人员接触情况,如用户B职业是冷链物流,则重点关注其社会活动范围以及接触场所和人员信息,通过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公共管理数据库是社会有关机构管理平台或社会公共资源管理平台,由相关部门进行授权使用,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可获取用户精准活动状况、核酸以疫苗信息以及近期就医或体温等健康情况,为对用户的防疫安全信息判断提供足够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至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处理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所述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通过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进行处理并训练获得;
根据所述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值初始化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训练获得训练好的防疫指数动态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数据量越大则结果越准确,本申请中的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通过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作为输入进行训练,通过大量试验数据与真实数据比对,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进而使得防疫指数动态模型的输出结果更加准确,本方案防疫指数动态模型的准确率阈值设置为8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具体为:
建立防疫指数数据库;
所述防疫指数数据库包括各类人群对应的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防疫指数阈值划分防疫指数等级,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在防疫指数数据库中查询对应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指数阈值对照查询对应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与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加权获得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建立防疫指数数据库对各类人群的防疫指数阈值进行划分,例如防疫指数阈值分为[0,30),[30,60),[60,80),[80,100],再根据防疫指数阈值对应划分防疫指数等级,防疫指数等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III级为最高风险防疫等级,例如[0,45]为I级,(45,70]为II级,(70,100]为III级,则可根据用户的防疫指数在防疫指数数据库中查询对应防疫指数阈值,再根据防疫指数阈值对照查询对应的防疫指数等级,例如,用户A的用户防疫指数为37,则其防疫指数阈值对应为[30,60)区间,其防疫指数等级为I级,再根据用户防疫指数与防疫指数等级进行加权获得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其中,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加权计算公式为:
Figure 881588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W为用户防疫信息数据,P为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Figure 956992DEST_PATH_IMAGE006
为用户防疫指数,H为用户 健康检测阈值,
Figure 481514DEST_PATH_IMAGE007
为用户职业健康系数,R为用户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在防疫动态趋势模型中获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等级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在防疫动态趋势模型中获取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防疫动态趋势模型是根据大量历史用户防疫信息数据与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进行训练获取,对历史用户防疫信息数据与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训练样本集,将训练样本集输入至初始化的模型中训练,通过获取输出结果准确率超过预设阈值得到防疫动态趋势模型,通过获取的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用户防疫指数等级生成用户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如用户A的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为X,其防疫指数等级为I级,则用户A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为X-I。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读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对所述用户电子证件进行电子标记;
所述电子标记的电子标记信息还包括标记授权单位信息及标记时间;
根据所述用户的电子标记信息同步到所述公共管理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的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以及标记授权单位信息、标记时间在用户的电子证件响应位置处进行电子标记,并同步上传到公共管理数据库,便于及时更新数据库,提高用户防疫信息的监测时效性。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系统,包括存储器201和处理器202,所述存储器中包括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所述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指数并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根据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实现通过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安全动态情况和动态防疫情况进行收集和辨别,对用户进行防疫风险判断并与电子证件动态关联;
根据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计算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再根据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与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进行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并根据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通过对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结合用户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并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可以通过动态数据精准获取用户防疫状况信息,且实现动态监测,提高根据用户动态信息对防疫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其中,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计算公式为:
Figure 642368DEST_PATH_IMAGE008
其中,P为防疫动态响应指数,n为用户的活动区域个数,m为用户的经营活动节点 个数,A为n个活动区域中第i个活动区域的安全阈值,B为m个经营活动节点的第j个节点的 密接强度阈值,H为健康检测阈值,
Figure 910538DEST_PATH_IMAGE009
为活动区域对应安全系数,
Figure 840448DEST_PATH_IMAGE010
为经营活动节点对应密 接危险系数,
Figure 801451DEST_PATH_IMAGE011
为职业健康系数;
其中,系数
Figure 449601DEST_PATH_IMAGE009
Figure 990304DEST_PATH_IMAGE010
Figure 40300DEST_PATH_IMAGE011
可分别根据用户的活动区域、密接情况以及职业信息通过公 共管理数据库查询获得,活动区域的安全阈值根据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各活动区域的安全 阈值集合获得,经营活动节点的密接强度阈值根据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各经营活动节点的 密接强度阈值集合获得,安全阈值和密接强度阈值根据公共管理数据库实时查询获得,用 户的健康检测阈值根据医疗检测机构平台检测获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
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为获取用户的精准防疫信息,通过用户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便于通过用户职业、活动范围以及社会活动区域、轨迹和关联接触场所等信息进行精准判别,如用户A职业是医生,则重点关注其医院工作环境的人员接触情况,如用户B职业是冷链物流,则重点关注其社会活动范围以及接触场所和人员信息,通过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公共管理数据库是社会有关机构管理平台或社会公共资源管理平台,由相关部门进行授权使用,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通过大数据平台可获取用户精准活动状况、核酸以疫苗信息以及近期就医或体温等健康情况,为对用户的防疫安全信息判断提供足够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至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处理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所述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通过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进行处理并训练获得;
根据所述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值初始化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训练获得训练好的防疫指数动态模型。
需要说明的是,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训练,数据量越大则结果越准确,本申请中的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通过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作为输入进行训练,通过大量试验数据与真实数据比对,得到的结果也会更加准确,进而使得防疫指数动态模型的输出结果更加准确,本方案防疫指数动态模型的准确率阈值设置为8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具体为:
建立防疫指数数据库;
所述防疫指数数据库包括各类人群对应的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防疫指数阈值划分防疫指数等级,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在防疫指数数据库中查询对应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指数阈值对照查询对应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与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加权获得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建立防疫指数数据库对各类人群的防疫指数阈值进行划分,例如防疫指数阈值分为[0,30),[30,60),[60,80),[80,100],再根据防疫指数阈值对应划分防疫指数等级,防疫指数等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III级为最高风险防疫等级,例如[0,45]为I级,(45,70]为II级,(70,100]为III级,则可根据用户的防疫指数在防疫指数数据库中查询对应防疫指数阈值,再根据防疫指数阈值对照查询对应的防疫指数等级,例如,用户A的用户防疫指数为37,则其防疫指数阈值对应为[30,60)区间,其防疫指数等级为I级,再根据用户防疫指数与防疫指数等级进行加权获得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其中,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加权计算公式为:
Figure 906624DEST_PATH_IMAGE012
其中,W为用户防疫信息数据,P为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Figure 42071DEST_PATH_IMAGE013
为用户防疫指数,H为用户 健康检测阈值,
Figure 652044DEST_PATH_IMAGE014
为用户职业健康系数,R为用户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在防疫动态趋势模型中获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等级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在防疫动态趋势模型中获取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防疫动态趋势模型是根据大量历史用户防疫信息数据与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进行训练获取,对历史用户防疫信息数据与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训练样本集,将训练样本集输入至初始化的模型中训练,通过获取输出结果准确率超过预设阈值得到防疫动态趋势模型,通过获取的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用户防疫指数等级生成用户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如用户A的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为X,其防疫指数等级为I级,则用户A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为X-I。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具体为: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读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对所述用户电子证件进行电子标记;
所述电子标记的电子标记信息还包括标记授权单位信息及标记时间;
根据所述用户的电子标记信息同步到所述公共管理数据库中。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用户的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以及标记授权单位信息、标记时间在用户的电子证件响应位置处进行电子标记,并同步上传到公共管理数据库,便于及时更新数据库,提高用户防疫信息的监测时效性。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所述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公开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根据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根据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根据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根据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从而基于防疫大数据对用户证件信息进行处理获取身份特征信息并提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并对用户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实现根据用户身份信息、防疫安全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对用户动态安全风险状况在电子证件进行标识,提高对用户防疫安全风险的精准识别防控,增加用户电子证件的安全辨识度。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9)

1.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
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至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处理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所述防疫指数动态模型通过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进行处理并训练获得;
根据所述历史用户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防疫动态响应指数输入值初始化防疫指数动态模型中训练获得训练好的防疫指数动态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建立防疫指数数据库;
所述防疫指数数据库包括各类人群对应的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防疫指数阈值划分防疫指数等级,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分为I级、II级和III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在防疫指数数据库中查询对应防疫指数阈值;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指数阈值对照查询对应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与所述防疫指数等级加权获得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在防疫动态趋势模型中获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等级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防疫身份标识信息读取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发展趋势数据和防疫指数等级对所述用户电子证件进行电子标记;
所述电子标记的电子标记信息还包括标记授权单位信息及标记时间;
根据所述用户的电子标记信息同步到所述公共管理数据库中。
7.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包括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程序,所述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用户的证件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生成防疫身份标识信息;
根据所述防疫身份标识信息对所述用户的电子证件进行标记;
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获取用户防疫信息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用户职业数据以及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活动范围数据、经营活动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获取用户的防疫动态响应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在预设时间段内的密接信息、核酸信息以及疫苗接种信息对所述防疫动态响应指数修正获得用户防疫指数;
根据所述用户防疫指数结合用户防疫指数等级获取所述用户防疫信息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用户的证件信息获取用户特征数据;
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包括用户职业数据、常驻地址数据、社会关系信息以及经营活动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特征数据在公共管理数据库中获取所述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身份特征信息包括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用户的活动范围数据、核酸信息、疫苗接种信息以及健康检测信息。
9.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所述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的步骤。
CN202210223133.XA 2022-03-09 2022-03-09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974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3133.XA CN114297447B (zh) 2022-03-09 2022-03-09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23133.XA CN114297447B (zh) 2022-03-09 2022-03-09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7447A true CN114297447A (zh) 2022-04-08
CN114297447B CN114297447B (zh) 2022-07-08

Family

ID=809786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23133.XA Active CN114297447B (zh) 2022-03-09 2022-03-09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74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0711A (zh) * 2022-06-21 2022-07-22 广州卓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档案平台的证照申办识别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6366374A (zh) * 2023-06-01 2023-06-30 广东力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网络管理的安全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5878A (zh) * 2020-02-14 2020-05-05 上海金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手机和网络高效阻止疫情传播的智能系统
CN111431918A (zh) * 2020-03-31 2020-07-17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确定目标用户状态标签的方法和系统
CN215068322U (zh) * 2021-06-21 2021-12-07 广东白云学院 一种基于身份证的健康码识别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5878A (zh) * 2020-02-14 2020-05-05 上海金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手机和网络高效阻止疫情传播的智能系统
CN111431918A (zh) * 2020-03-31 2020-07-17 杭州溪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确定目标用户状态标签的方法和系统
CN215068322U (zh) * 2021-06-21 2021-12-07 广东白云学院 一种基于身份证的健康码识别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80711A (zh) * 2022-06-21 2022-07-22 广州卓腾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智慧档案平台的证照申办识别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6366374A (zh) * 2023-06-01 2023-06-30 广东力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网络管理的安全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6366374B (zh) * 2023-06-01 2023-12-15 广东力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电网网络管理的安全评估方法、系统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7447B (zh) 2022-07-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97447B (zh) 基于防疫大数据的电子证件标记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17721A (zh)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37910B (zh) 健康信息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40246A (zh) 用于企业智能决策分析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Neumann et al. Quantifying the weight of fingerprint evidence through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directions and types of minutiae observed on fingermarks
CN10929908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62808B (zh) 信用卡额度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68781A1 (zh) 一种疲劳状态识别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7666649A (zh) 个人财产状态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0957024A (zh) 一种医疗信用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259210B (zh) 医疗大数据访问控制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61507B (zh) 一种用于实时分析网络餐饮店铺风险的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190698A (zh) 一种网络数字虚拟资产的分类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10827159B (zh) 基于关系图的金融医疗保险诈骗预警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5759640A (zh) 一种智慧城市的公共服务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Ulery et al. Data on the interexaminer variation of minutia markup on latent fingerprints
Pratondo et al. Prediction of payment modes for online taxi user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Degenholtz et al. Long-term care case managers’ out-of-home placement decisions: an application of hierarchical logistic regression
CN115982653A (zh) 异常账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08748A (zh) 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用户欺诈行为判断系统
CN113642669B (zh) 基于特征分析的防欺诈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47946A (zh) 一种通过智能水机采集健康数据的方法及数据采集系统
Kchaou et al. Two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methods based on evidential modeling and uncertainty: application to automatic iris identification systems
JP7020345B2 (ja) 評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3409926A (zh) 一种智能随访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