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7272A -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7272A
CN114297272A CN202111404560.XA CN202111404560A CN114297272A CN 114297272 A CN114297272 A CN 114297272A CN 202111404560 A CN202111404560 A CN 202111404560A CN 114297272 A CN114297272 A CN 114297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metadata
rights
interes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456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泽
滕建军
韩沙日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Pension Insur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Pension Insur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Pension Insur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456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7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7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7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该实施方式能够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传输。对于用户来说,购买产品的目的为了享受所对应的权益。通过网络直接向用户展示所享受的权益。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保险领域,由于保险产品所涉及权益的多样性和针对性,在处理权益信息过程中容易泄露用户信息,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包括:
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
所述元数据是用户直接输入的数据、通过移动终端标识验证后输入的数据或通过应用输入的数据。
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包括:
所述数据平台基于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确定保单;
所述数据平台根据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成功关联所述保单,则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包括: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获取所述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所述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相结合,得到所述用户权益信息。
所述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包括:
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推送至客户端,预设应用、预设H5链接和扫描编码的链接。
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是采用预设加密方式处理后的信息,所述预设加密方式包括:base64对称加密方法和/或ERLSL加密。
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成功登录所述客户端后,所述客户端响应于预约请求,向所述用户发送预约提示信息;
和/或,
用户成功登录所述客户端后,所述客户端响应于分享请求,向其他用户发送分享内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包括:
仓库模块,用于控制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数据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
运维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服务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数据仓库、数据平台、应用运维平台和客户端之间相互交互,在处理权益信息的同时,能够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元数据具有权益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得到用户权益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用户的登录信息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权益信息的交互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8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从经济角度看,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从法律角度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是一方同意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合同安排;从社会角度看,保险是社会经济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精巧的稳定器”;从风险管理角度看,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保险具体可以通过购买保单实现。在保单中,用户能够享受对应的权益。然而,在用户使用权益的过程中,需要多次涉及用户个人信息,进而在处理权益信息过程中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存在信息安全问题。
为了解决泄露用户个人信息,导致信息安全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主要流程的示意图,数据仓库、数据平台、应用运维平台和客户端之间相互交互,以保障信息安全。如图1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数据仓库是为企业所有级别的决策制定过程,提供所有类型数据支持的战略集合。它是单个数据存储,出于分析性报告和决策支持目的而创建。为需要业务智能的企业,提供指导业务流程改进、监视时间、成本、质量以及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仓库中存储有元数据。元数据是描述其它数据的数据,或者说是用于提供某种资源的有关信息的结构数据。元数据的使用目的在于:识别资源;评价资源;追踪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化;实现简单高效地管理大量网络化数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发现、查找、一体化组织和对使用资源的有效管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处理保单中的权益信息,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具体来说,元数据包括以下多个字段:姓名、身份类型、身份证号、手机号、性别、住址和职位。
其中,由上述元数据的字段分别可以构建三要素、五要素和七要素。三要素包括:姓名、身份类型和身份证号。五要素包括:姓名、身份类型、身份证号、手机号和性别。七要素包括:姓名、身份类型、身份证号、手机号、性别、住址和职位。
此外,元数据还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信息:家庭住址、工作地址、客户关系、婚否、以及在保单生成的订单号。其中,关于用户的数据均可以作为元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元数据是以用户为中心所涉及的数据,而且由于需要处理用户的权益信息,元数据还可以包括用户所涉及保单的订单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元数据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得。以表格的形式用户自行输入、通过验证后输入和通过应用输入。也就是说,元数据是用户直接输入的数据、通过移动终端标识验证后输入的数据或通过应用输入的数据。
用户直接输入的数据,包括以表格的形式自行输入,进而便于用户对于数据管理。通过移动终端标识验证后输入的数据,包括:通过手机号码验证,验证成功后再输入数据。从而保障所输入数据的安全。通过应用(APP)输入的数据,包括登录APP成功后,再输入数据,进而以APP验证用户身份,以提高输入数据的准确性。
数据仓库是上述三种数据收集渠道的信息存储平台。在数据仓库中存储多个用户的元数据,在处理权益信息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在数据仓库中调取用户的元数据,进而提高处理权益信息的效率。
S102、数据平台判断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涉及关联元数据与保单。考虑到,保单中涉及用户的多种权益信息。为了及时且准确地处理权益信息,需要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保单。数据平台一方面从数据仓库中获取元数据,另一方面验证元数据。
参见图2,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判断元数据具有权益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数据平台基于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确定保单。
在保单中包括用户的多种信息,数据平台可以基于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如:三要素,在存储保单的数据库中搜索,以确定用户基本信息对应的保单。
S202、数据平台根据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成功关联保单,则判断元数据具有权益。
渠道标识可以从保单中获知。渠道标识是购买保单的方式。作为一个示例,渠道标识包括代理人购买标识、网页购买标识、APP购买标识和实体店购买标识等。
对于保单来说,渠道标识能够判断出保单的权益。因而,数据平台需要根据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关联保单已判断元数据是否具有权益。
具体来说,数据平台根据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成功关联保单,说明通过渠道标识对应渠道所购买的保单,享受保单中的权益,则判断元数据具有权益;相应地,数据平台根据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关联保单失败,说明通过渠道标识对应渠道所购买的保单,不能享受保单中的权益,则判断元数据不具有权益。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A通过APP购买了一份大病保险,并赠送一个中医体检预约套餐。数据平台接收到用户A的元数据后,确定大病保险的保单,并从该大病保险的保单中获知渠道标识。数据平台基于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成功关联该大病保险的保单,则判断用户A的元数据享有中医体检预约套餐的权益。
在图2的实施例中,通过元数据和渠道标识,确定元数据具有权益。
S103、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应用运维平台是用于管理保险产品的权益的平台。具体地,应用运维平台主要发放保险产品的用户权益信息。
在应用运维平台中存储有保险产品的权益,通过应用运维平台的操作,能够将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可以理解的,应用运维平台与APP交互信息,APP通过客户端与用户交互信息。
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得到用户权益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应用运维平台获取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
对于每个保单均有对应的保险产品,为了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应用运维平台首先需要基于保单的标识获取对应的保险产品。作为一个示例,应用运维平台按照保单的保单号,在数据库中搜索到保险产品。然后,获知保险产品的权益。如:保险产品的权益是三甲医院的专家号服务。
S302、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与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
为了向用户提供用户权益信息,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与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具体来说,在元数据中用户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增加保险产品的权益,继而得到用户权益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元数据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三要素,保险产品的权益包括三甲医院的就医预约和体检套餐。用户权益信息包括三要素、三甲医院的就医预约和体检套餐。这样,将保险产品的权益与用户基本信息相结合。
在图3的实施例中,应用运维平台基于保险产品的权益,确定用户权益信息,以便向客户端推送用户权益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用户能够与APP交互信息。在得到用户权益信息之后,为了便于用户及时享用用户权益,可以将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采用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将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预设应用、预设H5链接和扫描编码的链接。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客户端有不同的形式,因而推送权益信息至客户端有多种方式。作为一个示例,客户端位于预设应用中,如:在APP1中设置客户端,则需要将用户权益推送至APP1中的客户端。作为另一个示例,客户端通过H5链接登录,则需要将用户权益通过预设H5链接推送至客户端。作为再一个示例,客户端通过扫描编码的方式登录,则需要将用户权益通过扫描编码的链接推送至客户端。也就是说,客户端具有不同的形式,进而登录入口不同。
S104、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用户权益信息,生成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用户权益信息涉及用户所享有保险产品的权益,因而保障用户权益信息的安全尤为重要。可以采用预设加密方式实现加密。即,用户权益信息是采用预设加密方式处理后的信息,预设加密方式包括:base64对称加密方法和/或ERLSL加密。
具体来说,采用base64对称加密方法,具体作用包括:防止客户信息泄密;防止其他服务器及系统攻击;防止在url链接中直接越界访问,以便造成系统瘫痪;与第三方合作时,对第三方的数据具有保密协议等合同,严格按照保密协议进行开发操作,以免发生第三方数据泄露;实时校验并加密解密,每发送的指令在预设时间段中有效,过期予不处理机制,以免长期有效导致数据丢失。作为一个示例,预设时间段是120秒。
采用ERLSL形式加密,具体作用包括:校验有2层,先采用url token方式校验,然后用URLSL来调用可信任链接,并且在有范围内在发出指令并调用;延用时效及越界机制,实时获取安全链接。
用户在登录客户端的情况下,需要涉及登录信息。用户向客户端发送授权请求,授权请求中包括用户基本信息。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生成登录信息。
参见图4,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生成用户的登录信息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客户端接收授权请求,并确定用户权益信息。
客户端接收到用户发送的授权请求,并利用授权请求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用户权益信息。由于用户不同,因而用户权益信息可能会不同。
S402、客户端基于用户权益信息,生成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
客户端按照用户权益信息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生成用户的登录名称;按照用户权益信息中的保险产品的权益生成用户的认证信息。以登录名称和认证信息建立用户的登录信息。
这样,用户已登录信息在客户端成功登录之后,就能够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成功登录客户端后,就可以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具体来说,用户成功登录客户端后,客户端响应于预约请求,向用户发送预约提示信息;和/或,客户端响应于分享请求,向其他用户发送分享内容。
具体来说,预约请求包括预约挂号请求,预约提示信息包括预约挂号就医提示信息。预约请求包括体检套餐预约请求,预约提示信息包括预约机构,体检套餐名称,体检人姓名,体检时间以及注意事项。分享请求包括分享体检报告的请求,分享内容包括分享体检报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客户端收到用户发送的授权请求之后,说明用户已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那么,应用运维平台需要将授权请求中的授权信息录入数据库。其中,授权请求是由客户端转发至应用运维平台的。授权信息录入数据库,并生成用户历史信息。
作为一个示例,授权信息包括以下内容:隐私协议的规定,如:隐私协议的条款并阅读5秒之后同意。基本用户信息的回传,赋值权益时将将个人信息以加密方式回传给第三方,作为第三方的用户信息。授权注册标识。
作为一个示例,用户历史信息包括:姓名、身份类型、身份证号、手机号、性别、住址、职位、家庭住址、工作地址、客户关系、婚否、是否具有体检的权益和保单号等。
应用运维平台向数据平台发起任务回销的请求,以通知数据平台用户已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数据仓库、数据平台、应用运维平台和客户端之间相互交互,每个平台处理不同的数据,保障认证用户能够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同时,保障用户基本信息的安全性,因此能够提高信息安全。
参见图5,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权益信息的交互示意图。图5中数据仓库、数据平台、应用运维平台和客户端之间相互交互信息以处理权益信息。
S501、发送元数据。
数据仓库可以是企业用于存储第三方数据的数据库。作为一个示例,依据与第三方的协商,确定元数据的保险产品的权益。数据仓库发送元数据至数据平台。
S502、推送元数据。
数据平台判断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数据平台判断元数据不具有权益,并将元数据返回至数据仓库。
S503、推送用户权益信息。
应用运维平台接收元数据,并根据不同保险产品赋值不同的权益。可以将元数据中的三要素与保险产品的权益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将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S504、生成登录信息。
客户端基于用户权益信息,生成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使用户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
S505、录入授权信息。
应用运维平台将授权请求中的授权信息录入数据库。授权信息录入数据库,并生成用户历史信息。
S506、任务回销。
应用运维平台向数据平台发起任务回销的请求,以通知数据平台用户已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
在图5的实施例中,客户端设置于APP中,用户通过登录信息成功登录到APP中,进而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作为一个示例,保险产品的权益包括就医预约和分享体检报告。
以预约体检为例,示例性的说明用户享受保险产品的权益。
预约体检包括自助选择体检套餐和智能助选体检套餐两种方式。
自助选择套餐会在APP上展示不同的体检套餐,点击进入体检套餐详情页面。APP显示有:套餐名称、套餐简介、医院名称、医院地址、套餐详情长图、价格、立即预约按钮。
智能助选套餐可通过基本信息、体检预设、互动问答,通过系统帮助筛选体检套餐。其中,互动问答包含基本信息以及既往病例的问答。在套餐推荐时根据用户选择的数据,计算标记数量,推荐标记数量最多的前3个套餐。如满足条件的套餐不足3个,按照实际数量推荐;如无符合条件的套餐,则提示:抱歉,没有匹配出完全符合您需求的套餐,您可查看套餐介绍,根据需求自助选择。
通过选择体检讨论,用户可以预约体检套餐。如:编辑订单后,提交订单。订单上会显示相关的预约机构,套餐名称,体检人姓名,体检时间以及注意事项。
在系统受到提交的订单后,会发送预约提示信息。具体参见表1。表1是三种预约提示信息的示意。前置条件是预约提示信息发送的条件。
表1
Figure BDA0003371840360000131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权益信息中包括统计标识,通过用户权益信息所生成的登录信息,记录带有统计标识登录成功的次数。作为一个示例,用户A的用户权益信息包括统计标识1。用户A利用用户权益信息的登录信息,成功登录客户端后。统计标识1登录成功的次数增加一次。
作为一个示例,统计标识是保险销售团队预设的福利码。通过统计福利码的数量,获知保险销售团队的销售业绩。具体地,通过福利码对保险销售人员进行评估,包括领取福利码人数、领取福利码次数、检测人数、检测次数、查看报告次数、高风险人数、中风险人数、低风险人数、浏览次数以及浏览人数等。
对于用户而言,可以通过福利码检测个人身体情况,并查看体检结果,风险等级、风险值、心血管疾病、脑血管风险、脑肿瘤风险、血压异常风险、内分泌健康风险和脑缺血健康风险等。
参见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的主要结构的示意图,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可以实现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如图6所示,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具体包括:
仓库模块601,用于控制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数据模块602,用于控制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
运维模块603,用于控制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服务模块604,用于控制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元数据是用户直接输入的数据、通过移动终端标识验证后输入的数据或通过应用输入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数据模块602,具体用于所述数据平台基于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确定保单;
所述数据平台根据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成功关联所述保单,则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运维模块603,具体用于所述应用运维平台获取所述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所述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相结合,得到所述用户权益信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运维模块603,具体用于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推送至客户端,预设应用、预设H5链接和扫描编码的链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是采用预设加密方式处理后的信息,所述预设加密方式包括:base64对称加密方法和/或ERLSL加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服务模块604,还用于用户成功登录所述客户端后,所述客户端响应于预约请求,向所述用户发送预约提示信息;
和/或,
用户成功登录所述客户端后,所述客户端响应于分享请求,向其他用户发送分享内容。
图7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或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700。
如图7所示,系统架构7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701、702、703,网络704和服务器705。网络704用以在终端设备701、702、703和服务器7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7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701、702、703通过网络704与服务器7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701、702、7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701、702、7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7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701、702、703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目标推送信息、产品信息--仅为示例)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一般由服务器705执行,相应地,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一般设置于服务器705中。
应该理解,图7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8,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系统800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的终端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计算机系统8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8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8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8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8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803中,还存储有系统8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801、ROM 802以及RAM 803通过总线8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805也连接至总线8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8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8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8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8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809。通信部分8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8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805。可拆卸介质8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8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8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8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8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8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仓库模块、数据模块、运维模块和服务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仓库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用于控制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
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数据仓库、数据平台、应用运维平台和客户端之间相互交互,在处理权益信息的同时,能够提高信息安全,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元数据是用户直接输入的数据、通过移动终端标识验证后输入的数据或通过应用输入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包括:
所述数据平台基于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确定保单;
所述数据平台根据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和渠道标识,成功关联所述保单,则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包括: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获取所述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
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所述保单对应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中的用户基本信息相结合,得到所述用户权益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包括:
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通过以下一种或多种方式,推送至客户端,预设应用、预设H5链接和扫描编码的链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是采用预设加密方式处理后的信息,所述预设加密方式包括:base64对称加密方法和/或ERLSL加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户成功登录所述客户端后,所述客户端响应于预约请求,向所述用户发送预约提示信息;
和/或,
用户成功登录所述客户端后,所述客户端响应于分享请求,向其他用户发送分享内容。
8.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仓库模块,用于控制数据仓库将用户的元数据发送至数据平台,所述元数据包括用户基本信息;
数据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数据平台判断所述元数据具有权益,并将所述元数据推送至应用运维平台;
运维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应用运维平台根据保险产品的权益,与所述元数据相结合,得到用户权益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益信息推送至客户端;
服务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客户端响应于授权请求,基于所述用户权益信息,生成所述用户的登录信息以享受所述保险产品的权益。
9.一种处理权益信息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04560.XA 2021-11-24 2021-11-24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4297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4560.XA CN114297272A (zh) 2021-11-24 2021-11-24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4560.XA CN114297272A (zh) 2021-11-24 2021-11-24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7272A true CN114297272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6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4560.XA Pending CN114297272A (zh) 2021-11-24 2021-11-24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727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454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arty secure computing platform
US20200236198A1 (en) Zero-knowledge environment based networking engine
US2022012990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notifications to devices
US9992287B2 (en) Token-activated, federated access to social network information
US2021040638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party secure computing platform
US925132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behavioral bi-directional authentication
US9311679B2 (en) Enterprise social media management platform with single sign-on
US930692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on on-behalf authorization protocol infrastructure
US20180196694A1 (en) Transaction analyzer using graph-oriented data structures
US11372992B2 (en) System,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ata storage and processing with identity management
CN104253812B (zh) 委托用于web服务的认证
US9225744B1 (en) Constrained credentialed impersonation
US20120227087A1 (en) Cross platform social networking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10447719B2 (en) Security breach reporting and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
US9516009B2 (en) Authenticating redirection service
US10931665B1 (en) Cross-device user identification and content access control using cookie stitchers
US11941654B2 (en) Automated transactional offers using a browser extension
US11626988B2 (en) Blockchain-based technologies for hyper-personalized interactions across enterprises
JP2022546073A (ja) サードパーティ・クッキーなしにウェブ・パブリッシャー・インベントリをプログラマティック・エクスチェンジに接続すること
US20090271471A1 (en) Providing services for multiple business consumers
WO2015126827A1 (en) Distributed personal analytics, broker and process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4297272A (zh) 处理权益信息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20200410489A1 (en) Device manager to control data tracking on computing devices
US20230368233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niversal identification and passport management
US20230368234A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opt-in list generation using text redire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