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91880A -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91880A
CN114291880A CN202111682049.6A CN202111682049A CN114291880A CN 114291880 A CN114291880 A CN 114291880A CN 202111682049 A CN202111682049 A CN 202111682049A CN 114291880 A CN114291880 A CN 114291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asing
hose
pump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6820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豪
李正宇
葛颖
王格
宋开雄
张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6820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18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91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918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包括水池、套壳、液封板、沟槽、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推进器、抽水水泵、第一软管、连接管、抽水管道、冲水管道、加压水泵、第二软管、横杆和连杆,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安装孔的四周;本发明的清泥装置采用冲排结合的设计理念,具有排泥速度快、耗电量低、耗水量少的优点,更适用于板结底泥的清除;本发明设计有套壳,可以防止底泥扩散到周围的水中,且冲出的水流会在套壳内形成剧烈的紊流,以此进一步切割破碎底泥,使其更加方便被抽水管道的抽取;本发明设计有液封板,可以预防冲散扬起的底泥扩散到套壳外,从而避免影响水池其他部分的水质。

Description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与污泥清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背景技术
给水厂为了处理从水源地来的天然水体,会投加絮凝剂,絮凝剂通过压缩双电层、吸附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等作用使水中胶体杂质发生聚集,聚集成较大的颗粒,即是矾花;矾花经过沉淀实现与水的分离,从而净化水;分离后的矾花沉于池底,如果不能完全排除,就会产生各种问题;典型的底泥有刚沉淀的矾花集合团、吸附于池底的粘性底泥、已板结的矾花集合团等等;刚沉淀的矾花较容易被清除,但对于板结底泥,以现有工艺就较难去除,或去除过程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给水厂池底常年挂有5-20mm厚度粘性絮体,即使每天刷洗池底也不能排除,除感官较差外,池底挂泥中还会有摇蚊的幼虫大量繁殖并筑巢;分析挂泥原因主要是由于原水含有大量藻类,有机物含量较高,水厂将沉淀池排泥水与滤池反冲洗水一起回收,只作简单的自然沉淀即送回配水井重新使用,回到配水井的上清液中含有大量松散絮体,加重了池底挂泥;絮凝池与沉淀池的过渡区积泥主要原因是花墙产生局部水头损失,流速减小,大絮体在过渡区开始沉淀,穿孔管排泥负荷较重,只能排出孔口附近的一少部分泥,有的甚至穿孔管被堵塞;絮凝池与沉淀池的过渡区池底积泥严重时厚度超过2m,底部积泥发酵后大块状上浮到水面,感官极差,并导致过渡区有效水深减少,打碎较大的絮体;平流沉淀池中会产生大量底泥,由于排泥装置不可能一直开着,未开时段或者清除不彻底时就容易导致底泥堆积、黏附、甚至板结,但这里板结往往不会很厚;沉淀池首端积泥较多,也可能受过渡区积泥厚度过高的影响,而穿孔配水花墙向沉淀池一侧扩散,形成斜坡,行车无法将其排除;沉淀池尾端积泥主要是与尾端设置的出水导流面有关,该导流面上的积泥不会自动滑向池底,导致排泥行车无法吸取此处污泥,长期积泥厚度可达0.5-1.5m,也是导致大量絮体被水流携带而出进入滤池的原因;清水池为封闭式,为防止浊流污染清水,不会经常开排泥装置,积泥板结问题严重;清水池底面积大,抽泥装置多为固定式,又是间隔开设,就算经常排泥,在未开设排泥装置的部位,也容易堆积底泥继而板结;抽泥设备不可能一天24 小时都开着,所以未开时段大量底泥容易板结;
目前在给水厂中凡是涉及排泥的装置,大多采用的是机械排泥或者抽水排泥的方式;机械排泥不适用于给水厂,因其会产生底泥堆积,影响水质,堆积后不容易去除,且其对池底、壁的砖和混凝土有破坏作用,而且机械排泥不能完全将底泥刮净,特别是粘性底泥;抽水排泥因其是借助流水带动底泥抽吸排除,对于松散、颗粒较小的底泥清除效果较好,但对于如粘性底泥、板结底泥等条件较复杂的底泥,清除效果比较一般,使用抽水排泥的方式,就算底泥成分较简单,粘性较小,也容易在池底留下一些未清除的残渣,久而久之,容易板结,且影响水质;现有工艺中有一种应用于絮凝池与平流沉淀池的过渡区的排泥装置,是在穿孔管上设置压力水管进行逆向反冲,水流从穿孔管以射流的方向喷冲散管口附近已经压实的底泥;但这种排泥装置有个明显的缺点,就是会使底泥被冲散而带到上层水体中,会造成比较大的底泥的扩散问题,当把现有这种排泥工艺应用于平流沉淀池和清水池时,由于平流沉淀池尾部有集水槽、清水池的水马上就由送水泵站送入城市配水管网,所以在这两个地方如果造成底泥扩散入清水中的问题,那就会有很大的影响,且该工艺就算应用于过渡区,扩散后大粒径矾花虽然可能可以在平流沉淀池的集水槽之前沉淀于池底,但一些小粒径矾花进入平流沉淀池后,可能由于质量小,重力作用下的向下运动的速度慢于水流向前运动的流速,而被带入集水槽内,影响过滤池的过滤,造成滤池堵塞等问题;现如今在水处理工艺中,由于排泥不善或者管理不善等,很容易在某些环节形成板结,如果不能从根源预防,或者在形成之后进行补救去除,将影响水厂或污水厂的正常运行,或者影响出水水质;且现有工艺进行排泥的速度较低,需要一种排泥速度更快的排泥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包括水池,所述水池的外侧设置有推进器,推进器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抽水水泵,抽水水泵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抽水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水池的内部分布设置有套壳,套壳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外侧分布设置有第二安装孔,且第二安装孔开设于套壳的顶端外壁上,第二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道,且抽水管道固定连接于连接管的底端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推进器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固定有连杆,且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套壳的顶端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数量为四个,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安装孔的四周。
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部安装有冲水管道,冲水管道出水口可在套壳内摆动,冲水管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水泵,加压水泵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第二软管的一端连接至供水水源的出水端,且不高于水池中水面高度。
优选的,所述套壳底端与池底不接触,套壳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液封板,且液封板的底端与套壳的底端水平,液封板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沟槽。
优选的,所述套壳的形状可设计为方体型,套壳的结构可设计为一体式,沟槽的形状可设计为四棱柱式。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的实验方法,包括步骤一,装置对普通底泥的去除实验;步骤二,装置对板结底泥的去除实验;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装置对普通底泥的去除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 W1
2)采148.18g普通底泥平铺于水缸内,底泥面积20cm×20cm,在水缸内放入装置,加水没过装置,将20W的加压水泵和20W的抽水水泵接好水管插入装置套壳内,注意水泵都放置在套壳外,仅水管插入套壳内;将连接加压水泵的第二软管进水端接在一清水缸里,冲水管道出水端深入套壳内并进行摇摆;将连接抽水水泵的第一软管出水端接在一空缸里,抽水管道进水端深入套壳内;
3)同时开启加压水泵和抽水水泵的电源,从开启时开始计时,分别在10s、20s、30s、40s、50s、60s、70s、80s、90s、100s时取第一软管的出水水样100ml;
4)将1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内过滤,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2
5)由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041
可求得该时间点套壳内的悬浮物浓度值;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装置对板结底泥的去除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 W1;
2)称取159.63g淮南市第一自来水厂的平流沉淀池的泥块,平铺于水缸内,底泥面积20cm×20cm,加水待形成板结后,在水缸内放入装置,加水没过装置,将20W的加压水泵和20W的抽水水泵接好水管插入装置套壳内,注意水泵都放置在套壳外,仅水管插入套壳内;将连接加压水泵的第二软管进水端接在一清水缸里,冲水管道出水端深入套壳内并进行摇摆;将连接抽水水泵的第一软管出水端接在一空缸里,抽水管道进水端深入套壳内;
3)同时开启加压水泵和抽水水泵的电源,从开启时开始计时,分别在10s、20s、30s、40s、50s、60s、70s、80s、90s、100s时取第一软管的出水水样100ml;
4)将1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内过滤,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2;
5)由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051
可求得该时间点套壳内的悬浮物浓度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清泥装置采用冲排结合的设计理念,具有排泥速度快、耗电量低、耗水量少的优点,更适用于板结底泥的清除;本发明设计有套壳,可以防止底泥扩散到周围的水中,且冲出的水流会在套壳内形成剧烈的紊流,以此进一步切割破碎底泥,使其更加方便被抽水管道的抽取;本发明设计有液封板,可以预防冲散扬起的底泥扩散到套壳外,从而避免影响水池其他部分的水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主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整体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俯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步骤一的实验结果曲线图;
图6为本发明步骤二的实验结果曲线图;
图7为本发明的液封装置的侧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池;2、套壳;20、液封板;21、沟槽;22、第一安装孔; 23、第二安装孔;3、推进器;30、抽水水泵;31、第一软管;32、连接管; 33、抽水管道;4、冲水管道;40、加压水泵;41、第二软管;5、横杆;5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包括水池1,水池1的外侧设置有推进器3,推进器3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抽水水泵30,抽水水泵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31,抽水水泵3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2;水池1的内部分布设置有套壳2,套壳2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2,第一安装孔22的外侧分布设置有第二安装孔 23,且第二安装孔23开设于套壳2的顶端外壁上,第二安装孔2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道33,且抽水管道33固定连接于连接管32的底端外壁上,套壳2用于防止泥水扩散,抽水管道33用于抽泥水;推进器3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5,横杆5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固定有连杆50,且连杆5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套壳2的顶端外壁上,推进器3经横杆5和连杆50带动套壳2 移动;第二安装孔23的数量为四个,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安装孔22的四周,可以安装四个抽水管道33,使抽泥效率更高;第一安装孔22的内部安装有冲水管道4,冲水管道4出水口可在套壳2内摆动,冲水管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水泵40,加压水泵4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41,第二软管41 的一端连接至供水水源的出水端,且不高于水池1中水面高度,冲水管道4 用于冲刷底泥,加压水泵40用于加压水流,第二软管41用于连接供水点;套壳2底端与池底不接触,套壳2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液封板20,且液封板20的底端与套壳2的底端水平,液封板20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沟槽21,液封板20用于预防冲散扬起的底泥扩散到套壳2的外面;套壳2的形状可设计为方体型,套壳2的结构可设计为一体式,沟槽21的形状可设计为四棱柱式。
请参阅图4-7,表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的实验方法,包括步骤一,装置对普通底泥的去除实验;步骤二,装置对板结底泥的去除实验;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装置对普通底泥的去除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 W1
2)采148.18g普通底泥平铺于水缸内,底泥面积20cm×20cm,在水缸内放入装置,加水没过装置,将20W的加压水泵40和20W的抽水水泵30接好水管插入装置套壳2内,注意水泵都放置在套壳2外,仅水管插入套壳2内;将连接加压水泵40的第二软管41进水端接在一清水缸里,冲水管道4出水端深入套壳2内并进行摇摆;将连接抽水水泵30的第一软管31出水端接在一空缸里,抽水管道33进水端深入套壳2内;
3)同时开启加压水泵40和抽水水泵30的电源,从开启时开始计时,分别在10s、20s、30s、40s、50s、60s、70s、80s、90s、100s时取第一软管31的出水水样100ml;
4)将1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内过滤,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2
5)由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081
可求得该时间点套壳2内的悬浮物浓度值,结果如表2和图5所示,装置清除普通底泥,大约在40s左右冲刷完该面积的底泥,将池底底泥卷起完毕,可继续进入下一个区域进行冲排,由于实验设备限制,实际生产中装置尺寸将比本实验装置大很多,清泥面积也将大很多,但本实验设备是按照比例进行缩小,所以实际生产中的排泥时间也将和本实验差不多,大约在100s左右将装置内污泥抽完;说明实际生产中,大致需要在冲刷完池底后停留1min左右时间待其将装置内污泥排净;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装置对板结底泥的去除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 W1;
2)称取159.63g淮南市第一自来水厂的平流沉淀池的泥块,平铺于水缸内,底泥面积20cm×20cm,加水待形成板结后,在水缸内放入装置,加水没过装置,将20W的加压水泵40和20W的抽水水泵30接好水管插入装置套壳2内,注意水泵都放置在套壳2外,仅水管插入套壳2内;将连接加压水泵40的第二软管41进水端接在一清水缸里,冲水管道4 出水端深入套壳2内并进行摇摆;将连接抽水水泵30的第一软管31出水端接在一空缸里,抽水管道33进水端深入套壳2内;
3)同时开启加压水泵40和抽水水泵30的电源,从开启时开始计时,分别在10s、20s、30s、40s、50s、60s、70s、80s、90s、100s时取第一软管31的出水水样100ml;
4)将1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内过滤,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2;
5)由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091
可求得改时间点套壳2内的悬浮物浓度值,结果如表3和图6所示,装置冲刷板结底泥,装置使板结底泥发生崩解充满整个外壳,所以一开始悬浮物浓度值最高,然后逐渐下降,至40s时,该区域的板结底泥基本除净,可进入下一个区域进行排泥;本实验证明了本装置对板结底泥的清除能力,板结底泥的排泥速度和普通底泥差不多,体现了本装置的高效性。
V 0.4581V 0.3812V 0.1746V 0.1453V 0.0666V 0.0554V 0.0254V
XIII XIV XV XVI
0.0211V 0.0097V 0.0081V 0.0037V 0.0031V 0.0014V 0.0012V 0.0005V
表1液封板的界面的流速数据表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092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101
表2步骤一的实验结果数据表
时间/s 滤纸重量W1/g 过滤后滤纸干燥后重量W2/g 污泥密度[(W2-W1)/V]/(g/L)
10 0.9933 1.47 4.767
20 0.9657 1.0648 0.991
30 0.9636 1.0927 1.291
40 0.9774 1.0165 0.391
50 0.972 1.0809 1.089
60 0.9736 1.0291 0.555
70 0.9688 1.0133 0.445
80 1.036 1.0641 0.281
90 1.0385 1.0863 0.478
100 1.037 1.0625 0.255
表3步骤二的实验结果数据表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发明使用时,将推进器3、抽水水泵 30、加压水泵40开启,水流经第二软管41流入加压水泵40,经加压后,由冲水管道4冲出,冲水管道4出水口在套壳2内摆动,冲刷水池1池底各个位置的底泥,当底泥被冲散至套壳2内时,套壳2可以防止底泥扩散到周围的水中,被冲散的底泥在套壳2内随装置的前进一起运动,同时经连接管32 被抽水管道33抽走,由第一软管31排至排水沟;冲水喷头冲出的水流将在套壳2内形成剧烈的紊流,水流带动底泥冲击到套壳2内壁时被改变方向,进一步切割底泥,或者冲击时,碰撞对底泥产生破坏,这些都能使底泥进一步崩解,方便抽水管道33的抽泥;其中,第一安装孔22用于安装冲水管道4,第二安装孔23用于安装抽水管道33,连杆50用于连接套壳2和横杆5,横杆5用于固定支撑套壳2;装置内的冲水装置冲刷底泥时,会使底泥向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就可能会使底泥从套壳2底部到池底之间的缝隙中扩散出去,并可能在套壳2外继续保持较高的速度运动,运动方向可能为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等;所以为了预防加压冲水水泵在冲水后将底泥冲散扬起并扩散到套壳2外,影响其他部分的水质,壳体底部外圈设液封板20,该液封板 20是一种根据增加局部水头损失的原理设计的装置,假设液封板20的沟槽 21槽底到池底的距离:装置到池底的距离为3:1,则带泥液体在进入液封板 20后,连续经过骤缩、骤扩界面,根据水力学公式局部水头损失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111
忽略沿程水头损失,再列出液体流过各位置时的伯努利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3481460100000112
则如图7所示液封装置内各位置流速将产生如表格1所示的变化;可以看到出口流速减少到0.0005V,所以装置内浊水对于周围水质的影响就非常小了,且由于加压水泵40的流量很难做到时时刻刻都和抽水水泵30流量完全相等,但如果经过预先设定流量相等后,这两者之间的误差也不会太大,而对于误差,当加压水泵40流量大于抽水水泵30流量时,液封装置可以防止装置内浊液扩散到装置外;当抽水水泵30流量大于加压水泵40流量时,液封板20 可以防止装置外清水过多地流入装置内;实际应用中液封板20可使用柔软的材料制作,当整体装置运行到水池1的两端时液封板20才可以被挤压,整体装置才能完全靠近两端池壁,使整个水池1都被清理到;在给水厂中,本发明可以在不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有效去除各种形式的底泥,且可以节约排泥耗电量和耗水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包括水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外侧设置有推进器(3),推进器(3)的顶端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抽水水泵(30),抽水水泵(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软管(31),抽水水泵(3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1)的内部分布设置有套壳(2),套壳(2)的顶端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22),第一安装孔(22)的外侧分布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3),且第二安装孔(23)开设于套壳(2)的顶端外壁上,第二安装孔(23)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抽水管道(33),且抽水管道(33)固定连接于连接管(32)的底端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3)的顶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杆(5),横杆(5)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固定有连杆(50),且连杆(5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套壳(2)的顶端外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孔(23)的数量为四个,均匀的分布在第一安装孔(22)的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孔(22)的内部安装有冲水管道(4),冲水管道(4)出水口可在套壳(2)内摆动,冲水管道(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压水泵(40),加压水泵(40)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软管(41),第二软管(41)的一端连接至供水水源的出水端,且不高于水池(1)中水面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2)底端与池底不接触,套壳(2)的两侧外壁上对称固定有液封板(20),且液封板(20)的底端与套壳(2)的底端水平,液封板(20)的底端外壁上分布开设有沟槽(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壳(2)的形状可设计为方体型,套壳(2)的结构可设计为一体式,沟槽(21)的形状可设计为四棱柱式。
8.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的实验方法,包括步骤一,装置对普通底泥的去除实验;步骤二,装置对板结底泥的去除实验;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装置对普通底泥的去除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1
2)采148.18g普通底泥平铺于水缸内,底泥面积20cm×20cm,在水缸内放入装置,加水没过装置,将20W的加压水泵(40)和20W的抽水水泵(30)接好水管插入装置套壳(2)内,注意水泵都放置在套壳(2)外,仅水管插入套壳(2)内;将连接加压水泵(40)的第二软管(41)进水端接在一清水缸里,冲水管道(4)出水端深入套壳(2)内并进行摇摆;将连接抽水水泵(30)的第一软管(31)出水端接在一空缸里,抽水管道(33)进水端深入套壳(2)内;
3)同时开启加压水泵(40)和抽水水泵(30)的电源,从开启时开始计时,分别在10s、20s、30s、40s、50s、60s、70s、80s、90s、100s时取第一软管(31)的出水水样100ml;
4)将1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内过滤,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2
5)由
Figure FDA0003438005480000021
可求得该时间点套壳(2)内的悬浮物浓度值;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装置对板结底泥的去除实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1;
2)称取159.63g淮南市第一自来水厂的平流沉淀池的泥块,平铺于水缸内,底泥面积20cm×20cm,加水待形成板结后,在水缸内放入装置,加水没过装置,将20W的加压水泵(40)和20W的抽水水泵(30)接好水管插入装置套壳(2)内,注意水泵都放置在套壳(2)外,仅水管插入套壳(2)内;将连接加压水泵(40)的第二软管(41)进水端接在一清水缸里,冲水管道(4)出水端深入套壳(2)内并进行摇摆;将连接抽水水泵(30)的第一软管(31)出水端接在一空缸里,抽水管道(33)进水端深入套壳(2)内;
3)同时开启加压水泵(40)和抽水水泵(30)的电源,从开启时开始计时,分别在10s、20s、30s、40s、50s、60s、70s、80s、90s、100s时取第一软管(31)的出水水样100ml;
4)将100ml水样置于锥形瓶内过滤,将滤纸放在103-105℃烘箱中干燥至恒重,称量并记录滤纸重量W2;
5)由
Figure FDA0003438005480000031
可求得该时间点套壳(2)内的悬浮物浓度值。
CN202111682049.6A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Pending CN1142918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2049.6A CN114291880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682049.6A CN114291880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91880A true CN114291880A (zh) 2022-04-08

Family

ID=80976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682049.6A Pending CN114291880A (zh) 2021-12-28 2021-12-28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91880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44179U (zh) * 2018-03-01 2018-12-18 福建省融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
CN110080182A (zh) * 2019-05-30 2019-08-0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导流隧洞洞塞消能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CN210636701U (zh) * 2019-09-10 2020-05-29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能雨水立管
CN111632411A (zh) * 2020-06-12 2020-09-08 广东工业大学 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污泥清理装置
CN111686484A (zh) * 2020-06-23 2020-09-22 谈芬 炼钢厂用带有超声波深度检测的沉淀池污泥处理装置
CN113802639A (zh) * 2021-10-23 2021-12-17 杨泽凡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清理河道淤泥的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244179U (zh) * 2018-03-01 2018-12-18 福建省融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沉淀池清理导流系统
CN110080182A (zh) * 2019-05-30 2019-08-02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导流隧洞洞塞消能结构及其布置方法
CN210636701U (zh) * 2019-09-10 2020-05-29 厦门合立道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消能雨水立管
CN111632411A (zh) * 2020-06-12 2020-09-08 广东工业大学 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污泥清理装置
CN111686484A (zh) * 2020-06-23 2020-09-22 谈芬 炼钢厂用带有超声波深度检测的沉淀池污泥处理装置
CN113802639A (zh) * 2021-10-23 2021-12-17 杨泽凡 一种水利工程用的清理河道淤泥的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起霞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 "《水力计算手册》", 30 June 1983, 水利电力出版社 *
河海大学《水力大辞典》编辑修订委员会: "《水力大辞典》", 31 October 2015, 上海辞书出版社 *
葛碧洲: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教程》", 30 April 2021,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41621U (zh) 一种沉淀池
JP3895505B2 (ja) 沈殿物を収集移送する設備
CN111450616A (zh) 具有耦合深度过滤功能的高效活性污泥截留型二沉池工艺系统
CN205709989U (zh) 一种油田污水除油除砂沉降系统
RU2310726C1 (ru) Плавающий водозабор-осветлитель
CN207532859U (zh) 溢流式水处理装置
CN114291880A (zh) 一种板结底泥的清除装置及实验方法
CN201971694U (zh) 一种侧向流斜板浮沉池
CN103263801A (zh)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的全自动纤维转盘微滤机
CN204159086U (zh) 一种连续流砂过滤器
CN207546007U (zh) 一种雨水径流调节与污染物去除系统
CN205635304U (zh) 一种新型淤泥一体化处理装置
CN214457183U (zh) 一体化组合式气浮过滤装置
CN210711173U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施
CN21103549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沉降装置
CN210481057U (zh) 一种油田措施液处理系统
CN108083507A (zh) 一种集成式给水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207525066U (zh) 一种水体污染的修复系统
CN209797611U (zh) 一种用于废水悬浮物去除的装置
CN210595666U (zh) 一种建筑工地用污水处理系统
CN208843825U (zh) 一体式沉淀池
KR910001387B1 (ko) 하천구조물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060118333A (ko) 하천 정화 장치
CN211523333U (zh) 一种用于清除河道淤泥的水利装置
CN219272330U (zh) 一种用于预处理的污水处理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