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85829B -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85829B
CN114285829B CN202111527367.5A CN202111527367A CN114285829B CN 114285829 B CN114285829 B CN 114285829B CN 202111527367 A CN202111527367 A CN 202111527367A CN 114285829 B CN114285829 B CN 1142858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equip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platform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73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85829A (zh
Inventor
刘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ilibil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273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85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85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82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98675 priority patent/WO202310904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85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85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69Session establishment or d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WebRTC连接方法,用于主叫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以使所述被叫设备响应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并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本申请还提供了WebRTC连接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WebRTC连接系统。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绕开私有信令服务,从而避免了私有信令服务对所述WebRTC连接过程的记录和追踪,确保了所述WebRTC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WebRTC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WebRTC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www万维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WebRTC技术成为各方关注的技术内容。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Web实时通信)是一项在浏览器内部进行实时视频和音频通信的技术,例如WebRTC可以实现基于网页的视频会议,其使得不同终端浏览器之间的直接web通信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了终端浏览器只能通过服务器拉取信息的网络结构模式,是对WEB技术的一大变革。
如图1所示,现有WebRTC连接建立过程为:(1)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从STUN服务器获取各自的公网地址和端口号;(2)通过信令服务器交换各自的设备信息(例如,网络地址和端口号);(3)基于交换的设备信息建立点对点连接。
发明人发现,若信令服务器为私有服务器,则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被记录和追踪。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WebRTC连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WebRTC连接系统,可以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WebRTC连接方法,用于主叫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以使所述被叫设备响应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并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可选的,所述获取链接,包括:
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以从所述CDN服务器获取页面响应;
解析所述页面响应,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主叫设备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包括: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及
在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所述主叫设备和所述被叫设备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可选的,所述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包括:
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链接传输到所述被叫设备中。
可选的,所述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被叫设备传输的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WebRTC连接装置,用于主叫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以使所述被叫设备响应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并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WebRTC连接方法,用于被叫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主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可选的,所述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主叫设备传输的所述链接;
将所述链接从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以便打开所述链接。
可选的,所述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包括:
将所述浏览器中的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
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传输到所述主叫设备中。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WebRTC连接装置,用于被叫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主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WebRTC连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所述主叫设备内置有第一浏览器,所述被叫设备内置有第二浏览器,其中: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浏览器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
所述被叫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接收所述链接;通过第二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以及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返回给所述主叫设备;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接收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第二设备复制并粘贴到第一浏览器中,并通过第一浏览器根据其内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第一浏览器和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WebRTC连接。
可选的,所述主叫设备,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以从所述CDN服务器获取页面响应;
解析所述页面响应,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主叫设备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可选的,所述主叫设备,用于: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及
在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所述第一浏览器和所述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
可选的: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及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链接传输到所述被叫设备中;
所述被叫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主叫设备传输的所述链接;及将所述链接从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
可选的:
所述被叫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浏览器中的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传输到所述主叫设备中;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可选的,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WebRTC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WebRTC连接系统,包括如下优点:
在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之间建立WebRTC连接的过程中,所述主叫设备和所述被叫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例如,第一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信息)是通过服务于第三方的第一应用通讯平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实现的,即二者的信息交互绕开了(私有)信令服务器,从而避免了(私有)信令服务器对所述WebRTC连接过程的记录和追踪,确保了所述WebRTC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WebRTC网络连接架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WebRTC连接系统的网络架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主叫设备中的携带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图4示意性示出了被叫设备中的信息交换页面;
图5示意性示出了主叫设备中粘贴有第二设备信息的信息交换页面;
图6示意性示出了主叫设备的通信界面和被叫设备的通信界面;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图7中步骤S700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9为图7中步骤S706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10为图7中步骤S702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11为图7中步骤S704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13为图12中步骤S1200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14为图12中步骤S1204的子步骤流程图;
图1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WebRTC连接装置的框图;
图1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WebRTC连接装置的框图;
图1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适于实现WebRTC连接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步骤前的数字标号并不标识执行步骤的前后顺序,仅用于方便描述本申请及区别每一步骤,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Web实时通信)是一项在浏览器内部进行实时视频和音频通信的技术,例如WebRTC可以实现基于网页的视频会议,其使得不同终端浏览器之间的直接web通信成为可能,从而改变了终端浏览器只能通过服务器拉取信息的网络结构模式,是对WEB技术的一大变革。
如图1所示,现有WebRTC连接建立过程为:(1)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从STUN服务器获取各自的公网地址和端口号;(2)通过信令服务器交换各自的设备信息(例如,网络地址和端口号);(3)基于交换的设备信息建立点对点连接。发明人发现:在步骤(2)中,若信令服务器为私有服务器,则建立连接的过程可以被记录和追踪。在步骤(3)中,虽然建立了点对点连接,通信内容直接发送给对方。但是当通信的入口(比如某个网页、某个APP)是企业或私人搭建的,且不对外公开透明,在信息发送之前,仍然可能被拦截记录。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无需私有服务建立点对点私密连接的方案。在本方案中,利用公开透明的服务建立P2P(点对点)连接,通过互联网基础设施在两个或多个设备间传递信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而且,各设备之间传递的信息不经过私有服务,确保通信内容不被存储、追溯。
以下为本申请的术语解释:
WebRTC:全称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s,是一项实时通讯技术,它允许网络应用或者站点,在不借助中间媒介的情况下,建立浏览器之间点对点(Peer-to-Peer)的连接,实现视频流和(或)音频流或者其他任意数据的传输。
信令服务器(Signaling Server):用于转发WebRTC客户端与WebRTC客户端之间消息的服务器。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服务器,为部署在各地的边缘服务器。CDN服务器可以通过中心平台的负载均衡、内容分发、调度等功能模块,使用户就近获取所需内容,降低网络拥塞,提高用户访问响应速度和命中率。
STUN服务器,用于提供公网地址、端口号等。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WebRTC连接方法的网络架构图。
主叫设备2,可以被配置为可以实施WebRTC连接的设备。主叫设备2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诸如移动设备、平板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视等。
被叫设备4,可以被配置为可以实施WebRTC连接的设备。被叫设备4可以包括任何类型的电子设备,诸如移动设备、平板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视等。
主叫设备2、被叫设备4、CDN服务器、STUN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网络进行通信。所述一个或多个网络包括各种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多路复用器,集线器,调制解调器,网桥,中继器,防火墙,代理设备和/或类似。一个或多个网络可以包括物理链路,例如同轴电缆链路,双绞线电缆链路,光纤链路,其组合等,也可以包括无线链路,诸如蜂窝链路,卫星链路,Wi-Fi链路等。
主叫设备2、被叫设备4各自安装浏览器和通讯工具(如邮箱、微信、论坛等)。通过浏览器可以实现WebRTC连接,进而实现音频或视频通话等。主叫设备2、被叫设备4各自配置客户端接口,该客户端接口可以包括输入元件。例如,所述输入元件可以被配置为接收用户指令,所述用户指令可以实现各类操作。
在建立主叫设备2和被叫设备4之间的WebRTC连接过程中,主叫设备2和被叫设备4之间需要通过不同的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二者之间的通信协商。其中,所述信息可以包括各自的设备信息,如公网地址、端口号等。
在图2所示的示例性网络架构下,本申请将提供多个用于WebRTC连接的实施例,具体参照下文。
实施例一
继续参考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WebRTC连接系统。
如图2所示,所述WebRTC连接系统包括主叫设备2和被叫设备4。
所述主叫设备2内置有第一浏览器,还内置有微信、邮箱等通讯应用。
所述被叫设备4内置有第二浏览器,还内置有微信、邮箱等通讯应用。
所述主叫设备2,用于:通过第一浏览器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
其中,第一设备信息可以包括:所述主叫设备2的公网地址、端口号等。
所述被叫设备4,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接收所述链接;通过第二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以及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返回给所述主叫设备。
其中,第二设备信息可以包括:所述被叫设备4的公网地址、端口号等。
所述主叫设备2,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接收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第二设备复制并粘贴到第一浏览器中,并通过第一浏览器根据其内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第一浏览器和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WebRTC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WebRTC连接系统,包括如下优点:
在第一浏览器和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WebRTC连接的过程中,所述主叫设备2和所述被叫设备4之间的信息交互(例如,第一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信息)是通过服务于第三方的第一应用通讯平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实现的,即二者的信息交互绕开了(私有)信令服务器,从而避免了(私有)信令服务器对所述WebRTC连接过程的记录和追踪,确保了所述WebRTC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可以是相同的平台,如微信。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例如,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为微信,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为邮箱。需要说明的是,微信、邮箱都是示例性的,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主叫设备2和被叫设备4选择不同的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交互,确保一次完整的信息交互过程,不被同一个私有服务记录,增加被追溯难度。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主叫设备2,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以从所述CDN服务器获取页面响应;
解析所述页面响应,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主叫设备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在本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和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即采用公开且透明的服务,进一步防止被私有服务拦截和追踪。另外,通过上述信息交换页面,可以有效引导将所述链接传递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
具体而言,将公开且透明的信息交互界面部署到公开的CDN服务器上,通过公开的STUN服务器获取第一设备信息,提供必要交互让设备在该界面上通信。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主叫设备2,用于: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及
在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所述第一浏览器和所述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被叫设备4在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之后等待所述主叫设备2发起连接请求。所述主叫设备2若检测到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则发起连接请求。所述被叫设备4接收到所述连接请求之后,返回连接响应。在经过了预定次数的握手之后,所述主叫设备2和所述被叫设备4成功建立WebRTC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
所述主叫设备2,用于: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及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链接传输到所述被叫设备中;
所述被叫设备4,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主叫设备传输的所述链接;及将所述链接从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复制和粘贴,将待交换的第一设备信息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传输至所述被叫设备4中,实现第一设备信息的高效交互和绕开信令服务器。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
所述被叫设备4,用于:将所述第二浏览器中的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传输到所述主叫设备中;
所述主叫设备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复制和粘贴,将待交换的第二设备信息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传输至所述主叫设备2中,实现第二设备信息的高效交互和绕开信令服务器。
继续参考图2,以下提供一个基于上述WebRTC连接系统的WebRTC连接过程。
主叫设备2内置第一浏览器、微信A和脸书A。
被叫设备4内置第二浏览器、微信B和脸书B。
WebRTC连接过程如下:
步骤一:第一浏览器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封包。
步骤二:CDN服务器响应于所述HTTP请求封包,返回HTTP响应封包。
HTTP响应封包携带有信息交换页面的页面信息,以及触发获取设备信息的代码等。
步骤三:第一浏览器接收所述HTTP响应封包,显示携带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如图3所示)。
所述链接可以是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链接。
所述HTTP响应封包中含有页面信息和可执行代码。
第一浏览器基于页面信息和可执行代码执行如下操作:
①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第一设备信息(如主叫设备2的公网地址、端口号);
②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③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④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⑤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步骤四: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微信A中。
如图3,所述信息交换页面还配置有“+”控件,用于快捷复制链接输入框中的链接。
步骤五:将所粘贴的链接通过微信A发送到微信B中。
步骤六:在微信B接到该链接之后,将微信B中的该链接复制并粘贴到第二浏览器的地址栏中。
步骤七:第二浏览器打开该链接,存储该链接中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第二设备信息(如被叫设备4的公网地址、端口号)。
步骤八:第二浏览器接收STUN服务器返回的第二设备信息,并等待第一浏览器发起连接请求。
第二设备信息可以以应答密令形式存在。
第二浏览器可以显示第二设备信息或第二设备信息的应答密令,以供复制和粘贴。
第二浏览器也可以隐藏第二设备信息或第二设备信息的应答密令。如图4所示,在弹出层中仅提供“+”控件,用于复制被隐藏的第二设备信息或应答密令。
步骤八:将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和粘贴到脸书B。
步骤九: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通过脸书B发送到脸书A中。
步骤十:在脸书A接到该第二设备信息之后,将脸书A中的该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应答密令输入框(如图5所示)。
步骤十一:在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第一浏览器根据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第一浏览器和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即,基于WebRTC协议的点对点连接)。
基于该WebRTC连接,主叫设备2和被叫设备4可以实现通信(如图6所示)。
如上,在建立WebRTC连接的过程中,所述主叫设备2和所述被叫设备4之间的信息交互(例如,第一设备信息、第二设备信息)是通过微信、脸书实现的,即二者的信息交互绕开了(私有)信令服务器,从而避免了(私有)信令服务器对所述WebRTC连接过程的记录和追踪,确保了所述WebRTC通信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第一设备信息通过微信传输,第二设备信息通过脸书传输。通过不同的通讯方式进行信息交互,确保一次完整的信息交互过程,不被同一个私有服务记录,增加被追溯难度。
采用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和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进一步防止被私有服务拦截和追踪。由于该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是采用开源公共版本的页面,所以不用担心被拦截,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如下问题:当通信的入口(比如某个网页、APP)是企业或私人搭建,且不对外公开透明,在信息发送之前被拦截记录。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WebRTC连接方法用于主叫设备2中,技术细节可参考上文。
图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该WebRTC连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700~S706,其中:
步骤S700,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步骤S702,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以使所述被叫设备响应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并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步骤S704,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步骤S706,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S7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00,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以从所述CDN服务器获取页面响应;
步骤S802,解析所述页面响应,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主叫设备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如图9所示,所述步骤S706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0,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步骤S902,在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所述主叫设备和所述被叫设备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0所示,所述步骤S70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0,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
步骤S1002,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链接传输到所述被叫设备中。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1所示,所述步骤S70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00,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被叫设备传输的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步骤S1102,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WebRTC连接方法用于被叫设备4中,技术细节可参考上文。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2所示,该WebRTC连接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200~S1206,其中:
步骤S1200,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步骤S1202,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步骤S1204,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
步骤S1206,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主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3所示,所述步骤S1200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300,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主叫设备传输的所述链接;
步骤S1302,将所述链接从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以便打开所述链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如图14所示,所述步骤S1204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400,将所述浏览器中的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
步骤S1402,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传输到所述主叫设备中。
实施例四
图1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WebRTC连接装置的框图。该WebRTC连接装置用于主叫设备2中,其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中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如图15所示,该WebRTC连接装置15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510、发送模块1520、第二获取模块1530和连接建立模块154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510,用于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发送模块1520,用于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以使所述被叫设备响应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并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530,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连接建立模块154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510,还用于:
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以从所述CDN服务器获取页面响应;
解析所述页面响应,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主叫设备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建立模块1540,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及
在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所述主叫设备和所述被叫设备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发送模块1520,还用于:
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链接传输到所述被叫设备中。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二获取模块153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被叫设备传输的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实施例五
图1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WebRTC连接装置的框图。该WebRTC连接装置用于被叫设备4中,其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中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如图16所示,该WebRTC连接装置16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1610、第二获取模块1620、发送模块1630、和连接建立模块1640,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1610,用于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1620,用于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发送模块1630,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
连接建立模块164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主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获取模块1610,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主叫设备传输的所述链接;
将所述链接从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以便打开所述链接。
作为可选的实施例,所述发送模块1630,还用于:
将所述浏览器中的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
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传输到所述主叫设备中。
实施例六
图17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适于实现WebRTC连接方法的计算机设备10000的硬件架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10000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者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例如,可以是移动设备、平板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智能电视、个人电脑(PC)、虚拟现实设备等各类终端设备。如图17所示,计算机设备10000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链接存储器10010、处理器10020、网络接口10030。其中:
存储器10010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1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10000的内部存储模块,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0000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0010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10000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10000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10010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10000的内部存储模块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0010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10000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WebRTC连接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1001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1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0020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10000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与计算机设备10000进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0020用于运行存储器1001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
网络接口10030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0030通常用于在计算机设备10000与其他计算机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接。例如,网络接口10030用于通过网络将计算机设备10000与外部终端相连,在计算机设备10000与外部终端之间的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通信链接等。网络可以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互联网(Internet)、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4G网络、5G网络、蓝牙(Bluetooth)、Wi-Fi等无线或有线网络。
需要指出的是,图17仅示出了具有部件10010-10030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应该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部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于存储器10010中的WebRTC连接方法还可以被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10020)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
实施例七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中WebRTC连接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主叫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以使所述被叫设备响应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并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链接,包括:
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以从所述CDN服务器获取页面响应;
解析所述页面响应,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主叫设备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包括: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及
在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所述主叫设备和所述被叫设备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包括:
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链接传输到所述被叫设备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被叫设备传输的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6.一种WebRTC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主叫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以使所述被叫设备响应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并返回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被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7.一种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被叫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
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主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主叫设备传输的所述链接;
将所述链接从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以便打开所述链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包括:
将所述浏览器中的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
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传输到所述主叫设备中。
10.一种WebRTC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被叫设备中,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主叫设备发送的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发送至所述主叫设备;
连接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备信息和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和所述主叫设备建立WebRTC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11.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至5或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5或7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WebRTC连接方法的步骤。
13.一种WebRTC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叫设备和被叫设备,所述主叫设备内置有第一浏览器,所述被叫设备内置有第二浏览器,其中: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通过第一浏览器获取链接,所述链接包括用于访问所述主叫设备的第一设备信息;以及通过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链接发送至被叫设备;
所述被叫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接收所述链接;通过第二浏览器打开所述链接,基于所述链接获取用于访问所述被叫设备的第二设备信息;以及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返回给所述主叫设备;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通过第二应用通讯平台接收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第一浏览器中,并通过第一浏览器根据其内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第一浏览器和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WebRTC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和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不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WebRTC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设备,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浏览器向公开部署的CDN服务器发送页面请求,以从所述CDN服务器获取页面响应;
解析所述页面响应,并基于解析结果执行如下操作:
触发所述主叫设备向公开部署的STUN服务器请求所述第一设备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信息生成所述链接;
生成信息交换页面,所述信息交换页面包括链接输入框、应答密令输入框和连接按钮;
将所述链接输入到所述链接输入框中;
显示输入有所述链接的信息交换页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WebRTC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设备,用于:
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及
在所述连接按钮被触发的情况下,根据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和第二设备信息生成连接请求,以在所述第一浏览器和所述第二浏览器之间建立所述WebRTC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WebRTC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将所述信息交换页面中的链接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及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链接传输到所述被叫设备中;
所述被叫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主叫设备传输的所述链接;及将所述链接从所述第一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浏览器的地址栏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WebRTC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被叫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二浏览器中的第二设备信息复制并粘贴到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将所粘贴的第二设备信息传输到所述主叫设备中;
所述主叫设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获取所述第二设备信息;将所述第二设备信息从所述第二应用通讯平台中复制并粘贴到所述应答密令输入框中。
CN202111527367.5A 2021-12-14 2021-12-14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285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7367.5A CN114285829B (zh) 2021-12-14 2021-12-14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PCT/CN2022/098675 WO2023109045A1 (zh) 2021-12-14 2022-06-14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7367.5A CN114285829B (zh) 2021-12-14 2021-12-14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5829A CN114285829A (zh) 2022-04-05
CN114285829B true CN114285829B (zh) 2023-04-18

Family

ID=8087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7367.5A Active CN114285829B (zh) 2021-12-14 2021-12-14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85829B (zh)
WO (1) WO20231090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5829B (zh) * 2021-12-14 2023-04-18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781A (zh) * 2018-01-15 2018-06-29 诺雪(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83760B (zh) * 2013-07-04 2018-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WebRTC通信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4125145B (zh) * 2014-08-12 2017-05-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网页浏览器的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FR3039030A1 (fr) * 2015-07-17 2017-01-20 Orang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tablissement de communications webrtc
CN105516112A (zh) * 2015-12-01 2016-04-20 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基于WebRTC的浏览器实现语音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9275197B (zh) * 2018-09-26 2021-03-1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连接建立方法及基站、终端、存储介质
US11151229B1 (en) * 2020-04-10 2021-10-19 Avila Technology, LLC Secure messaging service with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using blockchain technology
CN113630424B (zh) * 2021-09-15 2023-04-28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WebRTC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4285829B (zh) * 2021-12-14 2023-04-18 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4781A (zh) * 2018-01-15 2018-06-29 诺雪(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85829A (zh) 2022-04-05
WO2023109045A1 (zh)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98539B2 (en) Automatic multimedia upload for publishing data and multimedia content
CN104580192B (zh) 应用程序的网络访问请求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US20010027474A1 (en) Method for clientless real time messaging between internet users, receipt of pushed content and transacting of secure e-commerce on the same web page
CN112039824B (zh) 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A2598227C (en) Mapping an encrypted https network packet to a specific url name and other data without decryption outside of a secure web server
KR20060136437A (ko) 이동 단말기와 관련된 데이터 베이스, 서비스 및 장치들의원격 관리 및 액세스
CN110401641B (zh) 用户认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
EP2146476A2 (en) Remote access to information on a mobile terminal from a web browser extension
US10601831B2 (en) Accessing local information based on a browser session
CN112165480B (zh) 信息获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202744B (zh) 一种多系统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9154968A (zh) 用于组织内的安全且高效的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US202200388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interoperability for rich communication suite (rcs) messaging with local and remote applications with e-commerce and data collection
CN114285829B (zh) WebRTC连接方法及系统
CN114124929A (zh) 跨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549586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245918A (zh) 一种服务请求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EP2813051B1 (en) Dynamic sharing of a webservice
US10225358B2 (en) Page push method, device, server and system
US20090327310A1 (en) Methods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files o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phone number for authentication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04426895B (zh) 信息处理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08880923A (zh) 应用于应用服务器的监控操作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96372A (zh) 消息路由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KR100865145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wap을 이용한 p2p 서비스 방법
CN113946765A (zh) 二维码的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