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9098A -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79098A
CN114279098A CN202111540573.XA CN202111540573A CN114279098A CN 114279098 A CN114279098 A CN 114279098A CN 202111540573 A CN202111540573 A CN 202111540573A CN 114279098 A CN114279098 A CN 114279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direct expansion
circulation mechanism
refrigerant
s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05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卓明胜
刘洋
陈培生
程琦
李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5405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790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79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79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存在送风温度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并列设置的冷媒循环机构,冷媒循环机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直膨组合柜,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直膨组合柜依次串联并形成冷媒回路,不同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彼此连接,并使空气经至少两级直膨组合柜逐级降温冷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冷却,本发明的制冷系统通过至少两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对空气进行逐级降温冷却,可使送风温度降低,经风管长距离输送后,仍能保持较低温度,起到制冷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包括该制冷系统的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矿用局部空调设备采用并联式直膨组合柜(具有一个或多个蒸发器,其具有至少两个蒸发器时,至少两个蒸发器并列设置)进行供冷送风,空气为单级冷却,导致送风温度相对较高,实际出风温度为17~23℃,随着挖掘面的不断深入,送风距离加长,风管漏热量逐渐增高,送风送至工作面后,送风温度已接近环温,无法起到制冷效果。以现有设备为例,从实际运行参数可知,送风经长距离输送后,送风温度已高达33.8℃,工作面经处理后温度仍很高,热害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图1示出了现有空调的送风状态图,如图1所示,W1点为并联式直膨组合柜进风口状态点,L1为并联式直膨组合柜出风口状态点,新风经并联式直膨组合柜降温冷却后,温度可从38℃降低至23℃左右。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温度控制系统及其操作方法,该方案利用多个制冷回路和控制器,以各种模式激活一个或多个制冷回路以保持温度控制。然而,申请人发现,该方案至少还存在如下缺陷:(1)该方案只考虑到开启一个或者多个系统进行制冷送风,而对于多个系统中,并未涉及单系统的负荷控制以及制冷设备整体能效的控制,导致部分工况下制冷设备整体能效较高;(2)该方案用于货物运载工具的温度控制,并不适用于矿井超低温制冷送风。
因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用于矿井的制冷系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存在送风温度较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并列设置的冷媒循环机构,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直膨组合柜,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膨胀阀和所述直膨组合柜依次串联并形成冷媒回路,不同冷媒循环机构的所述直膨组合柜彼此连接,并使空气经至少两级所述直膨组合柜逐级降温冷却。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直膨组合柜包括至少两级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彼此串联设置。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制冷系统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或者所述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或多者出现故障时,其余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处于开启状态的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满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两级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从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到靠近送风口的方向,所述直膨组合柜的蒸发温度和换热能力逐渐减小。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相邻两级所述直膨组合柜的换热能力比为1.1~1.6∶1;相邻两级所述直膨组合柜的蒸发温度相差3~9℃。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的换热能力为61%,蒸发温度为(7+A)℃;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的换热能力为39%,蒸发温度为(-1+A)℃,其中,A为基于冷量大小进行的蒸发温度修正值。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所述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的换热能力为34%,蒸发温度为(7+A)℃;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的换热能力为27%,蒸发温度为(3+A)℃;所述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的换热能力为22%,蒸发温度为(-1+A)℃;所述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的换热能力为17%,蒸发温度为(-4+A)℃,其中,A为基于冷量大小进行的蒸发温度修正值。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制冷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包括膨胀罐、冷却水循环泵、冷却塔和冷却水回水管路,其中,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出水端与所述膨胀罐连接,所述膨胀罐、所述冷却水循环泵和所述冷却塔依次连接,并且所述冷却塔的出水端经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路与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进水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并列设置的冷媒循环机构,冷媒循环机构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直膨组合柜,其中,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直膨组合柜依次串联并形成冷媒回路,不同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彼此连接,并使空气经至少两级直膨组合柜逐级降温冷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冷却,本发明的制冷系统通过至少两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对空气进行逐级降温冷却,可使送风温度降低,经风管长距离输送后,仍能保持较低温度,起到制冷效果。即本发明的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存在送风温度较高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并列设置的冷媒循环机构,各冷媒循环机构独立运行,可互为备份,在任一冷媒循环机构出现异常时,不影响其余冷媒循环机构的运行,不影响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适用性强。
此外,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的直膨组合柜包括至少两级蒸发器,至少两级蒸发器彼此串联设置,可使空气在经过每个直膨组合柜时,都可通过至少两级蒸发器逐级降温冷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并联式直膨组合柜,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的直膨组合柜可进一步降低送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此外,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每个冷媒循环机构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或者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或多者出现故障时,其余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处于开启状态的每个冷媒循环机构满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即本发明优选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通过多个冷媒循环机构同时运行,可利用多个冷媒循环机构来分担制冷量,从而可使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冷凝温度较低,提高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蒸发温度,减少每个冷媒循环机构压缩机的压比,进而使得制冷系统整体能效增加。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
本发明的空调,包括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冷系统。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空调,包括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本发明的空调通过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可使送风温度降低,经风管长距离输送后,仍能保持较低温度,起到制冷效果。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冷量需求量控制冷媒循环机构的开启状态;在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控制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开启并控制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或者在所述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或多者出现故障时,控制其余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开启并控制处于开启状态的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满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不仅可使制冷系统的送风温度降低,经风管长距离输送后,仍能保持较低温度,起到制冷效果;而且在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通过控制多个冷媒循环机构同时运行,利用多个冷媒循环机构来分担制冷量,从而可降低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冷凝温度,提高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蒸发温度,减少每个冷媒循环机构压缩机的压比,进而增加制冷系统的整体能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空调的送风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空调的送风状态图。
图中:101、压缩机;102、冷凝器;103、膨胀阀;104、直膨组合柜;105、膨胀罐;106、冷却水循环泵;107、冷却塔;108、冷却水回水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3以及实施例1~3对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冷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并列设置的冷媒循环机构,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膨胀阀103和直膨组合柜104,其中,所述压缩机101、所述冷凝器102、所述膨胀阀103和所述直膨组合柜104依次串联并形成冷媒回路,如图2所示。优选的,不同冷媒循环机构的所述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并使空气经至少两级所述直膨组合柜104逐级降温冷却。本实施例的冷媒循环机构用于供冷媒循环,将空气降温冷却后送出。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可包括两级、三级、四级甚至是四级以上冷媒循环机构。
优选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冷媒循环机构为两级时,两级冷媒循环机构分别为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和膨胀阀103并列设置,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并使经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一次降温冷却后的风进入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二次降温冷却。
优选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冷媒循环机构为三级时,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分别为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和膨胀阀103并列设置,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还和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并使经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一次降温冷却后的风进入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二次降温冷却,经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二次降温冷却后的风进入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三次降温冷却。
优选的,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冷媒循环机构为四级时,四级冷媒循环机构分别为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压缩机101、冷凝器102和膨胀阀103并列设置,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还和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还可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并使经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一次降温冷却后的风进入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二次降温冷却,经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二次降温冷却后的风进入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三次降温冷却,经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三次降温冷却后的风进入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进行四次降温冷却。
图3示出了冷媒循环机构为四级时,空调的送风状态图,如图3所示,W1点为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进风口状态点,L1为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出风口状态点,新风经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一次降温冷却后,温度可从38℃降低至27℃左右;L1同样也是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进风口状态点,L2为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出风口状态点,经一次降温后的空气经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二次降温冷却后,温度可从27℃降低至20℃左右;L2同样也是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进风口状态点,L3为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出风口状态点,经二次降温后的空气经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三次降温冷却后,温度可从20℃降低至15℃左右;L3同样也是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进风口状态点,L4为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出风口状态点,经三次降温后的空气经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四次降温冷却后,温度可从15℃降低至10℃以下。从图1和图3的对比可知,相比于单级冷却,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经过四次降温冷却后,送风温度大大降低。
例如,当冷量需求高达1085KW时,比常规使用的600KW高出近两倍,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单级降温,对压缩机101的负荷要求大,蒸发温度越低,换热效率越差;而使用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多级降温,可大大提高能效。
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单级冷却,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至少两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对空气进行逐级降温冷却,可使送风温度降低,经风管长距离输送后,仍能保持较低温度,起到制冷效果。即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设备存在送风温度较高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本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至少两级并列设置的冷媒循环机构,各冷媒循环机构独立运行,可互为备份,在任一冷媒循环机构出现异常时,不影响其余冷媒循环机构的运行,不影响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适用性强。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直膨组合柜104包括至少两级蒸发器,蒸发器彼此串联设置。例如,直膨组合柜104由两级、三级或四级及以上的蒸发器组成,新风经直膨组合柜104中的第一级蒸发器降温冷却后,再通过第二级蒸发器降温冷却、甚至是通过第三级蒸发器和第四级蒸发器降温冷却,从而使送风温度降低至10℃,实现超低温送风。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直膨组合柜104包括至少两级蒸发器,至少两级蒸发器彼此串联设置,可使空气在经过每个直膨组合柜104时,都可通过至少两级蒸发器逐级降温冷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并联式直膨组合柜,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直膨组合柜104可进一步降低送风温度,从而进一步提高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制冷系统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每个冷媒循环机构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或者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或多者出现故障时,其余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处于开启状态的每个冷媒循环机构满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例如,制冷系统包括两级冷媒循环机构,当制冷系统运行整机负荷的50%时,两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该负荷可通过两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分担,此时每个冷媒循环机构仅需部分负荷运行即可满足冷量需求,如每个冷媒循环机构为50%负荷运行;当两级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出现故障无法运行时,另一者可满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可知的,当制冷系统运行整机负荷时,两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每个冷媒循环机构也为满负荷运行才可满足冷量需求。
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通过多个冷媒循环机构同时运行,可利用多个冷媒循环机构来分担制冷量,从而可使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冷凝温度较低,提高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蒸发温度,减少每个冷媒循环机构压缩机的压比,进而使得制冷系统整体能效增加。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至少两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从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到靠近送风口的方向,直膨组合柜104的蒸发温度和换热能力逐渐减小。优选的,相邻两级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比为1.1~1.6∶1;相邻两级直膨组合柜104的蒸发温度相差3~9℃。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至少两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从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到靠近送风口的方向,直膨组合柜104的蒸发温度和换热能力逐渐减小,即:使制冷系统的一次降温冷却能力大于二次降温冷却能力,二次降温冷却能力大于三次降温冷却能力,以此类推,实现冷量的最优分配,从而使得制冷系统整体能效进一步增加;另外,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各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蒸发温度和换热能力,还可防止产生翅片冻结和冷凝水液膜换热不均的问题。
优选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61%,蒸发温度为(7+A)℃;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39%,蒸发温度为(-1+A)℃,其中,A为基于冷量大小进行的蒸发温度修正值。
优选的,制冷系统包括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34%,蒸发温度为(7+A)℃;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27%,蒸发温度为(3+A)℃;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22%,蒸发温度为(-1+A)℃;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17%,蒸发温度为(-4+A)℃;其中,A为基于冷量大小进行的蒸发温度修正值。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制冷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机构,冷却水循环机构与冷媒循环机构的冷凝器102连接,并且冷却水循环机构用于对冷凝器102中的冷却水进行降温。优选的,冷却水循环机构包括膨胀罐105、冷却水循环泵106、冷却塔107和冷却水回水管路108,其中,冷凝器102的冷却水出水端与膨胀罐105连接,膨胀罐105、冷却水循环泵106和冷却塔107依次连接,并且冷却塔107的出水端经冷却水回水管路108与冷凝器102的冷却水进水端连接,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优选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机构,通过冷却水循环机构的作用,可对冷凝器102中的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冷量需求量控制冷媒循环机构的开启状态。优选的,在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控制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开启并控制每个冷媒循环机构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或者在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或多者出现故障时,控制其余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开启并控制处于开启状态的每个冷媒循环机构满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
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不仅可使制冷系统的送风温度降低,经风管长距离输送后,仍能保持较低温度,起到制冷效果;而且在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通过控制多个冷媒循环机构同时运行,利用多个冷媒循环机构来分担制冷量,从而可降低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冷凝温度,提高每个冷媒循环机构的蒸发温度,减少每个冷媒循环机构压缩机的压比,进而增加制冷系统的整体能效。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空调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优选的,制冷系统利用实施例2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优选的,空调的其余结构可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例的空调为矿用空调。
本实施例的空调,包括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本实施例的空调通过实施例1中任一项技术方案的制冷系统进行制冷,可使送风温度降低,经风管长距离输送后,仍能保持较低温度,起到制冷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级并列设置的冷媒循环机构,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包括压缩机(101)、冷凝器(102)、膨胀阀(103)和直膨组合柜(104),其中,所述压缩机(101)、所述冷凝器(102)、所述膨胀阀(103)和所述直膨组合柜(104)依次串联并形成冷媒回路,不同冷媒循环机构的所述直膨组合柜(104)彼此连接,并使空气经至少两级所述直膨组合柜(104)逐级降温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膨组合柜(104)包括至少两级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彼此串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系统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或者所述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或多者出现故障时,其余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处于开启状态的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满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级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从靠近入风口的方向到靠近送风口的方向,所述直膨组合柜(104)的蒸发温度和换热能力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级所述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比为1.1~1.6∶1;相邻两级所述直膨组合柜(104)的蒸发温度相差3~9℃。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和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
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61%,蒸发温度为(7+A)℃;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39%,蒸发温度为(-1+A)℃,其中,A为基于冷量大小进行的蒸发温度修正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所述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和所述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处于开启状态时,
所述第一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34%,蒸发温度为(7+A)℃;所述第二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27%,蒸发温度为(3+A)℃;所述第三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22%,蒸发温度为(-1+A)℃;所述第四级冷媒循环机构的直膨组合柜(104)的换热能力为17%,蒸发温度为(-4+A)℃,其中,A为基于冷量大小进行的蒸发温度修正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水循环机构,所述冷却水循环机构包括膨胀罐(105)、冷却水循环泵(106)、冷却塔(107)和冷却水回水管路(108),其中,所述冷凝器(102)的冷却水出水端与所述膨胀罐(105)连接,所述膨胀罐(105)、所述冷却水循环泵(106)和所述冷却塔(107)依次连接,并且所述冷却塔(107)的出水端经所述冷却水回水管路(108)与所述冷凝器(102)的冷却水进水端连接。
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
10.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冷量需求量控制冷媒循环机构的开启状态;
在运行整机的部分负荷时,控制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开启并控制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或者在所述冷媒循环机构中的一者或多者出现故障时,控制其余所述冷媒循环机构同时开启并控制处于开启状态的每个所述冷媒循环机构满负荷或部分负荷运行以满足冷量需求。
CN202111540573.X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42790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0573.XA CN114279098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0573.XA CN114279098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79098A true CN114279098A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72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0573.XA Pending CN114279098A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79098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0071A2 (en) * 1996-10-31 1998-05-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ir conditioner
CN201037719Y (zh) * 2007-05-25 2008-03-19 清华大学 一种梯级提升水温的热水热泵机组
JP2008151394A (ja) * 2006-12-15 2008-07-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202133190U (zh) * 2011-06-20 2012-02-0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非对称翅片管换热器
CN103925736A (zh) * 2014-04-03 2014-07-16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级热式冷热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74272A (zh) * 2020-01-06 2020-05-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25510A (zh) * 2020-11-10 2021-02-05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大型电厂的循环冷却水分温装置
CN112648733A (zh) * 2020-12-16 2021-04-13 上海交通大学 分级分压模块化热能提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40071A2 (en) * 1996-10-31 1998-05-0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ir conditioner
JP2008151394A (ja) * 2006-12-15 2008-07-03 Hitachi Appliances Inc 空気調和機
CN201037719Y (zh) * 2007-05-25 2008-03-19 清华大学 一种梯级提升水温的热水热泵机组
CN202133190U (zh) * 2011-06-20 2012-02-01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非对称翅片管换热器
CN103925736A (zh) * 2014-04-03 2014-07-16 广东申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温级热式冷热水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1174272A (zh) * 2020-01-06 2020-05-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热泵供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25510A (zh) * 2020-11-10 2021-02-05 上海交通大学 适用于大型电厂的循环冷却水分温装置
CN112648733A (zh) * 2020-12-16 2021-04-13 上海交通大学 分级分压模块化热能提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07872A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
US20110173998A1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ooling
US20090223232A1 (en) Defrost system
KR102477314B1 (ko) 냉동싸이클 시스템의 수액기 냉매액 온도저감 방법 및 증발기 냉각성능 개선방법
CN212901796U (zh) 一种蒸发冷却式热泵空调系统
US8978410B2 (en) Refrigerating system having two evaporators performing heat exchange
WO2022116133A1 (zh) 试验箱用大跨度低温制冷系统
US20210164711A1 (en) Cooling system for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CN114279098A (zh) 一种制冷系统、空调和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5654823A (zh) 一种冷库用热力系统及其蒸汽化霜方法和冷库
US11859881B2 (en)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211424781U (zh) 一种热气融霜系统
CN110793246A (zh) 一种热气融霜系统及热气融霜方法
CN218895549U (zh) 使用闪蒸罐中间换热的储能热管理装置
CN115046324B (zh) 一种制冷系统及蒸发器循环融霜方法
CN220169700U (zh) 一种带有蓄冷装置的二氧化碳复叠制冷系统
CN219141176U (zh) 一种复合多联空调系统
CN110500829B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热氟化霜系统、控制方法及制冷系统
CN115371289B (zh) 一种变压比耦合热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9367844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14009608U (zh) 一种新型试验箱用大跨度低温制冷系统
CN217423661U (zh) 一种新型恒湿机制冷双压缩机单开系统
CN218936733U (zh) 中间冷媒先冷却后蒸发的补气增焓储能热管理装置
CN215260653U (zh) 换向阀组、制冷循环系统及制冷设备
CN212109719U (zh) 一种冷却塔辅助降温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