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72827A - 一种微混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混合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272827A CN114272827A CN202111599926.3A CN202111599926A CN114272827A CN 114272827 A CN114272827 A CN 114272827A CN 202111599926 A CN202111599926 A CN 202111599926A CN 114272827 A CN114272827 A CN 1142728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body
- communicated
- plate
- flow channel
- mi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混合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混合器。该微混合器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其中,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该微混合器能够使得由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输入至微混合器两种物料能够在混合流道中进行混合,而且由于混合流道弯折设置,从而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在混合流道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混合流道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混合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混合器。
背景技术
微混合器是进行化工微反应过程的重要混合设备,也称微混合器。微混合器具有以下几点几何特性:狭窄规整的微通道、非常小的反应空间以及非常大的比表面积等,这都是与常规大混合器完全不同的。
然而,传统微混合器存在混合效果差,不能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微混合器,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发明具体是这样的:
一种微混合器,其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
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
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混合流道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道以及多个第二子流道;
多个第一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弯折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多个第二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分布于第一子流道的两端,并将多个第一子流道依次首尾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子流道均包括多个第一槽体、多个第二槽体及多个第三槽体;
多个第一槽体及多个第二槽体均开设于第一板体;多个第一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第二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位于多个第一槽体的一侧;
多个第三槽体开设于第二板体,多个第三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多个第三槽体将多个第一槽体及多个第二槽体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第三槽体均与一个第一槽体及一个第二槽体连通,且第一槽体位于第二槽体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板体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二板体开设有第二出料口;
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均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均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板体开设有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
第一导流槽将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第二导流槽将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进料口与第一导流槽连通,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导流槽连通;
第二进料口及第二出料口用于在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贴合时分别与第一进料口及第一出料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与第一导流槽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弧形流道;
第一出料口及第二出料口与第二导流槽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弧形流道。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微混合器还包括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分别与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连接;
第一外板与第一板体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一加热腔,第二外板与第二板体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二加热腔;
第一外板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连通的第一导油进口及第一导油出口;第二外板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的第二导油进口及第二导油出口;
其中,第一加热腔与第一进料口及出料口阻断,第二加热腔与第二进料口及出料口阻断。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外板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与第一进料口及第一出料口导通;
第二外板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二进料口及第二出料口导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微混合器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其中,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第一板体或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
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由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输入至微混合器两种物料能够在混合流道中进行混合,而且由于混合流道弯折设置,从而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在混合流道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混合流道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的混合效果,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混合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子流道的局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板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板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一板体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板体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板体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第二板体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包括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微混合器包括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时的分解示意图。
图标:100-微混合器;110-第一板体;120-第二板体;130-混合流道;111-第一进料口;121-第二进料口;131-第一子流道;132-第二子流道;133-第一槽体;134-第二槽体;135-第三槽体;112-第一出料口;122-第二出料口;113-第一导流槽;114-第二导流槽;115-第一弧形流道;116-第二弧形流道;150-第一外板;160-第二外板;170-密封圈;151-第一导油进口;152-第一导油出口;153-第一通孔;161-分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11,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混合器100,其包括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连接并贴合;
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130;
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130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二进料口121,第一板体110或第二板体120开设有与混合流道130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
该微混合器100的工作原理是:
请参照图1-图11,该微混合器100包括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连接并贴合;其中,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130;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分别开设有与混合流道130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二进料口121,第一板体110或第二板体120开设有与混合流道130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
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使得由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二进料口121输入至微混合器100两种物料能够在混合流道130中进行混合,而且由于混合流道130弯折设置,从而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在混合流道130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混合流道130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100的混合效果,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11,在本实施例中,混合流道130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道131以及多个第二子流道132;多个第一子流道131沿第一方向弯折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多个第二子流道132沿第一方向分布于第一子流道131的两端,并将多个第一子流道131依次首尾连通。
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在混合流道130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混合流道130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100的混合效果,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11,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子流道131均包括多个第一槽体133、多个第二槽体134及多个第三槽体135;多个第一槽体133及多个第二槽体134均开设于第一板体110;多个第一槽体133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多个第二槽体134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位于多个第一槽体133的一侧;多个第三槽体135开设于第二板体120,多个第三槽体135沿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多个第三槽体135将多个第一槽体133及多个第二槽体134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
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每个第一槽体133均能够在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贴合时,在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贴合的区域形成第一混合腔;同理,每个第二槽体134均能够在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贴合时,在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贴合的区域形成第二混合腔;每个第三槽体135均能够在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贴合时,在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贴合的区域形成第三混合腔;
而由于多个第三槽体135将多个第一槽体133及多个第二槽体134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故,多个第三混合腔将多个第一混合腔及多个第二混合腔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形成弯折的第一子流道131,而且由于每个第一子流道131均由多个第一混合腔、多个第二混合腔及多个第三混合腔依次连通而成,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设置方式,使得两种物料能够在每个第一混合腔、每个第二混合腔及每个第三混合腔中停留并进行混合,进而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在第一子流道131中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第一子流道131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100的混合效果,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由此,基于上述的第一子流道131的设置方式,通过多个第二子流道132将多个第一子流道131依次首尾连通的方式形成的混合流道130,能够增加两种物料停留的时间,进而能够提高混合的效果,使得在混合流道130中两种物料能够充分混合,进而能够提高微混合器100的混合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使得多个第三槽体135能够将多个第一槽体133及多个第二槽体134沿第一方向依次连通,故,每个第三槽体135均与一个第一槽体133及一个第二槽体134连通,且第一槽体133位于第二槽体134的上方。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11,在本实施例中,在提高出料的效率,故,第一板体110开设有第一出料口112;第二板体120开设有第二出料口122;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二进料口121均与混合流道130的一端连通;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均与混合流道130的另一端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为引导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二进料口121中的物流箱混合流道130流动,故,第一板体110开设有第一导流槽113及第二导流槽114;第一导流槽113将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二进料口121与混合流道130的一端连通,第二导流槽114将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与混合流道130的一端连通。
而且,第一进料口111与第一导流槽113连通,第一出料口112与第二导流槽114连通;第二进料口121及第二出料口122用于在第一板体110与第二板体120贴合时分别与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一出料口112连通。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11,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混合的效果,故,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二进料口121与第一导流槽113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弧形流道115;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与第二导流槽114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弧形流道116。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物料在进入第一弧形流道115及第二弧形流道116后,能够形成涡流,从而能够加快物料的流速,并使得两种物料充分混合。
请参照图1-图13,在本实施例中,微混合器100还包括第一外板150及第二外板160,第一外板150及第二外板160分别与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连接;第一外板150与第一板体110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一加热腔,第二外板160与第二板体120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二加热腔;第一外板150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连通的第一导油进口151及第一导油出口152;第二外板160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连通的第二导油进口及第二导油出口;其中,第一加热腔与第一进料口111及出料口阻断,第二加热腔与第二进料口121及出料口阻断。
由于本实施例采用的是设置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的方式,故,第一加热腔与第一出料口112,第二加热腔与第二出料口122阻断;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两种物料进行均匀加热,从而提高混合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微混合器100还可以包括一个外板,外板与第一板体110或第二板体120的外侧壁贴合,并与外侧壁共同形成加热腔,加热腔与第一进料口111、第二进料口121及出料口阻断;外板设置有与加热腔连通的导油进口及导油出口。从而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对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之间的物料进行加热,以提高混合的效果。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图13,在第一外板150及第二外板160分别与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连接,且第一外板150及第二外板160分别与第一板体110的外侧壁及第二板体120的外侧壁贴合后,为使得第一进料口111、第二进料口121、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能够与外界连通,故,第一外板150设置有与第一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一通孔153,两个第一通孔153分别与第一进料口111及第一出料口112导通;第二外板160设置有与第二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二通孔,两个第二通孔分别与第二进料口121及第二出料口122导通。
另外,为形成上述的第一加热腔及第二加热腔,故,可以采用在第一外板150与第一板体110的外侧壁贴合的区域内及第二外板160与第二板体120的外侧壁贴合的区域内开设环形槽的设置方式,且环形槽环绕第一进料口111、第二进料口121、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设置,以与第一进料口111、第二进料口121、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阻断。而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在保证加热腔与第一进料口111、第二进料口121、第一出料口112及第二出料口122阻断的前提下,可以在两个外板与第一板体110的外侧壁及第二板体120的外侧壁贴合的区域内设置其他形式的凹槽或结构。
其次,在第一加热腔及第二加热腔内还设置有多个分流条161,分流条161用于引导加热液由导油进口向导油出口流道,以避免出现加热液积留于加热腔,从而有利于加热液的循环,以提高加热的效果。
基于上述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为提高该微混合器100的密封性,故,第一板体110及第二板体120之间、外板与第一板体110之间以及外板与第二板体120均设置有密封圈170。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混合器包括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连接并贴合;
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贴合的区域内设置有弯折的混合流道;
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的第一进料口及第二进料口,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开设有与所述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的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流道包括多个第一子流道以及多个第二子流道;
多个所述第一子流道沿第一方向弯折延伸,且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多个所述第二子流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分布于所述第一子流道的两端,并将多个所述第一子流道依次首尾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一子流道均包括多个第一槽体、多个第二槽体及多个第三槽体;
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及多个所述第二槽体均开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多个所述第一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且位于多个所述第一槽体的一侧;
多个所述第三槽体开设于所述第二板体,多个所述第三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设置;
其中,多个所述第三槽体将多个所述第一槽体及多个所述第二槽体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三槽体均与一个所述第一槽体及一个所述第二槽体连通,且所述第一槽体位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开设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二板体开设有第二出料口;
所述第一进料口及所述第二进料口均与所述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二出料口均与所述混合流道的另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开设有第一导流槽及第二导流槽;
所述第一导流槽将所述第一进料口及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导流槽将所述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混合流道的一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
所述第二进料口及所述第二出料口用于在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贴合时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口及所述第一出料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进料口及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导流槽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弧形流道;
所述第一出料口及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第二导流槽连通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弧形流道。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混合器还包括第一外板及第二外板,所述第一外板及所述第二外板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及所述第二板体连接;
所述第一外板与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一加热腔,所述第二外板与所述第二板体的外侧壁贴合形成第二加热腔;
所述第一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加热腔连通的第一导油进口及第一导油出口;所述第二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加热腔连通的第二导油进口及第二导油出口;
其中,所述第一加热腔与所述第一进料口及所述出料口阻断,所述第二加热腔与所述第二进料口及所述出料口阻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混合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一通孔,两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料口及所述第一出料口导通;
所述第二外板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加热腔阻断的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料口及所述第二出料口导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99926.3A CN114272827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一种微混合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99926.3A CN114272827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一种微混合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272827A true CN114272827A (zh) | 2022-04-05 |
Family
ID=80875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99926.3A Pending CN114272827A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一种微混合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272827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70898A (ja) * | 2011-02-22 | 2012-09-10 | Dic Corp | 流体混合装置 |
CN111437782A (zh) * | 2020-05-09 | 2020-07-24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反应通道、反应基板以及微通道反应器 |
CN112090389A (zh) * | 2020-09-25 | 2020-12-18 | 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反应组件及具有其的反应器 |
CN112827407A (zh) * | 2021-03-05 | 2021-05-25 | 锦州镁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流动微混合器 |
CN113457591A (zh) * | 2021-07-07 | 2021-10-01 |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 |
-
2021
- 2021-12-24 CN CN202111599926.3A patent/CN1142728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70898A (ja) * | 2011-02-22 | 2012-09-10 | Dic Corp | 流体混合装置 |
CN111437782A (zh) * | 2020-05-09 | 2020-07-24 | 杭州沈氏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反应通道、反应基板以及微通道反应器 |
CN112090389A (zh) * | 2020-09-25 | 2020-12-18 | 凯莱英生命科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反应组件及具有其的反应器 |
CN112827407A (zh) * | 2021-03-05 | 2021-05-25 | 锦州镁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连续流动微混合器 |
CN113457591A (zh) * | 2021-07-07 | 2021-10-01 | 化学与精细化工广东省实验室 | 一种微通道反应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74933B2 (ja) | プロセス強化マイクロ流体装置 | |
EP2500086B1 (en) | Flow channel structure, and mixing method, extraction method, and reaction method for fluids | |
EP1908514B1 (en) | Microreactor | |
JP4257795B2 (ja) | マイクロリアクタ | |
JP2005512760A (ja) | 少なくとも2つの流体を混合及び反応させるための装置 | |
EP1930070A1 (en) | Micro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fluid merge | |
CN112403413B (zh) | 一种集成式逆流强化微反应器 | |
CN106423004B (zh) | 一种层状膜分散式微通道换热混合装置及其应用 | |
JP3810778B2 (ja) | 平板静止型混合器 | |
CN113198402B (zh) | 一种多级串联微反应器及流体混合方法 | |
CN114272827A (zh) | 一种微混合器 | |
CN117181157A (zh) | 一种微反应器 | |
CN211159794U (zh) | 一种用于连续反应的反应系统 | |
CN114053920B (zh) | 一种微混合器 | |
CN111001348A (zh) | 一种多单元混合器 | |
CN216727192U (zh) | 一种微通道单元及微反应器通道结构 | |
KR20130043777A (ko) | 수동형 미세 혼합기 | |
CN214261837U (zh) | 微流管道以及多物料微流道反应器 | |
CN210022101U (zh) | 一种微反应器及化工生产系统 | |
JP2005169218A (ja) | マイクロミキサ | |
CN114345256A (zh) | 微混合装置及制造方法 | |
CN112705134A (zh) | 微流管道以及多物料微流道反应器 | |
CN214915776U (zh) | 一种三股进料结构、微混合器及多股进料结构 | |
CN218221896U (zh) | 一种液体混合装置 | |
CN114177816B (zh) | 一种管式微混合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40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