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9027A -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9027A
CN114269027A CN202111528057.5A CN202111528057A CN114269027A CN 114269027 A CN114269027 A CN 114269027A CN 202111528057 A CN202111528057 A CN 202111528057A CN 114269027 A CN114269027 A CN 114269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ata
information
layer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2805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健
任洪锐
郑耀杰
葛中芹
李逸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2805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9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9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9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5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low power modes or reduced link r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所述智能仓储系统由传输层、感知层和控制层组成:所述的感知层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输层设备发送到控制层,控制层与传输层设备之间组成Ad‑hoc网络;组网后,网关设备既发送自己的数据,同时还作为路由节点,转发其他设备得到的数据,网关设备作为网络的AP接入点执行转发的工作,并通过设备本身的识别号来标识和路由;所有网关设备的地位平等,可以随时离开与加入网络,一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在路由协议的方面,要充分发挥基于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的优势,结合命名数据网络,网络中节点依靠内容本身的属性(如名字)进行标识和路由,实现内容和地址之间的解耦,将NDN和Ad‑hoc网络的优势结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新型网络技术的智能仓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许多企业的规模及业务量也随之增大,对仓储系统的管理和人力成本成为值得考虑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仓储物流环节的智能化建设,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近年来,在快递物流、机械制造、医药行业等领域,智能仓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推广。智能仓储借助信息化平台和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将仓储数据和运输配送信息及时反馈到各个部门,使整个物流管理从厂家到运输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然而,根据最新调研,物流仓储的设备以及日常功耗费用日益增加,且组网技术的不同导致传输效率与鲁棒性对仓储系统的影响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因此,业界期待一种新的组网技术与物联网结合,应用在智能仓储领域。
在目前的仓储系统中,许多服务都依赖于云服务,云服务也同样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云服务的数据并不安全,数据从本地发送到云端和经过云端处理返回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安全性的问题,有受到攻击的风险,数据可能被泄露。此外,一旦云服务器和系统的连接出现意外的故障,系统将会停止为用户提供服务。
总言之,目前的智能仓储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设备费用和日常功耗费用大;
2.网络节点的频繁加入和离开使网络管理不方便,管理效率低;
3.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存在风险,可靠性不足;
4.依靠地址命名设备的方式,使用户管理不便。
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ing,NDN)和Ad-hoc网络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NDN是一种新的网络架构,NDN中的通信由接收端驱动,用户程序只提供数据的名字,无需目的地址,且数据可以来自任何节点,数据包根据请求包转发过程中建立的路由信息来返回到请求者,对某个节点,NDN的问答式机制保证了网络中的流平衡。NDN通过查找转发信息表(FIB)来选择接收到的请求包的下一跳转发节点。而移动Ad-hoc网络是由移动节点构成的移动自治动态网络,所有节点以分布式、平等方式运行,作为独立的路由器,产生独立的数据。无线自组网的节点能随时进入或离开网络并快速重新组网。NDN与Ad-hoc结合的智能仓储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用户只提供数据的名称,无需目的地址;数据可以来自任何节点,不需要都从服务器拿数据,可以就近缓存获取;每个数据都有数字签名,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旨在为使物流仓储系统提升效率且降低成本,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与的智能仓储技术。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所述智能仓储系统由传输层、感知层和控制层组成:
(1)感知层:感知层是智能仓储系统的数据基础,主要负责货物识别和信息采集等工作,通过外接传感器获得仓储系统所需的信息,例如环境温度、湿度、位置等。同时将模拟信号量转换成数字,包括从电子设备(如串口、网络设备)中采集的数据,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感知层包括各类传感器与微型处理器,微型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与传感器进行有线连接;另一种是无线连接,利用微型处理器的内置WiFi模块或通过SPI、UART等桥接各类小无线模块,从而实现对多个传感器的控制和数据交互。将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与微型处理器结合,作为外设执行复杂的功能,各类传感器包括不限于例如室内室外定位、图像采集、红外摄像、温湿度检测等。在智能仓储系统中,将感知层各类传感器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并将所有网关设备处在同一网络环境下,并以无线自组网的方式,实现感知层设备的连接。视频编解码、数据分析等操作都在感知层设备的微型处理器上完成。
(2)传输层:传输层设备是一种网关设备,对于感知层设备而言是AP接入点;对于传输层网关设备之间采用Ad-hoc无线自组网的方式,将传输层与感知层设备通过网线相连,并设置IP;网关设备作为网络的AP接入点执行转发的工作。
传输层与感知层设备通过网线连接,并设置IP。具体化实施例中所述的感知层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输层设备发送到控制层,控制层与传输层设备之间组成Ad-hoc网络;组网后,网关设备既发送自己的数据,同时还作为路由节点,转发其他设备得到的数据,网关设备作为网络的AP接入点执行转发的工作,并通过设备本身的识别号来标识和路由;所有网关设备的地位平等,可以随时离开与加入网络,一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
在路由协议的方面,要充分发挥基于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的优势,我们结合命名数据网络(NDN),网络中节点依靠内容本身的属性(如名字)进行标识和路由,实现内容和地址之间的解耦,使网络变得更简单灵活,减轻网络负担的同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从而将NDN和Ad-hoc网络的优势结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在自组网的环境中,利用Ad-hoc多跳转发等功能和NDN的优势实现均衡相邻节点的业务、提高边缘节点的数据速率,对智能仓储任意两个节点间信息匹配度量化分析运算,从而提高智能仓储的数据传输效率。相比而言,传统智能仓储物流采取C/S(Client/Server)工作模式对于各种节点通过分层接入,对于网络链路要求高,且移动组网灵活明显不足。
(3)控制层:接入网关设备的计算机的上位计算机执行,控制器获取设备的识别号、容量等信息,并将信息共享给控制器群组,多个用户可以实时监视,并下发指令给各感知层设备,从而实现远程、简易、集中式管理。
本发明利用Ad-hoc网络无中心和自组织等特点,克服传统中心无线网络信号分布不均、稳定性差、操作复杂等缺点,同时结合NDN命名数据网络,通过对数据内容命名取代对主机命名,使得物流仓储的对象和网络数据内容关联,管理面更加直观;还使用一套基于链路稳定性的路由协议,提高网络数据的传输率,减少AP接入点到达所需传输速率的功耗和硬件成本,并将传输层与感知层、控制层相结合。
有益效果:对比传统的智能仓储技术,本发明有以下优点:对数据内容命名取代对主机命名,用户管理更加便捷。
1、基于Ad-hoc的网络能节省通信成本,降低功耗;
2、网络管理方便,且当某一节点产生问题时不会其他节点的正常工作,抗毁性强;
3、数据在传输的过程中更加安全可靠;
4、对数据内容命名取代对主机命名,用户管理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的技术架构;
图2是智能仓储系统中节点转发的流程;
图3是移动Ad-hoc的NDN网络更新FIB表的流程;
图4是移动ad-hoc的NDN网络控制器获取感知层数据模型;
图5是新设备加入智能仓储系统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更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感知层-传输层-控制层。附图1是基于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的技术架构;
本智能仓储系统中包括多个互相通信的控制器,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控制器为根控制器,其计算能力最强,完成加密、解密等操作。若当前根控制器离开仓储系统,则其余控制器种计算能力最强的控制器成为新的根控制器。
感知层:主要负责货物识别和信息采集等工作,通过外接传感器获得仓储系统所需的信息,例如环境温度、湿度、位置等,并将模拟信号量转换成数字信号。微型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GPIO与传感器进行有线连接;另一种是无线连接,利用微型处理器的内置WiFi模块或通过SPI、UART等桥接各类小无线模块,从而实现对多个传感器的控制和数据交互。设备构成为微型处理器和传感器、摄像头、定位模块等连接,并对其进行配置,使计算机将传感器等外设收集的数据压缩、编码、封装,为数据通过传输层传入控制层做准备。将传感器等与微型处理器结合,以树莓派为例,可以将树莓派与HC-SR501人体红外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GPS定位模块、HR202湿度传感器、光敏电阻传感器等不同类型与功能的传感器连接,作为外设执行复杂功能,在智能仓储系统中,将感知层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并将所有网关设备处在同一网络环境下,实现感知层设备的连接。
微型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GPIO与传感器进行有线连接;另一种是无线连接,利用微型处理器的内置WiFi模块或通过SPI、UART等桥接各类小无线模块,从而实现对多个传感器的控制和数据交互。
传输层:传输层设备构成为网关设备,对于感知层设备而言是AP接入点。对于传输层网关设备之间采用Ad-hoc无线自组网的方式。具体来说:一个网关设备作为网络的AP接入点执行转发的工作,将感知层计算机接入网关设备。网关设备安装NDN协议栈,将Ad-hoc与NDN结合,网络中节点依靠内容本身的属性进行标识和路由,去除内容和地址之间的耦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在本仓储系统中,数据的转发与缓存问题通过以下方法解决,图2是智能仓储系统中节点转发的流程:
1.数据转发:命名数据网络提高了网络数据转发能力,但由于仓储系统中的货物可能会移动,从而导致通信链路不稳定,因此可以采用主动式的数据转发策略,节点将自己持有的数据信息主动地广播出去,当其他节点收到广播到的信息后,可以更新转发信息表(FIB),从而规划更优的转发路径,可以有效解决网络连通性和孤立节点资源获取的问题。
2.数据缓存:由于在仓储系统中网络拓扑的变化,数据缓存需要适用于动态变化的拓扑结构,避免重传带来的时延,同时还需要考虑大数据量频繁交互产生的缓存区溢出问题。本仓储系统在缓存策略方面采用基于访问时间的替换策略,以内容在过去时间被访问的时间作为指标衡量内容的重要性,使用最不经常使用(LFU)方法。例如,若某一感知层设备长时间未被访问,则认为该设备已经“不受欢迎”,则当缓存区已满时,该设备内容将会被替换掉,从而使存储空间得到高效利用,保证网络性能。
控制层:设备构成为智能手机或个人计算机,和传输层处于同一网络环境,负责接收感知层的数据,并对其远程控制。智能仓储系统中包括多个互相通信的控制器(计算机),其中优先级最高的控制器为根控制器,其计算能力最强,完成加密、解密等操作。根控制器将信息共享给控制器群组,实现多个用户实时监视和远程控制感知层设备。
如图1所示,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1,感知层将所需传感器与微型处理器连接,主要负责货物识别和信息采集等工作;
步骤12,感知层的微型处理器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压缩、编码、封装;
步骤13,将感知层的微型处理器和传输层设备处于同一网络环境下,感知层设备将封装好的状态信息上传至传输层设备;
步骤21,传输层通过网关设备,将感知层和控制层设备进行NDN-Adhoc组网;
步骤22,传输层将状态信息在节点之间进行点对点传输,通过数据名称进行路由;
步骤23,传输层选择某一链路将状态信息发送到控制层,同时使用一种利用当前和历史链路稳定值更新FIB表保持链路的稳定性的方法;
步骤31,控制层的设备进行解压解码,从而获取货物状态信息;
步骤32,控制层用户依据获取的状态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下达控制层命令;
步骤33,控制层命令通过传输层传达感知层设备,使感知层设备执行命令,对货物进行所需的操作。
在NDN-Adhoc网络的仓储系统中,数据安全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NDN网络以数据内容作为互联,通过数据的名称标识信息单元,安全机制是基于数据内容的。因此,本仓储系统的安全机制分为以下步骤:①每个数据对象都进行数字签名,包括数据内容、路由信息;②通过多路径路由的方式减轻前缀劫持的影响;③NDN消息只可以和相关应答数据交互。
在本仓储系统中,采用如下加密方法:
S1、各路由节点初始化,x代表节点的私钥,IDi代表第i个节点的ID,各节点通过直接连接自己的ID号和私钥,生成hash值K,K通过私密方式共享给拓扑中受信任的所有节点;S1管理者给每一个感知层的每个设备进行命名,设备号(ID)是唯一的,设备名附上hash值唯一确定数据的命名。S2、各节点连接自己的ID号和步骤1生成的K,生成hash值h;
S3、A节点生成需要发送的information(路由信息、节点信息等)的hash值H,同时A节点对information和h转化为二进制字符后按位做一次异或,采用SHA1算法得到C;S3传输层网关设备安装NDN协议栈。
S4、A节点向相邻的所有路由广播C、H和A节点的ID号放在同一个数据块中同时传输;
S5、B节点接受数据块,根据数据块中的ID号从路由表中找出该ID号对应的私钥K。若无,则丢弃数据块;若有,则根据B节点直接连接数据中的ID号与K,生成hash值h;
S6、B节点对C和h做一次异或,记information’。每个路由都需要维护一张信任节点表,包含拓扑结构中全部节点的ID号、对应的公开密钥K以及该ID是否受信任;
S7、B节点计算出information’的hash值H’;
S8、B节点将H’与数据块中的H比较。若相等,则说明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来源的正确性,从而接受信息;否则,认为数据遭到损失或攻击者的篡改,从而丢弃信息并退出。
移动Ad-hoc的NDN网络作为无基础设施的无线移动网络,节点不使用任何预先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来交换信息,所有节点都彼此协作来转发数据包。但是,由于其拓扑的动态性质,节点的位置会变化,还需要保证链路的稳定性从而满足网络需求。因此本发明还使用一种移动Ad-hoc-NDN网络保持链路稳定性的方法:
在智能仓储系统的某一路由路径中,当组成链路任意一个Ad-hoc传输层位置发生移动,都可能破坏当前的路由链路。组成路由的链接数量和每个链路的稳定性决定整个链路的生命期,当边缘效应出现时,路径的生命期会降低。定义第i条链路失效概率为Plink_fail(i),整个路径失效概率Proute_fail,即:
Proute_fail=1-Πall(1-Plinkfail(ii))
由此可以看出,若想降低整个路径的失效率,必须降低每个链路的失效率或组成路线链路数量。在无线Ad-hoc网络中,减小单独路径数则需要更长的路由链路,而长路由链路又会增加链路的失效率,假设每条链路的失效概率为0.1%,在大规模的仓储系统中某条链路共有500条链路组成,则整个路径的失效概率Proute_fail为39.4%,这无疑严重地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若要保持网络数据传输效率,需要保持链路的稳定性,保证Ad-hoc传输层间通信的持久度。同时Ad-hoc传输层设备的位置是会变化的,因此不能用计算两点距离的方法进行简单估算,还要考虑Ad-hoc传输层设备位置移动的规律,即Ad-hoc传输层移动的历史位置。
在NDN中有两种分组类型:兴趣包和数据包。兴趣包包含标识来指明所需数据的属性,其内容名字和随机数构成了该兴趣包在网络中的唯一标识;数据包写入用户所请求的内容,包含此数据分组的数字签名及与签名有关的信息。网络中收到请求的路由会记录请求到达的接口,再通过查找转发信息表(FIB)来选择接收到的请求包的下一跳转发节点。节点收到兴趣包后,若内容缓存和未决兴趣表中没有相同名字的兴趣包,则通过在本地维护的FIB中查找请求的名字,使用基于名字的转发规则转发兴趣包。当NDN节点收到数据包时,路由器会和未决兴趣表中的名称匹配,并将数据包转发。数据包沿着兴趣包被转发来经过的路径,逐跳返回给请求者。
因此,可以设计仓储系统中当某个Ad-hoc传输层设备收到邻居发来的路由通告后,若之前没有相关记录,则在邻居信息表中新建一条记录。在这条记录中保存当前计算出来的链路稳定值和Ad-hoc传输层位置信息。由于是首条邻居信息,此时并不对转发产生影响。若当前Ad-hoc传输层已经记录发来路由通告的邻居的信息,按稳定性的公式来计算新的链路稳定性参数,并将这个值和相关位置信息记录在邻居表中,之后利用当前的链路稳定值和历史链路稳定值更新FIB表。
附图3说明了利用当前和历史链路稳定值更新FIB表的方法。
实施步骤:
S1、基于计算能力选择一个当前系统中性能最佳的控制器为根控制器,其优先级最高。管理者给每一个感知层的每个设备进行命名,设备号(ID)是唯一的,设备名附上hash值唯一确定数据的命名。根控制器获取设备的识别号等信息;
S2、将感知层设备的传感器、定位模块等开启,作为外设采集数据并执行复杂的功能,以温度传感器为例,将其接在感知层设备上,当感知层的计算机开启时,传感器也将开启,从而获取周围温度信息,计算机将采集的数据压缩、编码、封装;
S3、感知层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和控制器群组处在同一网络环境下;传输层网关设备安装NDN协议栈,利用网关设备进行Ad-hoc自组网,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感知层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输层设备发送到控制层,控制层与传输层设备之间组成Ad-hoc网络;组网后,网关设备既发送自己的数据,同时还作为路由节点,转发其他设备得到的数据,网关设备作为网络的AP接入点执行转发的工作,并通过设备本身的识别号来标识和路由;所有网关设备的地位平等,可以随时离开与加入网络,一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
S4、感知层的状态信息通过Ad-hoc网络在传输层设备间传输,采用主动式的数据转发机制,数据缓存采用基于访问时间的替换策略,以内容在过去时间被访问的时间作为指标衡量内容的重要性,同时对转发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再通过某一链路发送到根控制器,在转发的过程中用当前和历史链路稳定值更新FIB表,最终由根控制器将数据共享到整个控制器群组。图4说明了在此网络环境中控制器获取感知层数据模型;
S5、新的设备用NDN格式下广播请求加入,发送ID、容量等信息;根控制器收到请求的数据后进行验证,验证成功后与设备建立连接并进行数据交互,并将数据共享到控制器群组,控制器群组将获取新设备的信息并建立连接;若验证失败,则新设备无法与控制器建立连接。图5说明了验证新设备加入智能仓储系统的流程;
S6、控制器接收数据流,进行解码等工作获取数据信息,用户可以实时监视和控制感知层设备,再以同样的方式将控制层的指令转发到感知层设备上,可以完成对感知层设备远程操作处理,实现远程的、简易的、集中式管理。

Claims (5)

1.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其特征是,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所述智能仓储系统由传输层、感知层和控制层组成:
(1)感知层:感知层是智能仓储系统的数据基础,主要负责货物识别和信息采集等工作,通过外接传感器获得仓储系统所需的信息,环境温度、湿度、位置;同时将模拟信号量转换成数字,包括从电子设备中采集的数据,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感知层包括各类传感器与微型处理器,微型处理器与传感器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用输入/输出端口与传感器进行有线连接;另一种是无线连接,利用微型处理器的内置WiFi模块或通过SPI、UART等桥接各类小无线模块,从而实现对多个传感器的控制和数据交互;将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与微型处理器结合,作为外设执行复杂的功能,各类传感器包括不限于例如室内室外定位、图像采集、红外摄像、温湿度检测;在智能仓储系统中,将感知层各类传感器设备与网关设备连接,并将所有网关设备处在同一网络环境下,并以无线自组网的方式,实现感知层设备的连接;视频编解码、数据分析等操作都在感知层设备的微型处理器上完成;
(2)传输层:传输层设备是一种网关设备,对于感知层设备而言是AP接入点;对于传输层网关设备之间采用Ad-hoc无线自组网的方式,将传输层与感知层设备通过网线相连,并设置IP;网关设备作为网络的AP接入点执行转发的工作;传输层与感知层设备通过网线连接,并设置IP;
所述的感知层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输层设备发送到控制层,控制层与传输层设备之间组成Ad-hoc网络;组网后,网关设备既发送自己的数据,同时还作为路由节点,转发其他设备得到的数据,网关设备作为网络的AP接入点执行转发的工作,并通过设备本身的识别号来标识和路由;所有网关设备的地位平等,能随时离开与加入网络,一个节点的故障不会影响整个网络;
在路由协议的方面,基于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的优势,结合命名数据网络,网络中节点依靠内容本身的名字属性进行标识和路由,实现内容和地址之间的解耦,使网络变得更简单灵活,减轻网络负担的同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从而将NDN和Ad-hoc网络的优势结合,提高网络传输效率;在自组网的环境中,利用Ad-hoc多跳转发等功能和NDN的优势实现均衡相邻节点的业务、提高边缘节点的数据速率,对智能仓储任意两个节点间信息匹配度量化分析运算,从而提高智能仓储的数据传输效率;相比而言,传统智能仓储物流采取C/S工作模式对于各种节点通过分层接入,对于网络链路要求高,且移动组网灵活明显不足;
(3)控制层:接入网关设备的计算机的上位计算机执行,控制器获取设备的识别号、容量信息,并将信息共享给控制器群组,多个用户可以实时监视,并下发指令给各感知层设备,从而实现远程、简易、集中式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其特征是,结合NDN命名数据网络,通过对数据内容命名取代对主机命名,使得物流仓储的对象和网络数据内容关联,管理面更加直观;还使用一套基于链路稳定性的路由协议,提高网络数据的传输率,减少AP接入点到达所需传输速率的功耗和硬件成本,并将传输层与感知层、控制层相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其特征是,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系统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1,感知层将所需传感器与微型处理器连接,主要负责货物识别和信息采集等工作;
步骤12,感知层的微型处理器将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压缩、编码、封装;
步骤13,将感知层的微型处理器和传输层设备处于同一网络环境下,感知层设备将封装好的状态信息上传至传输层设备;
步骤21,传输层通过网关设备,将感知层和控制层设备进行NDN-Adhoc组网;
步骤22,传输层将状态信息在节点之间进行点对点传输,通过数据名称进行路由;
步骤23,传输层选择某一链路将状态信息发送到控制层,同时使用一种利用当前和历史链路稳定值更新FIB表保持链路的稳定性的方法;
步骤31,控制层的设备进行解压解码,从而获取货物状态信息;
步骤32,控制层用户依据获取的状态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并下达控制层命令;
步骤33,控制层命令通过传输层传达感知层设备,使感知层设备执行命令,对货物进行所需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其特征是,在NDN-Adhoc网络的仓储系统中,仓储系统的安全机制分为以下步骤:①每个数据对象都进行数字签名,包括数据内容、路由信息;②通过多路径路由的方式减轻前缀劫持的影响;③NDN消息只可以和相关应答数据交互;在本仓储系统中,采用如下加密方法:
S1、各路由节点初始化,x代表节点的私钥,IDi代表第i个节点的ID,各节点通过直接连接自己的ID号和私钥,生成hash值K,K通过私密方式共享给拓扑中受信任的所有节点;S1管理者给每一个感知层的每个设备进行命名,设备号(ID)是唯一的,设备名附上hash值唯一确定数据的命名。
S2、各节点连接自己的ID号和步骤1生成的K,生成hash值h;
S3、A节点生成需要发送的information(路由信息、节点信息等)的hash值H,同时A节点对information和h转化为二进制字符后按位做一次异或,采用SHA1算法得到C;S3传输层网关设备安装NDN协议栈;
S4、A节点向相邻的所有路由广播C、H和A节点的ID号放在同一个数据块中同时传输;
S5、B节点接受数据块,根据数据块中的ID号从路由表中找出该ID号对应的私钥K。若无,则丢弃数据块;若有,则根据B节点直接连接数据中的ID号与K,生成hash值h;
S6、B节点对C和h做一次异或,记information’。每个路由都需要维护一张信任节点表,包含拓扑结构中全部节点的ID号、对应的公开密钥K以及该ID是否受信任;
S7、B节点计算出information’的hash值H’;
S8、B节点将H’与数据块中的H比较。若相等,则说明信息的完整性和信息来源的正确性,从而接受信息;否则,认为数据遭到损失或攻击者的篡改,从而丢弃信息并退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其特征是,移动Ad-hoc的NDN网络作为无基础设施的无线移动网络,节点不使用任何预先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来交换信息,所有节点都彼此协作来转发数据包。
CN202111528057.5A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Pending CN114269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057.5A CN114269027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28057.5A CN114269027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9027A true CN114269027A (zh) 2022-04-01

Family

ID=8082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28057.5A Pending CN114269027A (zh) 2021-12-14 2021-12-14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9027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81133A1 (en) * 2018-03-07 2019-09-12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routing and content placement i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s
CN111050300A (zh) * 2019-12-16 2020-04-2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命名数据网络的车联网路由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281133A1 (en) * 2018-03-07 2019-09-12 Ciena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lligent routing and content placement in 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s
CN111050300A (zh) * 2019-12-16 2020-04-2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命名数据网络的车联网路由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林正松;曹珍富;: "命名数据的Ad Hoc网络通信方案", 通信技术, no. 05, 10 May 2013 (2013-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02090B2 (en) Data packaging protocols for communications between IoT devices
US11490299B2 (e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paths
US20200260349A1 (en) Routing for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s
US20180270326A1 (en) Contextualized Information Bus
US8677011B2 (en)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load distribution method, apparatuses constituting load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program
Li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MobilityFirst and NDN based ICN-IoT architectures
EP4018625A1 (e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paths
CN105474205A (zh) 语义命名模型
CN105684356A (zh) 用于家庭网络的设备的高效通信
WO2012116544A1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系统
Hail Iot-ndn: An iot architecture via named data netwoking (ndn)
Nakamura et al. A LoRa-based protocol for connecting IoT edge computing nodes to provide small-data-based services
CN112492583B (zh) 基于云边端协同的软件定义无线传感器网络管理方法
WO2013182127A1 (zh) 一种异构网络中的数据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05228079A (zh) M2m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m2m终端设备
CN114269027A (zh) 一种基于NDN和Ad-hoc网络的智能仓储方法
CN109379277B (zh) 一种基于路由寻址的分布式im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07332769B (zh) 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02457581B (zh) 无线传感器网络终端的寻址方法及结合网络
Banerjee et al. The survey, research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ICN
Subhashree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and fault tolerant data aggregation (EERFTDA)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12004028B2 (en) Distributed processing for determining network paths
Dutta et al. Integrating Content Communication into Real-Life Applications
Ahmed et al. Content-centric networks (CCN)
Chikh et al. Combination of greedy and compass approaches for efficient multipath geographic routing in wireless multimedia senso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