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6864A -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6864A
CN114266864A CN202210197941.3A CN202210197941A CN114266864A CN 114266864 A CN114266864 A CN 114266864A CN 202210197941 A CN202210197941 A CN 202210197941A CN 114266864 A CN114266864 A CN 114266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l
virtual
state change
space
digital tw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979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6864B (zh
Inventor
李津
翟俊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l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979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68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6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6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68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68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数字孪生平台将真实空间中的实物映射为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使得真实空间中实物的真实状态与虚拟空间中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同步,观察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就相当于观察真是空间中的实物。如果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真实状态发生变化,则实物监测系统可以将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发送给数字孪生平台,数字孪生平台根据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更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使得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与所述实物的真实状态保持同步,观察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的最新虚拟状态,就相当于观察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最新真实状态。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将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提交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

Description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文所谓的实物,是指真实空间中存在的物理实体,例如一幅画作、一瓶酒、一块地。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真实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在一些业务场景下,需要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
为此,需要一种比较有效的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其中,数字孪生系统预先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渲染与所述真实空间具有孪生关系的虚拟空间,并且,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渲染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3D模型,将所述3D模型作为虚拟物,所述对应位置与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真实位置具有孪生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实物监测系统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得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并发送给数字孪生系统;
数字孪生系统根据所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更新所述虚拟物在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状态,使得所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与所述实物的真实状态保持同步;
数字孪生系统基于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物监测系统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包括:
物联网系统通过部署在真实空间中的传感器集合,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监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物监测系统得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的步骤包括:
实物监测系统得到实物在每个周期内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实物在视觉上的变化、实物所处真实环境的变化、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的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孪生系统基于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包括: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数据包;
或者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哈希值的数据包;
或者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第三方存储地址的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数字孪生系统模拟生成的,用于反映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过程的视频;
数字孪生系统模拟生成的,用于反映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片集;
数字孪生系统提供的虚拟空间中至少部分区域的访问入口地址;所述至少部分区域中包含所述虚拟物,所述访问入口地址用于进入虚拟空间中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进行探索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区块链系统中预先发行所述虚拟物对应的NFT;
所述方法还包括:
区块链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携带的NFT标识,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与所述NFT进行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预先发行所述虚拟物对应的NFT的步骤包括:
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的不可变参数,并基于所述不可变参数生成所述虚拟物对应的NFT。
在一些实施例中,其中,区块链系统预先记录第一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区块链系统响应于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NFT交易,将第一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修改为第二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区块链系统响应于第一用户发起的状态变化追溯请求,向第一用户返回所述NFT所关联的至少部分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实物监测系统基于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实物监测系统或数字孪生系统或区块链系统的功能。
根据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中的实物监测系统或数字孪生系统或区块链系统的功能。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数字孪生平台将真实空间中的实物映射为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使得真实空间中实物的真实状态与虚拟空间中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同步,观察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就相当于观察真是空间中的实物。如果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真实状态发生变化,则实物监测可以将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发送给数字孪生平台,数字孪生平台根据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更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使得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与所述实物的真实状态保持同步,观察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的最新虚拟状态,就相当于观察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最新真实状态。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将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提交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这相比于将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提交给区块链系统,有更优的如下效果:
实物监测所监测到的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是比较机械、抽象的(通常是一些参数指标),而数字孪生平台具有比较强的模拟仿真能力,可以基于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进行模拟仿真,使得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能够模拟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因此,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是比较生动、具象的,更能直接反映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将虚拟状态变化数据存证到区块链系统中,可以增强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可信性,用户查看虚拟状态变化数据就可以直观了解到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模型训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提供的一种社交互动策略优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此处先对本公开中所使用的若干概念进行介绍。
实物监测系统,用于对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状态进行监测的系统,其例如可以是依赖于传感器的物联网系统、3D扫描仪或者未来发明出能够实现实物监测功能的新型系统。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指在信息化平台内模拟物理实体、流程或者系统,类似实体系统在信息化平台中的双胞胎。可以在信息化平台上了解物理实体的状态,甚至可以对物理实体里面预定义的接口组件进行控制。通过集成物理反馈数据,并辅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软件分析,在信息化平台内创建一个数字化模型。这个模型会根据反馈,随着物理实体的变化而自动做出相应的变化。理想状态下,数字孪生可以根据多重的反馈源数据进行自我学习,从而几乎实时地在数字世界里呈现物理实体的真实状况。数字孪生的反馈源可以依赖于各种传感器,如压力、角度、速度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数字孪生的自我学习(或称机器学习)除了可以依赖于传感器的反馈信息,也可以是通过历史数据,或者是集成网络的数据学习。后者常指多个同批量的物理实体同时进行不同的操作,并将数据反馈到同一个信息化平台,数字孪生根据海量的信息反馈,进行迅速的深度学习和精确模拟。数字孪生系统可以理解为具有数字孪生技术能力的系统。数字孪生系统集成了对真实世界识别与模拟仿真的能力,主要涉及气候环境识别与仿真、物理和物体识别与仿真、生物与微观识别与仿真等。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其特点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可信任。区块链的每笔数据,都会有广播全网的区块链节点,每个节点都有权量的、一致的数据。区块链系统可以理解为区块链网络(可以是公有链也可以是联盟链)本身,或者包括区块链网络(通常是联盟链)与管理区块链网络的服务端的系统。
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是一种被称为区块链数字账本上的数据单位,每个代币可以代表一个独特的数字资料,作为虚拟商品(虚拟商品可绑定实物)所有权的电子认证或证书。由于其不能互换,非同质化代币可以代表数字文件,如画作、声音、视频、游戏中的项目或其他形式的创意作品。虽然文件(作品)本身是可以无限复制的,但代表它们的代币在其底层区块链上被追踪,并为买家提供所有权证明。
3D建模:利用现有的或特定设备(如相机、无人机、3D扫描仪等)采集的图片、视频、音频、测绘数据等素材,通过3D建模软件和自动化脚本智能生成实物对应的3D模型。
本文所述的真实空间,可以理解为真实世界中的空间,其可以指整个地球的空间、某个国家的空间、某个城市的空间、某个乡村的空间、某个写字楼的空间等等。真实空间中存在的物理实体即是实物,实物在真实空间中具有一定的真实状态,本文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具体包括哪些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可以包括实物在视觉上的呈现(如形状、尺寸、颜色等),实物的内部构成、实物所处的真实环境的参数(如实物所处的真实环境的地理海拔、天气、空气湿度、温度等等),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如经纬度)。
举例来说,假设真实空间中的实物是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一块土地,那么,这块土地的面积、形状、所生长的作物等可以作为实物的视觉上的呈现,这块土地的土壤成分等可以作为实物的内部构成,这块土地所处的真实环境的参数可以包括地理海拔、天气、空气湿度、温度等,这块土地的经纬度范围可以作为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
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状态可能发生变化,而在一些业务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了解实物的状态变化,但是用户又不方便去现场监测实物的状态变化。在泛消费场景中,人们对于商品的溯源追踪越来越重视,它关系着人们的财产及健康。如何能全方位、多维度、多时段地对商品的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进行追踪,是比较重要的课题。例如,身处浙江的某个用户可以租用北京昌平区的一块土地种植作物,用户希望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土地的耕作情况、土地所处的真实环境的情况、上作物的生长情况,但是用户不方便前往前场进行监督。为此,将实物的状态变化以可信的方式在线提供给用户查看,是比较可行的思路。
一种可选的方式为,对真实空间中的实物进行视频监控,将监控视频实时传输给用户。然而,这种方式的成本过高,并且,让用户花费大量时间通过视频监控实物的状态变化也不现实。
因此,可以先获取可以表征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的数据,后续在提供给用户进行查看。这就需要一种比较有效的对实物的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为了实现对实物的状态变化的存证,可以利用区块链系统对实物的状态变化进行存证。此外,具体将怎样的数据作为用于表征实物的状态变化的数据,是需要考虑的。
一种可选的方式为,在真实空间中针对实物部署一些传感器,将传感器监测到的一些比较机械、抽象的参数指标(能够间接反映实物的状态变化)传输给用户,然而,这种方式对用户来说不够直观,不能够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了解到实物的状态变化,用户体验不佳。
因此,本公开还可以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存证方案。具体而言,数字孪生平台将真实空间中的实物映射为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使得真实空间中实物的真实状态与虚拟空间中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同步,观察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就相当于观察真是空间中的实物。如果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真实状态发生变化,则物联网平台可以将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发送给数字孪生平台,数字孪生平台根据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更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使得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与所述实物的真实状态保持同步,观察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的最新虚拟状态,就相当于观察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最新真实状态。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将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提交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这相比于将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提交给区块链系统,有更优的如下效果:
物联网平台通过传感器所监测到的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是比较机械、抽象的(通常是一些参数指标),而数字孪生平台具有比较强的模拟仿真能力,可以基于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进行模拟仿真,使得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能够模拟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因此,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是比较生动、具象的,更能直接反映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将虚拟状态变化数据存证到区块链系统中,可以增强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可信性,用户查看虚拟状态变化数据就可以直观了解到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
图1是本公开提供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如下步骤:
S101:实物监测系统通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得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并发送给数字孪生系统。
S102:数字孪生系统根据所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更新所述虚拟物在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状态,使得所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与所述实物的真实状态保持同步。
S103:数字孪生系统基于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
本公开中所述的实物,可以是真实空间中的商品、生命体、自然物体等等。
数字孪生系统可以预先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渲染与所述真实空间具有孪生关系的虚拟空间,并且,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渲染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3D模型,将所述3D模型作为虚拟物,所述对应位置与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真实位置具有孪生关系。
上述的虚拟空间是一种数字化空间,该数字化空间与真实空间具有孪生关系,可以理解为数字化空间与真实空间是一比一对应的。上述的虚拟空间也可以被视为元宇宙的概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基于2D/3D的扫描与建模技术,对真实空间中的实物进行3D建模,得到3D模型,将该3D模型提供给数字孪生平台进行渲染展示,作为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并且,该虚拟物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需要与实物在真是空间中的位置对应,这样的话,能够为进入虚拟空间的用户提供身临其境的体验,相当于将真实空间中的实物映射到了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用户在线观察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物的状态,就相当于现场观察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状态。
本文为了描述的方便,以实物监测系统具体可以是物联网系统为例进行说明,但这并不构成对本公开实施例的限制。物联网系统可以通过部署在真实空间中的传感器集合对实物的状态进行监测。
部署在真实空间中的传感器集合中包括哪些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业务中对实物的监测需求而定。常用的传感器可以是摄像头、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等。真实状态变化数据的数据格式例如可以是一些传感器参数、一些图片、视频等等。
对实物的真实状态的监测,可以不限于对实物本身进行监测,还可以包括对实物及其所在环境的监测、对实物与生命体的互动情况的监测等等。换言之,真实世界中的实物以及实真实世界中实物与环境、互动生命体的组合,实物的背景等信息,都可以是实物的真实状态的组成部分。
可以周期性获得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例如,可以以一天为周期,得到实物每天的真实状态变化(例如土地上作物每天的生长变化)数据。将周期的时长限定的足够短,可以实现近似于实时获得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实物在视觉上的变化、实物的内部构成的变化、实物所处真实环境的变化、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的变化。
数字孪生系统利用真实空间中的各种数据源(各种收集对实物的状态监测数据的数据源,比如物联网系统),基于对真实世界的模拟仿真能力(例如计算机视觉技术识别分析的物体类、物理状态、物理属性,又如利用AI能力),渲染出高保真的3D物体和物理特性(即虚拟物),在虚拟空间中展示虚拟物,用户也可以在虚拟空间中与虚拟物进行互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字孪生系统可以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数据包,或者,可以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哈希值的数据包,又或者,可以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第三方存储地址的数据包。
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数字孪生系统模拟生成的,用于反映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过程的视频;数字孪生系统模拟生成的,用于反映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片集;数字孪生系统提供的虚拟空间中至少部分区域的访问入口地址;所述至少部分区域中包含所述虚拟物,所述访问入口地址用于进入虚拟空间中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进行探索查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具有孪生关系,用户通过访问入口地址进入虚拟空间进行探索查看时,可以通过观察确认虚拟物所处的虚拟空间与实物所处的真实空间是一致的,就可以确认所观察到的虚拟物的状态变化的可信度是比较高,原因在于,虚拟物与虚拟空间是一体的,如果想要篡改虚拟物的状态,则往往需要一并篡改整个虚拟空间的状态,而如前所述,虚拟空间与真实空间具有孪生关系,篡改整个虚拟空间的难度是非常大,很容易被真实空间的真实状态证伪。
在一些实施例中,物联网系统可以基于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
在一些实施例中,区块链系统中可以预先发行所述虚拟物对应的NFT。如此,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携带的NFT标识,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与所述NFT进行关联。
在现有技术中,直接基于实物的图片或者视频来发行相应的NFT存在一定的弊端,因为实物的图片或者视频毕竟不是实物本身,基于实物的图片或视频发行的NFT与实物本身的绑定关系并不紧密,理论上可以做到将实物替换成相似的其他物体而不被察觉。为此,本公开中首先将实物映射为虚拟物,虚拟物本身是数字化的,基于虚拟物来发行NFT,可以实现虚拟物与NFT的可靠绑定,而虚拟物又是实物在虚拟空间的映射,因此,相当于实现了实物与NFT的可靠绑定。
需要说明的是,区块链系统通常是基于部署的智能合约来实现NFT的发行,以及管理NFC所关联的数据。
通常,为了确保NFT的编码的稳定性,区块链系统需要根据虚拟物的虚拟状态的不可变参数来生成NFT的编码。虚拟物的虚拟状态的不可变参数例如可以是,在初始化虚拟物时虚拟物的初始3D模式或者虚拟物的初始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利用NFT来实现对实物的所有权可信登记。假设实物的所有权属于第一用户,那么相应的,区块链系统可以预先记录第一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
区块链系统可以响应于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NFT交易,将第一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修改为第二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如此,实现了利用链上的NFT来交易实物的所有权。
区块链系统还可以响应于第一用户发起的状态变化追溯请求,向第一用户返回所述NFT所关联的至少部分数据包。如此,实现了利用链上的NFT来实现对实物的状态变化的追踪溯源。
此外,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系统架构图。如图2所示,2D/3D扫描与建模系统负责对实物的3D模型进行初始化构建,将初始化的3D模型发送给数字孪生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在虚拟空间中对应位置(对应于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渲染展示初始化的3D模型,作为虚拟物。数字孪生平台可以请求区块链系统针对初始化的虚拟物发行NFT。物联网系统将通过传感器集合采集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发送给数字孪生系统,数字孪生系统在基于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在初始化的虚拟物基础上进行叠加渲染,即对虚拟物的状态进行更新。同时,数字孪生系统可以将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提交给区块链系统,区块链系统将接收到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与NFT关联,用于追踪溯源实物的状态变化。区块链系统还支持对NFT进行交易,从而实现对实物的所有权的交易。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物监测系统或数字孪生系统或区块链系统的功能。
本说明书还提供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实物监测系统或数字孪生系统或区块链系统的功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本说明书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 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 (ROM) 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 (DVD) 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其中,数字孪生系统预先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渲染与真实空间具有孪生关系的虚拟空间,并且,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空间中的对应位置上渲染真实空间中的实物的3D模型,将所述3D模型作为虚拟物,所述对应位置与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真实位置具有孪生关系;所述方法包括:
实物监测系统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得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并发送给数字孪生系统;
数字孪生系统根据所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采用数字孪生技术更新所述虚拟物在虚拟空间中的虚拟状态,使得所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与所述实物的真实状态保持同步;
数字孪生系统基于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实物监测系统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监测,包括:
物联网系统通过部署在真实空间中的传感器集合,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监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实物监测系统得到真实状态变化数据的步骤包括:
实物监测系统得到实物在每个周期内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实物在视觉上的变化、实物的内部构成的变化、实物所处真实环境的变化、实物在真实空间中的位置的变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数字孪生系统基于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包括: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数据包;
或者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哈希值的数据包;
或者
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包含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的第三方存储地址的数据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方法,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数字孪生系统模拟生成的,用于反映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过程的视频;
数字孪生系统模拟生成的,用于反映虚拟物的虚拟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片集;
数字孪生系统提供的虚拟空间中至少部分区域的访问入口地址;所述至少部分区域中包含所述虚拟物,所述访问入口地址用于进入虚拟空间中的所述至少部分区域进行探索查看。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中,区块链系统中预先发行所述虚拟物对应的NFT;
所述方法还包括:
区块链系统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中携带的NFT标识,将接收到的数据包与所述NFT进行关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区块链系统预先发行所述虚拟物对应的NFT的步骤包括:
区块链系统获取所述虚拟物的虚拟状态的不可变参数,并基于所述不可变参数生成所述虚拟物对应的NFT。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中,区块链系统预先记录第一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还包括:
区块链系统响应于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之间的NFT交易,将第一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修改为第二用户对所述NFT的拥有关系。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方法,还包括:
区块链系统响应于第一用户发起的状态变化追溯请求,向第一用户返回所述NFT所关联的至少部分数据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还包括:
实物监测系统基于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数据构建数据包,并将数据包发送给区块链系统进行存证。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实物监测系统或数字孪生系统或区块链系统的功能。
14.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在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实物监测系统或数字孪生系统或区块链系统的功能。
CN202210197941.3A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Active CN1142668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7941.3A CN114266864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97941.3A CN114266864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6864A true CN114266864A (zh) 2022-04-01
CN114266864B CN114266864B (zh) 2022-07-29

Family

ID=80833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97941.3A Active CN114266864B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686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156A (zh) * 2022-05-26 2022-09-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元宇宙虚拟化身服务迁移的资源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5085947A (zh) * 2022-08-23 2022-09-20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孪生中数据安全检验方法及系统
CN117354055A (zh) * 2023-12-04 2024-01-05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孪生物联网信息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WO2024033827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Flamini Francesco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by means of electronic computation, a digital equivalent of a physical piece of artistic and/or historical and/or cultural value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005284A1 (en) * 2018-07-01 2020-01-02 Madhu Vijaya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Blockchain-Based Content Engagement Platforms Utilizing Media Wallets
CN111208759A (zh) * 2019-12-30 2020-05-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井无人化综采工作面数字孪生智能监控系统
US20200295936A1 (en) * 2017-11-02 2020-09-17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ing a blockchain to a digital twin
CN111798068A (zh) * 2020-07-22 2020-10-20 南京纯白矩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底层的数字孪生系统
CN111988985A (zh) * 2018-02-20 2020-11-24 欧司朗有限公司 受控农业系统和农业的方法
US20200402187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 À R.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gital reality experiences and decentralized transactions of real estate projects
US11075891B1 (en) * 2020-12-02 2021-07-27 Theta Labs, Inc. Non-fungible token (NFT) base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a decentralized data delivery network
CN113325816A (zh) * 2021-08-03 2021-08-31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孪生体数据管理方法
CN113344505A (zh) * 2021-05-11 2021-09-03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卫陶产品装配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36207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上海部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非同质化通证的虚拟资产处置方法
US20210279695A1 (en) * 2019-04-08 2021-09-09 Transmir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tem acquisition by selection of a virtual object placed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US11216773B1 (en) * 2021-04-27 2022-01-04 Postal Partners, LLC Resource efficient interactions with data corresponding to physical parcel
CN113935840A (zh) * 2021-10-29 2022-01-14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网络中建立虚拟与现实车辆的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CN113971725A (zh) * 2021-10-28 2022-01-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虚拟网点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1238477B1 (en) * 2021-04-08 2022-02-01 Mythic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utilities based on blockchain-specific populations of unique digital articles
WO2022025634A1 (ko) * 2020-07-28 2022-02-03 (주)부치고 오리진 실물을 거래하는 디지털 트윈 장치 및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295936A1 (en) * 2017-11-02 2020-09-17 nChain Holdings Limited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nking a blockchain to a digital twin
CN111988985A (zh) * 2018-02-20 2020-11-24 欧司朗有限公司 受控农业系统和农业的方法
US20200005284A1 (en) * 2018-07-01 2020-01-02 Madhu Vijaya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Blockchain-Based Content Engagement Platforms Utilizing Media Wallets
US20210279695A1 (en) * 2019-04-08 2021-09-09 Transmir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tem acquisition by selection of a virtual object placed in a digital environment
US20200402187A1 (en) * 2019-06-18 2020-12-24 Tmrw Foundation Ip & Holding S. À R.L.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igital reality experiences and decentralized transactions of real estate projects
CN111208759A (zh) * 2019-12-30 2020-05-29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矿井无人化综采工作面数字孪生智能监控系统
CN113362073A (zh) * 2020-03-06 2021-09-07 上海部恩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非同质化通证的虚拟资产处置方法
CN111798068A (zh) * 2020-07-22 2020-10-20 南京纯白矩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底层的数字孪生系统
WO2022025634A1 (ko) * 2020-07-28 2022-02-03 (주)부치고 오리진 실물을 거래하는 디지털 트윈 장치 및 방법
US11075891B1 (en) * 2020-12-02 2021-07-27 Theta Labs, Inc. Non-fungible token (NFT) based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in a decentralized data delivery network
US11238477B1 (en) * 2021-04-08 2022-02-01 Mythic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utilities based on blockchain-specific populations of unique digital articles
US11216773B1 (en) * 2021-04-27 2022-01-04 Postal Partners, LLC Resource efficient interactions with data corresponding to physical parcel
CN113344505A (zh) * 2021-05-11 2021-09-03 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卫陶产品装配生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325816A (zh) * 2021-08-03 2021-08-31 山东捷瑞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面向工业互联网的数字孪生体数据管理方法
CN113971725A (zh) * 2021-10-28 2022-01-2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虚拟网点的构建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935840A (zh) * 2021-10-29 2022-01-14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在区块链网络中建立虚拟与现实车辆的关联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MRE ERTÜRK等: "NFT based Fundraising System for Preserving Cultural Heritage: Heirloom", 《 2021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BMK)》 *
周国亮等: "区块链背景下虚拟电厂分布式调度策略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彭兰: "智能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可分离的"虚拟实体"、"数字化元件"与不会消失的"具身性"", 《新闻记者》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2156A (zh) * 2022-05-26 2022-09-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元宇宙虚拟化身服务迁移的资源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5002156B (zh) * 2022-05-26 2023-07-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车载元宇宙虚拟化身服务迁移的资源安全保护方法及系统
WO2024033827A1 (en) * 2022-08-11 2024-02-15 Flamini Francesco Method for generating and managing, by means of electronic computation, a digital equivalent of a physical piece of artistic and/or historical and/or cultural value
CN115085947A (zh) * 2022-08-23 2022-09-20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孪生中数据安全检验方法及系统
CN115085947B (zh) * 2022-08-23 2022-11-08 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孪生中数据安全检验方法及系统
CN117354055A (zh) * 2023-12-04 2024-01-05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孪生物联网信息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CN117354055B (zh) * 2023-12-04 2024-03-12 广东润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区块链孪生物联网信息数据迁移方法、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6864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66864B (zh) 一种对实物的真实状态变化进行存证的方法
Jamei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virtual reality in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smart cities
Grossner et al. Defining a digital earth system
Dodge et al. The power of geographical visualizations
US20160224657A1 (en) Digitized interactions with an identified object
Sprake et al. Crowds, citizens and sensors: Process and practice for mobilising learning
Sudmanns et al. Think global, cube local: an Earth Observation Data Cube’s contribution to the Digital Earth vision
Vagizov et al. Visual digital forest model based on a remote sensing data and forest inventory data
US113020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realistic augmented reality (AR) lighting effects
EP350286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dio-based augmented reality
US201902001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dio-based augmented reality
Priestnall Landscape visualization in fieldwork
Aithal ICCT Underlying Technologies for Fulfilling Human Needs, Wants, Happiness, and Desires
Ribeiro Methods and Techniques in Creative Tourism: Why Technologies Are So Relevant to Achieve Creativity?
Chen et al. Visu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Sensing Data in the Lake-Oriented Digital Twin World: Poyang Lake as an Example
Green Remote sensing, GIS, the geospatial technologies, and Unmanned Airborne Vehicles at Aberdeen University
van der Zee et al. Application of geographical concepts and spatial technology to the Internet of Things
Stock et al. Generating virtual environments by linking spatial data processing with a gaming engine
Lecci et al. Experiencing Heritage Dynamic Through Visualization
Rantanen et al. Open Geospatial Data Integration in Game Engine for Urban Digital Twin Applications
Abdelmonem Reliving Past Architecture: Virtual heritage and the reproduction of history through creative modes of heritage visualisation
Guru et al. Sharing Australia's nationally significant terrestrial ecosystem data: a collaboration between TERN and ANDS
Parr et al. Building a low-cost geographic website for collecting citizen science contributions
Marsal et al. Enhancing Tourism in Riau Province through Augmented Reality and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Enabled Smart Posters.
Thangavel et al. A collaborative mobile based interactive framework for improving tribal empower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