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5559B -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5559B
CN114265559B CN202111598934.6A CN202111598934A CN114265559B CN 114265559 B CN114265559 B CN 114265559B CN 202111598934 A CN202111598934 A CN 202111598934A CN 114265559 B CN114265559 B CN 1142655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storage device
information source
accessed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989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5559A (zh
Inventor
江芸
翁龙荣
黄定江
张宇峰
李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9893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55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5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5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55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55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用于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信息;其中,待接入信源信息包括信源存储时长;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其中,存储设备参数包括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以及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利用分布式存储管理平台,对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空间和存储并发性能的综合管理,对多个异地存储节点进行管理调度,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资源存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存储管理平台,开通存储空间对信源进行存储时,需要存储各项存储要求同时满足才能进行存储,并且在存储空间完成开通后,信源在固定的存储节点进行存储。因此,现有的存储方法,导致大量小空间存储挤占存储阵列的并发性能,出现大量存储空间无法继续存储的情况,从而造成存储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利用分布式存储管理平台,对下属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空间和存储并发性能的综合管理,根据存储资源的接入情况和存储情况,对存储资源进行综合调配分配,避免大量小空间存储挤占存储阵列的并发性能,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并且利用分布式存储管理平台,对多个异地存储节点进行管理调度,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管理方法,包括:获取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信息;其中,待接入信源信息包括信源存储时长;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其中,存储设备参数包括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以及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根据待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对存储节点进行存储空间和存储并发性能的综合管理,将待接入信源动态的调配到利用率较低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对存储资源进行综合调配分配,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包括: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获取信源信息,根据信源信息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并且根据信源存储时长查找符合该信源存储要求的存储设备,将其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存储时长较长的存储到存储性能较低,存储空间充足的点位,存储时长较短的存储到存储性能较高,存储空间量较低的点位,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包括: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判断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者已接入信源,只需要查找符合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存储要求的两种存储设备,再根据存储时长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在动态调度存储资源,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查找的过程,从而提高存储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包括:根据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者已接入信源,查找出4种具备存储条件的存储设备,再根据存储时长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该方法可以在信源存储之前即将4种存储设备查找出,作为备用存储设备,有信源接入时直接根据信源新旧的判断结果和存储时长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一定程度上减少实时查询的时间,从而提高存储的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待接入信源信息还包括信源识别码;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包括:通过信源识别码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识别码进行待接入信源新旧的判断,根据待接入信源的新旧以及其他参数选择合适的存储空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待接入信源信息,更新存储设备的存储设备参数。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将信源存入存储空间后,对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参数包括存储性能路数信息和存储空间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了下一次存入信源时,获取到的设备参数是最新状态的。优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更新存储设备的存储设备参数可包括重新查找并判断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是否小于预设比值,以及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相应更新第一存储设备、第二存储设备、第三存储设备和第四存储设备的情况,从而保证了下一次存入信源时,获取到的设备参数是最新状态的,提高了对信源存储的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预设存储时长和第二预设存储时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调节第一预设存储时长和第二预设存储时长。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若待接入信源为视频数据,则获取视频数据的参数,参数包括所述视频数据的码率和存储时长;根据视频数据的参数,通过计算获得存储所述视频所需的存储空间;将所述视频数据存储至具有相同的存储空间的存储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视频数据的码率和存储时长计算存储空间,将其存储至相应大小的存储空间。基于分布式存储管理调度方法,将信源存储动态调度到利用率较低的分布式存储空间进行存储,避免视频数据在固定的存储节点进行存储,引起的存储空间和存储性能路数其中一个达到瓶颈,就无法接入信源,从而导致存储资源的浪费,通过分布式存储空间管理调度,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管理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信息;其中,待接入信源信息包括信源存储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查找模块,用于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其中,存储设备参数包括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以及存储模块,用于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查找模块还用于,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查找模块还用于,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查找模块还用于,根据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判断模块还用于待接入信源信息还包括信源识别码;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包括:通过信源识别码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管理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用于根据待接入信源信息,更新存储设备的存储设备参数。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管理装置,还包括:预设模块,用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和第二预设存储时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上面描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面描述的方法。
采用本申请提供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利用分布式存储管理平台,对下属的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空间和存储并发性能的综合管理,根据存储资源的接入情况和存储情况,对存储资源进行综合调配分配,避免大量小空间存储挤占存储阵列的并发性能,从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并且利用分布式存储管理平台,对多个异地存储节点进行管理调度,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管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S110:获取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信息;其中,待接入信源信息包括信源存储时长。
上述步骤S110的实施方式包括:信源存储至存储空间,需要将信源接入到存储空间管理平台。获得用户将要存储的信源,即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携带的信源信息,信源可以包括:视频流、对象存储、文件、图片等数据,其中,视频流的格式包括Rtmp和Mat等,信源信息包括信源识别码、视频的码率和信源存储时长等。
在步骤S110之后,执行步骤S120: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
上述步骤S120的实施方式包括: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具体地,可以通过存储管理平台获取到待接入信源的识别码;存储平台会根据待接入信源所携带的识别码,对待接入信源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原有已经开通存储空间的信源,若是,则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若否,则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由此,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
在步骤S120之后,执行步骤S130: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其中,存储设备参数包括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
上述步骤S130的实施方式包括:根据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
具体地,上述步骤S130有三种实施方式,第一种方式:获取信源信息,根据信源信息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再根据信源存储时长查找并确定符合该信源存储要求的目标存储设备。
第二种实施方式:获取信源信息,根据信源信息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若为新接入信源,根据存储设备参数查找符合新信源存储的两种存储设备,再根据新信源的存储时长,从上述两种存储设备中确定目标存储设备;若为已接入信源,同样查找符合已接入信源的两种设备并从中确定目标存储设备。
第三种实施方式:根据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出4种待存储设备,再根据待接入信源的新旧判断结果以及存储时长,从4种待存储设备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
在步骤S130之后,执行步骤S140: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
上述步骤S140的实施方式包括:目标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将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相应的存储空间。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根据待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对存储节点进行存储空间和存储并发性能的综合管理,将待接入信源动态的调配到利用率较低的存储设备进行存储,对存储资源进行综合调配分配,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包括: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
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例如:获取信源信息,根据信源信息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再根据信源存储时长查找并确定符合该信源存储要求的目标存储设备,即:先进行待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和信源存储时长的长短,再对存储设备进行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
具体例如,获取待接入信源信息,若判断待接入信源信息为新接入信源,且该待接入信源存储时长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则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目标储存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获取信源信息,根据信源信息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并且根据信源存储时长查找符合该信源存储要求的存储设备,将其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存储时长较长的存储到存储性能较低,存储空间充足的点位,存储时长较短的存储到存储性能较高,存储空间量较低的点位,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包括: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例如:获取信源信息,根据信源信息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若为新接入信源,根据存储设备参数查找符合新信源存储的两种存储设备,再根据新信源的存储时长,从上述两种存储设备中确定目标存储设备;若为已接入信源,同样查找符合已接入信源的两种设备并从中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即:先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对应查找符合两种信源相应的两种存储设备,再判断信源存储时长的长短,再在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已对应的两种存储设备中根据信源存储时长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判断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者已接入信源,只需要查找符合新接入信源或已接入信源存储要求的两种存储设备,再根据存储时长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在动态调度存储资源,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减少了查找的过程,从而提高存储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包括:根据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目标储存设备。
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例如:根据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出4种待存储设备,再根据待接入信源的新旧判断结果以及存储时长,从4种待存储设备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即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较长、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较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较长以及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较短4种情况对应的4种待存储设备;获取待接入信源,根据待接入信源的新旧判断结果和存储时长,从4种待存储设备中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判断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或者已接入信源,查找出4种具备存储条件的存储设备,再根据存储时长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该方法可以在信源存储之前即将4种存储设备查找出,作为备用存储设备,有信源接入时直接根据信源新旧的判断结果和存储时长存储至相应的存储空间,一定程度上减少实时查询的时间,从而提高存储的效率。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待接入信源信息还包括信源识别码;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包括:通过信源识别码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
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例如:待接入信源信息还包括信源识别码,通过存储管理平台获取到待接入信源的识别码;存储平台根据待接入信源所携带的识别码,对待接入信源进行识别,判断是否为原有已经开通存储空间的信源,若是,则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若否,则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由此,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识别码进行待接入信源新旧的判断,根据待接入信源的新旧以及其他参数选择合适的存储空间。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之后,方法还包括:根据待接入信源信息,更新存储设备的存储设备参数。
上述步骤的实施方式例如: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将待接入信源存入存储空间后,对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参数包括存储性能路数信息和存储空间剩余量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了下一次存储信源时,获取到的设备参数是最新状态的。具体例如,获取到待接入信源,若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且该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间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则查找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大的目标存储设备,将待接入信源存入目标存储设备内后,所述目标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剩余量会进行相应的扣减,并且更新所述目标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数据。下一次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时,获取到的是更新后的存储设备参数。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将信源存入存储空间后,对存储设备中的存储参数包括存储性能路数信息和存储空间信息进行更新,保证了下一次存入信源时,获取到的设备参数是最新状态的。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中,第一预设存储时长和第二预设存储时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调节第一预设存储时长和第二预设存储时长,从而实现根据实际需求动态调度存储资源。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若待接入信源为视频数据,则获取视频数据的参数,参数包括所述视频数据的码率和存储时长;根据视频数据的参数,通过计算获得存储所述视频所需的存储空间;将所述视频数据存储至具有相同的存储空间的存储设备。
在上述的实现过程中,通过视频数据的码率和存储时长计算存储空间,将其存储至相应大小的存储空间。基于分布式存储管理调度方法,将信源存储动态调度到利用率较低的分布式存储空间进行存储,避免视频数据在固定的存储节点进行存储,引起的存储空间和存储性能路数其中一个达到瓶颈,就无法接入信源,从而导致存储资源的浪费,通过分布式存储空间管理调度,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请参见图2示出的本申请第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管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获取待接入信源,判断待接入信源是否为新接入信源,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继续判断待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将其确定为目标存储设备,目标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待接入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
获取待接入信源,判断待接入信源是否为新接入信源,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继续判断待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否,则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将其确定为目标存储设备,目标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待接入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
获取待接入信源,判断待接入信源是否为新接入信源,若待接入信源不为新接入信源,则为已接入信源,将已接入信源进行存储动态调度,再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并将其确定为目标存储设备,目标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待接入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
获取待接入信源,判断待接入信源是否为新接入信源,若待接入信源不为新接入信源,则为已接入信源,将已接入信源进行存储动态调度,若否,则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并将其确定为目标存储设备,目标存储设备开通存储空间,待接入信源存储至目标存储设备。
利用分布式存储管理平台,对分布式存储节点进行存储空间和存储并发性能的综合管理,根据存储资源的接入情况和存储情况,对存储资源进行综合调配分配,并且利用分布式存储管理平台,对多个异地存储节点进行管理调度,提高存储空间的资源利用率。
请参见图3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管理装置200,包括:
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信息;其中,待接入信源信息包括信源存储时长;
判断模块220,用于判断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
查找模块230,用于根据判断结果、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其中,存储设备参数包括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以及
存储模块240,用于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
应理解的是,该装置与上述的存储管理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装置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
请参见图4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300,包括:处理器310和存储器320,存储器320存储有处理器310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310执行时执行如上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的方法。
其中,存储介质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的描述,仅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存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将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信息;其中,所述待接入信源信息包括信源存储时长;
判断所述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
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所述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其中,所述存储设备参数包括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以及
将所述待接入信源存储至所述目标存储设备;
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所述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通过第一种方法实现,所述第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若所述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所述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
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若所述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所述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
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或者,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所述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通过第二种方法实现,所述第二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若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
判断所述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若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
判断所述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所述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或者,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所述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通过第三种方法实现,所述第三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一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二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三存储设备,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作为第四存储设备;
若所述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所述第一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所述第二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若所述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则将所述第三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若否,则将所述第四存储设备确定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待接入信源信息还包括信源识别码;
所述判断所述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包括:通过所述信源识别码判断所述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待接入信源信息,更新所述存储设备的存储设备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存储时长和所述第二预设存储时长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
5.一种存储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接入信源以及待接入信源信息;其中,所述待接入信源信息包括信源存储时长;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或新接入信源,生成接入信源的新旧的判断结果;
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判断结果、所述信源存储时长、以及存储设备参数查找并确定目标存储设备;其中,所述存储设备参数包括所述存储设备存储性能路数和存储空间剩余量;以及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待接入信源存储至存储设备;
所述查找模块,还用于若所述待接入信源为新接入信源,则判断所述新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小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与存储空间剩余量比值大于预设比值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若所述待接入信源为已接入信源,则判断所述已接入信源存储时长是否大于第二预设存储时长;若是,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空间剩余量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若否,查找存储设备参数中存储性能路数最多的存储设备,并确定该存储设备为所述目标储存设备。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1598934.6A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655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934.6A CN114265559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98934.6A CN114265559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559A CN114265559A (zh) 2022-04-01
CN114265559B true CN114265559B (zh) 2024-02-09

Family

ID=8082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98934.6A Active CN114265559B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555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8526A (zh) * 2014-03-31 2014-06-04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芯片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5260270A (zh) * 2015-11-11 2016-01-20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lash存储空间的动态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7122133A (zh) * 2017-04-24 2017-09-01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109886A (zh) * 2018-02-01 2019-08-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文件存储方法及分布式文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38526A (zh) * 2014-03-31 2014-06-04 广州华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存储芯片数据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5260270A (zh) * 2015-11-11 2016-01-20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lash存储空间的动态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7122133A (zh) * 2017-04-24 2017-09-01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0109886A (zh) * 2018-02-01 2019-08-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文件存储方法及分布式文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5559A (zh)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6673B2 (en) Data writing and re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loud storage system
US20150317246A1 (en) Memory Recla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379834B2 (en) Tenant allocation in multi-tenant software applications
CN110244901B (zh) 任务分配方法及装置、分布式存储系统
CN113867959A (zh) 一种训练任务资源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2851810A1 (en) Management of a memory
CN105786539B (zh) 一种文件下载方法及装置
CN106649654A (zh) 一种数据更新的方法和装置
CN112214288B (zh) 基于Kubernetes集群的Pod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3886069A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98507B (zh) 一种dhcp地址分配记忆的方法与系统
CN115827162A (zh) 一种智能化处理镜像仓库数据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0955441B (zh) 一种算法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927119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0449B (zh) 缓存空间的释放方法、释放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09710B (zh) 一种安卓系统开机速度控制方法、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65559B (zh) 一种存储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0944B (zh) 一种应用权限的启动方法、设备及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91033B (zh) 网络资源处理方法、装置、网关、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CN106888244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515376A (zh)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60142102A (ko) 분산 스트림 처리 서비스 병합 방법 및 장치
CN113032188A (zh) 确定主服务器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338752B (zh) 容器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1124594B (zh) 容器运行方法、装置、异构gpu服务器及容器集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