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63536B -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63536B
CN114263536B CN202210202634.XA CN202210202634A CN114263536B CN 114263536 B CN114263536 B CN 114263536B CN 202210202634 A CN202210202634 A CN 202210202634A CN 114263536 B CN114263536 B CN 114263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pressure
coefficient
determining
engine
pressur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026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63536A (zh
Inventor
窦站成
安宁
王新校
李俊琦
董卫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20263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63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63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3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63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63536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79475 priority patent/WO202316558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9/00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 F02D9/04Controlling engines by throttling air or fuel-and-air induction conduits or exhaust conduits concerning exhaust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ined Control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首先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然后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并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其中,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均是利用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的;最后利用第一脉冲压力值和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进而得到准确的放气阀的放气量。

Description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的放气阀是按照脉冲形态进行排气的,由于在排气过程中脉冲压力会不断冲击放气阀,使得工作状态下放气阀的开度值出现不断变化的现象,进而造成放气阀的放气量也不断的变化。目前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方式是通过发动机中排气管上安装的排气压力传感器确定的,但是根据排气压力传感器只能采集到稳态的压力,利用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稳态压力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是不准确的,因此需要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进而可以得到准确的放气阀的放气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从而可以得到准确的放气阀的放气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
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并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均是利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的;
利用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根据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确定放气阀中放气量来说,本申请通过分别利用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对压力值进行修正,以便于修正后根据第一脉冲压力值和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一脉冲压力系数;
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二脉冲压力系数。
本申请通过结合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得到准确的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第二脉冲压力系数,进而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可选的,所述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包括:
将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
通过按照指定计算规则对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第一脉冲压力值,进而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可选的,所述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包括:
将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减得到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
通过按照指定计算规则对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进行计算,可以得到准确的第二脉冲压力值,进而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可选的,所述利用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并利用预先构建的放气阀的开度值与放气量系数之间的第三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
基于所述放气量系数和指定计算规则,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通过利用第三脉冲压力值准确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进而得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最终确定准确的放气阀的放气量。
第二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并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均是利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的;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一脉冲压力系数;
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二脉冲压力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中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中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减得到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并利用预先构建的放气阀的开度值与放气量系数之间的第三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
基于所述放气量系数和指定计算规则,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第三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中提供的任一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中提供的任一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第一方面中提供的任一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介绍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放气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放气阀按照脉冲形态排气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脉冲压力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部分硬件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脉冲压力Ppulse正弦波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放气阀的开度值和放气量系数之间的第三关联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所述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现有技术中,图1示出了放气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通过利用放气阀的阀片执行机构控制旁通孔的大小,进而控制放气量从旁通孔的旁通通道中流出。如图2所示,发动机的放气阀是按照脉冲形态进行排气的,由于在排气过程中图3所示的脉冲压力会不断冲击放气阀,使得工作状态下放气阀的开度值出现不断变化的现象,进而造成放气阀的放气量也不断的变化。目前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方式是通过发动机中排气管上安装的排气压力传感器确定的,但是根据排气压力传感器只能采集到稳态的压力,利用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到的稳态压力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是不准确的,因此需要考虑图2所示的排气脉冲形态对放气阀放气过程的影响,进而可以得到准确的放气阀的放气量。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将大气送入压气机后,继续将输出的具有压后压力的大气经过中冷处理,然后送入进气歧管中,其中进气歧管中安装有检测进气压力的温度传感器。再继续将大气送入六个气缸中,经过气缸对气体的处理,将气缸输出的总废气量送入排气管中,这里排气管中安装有排气压力传感器,排气管将第一部分废气通过旁通孔传输给后处理,将总废气量中除第一部分废气之外的第二部分废气传输给涡轮。当旁通孔中的放气量不准确时,还会影响涡轮的做功,因此需要准确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S501,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
S502,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并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其中,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均是利用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的。
其中,利用排气脉冲形态对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稳态压力值进行修正之前,首先需要构建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第二关联关系。具体的,由于每个时刻下的排气脉冲压力值均具有对应的压力波峰值和压力波谷值,同时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稳态压力值用P表示,例如在时刻1对应的工况下,排气脉冲压力值对应的压力波峰值为A,以及压力波谷值为B,那么脉冲峰值系数C_pulse=(A-P)/P,脉冲波谷系数C_Trough=(P-B)/P,在时刻2对应的工况下,排气脉冲压力值对应的压力波峰值为C,以及压力波谷值为D,那么脉冲峰值系数C_pulse=(C-P)/P,脉冲波谷系数C_Trough=(P-D)/P,因此脉冲峰值系数C_pulse作为脉冲压力系数时,再基于对应的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构建得到第一关联关系。同样的,脉冲波谷系数C_Trough作为脉冲压力系数时,再基于对应的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构建得到第二关联关系。
在确定第一关联关系后,利用第一关联关系确定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最大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将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相乘后,与压力值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定为第一脉冲压力值。此时,第一脉冲压力值为脉冲压力波峰值P_peak。在确定第二关联关系后,利用第二关联关系确定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最小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将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压力值相乘后,与压力值相减得到的结果确定为第二脉冲压力值。此时,第二脉冲压力值为脉冲压力波谷值P_tough。
S503,利用第一脉冲压力值和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接下来先介绍利用第一脉冲压力值和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的过程。例如,假设图4中的六个气缸排气侧的压力随着排气门的开启与关闭以图6中的曲线1(脉冲压力形式)表示,并且图6中的虚线2表示为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稳态压力值P。除上述描述的第一脉冲压力值(脉冲压力波峰值P_peak,即图6中的虚线3)和第二脉冲压力值(脉冲压力波谷值P_tough,即图6中的虚线4)之外,还需要获取气缸的排气门开启持续期Valve_timing_C(常数)、发动机气缸的数量Cyl_num以及曲轴转角。这里Cyl_num可以决定脉冲压力波重复的次数。利用曲轴转角和发动机气缸的数量Cyl_num计算得到发火间隔Angel_Firing。例如,由图2可知曲轴转角为720度,那么Angel_Firing为720/Cyl_num度。根据上述多个参数可以计算得到图6中曲线1表示的脉冲压力Ppulse正弦波的函数表达式。也即基于脉冲压力Ppulse正弦波的函数表达式、曲轴转角可以得到第三脉冲压力值。
在确定第三脉冲压力值后,继续介绍放气阀的开度值确定过程:由图4可知,首先基于大气的进气量和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排气管中的总废气量M_exh,利用预先设置的后处理气体量和压差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总废气量M_exh对应的压差X,然后将压差X与环境压力值加和得到后处理的背压P_exh。再基于压后压力,环境压力值P_am,脉冲压力Ppulse,后处理的背压P_exh,放气阀弹簧刚度k(常数),旁通孔面积A(常数),弹簧预紧力F(常数),放气阀顶部膜片面积S1(常数),压端力臂L1(常数),涡轮端力臂L2(常数),放气阀初始安装角度α等参数,计算得到放气阀的开度值。在此仅是举例说明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的一种计算方式,本申请并不限定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的具体计算方式,可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
在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后,接下来继续介绍放气阀的放气量确定过程:如图7所示,利用预先设置的放气阀的开度值和放气量系数之间的第三关联关系,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CD。然后基于放气量系数CD,脉冲压力Ppulse,后处理的背压P_exh,旁通孔面积A,废气膨胀系数修正Corr,排气温度T,气体密度ρ和气体常数Rg(一般为287数值),按照下述公式一和公式二计算出放气量M_egr。
Figure 84545DEST_PATH_IMAGE001
公式一
Figure 549156DEST_PATH_IMAGE002
公式二
因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只根据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确定放气阀中放气量来说,本申请通过分别利用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对压力值进行修正,以便于修正后根据第一脉冲压力值和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可以更准确的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图8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并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均是利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的;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可选的,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一脉冲压力系数;
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二脉冲压力系数。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中基于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一脉冲压力值,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中基于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确定第二脉冲压力值,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减得到的结果确定为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
可选的,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并利用预先构建的放气阀的开度值与放气量系数之间的第三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
基于所述放气量系数和指定计算规则,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
下面参照图9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图9显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9所示,电子设备以通用电子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的总线。
总线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
存储器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的程序/实用工具,这样的程序模块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电子设备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电子设备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进行。并且,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通过总线与用于电子设备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上述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提供的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的任一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文本相似度确定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端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电子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电子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电子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
将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定为第一脉冲压力值;并将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减得到的结果,确定为第二脉冲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均是利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的;
利用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
根据所述放气量系数和指定计算规则,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一脉冲压力系数;
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二脉冲压力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包括:
基于所述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并利用预先构建的放气阀的开度值与放气量系数之间的第三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
4.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动机的排气压力传感器采集的压力值;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将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加得到的结果,确定为第一脉冲压力值;并将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压力值相乘后,与所述压力值相减得到的结果,确定为第二脉冲压力值;其中,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均是利用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确定的;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脉冲压力值和所述第二脉冲压力值得到的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再根据所述放气量系数和指定计算规则,确定放气阀的放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一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一脉冲压力系数;
所述第二脉冲压力系数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利用预先构建的脉冲压力系数与发动机的转速、发动机的喷油量之间的第二关联关系,确定所述发动机的转速、所述发动机的喷油量对应的脉冲压力系数为第二脉冲压力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第三脉冲压力值,确定放气阀的开度值;并利用预先构建的放气阀的开度值与放气量系数之间的第三关联关系,确定所述放气阀的开度值对应的放气量系数。
CN202210202634.XA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263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2634.XA CN114263536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CT/CN2023/079475 WO2023165589A1 (zh) 2022-03-03 2023-03-03 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202634.XA CN114263536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3536A CN114263536A (zh) 2022-04-01
CN114263536B true CN114263536B (zh) 2022-07-19

Family

ID=808339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02634.XA Active CN114263536B (zh) 2022-03-03 2022-03-03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63536B (zh)
WO (1) WO20231655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3536B (zh) * 2022-03-03 2022-07-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4810400B (zh) * 2022-05-10 2023-04-1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喷油量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288865B (zh) * 2022-08-10 2024-01-1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egr流量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5185A1 (fr) * 2013-02-18 2014-08-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e la pression de gaz d'echappement en amont du turbocompresseur et du debit traversant sa turbine
CN109630257A (zh) * 2018-12-12 2019-04-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废气旁通阀控制方法及结构
CN109723541A (zh) * 2018-12-28 2019-05-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放气阀放气特性自学习方法和装置
WO2019123978A1 (ja) * 2017-12-22 2019-06-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の制御方法
CN110735710A (zh) * 2019-11-04 2020-01-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353434A1 (de) * 2003-11-15 2005-06-16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und Steuergerät zur Bildung einer Einspritzimpulsbreite
JP5447334B2 (ja) * 2010-10-25 2014-03-1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排気還流装置の異常検出装置
CN102278194A (zh) * 2011-07-07 2011-12-14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带有脉冲调宽阀的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系统及控制增压压力的方法
JP6070667B2 (ja) * 2014-09-30 2017-0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過給システム
CN114263536B (zh) * 2022-03-03 2022-07-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25185A1 (fr) * 2013-02-18 2014-08-2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de determination de la pression de gaz d'echappement en amont du turbocompresseur et du debit traversant sa turbine
WO2019123978A1 (ja) * 2017-12-22 2019-06-27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内燃機関の制御方法
CN109630257A (zh) * 2018-12-12 2019-04-16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废气旁通阀控制方法及结构
CN109723541A (zh) * 2018-12-28 2019-05-07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放气阀放气特性自学习方法和装置
CN110735710A (zh) * 2019-11-04 2020-01-3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废气涡轮增压器的压力控制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63536A (zh) 2022-04-01
WO2023165589A1 (zh) 2023-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63536B (zh) 一种放气阀中放气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7593804B2 (en) Fixed-point virtual sensor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8478506B2 (en) Virtual sensor based engin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7917333B2 (en) Virtual sensor network (VSN) base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6882929B2 (en) NOx emission-control system using a virtual sensor
US2008015481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virtual sensors
JP4361582B2 (ja) ガスタービンの性能診断方法及び性能診断システム
US7542879B2 (en) Virtual sensor based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US7505949B2 (en) Process model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897737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tending physical sensor range using virtual sensors
US8793004B2 (en) Virtual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output parameters
EP2574763A1 (en) NOx emission estimati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JP2010530179A (ja) 仮想センサ・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1949312A1 (en) Process model based virtual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US20090300422A1 (en)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virtual sensors
CN110618610A (zh) 基于LSTM深度学习的燃机NOx超标预警方法与装置
CN114320629B (zh) 一种阀门开度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83039B (zh) 一种发动机排气系统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599870A (zh) 使用神经网络的虚拟涡轮增压器速度传感器的系统和方法
JP2016006317A (ja) 内燃機関の制御装置
Ma et al. Multi-stage axial flow compressors characteristics estimation based on system identification
CN112733880A (zh) 一种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EP1798403A1 (fr) Procédé d'estimation de température de gaz d'échappement avant turbine
CN114635794B (zh) 一种燃烧情况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6147928B (zh) 航空发动机热射流装置的健康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