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8062A -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8062A
CN114258062A CN202011024204.0A CN202011024204A CN114258062A CN 114258062 A CN114258062 A CN 114258062A CN 202011024204 A CN202011024204 A CN 202011024204A CN 114258062 A CN114258062 A CN 1142580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operator
mnc
determining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2420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8062B (zh
Inventor
陈欣伟
周俊
刘克清
张思为
苏国庆
柏杨
周明华
陆轶凡
孟庆明
刘嘉麟
蒋巍
陈玮健
靳侃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Group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2420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80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80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80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确定所述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本申请实施例提高了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的无线网络覆盖存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和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等多个制式,并且移动、电信、联通三个运营商都进行了LTE网络的建设。
由于LTE网络的技术优势,用户在使用无线网络时如果占用到LTE网络,其业务速率相对于占用到其他网络制式会大幅提高。因此,用户在LTE网络驻留时长越长,说明LTE网络覆盖越连续,用户感知越好。而如果用户在使用数据业务时占用的是GSM网络或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网络则速率会下降,影响使用;当用户占用WCDMA网络时,数据业务速率在GSM和LTE之间。针对上述各种情况,各运营商不同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也反映了其网络建设情况。
基于此,目前需要一种准确的计算不同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以准确的计算不同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包括:
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确定所述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
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可选地,所述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第一MNC,并检测所述第一MNC是否存在于预先设置的MNC与运营商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其中所述第一MNC包括从终端所发送的测量消息中获取的MNC和/或从终端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所获取的MNC;
当检测到不存在所述第一MNC时,根据预先从终端的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当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MNC且所述第一MNC不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当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MNC且所述第一MNC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根据所述第一MNC或根据所述第一MNC和所述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可选地,所述根据预先从终端的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二MNC所对应的第一运营商;
其中,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长期演进LTE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MNC或根据所述第一MNC和所述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MNC所对应的第二运营商;
其中,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LTE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GSM时,获取与所述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当与所述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可选地,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网络制式未发生变化且所述第一MNC发生变化时,若检测到变化后的第一MNC不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若检测到变化后的第一MNC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或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和所述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可选地,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网络制式发生变化时,检测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是否对应单一的运营商;其中,
当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计算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当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MNC确定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计算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可选地,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数据中出现业务结束标签时,停止计算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占网时长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确定所述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通过在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业务数据确定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并当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直接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当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目标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目标运营商的该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实现了统一的记录网络制式的时长开始时间,并根据目标MNC判断运营商且记录不同运营商网络制式的占用情况,提高了不同运营商不同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所使用的网络制式不属于当前使用的运营商时导致的当前使用的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占网时长虚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占网时长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占网时长确定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占网时长确定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在计算用户各制式网络的占网时长时主要是通过收集到的用户手机和无线网络之间交互的数据进行计算,具体是将目标运营商信息与手机实际采集到的数据中的网络制式信息进行匹配。如果目标运营商为移动,由于移动运营商建设的网络包括GSM、TD-SCDMA和LTE等,那么如果手机第一次采集到的网络制式数据是这三种制式中的一个,且后面采集到的网络制式数据没有发生变化,那么就一直认为手机占用是这个制式,直到手机采集到的网络制式发生了变化,从第一次采集到的网络制式时间点开始到网络制式发生变化的时间点之间就是移动GSM、移动TD-SCDMA或移动LTE网络的占网时长;如果采集到单位网络制式不属于移动运营范围,如WCDMA、CDMA,则认为占用的是联通WCDMA网络或电信CDMA网络;同理如果目标运营商是联通,联通的网络制式包括GSM、WCDMA和LTE,如果手机采集到的网络制式数据是这三种制式中的一个,直到网络制式发生变化,那么采集到网络制式的时间点到网络制式发生变化的时间点就认为手机占用的是联通GSM、联通WCDMA或联通LTE;电信CDMA、电信EVDO、电信LTE的占网时长的计算也是如此。利用移动LTE占网时长,联通LTE占网时长、电信LTE占网时长数据就可以看出在相同时间同一个区域内,哪家运营商的LTE网络建设较好。
而在上述方案中存在如下缺陷:
其一,上述方案主要适用于LTE早期推广的终端,即定制终端,这些终端只能锁定某一个运营商频段或制式,不具备搜索其他运营商制式及频段的能力。例如:移动定制机型只支持占用移动GSM、TD-SCDMA、LTE制式及移动获得运营拍照的频段。以LTE占网时长为例,现有方法从移动定制终端中采集到的数据只要是LTE制式直接判断占用的是移动LTE网络,而没有移动覆盖的时候就没有LTE、GSM、TD-SCDMA任一制式数据出现。但是随着终端芯片处理能力、硬件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终端成为“全网通”终端,不仅可以使用国内各个制式各个频段的网络,甚至可以使用国外多个制式的网络和频段。这样即使是终端脱离了所使用的某个运营商的LTE网络,也会有LTE制式数据出现,但这个LTE制式的数据不属于当前使用运营商,而是其他运营商的,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实际是无法使用LTE网络服务,此时现有算法会造成运营商的LTE占网时长“虚高”。
其二,占网时长需要记录某个具体时间和区域范围,而终端只要开机就会存储手机与网络的交互信息,现有方法没有对目标时间和范围进行限制,这会造成在终端未及时关机的情况下,记录冗余的占网时长数据。
综上,上述占网时长计算方式虽然能够计算得到占网时长,但是存在占网时长计算不准确的问题。
针对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以提高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占网时长确定方法的步骤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业务数据确定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可以检测终端与网络侧交互的业务数据中是否有业务开始标签,若有业务开始标签则可以将该业务开始标签的出现时间记录为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确定开始时间;当然若没有业务开始标签则不进行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间的计算,即不记录该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间的确定开始时间。
此外,在根据业务数据确定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时,可以从业务数据中获取网络制式信息。
这样通过统一的记录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的开始时间,将网络占用时长的开始时间进行对齐,提高了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此外,避免了终端只要开机就会存储终端与网络的交互信息导致的在终端未及时关机的情况下,记录冗余的占网时长数据的问题,提高了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网络制式可以包括TD-SCDMA(简称TDS)、WCDMA、CDMA、GSM或LTE等制式,当然在此并不具体限定网络制式的具体内容。
步骤102:当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可以先检测网络制式是否对应单一的运营商,即该网络制式是否仅存在于单一的运营商中,若该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即仅存在于单一的运营商中,此时可以直接基于该网络制式确定该网络制式所属的运营商,则可以直接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例如,若网络制式为TDS、WCDMA、EVDO或CDMA等只在一个运营商存在的网络制式时,则无需判断目标移动网络号码(简称MNC),可以直接将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记录到相应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内。
步骤103:当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若检测到该网络制式存在于至少两个运营商中,即该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此时不能直接基于该网络制式确定该网络制式所属的运营商,则需要根据所预先获取的目标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然后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该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例如,若网络制式为LTE或GSM等存在于移动、联通以及电信等多个运营商的制式时,则可以基于目标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将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记录到属于该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内,从而实现了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实际运营商,避免了即使终端脱离了所使用的某个运营商的网络制式,也会有该网络制式数据出现,但这个网络制式的数据不属于当前使用运营商而是属于其他运营商时,终端实际无法使用该网络服务导致的终端所使用的运营商的该网络制式占网时长虚高的问题,提高了运营商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间的计算准确性。
这样,本实施例在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从业务数据中获取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并当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直接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当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目标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目标运营商的该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实现了基于业务开始标签统一的记录网络制式的时长开始时间,并根据目标MNC判断运营商且记录不同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用情况,提高了不同运营商不同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终端所使用的网络制式不属于当前使用的运营商时导致的当前使用的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占网时长虚高的问题。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到业务数据中出现业务结束标签时,停止计算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这样统一了占网时长的结束时间,实现了网络占网时长的记录对齐,提高了网络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
此外,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当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时,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检测是否存在第一MNC,并检测第一MNC是否存在于预先设置的MNC与运营商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第一MNC包括从终端所发送的测量消息中获取的MNC和/或从终端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所获取的MNC。
本实施例可以检测是否存在第一MNC,从而能够基于第一MNC确定终端在与网络交互中网络制式实际所属的运营商。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的,第一MNC可以包括从终端所发送的测量消息中获取的MNC和从终端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所获取的MNC。具体的,由于终端测量数据中的MNC出现频率很低,以LTE网络为例,经常出现终端在从本运营商LTE网络脱网后,搜索到了其他运营商的SIB1、SIB3或SIB4等系统消息,然后又重选到本运营商LTE网络过程中,终端测量数据都不会出现MNC消息,且网络制式仍然是LTE。此时如果不判断从SIB1、SIB3或SIB4中解析获得的MNC,则会漏记脱网时间,造成该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占网时长虚高。这样,第一MNC优选包括从终端所发送的测量消息中获取MNC和从终端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所获取MNC,能够较大程度的避免运营商占网时长虚高的问题。
当然,本步骤还需要检测第一MNC是否存在于预先设置的MNC与运营商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即检测该第一MNC是否为未知的MNC,从而进一步确定是否能够根据该第一MNC确定终端在与网络交互中网络制式实际所属的运营商。
具体的,系统消息可以为SIB1、SIB3或SIB4。
此外,MNC与运营商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2701647190000091
Figure BDA0002701647190000101
步骤B:当检测到不存在第一MNC时,根据预先从终端的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具体的,当检测到不存在第一MNC时,可以直接根据从终端的移动用户识别码(简称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其中,在根据预先从终端的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时,可以根据对应关系表确定与第二MNC所对应的第一运营商;此时,
当第一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当第一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当第一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网络制式为LTE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当第一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网络制式为GSM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具体的,若不存在第一MNC,则可以根据从IMSI中读取的第二MNC判断目标运营商。此时基于上述的对应关系表,若第二MNC对应移动运营商,则目标运营商为移动,即网络制式属于移动网络制式,例如若网络制式为LTE或GSM,则属于移动LTE或移动GSM;若第二MNC对应联通运营商,则目标运营商为联通,即网络制式属于联通网络制式,例如若网络制式为LTE或GSM,则属于联通LTE或联通GSM;若第二MNC对应电信运营商,若网络制式为LTE,则目标运营商为电信,即LTE属于电信LTE;若第二MNC对应电信运营商,若网络制式为GSM,则目标运营商为移动,即将GSM计入移动GSM中。
步骤C:当检测到存在第一MNC且第一MNC不存在于对应关系表中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具体的,若检测到存在第一MNC,即能够从测量消息中获取MNC和/或从系统消息中获取MNC,且第一MNC不存在于对应关系表中时,即第一MNC为未知MNC时,可以直接将目标运营商确定为移动运营商,从而避免了无效数据的产生。
步骤D:当检测到存在第一MNC且第一MNC存在于对应关系表中时,根据第一MNC或根据第一MNC和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具体的,若检测到存在第一MNC且第一MNC存在于对应关系表中,即能够从测量消息中获取MNC和/或从系统消息中获取MNC,且该第一MNC能够从对应关系表中查询到,则直接根据第一MNC,或综合根据第一MNC和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从而保证了所确定的目标运营商的准确性。
其中,根据第一MNC或根据第一MNC和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时,可以根据对应关系表确定与第一MNC所对应的第二运营商;此时,
当第二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当第二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当第二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网络制式为LTE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当第二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网络制式为GSM时,获取与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当与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具体的,基于上述的对应关系表,若第一MNC对应移动运营商,则说明终端在与网络交互中网络制式实际所属的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即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即网络制式属于移动网络制式,例如若网络制式为LTE或GSM,则属于移动LTE或移动GSM,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计入移动LTE或移动GSM的占网时长中;若第一MNC对应联通运营商,则目标运营商为联通,即网络制式属于联通网络制式,例如若网络制式为LTE或GSM,则属于联通LTE或联通GSM,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计入联通LTE或联通GSM的占网时长中;若第一MNC对应电信运营商,若网络制式为LTE,则目标运营商为电信,即LTE属于电信LTE;若第一MNC对应电信运营商,且网络制式为GSM,则根据从IMSI中读取的第二MNC信息判断运营商,若第二MNC对应电信运营商,则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即将GSM计入移动GSM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目标MNC包括第一MNC和/或第二MNC。
本实施例当无法从测量消息或系统消息中获取MNC时,能够结合从IMSI信息中获取的MNC判断运营商,当能够从测量消息或系统消息中获取MNC时,能够根据第一MNC或根据第一MNC和从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综合判断运营商,实现了能够得到多种网络状态下的不同运营商网络制式的精确的占网时长指标,使得在终端脱离其所使用的运营商后,不会出现与网络交互数据丢失的问题,而是在继续扫描到其他运营商的网络且呈现出已经占用网络的假象时,能够对网络制式实际所属的运营商进行判断,避免了一开始所脱离的运营商的占网时长虚高的问题,提高了终端占用网络时长的计算准确性。
另外,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若网络制式、第一MNC或第二MNC发生变化,还可以判断是哪个优先发生变化,并根据发生变化的顺序确定占网时长,具体的包括下述任意一种情况:
其一,当检测到网络制式未发生变化且第一MNC发生变化时,若检测到第一MNC不存在于对应关系表中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若检测到第一MNC存在于对应关系表中时,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或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和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在本步骤中,具体的,当检测到网络制式未发生变化,但第一MNC发生变化时,若变化后的第一MNC不存在于上述的对应关系表中,即变化后的第一MNC为未知的MNC,则直接将网络制式确定为属于移动的网络制式;若变化后的第一MNC存在于对应关系表中,则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或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和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此时可以根据上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变化后的第一MNC所对应的第三运营商;其中,当第三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当第三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当第三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网络制式为LTE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当第三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网络制式为GSM时,获取与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当与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时,确定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例如,若网络制式一直为LTE,且第一MNC发生变化,则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所对应的运营商确定网络制式为电信LTE、联通LTE或移动LTE,若变化后的第一MNC不属于对应关系表,则记录为移动LTE。若网络制式一直为GSM,且第一MNC发生变化,则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所对应的运营商确定网络制式为联通GSM或移动GSM,若变化后的第一MNC不属于对应关系表或为电信MNC,则记录为移动GSM。
其二,当检测到网络制式发生变化时,检测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是否对应单一的运营商;其中,当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计算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当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MNC确定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计算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即当网络制式发生变化后,当然从IMSI所获取的第二MNC未发生变化,则重新进入确定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的步骤,然后根据发生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所对应的运营商情况,重新计算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此时,若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则计算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若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则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MNC确定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计算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这样,本实施例当LTE或GSM等网络制式没有变化,但是第一MNC信息发生变化时,则根据第一MNC与运营商的对应关系判断该网络制式所属运营商;当第二MNC没有发生变化,但网络制式发生变化时,则根据变化后的网络制式进行占网时长的计算,实现了在不同网络制式状态下,根据目标MNC和网络制式的变化条件分析占网时长的过程。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具体说明。
参见图2,本申请具体包括如下流程:
首先检测业务数据中是否存在业务开始标签,如果存在则将该业务开始标签出现时间记录为占网时长的确定开始时间,若没有业务开始标签则不记录开始时间点,直到出现业务开始标签开始。
然后,由于能够反映网络制式的数据的出现频次高于MNC的出现频次,因此本申请首先判断网络制式。此时:
若网络制式为TDS、WCDMA、EVDO或CDMA等对应单一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则无需判断目标MNC,直接将其占用时间记录到相应制式的占网时长内。具体的,若网络制式为WCDMA,则启动WCDMA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若网络制式为CDMA,则启动CDMA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若网络制式为EVDO,则启动EVDO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若网络制式为TDS,则启动TDS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
若网络制式为LTE或GSM等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的网络制式,则根据目标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此时检测是否存在第一MNC,第一MNC包括从终端所发送的测量消息中获取的MNC和/或从终端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所获取的MNC。
若无第一MNC或第一MNC不在预先设置的MNC与运营商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则根据从终端IMSI中读取的第二MNC确定网络制式所属的运营商。此时若第二MNC对应移动运营商,则为移动LTE或移动GSM,启动移动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若第二MNC对应联通运营商,则为联通LTE或联通GSM,启动联通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若第二MNC对应电信运营商,则为电信LTE,启动电信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在GSM网络制式下则记录为移动GSM。
若存在第一MNC,且第一MNC对应移动运营商,则为移动LTE或移动GSM,启动移动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若第一MNC对应联通运营商,则为联通LTE或联通GSM,启动联通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若第一MNC对应电信运营商,则为电信LTE,启动电信计时器,停止其他网络计时器,在GSM网络制式下则记录为移动GSM。
再然后,若网络制式或目标MNC发生变化,则根据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或变化后的目标MNC通过上述过程重新确定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最后,当业务数据出现业务结束标签时,则停止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计算。
这样,本申请利用开始业务标签与结束业务标签作为归一化计算占网时长的标尺,统一了占网时长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此外当无法从网络获取第一MNC或第一MNC信息无效时,结合终端IMSI信息中的第二MNC信息判断运营商,当LTE/GSM网络制式没有变化但是第一MNC信息发生变化,则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与运营商的对应关系判断该网络制式实际所属的运营商,当第二MNC没有发生变化但网络制式发生变化时,计算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实现了在不同网络制式状态下,根据包括第一MNC和第二MNC的目标MNC和网络制式的变化条件分析占网时长的过程。这样,统一的记录了占网时长开始及结束的时间,根据网络制式和网络制式的变化情况利用第一MNC和/或第二MNC判断运营商并及时记录不同运营商网络制式的占用情况,提高了不同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的计算准确性,使得能够得到精确的占网时长指标;此外,同时采用移动、电信、联通三个运营商在同一区域下同步获取占网时长数据,可以清晰的对比不同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和覆盖情况。
此外,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占网时长确定装置的模块框图,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301,用于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确定所述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
第一确定模块302,用于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第二确定模块303,用于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相同步骤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另外,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4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420、存储器(memory)430和通信总线440,其中,处理器410,通信接口420,存储器430通过通信总线4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410可以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30上并可在处理器4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下述步骤:
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确定所述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
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并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确定所述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
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所述目标运营商的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第一MNC,并检测所述第一MNC是否存在于预先设置的MNC与运营商之间的对应关系表中,其中所述第一MNC包括从终端所发送的测量消息中获取的MNC和/或从终端所发送的系统消息中所获取的MNC;
当检测到不存在所述第一MNC时,根据预先从终端的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当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MNC且所述第一MNC不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当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MNC且所述第一MNC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根据所述第一MNC或根据所述第一MNC和所述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先从终端的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中获取的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二MNC所对应的第一运营商;
其中,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长期演进LTE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当所述第一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MNC或根据所述第一MNC和所述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包括: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表确定与所述第一MNC所对应的第二运营商;
其中,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联通运营商;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LTE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当所述第二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且所述网络制式为GSM时,获取与所述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当与所述第二MNC所对应的运营商为电信运营商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网络制式未发生变化且所述第一MNC发生变化时,若检测到变化后的第一MNC不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确定所述目标运营商为移动运营商;若检测到变化后的第一MNC存在于所述对应关系表中时,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或根据变化后的第一MNC和所述第二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网络制式发生变化时,检测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是否对应单一的运营商;其中,
当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计算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当变化后的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MNC确定变化后的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计算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中对应变化后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数据中出现业务结束标签时,停止计算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8.一种占网时长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当检测到终端的业务数据中存在业务开始标签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确定所述终端所占用的网络制式;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单一的运营商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所述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网络制式对应至少两个运营商时,根据预先获取的目标移动网络号码MNC确定所述网络制式所属的目标运营商,并根据所述业务数据的占用时间确定属于所述目标运营商的网络制式的占网时长。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的步骤。
10.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占网时长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2011024204.0A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2580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4204.0A CN114258062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24204.0A CN114258062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8062A true CN114258062A (zh) 2022-03-29
CN114258062B CN114258062B (zh) 2023-08-15

Family

ID=80789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24204.0A Active CN114258062B (zh) 2020-09-25 2020-09-25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806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423A (zh) * 2004-09-28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当前网络运营商信息的方法
CN101159934A (zh) * 2007-09-10 2008-04-0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通信业务的方法与终端
CN101252773A (zh) * 2008-03-28 2008-08-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多模终端实现全球漫游的方法及终端
CN101778372A (zh) * 2009-12-30 201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US20110314037A1 (en) * 2010-06-22 2011-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operator specific profi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4853411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EP2986059A1 (en) * 2013-04-09 2016-02-1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twork search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7743305A (zh) * 2017-10-23 2018-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加载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1246451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m卡的功能设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6423A (zh) * 2004-09-28 2006-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当前网络运营商信息的方法
CN101159934A (zh) * 2007-09-10 2008-04-09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通信业务的方法与终端
CN101252773A (zh) * 2008-03-28 2008-08-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双模/多模终端实现全球漫游的方法及终端
CN101778372A (zh) * 2009-12-30 2010-07-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US20110314037A1 (en) * 2010-06-22 2011-1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operator specific profil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986059A1 (en) * 2013-04-09 2016-02-17 ZTE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 network search of mobile terminal and mobile terminal
CN104853411A (zh) * 2015-04-30 2015-08-1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移动通信终端
CN107743305A (zh) * 2017-10-23 2018-02-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加载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1246451A (zh) * 2020-01-16 2020-06-0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Sim卡的功能设置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AEID GHAHREMANI;: "On QoS routing in Mobile WiMAX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CCCE) *
韦广林;: "移动网号码携带相关技术方案浅析", 邮电设计技术, no. 1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8062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5731B2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US10149206B2 (en) Automatic data link switching method for terminal, and terminal
CN108322908B (zh) 一种基站搜索方法以及终端
CN110876173B (zh) 一种切换方法和终端
EP3188553A1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267314B (zh) 切换网络切片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93009B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9340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11250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卡槽的自适应切换方法、系统
US2017024520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sim cards of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9429304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WO2021129446A1 (zh) 一种搜网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2023023244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random access configuratio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604358B (zh) 一种数据网络自适应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14369A1 (zh) 数据业务的自适配方法、装置、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290473B (zh) 切换方法与装置
CN108391223B (zh) 一种确定失联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14071590B (zh) 用于共享网络的小区重选方法、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7682219B (zh) 一种基于安卓系统的拨测号码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7466087B (zh) 一种网络搜索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3260171A (zh) 一种小区测量重选的方法及终端
CN114258062A (zh) 一种占网时长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61478B (zh) 用户终端盲重定向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333741A (zh) 主信息块mib的获取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2970276A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