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7602A -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7602A
CN114257602A CN202010953681.9A CN202010953681A CN114257602A CN 114257602 A CN114257602 A CN 114257602A CN 202010953681 A CN202010953681 A CN 202010953681A CN 114257602 A CN114257602 A CN 114257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int
field
trigger frame
terminal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536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7602B (zh
Inventor
吴昊
赵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5368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76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7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6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76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76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 H04L67/1074Peer-to-peer [P2P] networks for supporting data b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0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broadcasted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领域。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包括: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Duration、Trigger Type、AID12和P2P role,其中,字段Duration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时长,字段Trigger Type用于设置触发类型,字段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终端的关联标识,字段P2P role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中终端的角色;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本申请充分利用现有触发帧的结构,在不改变现有触发帧结构的基础上,在触发帧中设置相应字段,触发终端之间执行点对点业务,控制不同角色的终端的行为。

Description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802.11be网络,也称为Extremely High Throughput(EHT)网络,通过一系列系统特性和多种机制增强功能以实现极高的吞吐量。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的使用持续增长,对于在许多环境(例如家庭,企业和热点)中提供无线数据服务越来越重要。特别是,视频流量将继续是许多WLAN部署中的主要流量类型。由于出现了4k和8k视频(20Gbps的未压缩速率),这些应用的吞吐量要求正在不断发展。诸如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游戏,远程办公室和云计算之类的新型高吞吐量,低延迟应用程序将会激增(例如,实时游戏的延迟低于5毫秒)。
鉴于这些应用程序的高吞吐量和严格的实时延迟要求,用户期望通过WLAN支持其应用程序时,吞吐量更高,可靠性更高,延迟和抖动更少,电源效率更高。用户期望改进与时敏网络(TSN)的集成,以支持异构以太网和无线LAN上的应用程序。802.11be网络旨在通过进一步提高总吞吐量和降低延迟来确保WLAN的竞争力,同时确保与旧版技术标准向后兼容和共存。在2.4GHz,5GHz和6GHz频段运行的802.11兼容设备。
在802.11bc网络中,提出了基于AP调度的点对点(P2P)通信增强方式,由AP统一调度无线资源,在减少中间传输节点和降低传输延迟的同时,保证网络内其他设备的收发不会因为干扰而丢包。
发明内容
在802.11be网络中,为了提升数据吞吐量和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出采用网络接入点AP控制的P2P传输方式。在此之前,802.11网络中支持设备直连,也是点对点的一种传输方式,但是之前的两种场景下,第一是无AP,这样传输不会对其他设备传输有干扰,第二是有AP,两个设备通过AP建立连接后,直接传输,在这种模式下,会对AP覆盖范围内的其他设备与AP之间的数据传输造成干扰,因此在802.11be中提出,由AP来分配点对点通信的无线资源,从而避免在有AP的场景下,点对点通信对整个网络性能和吞吐量造成的影响。然而,根据现有技术,通过触发帧(trigger frame)的方式来触发终端之间执行点对点业务,然而,在点对点业务中,一方作为数据的发送方,会根据trigger frame的指定的时间段发送数据,而另外一方作为数据的接收方,在这段时间内,需要停止接入,来接收发送方的数据。然而,现有的trigger frame是用于触发终端发送上行数据,这样无法控制点对点通信中接收方来停止接入,并接收来自发送方的数据。
本申请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一种通过网络接入点来触发终端之间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使用现有的trigger frame的广播或组播的发送机制,来控制不同角色的终端的行为。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包括: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Duration、TriggerType、AID12和P2P role,其中,字段Duration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时长,字段Trigger Type用于设置触发类型,字段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终端的关联标识,字段P2P role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中终端的角色;
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包括:如果Trigger Typ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且,AID12字段的值等于本地的关联标识的值,且,P2P rol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则根据Duration字段的值,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内发送数据到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包括:如果Trigger Typ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且,AID12字段的值等于本地的关联标识的值,且,P2P rol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则根据Duration字段的值,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内不执行竞争接入,接收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并发送ACK给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还包括:如果本地缓存有上行数据,则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之后,启动竞争接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Common Info和User Info,所述字段Trigger Type包含在所述字段Common Info内;所述字段AID12和P2P role包含在所述字段User Info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发帧中包含至少两个User Info字段,且UserInfo字段的数目等于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数目加上所有的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终端发送数据帧给网络接入设备,在字段QoS control field中通过Queue Size子字段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在字段DA中指示目标终端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网络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帧后,根据本地的策略,决定是否发送触发帧给所述第一终端和目标终端;网络接入设备如果决定发送触发帧,则根据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帧,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将所述目标终端设置为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并根据此设置来设置触发帧中的P2Prole字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网络接入设备广播或组播所述触发帧。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装置,包括:
触发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Duration、Trigger Type、AID12和P2P role,其中,字段Duration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时长,字段Trigger Type用于设置触发类型,字段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终端的关联标识,字段P2P role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中终端的角色;
点对点业务执行单元,用于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任一项所述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及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可以达到与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充分利用现有触发帧的结构,在不改变现有触发帧结构的基础上,在触发帧中设置相应字段,触发终端之间执行点对点业务,控制不同角色的终端的行为。
附图说明
本申请将通过实施例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虽然本申请中公开内容按照示范性一个或几个实例来介绍,但应理解,可以就这些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也可以单独构成一个完整技术方案。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地”、“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是仅用于区分描述。“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所列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以下实施例中,STA表示无线局域网中的终端;AP表示无线局域网中的网络接入点,是网络接入设备中的一种,网络接入设备还可以为路由器等设备;点对点业务(P2P业务)标识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路径不经过AP,在两个终端之间直接传输的业务。
STA1和STA2是在AP覆盖范围内的两个终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TA1和STA2要使用P2P方式进行通信。
在P2P模式中,首先发起请求进行P2P连接的STA,称为发送方,用P2P_T STA表示,发送方请求连接的目标STA,称为接收方,用P2P_R STA表示。
如图1所示,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Duration、Trigger Type、AID12和P2P role,其中,字段Duration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时长,字段Trigger Type用于设置触发类型,字段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终端的关联标识,字段P2P role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中终端的角色。
触发帧可以是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给对应终端的,也可以是网络接入设备广播或组播的,通过广播或组播的形式可以减少端口的数据发送量。
现有的触发帧中通常均包含字段Common Info和User Info,且可根据需要包含多个字段User Info,如表1所示。字段Trigger Type通常包含在字段Common Info内,TriggerType字段的值0-7已分配给相应功能,值8-15为预留值,可以在这些预留值中选取一个用于指示点对点业务,如8,表示该触发帧是用于触发点对点业务的触发帧。字段AID12通常包含在字段User Info内,字段User Info中包含有预留字段,可将其一预留字段设置为字段P2Prole,从而可设置AID12字段的值对应的STA在点对点业务中的角色。在一些实施例中,字段Trigger Type、AID12和P2P role也可设置在触发帧中的其他位置,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
表1
Figure BDA0002677890350000051
S102.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
如果Trigger Typ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且,AID12字段的值等于本地的关联标识的值,且,P2P rol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则根据Duration字段的值,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内发送数据到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
如果Trigger Typ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且,AID12字段的值等于本地的关联标识的值,且,P2P rol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则根据Duration字段的值,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内不执行竞争接入,接收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并发送ACK(确认字符)给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如果本地缓存有上行数据,则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之后,启动竞争接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01前,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001.第一终端发送数据帧给网络接入设备,在字段QoS control field中通过Queue Size子字段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在字段DA(目标地址)中指示目标终端的地址。其中,
QoS control field:用于设置传输业务相关的信息,比如待传输的数据量,传输时间限制,应答方式等等。
Queue size:用于指示缓存的业务数据量。
S002.网络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帧后,根据本地的策略,决定是否发送触发帧给所述第一终端和目标终端。
S003.网络接入设备如果决定发送触发帧,则根据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帧,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将所述目标终端设置为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并根据此设置来设置触发帧中的P2P role字段。
第一终端将其缓存数据的大小发送给网络接入设备,网络接入设备可以根据该缓存数据的大小决定是否启动点对点业务,如,当第一终端的缓存数据的大小超过预设值时,启动点对点业务。若网络接入设备决定启动点对点业务,则网络接入设备还可根据第一终端的缓存数据的大小计算点对点业务所需的时长。
以下通过一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包括:
1.AP发送触发帧。示例地,触发帧的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677890350000061
各字段的内容为:
1)Frame control:设置帧的类型;
2)Duration:设置P2P业务时长;
3)RA:设置为广播地址或组播地址;
4)TA:设置为AP的地址或AP的BSSID(基本服务集标识);
5)Common Info:公共信息,示例地,其内容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
Figure BDA0002677890350000071
表4
Figure BDA0002677890350000072
示例地,Trigger Type字段如表5所示。
表5
Trigger Type Value Description
0 Basic trigger
1 Beamforming Report Poll
2 MU-BAR
3 MU-RTS
4 Buffer Status Report Poll
5 GCR MU-BAR
6 Bandwidth Query Report Poll
7 NDP Feedback Report Poll
8 P2P traffic
9-15 Reserve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Trigger Type字段的值设置为8,表示该触发帧用于触发P2P业务。
6)User Info:用户信息,示例地,其内容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BDA0002677890350000081
其中,
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STA的AID(关联标识);
P2P role:用于设置P2P业务中STA的角色,示例地,设置为1表示为P2P业务的发送方,即为P2P_T STA,设置为0表示为P2P业务的接收方,即为P2P_R STA。或者,可以反过来设置,设置为0表示为P2P业务的发送方,即为P2P_T STA,设置为1表示为P2P业务的接收方,即为P2P_R STA。
7)padding:填充的字段,用于对其数据包大小而填充无信息量的比特位。
8)FCS:帧校验序列,用于检查所收到的帧的完整性。
2.STA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P2P业务的发送方,读取到触发帧后,
如果Common Info中的Trigger Type字段的值为对应“P2P traffic”的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等于8,并且,
如果User Info中的AID12的值等于STA1的AID的值,并且,
如果User Info中的P2P role的值指示为P2P业务的发送方,
则该STA1作为P2P_T STA,根据Duration的值,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内发送数据到P2P_R STA。
3.STA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P2P业务的接收方,读取到触发帧后,
如果Common Info中的Trigger Type字段的值为对应“P2P traffic”的值,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等于8,并且,
如果User Info中的AID12的值等于STA2的AID的值,并且,
如果User Info中的P2P role的值指示为P2P业务的接收方,
则该STA2作为P2P_R STA,根据Duration的值,在此时间段内不执行竞争接入,缓存上行数据,例如不执行EDCA(增强的分布式信道接入)操作,在Duration指示的时间段之后,再启动竞争接入。
4.P2P_R STA接收P2P_T STA发送的数据,并发送ACK给P2P_T STA。
5.在步骤1之前,还可以包括P2P_T STA(STA1)发送数据帧,在QoS control field中通过Queue Size子字段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在DA(Destination Address)中指示目标终端STA2的地址。
6.AP在接收到此数据帧后,根据本地的策略,例如STA1和STA2是否具备P2P业务能力,来决定是否发送触发帧给STA1和STA2。
7.AP如果决定发送触发帧,则根据从STA1接收到的数据帧,将STA1设置为P2P_TSTA,将STA2设置为P2P_R STA,并根据此设置来设置触发帧中User Info的P2P role字段。
8.在一次P2P业务中,P2P_T STA通常只有一个,P2P_R STA可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AP发送的触发帧中至少有两个User Info字段,且User Info字段的数目等于P2P_T STA的数目加上所有的P2P_R STA数目,即每一个P2P_R STA都通过一个User Info字段来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如图1所示实施例涉及的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例如,触发帧接收单元,点对点业务执行单元等。触发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Duration、Trigger Type、AID12和P2P role,其中,字段Duration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时长,字段Trigger Type用于设置触发类型,字段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终端的关联标识,字段P2P role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中终端的角色;点对点业务执行单元,用于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装置,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图1所示实施例涉及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被一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图1所示实施例涉及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部分或全部步骤可以并行执行或先后执行,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或“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设备的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上述全部或部分步骤,所述的存储介质,如:FLASH、EEPRO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Duration、Trigger Type、AID12和P2P role,其中,字段Duration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时长,字段Trigger Type用于设置触发类型,字段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终端的关联标识,字段P2P role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中终端的角色;
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包括:
如果Trigger Typ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且,AID12字段的值等于本地的关联标识的值,且,P2P rol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则根据Duration字段的值,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内发送数据到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包括:
如果Trigger Typ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且,AID12字段的值等于本地的关联标识的值,且,P2P role字段的值指示为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则根据Duration字段的值,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内不执行竞争接入,接收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并发送ACK给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还包括:
如果本地缓存有上行数据,则在Duration字段指示的时间段之后,启动竞争接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Common Info和User Info,所述字段Trigger Type包含在所述字段CommonInfo内;所述字段AID12和P2P role包含在所述字段User Info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帧中包含至少两个User Info字段,且User Info字段的数目等于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数目加上所有的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数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终端发送数据帧给网络接入设备,在字段QoS controlfield中通过Queue Size子字段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在字段DA中指示目标终端的地址。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网络接入设备接收到所述数据帧后,根据本地的策略,决定是否发送触发帧给所述第一终端和目标终端;
网络接入设备如果决定发送触发帧,则根据从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的所述数据帧,将所述第一终端设置为点对点业务的发送方,将所述目标终端设置为点对点业务的接收方,并根据此设置来设置触发帧中的P2P role字段。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网络接入设备广播或组播所述触发帧。
10.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发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网络接入设备发送的触发帧,所述触发帧中包含字段Duration、Trigger Type、AID12和P2P role,其中,字段Duration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时长,字段Trigger Type用于设置触发类型,字段AID12用于设置接收该触发帧的终端的关联标识,字段P2P role用于设置点对点业务中终端的角色;
点对点业务执行单元,用于根据触发帧中的字段执行点对点业务。
11.一种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被一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
CN202010953681.9A 2020-09-11 2020-09-11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2576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3681.9A CN114257602B (zh) 2020-09-11 2020-09-11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53681.9A CN114257602B (zh) 2020-09-11 2020-09-11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602A true CN114257602A (zh) 2022-03-29
CN114257602B CN114257602B (zh) 2023-04-28

Family

ID=8078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53681.9A Active CN114257602B (zh) 2020-09-11 2020-09-11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760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62169A1 (en) * 2015-03-06 2016-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on a shared wlan transceiver chain
US20160270106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managed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CN109923930A (zh) * 2016-10-28 2019-06-21 佳能株式会社 802.11ax网络中针对多用户EDCA传输模式的QoS管理
US20190306685A1 (en) * 2018-06-19 2019-10-03 Laurent Cariou Enhanced negotiation protocol for triggered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CN110521250A (zh) * 2017-04-17 2019-11-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bssid网络中基于触发的随机接入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62169A1 (en) * 2015-03-06 2016-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Wlan communication scheduling on a shared wlan transceiver chain
US20160270106A1 (en) * 2015-03-11 2016-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cess point managed concurrent transmissions
CN109923930A (zh) * 2016-10-28 2019-06-21 佳能株式会社 802.11ax网络中针对多用户EDCA传输模式的QoS管理
CN110521250A (zh) * 2017-04-17 2019-11-2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多bssid网络中基于触发的随机接入
US20190306685A1 (en) * 2018-06-19 2019-10-03 Laurent Cariou Enhanced negotiation protocol for triggered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舒泽芳;: "面向冷藏车多传感器信号的LIN总线检测总成设计"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7602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ingh et al. Efficient and fair MAC fo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self-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
JP5986244B2 (ja) チャネル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および媒体アクセス制御再送信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1418999B2 (en) Buffer status report for high priority transmission
Naik et al. Can Wi-Fi 7 support real-time applications? On the impact of multi link aggregation on latency
JP2009105989A (ja)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エリアネットワーク(WLANs)に対する、選択的通信速度とスケジューリング制御および関連方法を有するアクセスポイント
US984396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point, relay node, and data node for packet aggregation
US20070058600A1 (en) Packet flow control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LAN)
JP5022477B2 (ja) トラフィックフローを区別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GB2562601A (en) Improved contention mechanism for access to random resource units in an 802.11 channel
US925379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rame schedul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system
US2023020959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bi-directional traffic flows
US2022027271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cessing logical channel priority,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JP2022174224A (ja) トリガに基づくマルチユーザ送信における直接リンク及び下りリンク送信
CN114257602B (zh) 触发终端执行点对点业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2208211A2 (en) Sharing an edca txop with rta traffic
CN113765627B (zh) 一种对多链路接收数据响应的方法及装置
CN110581811B (zh) 一种介质访问控制电路、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US9072079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nnel access, access point and user equipment
CN114095504A (zh) 使用多链路进行点对点通信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7416268B2 (ja) 中継方法、及び中継装置
CN115695895B (zh) 提高数据传输速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50037B (zh) 多链路块确认协议建立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150028B (zh) 多链路设备之间建立块确认协议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4339926B (zh) 终端操作模式转换的方法、终端、网络接入设备及介质
US20220322460A1 (en) Sharing an edca txop with rta traffic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610000 building 4, zone a, Tianfu Software Park, No. 1129, shijicheng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Jim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2, floor 2, unit 1, building 4, Tianfu Software Park, no.1129, shijicheng Road,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41

Applicant before: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