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4238A -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4238A
CN114254238A CN202111585635.9A CN202111585635A CN114254238A CN 114254238 A CN114254238 A CN 114254238A CN 202111585635 A CN202111585635 A CN 202111585635A CN 114254238 A CN114254238 A CN 114254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entity
data
physical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856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童亚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dong Yunzhi Changs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dong Yunzhi Changs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dong Yunzhi Changs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dong Yunzhi Changs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856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42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4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42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8Organisation or management of web site content, e.g. publishing, maintaining pages or automatic lin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7Optimis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content, e.g. distillation of HTML docu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形成虚拟实体:虚拟实体是数字孪生系统最大的特征,数字孪生技术成本低和操作灵活度高的优越性集中表现在虚拟实体上,虚拟实体以数据形式存在,其中最根本的是以三维空间为主的规则数据,其他数据以规则数据为结构框架依附存在,根据数字孪生的初始定义,虚拟实体是物理实体的映射,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虚拟实体和物理实体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有效的避免了目前传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在使用时通常无法直观的展示并辅助建立和运营数字孪生系统,导致在使用时无法用于深入研究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模平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背景技术
数字孪生是充分利用物理模型、传感器更新、运行历史等数据,集成多学科、多物理量、多尺度、多概率的仿真过程,在虚拟空间中完成映射,从而反映相对应的实体装备的全生命周期过程。数字孪生是一种超越现实的概念,可以被视为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彼此依赖的装备系统的数字映射系统。
数字孪生是个普遍适应的理论技术体系,可以在众多领域应用,在产品设计、产品制造、医学分析、工程建设等领域应用较多。在国内应用最深入的是工程建设领域,关注度最高、研究最热的是智能制造领域。
三维模型是物体的多边形表示,通常用计算机或者其它视频设备进行显示。显示的物体可以是现实世界的实体,也可以是虚构的物体。任何物理自然界存在的东西都可以用三维模型表示。
传统上,对于复杂的、巨大的、难以利用实物完成实验的物理实体,通过建立一个与实际事物映射的孪生模型,模拟物理实体的运行,以判断实际事物的设计结构是否正确,运行方式设置是否合理,或者培训运行人员,目前传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在使用时通常无法直观的展示并辅助建立和运营数字孪生系统,导致在使用时无法用于深入研究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传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在使用时通常无法直观的展示并辅助建立和运营数字孪生系统,导致在使用时无法用于深入研究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形成虚拟实体:虚拟实体是数字孪生系统最大的特征,数字孪生技术成本低和操作灵活度高的优越性集中表现在虚拟实体上,虚拟实体以数据形式存在,其中最根本的是以三维空间为主的规则数据,其他数据以规则数据为结构框架依附存在,根据数字孪生的初始定义,虚拟实体是物理实体的映射;
步骤二:形成物理实体: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是双向映射的,景愿物理实体是人们期望物理实体的样子,景愿物理实体同样具有数据和属性,可以反映到虚拟实体中;
步骤三:数字孪生三维模型中引入服务参数,这一参数以用于体现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驱动力来源,服务要素的本质是具备输入输出功能的运算判断平台,服务平台操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输入需求和驱动计算机运算,其工作流程为从外部对象读取数据——形成数据库——运算决策——修改数据库;
步骤四:将物理实体、虚拟实体、服务平台看作结构点,结构点之间通过连接构成数字孪生系统的拓扑结构;
步骤五:在数字孪生系统内,点结构要素有各自的结构规则,附生数据就在点结构要素内的规定结构位置上保存;
步骤六:在工作界面集合体内,物理实体或虚拟实体仅作数据的存储点,服务平台则是数据的驱动源,服务平台主动从物理/虚拟实体内读取/写入数据,服务元素对物理/虚拟实体的驱动建立在它们之间约定规则的基础上,与物理实体不同,虚拟实体的规则由为其建模的服务约定,其他服务要完全掌握这种约定规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故而其他服务平台只能依据虚拟实体的数据存储结构工作规则进行数据的读取功能;
步骤七:单一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系统内存在一个以物理实体为中心的物理工作界面集合体,物理工作界面直接作用于物理实体;
步骤八:两个拓扑点结构要素之间的数据双向交换,只存在于工作界面集合体中,工作界面集合体之间只允许数据的单向流动,这种数据的单向流动不受工作界面集合体的种类和拓扑结构位置限制;
步骤九:通过HTML脚本本身实现Web交互式三维动画的制作,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浏览器插件,利用底层的图形硬件加速功能进行的图形渲染,通过统一的、标准的、跨平台的OpenGL接口实现;
步骤十:通过three.js技术实现在浏览器中运行3D引擎,用three.js技术创建多种三维场景,再利用WebAssembly技术创建虚拟机,虚拟机可以实现文件小、加载快、执行效率非常高,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等功能,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技术的潜在受益者不局限于传统的前端开发人员,随着技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其他语言的开发者也将从中受益,最终通过该虚拟机上的引擎实现快速倾斜摄影、bim、cad等模型的数字孪生。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当数字孪生系统工作时,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虚拟实体的运行结果需要反馈指导物理实体进行变动,因此在实际的数字孪生系统中,虚拟实体和物理实体的映射是双向的。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虚拟实体来源于物理实体,其中一部分是真实物理实体的映射,一部分是景愿物理实体的预先模拟;数字孪生系统运行时,经过验证的景愿物理实体部分转变为真实物理实体,而被验证为不符合要求的真实物理实体部分,则在虚拟实体中被景愿物理实体模拟替代,经验证后转变为新的物理实体,实现对真实物理实体的改造。
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服务的主要功能就是读取外部数据,并通过运算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每个服务平台都有基于其功能的特定规则,其形成的数据库必须符合相应规则。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拓扑结构决定了孪生数据的流动方向,对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模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服务平台将这些数据根据需要直接映射或者运算处理后映射传送到其他点结构要素中去,进行运算和判断,通过这种方式,服务要素驱动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
优选的,所述步骤六中,一个虚拟服务平台必然陪伴形成虚拟实体,该虚拟实体只能由这个虚拟服务平台写入数据,基于虚拟服务平台对于虚拟实体的独占性,形成虚拟服务平台+虚拟实体的集合,将此称为虚拟工作界面集合体。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其写入功能基本由人工实现,当数字孪生体系需要实现多个功能,就需要多个虚拟服务平台,则必然存在多个虚拟实体及虚拟工作界面。
优选的,所述步骤七中,某些虚拟实体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其他虚拟实体,虚拟实体的映射本质上是规则的映射,将直接从物理实体映射数据的虚拟实体定义为原生虚拟实体,其中包含的数据为原生孪生数据,将从其他虚拟实体映射数据的虚拟实体定义为次生虚拟实体,并根据层次级别依次分为一级次生虚拟实体、二级次生虚拟实体等,由此得到了多重虚拟实体的概念。
优选的,所述步骤八中,最主要的数据流向为物理实体一原生服务建模平台一原生虚拟实体—次生服务建模平台一次生虚拟实体,其他单向数据流动是为了实现工作界面集合体服务功能补充信息,但是这种数据流动仅限于附生数据,原生服务建模平台在目前阶段一般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次生服务建模平台则通过制订规则从原生虚拟实体映射生成次生虚拟实体,所需的人工干预较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虚拟实体和物理实体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有效的避免了目前传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在使用时通常无法直观的展示并辅助建立和运营数字孪生系统,导致在使用时无法用于深入研究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动态分析数字孪生系统中各元素的表现,提出工作界面集合体和多重虚拟实体的概念,进一步揭示了数字孪生系统的本质,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可与实际系统结构对应的数字孪生系统结构模型,更加直观的展示了数字孪生系统的组成框架及运行方式,可用于深入研究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方式,分辨可行与不可行途径,找到关键点,帮助建立和运营数字孪生系统;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多重虚拟实体,使系统内部保持一致的结构信息,确保数据的唯一位置,在映射形成下一级次生虚拟实体时,数据根据下一级服务平台的规则一一对应存储到相应位置,上下级虚拟实体中数据的位置对应关系由下级工作平台记录,可确保数据位置的唯一性并可通过下一级虚拟实体的数据位置,追溯上一级虚拟实体的相应数据位置,同时,也为各级次生虚拟实体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基础;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多重虚拟实体,过滤了不需要的数据,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的主要功能通常是建模,其中含有大量建模规则等数据,占用了很大的容量,通过映射形成次生虚拟实体,过滤掉了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可减轻工作服务系统的运行负荷,同样,每一级次生虚拟工作平台的映射都可以去除本平台服务不需要的信息;
5、本发明避免了建模软件形成垄断,由于在映射过程中过滤掉了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的建模规则信息,次生虚拟工作服务平台可以较容易地针对各种建模软件开发映射规则,以避免建模软件垄断,降低原生虚拟实体建模难度,每个工作平台为了实现其特有功能,都有些特别数据信息是其他服务平台不需要和不掌握的,难以在原生虚拟工作平台阶段输入,在多重虚拟实体模式下,这些数据信息可跳过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直接输入到次生虚拟实体,减轻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的工作量并避免原生虚拟实体的体量过于庞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中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的双向映射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中物理实体由真实物理实体和景愿物理实体构成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的工作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中虚拟实体工作界面集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中多重虚拟实体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中数字孪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中细化的结构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形成虚拟实体:虚拟实体是数字孪生系统最大的特征,数字孪生技术成本低和操作灵活度高的优越性集中表现在虚拟实体上,虚拟实体以数据形式存在,其中最根本的是以三维空间为主的规则数据,其他数据以规则数据为结构框架依附存在,根据数字孪生的初始定义,虚拟实体是物理实体的映射,如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虚拟实体和物理实体之间的双向映射关系,有效的避免了目前传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在使用时通常无法直观的展示并辅助建立和运营数字孪生系统,导致在使用时无法用于深入研究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方式,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问题。
步骤二:形成物理实体: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是双向映射的,景愿物理实体是人们期望物理实体的样子,景愿物理实体同样具有数据和属性,可以反映到虚拟实体中,如图2所示;
步骤三:数字孪生三维模型中引入服务参数,这一参数以用于体现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驱动力来源,服务要素的本质是具备输入输出功能的运算判断平台,服务平台操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输入需求和驱动计算机运算,其工作流程为从外部对象读取数据——形成数据库——运算决策——修改数据库,如图3所示;
步骤四:将物理实体、虚拟实体、服务平台看作结构点,结构点之间通过连接构成数字孪生系统的拓扑结构;
步骤五:在数字孪生系统内,点结构要素有各自的结构规则,附生数据就在点结构要素内的规定结构位置上保存;
步骤六:在工作界面集合体内,物理实体或虚拟实体仅作数据的存储点,服务平台则是数据的驱动源,服务平台主动从物理/虚拟实体内读取/写入数据,服务元素对物理/虚拟实体的驱动建立在它们之间约定规则的基础上,与物理实体不同,虚拟实体的规则由为其建模的服务约定,其他服务要完全掌握这种约定规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故而其他服务平台只能依据虚拟实体的数据存储结构工作规则进行数据的读取功能,本发明通过动态分析数字孪生系统中各元素的表现,提出工作界面集合体和多重虚拟实体的概念,进一步揭示了数字孪生系统的本质,建立具有普适性的可与实际系统结构对应的数字孪生系统结构模型,更加直观的展示了数字孪生系统的组成框架及运行方式,可用于深入研究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方式,分辨可行与不可行途径,找到关键点,帮助建立和运营数字孪生系统。
步骤七:单一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系统内存在一个以物理实体为中心的物理工作界面集合体,物理工作界面直接作用于物理实体;
步骤八:两个拓扑点结构要素之间的数据双向交换,只存在于工作界面集合体中,工作界面集合体之间只允许数据的单向流动,这种数据的单向流动不受工作界面集合体的种类和拓扑结构位置限制;
步骤九:通过HTML脚本本身实现Web交互式三维动画的制作,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浏览器插件,利用底层的图形硬件加速功能进行的图形渲染,通过统一的、标准的、跨平台的OpenGL接口实现;
步骤十:通过three.js技术实现在浏览器中运行3D引擎,用three.js技术创建多种三维场景,再利用WebAssembly技术创建虚拟机,虚拟机可以实现文件小、加载快、执行效率非常高,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等功能,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技术的潜在受益者不局限于传统的前端开发人员,随着技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其他语言的开发者也将从中受益,最终通过该虚拟机上的引擎实现快速倾斜摄影、bim、cad等模型的数字孪生。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一中,当数字孪生系统工作时,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虚拟实体的运行结果需要反馈指导物理实体进行变动,因此在实际的数字孪生系统中,虚拟实体和物理实体的映射是双向的。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二中,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虚拟实体来源于物理实体,其中一部分是真实物理实体的映射,一部分是景愿物理实体的预先模拟;数字孪生系统运行时,经过验证的景愿物理实体部分转变为真实物理实体,而被验证为不符合要求的真实物理实体部分,则在虚拟实体中被景愿物理实体模拟替代,经验证后转变为新的物理实体,实现对真实物理实体的改造。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三中,服务的主要功能就是读取外部数据,并通过运算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每个服务平台都有基于其功能的特定规则,其形成的数据库必须符合相应规则。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四中,拓扑结构决定了孪生数据的流动方向,对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模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五中,服务平台将这些数据根据需要直接映射或者运算处理后映射传送到其他点结构要素中去,进行运算和判断,通过这种方式,服务要素驱动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六中,一个虚拟服务平台必然陪伴形成虚拟实体,该虚拟实体只能由这个虚拟服务平台写入数据,基于虚拟服务平台对于虚拟实体的独占性,形成虚拟服务平台+虚拟实体的集合,将此称为虚拟工作界面集合体,如图4所示。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七中,其写入功能基本由人工实现,当数字孪生体系需要实现多个功能,就需要多个虚拟服务平台,则必然存在多个虚拟实体及虚拟工作界面,如图5所示。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七中,某些虚拟实体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其他虚拟实体,虚拟实体的映射本质上是规则的映射,将直接从物理实体映射数据的虚拟实体定义为原生虚拟实体,其中包含的数据为原生孪生数据,将从其他虚拟实体映射数据的虚拟实体定义为次生虚拟实体,并根据层次级别依次分为一级次生虚拟实体、二级次生虚拟实体等,由此得到了多重虚拟实体的概念,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多重虚拟实体,使系统内部保持一致的结构信息,确保数据的唯一位置,在映射形成下一级次生虚拟实体时,数据根据下一级服务平台的规则一一对应存储到相应位置,上下级虚拟实体中数据的位置对应关系由下级工作平台记录,可确保数据位置的唯一性并可通过下一级虚拟实体的数据位置,追溯上一级虚拟实体的相应数据位置,同时,也为各级次生虚拟实体间的信息交换提供了基础,过滤了不需要的数据,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的主要功能通常是建模,其中含有大量建模规则等数据,占用了很大的容量,通过映射形成次生虚拟实体,过滤掉了大量不需要的信息,可减轻工作服务系统的运行负荷,同样,每一级次生虚拟工作平台的映射都可以去除本平台服务不需要的信息,避免了建模软件形成垄断,由于在映射过程中过滤掉了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的建模规则信息,次生虚拟工作服务平台可以较容易地针对各种建模软件开发映射规则,以避免建模软件垄断,降低原生虚拟实体建模难度,每个工作平台为了实现其特有功能,都有些特别数据信息是其他服务平台不需要和不掌握的,难以在原生虚拟工作平台阶段输入,在多重虚拟实体模式下,这些数据信息可跳过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直接输入到次生虚拟实体,减轻原生虚拟工作平台的工作量并避免原生虚拟实体的体量过于庞大。
本发明中,优选的,步骤八中,最主要的数据流向为物理实体一原生服务建模平台一原生虚拟实体—次生服务建模平台一次生虚拟实体,其他单向数据流动是为了实现工作界面集合体服务功能补充信息,但是这种数据流动仅限于附生数据,原生服务建模平台在目前阶段一般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次生服务建模平台则通过制订规则从原生虚拟实体映射生成次生虚拟实体,所需的人工干预较少。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形成虚拟实体:虚拟实体是数字孪生系统最大的特征,数字孪生技术成本低和操作灵活度高的优越性集中表现在虚拟实体上,虚拟实体以数据形式存在,其中最根本的是以三维空间为主的规则数据,其他数据以规则数据为结构框架依附存在,根据数字孪生的初始定义,虚拟实体是物理实体的映射;
步骤二:形成物理实体: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是双向映射的,景愿物理实体是人们期望物理实体的样子,景愿物理实体同样具有数据和属性,可以反映到虚拟实体中;
步骤三:数字孪生三维模型中引入服务参数,这一参数以用于体现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驱动力来源,服务要素的本质是具备输入输出功能的运算判断平台,服务平台操作的目的主要有两个:输入需求和驱动计算机运算,其工作流程为从外部对象读取数据——形成数据库——运算决策——修改数据库;
步骤四:将物理实体、虚拟实体、服务平台看作结构点,结构点之间通过连接构成数字孪生系统的拓扑结构;
步骤五:在数字孪生系统内,点结构要素有各自的结构规则,附生数据就在点结构要素内的规定结构位置上保存;
步骤六:在工作界面集合体内,物理实体或虚拟实体仅作数据的存储点,服务平台则是数据的驱动源,服务平台主动从物理/虚拟实体内读取/写入数据,服务元素对物理/虚拟实体的驱动建立在它们之间约定规则的基础上,与物理实体不同,虚拟实体的规则由为其建模的服务约定,其他服务要完全掌握这种约定规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故而其他服务平台只能依据虚拟实体的数据存储结构工作规则进行数据的读取功能;
步骤七:单一物理实体的数字孪生系统内存在一个以物理实体为中心的物理工作界面集合体,物理工作界面直接作用于物理实体;
步骤八:两个拓扑点结构要素之间的数据双向交换,只存在于工作界面集合体中,工作界面集合体之间只允许数据的单向流动,这种数据的单向流动不受工作界面集合体的种类和拓扑结构位置限制;
步骤九:通过HTML脚本本身实现Web交互式三维动画的制作,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浏览器插件,利用底层的图形硬件加速功能进行的图形渲染,通过统一的、标准的、跨平台的OpenGL接口实现;
步骤十:通过three.js技术实现在浏览器中运行3D引擎,用three.js技术创建多种三维场景,再利用WebAssembly技术创建虚拟机,虚拟机可以实现文件小、加载快、执行效率非常高,可以实现更复杂的逻辑等功能,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技术的潜在受益者不局限于传统的前端开发人员,随着技术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其他语言的开发者也将从中受益,最终通过该虚拟机上的引擎实现快速倾斜摄影、bim、cad等模型的数字孪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当数字孪生系统工作时,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虚拟实体的运行结果需要反馈指导物理实体进行变动,因此在实际的数字孪生系统中,虚拟实体和物理实体的映射是双向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物理实体和虚拟实体的关系可以描述为:虚拟实体来源于物理实体,其中一部分是真实物理实体的映射,一部分是景愿物理实体的预先模拟;数字孪生系统运行时,经过验证的景愿物理实体部分转变为真实物理实体,而被验证为不符合要求的真实物理实体部分,则在虚拟实体中被景愿物理实体模拟替代,经验证后转变为新的物理实体,实现对真实物理实体的改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服务的主要功能就是读取外部数据,并通过运算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每个服务平台都有基于其功能的特定规则,其形成的数据库必须符合相应规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拓扑结构决定了孪生数据的流动方向,对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模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服务平台将这些数据根据需要直接映射或者运算处理后映射传送到其他点结构要素中去,进行运算和判断,通过这种方式,服务要素驱动数字孪生系统的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一个虚拟服务平台必然陪伴形成虚拟实体,该虚拟实体只能由这个虚拟服务平台写入数据,基于虚拟服务平台对于虚拟实体的独占性,形成虚拟服务平台+虚拟实体的集合,将此称为虚拟工作界面集合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其写入功能基本由人工实现,当数字孪生体系需要实现多个功能,就需要多个虚拟服务平台,则必然存在多个虚拟实体及虚拟工作界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七中,某些虚拟实体的数据信息来源于其他虚拟实体,虚拟实体的映射本质上是规则的映射,将直接从物理实体映射数据的虚拟实体定义为原生虚拟实体,其中包含的数据为原生孪生数据,将从其他虚拟实体映射数据的虚拟实体定义为次生虚拟实体,并根据层次级别依次分为一级次生虚拟实体、二级次生虚拟实体等,由此得到了多重虚拟实体的概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八中,最主要的数据流向为物理实体一原生服务建模平台一原生虚拟实体—次生服务建模平台一次生虚拟实体,其他单向数据流动是为了实现工作界面集合体服务功能补充信息,但是这种数据流动仅限于附生数据,原生服务建模平台在目前阶段一般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次生服务建模平台则通过制订规则从原生虚拟实体映射生成次生虚拟实体,所需的人工干预较少。
CN202111585635.9A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Pending CN1142542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5635.9A CN114254238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85635.9A CN114254238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4238A true CN114254238A (zh) 2022-03-29

Family

ID=80796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85635.9A Pending CN114254238A (zh) 2021-12-22 2021-12-22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423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7606A (zh) * 2022-04-07 2022-07-22 徕司仪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三坐标测量系统应用方法
CN11731426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深圳大学 结合web的功能模块化建筑结构运维监管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7606A (zh) * 2022-04-07 2022-07-22 徕司仪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三坐标测量系统应用方法
CN114777606B (zh) * 2022-04-07 2023-11-10 徕司仪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三坐标测量系统应用方法
CN11731426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深圳大学 结合web的功能模块化建筑结构运维监管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45368B (zh) 一种bim数据的结构化处理与存储方法
CN103440357B (zh) 虚拟现实漫游场景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2609991B (zh) 三维实体模型轻量化优化方法
CN111950066B (zh) 一种基于bim和gis技术的数字孪生数据驱动系统
CN114254238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三维Web建模平台
CN107016170A (zh) 一种基于WebGL的LED灯具三维定制仿真方法
CN102999657B (zh) 用于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中设计对象组合件的方法和系统
KR20030073424A (ko) 렌더링시스템, 렌더링방법 및 그 기록매체
CN108597032A (zh) 将建筑信息模型导入Unity3D中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6951479A (zh) 一种基于云环境的仿真数据可视化协作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11737844A (zh) 一种基于Web3D的编辑三维建筑模型系统及工作流程
CN111368363A (zh) 基于3DTiles输变电GIM模型轻量化显示的方法
CN113987659A (zh) 一种基于bim技术的建筑设计方法
KR20110034713A (ko) 사용자 제작 로봇을 위한 가상 테스트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0781550B (zh) 将桥梁结构计算信息转换和优化为bim信息流的方法
CN115659445A (zh) 一种基于Open Cascade的CAD模型在网页轻量化渲染显示的方法
CN114155341A (zh) 基于Unity平台大规模数字车间三维模型跨平台一致性方法
CN110764750B (zh) 一种基于个体模型的能源经济仿真系统开发方法
CN109684656B (zh) 一种基于SolidWorks的装配约束继承方法
Li et al. Investiga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of ship structure multidisciplinar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data for virtual environment
CN113486416B (zh) 一种3d建筑楼层分层的实现方法
Ma Multimedia simulation-based architecture cad system model
CN109558637B (zh) 一种跨平台交互式飞机系统动态原理图设计方法
Li et al. The interior environment design for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under the virtual real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
CN103093496B (zh) 一种三维图形仿真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